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人为高空抛物负哪些法律责任
高空抛物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019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悲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案情简介2019年7月的一天,郑州市某小区居民王某(女,32岁)在家中突发疾病,其丈夫李某(男,35岁)急忙将王某抱起欲下楼就医。
在从楼梯间跑向电梯的过程中,李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发现从上空掉下一个重物,砸中了王某的头部。
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查,抛物者为该小区住户张某(男,45岁)。
三、案件审理1. 被告人张某的辩解张某在庭审中辩称,他并不清楚自己抛下的物品会伤及他人,而且他事后非常后悔,愿意赔偿死者家属的损失。
张某表示,他当时只是想将手中的重物扔出窗外,以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2. 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张某明知高空抛物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却仍故意为之,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被告人张某在庭审中辩解其并无犯罪故意,但根据相关证据,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四、判决结果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五年,并赔偿死者家属经济损失。
五、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高空抛物罪是指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构成高空抛物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1)客观方面: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危害公共安全。
(2)主体方面: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主观方面: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公共安全,仍故意为之。
2. 高空抛物罪的处罚高空抛物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应从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犯高空抛物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

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作者:来源:《消防界》2018年第07期《侵权责任法》明确高空抛物责任分担。
一直以来高空抛物行为倍受关注,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制约,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而且处理此类事件的结果也不同。
《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从建筑物抛掷物品或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伤的,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可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使用人给予补偿。
此外,共同侵权情况下,即加害人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况,加害人除应承担一般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外,还应承担共同侵权所负的连带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依照《民法通则》规则原则的规定,如果责任人不明确的,整栋楼或整个单元业主均会被列为责任人。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相关的法规。
其中,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关于高空抛物的案例、法律分析和法律后果分析

关于高空抛物的案例、法律分析和法律后果分析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城市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为了惩治这种违法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高空抛物罪。
下面列举五个高空抛物罪的案例,并分别进行法律分析和法律后果分析。
1.案例一:某小区居民李某从楼上扔下一块砖头,将楼下停放的车辆砸坏,车主要求赔偿。
法院判决认定李某构成高空抛物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法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李某从高空扔下砖头,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失,符合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规定,高空抛物罪属于危险犯,只要实施了高空抛物行为,并且对他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安全造成了现实危险,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后果分析:在本案中,李某被判刑三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这个判决结果是对其犯罪行为的惩罚,也是对其违法行为的处罚。
同时,这个判决也警示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避免高空抛物等危险行为的发生。
2.案例二:某男子在小区内乱扔垃圾,被小区保安当场抓住并报警。
当地警方经过调查后将其拘留五天。
法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该男子的行为构成了高空抛物罪中的“乱扔垃圾”行为。
虽然他并没有直接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但他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给公共卫生和社会环境带来了潜在危害。
因此,警方有权对其进行行政拘留的处罚。
法律后果分析:在该案中,该男子被拘留五天是对其违法行为的惩罚,也是对其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缺失的惩罚。
同时,这个案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社会公德和环保意识,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和生活环境。
3.案例三:某女子在高层住宅楼阳台晾晒内衣裤时,被风吹落至楼下草坪上,导致路人受伤。
法院审理认为该女子构成高空抛物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法律分析:在该案中,该女子的行为构成了高空抛物罪中的“高空晾晒物品”行为。
她因为疏忽大意而将内衣裤等物品从高楼阳台吹落至楼下草坪上,导致路人受伤,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9年4月20日,某市XX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
原告李某(男,40岁)因女儿小丽(女,10岁)在2018年6月20日被高空抛物砸伤,导致小丽经抢救无效死亡,遂将被告陈某(男,30岁)及其妻子张某(女,28岁)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80万元。
经审理查明,2018年6月20日下午,小丽在被告陈某居住的XX小区楼下玩耍。
当日15时左右,陈某在居住的XX楼10楼家中,因与其妻子张某发生争吵,情绪激动,遂将家中的啤酒瓶从窗户抛下。
啤酒瓶砸中正在玩耍的小丽,小丽被砸后当场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案件焦点1. 被告陈某及其妻子张某是否构成高空抛物罪?2. 被告陈某及其妻子张某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三、法院判决1. 被告陈某及其妻子张某的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案中,陈某从高空抛掷啤酒瓶,导致小丽死亡,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
2. 被告陈某及其妻子张某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陈某及其妻子张某作为房屋所有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小丽遭受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院判决如下:(1)被告陈某犯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2)被告陈某及其妻子张某赔偿原告李某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80万元。
四、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罪的法律规定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对高空抛物罪作出了明确规定,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法律制裁。
本案中,陈某的行为符合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被追究刑事责任。
2. 高空抛物案件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条明确了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本案中,陈某及其妻子张某作为房屋所有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小丽遭受损害,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物业安保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小区位于我国一座繁华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入住率逐年上升。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物业管理问题,其中高空抛物事件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
