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与检查方法精品PPT课件
2024版年度婴幼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婴幼儿生长发育概述 • 婴幼儿体格生长规律及评价 •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展特点及评估方法 • 婴幼儿营养需求与喂养指导策略 •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知识普及 •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亲子活动设计建议
2
01
婴幼儿生长发育概述
2024/2/2
评估婴幼儿神经心理发展水平, 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
应物能、应人能等方面。
2024/2/2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用于0-6岁儿童发育筛查,包括 个人-社会、精细动作-适应性、 语言、大运动四个方面。
绘人测验
通过让儿童绘画人物来评估其智 力水平和性格特征。
其他评估工具
如儿童心理行为评估工具、儿童 情绪评估工具等,可根据需要选
身长
使用身长计或软尺进行 测量,需辅助宝宝平躺
并伸直双腿。
头围
胸围
使用软尺围绕宝宝头部 最宽处进行测量,注意 软尺不要过紧或过松。
8
使用软尺围绕宝宝胸部 乳头下缘水平面进行测
量。
体格生长曲线图绘制与解读
01
02
03
绘制方法
根据宝宝不同月龄的体重、 身长等测量数据,在相应 的生长曲线图上描点并连 线。
2024/2/2
母乳喂养技巧
正确的哺乳姿势、乳头清 洁和乳房护理是保证母乳 喂养成功的关键。
母乳喂养问题处理
针对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乳汁不足、乳头皲 裂等问题,提供有效的处 理方法和建议。
17
辅食添加时机和选择原则
辅食添加时机
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消化能力, 适时添加辅食,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 营养需求。
小儿神经系统ppt课件

CT示脓腔→低密度,脓肿壁→等\稍高 密度
MRI示脓腔→长T1、T2信号,脓肿壁→ T1等、 T2(高信号区外围)低信号环
CT/MRI增强:脓肿壁可明显强化, 不 规则、厚薄不均的环状或多环状强化
40
小脑结核球
(不同病人)
CECT
↗
NECT
CECT
41
T1WI
小脑结核球
32
)
CECT 33
慢性结核性脑膜炎
脑底池钙化合并交通性脑积水
NECT
34
二、结核球、结核性脑脓肿
病理
两者是局限性结核性脑炎引起的慢 性肉芽肿性病变
发展中国家,两者占颅内肿块性病变 的30%左右
结核灶周围常环绕血管源性水肿,其 程度较化脓性脑脓肿周围水肿轻
典型者单发、多房,通常直径>1cm 脓腔内壁不光整、形态不规则,脓肿
壁缺乏巨细胞上皮样反应 中心干酪样坏死,半液态脓汁中含有
大量结核分枝杆菌
37
影像学表现
结核球/CT
单发、多发低密度或等密度结节,可见 钙化,呈斑片或环状;伴轻度脑水肿
广泛血行播散在脑内产生多发结核结节, NECT因等密度而不显示,CECT示多个 小类圆形强化结节,偶尔结节中心见低 密度区,结节周围水肿较少见
CT/MRI增强扫描,显示边界清楚、厚度 均匀的细强化带,位于硬膜下脓肿和脑表 面之间,此系软脑膜表面肉芽组织形成、 强化,以及脑皮质感染所致
MRI增强扫描,可显示皮层静脉和(或) 静脉窦血栓,急性、亚急性出血性梗死
伴发静脉栓塞和脑炎时,脓肿处脑表面脑 回状强化,脓肿内缘强化带不规则
25
12
第一节 脑炎
0至1岁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

目
CONTENCT
录
• 介绍 • 检查方法 • 检查结果解读 • 促进神经运动发育的方法 • 常见问题解答
01
介绍
什么是0至1岁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
0至1岁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也称为神经运动检查,是一种评估0 至1岁婴幼儿神经系统和运动发育状况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观察婴幼儿的姿势、肌肉张力、原始反射、运动能力和协 调性等方面,评估其神经和运动发育是否正常。
正常发育里程碑
80%
0至3个月
新生儿和婴儿在此时应开始出现 一些基本的运动能力,如抬头、 握持和踢腿等。
100%
3至6个月
婴儿开始发展更复杂的运动能力 ,如翻身、坐立和抓握更精细的 物品。
80%
6至12个月
幼儿开始尝试爬行、站立和行走 ,手部动作也变得更加精细和协 调。
02
检查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婴幼儿的日常行为和运动表 现,评估其神经运动发育情况。
问卷调查法
家长或照顾者填写问卷,反映婴幼儿的神经运动发育情况。
问卷内容通常包括婴幼儿的大运动发展、手眼协调、语言和 社交能力等方面,通过家长的观察和记录,能够收集到关于 婴幼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全面信息。
03
检查结果解读
正常结果解读
正常发育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项神经运动发育正常,说明宝宝在神经运动方 面的发展符合预期,没有明显的异常。
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
早期发现发育异常
通过定期进行神经运动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婴幼儿 在神经和运动发育方面是否存在异常,如脑瘫、肌 张力异常等。
指导干预和治疗
一旦发现异常,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建议,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改善婴幼儿的 发育状况。
婴幼儿神经系统ppt课件

为什么“大头娃娃”在治愈一年后,其
分析题
智力和反应能力要比其他同龄小孩低?
