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2_5年回顾

合集下载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饶扬誉(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 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附近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

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震区人口稠密、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大,破坏性余震频度高、分布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截至2008年6月22日,地震造成69 181人遇难,18 522人失踪,374 171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4 616余万人。

房屋倒塌779万间,损坏2 459万间。

初步估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

本文在分析震区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影象、余震分布特点和目前已经获得的相关观测与理论模拟成果、尤其是陈运泰等(2008)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发震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2.1 大地构造背景震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其北部为秦岭地槽褶皱系。

早古生代扬子准地台与其西部的羌塘—昌都陆块,均为“泛扬子陆块”的一部分。

从泥盆纪开始,泛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

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羌塘—昌都块体与扬子陆块裂张解体,其间形成南古特提斯洋盆,洋壳向西俯冲,并使羌塘—昌都陆块不断向东增生而闭合,扬子板块同时向北俯冲于昆仑地体之下,于是在东西和南北方向形成双向俯冲收缩(许志琴等,1992)。

自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整个青藏地块强烈隆升并向周缘扩展,在东部受到扬子板块俯冲构造莫霍面上隆区的强烈阻挡,青藏地块向东挤出物质被分流成向东南和东北两股,东南股形成川滇菱形逸出体,东北股形成东昆仑-秦岭逸出体。

其中,在高原东缘与扬子板块的交接地带,形成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断裂系。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震区所在区域位于南北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大致分布于东经102°~107°之间,分为北、中、南三段。

北段,包括宁夏西部、甘肃和青海东部及其邻近地区;中段包括四川西部和其邻近地区;南段包括云南和其邻近地区。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回顾与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回顾与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回顾与分析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起重大地震事件,这些地震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进行回顾与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地震的特点、原因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唐山大地震(1976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中国北方的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了一次里氏7.8级的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造成了超过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无数家庭破碎,经济损失巨大。

唐山大地震的爆发导致了地表的严重抬升和断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严重受损。

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最强震感范围覆盖了北京、天津等地,破坏程度之大令人震惊。

唐山大地震是一次浅源地震,地震波能量传播距离较近,导致灾害损失更加惨重。

二、汶川地震(2008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一次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是中国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事件。

汶川地震造成了超过8.7万人死亡、37.6万人受伤,近5000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地震中遇难。

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震中距离省会成都约90公里。

这次地震导致了大范围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

特别是汶川县城的抗震设防程度较低,加上县城人口密集,导致了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地震的比较分析尽管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生,但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

在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方面,唐山大地震略胜一筹,但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更多。

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共同点是都是浅源地震、破坏性巨大,震中地区抗震设防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而在救援和灾后重建方面,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四、中国历史上其他重大地震事件除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中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其他多起重大地震事件,如嘉定地震、张家口地震、泰兴地震等。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精)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精)
这是摆放在都江堰市向峨乡 中学的学生遗体(5月13日凌 晨摄)。新华社记者 侯大伟 摄
四川省北川县县城内垮 塌的建筑物 四川省北川县县城周边 山体滑坡现场
四川北川地震灾区一位 老人坐在垮塌房屋旁
北川中学生在武警 官兵帮助下救助被 压同学
四川北川县县城边受损严 重的公路上撤离
武警战士在四川 省北川县搜救被 困群众
四川眉山医务人员投入避 震救灾工作 成都区 县医院 将病人 转移至 空旷地 带
医护人员在抢救都江 堰市聚源镇中学学生
四川南充市的大 学生踊跃献血
南充市民在街头准备为 地震灾区伤员献血
新华网成都5月13日电 (记者侯大伟、黎大东、 丛峰)5月12日19时30分, 记者驱车赶到了都江堰市 的聚源中学。中学一栋六 层高的教学楼除了两边楼 梯间以外,已经全部垮塌, 由于地震时学生正在上课, 四层楼的24个班级的学生 大多被埋在废墟下面。
救援 人员 在都 江堰 聚源 中学 冒雨 进行 工作
5月13日,救援人员继续在四川都江堰市聚源 镇聚源中学冒雨进行救援工作,虽然地震造成 大量伤亡,但仍有迹象表明废墟中有幸存者。
被震裂的道路
汶川县情概况:
自然地理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 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 “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 乡。县城-威州镇,居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 地,海拔1326米,距省会成都159公里,距州府 马尔康204公里。县境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 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
专家称汶川地震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
2008年05月13日06:00 环球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7.8级地震。震级与32年前唐山大地震相同。 2006年7月28日,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中国老 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地震分会会长何永年 曾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30年后共同回顾唐山大地 震时。他当时在解释唐山大地震破坏性为什么如此 巨大时表示,“唐山大地震是7.8级,能量相当大, 地震是由于岩石圈的岩石突然破裂释放出的能量, 相当于400颗美国1945年投在广岛的原子弹。”

