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

158.★★★★《毛市布袄袄不耐漕》歌词★★★★
毛市布袄袄不耐漕,我妈妈生我不爱好。
三颗星星两颗明,一颗不明混天星。
我妈生我混天星,二不溜小子跟一群。
159.★★★★★《女娃寻汉》歌词★★★★★
十七八的女娃门前站,公鸡倒把母鸡赶,小女娃泪不干,哎哟,小女娃泪不干。
娘问声女娃为呀什么,没吃没喝你有你大,针线那你有妈,哎哟,针线那有妈妈。
走一道街又一道街,个个 街上搭戏台,前晌唱的是梁山伯,后晌唱的是祝英台,梁生哥。
走一道坟又一道坟,个个坟里埋死人,死人临死断一口鸳鸯气,你比死人多出一口气,梁生哥。
走一道巷又一道巷,个个巷里有担水人,榆木担子柏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梁生哥。
梁生哥你听我说,你这回回去不得活,你跟你爹娘说一下,死下埋在路旁边,梁生哥。
姑娘一听上了气,骂客无道理,买卖公平不交易,哪有赠送的,(回湾)谁肯送人哩。
越思越想越害气,一把扯住你,送在老爷大堂内,板子打死你,(回湾)活活打死你。
货郎一见事不对,双胳膝跪在地,叫声姑娘饶过我,这是头一回,(回湾)这是头一回。
姑娘一见害了气,他是个冒失鬼,走上前来忙搀起,留在咱家中,(回湾)做一对好夫妻。
羊羔吃奶自跪下,巧口口说下些疼人的话。
想你想成泪人人,抽签打卜问神神。
三天刮了两天风,我在大路上被人踪。
山头上刮风树林响,想思病害在你身上。
走不尽的路来过不尽的河,钢刀也割不断你和我。
好骡子好马自生走,咱俩个相好天配就。
152.★★★★《撂下地方撂不下人》歌词★★★★
高梁高来黑豆低,走一回娘家看一回你。
骡子走头来马走后,这一回娘家没神够。
一对对山鸡隔沟飞,直娘家欢喜走婆家灰。
陕北民歌歌词346首(三灵整理-火闹闹排版)

咳红花一花一花红,
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
咳绿个茵茵,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
九月那里来秋风凉,
我给我那三哥三哥三哥缝衣裳。
三哥哥穿了一件夹皮袄。
我问我那三哥三哥三哥暖不暖。
曾巴一巴一巴曾巴曾巴曾,
咳红花一花一花红,
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
咳绿个茵茵,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么哎咳哟。
6.★★★★★《东方红》歌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毛泽东,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咳呀,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咳呀,哪里人民得解放。
现将《骑白马》的歌词附录如下:
骑白马,挎洋枪,
哎呦,哎呦,哎拉打赛得儿赛,
赛得儿拉打赛得儿拉打花开有人爱。
哎呦,哎呦,哎拉打赛得儿赛,
赛得儿拉打赛得儿拉打花开有人爱。
8.★★★★★《翻身道情》歌词★★★★★
太阳一出来呀,
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
满山红哎哎咳哎咳呀,
共产党救咱翻了(呦嗬)身(哎咳)呀。
旧社会咱们受苦的人(是)人下人哎哎咳哎咳呀,
男:识字牌牌好比明灯一盏
女:牌牌上的字儿我记心间
男:什么字你记心间
女:这两个字儿叫生产
男:你把那生产讲一讲
女:万般事儿它当先
男:男的我变工去耕地
女:女的我织布纺线线
男:又喂猪来又拦羊
女:牛儿驴儿一满圈
男:阳坡地
女:种棉花
男:坡坡上
女:桃树李树杏树枣树
陕北民歌

简介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 曲”或“酸曲”。 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 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反映的内容
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 史民歌。 代表:《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 代表:《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 《吹 鼓手迎亲》。 仅仅用于抒情。 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 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 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
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
货郎用歌声来叫卖 农民用歌声来祈雨 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 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 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 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 娱乐
