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小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与危害
0627儿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062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O O 9年 第 1 5卷 第 7期 I MHGN,Api 2 0 r o 9,V 11 N . l 0.5 07
【】 陆 国平 ,张 灵恩 . l 呼吸道感染抗生 素应 用的误区f] J. 实 用儿科 临床杂 志 ,2 0 ,2l4:1 3 9 . 06 () 9 一l 4 【】 郭艳萍 ,梁兆 昌 ,罗智英√L 急性 呼吸道感 染滥用 2 科 抗生素现状 的分 析与对策f . J 井冈山学院学报( 1 自然科
志 ,2 0 ,4 f) 4 7 4 9 O 2 08: 6 — 6 .
【1 l】曾佑群 , 吴扬.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
分析 【】 J. 儿科药学杂 志 ,2 0 ,82:4 3 . 0 2 () — 6 3 【2 1】赵汉 臣,曲国君 ,王希海 ,等. 注射药物应用手册[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 人 o 31 【3 l】植 自勤 ,李颂 明. 生态制剂 在儿科临床应用[】国际 微 J.
特点及同类 品种抗生素之 间的差别。 以头抱菌素为例 , 染 , 但微 生态活性制剂 大都对抗生素敏感 , 如双歧杆菌 可使疗效降低 , 乳酶生不宜与磺胺类 对 于G 杆菌 , 一 特别是产酶耐药 阴性杆菌 引起 的重症感 与抗菌药合用 ,
染, 第三代头抱菌素的抗菌作用 明显超过第二代和第 药 、 抗生素合用 。 微生态制剂在使用时 , 原则上应避免 代, 但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感染 , 第三代头 使用抗生素 , 若需联用抗生素应用最小的有效治疗剂 选用 窄普 的敏感抗 生素 , 对全身感染或肠道以外 的 抱菌素疗效却不及第一代和第二代 。 因此不是任何情况 量 , 或在使用抗生素 2 4 ~ 小时 下, 新品种抗生素都优于老品种 。 不加选择地将第 三代 感染最好避免 口服抗生素等 。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5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甲硝唑注射液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甲硝唑用药频次不当,甲硝唑应至少8小时给药一次,给药频次不符合药代动力学参数。
2.有重复给药情况(1)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有重复给药情况解析: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当。克林霉素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甲硝唑也主要针对厌氧菌,两者抗菌谱有重叠。
3.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1)呋塞米注射液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解析:呋塞米溶媒使用不当,呋塞米在10%葡萄糖中会发生沉淀,使疗效降低,且增加不溶性颗粒,引起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利奈唑胺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利奈唑胺给药频次不适宜。利奈唑胺成人一次600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与静脉给药剂量相同。建议将处方给药频次改为每12小时1次。
2.有相互作用情况(1)恩他卡朋片、利奈唑胺片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恩他卡朋与利奈唑胺合用,COMT和MAO被抑制,儿茶酚胺代谢减少,应避免联合用药。
2.有用药禁忌(1)格列齐特缓释片有用药禁忌解析:存在过敏史禁忌,格列齐特为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与磺胺有交叉过敏反应,磺胺过敏患者禁用该药。请更换合适药品。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2024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孟鲁司特钠给药频次不适宜。治疗哮喘时,孟鲁司特钠推荐每晚给药一次。
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之我见

1 不合理的用药疗程 . 4
用 药剂量 、疗程不 当是 儿科药
物 不 良反应 发生 的 主要 因素 之 一 。 菌 药 物 剂 量不 足 或疗 抗 程过短 , 达不到治疗效果 , 同时还容易导致耐药性 的产生。 有调 查 显 示 ,3 以上 的 患儿 应 用 抗 生素 未 达 到需 要 的疗 / 4 程。还有小儿肝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各器管发育不成熟 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如果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滥用抗菌 药物 , 时可致 严 重 的 不 良反 应 。还有 医师 由于对 患儿 病 有 因不 明确 , 药物 的主 要抗 菌 谱 、体 内过 程 及 药 费情 况 等 对
一