关于汶川地震情况报告

关于汶川地震情况报告

关于汶川地震情况报告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地震发生后,许多建筑物倒塌,包括学校、住宅楼和工厂等。

据统计,该地震造成了超过8万人丧生,数十万人受伤。

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破坏,道路中断、桥梁倒塌、水电设施损毁,严重影响了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此外,地震还引发了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调集了大量的救援人员和物资,投入到灾区救援和救治伤员的工作中。

许多医疗队、消防队、工程队等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

全民动员,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受灾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灾后重建工作也随即展开,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案,积极推进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重建学校、住房等公共建筑,并提供支持给灾后重建的家庭和企业。

这次地震不仅给受灾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切肤之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援助,并派遣了救援队伍前往灾区提供支持。

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团
结和力量。

在重建中,中国人民展现了坚强的毅力和勇敢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受灾地区的人民将重建家园,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纪念汶川地震学生发言稿(3篇)

纪念汶川地震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缅怀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纪念这场灾难中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我是XXX,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同学发表这篇纪念汶川地震的发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爆发,瞬间夺走了数万条生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痛苦。

这场灾难,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巨大打击,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

在这次地震中,无数英勇的救援人员、志愿者和普通民众,用他们的勇敢和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

那一刻,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

无数同胞在废墟中呼救,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

然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抗震救灾。

解放军、武警、消防等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争分夺秒进行救援。

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抗震救灾。

在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无数英雄人物涌现出来。

首先,我们要缅怀那些在地震中英勇牺牲的救援人员。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抢救被困群众。

有的救援人员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其次,我们要致敬那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业,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震救灾的行列。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

再次,我们要铭记那些顽强拼搏、自救互救的受灾群众。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们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勇敢地面对灾难,互相搀扶,共度难关。

他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坚韧。

同学们,汶川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那段历史仍然历历在目。

今天,我们纪念汶川地震,就是要缅怀那些英勇牺牲的同胞,传承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首先,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汶川地震的三分钟演讲稿

汶川地震的三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沉重的心情,向大家讲述一场让我们永远铭记的灾难——汶川地震。

三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你们深刻体会到这场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以及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

一、灾难降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将汶川、北川、茂县等地区夷为平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超过1500万人。

二、众志成城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一级响应。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 救援队伍的英勇无畏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援队伍纷纷奔赴灾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营救被困群众。

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生命的希望。

其中,有这样一个感人故事:一位消防队员在救援过程中,发现了一具遗体,但遗体身边有一个小女孩,她紧紧地抱着一个玩具熊,脸上带着微笑。

消防队员被这一幕深深打动,决定将小女孩带出废墟,给她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2. 群众的顽强拼搏在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群众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他们互相搀扶,共度难关。

有的群众在废墟中挖出食物和水,分给其他被困人员;有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互救。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父子情深”、“母女相依”等。

3. 国际友人的援助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我国伸出援手。

许多国家派出了救援队伍,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

在灾区,国际救援队伍与我国救援队伍并肩作战,共同营救被困群众。

这种国际友谊,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重建家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重建工作。

汶川大地震资料

汶川大地震资料




一分钟内形成长300公里、深30公里大断裂 张培震说,考察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龙门山 断裂带内映秀—北川断裂活动的结果。 在地震发生的短短一分多钟时间内,地壳深部 的岩石中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 大断裂,其中的200余公里出露地表,形成沿映 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另外,龙门山 与成都平原交界的都江堰—江油断裂也发生了60 多公里的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延伸方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断 裂面向西北方向倾斜,相对于四川盆地,龙门山 沿这条地表破裂带既有向上的运动,又有向东北 方向的运动,其最大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分别达 到5米和4.8米,沿整个破裂带的平均错距可达2 米左右。



张培震指出,这次巨大地震的最根本动力来源还是青藏 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 和释放。 印度大陆向北推挤,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 平均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地下的地壳厚度达60—70公里, 比四川盆地厚40公里的地壳多出20—30公里。在这种状态 下,青藏高原不可能再向上升高和向下增厚,高原内部的 地壳物质只能向东和向北扩展,导致高原在这两个方向上 的增生。由于强硬四川盆地的阻挡,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 川盆地交界地带就形成了南起泸定和天全,北达广元和陕 西勉县、长近500公里、宽40—50公里、北东走向的龙门 山脉。构成龙门山山脉的重要岩石单元是古老的杂岩体, 这种岩石抵抗破坏和断裂的强度特别大,能够积累很大的 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强烈地震。 【地壳破裂】
五、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 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 大。 六、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 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 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 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 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 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 地均有震感。