用歌来进行社交 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 件 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 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 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
小结
1、陕西民歌旋律、节奏怎样? 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
Hale Waihona Puke 2、表现了陕西人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3、歌曲内容大都表现什么阶层的生活? 平民生活 4、陕西民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的性格等与民歌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
陕北民歌100首

陕北民歌100首1.康定情歌2.小苍山谣3.天高云淡4.这么把我街5.新婚别五里6.望乡台7.新疆山歌8.大漠苍翠9.隔江犹犹10.朝花夕拾11.把手牵紧12.垦荒牧歌13.山歌14.草原洋洋15.白雪公主16.扁舟17.黄河水18.倚天抛剑19.驿马安条件20.边缘谣21.无话不说22.唐蝶梦23.大河向东流24.月亮代表我的心25.绿袖子26.巴黎圣母院27.蝉鸣漫漫28.两只老虎29.山西高吟30.咱家的野菊花31.我的祖国32.无绳快乐33.四季田庄34.夕阳拢来35.乌兰朵尔36.东大街西大街37.快活三38.索引童言39.船歌40.五龙俱下41.西藏北歌42.草原恋歌43.红太阳西看44.做一天娃娃45.大落河46.沙漠中的孤舟47.芦笙曲48.紫梅花水会49.梅花仙子50.小巴山谣51.十只鸟52.林之歌53.五个小孩弹琴54.母亲的短篇小诗55.毡房小调56.迎接晨光57.舞动的河流58.木兰辞59.翻马手60.草原之夜61.维颂62.晨曦63.虹色梦64.牧歌65.苍茫雄壮66.外婆的澎湖湾67.娃娃结义68.红豆曲69.鹤影70.沁园春·雪71.滚滚红尘72.三湘慢歌73.风卷残云74.祖国繁花75.古河渔民76.汉宫秋·宴桃园77.青春谣78.月落乌啼79.小王子80.我们的歌81.茫茫大草原82.山歌奏响83.铁桥横七关84.泪洒青草地85.情深谊长86.忆清凉碧云天87.东风夜放花千树88.山河大地89.广陵散90.鹊桥仙91.寻寻觅觅92.诉说清河93.老家94.宁夏秋色95.情未了96.把手牵97.铁路运货98.川流不息99.炎黄子孙100.春晓辞。
郭涛陕北民歌精选10首

郭涛陕北民歌精选10首郭涛,是中国内地一位知名的民歌演唱者和作曲家。
他以其深情的嗓音和扣人心弦的歌词而闻名于世。
他的歌曲往往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陕北人民的坚韧和豪情。
在这里,我为大家精选了郭涛陕北民歌的10首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 《夜深沉》夜深沉,星光灿烂,月亮的光芒洒满了大地。
这首歌讲述了陕北农民在夜晚繁忙的田间劳作,歌颂了他们的坚韧和勤劳。
郭涛用他温暖的声音,唱出了在深夜里温暖的场景,让人们感受到陕北人民的勇敢和拼搏。
2. 《黄土地上长大》这首歌是郭涛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陕西黄土高原为背景,歌颂了陕北人民勤劳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郭涛建构起了一个宏大的音乐舞台,让人们感受到了陕北大地的广阔和陕北人民的坚韧不拔。
3. 《祖国的花朵》这首歌是郭涛受陕北儿女感染创作的作品,他用深情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
这首歌轻快欢快,让人们在欣赏时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充实。
4. 《兄弟哥儿们》这是一首充满兄弟情谊的歌曲,歌颂了陕北农民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郭涛用他磁性般的嗓音,唱出了陕北农民之间珍贵的兄弟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牵挂。
5. 《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是陕北地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郭涛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真挚的情感,将这首歌演绎得淋漓尽致。
歌曲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困境的乐观态度,让人们在困惑时保持希望。
