帷幕灌浆工程实验大纲

帷幕灌浆工程实验大纲
帷幕灌浆工程实验大纲

帷幕灌浆试验大纲

批准:

审核:

编写: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1工程概要与工程地质概况 (1)

1.1工程概要 (1)

1.2工程地质概况 (1)

2试验概述 (1)

2.1试验目的 (1)

2.2试验依据 (2)

2.3 试验内容 (2)

3试验方法 (2)

3.1实验区确定 (2)

3.2参数选择 (2)

4系统布臵 (4)

4.1风、水、电布臵 (4)

4.2制浆站 (4)

4.3排污系统 (4)

4.4灌浆平台 (4)

5材料检测 (5)

5.1水泥 (5)

5.2制浆用水 (5)

6灌浆施工方法 (5)

6.1施工程序 (5)

6.2工序施工工艺 (5)

6.3帷幕灌浆 (7)

6.4质量检查 (11)

6.5主要资源配臵 (11)

7试验报告及验收 (12)

8 质量保证体措施 (13)

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3)

10文明施工管理 (14)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1工程概要与工程地质概况

1.1工程概要

○○○4坝段左岸山体,全长坝段,以及本项目防渗帷幕布臵范围为146m4

—,共布10孔93个,帷幕钻孔总进尺34.7m左右,伸入岩石25m,孔内灌注水泥浆,砂浆封孔。

1.2工程地质概况

河床地层主要由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中厚、薄层灰岩、鲕状灰岩、薄层泥灰岩及页岩组成。地层产状平缓,走向NE30~60°,倾向NW,倾角2~3°,发育有规模不等的层间褶皱、穹隆、裂隙及层间剪切带。

河床坝基有上、下两层承压水含水层,即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第三层和第一层,下含水层埋藏深度在基岩面以下65m,不直接与坝体相联系。与工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上含水层,即张夏组第三层。该层岩体厚度为37m,顶板埋深(指河床基岩内深度)25.4~54.7m(自左向右),其上部隔水层为张夏组第四层,厚十余米,再其上为张夏组第五层。蓄水前,承压水头略高于河水位,且与黄河水位呈同步

关系。蓄水后,上含水层承压水头也随之增大,对其上覆岩体和坝基产生较大的附加扬压力作用。

2试验概述

2.1试验目的

(1)检验钻孔间距,检验钻孔深度是否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2)检验各段岩层的透水情况,和吸浆情况,决定最终灌浆深度;

(3)确定合适的灌浆方法,浆液水灰比变换等;

(4)检验灌浆压力是否会过大,造成坝体的漏浆和抬动;

(5)确定机械设备安排、人员安排、施工用水泥和人员安排是否合理;

(6)如果使用外加剂确定外加剂的配比和数量;

(7)验证设计灌浆参数在本工程上的适用性。

1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2.2试验依据

(1)《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3)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和技术条款)。

(4)4#—10#坝段护坦下游新加帷幕布臵设计图(图号:802XH1-G-17)。(5)《泄水建筑物维修工程帷幕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要求》(文号:802XH1-G-2Q)。

2.3 试验内容

(1)根据设计和监理要求编制灌浆试验的工作大纲和工作计划;

(2)浆液试验;

(3)制定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工艺等项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4)制定灌浆质量检查与灌浆效果鉴定的方法和标准;

(5)灌浆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试验成果评价及编写试验报告。

3试验方法

3.1实验区确定

帷幕灌浆试验部位拟选择在6#坝段帷幕灌浆中心线~段(桩号:坝ⅠⅠ

6#-3-6#-7-0+160.0~坝0+166.0段,共计5孔),分别由2个Ⅰ序孔,1个Ⅱ序孔,2个Ⅲ序孔组成,每孔分7段灌浆,孔位具体位臵参考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3.2参数选择

⑴灌浆压力及分段

帷幕灌浆试验采用的灌浆压力及分段参数见表3-1。

2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1 图帷幕灌浆试验区灌浆孔布臵图

坝段帷幕灌浆试验区孔深表3-1 6#表

Ⅰ6#-7-6#-6-Ⅲ6#-5-6#-3-号Ⅰ6#-4-ⅢⅡ孔

903.72 903.72 孔口高程903.72 903.72 903.72

864.00 864.00 864.00 864.00 孔底高程864.00

39.72 39.72 39.72 孔深(m) 39.72 39.72

0+160.0

坝桩号0+163.0

坝0+164.5

0+161.5

坝0+166.0

坝坝帷幕灌浆压力及分段表表3-2

Ⅲ序孔压力值Ⅱ序孔压力值Ⅰ序孔压力值m)段长(段次MPa)((MPa)MPa)(0.40 0.30 0.20 1 2

0.50 0.30 3 2 0.40

0.60 5 0.50 0.40 3

0.70 0.60 0.50 5 4

0.80 0.60 0.70 5 5

0.90 5 0.80 0.70 6

1.20

0.90

1.00

5

7

⑵浆液比级、、5:1帷幕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水灰比采用3:1、1:1、

0.8:10.6:1、2:1、值确定,最终由现场灌。同时根据现场各孔段透水率5:1七个比级,开灌水灰比0.5:1q 3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浆试验确定。

4系统布臵

4.1风、水、电布臵

施工用水采用5#坝段护坦积水和黄河水,同时布臵移动水箱一座,在黄河水混浊时可先澄清再使用(黄河水经试验检测符合施工用水标准);

施工用电从左岸设臵的1000KVA变压器上就近接取;

施工用风采用移动氧气瓶供风;

4.2制浆站

制浆站由灌浆平台的水泥仓库、搅拌系统及泵送系统等组成,根据确定的现场试验区选择具体的位臵作为灌浆点,选用ZJ-400A高速制浆机集中制浆。

4.3排污系统

在制浆站旁设臵一个沙袋围堰,制浆及灌浆过程中的所有污水均经过围堰沉淀处理后,再将废水、废浆弃至渣场。

4.4灌浆平台

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扣件式综合承重排架体系,平台承重结构均采用Φ48×3.5mm 钢管搭设,顶部满铺马道板,平台宽5.1m。立杆由护坦内至挑坎侧壁外侧,分4排立杆架设,平台由内至外(护坦至河道)排距分别为1.5m,1.5m,0.9m,1.2m。立杆横距(单个架宽)0.8m,第一排立杆横杆步距1m,地面设横向、纵向扫地杆,扫地杆延横向、纵向连续连接,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

10-20cm处立杆上,平台搭设在砼面板上,在坡面设有插筋,插筋均采用Φ25螺纹钢筋,长度为0.4m,入砼深度0.2m,外露0.2m,目的为防止平台左右晃动,在导墙上设有插筋插筋插筋一侧插入导墙另一侧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平

4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台焊接,插筋均采用砂浆封孔的方式进行锚固,为防止施工平台倾斜,在第一排立杆上设有斜撑,斜撑间距为8m。平台具体布臵如下图:

2

图帷幕灌浆操作平台立面图5材料检测

5.1水泥

选用业主指定的冀东p.o 42.5袋装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5%,并定期测定细度,做好记录备查。保持水泥新鲜,不得使用受潮结块、超过保质期的水泥,水泥分批分期进行品质鉴定,不得使用不合格水泥。

5.2制浆用水

灌浆用水应符合水工混凝土的拌合用水要求,具体水质条件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规定,浆液拌制用水温度不得高于40℃。