汶川故事剧情介绍

汶川故事剧情介绍

汶川故事剧情介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数以
万计的人员伤亡,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汶川地震的历史记忆,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烙印。

故事一,地震发生时。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许多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房屋纷纷倒塌,道路被切断,
通讯中断,人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在这个时候,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去救援被困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成为了灾难中的英雄。

故事二,灾后重建。

地震过后,汶川县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地的人们纷
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志愿者纷纷前往汶川,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有的是小孩为了筹集救灾款而卖掉了心爱的玩具,有的是医生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灾民,这些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社会的温暖。

故事三,希望重生。

经过数年的重建,汶川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许许
多多的汶川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们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重建了家园,重振了家乡的风采。

这些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看到了希望的重生,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汶川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在这场灾难中,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
了社会的温暖,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这些故事让人们铭记于心,也成为了汶川地震的历史记忆。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愿汶川永远不再有灾难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矮子沟上游的当地村民群众、沟水处理导流洞施工人 员,根据预警信息,全部安全撤离。
白鹤滩矮子沟泥石流案例分析

矮子沟与大坝的位置关系
袁建新 2012
白鹤滩矮子沟泥石流案例分析

矮子沟主沟交汇点地貌
锦屏工程营地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2012年8月29日晚至8月30日凌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 木里和冕宁三县交界的锦屏山地区因持续强降雨影响诱发 群发性地质灾害。正在该地区施工建设的锦屏一级、二级 水电站施工区受到严重影响,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施工区 道路、隧洞、桥梁受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电力全部 中断,部分营地供水中断;个别部位坡面泥石流造成人员 伤亡。
2010年8月13日,地震极重灾区绵竹清平乡、汶 川县映秀镇、都江堰虹口乡发生了群发特大山洪泥 石流灾害,三个区域流出泥石流1300多万立方,对 道路、交通、灾害范围的群众房屋造成巨大损失。
甘肃舟曲
官方数字
180万m3
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8月13日四川绵竹清平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一次 最大冲出量达450万m3,泥石流流量超过1000m3/s; 8月14日映秀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50万m3 8月14日龙池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301万m3
1920
1930
1940
1941/7 Heavy Rainfall
1950
1960
T yphoon
1970
1980
T, Year
2008
汶川地震后的9.24暴雨诱发
2008年10 月14日 SPOT 5全色 图像
2010
“8.13”特大山洪泥石流
2010
胡涛, 2012
“8.13“特大山洪泥石流
北沟拦挡坝内泥石流堆积及冲板房
4处坡面泥石流,约3000m3,造成拌 和楼工地6人死亡3人失踪
2012年凉山州锦屏水电站施工区内外“8.30”特大暴雨群发性地质灾害
北沟泥石流冲入水电十四局车间
北沟洪水进入房屋淤沙
北沟水厂房屋进水
北沟洪水进入食堂 袁建新
2012
2013
汶川地震深层次影响与极端天气叠 加的双重影响集中体现在了 2013年汶川“7.9”特大暴雨洪灾
汶川地震滑坡泥石流 - 5年的回顾
• 汶川地震滑坡泥石流 • 汶川地震这5 年 • 风险分析 • 风险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汶川震诱发产生数以万计的地质灾害隐患 地震灾区大量裂而未滑山体成为潜在威胁 物源极为丰富的泥石流呈现了新的致灾特点 极端天气频发并屡屡侵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数量众多
Unstable stage
500
Induced by Rainfall
0
1910
1923 1958
地质灾害活动在震后 15年内为强活动期。 地震40年后地质灾害 活动性才出现明显减 弱趋势,恢复到震前 的水平。
1990
Kanto EQ. (M 7.9) T yphoon Sagami EQ. (M 7.3)
胡涛, 2012
被淹没 的映秀 集镇新 区
改道的 洪水 红椿 沟泥 石流
四川映秀泥石流,使新城变 成一片汪洋,映秀保卫战
8.13特大泥石流后的清平乡 场镇(2010.8.15) (来源:互联网)
8.13龙池泥石流灾害,使整个龙溪河流域的灾后重建 房屋几乎全部损毁。
2011
2011
6.30”地震灾区区域性暴雨、“9.16”川东北 特大洪水
2000
1500
Numbers of Landsides
Generating stage
1000
Induced by Earthquake
日本学者Nakamura研 究了关东地区1896年 至1980年的地震地质 灾害及后续降雨灾害 的活动趋势和规律。
Recover stage Stable stage
长期性
台湾学者 (2008年)研究1999年集集地震的影响,发现震后5年内滑坡、泥石 流暴发强度较高,之后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到2008年以后,灾害强度明显减小, 但仍没有恢复到震前水平。如2009年8月8日在莫拉克台风袭击下出现的台湾小林 村泥石流“埋村事件”仍与集集地震的影响有关(10年)。
长期性
袁建新 2012
2012年凉山州锦屏水电站施工区内外“8.30”特大暴雨群发性地质灾害 2012年8月29日18时至30 日凌晨,凉山州锦屏水电站 施工区内外(木里县、盐源 县、冕宁县三县交界处)出 现局地强降雨,该区约 100km2内引发了100余处滑 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造 成锦屏一级水电站及二级水 电站西端施工区内外道路、 隧洞、桥梁受到严重破坏, 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 致使11人死亡,13人失踪, 2人受伤。
“7.9”特大暴雨洪灾特点
7月7日至7月12日,我省盆地西部遭受持续高强度特大暴雨袭击,降 雨区域覆盖汶川、芦山地震灾区。长时间持续、连片集中、雨强屡创极 值的强降雨导致雨区大范围产生数以千计的地质灾害,造成了较为重大 的损失。 一是群发多发,点多面广,防不胜防。主雨区内的成都、绵阳、德阳、 阿坝等地山洪陡涨,大面积出现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汶川、都江堰、 安县、北川、绵竹等地频频告急。 二是连发继发,持续致灾,极难应对。由于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山洪、 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链式反应持续爆发,部分山体沟道反复发灾, 应对难度极大。 三是高能高势,冲击力大,破坏性强。“7·11”汶川七盘沟泥石流方量达 100万立方,是20年一遇标准的70多倍。强降雨区域与地震灾区重叠,大 量隐患处于山体高位,势能大、破坏强、危害范围广,加之植被覆盖难 以发现,一旦成灾危害特别巨大,直接掩埋民房、阻断河道、摧毁道路。
“5.12”特大地震重灾区,震前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184处, 直接威胁到291098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震后地质灾害隐患 达9671处,直接威胁804945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000 10000
8000
增长近1倍
6000
4000
2000
0 地震前 地震后
徐志文, 2013
地震灾区44县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对比
在清平乡镇附近3km沿岸有10余条山沟同时爆发泥石流
清 平 乡 文 家 沟 走 马 岭 沟
胡涛, 2012
群发性泥石流:沟沟吹喇叭,逢沟必发 胡涛, 2012
清平乡8.13特大泥石流淤埋清平 乡场镇
胡涛, 2012
韩家 大坪
五号支沟 130(86)
1300 平台
5000(235 0)
清平乡8.13特大泥石流淤埋清平乡场镇
胡涛, 2012
映秀8.14特大泥石流灾害
映秀镇
银杏乡
映秀—银杏段航测图像
映秀至银杏段几乎是逢沟必发,沟沟相连
胡涛, 2012
烧 房 沟
红 椿 沟
映秀镇
胡涛, 2012
汹涌岷江水冲入映秀镇新区,致大部分街道及房屋被ຫໍສະໝຸດ 。映秀镇新区岷江河道
胡涛, 2012
2012
白鹤滩矮子沟泥石流案例分析