6. 《年轻的心》这首歌以节奏欢快的音乐和励志的歌词为特色,讲述了年轻人要保持年轻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郭涛的唱腔和歌词中的热血青年形象,让人们感到鼓舞和力量。
7. 《月亮倒挂天空》这首歌曲是郭涛根据陕北地区民歌改编而成的,以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深情的情感,讲述了陕北农民为生活奋斗的故事。
郭涛用他高亢激昂的嗓音,将陕北农民的艰辛与坚韧表达得淋漓尽致。
8. 《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郭涛建议中国之声主持人根据他在陕北的收集而成,用其深情的演唱方式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陕北民歌 文化

陕北民歌文化热身子扑上冰窗台(陕北民歌)夜夜听见马蹄子响扫炕铺毡换衣裳听见哥哥唱着来热身子扑上冰窗台听见哥哥脚步响一舌头舔烂两块窗陕北民歌《公公烧媳妇》【演唱】刘彦军正月里来个呦是新年,我给你公公来拜年。
手提银壶四两酒,我给你公公磕上一头。
二月里来个呦龙抬头,儿媳妇妹子个上高楼。
搬住那姐姐亲了个口,人家娃娃的好绵手手。
三月里来个呦桃花花开,儿媳妇穿一对红缨缎鞋。
红缎鞋的个绿飘带,看的个公公口张开。
四月四来个呦四月八,娘娘庙上就把香插。
人家那插香为儿女,公公媳妇是为探花堂五月里来个呦五端阳,软米粽子的包砂糖。
黑糖那白糖雪花糖,总不如那儿媳妇的唾沫香。
六月里来个呦热难当,葡萄树底下歇阴凉。
葡萄甜的个酸溜溜,公公揣起个奶头头。
七月里来个呦秋风凉,我给你公公是换衣裳。
踏面子皮袄舞龙带,是儿媳妇毡帽头上戴。
八月里来个呦月儿圆,西瓜月饼献老天。
西瓜甜那个月饼园,公公媳妇得团圆。
八月里来个呦月儿圆,我和我公公割燕麦燕麦个割下两捆捆半,转不过弯弯就把活干。
九月里来个呦九月九,我家公公走碛口。
碛口的干炉油水大,吃得儿媳妇活不下。
十月里来个呦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
出了大门朝南跪,我问公公对不对。
十一月里来个呦里下大雪,我妈捎话叫我坐娘家。
这回娘家我不坐,我离公公不能活。
十二月里来个呦快过年,公公和媳妇有了娃。
你说咱娃叫你啥,明叫爷爷暗叫爸。
你说咱娃叫你啥,明叫爷爷暗叫爸。
《叫大娘》(一)和《摘豆荚》一个调叫大娘,你坐下,咱和大娘拉上两句知心话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唉~灰女子你和大娘有甚知心话要说?)一出大门口,两眼儿么了西,朝南上来个一个日本兵(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嗤怎么一个日本兵你还异奇他了)日本兵,不说理,搬住奴家就吃了一个嘴(我是一个大娘唉呀)(快叫吃个吧,不吃还饿死呀?)吃了一个嘴,还是不依,一把把拉在高粱地(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噢,你该吼了么)高粱高,奴家低,高吼了十来声没人理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你该跑了么)高粱高,奴家脚步小,紧跑了几步又拨揽倒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拨揽倒你该往起扒了么)人家力气大,奴家力气小,没等你那格扒起来又按倒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叫大娘》(二)一半儿那个铺,二半儿那个盖,日本鬼子脱下他那大氅来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唉~看那个没头鬼铺半截该半截,那真是当兵的好办法)头呀么东,脚呀么西,绿色裤裤脱到底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看那个没头鬼把我的裤也给我脱下了)当兵的,不说理,腰里头掏出来一个灰东西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是个甚东西?日本炮高弹德国606?)红头头,紫杆杆,头头上那还有一个半眼眼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大娘问你说长短了?你个大娘说给一下)一把把,一匝匝,底里那还有一个黑吭吭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该是个萝卜吧?)看着是个萝卜叶叶朝下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该是个黄瓜?)看着是个黄瓜没有上过架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么是个蛤蟆?)看着是个蛤蟆没有爪爪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么是个老鼠?)看着是个老鼠没有尾巴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不是你那鸡爸那便是什么呀(大娘呀)(白:大娘问你疼来了没?)