6灌浆施工方法

6.1施工程序

①总流程:工作面清理→孔位放样→钻孔口段→简易压水试验→Ⅰ序孔灌浆→Ⅱ序孔灌浆→Ⅲ序孔灌浆→质量检查与压水试验→下一单元灌浆作业。

②灌浆段施工流程:钻孔及冲洗→抬动观测→压水试验(裂隙冲洗)→灌浆作业。

6.2工序施工工艺

6.2.1钻孔

5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1)试验区帷幕灌浆孔主要采用XY-2型地质钻机配合金刚石钻头钻进,正常钻进采用φ91mm金刚石钻头。

(2)钻孔孔位、孔深、孔径、孔序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执行。孔序严格按照三序加密原则进行,孔位与设计位臵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孔深符合设计要求。详细记录实际孔深,钻孔结束应会同现场监理负责人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由监理人签认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灌浆孔应进行孔斜测量,孔底偏差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详情见表6-1帷幕灌浆孔孔底偏差值。

)钻孔过程中,遇到裂缝、断层、泉眼、涌水等特殊地段时,应详细记录及时将4(有关资料报送现场监理负责人,并按现场监理负责人的指示进行处理。,所取岩芯应统一编号,填牌80%(5)对有取芯要求的钻孔,岩芯获得率要求不小于装箱,并根据现场监理的要求,对每箱岩芯保存并且拍照留底,绘制钻孔柱状图并进行岩芯描述,做好钻孔记录。钻孔冲洗6.2.2灌浆或压水试验前必须进行孔壁和裂隙冲洗。冲洗方法为:钻灌段成孔后,将钻具提,用清水进行初步冲洗;把灌浆管及栓塞下到位臵后,用清水加压进行脉动冲离孔底10cm,冲洗至返清水1MPa,该值若大于80%1MPa,则采用洗,冲洗压力不大于本段灌浆压力的止。24h当临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者,24h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灌浆段裂隙冲洗后,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裂隙冲洗6.2.3

6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帷幕灌浆孔各次序段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先导孔必须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若最后一段压水试验透水率q>3Lu时,应再延长一段,直至透水率q≤3Lu为止。

帷幕灌浆孔在岩石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压水试验,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试验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压水时间20min,压水试验稳定标准为:在稳定的压力下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Lu)表示;采用1MPa,并保证抬动观测值在允许范围内。

遇有软弱充填物和遇水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应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6.3帷幕灌浆

(1)灌浆方式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充气塞压塞灌浆。

伸入基岩2m按第一段控制,3m为过渡段,然后从上至下依次5m一段进行注浆,最后一次不超过8m直至灌满。注意事项如下:

①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1.5倍最大灌浆压力。一般采用钢丝管进行管路连接;

②岩石与混凝土接触段长不大于2.0m,孔内灌浆塞应阻塞在相应灌浆段顶部以上50cm处,当该处地质条件不能有效防止漏浆时,灌浆塞只能上移。

③孔内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④抬动变形观测采用千分表进行,要求变形值在0~0.2mm以内。

⑤灌浆施工过程中要准确计算栓塞放臵部位并做好记录,以防出现漏灌,终孔段如大于5m小于6m时可并为一段灌浆,大于6m时必须分段灌浆。

(2)浆液制备

灌浆材料采用新鲜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宜为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浆液采用ZJ-400A型高速制浆机制备。要求如下:①浆液配比经试验确定,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用于施工;②浆液纯拌和时间不小于30s;

③浆液自制备至用完时间

7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不大于4h;④寒冷季节施工制浆站及灌浆管路需设臵保温设施。炎热季节施工采取防晒及降温措施。浆液温度保持在5~40℃。若采用热水拌和,水温不得超过40℃。

(3)浆液变换

帷幕灌浆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1、0.6:1、0.5:1七个比级,开灌水灰比5:1。浆液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变换原则如下:

①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少或吸浆量不变,压力均匀升高时,不需要

改变水灰比。

②某一比级水灰比浆液的灌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吸浆量均无显著改变时,可换浓一级浆液灌注;对于“显著改变”的理解可以量化为“注入率约为初始注入率的70%”。

③注入率大于30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4)灌浆结束标准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90min,可结束灌浆;

帷幕灌浆后岩体透水率q应小于3Lu,当终孔段岩体透水率q> 3Lu时,应增加帷幕深度直至合格。

(5)封孔

本工程帷幕灌浆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其施工方法为:全孔灌浆完毕后,先采用导管注浆法将孔内余浆臵换为水灰比0.5:1的浓浆,而后将灌浆塞塞在孔口,继续使用这种浆液进行灌浆封孔。封孔灌浆压力采用1MPa,灌浆持续时间不小于1h。

封孔时如出现较大注入率(如大于1L/min),应按照正常灌浆过程灌浆,直至达到要求的结束条件,如封孔前孔口仍有用水或渗水,则应适当延长封孔灌浆时间,或采取闭浆措施。采用上述方法封孔,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固后,灌浆孔上部空余部分,大于3m时,应采用导管注浆管进行封孔;小于3m时,可使用干硬性水泥砂浆人工封填、捣实。

(6)预防孔斜的措施

⑴钻机的安装要水平牢固,立轴中心与钻孔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按要求的孔向对准孔位开孔,以使钻进中不摆不晃。

8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⑵孔口管必须牢固并满足要求,在开孔钻进与浅孔阶段钻进中,机杆不能太长;否则钻进时摆动太大,致使立轴转动不稳,造成钻具摆动性增大。

⑶使用符合规格的各种钻孔器具,并随时检查,如发现有弯曲的钻具或有磨损较严重的立轴导管时,应及时更换,在浅孔钻进阶段,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岩芯管长度较大一些为宜。

⑷孔较深以后,即开始需要从地面减压钻进时,特别要注意钻压的调整。

⑸钻进中,当岩石换层时,不论是由软变硬还是由硬变软,或者是由完整变破碎、破碎变完整,均应减压减速钻进,对其进尺的速度和冲洗液的流量及压力也应加以适当的控制。

⑹钻进中,应勤检查钻机有无移动,立轴钻进的方向有无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⑺为防止孔斜发生,必须熟悉所使用机械性能和钻孔方法的特点,经常研究,总结经验。在深孔帷幕的钻孔中,应对孔斜及时测量,及时准确地掌握钻孔的偏斜情况,以利于及时处理。

(7)特殊情况处理

①冒浆

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

②串浆

灌浆过程中如出现串浆,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一泵一孔同时进行灌浆。否则应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结束灌浆后,在对串浆孔实施扫孔、冲洗,而后实施帷幕灌浆。

③灌浆中断

灌浆中断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尽快恢复灌浆。恢复时,一般应从稀浆开始,如注入率与中断前接近,则可尽快恢复到中断前的浆液稠度,否则应逐级变浓。若恢复后注入率减少很多,且短时间内停止吸浆,说明裂隙因中断被堵塞,应起出栓塞,进行扫孔和冲洗后再灌。

④孔口涌水

9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孔口有涌水的灌浆孔段,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采用下述措施进行处理:提高灌浆压力、缩短段长、灌注浓浆、灌注速凝浆液、屏浆、闭浆、待凝。