2012年6月27日20时至28日6时许,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 沟遭受局部特大暴雨,导致矮子沟处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 灾害,冲毁沟口一栋三层民居楼房,租住该楼房的施工人 员、家属和民工,有38人失踪、3人遇难。
规模最大的泥石流沟—七盘沟
2013年7.9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岷江流域七盘沟泥石流
岷江流域七盘沟泥石流
一块长约16米的巨石被冲了1公里
受灾最重的乡—汶川草坡乡
2011年川东北 “9.16”特大洪 灾 160年不遇
发生地质灾害724处, 占全年全省地质灾害发 生数量的36%
造成11人死亡、10人 失踪,占全年全省因 灾死亡失踪人数的 47%
清平乡镇附近泥石流冲出量达600万方左右。尤以文家沟、走马岭沟固体物质一次 冲出量最大,仅文家沟泥石流物质冲出量就达450万方以上。同时,走马岭沟内出 现的巨大块石粒径达5~6m,重量达几十吨。据了解,这也是国内近几十年以来 规模最大的一次特大泥石流灾害
袁建新 2012
2012年凉山州锦屏水电站施工区内外“8.30”特大暴雨群发性地质灾害

锦屏电站三号营地北沟坡面泥石流
袁建新 2012
2012年8月29日23:50~24:00左右,北沟 发生约7.0万m3的稀性泥石流,造成但左 岸的13人在转移途中3人遇难、10人失踪。

南沟拦挡坝内泥石流堆积及冲板房 葛洲坝锦屏二级西端拌和楼坡面泥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