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研究生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中南大学研究生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中南大学研究生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考试试题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土木2012级研究生)结构分析程序设计基础试题

(考试方式:开卷,交卷时间:第13周)

1.如图示平面应力悬臂梁模型

24

23

22

21

20

1918

1716

1514

13

12

119

8

76

5

43

2

10

1

20

1918

17

16

15

14

13

1211

10

9

87654

3

2

1

图1 平面应力悬臂梁模型

试写出其节点联系数组IT 、单元联系数组LMT 和对角元地址数组MAXA 。

2、求解线性方程组

[A]{X}={B} 式中的[A]为对称正定矩阵,其值为

4.50.21.30

0005.30000010.2 5.10 1.70[]8.40000.6003.105.6A -????????-??=??????

??????

对称

{B}矩阵为

{B}=[3.4,5.5,12.3,13.5,0.6,1.4,5.6]T

要求写出矩阵分解和回代求解过程。

3.在计算机上调试空间桁架分析程序TRUSS ,并用两个算例进行考证,要求写出相关计算结果。

应大家要求,程序已经调试,附录于下:

C

C

C TRUSS.FOR

C

C

****************************************************************************** * SPACIAL TRUSS STRUCTURE ANAL YSIS * * Debugged by WYL 2013.05 * ****************************************************************************** PROGRAM TRUSS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CHARACTER NAME*40

COMMON /A T/A(18000000)

COMMON /IAT/IA(2000000)

A=0;IA=0

WRITE(*,*)'INPUT FILE NAME?';READ(*,*)NAME;CALL OPENF(NAME)

CALL DATAIN(NP,NE,NF,ND,NDF,NPF,NM,NR,NCF,

& IME,INAE,IIT,ILMT,IMAXA,

& IX,IY,IZ,IRR,IAE,IPF,ICKK)

CALL FLMT(NP,NE,NN,NN1,NR,A(IRR+1),ND,NF,NDF,

& IA(IME+1),IA(IIT+1),IA(ILMT+1))

CALL FMAXA(NN1,NE,IA(ILMT+1),IA(IMAXA+1),NWK,NPF,NDF, & ICKK,IDIST,IFTOOL,IFF,IPP,ISG,ISM)

CALL CONKB(NP,NE,NM,NWK,IA(IME+1),A(IX+1),

& A(IY+1),A(IZ+1),A(IAE+1),IA(INAE+1),

& IA(ILMT+1),IA(IMAXA+1),A(ICKK+1),NN1)

CALL MKFORCE(NP,NF,NPF,NCF,NN,

& IA(IIT+1),A(IPF+1),A(IPP+1),A(IFTOOL+1))

CALL LDLT(A(ICKK+1),IA(IMAXA+1),NN,1,3,NWK,NN1)

CALL RESOLVE(A(ICKK+1),A(IFTOOL+1),IA(IMAXA+1),NN,NWK,NN1)

CALL DISPLS(NP,NE,NF,NPF,NM,NN,IA(IIT+1),A(IFTOOL+1),

& A(IDIST+1),A(IAE+1),IA(IME+1),IA(INAE+1),A(IX+1),A(IY+1),

& A(IZ+1), A(IPP+1),A(IFF+1),A(ISG+1),A(ISM+1))

CALL DATAOUT(NP,NE,NPF,A(IDIST+1),A(IFF+1),A(ISG+1),A(ISM+1))

CALL CLOSEF

END

C

SUBROUTINE OPENF(NAME)

CHARACTER NAME*40

NUM=0

DO I=1,40

IF(NAME(I:I).NE.' ')NUM=NUM+1

ENDDO

OPEN(1,FILE=NAME(1:NUM), STATUS='UNKNOWN')

OPEN(2,FILE=NAME(1:NUM)//'.RES',STATUS='UNKNOWN')

OPEN(3,FILE=NAME(1:NUM)//'.ERO',STATUS='UNKNOWN')

RETURN

END

C

C

SUBROUTINE CLOSEF

CLOSE(1)

CLOSE(2)

CLOSE(3)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DA TAIN(NP,NE,NF,ND,NDF,NPF,NM,NR,NCF,

& IME,INAE,IIT,ILMT,IMAXA,

& IX,IY,IZ,IRR,IAE,IPF,ICKK)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COMMON /AT/A(18000000)

COMMON /IAT/IA(2000000)

READ(1,*)NP,NE,NM,NR,NCF

WRITE(2,701)NP,NE,NM,NR,NCF

701 FORMA T(//1X,'###OUTPUT OF ORIGINAL INPUT INFORMA TION###' & //5X,'Number of joints JOINTS=',I5

& /5X,'Number of elements ELEMENTS=',I5 & /5X,'Number of material property groups PROPERTY TYPES=',I5

& /5X,'Number of restrained joints RESTRAINTS=',I5

& /5X,'Number of concentrative forced joints NCF=',I5)

C--------------FORM POINTER----------------------------------

NF=3

ND=2

NDF=ND*NF

NPF=NP*NF

IME=0

INAE=IME+2*NE

IIT=INAE+NE

ILMT=IIT+NF*NP

IMAXA=ILMT+NDF*NE

IX=0

IZ=IY+NP

IRR=IZ+NP

IAE=IRR+2*NR

IPF=IAE+2*NM

ICKK=IPF+4*NCF

READ(1,*)(A(IX+I),A(IY+I),A(IZ+I),I=1,NP)

WRITE(2,714)(I,A(IX+I),A(IY+I),A(IZ+I),I=1,NP)

714 FORMA T(//5X,'GENERA TED JOINT COORDINA TES DATA' & /1X,' JOINT ',15X,'X',13X,'Y',13X,'Z'

& /(4X,I5,3X,3(2X,E12.6)))

READ(1,*)(A(IAE+2*(I-1)+1),A(IAE+2*(I-1)+2),I=1,NM)

READ(1,*)(IA(IME+2*(I-1)+1),IA(IME+2*(I-1)+2),IA(INAE+I),I=1,NE)

WRITE(2,606)(I,A(IAE+2*(I-1)+1),A(IAE+2*(I-1)+2),I=1,NM)

WRITE(2,607)(I,IA(IME+2*(I-1)+1),IA(IME+2*(I-1)+2),

& IA(INAE+I),I=1,NE)