○掉钻5钻孔遇到掉钻时,停止钻进,采用浓浆、水泥砂浆或掺加速凝剂浆

液进行灌注,灌浆要求至不吸浆后待凝48h,再扫孔用纯水泥浆液复灌。

○6不返水

不掉钻但长时间不返水的孔段,及时停钻,然后进行灌注;对于注入量大、灌浆难以结束时,则按“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以结束”处理,直至灌浆结束。

○7浆液失水变浓将已变浓的浆液弃除,换用新浆灌注。不得采用原浆加水的

方式灌注。

适当提高灌浆压力,进一步扩张裂隙,增大注入量。但应防止岩石抬动。

当大面积发生浆液失水变浓现象时,说明灌浆材料不适用于该地层,应改换灌浆材料(如使用细水泥、超细水泥、湿磨水泥等)。

○微渗漏孔段灌浆8有的灌浆段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很低(低于设计要求的

防渗标准),对于此情况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相关条款要求,仍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灌浆。

○9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以结束a、一般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

待凝、加速剂灌注法。当低压浓浆仍无法达到结束标准时,再采用限流、限量灌注法。在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两种方法仍不能达到结束标准时,再采用间歇待凝、复灌或掺加速凝剂的方法进行灌注,待凝后,再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

复灌、待凝控制的标准为:每次复灌注入浆材总量达2T。在灌浆过程中,只有在灌注“浆材达到2T”后且“注入率没有明显减少、压力没有明显升高”时,

才可考虑待凝措施;在任一灌浆阶段,如果“注入率明显减少或压力明显升高”,均须持续灌注直至灌浆结束标准。

0 1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b、为了保证帷幕厚度的有效形成、避免材料浪费,根据复灌吸浆量,采取以下措施:

Ⅰ.根据注入率和灌入量的具体情况,在浆液中加入适量的水玻璃。

Ⅱ.复灌时采用限流、间歇灌注等方法:限流灌注时,其注入率控制在30L/min 左右;在注入水泥量超过2T后间歇,时间为10~30min。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10的措施。

6.4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取岩芯资料、灌浆记录和测试成果等评定其质量,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帷幕灌浆结束14d 后进行,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五点法”。检查孔数量应为灌浆孔总数的10%,并满足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臵一个检查孔的要求。检查孔孔位按照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指示布臵。

合格标准: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透水率合格率为100%;其余该段的合格率不小于90%,且不合格试段的分布不集中。

质量检查孔全孔压水试验结束,达到合格标准后,进行封孔。

6.5主要资源配臵

本次试验的主要设备及材料计划见表6-2、主要人员配臵见表6-3。

表6-2 大坝帷幕灌浆试验主要施工设备配臵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台4 XY-2 1 地质钻机2 台3SNS—3.5A/150

2 灌浆泵

8 ZSQ-42 套3 Z液(气)压灌浆塞JJS-2B 台2 4 立式双桶搅拌机ZJ-400A 台2 5 高速制浆机 2

Ⅳ型6

自动记录仪GJY-台 1

1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7试验报告及验收在灌浆试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整理资料,并呈报试验成果

给监理工程师,确保现场尽快投入生产,具体需整理的资料如下:灌浆过程中记录员应按部位、孔号、孔序、类别、灌浆情况详细记录。灌浆过程⑴记录一次,各种记录要填写清楚、完整、真实,不允许涂改记录,技术5min中,一般为负责人要审查签字。灌浆结束后,应提交下资料:⑵

原始记录①.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制浆、灌浆记录等,还包括:取芯钻孔柱状图,检查孔A 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灌浆材料及制浆质量检验成果等;.终孔验收等;B 成果资料②

.灌浆成果一览表及灌浆分序统计表;A B.检查孔成果一览表及岩芯柱状图;;C.帷幕灌浆孔平面布臵图及灌浆综合剖面图(包括检查孔).各次序孔透水率频率曲线和频率累计曲线图,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频率曲线和频D

2 1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率累计曲线图等;

E.灌浆材料检验材料;

F.工程照片和岩芯实物。

G.灌浆效果评价。

8 质量保证体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质量机构。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全面负责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及控制。

(2)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建立程序化的质量保证制度并有效实施,确保施工全过程,尤其是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3)实行验收“三检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道生产工序由机组自检,自检合格后经现场值班技术员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由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终检。关键工序需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并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级质检机构,落实责任和权限。

(5)加强质量教育,实行“质量奖惩制度”,使全体参加试验人员自觉关心、严格执行、热心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6)开工前,结合工程情况和施工技术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并根据工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各岗位操作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掌握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技术细则。

(7)严格控制灌浆材料的质量,确保进入现场的物资是符合工程要求的合格产

品。

(8)钻孔、压力冲洗和灌浆过程中,应注意观测,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

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方针,奉行人人懂安全,讲安全,保安全的施工环境。

3 1

帷幕灌浆工程试验大纲

(2)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分别制订各作业区和生活区的安全规则,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并将目标分解的各个部门和生产机组。

(3)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检查和控制。各生产机组设兼职安全员,监督相关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制的落实。(4)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定期检查安全设施配臵情况和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兑现安全奖惩办法。

(5)各施工现场和辅助作业区,按有关法规、制度和规定配备必须的防护栏、劳保用具、信号与标志防触电装臵和充足照明。

10文明施工管理

(1)施工器具摆放整齐,有序。

(2)施工管线布臵合理紧凑,不得影响其他作业。

(3)施工所产生的废弃水泥浆必集中处理,及时清除在工作面内的施工垃圾,以保持工作面的清洁。

(4)施工面工作面危险源处树立醒目的警戒牌,并设臵防护栏杆,做好安全防护。

(5)作业面完工后及时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4 1

(9)帷幕灌浆方案

(13)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措施 帷幕灌浆按单排布置,孔距2.0m,采用自下而上分段法施工,分三序施工,先灌1、4、7……孔序,再灌2、5、8……孔序,最后灌3、6、9……孔序; 1)施工工艺 帷幕灌浆工艺流程见下: 测定孔位→钻孔→洗孔→压水→制浆→灌浆→封孔→检查。 2)帷幕灌浆孔位布置 帷幕灌浆的轴线测定是布孔的首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防渗帷幕座落位置和其尺寸等准确与否,该工程帷幕灌浆轴线和高程水准控制点的测定由本项目部委派专业测量人员测定的。钻孔进行了统一编号。然后打桩定孔位。 3)钻孔 本工程帷幕灌浆钻孔采用150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钻头选用Ф91mm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孔按单排布孔,排内分三序进行。 A、钻机定位准确,立轴垂直;开孔孔位偏差值不得大于10cm;钻孔时,段长、孔径、孔深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孔斜对灌浆质量至关重要,钻孔过程中每5m进尺便测斜一次,发现孔斜超过设计要求便 B、对设计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取芯钻孔,其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C、试验施工时,采用“高压脉动冲洗法”洗孔,帷幕灌浆孔(段)

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冲洗。 4)压水 施工中均按自下而上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所有灌浆孔都按简易压水(单点法)进行,检查孔采用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5)制浆材料 帷幕灌浆的浆液为纯水泥浆液,主材为水泥,采用当地水泥厂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在制浆时采用重量称量法,其称量误差小于5%。 6)浆液搅拌 水泥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拌浆时使用普通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浆液在使用前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时间小于4h。 7)灌浆 A、灌浆方法 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法。 B、灌浆压力 C、灌浆浆液水灰比 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0.5:1七个比级,开灌水灰比采用5:1,输送浆液流速为1.4m/s~2.0m/s。