的医疗用药造成潜在危害。 有条件的医疗单位 , 可结合本 地区的情况,在 《 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本地区的 儿科用药指南,以规范本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 。 22 选择 合适 的抗菌 药物 在确 定患儿 是否需要 抗菌 . 药物治疗时 ,要做到 明确用药指征 ,熟悉药物特性 ,合 理选择药物 ,减少不 良反应 的发生 。最好在选择抗菌药 物之前尽可能做细菌培养 、细菌抗原检测和常规药敏试 验 。如无条件或在未 明确诊断病 因前应根据不 同感染部 位 的常见细菌谱进行选择 ,按照 《 导原则 》选择一线 指 药物 ,防止 因滥用抗菌药物 出现 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等 。 23 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应依据 《 . 指导原则》指 出
有 效 ,但 较 生 不
良反应 的概 率较高;但由于医师 、患儿家长双方对滥用 注射 剂的危 害性认 识不足 ,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 。 据报 道儿童 输液量可 占门诊输液 总量 的 9 . 37 %,其 中抗
生 素 可 占儿 童 输 液 量 的 9 . 73 %。
第 8卷第 l 8期 ・总第 9 8期 2 0年 0 01 9月 ・下半 月 刊
小儿常用抗菌药物及不良反应分析

摘 要 : 的 : 讨 小 儿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及 不 良反 应 方 法 : 目 探 回顾 性 分 析 2 0 年 我 院 使 用 抗 茵 药 物 的 小 儿 住 院 患 09 者 病 例 资料 。 果 :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i 09 , 联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1 .% , 合 理 用 药 现 象 占50 , 良反 应 发 结 抗 g9 .% 二 25 不 .% 不 生 率 为 1.% 。 结 论 : 解 小 儿 抗 菌 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 于 合 理 使 用抗 菌 药 物 有 重 要 意 义 05 了 对
第 6卷 第 1 0期
2 0 年 1 月 01 0
太 传 统 医 药
Asa— cfcTr diina e c n i Pa ii a to lM dii e
V0.6 No.0 1 1 0c . t 201 0
d J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及 不 良反 应 分 析 ,L
马 超
Ma Ch o a
( s i lAf l td t n e n oi d c lC l g , h o 0 0, hn ) Hop t f i e o I n rMo g l Me ia ol e Ho h t0 2 C ia a ia a e 1 0
Ab t a t 0bef e T xl epda i at co i rg n t a vr eci . to sU ecsso hlrnp t nsw o sr c : jc v :oepo eitc ni rba d sa di d es rat nMeh d : s ae fc i e a et h i r r mi l u s e o d i
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及其危害

[ ]都鹏飞.安徽省医院感染管 理培训 .临 床合理 使用抗 菌药物及 其管理 1
( 收稿 日期 :2 1. 70俊 ,女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主任 。
随着抗生素 使用 的 日益广 泛 ,一种细 菌感染性 疾病 已 经少见 ,但是 由于抗 生素使用 所带来 的一 系列 问题 却成 为 最严重 的社会问题 之一 。近年来 我 国抗菌药 物的不 合理应 用甚至滥用 十分 普遍 ,致使 不 良反 应增多 ,细 菌耐药 性增 长 ,医院感染率增高 以及病人 治疗 的失败 等 ,规 范临床 抗 生素的应用 ,对 提高感染 性疾 病的 治疗 水平 ,控 制细菌 耐 药性的发展 ,降低 医药费用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的现象
待查病人没有感染征 象 ,没有 获取细 菌学检 查标本之 前使 用抗生素 ;( )病毒感染病人使用抗 生素 ; ( )围手术期 2 3 超长时间使用抗 生素 ; ( )对一般住 院病 人使用抗生 素预 4
防感 染 。
2 1 细菌 耐药性逐年增多 ,细菌 耐药是当前临床抗感染 治 . 疗 的热点 和难 点 ,给 临床 治疗 带来极 大困难 ,甚 至 出现 了
内膜 炎 等 。
1 没有考虑药物治疗 的经济学 :三代 头孢类抗生素使用 . 9
太随意 ,不符合药 物使用 的经济 学原 则 ,也不符合 抗生素 分级分类使用 的要求 ,以及受利 益促 动,无 原则使 用新药
和 昂贵 药 品 。 2 不 合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危 害 及 其 社 会 影 响
11 抗 生 素 使 用 适 应 症 不 强 . 最 常 见 的 现象 有 :( ) 发 热 1
17 社 会 范 围 以 两 方 面 为 主 : ( ) 患 者 自己 到 药 店 买 药 . 1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参考 文 献
1 陈锋,林才经.院前医疗急救与灾难紧急医疗救援EJ].中华急 诊医学杂志,2006,15(5):479—480.
Z周敬梅。吴俊宏,李倩.120指挥中心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和沟通技巧EJ3.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8):44—45.
3杜成芬,刘家敏,徐磊.120调度员首接负责制对院前急救的影 响EJ3.中国急救医学,2009,29(6):566—567.