606 FORMA T(/5X,'ELEMENT MA TERAIL PROPERTIES DATA' & /2X,'NO.',10X,' E',10X,'Ax'

& /(2X,I3,2(1X,E11.5)))

607 FORMA T(/5X,'TRUSS ELEMENT DEFINITION DATA'

& /2X,'NO.',10X,'JOINT_1',10X,'JOINT_2',10X,'NAE'

& /(2X,I3,3(10X,I5)))

READ(1,*)(A(IRR+2*(I-1)+1), A(IRR+2*(I-1)+2),I=1,NR)

WRITE(2,608)(A(IRR+2*(I-1)+1), A(IRR+2*(I-1)+2),I=1,NR)

608 FORMA T(/5X,'JOINT RESTRAINTS DATA'

& /2X,' JOINT',10X,'RESTRAINT',

& /(2X,F7.0,10X,F9.3))

READ(1,*)((A(IPF+4*(I-1)+J),J=1,4),I=1,NCF)

WRITE(2,609)((A(IPF+4*(I-1)+J),J=1,4),I=1,NCF)

609 FORMA T(/5X,'CONCENTRA TIVE FORCED JOINTS DATA' & /2X,' JOINT',10X,'Fx', 10X,'Fy',10X,'Fz'

& /(2X,F7.0,3(1X,E12.6)))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MKFORCE(NP,NF,NPF,NCF,NN,IT,PF,PP,FTOOL)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IT(NF,NP),PF(4,NCF),PP(NPF), FTOOL(NPF)

PP=0;FTOOL=0

DO I=1,NCF

NOD=PF(1,I)

DO J=1,NF

PP(NF*(NOD-1)+J)=PF(J+1,I)

ENDDO

DO I=1,NP

DO J=1,NF

LAB=IT(J,I)

IF(https://www.360docs.net/doc/7a5447235.html,B.LE.NN) THEN

FTOOL(LAB)=PP(NF*(I-1)+J)

ENDIF

ENDDO

ENDDO

RETURN

END

C

C

SUBROUTINE DATAOUT(NP,NE,NPF,DIST,FF,SG,SM)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DIST(NPF),FF(NPF),SG(NE),SM(NE)

WRITE(2,715)(I,(DIST(3*(I-1)+J),J=1,3),I=1,NP)

715 FORMA T(//5X,'SOLVED JOINT DISPLACEMENTS DATA' & /1X,' JOINT ',3X,8X,'Dx',12X,'Dy',12X,'Dz'

& /(4X,I5,3X,3(2X,E12.6)))

WRITE(2,716)(IE,SG(IE),SM(IE),IE=1,NE)

716 FORMA T(//5X,'SOLVED ELEMENT INTERNAL FORCE DATA' & /1X,' ELEMENT ',3X,8X,'Nx',8X,'STRESS'

& /(4X,I5,3X,2(2X,F12.6)))

WRITE(2,717)(I,(FF(3*(I-1)+J),J=1,3),I=1,NP)

717 FORMA T(//5X,'SOLVED JOINT REACTION DATA'

& /1X,' JOINT ',3X,8X,'Rx',12X,'Ry',12X,'Rz'

& /(4X,I5,3X,3(2X,f12.4)))

RETURN

END

C

C

SUBROUTINE FLMT(NP,NE,NN,NN1,NR,RR,ND,NF,NDF,ME,IT,LMT)

IMPLICIT REAL*8(A-H,O-Z)

IMPLICIT INTEGER*4(I-N)

C This program forms the joint&element numbering matrix IT&LMT

DIMENSION IT(NF,NP),LMT(NDF,NE),ME(ND,NE),RR(2,NR)

NN=0;NN1=0;IT=0;LMT=0

N=0

DO I=1,NP

C=0

DO K=1,NR

KR=RR(1,K)

IF(KR.EQ.I) C=RR(2,K)

ENDDO

NC=C

C=C-NC

DO J=1,NF

C=C*10.0

L=C+0.1

C=C-L

IF(L.EQ.0)THEN

N=N+1

IT(J,I)=N

ELSE

IT(J,I)=0

ENDIF

ENDDO

ENDDO

NN=N

NN1=NN+1

DO IE=1,NE

DO I=1,ND

NI=ME(I,IE)

DO J=1,NF

LMT((I-1)*NF+J,IE)=IT(J,NI)

ENDDO

ENDDO

ENDDO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FMAXA(NN1,NE,LMT,MAXA,NWK,NPF,NDF, & ICKK,IDIST,IFTOOL,IFF,IPP,ISG,ISM)

C This program forms the MDE address matrix MAXA of [K]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MAXA(NPF),LMT(NDF,NE)

MAXA=0;NWK=0

MAXA(1)=1

DO I=2,NN1

IP=I-1

IG=IP

DO IE=1,NE

DO J=1,NDF

IF(LMT(J,IE).EQ.IP) THEN

DO K=1,NDF

IF(LMT(K,IE).GT.0.AND.LMT(K,IE).LE.IG) IG=LMT(K,IE)

ENDDO

END IF

ENDDO

ENDDO

MAXA(I)=MAXA(I-1)+IP-IG+1

ENDDO

NWK=MAXA(NN1)-1

IDIST=ICKK+NWK

IFTOOL=IDIST+NPF

IFF=IFTOOL+NPF

IPP=IFF+NPF

ISG=IPP+NPF

ISM=ISG+NE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CONKB(NP,NE,NM,NWK,ME,X,Y,Z,AE,NAE, & LMT,MAXA,CKK,NN1)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CKK(NWK),X(NP),Y(NP),Z(NP),AE(2,NM), & NAE(NE),LMT(6,NE),ME(2,NE),MAXA(NN1),

& AKE(2,2),T(2,6),TT(6,2),AK(6,2),TAK(6,6)

CKK=0

DO 10 IE=1,NE

TAK=0

CALL FKE(NP,NE,NM,IE,X,Y,Z,ME,NAE,AE,AKE)

CALL FT(IE,NP,NE,X,Y,Z,ME,T)

CALL MAT(2,6,T,TT)

AK=MA TMUL(TT,AKE)

TAK=MA TMUL(AK,T)

DO 220 I=1,6

DO 220 J=1,6

NI=LMT(I,IE)

NJ=LMT(J,IE)

IF((NJ-NI).GE.0.AND.NI*NJ.GT.0) THEN

IJ=MAXA(NJ)+NJ-NI

CKK(IJ)=CKK(IJ)+TAK(I,J)