头一阵阵呢疼,二一阵阵呢麻,三一阵阵好比那蜜蜂扎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就是疼来再没好活?)当兵的,用劲顶,奴家(你那)好活了那一阵阵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你好活上一辈子的话就好活死了!!!)《摘豆荚》七月里来七八月里来八提着篮儿摘豆荚(我的大娘呀)从南过来个人他不是个东西他把俺拉进了高粱地(我的大娘呀)………………陕北民歌——掐蒜薹家住在陕西兴县城离城十里有家门出了一个好女人清早早起来无有有事干梳头洗脸又打扮院子里头转一转手提上竹篮篮掐蒜薹蒜薹掐不过两三斤掐得奴家指头蛋蛋痛我在南学观书文照见那二妹子好人才专门瞧你来大门关来二门闩三门又套九连环两个铨铨把狗栓墙又高来狗又咬墙上又把那圪针子栽哥哥你难进来你要来就从后花园里来架墙撂回了红丝带吊进哥哥来双扇扇门单扇扇地开身子一扭头一歪放进哥哥来先抽烟来后喝茶再吃上冰糖嘴对嘴美上又加美妹妹我穿的花衫衫双手那又把那怀解开哥哥你嘬奶奶花花的枕头细被被的盖哥哥搂上妹妹睡咱两一对对你要玩耍肚子上来玩得累了你下来猪肉炒蒜薹玩得累了你下来猪肉炒蒜薹《光棍苦》二月里龙抬头,你看人家有老婆的牛不牛,吃吃喝喝人伺候。
陕北民歌

走西口民歌系列
▪ 走西口 ▪ 绣荷包 ▪ 回来 ▪ 思念
东方红
▪ “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 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咳呦,哎呀我的三哥 哥”
▪ 《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 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咳呦, 打敌人我顾不上”
▪ 《移民歌》“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 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 红”
▪ 1949年《三十里铺》、《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冻冰歌》、《横山里下来游击队》、《五哥 放羊》
▪ 50年代 《春节序曲》 ▪ 1975年夏,也即“四人帮”垮台的前夜,《山丹
丹开花红艳艳》等五首作品 ▪ 80年代 西北风《信天游》 、《黄土高坡》、
《一无所有》、《山沟沟》、《我热恋的故乡》
▪ 90推动 《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那是 一个谁》
修辞
▪ 1形容词(名词)+格+双音节叠词 A格BB
红格丹丹 黄格灿灿 紫格楚楚 粉格啾啾 毛格闪闪 甜格美美 ▪ 2名词(形容词)+双音节叠词
ABB 前坡坡 命蛋蛋 打颤颤 ▪ 3 方言词汇 ▪ 倒灶鬼 硷畔 倒运鬼 ▪ 4句式构成方面多为两言七字
发展脉络
▪ 1938年革命民歌《拥军花鼓》、《刘志丹》、 《翻身道情》、《收秋》、《万丈高楼平地起》、 《绣金匾》 、 《打南沟岔》
信天游结构
▪ 信天游的曲调往往上句比较开放,音区较高,音 域的跨度比较大级进跳进,富于激情,,而且高 亢嘹亮,音域宽广的上句往往分成两个节,既为 音高在这样的大幅度的运动过程中再一次积聚力 量,同时也更加富于层次的铺垫。
▪ 下句则往往是收拢性的,旋律曲折下行,表现出 叙事性或感叹性的特点。
▪ 在歌词中上句是渲染,是制造气氛,使充满了激 情的诗情画意的描写,因此用激情的音区较高的 音域较宽的旋律来烘托;下句有诗情画意的渲染 转到对具体实物的叙述,由须转实,曲调也就由 高转低,旋律下行,是激情宣泄之后的感慨。
超级好听的十首陕北民歌

超级好听的十首陕北民歌介绍陕北民歌是中国陕西北部地区的地方民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质朴的歌词而闻名。
这些民歌通常被用来表达农民的生活、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推荐十首超级好听的陕北民歌,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背景。
1.《大河奔流》•演唱者:冯玉祥•歌词示例:大河奔流入海去,三国文化壮乡兴。
激荡中华百年梦,爱国情怀代代传。
•特点:–此歌曲展示了陕北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旋律婉转动人,歌词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2.《黄土高坡》•演唱者:韩磊•歌词示例:黄土高坡水来浇,百姓勤劳地改造。
山水草原换新颜,乡村振兴展宏图。
•特点:–这首歌曲描绘了陕北地区的山川景色和辛勤劳动的农民形象。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饱含希望和发展的决心。
3.《陕北悲歌》•演唱者:王文•歌词示例:老乡们,我们同在陕北。
经历过苦难,耕种了平凡。
紧握手,心连心,爱滋养着家乡。
•特点:–此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对家乡的热爱。