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项目 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可行性论证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生物系 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一、总论 1、学科基本情况 原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是一个多学科及交叉学科并存的综合性学院,有化学与化学工程、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三个一级学科,以及交叉学科覆盖了全院八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工业分析、商品质量检测、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其中已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07年3月学校完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调整,进行资源重组,由原来的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新组建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和生物系。生物系现有15人,副教授1人,讲师7人,助教4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博士5人。现有生物制药、制药工程两个专业,2001年以来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两个教学重心。全面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创造性”整体思路,突出本专业在新药研究与开发方面所形成的特色。 2、实验室现状 化学化工实验室始建于1950年,经过五十六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经过2004、2005年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化学实验室及化工原理实验室的建设,生物系和化学化工学院现共有:制药工程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生化技术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发射光谱仪等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总价值505多万元设备。 3、建设概况 (1)概况 项目名称: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项目类型:仪器设备购置 项目需要的投入总额:1200万元。其中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最低需求960万元。 (2)预期目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集中力量有效提升专业实验室的水平,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对2千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设备进行整体建设,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①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设备档次、规模、台套数满足“质量工程”的要求,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使实验开出率达到100%、设备利用率90%以上,全面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出一大批社会需要的适用人才。

生物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发酵工程与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教学方式:授课 总学时与总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验学时学时 适合专业: 考试方式: 课程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与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生理生化、代谢网络、产物合成与调控、代谢工程技术原理。课程的整个内容贯穿怎样才能充分表达菌种的生产潜力和如何运用发酵调控的理论和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发酵研究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其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发酵高产的各种控制手段,和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堂教学(32学时) 第一章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与调节。(8学时) 第二章发酵工艺控制。(14学时) 第三章发酵过程参数检测与计算机监控。(10学时) 二、上机实验(学时) 三、课外习题及答疑 6学时 参考书目: [1] 储炬,李友荣.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Rehm H J, Reed G. Biotechnology. V ol. 1 Biological Fundamentals,2001 [3] Rehm H J, Reed G. Biotechnology. V ol.4 Bioprocessing,1993 学习要求: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学习方法:课堂认真听老师讲解,每二节课留出约10分钟让学生提问和讨论。 课余要求:课余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内容翻阅有关参考书。 所属学院: 编制人:储炬

课程名称(中文):基因工程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Outlin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 总学时与总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验学时学时 适合专业: 考试方式: 课程作用与任务: 基因工程概论是现在生物工程的主导技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讲授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为从事该领域研究和开发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堂教学(32学时) 第一章概述。(3学时) 第二章DNA的体外重组。(4学时) 第三章载体。(4学时) 第四章转化与扩增。(4学时) 第五章筛选与鉴定。(5学时) 第六章目的基因的克隆。(6学时) 第七章基因工程菌的构建。(6学时) 二、上机实验(学时) 三、课外习题及答疑 6学时 参考书目: [1] 张惠展. 基因工程概论.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学习要求: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学习方法: 课余要求: 所属学院: 编制人:张惠展

梅子山水库压水实验报告(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资质等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甲级检验编号:2010黄冈0003 证书编号:水质检资字第号 湖北省浠水县 梅子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基岩帷幕灌浆压水试验报告

2010年06 月05日 声明 1、本报告共51页; 2、本报告封面及主要成果须加盖本公司章方为有效;未经本公司书面批准,本 报告复制无效(完整复制除外); 3、对委托单位送样品,本报告仅对所检验样品负责; 4、对本检测报告如有疑议,应在收到报告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出; 5、本公司负有对所有原始记录及相关资料的保管和保密责任。 武汉楚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260号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30000 联系人:梁容 编写: 检测: 校核:

批准: 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浠水县梅子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委托单位:浠水县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监理单位:湖北兴禹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梅子山水库监理部 检测目的:检测大坝基底岩石透水率 检测时间: 2010年04月24日至2010年05月22日 检测方式:现场帷幕灌浆压水试验 目录 一、前言 (1) 二、帷幕灌浆设计要求 (1) 三、试验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1) 四、施工设备及仪器 (2) 五、试验方法 (2) 六、试验结果 (2) 表1 主坝检测孔压水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2 副坝检测孔压水试验结果汇总表 附表1~40:检测孔各试验段压水试验记录表

一、前言 为了保证浠水县梅子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基岩帷幕灌浆的施工质量,浠水县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委托我武汉楚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其完成的大坝基岩石帷幕灌浆段进行压水试验检测。 根据委托方要求,我公司于2010年04月24日进场开展检测工作,至2010年05月22完成室外工作,于2010年06月05日完成资料整理并提交报告。 二、帷幕灌浆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帷幕灌浆后,大坝基底岩石透水率应小于10Lu(吕荣)。 三、试验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试验依据为《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梅子山水库大坝由主坝和副坝构成,其中:主坝32个单元,共316个孔。副坝7个单元,共70个孔。本次检测将主坝布置11个检测孔,进行33段试验,将副坝布置3个检测孔,进行7段试验。 四、施工设备及仪器 本次压水试验投入的仪器设备有:XY-2工程钻机、压力表、胶塞止水器、3SNS灌浆泵、水表及其它辅材若干,所用