ENDIF

220 CONTINUE

10 CONTINUE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LDLT(A,MAXA,NN,ISH,IOUT,NWK,NNM)

IMPLICIT REAL*8(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A(NWK),MAXA(NNM)

IF(NN.EQ.1) RETURN

DO 200 N=1,NN

KN=MAXA(N)

KL=KN+1

KU=MAXA(N+1)-1

KH=KU-KL

IF(KH)304,240,210

210 K=N-KH

IC=0

KLT=KU

DO 260 J=1,KH

KLT=KLT-1

IC=IC+1

KI=MAXA(K)

ND=MAXA(K+1)-KI-1

IF(ND) 260,260,270

270 KK=MIN0(IC,ND)

C=0.0

DO 280 L=1,KK

280 C=C+A(KI+L)*A(KLT+L)

A(KLT)=A(KLT)-C

260 K=K+1

240 K=N

B=0.0

DO 300 KK=KL,KU

K=K-1

KI=MAXA(K)

C=A(KK)/A(KI)

IF(ABS(C).LT.1.0E+07) GOTO 290

WRITE(IOUT,2010) N,C

STOP

290 B=B+C*A(KK)

300 A(KK)=C

A(KN)=A(KN)-B

304 IF(A(KN)) 310,310,200

310 IF(ISH.EQ.0) GOTO 320

IF(A(KN).EQ.0.0) A(KN)=-1.0E-16

GOTO 200

320 WRITE(IOUT,2000) N,A(KN)

STOP

200 CONTINUE

RETURN

2000 FORMA T(//' Stop-stiffness matrix not positive + definite',//,'nonpositive pivot for equation',

+ I4,//,' pivot =',E20.10)

2010 FORMAT(//,' Stop-sturm sequence check failed + because of multiplier growth for column

+ number',I4,//, ' Multiplier = ',E20.8)

END

C

C

SUBROUTINE RESOLVE(A,V,MAXA,NN,NWK,NNM)

IMPLICIT REAL*8(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A(NWK),V(NN,1),MAXA(NNM)

NIP=1

DO IP=1,NIP

DO 400 N=1,NN

KL=MAXA(N)+1

KU=MAXA(N+1)-1

IF(KU-KL) 400,410,410

410 K=N

C=0.0

DO 420 KK=KL,KU

K=K-1

420 C=C+A(KK)*V(K,IP)

V(N,IP)=V(N,IP)-C

400 CONTINUE

DO 480 N=1,NN

K=MAXA(N)

480 V(N,IP)=V(N,IP)/A(K)

IF(NN.EQ.1)RETURN

N=NN

DO 500 L=2,NN

KL=MAXA(N)+1

KU=MAXA(N+1)-1

IF(KU-KL) 500,510,510

510 K=N

DO 520 KK=KL,KU

K=K-1

520 V(K,IP)=V(K,IP)-A(KK)*V(N,IP)

500 N=N-1

ENDDO

RETURN

END

C

Ccc

SUBROUTINE DISPLS(NP,NE,NF,NPF,NM,NN,IT,FTOOL, & DIST,AE,ME,NAE,X,Y,Z,PP,FF,SG,SM)

IMPLICIT REAL*8 (A-H,O-Z)

IMPLICIT INTEGER*4 (I-N)

DIMENSION IT(NF,NP),DIST(NPF),FTOOL(NPF),T(2,6), & TT(6,2),AE(2,NM),ME(2,NE),NAE(NE),UE(6),U(2),

& AKE(2,2),FE1(2),FE(6),FF(NPF),X(NP),Y(NP),Z(NP),

& PP(NPF),SG(NE),SM(NE)

SG=0;SM=0;FF=0

DO I=1,NP

DO J=1,NF

LAB=IT(J,I)

IF(LAB.EQ.0) THEN

DIST(NF*(I-1)+J)=0.0

ELSEIF(https://www.360docs.net/doc/7a5447235.html,B.LE.NN) THEN

DIST(NF*(I-1)+J)=FTOOL(LAB)

ENDIF

ENDDO

ENDDO

DO IE=1,NE

N1=ME(1,IE);N2=ME(2,IE)

UE=0

DO J=1,NF

UE(J)=DIST(NF*(N1-1)+J)

UE(NF+J)=DIST(NF*(N2-1)+J)

ENDDO

CALL FT(IE,NP,NE,X,Y,Z,ME,T)

CALL FKE(NP,NE,NM,IE,X,Y,Z,ME,NAE,AE,AKE)

U=MA TMUL(T,UE)

FE1=MATMUL(AKE,U)

CALL MAT(2,6,T,TT)

FE=MA TMUL(TT,FE1)

DO J=1,NF

FF(NF*(N1-1)+J)=FF(NF*(N1-1)+J)+FE(J)

FF(NF*(N2-1)+J)=FF(NF*(N2-1)+J)+FE(NF+J)

ENDDO

ISW=NAE(IE)

AO=AE(2,ISW)

SG(IE)=FE1(2)

SM(IE)=FE1(2)/AO

ENDDO

DO I=1,NPF

FF(I)=FF(I)-PP(I)

ENDDO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FKE(NP,NE,NM,IE,X,Y,Z,ME,NAE,AE,AKE)

IMPLICIT REAL*8(A-H,O-Z)

IMPLICIT INTEGER*4(I-N)

DIMENSION X(NP),Y(NP),Z(NP),ME(2,NE),NAE(NE),AE(2,NM),AKE(2,2) N1=ME(1,IE)

N2=ME(2,IE)

X1=X(N1);Y1=Y(N1);Z1=Z(N1)

X2=X(N2);Y2=Y(N2);Z2=Z(N2)

BL=SQRT((X2-X1)**2+(Y2-Y1)**2+(Z2-Z1)**2)

NMI=NAE(IE)

E0=AE(1,NMI);A0=AE(2,NMI)

C=E0*A0/BL

AKE(1,1)=C

AKE(1,2)=-C

AKE(2,1)=-C

AKE(2,2)=C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FT(IE,NP,NE,X,Y,Z,ME,T)

IMPLICIT REAL*8(A-H,O-Z)

IMPLICIT INTEGER*4(I-N)

DIMENSION X(NP),Y(NP),Z(NP),ME(2,NE),T(2,6)