–旋律悲壮,歌词简练而饱含深意。
4.《黄河谣》•演唱者:刘飞翔•歌词示例:黄河奔腾万里长,滋养着我们的家乡。
黄河血脉流不断,照亮了我们的未来。
•特点:–这首歌曲歌颂了黄河的壮丽和陕北人民的坚韧不拔。
–旋律豪情万丈,歌词铿锵有力,寓意深远。
5.《草原夜色》•演唱者:马祥瑞•歌词示例:星空下,草原晚风吹。
牛羊归栏,情深意浓。
天地广阔,我们永远的家乡。
•特点:–此歌曲描绘了陕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旋律轻快,歌词温暖感人,打动人心。
6.《陕北春天的故事》•演唱者:刘德华•歌词示例:陕北春天的故事,温暖了我们的心窝。
水乡美景如画廊,我们共奏田野的歌。
•特点:–这首歌曲歌颂了陕北春天的美丽和农民的生活。
–旋律欢快,歌词优美动人,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黄泉》•演唱者:陕北民歌组合•歌词示例:黄泉慈父召你归,家乡的牵挂别留恋。
永远的思念犹在心,陕北儿女魂牵绵。
•特点:–此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与陕北民歌摘要:史铁生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将我们带到了黄沙漫漫的黄土高原。
在这片古老而又贫瘠的土地上却有着丰富的文化。
一首首的陕北民歌令人荡气回肠,犹如一颗颗的明珠散落在黄土高原上。
关键词:史铁生黄土高原陕北民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一部短篇小说,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文章中用平实而浪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插队生活的画卷,并从清平湾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中,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
清平湾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作者的心里,在读者的眼前。
那一道道的黄土高坡,那一群群慢慢行进的牛群,那一孔孔窑洞中住着的婆姨娃娃,那整天价唱个不停的破老汉,都让人觉得那么亲近,甚至嗅到了那里的黄土味儿。
破老汉是个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过力的人,他曾跟着队伍一直打到广州,若不是恋着家乡的窑洞,他就不是现在这个撅一很树枝赶着牛,走一路唱一路的破老汉了,也不会让他的留小儿吃不上白肉,穿不上条绒袄了。
这些当年老革命根据地的乡亲们仍过着穷日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
老汉儿家、老婆儿家都睡一口好棺材。
”留小儿羡慕城里人啥时想吃肉就吃,不明白为什么北京人不爱吃白肉。
难得热闹一回的事情就是两个瞎子来说书,虽然把李玉和、伍子胥、主席语录、姜太公都搅到一块儿,什么也听不清楚,可人们还是爱听那调调,喜欢那个气氛。
陕北说书是弹着三弦、哀哀怨怨地唱,如泣如诉,人们就被这调调吸引了,似乎抒发了胸中那么一股子闷气。
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触写了陕北的古风。
那里保留着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袭着勤劳质朴的品德,人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和要求,心里熬煎得受不住了,就放开嗓门唱一段。
用他们的话说“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
陕北的民歌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什么时候才唱得红红火火、快快活活的呢?这是让读者深思的问题。
破老汉不是那种混混沌沌、只知干活吃饭困觉的老式农民,他怀念当年红军到陕北的日子,晓得现今上头的事“都是那号婆姨闹的!”他将所想所思,所烦所恼还有所爱所恋,都变成了一曲曲《信天游》,时不时的就哼上一两句,人也就变得快活一些儿。
十年过去,留小儿——这黄土高原的新一代,能攒够了盘缠上北京,还给爷爷买了一把新二胡。
日子好过了,破老汉还是成天价瞎唱,大概这调调要一直唱到老吧?它已变成了破老汉思想的代言者了。
读罢全篇,仍觉耳边回荡着破老汉唱出的民歌,那调儿是深沉的、厚重的,有一份悲哀也有一份雄浑。
那里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就像小说里写到的老黑牛一样,为了让卧在身下熟睡的小牛犊睡得更香甜,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仍然挣扎着喘着粗气站立着。
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