为此,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多次组织清理行动,但收效甚微。
在一次高空抛物事件中,一男子从高楼抛下一只酒瓶,不幸砸中地面行走的一名女子,导致其头部受伤,情况危急。
二、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2020年5月15日,下午6点左右,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一名男子从该小区16楼抛下一只酒瓶,砸中地面行走的一名女子,导致其头部受伤。
2. 现场调查:事发后,物业管理部门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勘查,并通知了警方。
警方到达现场后,对周边居民进行了调查,初步判断抛物者为该小区居民。
3. 调查取证:警方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调取小区监控录像,发现抛物者为该小区16楼一住户。
随后,警方依法传唤了该住户,并对其进行了讯问。
4. 案件处理:经调查,抛物者承认其行为,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警方对抛物者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5. 民事赔偿:受伤女子及其家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抛物者及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判决抛物者赔偿受伤女子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万元,物业公司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高空抛物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法对抛物者作出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抛物者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 物业公司的法律责任: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物业公司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高空抛物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受伤事件发生,故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 法律适用:本案中,法院适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法律经典案例高空抛物(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9年6月的一天,李某因琐事与其邻居赵某发生争吵。
在情绪激动之下,李某拿起手中的啤酒瓶从自家阳台高空抛下,不幸击中下方的行人张某,导致张某头部受伤,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
事发后,李某主动投案,并赔偿了张某的全部医疗费用。
然而,由于李某的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二、争议焦点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高空抛物罪?2.李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三、法院判决1.关于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高空抛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规定,高空抛物罪是指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案中,李某在情绪激动之下,从自家阳台高空抛掷啤酒瓶,导致行人张某受伤,其行为符合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
2.关于李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本案中,李某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但鉴于其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决李某犯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四、案例分析1.高空抛物罪的危害性高空抛物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还可能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外,高空抛物行为还会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自首情节的认定本案中,李某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构成自首。
自首情节是认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
3.法律适用与判决法院在审理本案时,依法适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和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对李某的行为进行了认定,并依法作出了判决。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一、高空抛物侵权责任概述(一)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含义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指行为人从高空或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地面上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或公共安全遭受损害的一种违法行为。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第一,违法行为。
所谓违法,从传统的侵权责任法理论方面来说,违反法定义务、违反法律规定、悖于公序良俗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行为人从建筑物中向外抛掷物品,这一行为本身就对建筑物外的路人存在很大的法益风险,并且高空抛物行为从道德方面来看又违背公序良俗,当然构成违法。
第二,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行为人的高空抛物行为使受害人遭受到了不利的后果。
只要是因抛掷行为,无论是遭受到人身损害、财产损害还是其他损害,都属于损害事实。
第三,因果关系。
损害事实的发生是由于行为人的高空抛物行为导致的。
第四,主观过错。
行为人在从建筑物中向外抛掷物品时,应当预见且可能遇见这种抛掷行为有可能会伤到路人,在这样的前提下依然向外抛掷物品,放任危险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或者是重大过失。
(二)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的比较通过近年来的司法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当中是有具体的加害人存在的。
而我们所谓的加害人不明只是由于证据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具体的侵权人无法查明,是在司法查明阶段不能够明确的确定加害人。
在这个问题上,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比较容易与共同危险行为混淆。
共同危险行为是指由数人实施加害行为,数个行为共同导致损害,其中数人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被侵权的损害后果,而具体难以查明这损害究竟是数人中的具体某一人所为。
在共同危险行为当中,造成损害后果的具体是哪位行为人不能确定,而数人的数行为对于被侵权人的人身或财产利益都具有危险性;而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当中,危险行为只是由一个行为人实施,加害行为也只有一个,只是这个侵权行为具体由谁实施无法查明。
共同危险行为和高空抛物侵权当中这两种“加害人不明”的性质完全不同,共同危险行为显然比高空抛物侵权的危险性更大。
法律案例分析高空抛物(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本案例选取了一起典型的高空抛物事件,旨在通过对该事件的法律分析,探讨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案例描述:某日下午,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一位居民在楼顶将一个装满硬币的塑料袋从四楼扔下,硬币散落至楼下行人道上。
恰巧,一位老人经过此处,被散落的硬币绊倒,导致腿部骨折。
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最终查明了抛物者的身份。
二、法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抛物者作为建筑物使用人,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抛物者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在本案中,抛物者的行为导致老人腿部骨折,构成故意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未能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其不存在过错,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性高空抛物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在本案中,抛物者的行为导致老人腿部骨折,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 法律责任追究的必要性追究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潜在的抛物者起到震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区人为高空抛物负哪些法律责任
1、如果抛物行为致人死亡,则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如果抛物行为致人损伤,则依法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
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
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
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4、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的计算标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建议你查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