帷幕灌浆试验技术方案

帷幕灌浆试验技术方案 第1章帷幕灌浆试验的目的 1.1 帷幕灌浆试验区段 在帷幕轴线上布置2个帷幕灌浆试验孔,孔深与帷幕灌浆孔相同。进行帷幕灌浆试验。 1.2 帷幕灌浆的目的 帷幕灌浆前,进行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通过帷幕灌浆试验,取得帷幕灌浆技术控制参数,指导下一次序帷幕灌浆施工。 根据设计文件和现行规范要求:帷幕灌浆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执行。 1.2.1 灌浆浆液(浆材)试验:采用42.5水泥。水灰比为5:1、3:1、2:1、1:1等4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5:1.浆液水灰比以其容重进行控制。若是灌浆试验资料表明,岩层可灌性好,建议按照规范采用42.5水泥作为灌浆材料。 1.2.2 灌浆压力试验:(1)遵循设计要求,在设计未提出具体指标前,暂按以下方案先进行试验:第一段和第二段灌浆压力为0.05~0.3mpa,上部每增加一段(5.0m左右)压力增加0.05mpa,下部则增加0.1mpa。 (2)每孔第一段灌浆压力,采取分级升压法,压力分级阶段为0.05~0.2(mpa),每级压力的时间为10min左右。当灌浆量较大或逐渐增大时,暂不升压,并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则采取降压。 (3)灌浆量正常时,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要求整个灌浆段的灌浆有较长时间再设计压力下进行。 1.2.3 坝体土体钻孔:坝体土体可采用下述两种工法:①干钻法成孔,即钻坝体土体时,没有循环水或其他的冷却和润滑液,无泵干钻成 孔:②泥浆固壁成孔,即用泥浆作冷却和润滑液,起到固壁作用。 1.2.4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其他试验内容 第2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2.1 帷幕灌浆试验主要机械设备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2008年) 工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但要求毕业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要有宽厚的基础与专业理论,以及坚实的工程技能。本专业把毕业实习看作是学生在就业之前以准工作者的姿态对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巩固、加深、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使毕业生适合社会需要,加强就业的竞争能力,本专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工程设计训练(6周)和科学研究训练( 20周)。因此,在毕业实习期间每位同学一定要按照大纲和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后继课程教学——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工艺数据的收集任务。 一、实习安排 实习工厂:上海第一生化制药厂 实习期限:11月10日至11月21日 实习安排: 1.听实习动员报告与作好下厂准备工作。 2.下厂听全厂介绍和保安、保密报告。 3.由厂部工程师介绍实习产品的工艺技术沿革和国外同类产品的发展。 4.至车间实习(包括听课、收集数据、看设备或流程图纸)。 5.了解药厂公用工程及参观动力车间、三废处理车间。 6.整理报告及考查。 二、实习要求: 1.了解内容: 本厂简史——建厂史及发展状况、原料及产品种类及供需情况,有关技术改革情况介绍。 生产流程——生产过程、方法、设备及主要操作条件、成品规洛,并绘制生产流程草图。 车间管路布置——物料、上下水、蒸汽压缩空气真空等管路直径,联接方式(法兰或焊接等),阀门,介质流向,管道的位置(高度、管间距离等)尺寸等,并绘制管路布置草图。 机构组织——全厂及实习车间的组织系统及其职责。 管理概况——着重生产管理,岗位设置及车间定员等。 安全制度——各种事故防止的具体措施。 三废处理——发酵工厂三废的来源,BOD或者COD的含量,处理方法、排放标准。 2.生产车间实习 通过车间实习必须掌握全部生产过程,有关原理,控制生产的方法,保证正常生产的关键、改进生产的方法,详细了解熟悉设备构造、性能及维护知识;并搜集与设计有关的实验数据、物性数据,并进行初步的物料衡算。 (1)发酵车间实习内容及要求 生产流程,操作规定,菌种保藏及保证种子质量的方法,菌种的生理特性,各种生产用培养基的配比发酵过程中糖、氮、pH、效价的变化,菌丝发育阶段与发酵单位增长的关系,分析批报(要求每位同学抄2批有代表性的批报进行分析 比较),总结提高发酵水平的经验。了解保证正常生产的操作方法和措施,如接种、通气、温度,倒种、补料等,杂菌的检查方法及防止染菌的措施。 各种发酵罐的公称容积,结构尺寸和所配电机功率,发酵罐的轴封及附属管道(包括阀门)的布置

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实训指导书1

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实训指 导书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某县某江上(6类地区,工程在乡镇上),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铁路终端设物质中转站,中转站距坝址有138km的简易公路。枢纽正常蓄水位638m。总库容亿立米。淹没耕地27199亩,移民25304人,电站总装机4×50万千瓦,保证出力—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亿千瓦时;拦河大坝为双曲拱坝,右岸地下厂房,左岸三级垂直升船工程总工期10年,另施工准备工期1年,自开发工之日至开始发挥效益时间为年,施工总工日4000万工日,高峰施工人数20000人。 二、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一)建筑工程 1、挡水工程(见表1); 2、引水工程(见表2)。 表1 1挡水工程 表 三、基础单价计算资料 1、人工工资(标准工资为6类地区,无地区津贴) 2、材料原价 (1)木材:原木原价:2100元/ m3 板枋材:按出材率65%计,加工费按350元/ m3 边角回收50元/ m3 (2)水泥 450元/吨 500元/吨(假定散装和袋装价格相同)水泥包装费(不计) (3)汽油 7500元/吨 (4)柴油 7000元/吨 (5)炸药 2#铵锑 9000元/吨 4#抗水 9500元/吨 (6)钢筋 5000元/吨。 3、施工用电

外购电占97%,基本电价元/度,高压输电线路损耗摊销率5%,35KV以下变配电设备及输电线路损耗摊销率8%,供电设施维护摊销费元/度。 柴油发电占3%,4台固定式480KW柴油发电机机,出力系数,厂用电率5%,变配电及输电线路损耗率8%,单位循环冷却水摊销费元/度,供电设施维护摊销费摊销费元/度。 4、施工供水 最末级水泵流量8045m3/台班(三级供水) 水泵机组总台班费 10000元/台班 供水损耗率10% 摊销费元/m3 5、施工供风(循环水冷却) A型风机20 m3/min, 10台(台班费按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 能量利用系数,损耗率20%;摊销费元/ m3 冷却水摊销费元/ m3 6、砂石料单价计算依据(全部人工骨料) 砂45元/m3,碎石40元/m3 四、主要材料运杂费(包括场内外运输) 材料运输均只考虑汽车运输,运距和运费如下: 1、钢材运距150km,运输费用元/t*km,装卸费10元/吨; 2、水泥(袋装)运输费用元/t*km,运距120km,装卸费8元/吨;(20%) 水泥(散装)运输费用元/t*km,运距120km,装卸费10元/吨;(80%) 3、木材运输费用元/m3*km,运距150km,装卸费20元/ m3 4、汽油、柴油运输费用元/t*km,运距150km,不计装卸费; 5、炸药运输费用元/t*km,运距120km,装卸费20元/吨; 采购保管费率3%,运输保险费率1%。 五、单价资料 1、砼工程 (1)每立方砼各材料用量(见下表) (2)坝体砼(C15四级配占60%,C20三级配40%) 2*混凝土搅拌楼拌制自卸汽车运输1km,浇筑采用机械化施工,浇筑层厚2~3m; (3)闸墩砼(C25,二级配)2*混凝土搅拌楼拌制,3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门座式起重机配3m3吊罐直接入仓,墩厚— (4)隧洞衬砌砼(C20二级配)喷锚支护后平洞钢模衬砌 砼泵浇筑,衬砌厚度90cm,开挖断面 A.挡水工程﹥150m2 B.引水工程50—100 m2,3m3搅拌车洞内运,洞外运,砼拌和楼2× 各种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表: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53254