一,陕北民歌形成的原因陕北,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错综复杂的地域性,贫瘠的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人种血缘的融合重组,造就了神奇的陕北民歌。
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
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医,二十六个县市。
陕北文化的特点,是在陕北独特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陕北也是军事要冲、边防重地。
历代王朝为了经略陕北这块土地,曾付出了很多代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统治者只顾在这块土地上征伐讨略.致使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朝不保夕。
导致了这块士地——生产力滞后、文化落后、经济发展迟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也使陕北成为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优美的抒情与凄苦的咏叹构成了永远的“交响”。
[1]丹纳在考察艺术品的产生时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2]二,陕北民歌主要分类及音乐特征陕北民歌主要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就劳动号子而言,主要有踩场号子,打夯号子和耕地吆牛曲等。
这些歌词尽管是一种劳动呼声或感叹词的反复,但却密切结合了劳动者的需要和劳动本身的需要。
这就是歌曲的一个主要功能的体现,即通过歌唱来缓解劳动疲劳,鼓舞劳动情绪,协调劳动动作,增进劳动效能。
由于劳动号子紧密结合劳动生产,故其曲调、风格、气质、节奏、语言以及歌唱的形式等都随着劳动强度与劳动方式的差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
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的社会文化。
因此,一切民歌都有歌唱劳动的共同特点,也是一切民歌所表现的突出主题。
一般地说,劳动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种是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主要表现劳动情绪的劳动歌。
另一种是歌唱劳动本身的,歌曲流露出质朴、健康的韵律。
这两种内容的民歌,前者内容较为丰富,后者内容较为单纯。
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的伴随劳动节奏而唱的民歌。
其特点是将劳动呼声——吆喝、呐喊声与紧张的劳动动作和沉重的体力负荷紧密结合。
因此民间把劳动号子不叫“喝”,北方叫“吆号子”,南方叫“喊号子”,四川叫“哨子”。
劳动号子是人类社会第一种歌形式,也是后来一切诗歌的源头之一。
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是山野之歌,因此,神木府谷一带又叫它称作“山曲”。
它是陕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种之一。
数量最大,曲调最多,内容最广,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
陕北信天游的流传较广,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
山西河曲、内蒙伊克昭盟、宁夏盐池等邻近地区的信天游,由于受山曲、爬地调以及花儿的影响,别具风味。
同时有些歌为几个地方共同所有。
传统的信天游大多以表现妇女婚姻、恋爱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痛苦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情绪为主;也有表现抒发艰难生活的苦闷及对家乡亲人眷念;还有反映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3]因此,陕北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丰富,民间歌手们常常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即兴创作,出口成诗;这种即兴创作和演唱的歌曲因不受特定的环境、题材所限,故而被称为信天游,在整个陕北地区非常普遍。
信天游的特点在歌词上主要表现为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
歌词受乐句的严格限制,形成两句一节的稳定形式。
歌词往往用比兴手法捕捉生活景物,并以此展开形象思维,最终提炼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