T=0

N1=ME(1,IE);N2=ME(2,IE)

X1=X(N1);Y1=Y(N1);Z1=Z(N1)

X2=X(N2);Y2=Y(N2);Z2=Z(N2)

BL=SQRT((X2-X1)**2+(Y2-Y1)**2+(Z2-Z1)**2)

CX=(X2-X1)/BL

CY=(Y2-Y1)/BL

CZ=(Z2-Z1)/BL

T(1,1)=CX;T(2,4)=CX

T(1,2)=CY;T(2,5)=CY

T(1,3)=CZ;T(2,6)=CZ

RETURN

END

C

SUBROUTINE MAT(M,N,A,B)

IMPLICIT REAL*8(A-H,O-Z)

IMPLICIT INTEGER*4(I-N)

DIMENSION A(M,N),B(N,M)

DO I=1,M

DO J=1,N

B(J,I)=A(I,J)

END DO

END DO

RETURN

END

C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学习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作业练习一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线性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记录等不同类型。 B)线性表中包含的数据元素个数不是任意的。 C)线性表中的每个结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D)存在这样的线性表:表中各结点都没有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 3、在顺序表中,只要知道( ),就可在相同时间内求出任一结点的存储地址。 A)基地址B)结点大小C)线性表大小D)基地址和结点大小 4、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5、线性表采用链表存储时其存储地址要求()。 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必须是不连续的;D)连续和不连续都可以。 6、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向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要从后向前依次后移( )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7、( )运算中,使用顺序表比链表好。 A)插入B)删除C)根据序号查找 D)根据元素值查找 8、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O(1) B) O(n) C) O(n2) D) O(log2n) 9、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1)时,需要从前向后依次前移( )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10、在一个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值为x的元素时,查找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即x 同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为( )。 A)n B)n/2 C)(n+1)/2 D)(n-1)/2 11、在一个带头结点单链表HL中,若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点,则 执行( )。 A)HL = p; p->next = HL;B)p->next = HL; HL = p; C)p->next = HL; p = HL; D)p->next = HL->next; HL->next = p; 12、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的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的结点,则执行( )。 A)q->next = p->next ; p->next = q; B)p->next = q->next; q = p;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复无常,看不惯主管的假公济私,那么你要尝试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提高自己化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6年第2学期,考试时间110分钟 人工智能课程 48学时,3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03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消解原理是一种用于 A、表达式变换的推理规则 B、变量运算的推理规则 C、一定的子句公式的推理规则 D 、规则演绎的推理规则 2、下列哪个系统属于新型专家系统? A、多媒体专家系统 B、实时专家系统 C、军事专家系统 D、分布式专家系统 3、示例学习属于下列哪种学习方法? A. 解释学习 B. 归纳学习 C. 类比学习 D. 机械学习 4、不属于神经网络常用学习算法的是: A. 有师学习 B. 增强学习 C. 观察与发现学习 D. 无师学习 5、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两个最重要最广泛领域为: A. 专家系统、自动规划 B.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 C.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 D.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 6、下列搜索方法中不属于盲目搜索的是: A. 等代价搜索 B. 宽度优先搜索 C. 深度优先搜索 D. 有序搜索 7、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元年”的时间应为: A、1948年 B、1946年 C、1956年 D、1961年 8、被誉为国际“人工智能之父”的是: A、图灵(Turing) B、费根鲍姆(Feigenbaum) C、傅京孙(K.S.Fu) D、尼尔逊(Nilsson) 9、语义网络的组成部分为: A、框架和弧线 B、状态和算符 C、节点和链 D、槽和值 10、尽管人工智能学术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当前国际人工智能的主流派仍属于: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重要资料

第一章软件体系结构概述(5分)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接受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包括构件、连接件和约束,它是可预制和可重 构的软件框架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构件+ 连接件+ 约束 二、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势 ●容易理解 ●重用 ●控制成本 ●可分析性 第二章软件体系结构风格(10分) 一、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定义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An architectural style defines a family of systems in terms of a pattern of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体系结构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 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 接件组合起来的。 An architectural style defines a vocabulary of components and connector types, and a set of constraints on how they can be combined. 二、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 ●管道和过滤器

?每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构件读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输出数据流。 ?过滤器风格的连接件就像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到另一个过滤器的输入。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组织 ?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它们的相应操作被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或对象中。 ?这种风格的构件是对象或者说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 ?对象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来进行交互。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 ?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 ?事件的触发者并不知道哪些构件会被这些事件影响。 ●分层系统 ?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 ?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并且接受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仓库系统 ?构件:中心数据结构(仓库)和一些独立构件的集合。 ?仓库和在系统中很重要的外部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程控制环路 ?源自于控制理论中的模型框架,将事务处理看成输入、加工、输出、反馈、再输入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模型。 ?通过持续性的加工处理过程将输入数据转换成既定属性的“产品”。 ●C2风格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六)

实验六 1.需求分析 2.二分查找算法(设计性实验) 问题描述 从键盘读入一串整数和一个待查键,查找在该整数串中是否有这个待查键。如果有,就输出它在 整数串中的位置;如果没有,输出1。 基本要求 掌握二分查找算法。 测试数据 由读者依据软件工程的测试技术自己确定。注意测试边界数据,如单个结点。 实现提示 利用二分查找算法查找实现。 4.简单个人电话号码查询系统(综合性实验) 问题描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查找某个人或某个单位的电话号码,本实验将实现一个简单的个人电话 号码查询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如姓名等)进行快速查询。 基本要求 (1) 在外存上,用文件保存电话号码信息。 (2) 在内存中,设计数据结构存储电话号码信息。 (3) 提供查询功能:根据姓名实现快速查询。 (4) 提供其他维护功能,如插入、删除、修改等。 测试数据 由读者依据软件工程的测试技术自己确定。注意测试边界数据,如单个结点。 实现提示 由于要管理的电话号码信息较多,而且要在程序运行结束后仍然保存电话号码信息,所以电话号码 信息采用文件的形式存放到外存中。在系统运行时,要将电话号码信息从文件调入内存来进行查找等操作。为了接收文件中的内容,要有一个数据结构与之对应,可以设计如下结构类型的数组来接收数据。const int max=10; struct TeleNumber { String name;// 姓名 String phoneNumber,// 固定电话号码 String mobileNumber,// 移动电话号码 String email;// 电子邮箱 }Tele[max]; 为了实现对电话号码的快速查询,可以将上述结构数组排序,以便应用二分查找,但是,在数组 中实现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代价较高。如果记录需频繁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可以考虑采用二叉排序树组织电话号码信息,这样查找和维护都能获得较高的时间性能。更复杂地,需考虑该二叉排序树是否平衡,如何使之达到平衡。