1、大头娃娃发病时一般都是处于1岁之内,而此时 是脑细胞数目增长迅速的时刻,也是神经髓鞘化的 关键时期。
2、营养的严重缺乏影响脑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不能 为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导致脑细胞数目 的锐减,低于正常的孩子,影响其智力。而且营养 缺乏也影响神经髓鞘化,导致其反应能力下降。
在教婴幼儿做事和学知识时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兴在教婴幼儿做事和学知识时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兴组织婴幼儿活动时间不能太长活动的内容不能太难组织婴幼儿活动时间不能太长活动的内容不能太难而且要经常变化活动的内容方式使婴幼儿不感觉疲而且要经常变化活动的内容方式使婴幼儿不感觉疲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皮层的疲劳缓解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皮层的疲劳缓解养成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的各项养成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的各项内容形成有节奏的生活规律内容形成有节奏的生活规律重视开发婴幼儿的右脑
第八节 神经系统
学习要点 1.反射、放射弧、大脑皮层机能定位、 动
力定型、镶嵌式活动的概念。
2.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3.婴幼儿神经系统的保育。
1
八、神经系统
组成
2
周围神经
组成:
中枢神经
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
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脑神经:支配头部 脊神经:支配躯干、四肢 植物神经:支配内脏
作用: 是调节机构,使
大豆(最好豆浆或豆腐) (1)物理扫帚:纤维素 4、及时清除体内垃圾和毒素, (2)化学扫帚:抗氧化物
保持头脑清醒 5、不要喝酒
(维生素C,胡萝卜素,番茄 红素) (3)增加抑生菌:喝酸奶 26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精品PPT课件

出生时大脑重约 370-400g
4
出生时大脑重约 370-400g
5个月时700g 左右
5
出生时大脑重约 370-400g
5个月时700g
左右
5岁时约1400g
6
• (3)大脑外观:出生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 人相似,具备了成人所有的沟回,但较浅, 发育不完善;灰质层也较薄,细胞分化较 差,而中脑、脑桥、延髓、脊髓发育较好, 可保证生命中枢的功能。
19
• 神经管的尾侧段分化、发育为脊髓
20
• 神经管的尾侧段分化、发育为脊髓
21
• 神经管的尾侧段分化、发育为脊髓
基 本 边缘层—白质 保 持 套层—脊髓灰质 三 层 结 管腔—中央管 构
22
• 神经管的尾侧段分化、发育为脊髓
基 本 边缘层—白质 保 持 套层—脊髓灰质 三 层 结 管腔—中央管 构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1
1.脑的发育
• (1)时间: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 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胎儿脑发育时 一个有序的结构形成过程。由于构建脑的 信息全部写在基因上,因此,在这个过程 也是基因的顺序表达过程。
2
• (2)脑重:与成人相比,小儿时期脑占体 重的比例相对较大,7岁时已与成人接近。 成人脑重约为1500g,仅占体重的1/40.