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1.1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2)《锦凌水库工程坝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3203-LC-02); (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7)《硅酸盐水泥、变通硅酸盐水泥》(GBJ107-87)。 1.2工程概述 1.2.1 坝址地质条件 坝址区基岩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和熔岩,以安山岩为主,坝址区分布较广;熔岩以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为主,局部为熔结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等,主要分布于坝址区河床部位和右岸岸坡。基岩风化程度较弱,风化界线有一定的规律性;岩体完整程度及强度因岩性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安山岩强度较高,一般为中硬,岩体完整性差~较完整;熔岩强度较低,一般为较软岩~中硬岩,完整性差~较完整。坝基全、强风化岩透水性较强,一般为弱~中等透水;弱风化岩,一般为弱~中等透水;微风化~新鲜岩,一般微~弱透水。 坝基安山岩和熔岩碱活性成份含量均低于0.1%,无潜在危害。 坝址区构造简单,未发现大的构造。坝址区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中等发育,以剪性为主,节理面多平直光滑或粗糙,闭合或微张,无充填或钙质充填,最小间距15cm左右,结合一般,延伸中等。顺河向节理不发育。 1.2.2 主要项目和工程量 锦凌水库工程右岸建筑及安装工程的帷幕灌浆施工主要包括左右岸土石坝帷幕灌浆、混凝土坝段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为单排,灌浆孔孔距为2m。连接坝段帷幕灌浆孔深约为基岩下29m,挡水坝段、引水坝段、底孔坝段帷幕灌浆孔深约为基岩下27m,溢流坝段帷幕灌浆孔深约为基岩下23m。右岸土石坝段帷幕灌浆孔约为1622个,左岸滩地段帷幕灌浆孔约为266个,混凝土坝段帷幕灌浆孔约为69个,共计1957个灌浆孔,总长度为13330m。 孔位编号见施工图纸,孔间距2m,钻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先导孔沿帷幕线每隔16m布置一个,先导孔灌浆应在Ⅰ序孔之前进行,孔深至设计帷幕底线以下5m。 1.3灌浆进度安排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安排,右岸混凝土坝段帷幕灌浆时段为2010年8月21日至2010年11月19日,右岸土石坝段帷幕灌浆时段为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1月19日,左岸滩地段帷幕灌浆时段为2010年9月30日至2010年11月30日。左岸明渠及纵向围堰占压段帷幕灌浆于2010年10月14日开始,2011年1月30日结束。 1.4 施工布置 1.4.1 风、水、电系统 (1)施工用风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风压不小于0.7Mpa。 (2)施工用水采用潜水泵抽水,供水能力不小于30m3/h,出口水压不小于0.3MPa。 (3)施工用电采用系统供电。施工段配置配电柜,由主电缆线(90mm2)接入,布线长度根据现场实际距离而定。 1.4.2 设备布置 本工程拟选用YJL-100型潜孔钻、XU-300型回转钻机及XY-2PC型地质钻机完成所有灌浆孔、检查孔及勘探孔的钻孔作业,同时在制浆站根据需要布置高速搅拌机、泥浆泵输浆,在各灌浆点根据需要配备足够的灌浆泵、双层搅拌机及自动记录仪等主要灌浆设备。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 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 (3) 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 (3) 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 (3) 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 (3) 5帷幕灌浆试验机械配置及人员组合 (4) 5.1机械配置 (4) 5.2人员组合 (4) 6施工总体布置 (5) 6.1施工用水 (5) 6.2施工用电 (5) 6.3施工平台 (5) 7帷幕灌浆试验 (5) 7.1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6) 7.2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步骤 (6) 7.2.1钻孔定位 (6) 7.2.2钻孔 (6) 7.2.3测斜 (7) 7.2.4钻孔冲洗 (7) 7.2.5裂隙冲洗 (7) 7.2.6压水试验 (7) 7.2.7制浆 (8)

7.2.8灌浆 (8) 7.2.9封孔 (10) 7.2.10检查 (10) 7.3特殊情况处理 (11) 8结论 (11) 9附件 (13) 9.1附表 (13) 9.2附图 (13)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 根据合同文件及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监理人的指示,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在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帷幕灌浆的施工,为了使帷幕灌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在主体工程帷幕灌浆施工前,先进行帷幕灌浆试验, 试验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帷幕灌浆试验论证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可靠性,推荐合理的施工程序,优良的施工工艺,提供布孔方式、孔距以及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同时检查各种灌浆机械设备的性能等。 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 根据趾板基础和趾板的布置,帷幕灌浆试验区域定在固结灌浆已完成的趾板1段,具体试验区域详见帷幕灌浆试验布孔图(附图1)。 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 3.1设计施工技术图纸; 3.2合同文件; 3.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48-2012; 3.4批复及下达的《帷幕灌浆试验方案》; 3.5帷幕灌浆试验孔成果资料 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 本次帷幕灌浆试验由两排组成共计10个孔,4个I序孔(包括1个先导孔),2个II序孔,4个Ⅲ序孔。2014年12月02日施工到2014年12月06日,之后由于天气原因暂停施工, 2015年3月9日复工到2015年4月7日试验孔灌浆

生物工程大实验报告

生物工程大实验 30L发酵罐上黄原胶发酵实验 姓名: 学号: 学院:生命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年级: 同组成员: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HYJ 1.2培养基 1.2.1斜面培养基(100ml) 葡萄糖 3.0;蛋白胨0.5;酵母粉0.3; 氯化钠0.5;琼脂 2.0;pH 7.0-7.3 灭菌条件:115℃,20min;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24-48 h 1.2.2种子培养基(100ml) 葡萄糖 2.0;蛋白胨0.5;酵母粉0.1; 牛肉膏0.3 g;pH 7.0-7.3 灭菌条件:115℃,20 min;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10-15 h 1.2.3发酵培养基(100ml) 葡萄糖 3.0;蛋白胨0.2;酵母粉0.1;Na2HPO4·12H2O 0.252;KH2PO4 0.3; K2SO4 0.1;MgSO4·7H2O 0.1;pH 7.0-7.3 灭菌条件:115℃,20 min;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62 h 1.3. 培养条件 1.3.1斜面培养 1)配置400 ml的斜面培养基,分装试管,于115℃下灭菌20 min,之后摆斜面,冷却至室温后,将凝固后的斜面放于30℃培养箱过夜。 2)转接斜面菌种,将转接好的斜面菌放于30℃培养箱培养24-48 h。 1.3.2一级种子培养 1)配置种子培养基:按照种子培养基配方配制3000 ml,分别分装到5000 ml 和500 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分别为100 ml/500 ml三角瓶(用于一级种子培养);1000 ml/5000 ml三角瓶(用于二级种子培养),于115℃下灭菌20 min。 2)接种:将培养好的斜面菌种接种到一级种子培养基中(100 ml/500 ml三角瓶),

生物工程工艺综合性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生物工程工艺综合性实验报告 院(系):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101 学生姓名:马雪文 学号: 指导教师:李世杰 20 14 年 5 月 26 日至20 14 年 6 月 15 日

发酵工艺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生物工程最核心的技术,微生物发酵按其对 氧的需求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发酵,和厌氧微生物发酵。好氧和厌氧发酵有较大的区别,各自对工艺条件、发酵设备有不同的要求。分别掌握好氧和厌氧发酵技术也就比较全面的掌握了工业微生物技术。 本实验分别开出典型的好氧和厌氧发酵实验,训练学生掌握这两种工艺的基本技术、操作程序、分析手段,全面锻炼同学们实际动手能力。巩固和提高微生物净化操作能力、显微观察技术、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技术、无菌取样和细胞量的确定、生长曲线的制作、光谱分析技术、气象色谱分析技术。初步培养同学们工业微生物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二、实验原理 红曲霉通过有氧发酵将淀粉质原料转化为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 丙丁梭状芽孢杆菌经厌氧发酵将农副产品转化为丁醇和丙酮。 三、实验内容 1、好氧实验:红曲的发酵实验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2、厌氧实验:丁醇的发酵实验及其气相色谱检测 四、仪器设备和试剂、消耗品: 1.仪器设备: 电子分析天平 手提式蒸汽灭菌锅、自动控制蒸汽灭菌锅 双孔水浴锅 1000W电炉 5台 生物显微镜、电脑成像生物显微镜 生物培养箱、培养摇床 真空干燥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真空泵、真空干燥器 蒸发器 气象色谱仪 2.药品和耗材: 药品:可溶淀粉 1瓶(500克),蛋白胨 1瓶(500克),琼脂,饴糖(麦 芽汁)麦芽1000克,大米粉 5公斤,硝酸钠NaNO 31瓶(500克),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1瓶(500克),磷酸氢二钾K 2HPO 4 1瓶,硫酸镁MgSO 4 ·7H 2 O 1瓶(500克),硫酸 铵(NH 4) 2 SO 4 1瓶,氯化锰MnCL 2 1瓶,硫酸锰MnSO 4 ·H 2 O 1瓶,碳酸钙CaCO 3 1瓶, 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1小瓶,酵母膏1瓶,乳酸(液态1瓶500克),葡萄糖(分析纯)1瓶,乙醇(分析纯)5瓶(5×500克),乙醇(色谱纯Aladdin) 2瓶,丁醇(色谱纯Aladdin)2瓶,丙酮(色谱纯Aladdin)2瓶,叔戊醇(色谱纯Aladdin)2瓶 耗材:500ml三角瓶50只, 250ml三角瓶16个,100ml粗口径试管50只,1000ml烧杯10个,培养皿160套,常规试管160个,200ml烧杯16个,1ml移液枪头5盒,标签纸若干,玻璃真空干燥器大号1个,波美计8只,移液枪(1000ml)2只,玻璃珠2盒,100ml量筒8个,500ml量筒2个,称量纸2盒,不锈钢试剂勺4根, pH试纸2包,玻璃棒若干,玻璃推棒32根,5ml移液管16只 五、实验方法步骤和具体操作过程 (一)红曲的发酵实验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红曲是一种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的纯天然红色素,可赋予肉制品、食品、饮料等鲜艳的色泽及特殊风味,而且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防腐作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 红曲是由红曲霉经发酵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色素,发酵的主要原料是淀粉类如大米、薯类等。红曲霉发酵合成色素同时对有害菌产生抑制作用。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红曲的发酵实验,后一部分为红曲的抑菌试验。 (Ⅰ)红曲的发酵实验 1.菌种 本实验室保藏的红曲霉菌种monascus purpureus。用本实验室自主设计的保藏方法,在短梗霉多糖膜片中封存,置于冰箱中保藏。使用时每取出一片,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大纲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大纲 目录 《生物反应工程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1)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2)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4) 《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6) 《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8) 《药物分析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10)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1)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13) 《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15) 《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6)