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试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 数据结构课程56学时3.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姓名班级学号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数据结构中,属于线性结构的是() A.图B.栈 C.二分查找树D.森林 2.用二分法查找表(a0,a1,a2,a3,……a16),需要比较2次才能找到的元素是() A.a7和a16 B.a11和a13 C.a1和a14 D.a3和a12 3.用概率查找改进查找效率,是经过多次查找以后使得() A.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B.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越往前存放 C.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越往后存放 D.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4.二分查找要求元素( ) A.有序、顺序存储 B.有序、链式存储 C.无序、顺序存储 D.无序、链式存储 5.已知pPre为指向链表中某结点的指针,pNew是指向新结点的指针,以下哪段伪码算 法是将一个新结点插入到链表中pPre所指向结点的后面?() A.pPre->link = pNew; pNew = null; B.pPre->link = pNew->link; pNew->link = null; C.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pNew; D.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null; 6.在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计算机系统必定会用到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B.链表 C.栈D.二叉树 7.一个队列的入列序为ABCD,则队列的可能输出序列为() A.DCBA B.ABCD C.ADCB D.CBDA 8.具有1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中有()个度为2的结点 A.8B.9 C.10D.11 9.若A=10,B=4,C=6,D=4,E=15则后缀表达式“AB*CD+-E+”的值为( )。 A.45B.31

数据结构试题(通信11级)

数据结构试卷 第1页(共2页)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2 --2013 学年 1 学期 时间100分钟 2013 年1 月 14日 数据结构 课程 48学时 3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通信工程11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线性结构题(5个小题,每个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一个单链表中,若p 所指结点不是最后结点,s 指向已生成的新结点,则在p 之后插入s 所指结点的正确操作是如何表达?(8分) 2.设有字符串为3*-y ,试利用栈写出将其转换为3y-*的操作步骤。假定用X 代表扫描该字符串过程中顺序取一个字符进栈的操作,用S 代表从栈中取出一字符加入到新字符串尾的出栈操作。例如,ABC 变为BCA 的操作步骤XXSXSS 。(8分) 3.若front 和rear 分别表示循环队列Q 的头指针和尾指针,m0表示该队列的最大容量,则循环队列为空的条件是什么?循环队列为满的条件是什么?(8分) 4.二维数组A[20][20]采用按行为主序的存储方式,每个元素占4个字节的存储单元,若A[0][0]的存储地址为300,则[A][10][10]的地址是多少?(8分) 5.用二分查找法对一个长度为10的有序表{8,12,15,17,19,23,24,26,29,33}进行查找,填写查找每一元素需要的比较次数。(8分) 二、非线性结构题(5个小题,每个小题8分,共计40分) 1.现有某二叉树,按先根遍历的序列为ABDEFCGH ,按中根遍历的序列为DEFBGHCA ,试画出此二叉树。(8分) 2.已知无向图G 的邻接矩阵如下,假设对其每行元素访问时必须从右到左,请写出从V 0开始的深度优先搜索的序列。(8分) 4 v 3 v 2 v 1v 0 v 4 32100111010110110111110100110V V V V V ??? ???? ???????? ?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些UML图描述系统行为( A ) 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2.属于概要设计活动的是( A ) A.软件结构设计 B.数据结构设计 C.算法设计 3.属行为型设计模式的是(C) A.组合模式 B.工厂方法模式 C.观察者模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是软件开发方法是系统描述语言是软件开发过程 5.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 B ) A. 信息内聚的模块 B. 过程内聚的模块 C.逻辑内聚的模块 6.如果某程序中的比较个数是m,则其McCabe环形复杂度为( C ) +1 7.按ISO9000-3的说明,下列属软件配置项的是( C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组织管理制度 C.软件开发合同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 A.证明软件无错 B.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C.尽可能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9.软件重构关注的是( B ) A. 软件体系结构 B. 模块细节 C.软件性能 10.软件项目开发计划的内容有( B ) A. 数据分析 B.风险分析 C.功能分析 11.在UML的类图中,描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有( B ) A.泛化关系 B.聚合关系 C.依赖关系 1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用以评价(A) A.软件过程能力 B.组织能力 C.学习能力 13. 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C ) A. 完善性维护 B. 改正性维护 C.适应性维护 14. 对项目软件而言,软件功能需求信息主要由谁提供( A ) A.软件用户 B.软件开发人员 C.软件项目管理人员 15. IDEF0图反映不出(C) A.系统做什么 B.系统功能由谁做 C.系统如何做 16. 原型模型是一种什么开发过程模型(B) A.自顶向上 B. 由外至内 C.增量式 17. 系统流程图描述(A) A.物理系统 B.逻辑系统 C.软件体系结构 18.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C ) A.软件确认准则 B.软件的性能描述 C.算法过程的详细描述 19.适合需求模糊或需求不确定系统开发的软件开发模型有( C ) A. 瀑布模型 B. RAD模型 C.原型模型 图中描述系统结构的有( A ) A. 组件图 B. 顺序图 C.状态图 21.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什么软件开发方法( B ) A.层次化 B.迭代增量式 C.逐步求精 22.不可以用来衡量软件可维护性的有()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可行性 23. 系统分析员在需求分析最后负责编写()

中南大学数据库考试题库

1?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参考答案 B 数据库设计步骤: (1)规划(必要性、可行性,总目标) (2)需求分析(分析用户活动,产生业务流程图;确定系统范围,产生系统范围图;分析用户活动涉及的数据,产生数据流程图;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3)概念设计(设计出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的概念模式。E-R模型是主要设计工具) (4)逻辑结构设计(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全局E-R模式转换成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库模式和外模式)(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对于给定的数据模型选取一个垠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存取方法)(6)数据库的实现(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装入试验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装入实际数据,进入试运行状态) (7)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监测并改善数据库运行性能; 根据用户要求对数据库现有功能进行扩充;及时改正运行中发现的系统错误) 2.关于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目标,下列说法错谋的是 A定义和描述应用系统涉及的信息结构和范围 B定义和描述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属性特征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C描述应用系统的数据需求 D描述需要存储的记录及其数量 参考答案 3. SQL Server 2000的字符型系统数据类型主要包括()。 A int、money、char B char> varchar、text