14
• 例如:视觉信息处理机制是后天形成的, 把刚出生的猫,用竖条纹的物品把眼睛遮 上,食养几个月后,检查其大脑皮质视区 神经元的性质。结果表明,对竖条纹发生 反应的神经数目增加,对横条纹发生反应 的神经元相对减少。这是由于小猫在竖条 纹环境中长大的,所以逐渐看不清横条纹 了。
15
16
• 脑的发育时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其基本 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人脑很多部分的 功能仍有可能随外界刺激而改变。实际上, 人群中存在着的各种能力及知识的个体差 异几乎全部源于这种后天的变化。
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23
标准
• 正常: 慢角,快角均<70° • 异常:1、慢角,快角均>70°; 2、“快-
慢”>10°,3、左右不对称。
精选版课件ppt
24
• 12 独坐:单独坐,手臂支持,婴儿放在 座位,髋部外展至90°,下肢伸展,身体 稍稍斜向前,用手臂支靠,可维持几秒钟。 所观察到两种异常位置:(1)婴儿可能向前 倒在他的两腿之间,躯干处于低张状态。(2) 婴儿可以向后倒,因屈肌肌张力不足,伸 肌张力过高。
精选版课件ppt
20
检查方法
• 10 腘窝角:平卧位,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 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 测量腘窝的角度。此检查受胎儿在宫内位置的影 响。如果这些操作显示下肢极端过度伸展持续生 后头几个月,可能为臀位产甚至于经过外倒转或 自然倒转后。
精选版课件ppt
21
标准及记录方式
• 异常:1个月小儿不能竖头;2-4个月小儿垃起 时头背屈, 不能竖头.
精选版课件ppt
14
检查方法
• 7 俯卧位抬头和手支撑:小儿俯卧位, 在头 前方用玩具逗引, 观察小儿抬头和手支撑情 况.
精选版课件ppt
15
标准
• 正常:1个月小儿头转向一侧;2个月小儿能抬 头片刻, 下巴离床;3个月小儿抬头超过45度, 肘支撐;4个月小儿抬头90度, 手支撑, 能左 右转头。
•
以上两种手法发现不对称,在诊断轻微偏
瘫中是重要的。
•
以下为两项姿势反应,采用Vojta方法中的
两项容易被婴儿接受的项目。
精选版课件ppt
31
• 19 立位悬垂反应:操作者双手扶着婴儿腋 下直立位悬空抱起婴儿,观察婴儿的姿势。
[教育]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与检查方法
![[教育]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与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777bdcb8f67c1cfad6b8d4.png)
1.拥抱反射(MORO REFLEX)
托住新生儿颈肩部使身 体上部离开检查台面(或 床),然后突然改变体位, 使新生儿头向下 10~15°,似"落下";
新生儿受到"惊吓"状, 出现双手握拳、双臂先 外展后内收的"拥抱"姿 势.