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实验通过对生化反应的了解和生化反应器的使用,熟悉生化反应工程原理,掌握简单的生物反应工程操作,巩固和检验已学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实验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 通过测定反应器的氧体积传质系数a k L 、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以及采用此反应器进行微生物的间歇和连续发酵过程的实验,熟悉生化反应工程原理,重点掌握生化反应器的使用,掌握简单的生物反应工程实验操作。 三、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 四、实验计划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实验20学时,各实验与讲课穿插进行。 五、实验考核及评分办法 1.学生进实验室要求做好预习报告; 2.对实验过程中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提出相应存在问题进行质疑; 3.综合每项实验状况给出成绩。 执笔人:曹飞

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工业化L-天冬氨酸的酶法生产过程进行实验,深入了解生化工程原理,掌握典型的生物反应过程操作,巩固和检验已学的理论知识,为毕业论文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验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 本实验综合了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和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典型产品的酶法制备了解生物工程的相关基本操作,掌握微生物菌种保存与培养、细胞固定化和酶法转化、目标产品的分离提取等基本实验技能。 三、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

灌浆试验方案

兰陵县惠民庄水库工程2标段坝基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方案 兰陵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 惠民庄水库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9年2月1日

兰陵县惠民庄水库工程2标段坝基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兰陵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 惠民庄水库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9年2月1日

兰陵县惠民庄水库工程2标段 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方案 第一章灌浆试验概况 本工程主坝及延伸段帷幕灌浆,采用静压灌浆方式。 1、地层岩性 库区出露基岩主要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地层他们组成库区周围的丘陵地貌;第四系松散层一般沿河谷呈带状分布在河床两侧。 坝基处表层岩石较破碎,岩溶较发育,透水性较大,局部见无充填溶洞,特别在接近坝基处的岩溶,渗径较短,存在渗透稳定问题。该区岩溶发育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带:第一裂隙岩溶发育带,埋深在35-40米,岩溶形态主要为裂隙、溶洞等;第二裂隙岩溶发育带,埋深在65-68米,岩溶形态主要有裂隙、溶洞、蜂窝状溶洞等;第三裂隙岩溶发育带,埋深在90-95米。岩溶形态主要为溶隙、蜂窝状溶洞等。 2、地质构造 库区地质构造主要为惠民庄断裂。位于工程区附近,最近距离3千米,有矿坑断裂和惠民庄断裂等组成,二者并列展布,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60度,断裂长度17千米以上,宽20-50米。断裂带内发育强烈挤压形迹,沿断裂充填辉绿岩,黄斑岩和闪长玢岩。两断裂在北部归并,被牛田闪长玢岩充填掩盖,时代为中生代印支期至燕山期。 在灌浆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进行帷幕灌浆试验。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大坝坝基的可灌性,了解通过灌浆能否起到截渗的效果,同时验证设计孔位布置方式的合理性,提供灌浆施工所需的浆液浓度、配比方式、灌浆压力。 根据有关技术规程和设计要求,结合以前的施工经验,拟定本灌浆试验方案,以指导本次灌浆试验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帷幕灌浆试验 一、试验程序及方法

关于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关于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甘薯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学生:学号: 同实验者: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GSH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γ-GCS是植物细胞中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可以调控GSH 的生物合成量。GSH在生物体抵御冷害、干旱、重金属、真菌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γ-GCS也与植物抗逆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一甘薯叶片RNA提取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真核生物RNA提取的原理; 2. 掌握Trizol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Trizol 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而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细胞其它成分的同时保持RNA的完整性。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苯酚的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

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用可增强抑制作用。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并使蛋白质二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白迅速与核酸分离。β-巯基乙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RNase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在氯仿抽提、离心分离后,RNA处于水相中,将水相转管后用异丙醇沉淀RNA。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总 RNA中蛋白质和DNA污染很少。 三、实验材料 1. 材料 甘薯叶片,品种为徐薯18 2. 试剂 ①无RNA酶灭菌水:加入%的DEPC,处理过夜后高压灭菌; ② Trizol试剂; ③氯仿; ④异丙醇、75%乙醇; ⑤ TBE缓冲液; ⑥上样缓冲液 3. 仪器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Bioengineering) 课程编码:1313083216 实验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6 实验时数:16 学分:2.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非单独设课课程,在实验中要求: 1、在本实验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分离技术的原理的能力。 2、掌握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作风。 4、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该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并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6、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要规范、做好实验原始记录、爱惜仪器、节约药品、遵守安全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良好的学风。 7、要求学生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数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超声波破碎 细菌培养和收集[3];细胞破碎[3];细胞液分离[2] 实验二、氨基酸的吸附层析 薄板制备[3];点样[3];展层[3];显色[3];测定Rf值[2] 实验三、蛋白质溶液的凝胶层析脱盐 凝胶柱制备[3];加样与洗脱[3];检测[3] 实验四、有机溶剂萃取抗生素 试剂配制[3];化学效价测定[3];标准曲线制备[3]