C datetime、binary> int D char、varchar> int 参考答案 B 4. 具有联系的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式组织排列,并构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即()。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 C关系模型 D数据库管理系统 参考答案 A 5. 在数据库系统中,下列哪个映像关系用于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 A外模式/模式 B模式/内模式 C外模式/内模式 D逻辑模式/内模式 参考答案 B 6.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 A树 B图 C表 D二维表 参考答案 D 7.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储的各类信息通常由 A数据库管理员维护 B程序员维护 C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 D—般用户维护 参考答案 A 8. E-R图用于描述数据库的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一章绪论习题练习答案 简述下列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类型、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 数据: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载体。 ? 数据元素:就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某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顶点、记录。数据元素 有时可以由若干数据项组成。 ?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在这些值上定义的一组操作的总称。通常数据类型可以看作是程序设计语言中已实现的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 逻辑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存储结构: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 线性结构:数据逻辑结构中的一类。它的特征是若结构为非空集,则该结构有且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线性表就是一个典型的线性结构。 栈、队列、串等都是线性结构。 ? 非线性结构:数据逻辑结构中的另一大类,它的逻辑特征是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数组、广义表、树和图等数据结构都是非线性结构。

试举一个数据结构的例子、叙述其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 例如有一张学生体检情况登记表,记录了一个班的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各项体检信息。这张登记表中,每个学生的各项体检信息排在一行上。这个表就是一个数据结构。每个记录(有姓名,学号,身高和体重等 字段)就是一个结点,对于整个表来说,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它的前面无记录)和一个终端结点(它的后面无记录),其他的结点则各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它的前面和后面均有且只有一个记录)。这几 个关系就确定了这个表的逻辑结构是线性结构。 这个表中的数据如何存储到计算机里,并且如何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呢即用一片连续的内存单元来存放这些记录(如用数组表示)还是随机存放各结点数据再用指针进行链接呢这就是存储结构的问题。 在这个表的某种存储结构基础上,可实现对这张表中的记录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对这个表可以进行哪些操作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操作就是数据的运算问题了。 常用的存储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答: 常用的存储表示方法有四种 : ? 顺序存储方法:它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程序语言的数组描述。 ? 链接存储方法: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语言的指针类型描述。 ? 索引存储方法:除建立存储结点信息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组成索引表的索引 项由结点的关键字和地址组成。若每个结点在索引表中都有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之为稠密索引(Dense Index)。若一组结点在索引表中只对应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为稀疏索引。 ? 散列存储方法:就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设三个函数 f,g,h 分别为 f(n)=100n 3+n2+1000 , g(n)=25n3+5000n2 , h(n)=+5000nlgn 请判断下列关系是否成立: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历届试卷

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 瀑布模型是以文档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确定的)软件项目的开发。 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用户需要软件做什么)。 3.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1.0,1.0,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边界值分析法)。 4.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过程)内聚的模块。 5. 软件的分类,按其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6. 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7. 客观世界中的若干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分类结构和( 整体与部分结构)。 四、测试题(本题16分,每小题8分) 某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试据此回答下述问题: 1. 计算程序的环形复杂度; 2. 设计测试用例,满足基本路径覆盖。 四.(1)环路复杂性=判断数+1=6+1=7(个) (2)路径1:(0)—①—(13)—(19) 路径2:(0)—②—③—(14)—(19) 路径3:(0)—②—④—⑤—(15)—(19) 路径4:(0)—②—④—⑥—⑦—(16)—(19) 路径5:(0)—②—④—⑥—⑧—⑨—(17)—(19) 路径6:(0)—②—④—⑥—⑧—⑩—(18)—(19) 路径7:(0)—②—④—⑥—⑧—⑩—(12)—(19) 一、填空题(本题30分,每小题1.5分) 1、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描述计算机程序的文档)及(数据)的完整集合,将其统称为软件配置,这些项称为软件配置项。通过正式复审的软件配置项称为(基线),只有通过正式的变化控制过程才能改变它。 2、通常,将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包含三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传统方法学采用(结构化)技术来自顶向下顺序地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而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其开发过程是一个多次迭代的演化过程。 3、软件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由程序作者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设计测试方案是测试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测试方案一般包括(测试目的)、输入的测试数据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对课堂教学、实验等环节的有益补充。 5)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软件工作所需的动手能力。 6)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7)进行软件工程的综合训练。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二):设计要求: 1) 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认真主动完成课设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 2) 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设的时间计划,并在课设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3) 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要求需要两周时间完成,两周中每天(按每周5天)至少要上3-4小时的机来调试C/C++语言/JAVA设计的程序,总共至少要上机调试程序30小时 4) 课程设计题目如下,题后有要求的按要求完成,没有要求的至少从中选择并完成二个题目。 5) 设计期间,要求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6) 按指定时间上机,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其他老师的安排。 7) 上机前,应编写相应的程序,禁止无准备的上机。 (三):课程设计题目: 一、试设计一个航空客运订票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1、每条航线所涉及的信息有:终点站名、航班号、飞机号、飞机周日(星期几)、 乘员定额、余票量、订定票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订票量、舱位等级1,2或3)以及等候替补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所需数量)。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XX年第2学期,考试时间110分钟 人工智能课程48学时,3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03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消解原理是一种用于 A、表达式变换的推理规则 B、变量运算的推理规则 C、一定的子句公式的推理规则 D 、规则演绎的推理规则 2、下列哪个系统属于新型专家系统? A、多媒体专家系统 B、实时专家系统 C、军事专家系统 D、分布式专家系统 3、示例学习属于下列哪种学习方法? A. 解释学习 B. 归纳学习 C. 类比学习 D. 机械学习 4、不属于神经网络常用学习算法的是: A.有师学习 B.增强学习 C.观察与发现学习 D.无师学习 5、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两个最重要最广泛领域为: A. 专家系统、自动规划 B.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 C.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 D.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 6、下列搜索方法中不属于盲目搜索的是: A. 等代价搜索 B.宽度优先搜索 C.深度优先搜索 D.有序搜索 7、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元年”的时间应为: A、1948年 B、1946年 C、1956年 D、1961年 8、被誉为国际“人工智能之父”的是: A、图灵(Turing) B、费根鲍姆(Feigenbaum) C、傅京孙(K.S.Fu) D、尼尔逊(Nilsson) 9、语义网络的组成部分为: A、框架和弧线 B、状态和算符 C、节点和链 D、槽和值 10、尽管人工智能学术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当前国际人工智能的主流派仍属于:

A、连接主义 B、符号主义 C、行为主义 D、经验主义 二、填空题(共20分,每一填空处1分) 1、机器学习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几部分构成。 2、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____________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____________的某些智力功能。 3、规则演绎系统根据推理方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 4、计算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新内容,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5、启发式搜索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信息的搜索,估价函数在搜索过程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模糊判决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7、在与或图中,没有后裔的非终叶节点为不可解节点,那么含有或后继节点且后裔中至少有一个为可解的非终叶节点是____________,含有与后继节点且后裔中至少有一个为不可解的非终叶节点是____________。 三、回答下列问题(共60分) 1、(10分)当前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他们对人工智能在理论上有何不同观? 2、(10分)请说明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前馈型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 3、(10分)试说明产生式系统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主要工作过程。 4、(10分)专家系统包括那些基本部份?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5、(10分)某单位派遣出国人员,有赵、钱、孙三位候选人,经讨论后决定: (1)三人中至少派遣一人。 (2)如果赵去而钱不去,则一定派孙去。 (3)如果钱去,则一定派孙去。 求证:一定会派孙出国。 设用P(x)表示派x出国,zhao、qian、sun分别表示三人,将已知条件与目标用谓词公式正确的表示出来,并用消解反演进行证明。 6、(10分)对于八数码难题按下式定义估价函数: f(x)=d(x)+h(x) 其中,d(x)为节点x的深度;h(x)是所有棋子偏离目标位置的曼哈顿距离(棋子偏离目标位置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和),例如下图所示的初始状态S0:8的曼哈顿距离为2;2的曼哈顿距离为1;1的曼哈顿距离为1;6的曼哈顿距离为1;h(S0)= 5。 初始状态(S0) ( 1)用A*搜索法搜索目标,列出头三步搜索中的OPEN、CLOSED表的内容和当前扩展节点的f值。(2)画出搜索树和当前扩展节点的f值。

中南大学 人工智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1年第2学期,考试时间110分钟 人工智能课程48学时,3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11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消解原理是一种用于 A、表达式变换的推理规则 B、变量运算的推理规则 C、一定的子句公式的推理规则 D 、规则演绎的推理规则 2、下列哪个系统属于新型专家系统? A、多媒体专家系统 B、实时专家系统 C、军事专家系统 D、分布式专家系统 3、示例学习属于下列哪种学习方法? A. 解释学习 B. 归纳学习 C. 类比学习 D. 机械学习 4、不属于神经网络常用学习算法的是: A. 有师学习 B. 增强学习 C. 观察与发现学习 D. 无师学习 5、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两个最重要最广泛领域为: A. 专家系统、自动规划 B.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 C.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 D.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 6、下列搜索方法中不属于盲目搜索的是: A. 等代价搜索 B. 宽度优先搜索 C. 深度优先搜索 D. 有序搜索 7、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元年”的时间应为: A、1948年 B、1946年 C、1956年 D、1961年 8、被誉为国际“人工智能之父”的是: A、图灵(Turing) B、费根鲍姆(Feigenbaum) C、傅京孙(K.S.Fu) D、尼尔逊(Nilsson) 9、语义网络的组成部分为: A、框架和弧线 B、状态和算符 C、节点和链 D、槽和值 10、尽管人工智能学术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当前国际人工智能的主流派仍属于:

中南大学数据库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香水推荐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周扬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1303 姓名蒋冰玉 学号 0903130313 实验日期 2015年9月

目录 一.前言 (3) 1.面向对象 (3) 2.课程设计目的 (3) 3.课程设计总体要求 (3) 4.课程设计要求 (3) 5.开发工具 (3) 6.开发任务概述 (3) 二.后台程序设计 (5) 1.系统E-R表构建 (5) 2.SQL表格部分截图 (6) 三.前台程序设计 (7) 1.实验设计总体框架 (7) 2.功能模块分析 (8) 3.业务流程 (8) 4.实验设计截图 (9) 四.实验心得 (19)

前言 一.面向对象 中南大学2015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301-1303班学生 二.课程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种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环境如ORACLE9i/10g/11g(或更高版本)或SQL SERVER2005/2008/2010(或更高版本),对其底层的数据库触发器与程序过程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并基本掌握面向数据库的C/S模式的通用开发工具如VB、PB或DELPHI或直接用语言C#或Java开发C/S模式的系统;或者采用ASP、JSP、PHP等开发技术来开发B/S模式的系统,熟悉开发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过程及主要技术。其中基于.Net平台与J2EE平台工具套件中同时支持B/S模式与C/S模式的开发。 三.课程设计总体要求 1.完成设计、程序编制、调试与检查验收 2.书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至少20页),需求分析(要做什么事情如功能需求、信息需求、做到什么程度如性能需求、有哪些难点或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功能模型、信息模型、数据库设计、典型处理流程或算法、典型的后台处理如触发器或过程所涉及到的逻辑等)、系统实现及关键技术、总结与展望等章节。 3.数据库与大型程序的对象命名规则一定为XXX_班号(+)学号尾4位 例如car_master_10104即表示车辆主要信息表,为1班,学号尾数是0104设计的表结构,cloth_Detail_42309即表示衣服信息明细表,为4班,学号尾数是2309设计的表结构,对象(包括大的程序对象及程序名等)如果不能体现班级及学号等信息,则视为程序不合要求,程序部分成绩可能不合格。 四.课程设计要求 (1)提出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开发与运行模式选择、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主要的特性保证。(课程设计报告中体现) (2)对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报告中数据库设计部分要包含系统E-R图、数据字典、表、视图、索引、文件组织结构等的定义和描述,还需要包括对象命名法。 (3)程序实现各项功能,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要反映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和主要程序流程以及主要的操作界面。 (4)数据库后台最好有触发器与多个过程,数据结构中最好有主明细结构(即主表与明细表联动)。 五.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 Community 2015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第3章栈和队列课后作业答案