这种传统的表达方法是信天游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总结和凝炼出来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气息。
它的特点就是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
如:芦花公鸡墙头上站,自给自寻下些心不安。
大沙梁高来二沙梁低,前几天妹妹就等着你。
比兴的运用,自然巧妙、贴切精当。
句式多样,节奏鲜明,押韵方式,灵活自由。
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
篇幅可长可短,两行可作为独立的一首小诗,多行多段有机结合,可使短章变为连续性的长歌,表现更为丰富完整的内容。
信天游在曲调上的特点是粗犷奔放,悠扬高亢,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
信天游是一种抒情小曲,经常在山野演唱,不受劳动环境限制,如信天游歌词“空窑里唱曲展不开音”说的就是信天游的演唱环境。
这种山野演唱环境下产生的信天游曲调悠扬,旋律优美动听。
除此之外,信天游还有缠绵、委婉、细腻、淳厚的曲调,往往表现深沉的离愁别绪和爱恨情仇。
信天游在演唱形式上不受曲调的限制,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歌唱者的情绪自由演唱,同一首歌经常唱出不同的感情,歌词长短和节奏快慢完全由歌唱者的情绪自由控制,同时每段歌词可以用任何曲调配唱,说明信天游的曲调并不固定。
信天游的分类基本上分为高腔、平腔两类。
高腔大多用假声,所谓“拦羊嗓子回牛声”歌唱,由于曲调奔放,悠扬高亢,加之音域宽,跳动大,节奏自由并富于变化,不少曲调用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平腔结构紧凑,节奏较整齐,旋律进行比较平稳。
信天游和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歌”,都属于山歌歌体,三者不仅在体式、手法以及曲调的灵活性、演唱风格等特点上基本相同外,在语言手法上也有十分近似之处。
比如信天游唱:“攮刀子公公死囚汉,水牛角婆婆门上站。
”爬山歌则唱:“枪崩鬼公公挨马鬼汉,吊死鬼婆婆门上站。
”又如信天游唱“牵牛牛花红通通,露水夫妻一场空。
”爬山歌则唱:“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
”山曲则唱:“冰凌(这)盖房雪打墙,为下个大闺女不呀久长。
”再如信天游唱“牵牛牛开花慢慢红,不估划牵牛牛开花一早晨。
”这些句子彼此何其相似!其实这种情况是民间文学口耳相传,地区之间相互影响的必然现象。
尽管它们在形式上具有相同之点,或者相似之处,但从民歌所反映的内容、语言,曲调的运用等方面的仔细分析,仍旧可以辨别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的。
就以爬山歌而论,它虽然题材广泛,但没有信天游内容丰富完整,尤其是革命民歌部分。
在表达感情上,信天游细腻,歌词婉转,富有色彩,爬山歌则含义深远,风格粗犷。
在语言运用上也各有自己地区群众地区惯用的方言口语。
如爬山歌中常用“拉拉溜”、“漂哨”、“孤哨”、“搭摞”、“恍肠惚刮”、“强强价”等。
有时为了押韵或表达强烈的感情,句末运用“勒”、“呀”、“啦”之类的虚词。
这些都是信天游里不曾有的。
此外,二者都运用叠词,而爬山歌中则运用的较多,在曲调上两者都具有鲜明的各自地方的色彩和乡土情调,但是爬山歌的曲调名称都是以本地区的地方命名的,这是它与信天游在曲调上的显著差异之一。
小调主要是指流行在陕北地区人们生活的娱乐、集庆、休息等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
小调的流传与发展与城镇联系的比较广泛,多数小调是由城镇传往农村的。
小调由于广泛地接触了城乡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加之职业艺人的传播和演唱本的印行,不仅促进了小调在艺术上的更多加工,同时也给小调的思想内容带来了复杂性。
小调不仅反映农民阶层的生活,而且也反映了小手工业者和其它劳动者及商人、市民的生活和意识,既有纯朴健康的歌唱,又带着市民油滑、庸俗的曲调,缺乏像信天游所具有的那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清新的质的情调。
但它表达内容和感情婉转细腻,并善于通过叙事的方法抒情达意。
小调题材多样,生活面广,所反映的生活面极广泛。
它既有表现革命斗争历史和歌唱现实生活的;也有叙述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或生活故事的;既反映各种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和风俗活动。
小调歌词多为分节形式。
句式多样,有五言、七言不等。
每段有四句、六句,也有三句、五句的奇数句子。
有的歌词较短,有的歌词竟达二三十段。
一般词曲较固定,不具即兴编唱的特点。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的,也有齐唱或一唱众合的。
小调在和歌舞、曲艺、戏曲的相互影响中,艺术表现上得到了更多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