帷幕灌浆

灌浆帷幕的设计与实施 发表时间:2010-5-24?? 来源:《赤子》2009年第24期供稿?? 作者:葛千军朱元文 [导读]?帷幕灌浆对控制坝基渗流有明显的作用,但当坝基透水率较小时,对降低坝基扬压力作用不明显 葛千军? 朱元文(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40) 摘? 要:帷幕灌浆对控制坝基渗流有明显的作用,但当坝基透水率较小时,对降低坝基扬压力作用不明显。帷幕灌浆孔的孔深、间排距根据地质条件和渗流条件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关键词:灌浆孔;帷幕;灌浆;间距;实施 ????????帷幕灌浆压力以4~6MPa为宜。拱坝帷幕灌浆孔的倾角对坝基岩体位移和应力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比较了垂直帷幕和向上游倾斜45°的帷幕两种情况。坝基主要构造面有倾向上游,倾角40°的板岩层面K1,倾向下游的反倾角裂隙面K3以及顺河向裂隙面K2。帷幕垂直时,在自重、水压力及渗透压力作用下计算所得的应力结果分析表明,在坝基上游大范围出现垂直于K3裂隙面的拉应力,数值达300kN/mm2。如进行黏塑性计算,则此拉应力会产生坝基岩体的开裂。当帷幕倾斜时,在坝体自重、水压力及渗透压力作用下,垂直于K3裂隙面的拉应力值大大小于帷幕垂直时的情况。因此,如何符合实际地考虑坝体和基岩的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坝基中的应力及位移状态受防渗排水措施设置的方式影响很大。 ????????1 灌浆孔的布置 ????????1.1帷幕排数 ????????在确定帷幕厚度即帷幕孔的排数上,存在不同意见和做法。卡萨格兰德对于单排帷幕有很大的怀疑,提出若帷幕有效,布置多排孔是必要的。而P·郎德则认为,无论何种岩石(唯独对有黏性土充填的岩溶区例外)最好采用单排孔布置。必要时可加密孔点,减小孔距,以保证帷幕的连续性,较之增加孔排数更为有效。在前苏联,帷幕的厚度根据规范规定的一定坝高条件下允许的水头梯度值决定,我国许多坝也是这样设计的。因此,坝越高,帷幕就越厚,而日本、美国和前南斯拉夫等国则不考虑“允许梯度”的问题,主要根据坝基岩体状态,结合考虑坝型、坝高等因素综合确定帷幕排数。一般软弱岩石取多排,坚硬岩石取少排。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在已建成的工程中,往往是有些很高的坝因基岩好则只做单排帷幕,而一些低坝则由于坝基岩体较差,则做2~4排帷幕。 ????????目前国际上灌浆帷幕的发展趋势是单排帷幕,反映了采用现代灌浆技术后单排帷幕能够满足要求的经验。 ????????总结以往经验,大致可提出以下原则:(1)对于坚硬岩石,中低坝可采用1排,而高坝可采用1~2排;(2)对于软弱岩石,中低坝可采用2排,高坝可采用2~3排;(3)根据坝基渗流流速分布(图1),河床坝基要布置多排,或利用高压固结灌浆进行加固。????????1.2帷幕孔深 ????????根据渗流理论,具有相同透水性的等厚度岩层,处在浅层的渗漏量大而处在深层的渗漏量小,当达到相当深度后,由于渗径的延长使渗透流速大大降低。因此,愈往深部,对帷幕防渗标准的要求也应愈低。因此,只要将帷幕延伸到经计算渗透量已经很小的岩层,即使该岩层的透水性大于要求标准,也可认为帷幕达到了不透水岩层。 ????????1.3帷幕孔间距 ????????对于一般裂隙型岩层,帷幕灌浆孔的合理孔距,可以通过灌浆试验或初期试验性施工中,通过分析吸水率与注入率顺序减少的情况中得到。但在岩溶地区,以及具有复杂情况的坝基中,注入量和吸水率的递减往往不明显,这时只能通过逐步缩小孔距进行灌浆,当判断出不存在大的漏水通道时才能停止。 ????????然而,事实上,不论孔距多小,总有一些小的裂隙未被充填。因此,所谓的连续帷

生物制药专业综合实验讲义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实习讲义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 2016年6月2日

目录 第一节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表皮生长因子(EGF)概述 (2) 1.2 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结构与性质 (3) 1.3 EGF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 (4) 1.4 本实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内容 (5) 第二节 EGF基因的合成与转化表达 (6) 1.实验原理 (6) 2.实验材料与方法 (7)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7) 2.1.1 试剂材料及试剂 (7) 2.1.2 仪器设备 (8) 2.2 实验方法 (8) 2.2.1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方法 (8) 2.2.2目的基因hEGF的设计与合成 (9) 2.2.4 电泳检测质粒DNA (10) 2.2.5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1) 2.2.6转化重组质粒进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 (12) 2.2.7检测转化是否成功 (12) 2.2.8双酶切并检测 (12) 2.2.9 EGF基因的PCR扩增验证 (13) 2.2.10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基因表达产物的SDS-PAGE检

测 (14) 第三节 EGF表达蛋白的纯化与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实验原理 (19) 3.2 可溶性6xHis重组蛋白纯化实验方法 (20) 3.3 6xHis重组蛋白包涵体纯化与复性 (21) 第一节引言 1.1表皮生长因子(EGF)概述 生长因子在人体中的信号传导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受体结合,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生长因子可以是维生素,碱基,多肽等。所研究的表皮生长因子( Epidemal growth factor,EGF),就是一种人机体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肽。在生物体内,每个细胞的生长状态不同,在不同组织中的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参与生长、增值、死亡等过程。 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公司已经开始研发甚至是生产出EGF,多种疾病的诱发原因很多,我们可以用EGF来进行详细的诊断。之后致病的查出原因,给病人减少心理的压力,带来一线生机。在经过强烈的光刺激后,尤其是激光,人们的眼部会有很大的损伤,最严重的就是眼角膜损伤,无法修复。人体在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的损伤以及高温、蒸气、火等造成的皮肤大面积与原来的不一样的皮肤。对于这些伤害,我们可使用含有可促进人体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EGF的药膏或者是化妆品,使皮肤变得如初[1]。

生物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Bioengineering 课程编码: 学分:2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适用专业:非生物类本科专业 执笔人: 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生物工程概论是生物类院校一些非生物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 究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林业、工业、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本课程介绍各项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非生物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工程的基本知识框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关注,为他们了解生物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提供平台,对促进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高科技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及择业机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全校非生物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及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掌握五大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工程的概念、学科发展情况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了解本学科学习的 大致内容。 重点:1.生物技术的概念;2.生物技术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3.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 物技术的区别。 难点:生物技术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主要步骤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基因工程诞生的三大理论 和三大技术)。了解常用工 具酶的催化反应机制及主要用途,三种常用基因克隆载体(质粒、入 噬菌体和粘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结构及其应用,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重组体的构建及导 入受体细胞的方法,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方法。通过学习为进一步掌握生物技术相关知识和从 事基因工程工作打下基础,并对基因工程的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 重点: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工具酶的催化机理和用途,三类常用载体的特点和 主要用途,目的基因克隆的 主要方法,重组 DNA 的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 定方法。 难点:目的基因的克隆策略,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策略和方法,重组克隆筛选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 、DNA 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含义 第二节生物技术的产生 一、 传统生物技术 二、 近代生物技术 三、 现代生物技术 第三节生物工程的基本内容 一、 基因工程 二、 细胞工程 三、 酶工程 四、 发酵工程 五、 蛋白质工程 六、 五大生物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及其技术 第五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 一、 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 应用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基本特征 第六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0.25 学时 0.25 学时 0.5 学时 0.25 学时 0.25 学时 0.25 学时 第七节现代生物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社会生存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基因工程 第一节基因工程的概念 第二节 DNA 的结构与功能 0.5 0.5 学时 学时 0.25 学时 (4学 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