2.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手指或母亲乳头触及新 生儿面颊时,新生儿头 也会转向同侧,似“觅 食”。
2~3周后习惯哺乳母亲 乳头触及面颊后,婴儿 不再出现"觅食"动作, 直接吸吮为觅食反射。
3.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与觅食反射动作同时出 现。
乳头或手指触及新生儿 面颊或口唇,新生儿出 现吸吮动作为吸吮反射
支配上肢、躯干、下肢肌肉的脊神经髓鞘化使儿童运动发育从 上到下、由近及远。
儿童2岁时脑白质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 3岁左右脑多数区域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已基本完成; 6岁末所有
皮质传导通路神经纤维都已髓鞘化;联络皮层(有接收信息和调节 运动功能)的神经纤维髓鞘化生后开始形成,8岁基本完成。 前额叶神经纤维髓鞘化从语言发展始至20岁。 与注意力有关的网状结构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约可能在青春期 完成。
统使新生儿觉醒时间较短,婴儿期网状激活系统保持 婴儿的清醒状态,参与调节婴儿身体的全部运动活动。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二)脑功能发育---- 3.小脑
调节躯体运动,并与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等功能密 切相关,
共同调节从肌肉本体感觉、前庭器官等传入的冲动所 引起的反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医学课件)小儿神经查体

2023-11-05contents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法•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目录01病史采集了解患儿的年龄,有助于判断生长发育阶段及可能出现的神经发育问题。
患儿基本情况年龄不同性别的小儿在神经发育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关注。
性别了解患儿的出生情况,包括是否足月、出生时是否有窒息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
出生史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是否嗜睡等,可反映神经系统功能状况。
意识状态运动发育感觉功能观察患儿的肌肉力量、姿势、运动协调性等,可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
了解患儿的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功能情况,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及部位。
03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0201既往病史了解患儿是否有过神经系统疾病史或家族史,对于判断病因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治疗情况了解患儿之前的诊断、治疗情况及效果,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
既往病史及治疗情况02体格检查观察患儿是否清醒,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敏感。
意识状态测试患儿的专注力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
注意力观察患儿的情绪是否稳定,有无烦躁、哭闹等异常表现。
情绪表现精神状态头围测量使用软尺围绕患儿的头部进行测量,观察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颅骨形状观察患儿的颅骨是否平坦、有无畸形。
颅脑外形与大小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检查患儿颈部是否强直,有无弯曲或伸展受限。
克尼格征检查患儿的膝关节是否弯曲,以及脚跟是否能够着地。
听力检查通过声音刺激测试患儿的听力。
视力检查使用视力表或简单的方法测试患儿的视力。
面神经检查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等症状。
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肌张力检查患儿的肌肉紧张程度,观察运动是否灵活。
运动协调能力观察患儿做动作时是否协调,有无颤抖、手足徐动等表现。
通过触觉刺激测试患儿的感觉反应。
触觉使用温度计测试患儿对温度的感觉反应。
温度觉感觉系统检查浅反射通过轻触患儿的皮肤不同部位,观察反射反应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后脑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分化成熟;树突数量与轴突的 长度增长,分支增多;轴突分支末端的突触小体数目增加。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3.白质的发育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起支持、绝缘和营 养作用,神经损伤后可再生帮助修复。
统使新生儿觉醒时间较短,婴儿期网状激活系统保持 婴儿的清醒状态,参与调节婴儿身体的全部运动活动。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二)脑功能发育---- 3.小脑
调节躯体运动,并与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等功能密 切相关,
共同调节从肌肉本体感觉、前庭器官等传入的冲动所 引起的反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胎儿时期发育较差,生后6个月达生长高峰,15个月 小脑大小已接近成人,2~3岁前小脑功能尚未发育完 善,随意运动不准确,共济运动较差; 6岁时小脑功能 发育达成人水平。
脑
大脑 脑干 小脑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大脑的组织学
皮质(皮层) 白质 (髓质) 基底神经节 两个侧脑室
神经原胞体构成的一层灰质,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大量神经纤维组成,联络大 脑回、叶间、左右两半球以 及皮层与皮层下中枢胞体构 成的一层灰质,是高级神经
活动的物质基础