表1 组别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i±s) BUN(mmol/L)SCr(mmol/L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少数患 者出现轻微的干咳、面红等,不影响治疗。 3讨论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摘要】本文就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预防用药、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使用疗程、联用指征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越来越复杂,联合用药极为普遍。
由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类药物的特点,以至于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药品浪费,更严重的还可发生药源性疾病。
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更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难题。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最严重的不合理用药之一,我国目前很多外科手术切口都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现象也比较普遍。
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使其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后果。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应有明确指征,通常不宜'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患者。
病例一患者,男,68岁,从高处坠落后活动受阻2小时,入院就诊。
脊柱正侧位片显示第一、二、三腰椎呈前窄后宽改变。
初步诊断: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
处方 5%葡萄糖 5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 2.0 ivgtt bid分析:本例为腰椎骨折患者,未合并感染,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应用高档抗生素更是不妥。
可增加机会性感染,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处置::本例不需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主要表现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病例二患者,男,5岁,急性扁桃体炎处方 5%葡萄糖 500ml头孢呋辛 2.0 ivgtt q.d分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用药剂量应分两至四次给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评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二、处方信息二
患者信息:男 ,13 周岁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眩晕待查注释:无1.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100片)用法:potid(1日3次)1次0.5g
2.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300IU/3ml/支)用法:静脉滴注tid(1日3次)1次10iu3.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20ml:15.2g/支)用法:静脉推注st(立即)1次16ml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给药途径不适应。庆大霉素注射液不应用于雾化吸入给药。推荐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肌内注射、鞘内、脑室给药。
2.有用药禁忌。(1)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有用药禁忌。解析:用药禁忌。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免应用,仅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推荐使用一、二代头孢。
临床常见不合理处方解析
背景
处方评析,是药剂科开展的对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处方评析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今天,咱们就分享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解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一、处方信息一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给药途径有误。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为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只能皮下注射。建议改为速效的门冬胰岛素。
2.有相互作用情况。(1)盐酸二甲双胍片、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二甲双胍片和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不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主要经肾排泄,患者增强CT造影时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也通过肾排泄,二者联合使用导致二甲双胍乳酸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应在造影前停用二甲双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小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与危害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患儿疾病的康复及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关键,临床治疗时选择抗菌药上,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及给药途径。
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减少不合理使用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各种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标签:抗菌药物;儿科;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1]。
能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目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备受关注,尤其在特殊人群小儿身上,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各器官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并且每日都在改变,所以用药宜按天数的变化而变化。
给药次数也要做好调整,小儿在低温、缺氧、休克等病理状况下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能力也有改变,也要考虑减量,延长给药间隔等,小儿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尚不健全,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患儿疾病的康复及健康成长至关重要[2]。
作为儿科医生,一定要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减少不合理使用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各种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小儿感染其中尤以细菌性感染为主,所以做好小儿抗菌药物的使用相当重要,目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在县乡及农村非常严重,致使耐药细菌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不良反应频度高发,因抗菌药物导致各种身体损害屡有发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1 小儿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现象
1.1诊断不明确对疾病未进行准确诊断,对于感染或者非感染性疾病,且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其他维生素感染,均是统一使用抗菌药物。
1.2不掌握致病菌的特点对致病菌的致病特点、好发部位、致病规律、表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耐药性等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抗菌药物随意使用的现象,且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1.3用药方案与病情不符对患者病情缺乏准确判断,无法根据其病情选择合理药物和剂量,也无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往往是大剂量静脉注射药物,导致病程延长且疗效欠佳。
1.4对抗菌药物本身不了解对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特性、抗菌谱、药物间相互作用了解不足,随意搭配药物使用,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1.5对用药注意事项不重视对抗菌药物副作用了解不足,尤其是没有掌握孕妇、老幼患者在药物使用中的注意要点,且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1.6抗菌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对抗菌药物配伍使用原则缺乏相应的了解,随意将多种药物置于同一溶剂,使得药物出现理化变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2 小儿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
临床上对小儿不宜使用的药物要高度重视,不仅医护人员和药师,家长也要了解小儿用药知识,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导致的危害发生。
2.1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等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2.2四环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可结合新生长牙齿中的钙,共同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也称为”四环素牙”。
四环素类抗生素还能结合骨中的钙,对婴儿的骨骼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需注意8岁以下儿童禁用。
2.3氯霉素在新生儿、早产儿中应避免应用氯霉素,儿童则应慎用,因为氯霉素可引发新生儿、早产儿循环系统衰竭,还可对骨髓造血进行抑制,导致儿童出现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4磺胺类在新生儿、早产儿中应避免应用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出现粒细胞减少、黄疸等。
2.5喹诺酮类对于低于12岁的儿童,应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在18岁之前的患者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这主要是因为12岁之前人体骨骼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出现增殖、肥大和发生钙化,促进儿童增高和生长,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可导致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还可导致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
2.6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能大剂量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因为该药物具有较大的肾毒性,可导致小儿出现肾组织坏死和血尿等危险事件。
3 小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引发的危害
小儿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疾病的现象大量存在,原因很多,导致的危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患儿本身比较痛苦,生命质量下降。
因此临床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适应症与禁忌症,按照疗效、安全、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1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