第3章栈和队列习题练习答案 3.1设将整数1,2,3,4依次进栈,但只要出栈时栈非空,则可将出栈操作按任何次序夹入其中,请回答下述问题: (1)若入、出栈次序为Push(1), Pop(),Push(2),Push(3), Pop(), Pop( ),Push(4), Pop( ),则出栈的数字序列为何(这里Push(i)表示i进栈,Pop( )表示出栈)? (2)能否得到出栈序列1423和1432?并说明为什么不能得到或者如何得到。 (3)请分析1,2 ,3 ,4 的24种排列中,哪些序列是可以通过相应的入出栈操作得到的。 答: (1)出栈序列为:1324 (2)不能得到1423序列。因为要得到14的出栈序列,则应做 Push(1),Pop(),Push(2),Push (3),Push(4),Pop()。这样,3在栈顶,2在栈底,所以不能得到23的出栈序列。能得到1432的出栈序列。具体操作为:Push(1), Pop(),Push(2),Push(3),Push(4),Pop(),Pop(),Pop()。 (3)在1,2 ,3 ,4 的24种排列中,可通过相应入出栈操作得到的序列是: 1234,1243,1324,1342,1432,2134,2143,2314,2341,2431,3214,3241,3421,4321 不能得到的序列是: 1423,2413,3124,3142,3412,4123,4132,4213,4231,4312 3.2 链栈中为何不设置头结点? 答: 链栈不需要在头部附加头结点,因为栈都是在头部进行操作的,如果加了头结点,等于要对头结点之后的结点进行操作,反而使算法更复杂,所以只要有链表的头指针就可以了。 3.3 循环队列的优点是什么? 如何判别它的空和满? 答: 循环队列的优点是:它可以克服顺序队列的"假上溢"现象,能够使存储队列的向量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判别循环队列的"空"或"满"不能以头尾指针是否相等来确定,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另设一布尔变量来区别队列的空和满。二是少用一个元素的空间,每次入队前测试入队后头尾指针是否会重合,如果会重合就认为队列已满。三是设置一计数器记录队列中元素总数,不仅可判别空或满,还可以得到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3.4设长度为n的链队用单循环链表表示,若设头指针,则入队出队操作的时间为何? 若只设尾指针呢? 答: 当只设头指针时,出队的时间为1,而入队的时间需要n,因为每次入队均需从头指针开始查找,找到最后一个元素时方可进行入队操作。若只设尾指针,则出入队时间均为1。因为是循环链表,尾指针所指的下一个元素就是头指针所指元素,所以出队时不需要遍历整个队列。

最新中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1)单链表的实现(2)栈和队列 (3)二叉树的遍历(4)查找与排序学生姓名:代巍 学生学号:0909121615 指导老师:余腊生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安全1201班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实验一单链表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各种存储表示方法,以及定义在逻辑结构上的各种 基本运算及其在某种存储结构上如何实现这些基本运算。在熟悉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要求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设计出相应的有效算法,解决与线性表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用C/C++语言编写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1)运行时输入数据,创建一个单链表 (2)可在单链表的任意位置插入新结点 (3)可删除单链表的任意一个结点 (4)在单链表中查找结点 (5)输出单链表 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包括程序的结构,数据结构,输入/输出设计,符号名说明等) 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以元素(数据元素的映象) + 指针(指示后继元素存储位置) = 结点(表示数据元 素或数据元素的映象) 以“结点的序列”表示线性表称作线性链表(单链表) 单链表是指数据接点是单向排列的。一个单链表结点,其结构类型分为两部分: (1)、数据域:用来存储本身数据。 (2)、链域或称为指针域:用来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或者说指向其直接后继的指针。 1、单链表的查找 对单链表进行查找的思路为:对单链表的结点依次扫描,检测其数据域是否是我们所要查好的值,若是返回该结点的指针,否则返回NULL。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43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5年6月24日通过。 I.考试性质 《数据结构》考试是为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用它们设计程序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对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对录取者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II.考查目标 数据结构考试要求考生: (1)熟悉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 (2)掌握计算机能处理的数据结构的特性; (3)能够为所处理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4)能够基于数据结构编写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的算法; (5)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有关的基本概念、术语约15 %

数据类型、特性及其操作约35 % 数据的存储约10 % 数据结构的应用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约40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算法设计与分析题 Ⅴ.考查内容 一、数据结构有关的概念和术语 1. 数据结构; 2. 抽象数据类型; 3. 算法、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效率的度量。 二、链表、栈、队列、串 1. 链表、静态链表(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及相关算法 2. 栈及顺序栈、链栈的进栈、出栈等算法 3. 队及顺序队、链队的进队、出队等算法 4. 栈和队的应用 5. 串的概念、存储、运算及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三、数组和广义表 1.数组的定义、表示和实现 2. 矩阵的概念、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 2. 广义表的定义及存储结构 四、树和二叉树

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试题参考答案讲解学习

中南大学计算机数据结构2013试题参考 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 数据结构课程56学时3.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姓名班级学号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数据结构中,属于线性结构的是() A.图B.栈 C.二分查找树D.森林 2.用二分法查找表(a0,a1,a2,a3,……a16),需要比较2次才能找到的元素是() A.a7和a16 B.a11和a13 C.a1和a14 D.a3和a12 3.用概率查找改进查找效率,是经过多次查找以后使得() A.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B.查找次数越少的元素越往前存放 C.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越往后存放 D.查找次数越多的元素查找速度越快 4.二分查找要求元素( ) A.有序、顺序存储 B.有序、链式存储 C.无序、顺序存储 D.无序、链式存储 5.已知pPre为指向链表中某结点的指针,pNew是指向新结点的指针,以下哪段伪码算 法是将一个新结点插入到链表中pPre所指向结点的后面?() A.pPre->link = pNew; pNew = null; B.pPre->link = pNew->link; pNew->link = null; C.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pNew; D.pNew->link = pPre->link; pPre->link = null; 6.在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计算机系统必定会用到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B.链表 C.栈D.二叉树 7.一个队列的入列序为ABCD,则队列的可能输出序列为() A.DCBA B.ABCD C.ADCB D.CBDA 8.具有1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中有()个度为2的结点 A.8 B.9 C.10 D.11 9.若A=10,B=4,C=6,D=4,E=15则后缀表达式“AB*CD+-E+”的值为( )。 A.45 B.31 C.53 D.65 10.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中,要连通全部顶点至少需要()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