埋藏与大脑半球白质近脑底 的灰质核团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二)脑功能发育---- 1.大脑
额叶
躯体运动、头眼运动、发音、语言以及高级思维活动
颞叶
听、语言、知觉和记忆有关
枕叶
视觉以及眼、头等部位的运动
顶叶 边缘系统
躯体感觉、肢体精巧的技术性运动、语言、计算
皮质结构+皮质下结构。皮质结构包括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钩回)、脑岛和额叶眶后部等
支配上肢、躯干、下肢肌肉的脊神经髓鞘化使儿童运动发育从 上到下、由近及远。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与检查 方法
1 1 1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脑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是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展的基础。 所有器官中神经系统发育居领先地位。 脑的生长是形态发育与结构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主
要是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和与之相连的突触数量的增 加。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大脑形态发育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二、脊髓发育
出生时已具备功能,重2~6g,2岁时构造已接近成人 脊髓末端:新生儿期位于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
腰椎.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三、髓鞘发育
神经纤维髓鞘化是有隔绝作用的脂肪鞘(髓磷脂)包裹神经 纤维的过程。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改善信息传导的效率,是传导功能成熟 一个显著标志
下神经。 ✓ 儿童1.5岁时脑神经基本已完全髓鞘化。 ✓ 出生后的环境剌激可促进脑神经的发育,如早产儿视神经
发育早于同生命龄的胎儿。 ✓ 多数神经纤维髓鞘化始于胎儿或婴儿期,持续至生后10岁。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出生时脊髓脑干传导通路的髓鞘化几乎完成,4岁脊神经完全髓 鞘化;
锥体系神经纤维髓鞘(皮层脑干束,皮层脊髓束)在生后5个月至4 岁逐渐形成。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神经纤维髓鞘形成顺序
✓ 感觉神经纤维(传入)先于运动神经纤维,脑神经髓鞘化先 于脊神经。
✓ 出生时几乎所有的听神经纤维含较多的髓鞘, ✓ 视神经在眼眶段有少量髓鞘,3周时完全髓鞘化; ✓ 其他的脑神经的运动纤维如动眼、滑车、展神经含髓鞘多, ✓ 感觉纤维髓鞘化较迟,如三叉神经、面神经、副神经和舌
神经纤维:胎儿28周始有少量神经纤维从白质进入皮质。 出生时神经纤维少、神经细胞间联系少,轴突与树突少; 2 岁时神经纤维开始向水平、斜线和切线方向延伸形成复杂 的联系
髓鞘的形成时间:大脑各部位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时间不同, 锥体束的髓鞘化2岁完成,中央前回7.5月髓鞘化完成,大 脑颞叶、额极19~20个月,大约2岁时脑白质髓鞘化基本完 成。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二)脑功能发育---- 2.脑干
延脑
脑桥
脑的中下部,上连大脑,下连脊髓, 后连小脑。连有第3~12对脑神经
中脑 丘脑
脑干网状结构
呼吸循环的生命中枢
整合左、右身体运动的重要部 位
视、听反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枢
是皮质下的感觉中枢,具有感 觉分析功能
丘脑下部是调整自主性神经的 高级中枢,与情绪活动关系密
切
脑干内除界限清楚、机能明确的神经细 胞核团和神经纤维束外,尚有纵横交错 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散布着大
小不等的神经细胞胞体。
选择性注意、意识、呕吐、觉醒和睡眠 周期、调节肌张力、心率、血压和血管
收缩等有关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二)脑功能发育---- 2.脑干
新生儿出生时脑干发育基本成熟,功能较为完善 新生儿脑皮质尚未发育成熟发挥作用时,网状激活系
内脏、躯体功能的控制以及辨认、情绪、动机、学习 记忆、睡眠活动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大脑半球
两个大脑半球的活动协调、适应环境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是 对称的。 大脑优势---两半球尚存在分解-合成或时间-图形的许多高级功 能分离或不对称。如左半球侧重于语言、语法技巧;右半球侧 重于形象思维、旋律、三维物体的感知。 大脑半球一侧优势是相对的,如左侧半球也有一定的非词语性 认知功能,右侧半球也有一定的简单的语言活动功能。左右半 球的功能不对称存在个体差异 大脑半球的功能差异有解剖形态学的不对称基础, 小婴儿右脑发育领先,可能与小婴儿大运动与感知觉领先发育 有关,一般婴儿先习惯用左手;以后随语言发育渐形成左脑优 势,则转为右科手。 脑的不同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是儿童脑结构和认知发育的主要 特征。 大脑优势现象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后天训练有关。 生命早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大脑半球还未优势化或优势 化不明显,脑损伤的功能恢复比晚期脑损伤的功能恢复快。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1.脑的重量变化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2.脑皮质发育
脑皮层形态发育先于功能。
胚胎5周时已可分出前、中、后脑及两半球;8周的胚胎已 形成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细胞形成一层灰质;胎儿18周 时脑神经细胞分化、增生,形成沟、裂、回。
出生时皮层平均厚度接近成人,脑细胞数与成人相同 (100亿~140亿),已形成所有的沟、回,但较浅,大脑皮 层增殖持续到生后5个月,3岁时细胞分化基本成熟,8岁 接近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