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
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思考

2 地 震 作 用 的破 坏 方式
地震作用的破坏方式主要有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 和地质灾害两种。这两种破坏方式都与建筑物所处位 置的地质构造和场地条件密切相关。 地震波在不同地质构造 中传播速度和方式是有差 异的,所 以在地面引起的波动和破坏的程度也是不同 的。 总体来看 , 处于断裂构造或褶皱构造 区域 内的建筑
筑 物 的破 坏 ,尤其 是 山 区的建 筑 物 。在 汶川 特 大地 震 中 ,修 建在 滑坡 地 带或 断 裂带 附 近 的建 筑物 在此 次 地 震 中破 坏 非常严 重 , 甚 至在 一 些地 震低 烈 度 区域 , 因选 址不当, 建 筑物 建设 在 滑坡 地 带 , 而使 一 些建 筑 物被 掩 埋 或 冲毁 。
越周期与建筑物 的自振频率 以及地震波的振动频率相
近 时会 引共振效 应 , 也会加 剧建 筑物 的破 坏 。
坏程度 历史 上罕 见 。此次 地震造 成 大量建 筑物毁 坏 , 引
发了众多滑坡 、 崩塌 、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 造成 巨大 的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该地震受灾面积达 4 4 万k m , 涉 及四川、 甘肃和陕西 3 省2 3 7 个市县。 地震波及大半个
作者简介 : 王晓刚( 1 9 7 5 一 ) , 男, 汉族 , 甘肃武都人 , 大学本科 , 工程师 , 主要 从 事 防震 减 灾 、 震 灾 预 防研 究工 作 。 通讯作者 : 马成 ( 1 9 8 3 ~ ) , 男, 汉族 , 陕西 子 洲 人 , 大学 本 科 , 工程师 , 主 要从 事 防震 减 灾 、 震 灾 预 防 研 究 工作 。
建 筑设 计
2 0 1 5 年( 第4 4卷) 第 l 1 期
5 ・ 1 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 与思考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设计的思考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设计的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对地震震区砌体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倒塌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建筑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建筑的规则性要求、结构整体性要求、砌体结构楼梯间设计要求、防震缝设置问题、结构多道抗震防线要求)
进行了讨论,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抗震设计;建筑结构;倒塌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
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多亿元,房屋倒塌6384万m2;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房屋倒塌15578万m2[1]。
如此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都发生在低烈度设防区,人们缺乏防震意识,灾区大量的农村住宅和城镇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房屋均没考虑抗震设防,根本经不起如此大的地震。
1.建筑结构倒塌分析
通过对唐山、汶川地震的建筑震害相关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过程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建筑在竖向及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在地面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倒塌;第二类是地震过程中部分竖向承重构件破坏,地震后由于破坏构件上部结构不能继续承受竖向荷载,而发生倒塌[2]。
从倒塌的形式看可分为整体倒塌和局部破坏引起的连续倒塌两类。
从汶川地震震害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问题

从汶川地震震害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问题通过2015年度工程类继续教育培训,老师生动的讲述了汶川地震震后一些特殊典型破坏的案例,使我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下面简单谈谈我对本次继续教育的认识和收获!此次汶川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汶川、汉旺、青川、北川等地区,烈度估计达到10~11度;绵竹、绵阳达到8~9度;远至成都、西安都有震害。
震中地区房屋成片倒塌,剩下尚存的建筑也受到严重破坏。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反思:为什么类似于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震害又一次发生?其实,唐山地震后总结了不少关键性的经验教训,对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照理说设计中的大问题不应该再出现了,可是三十年过去,历史又再次重现,在汶川地震中还是看到唐山地震的老问题。
看来重新认识这些常规问题还是十分必要。
1砖混结构111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的必要性地震前的唐山大量采用没有任何抗震措施的粘土砖和天然石砌体结构,这种松散的堆积墙体地震中大都飞散、倒塌,剩下来还未倒塌的房子也破坏严重。
此后一直强调采用构造梁、柱提高砖混结构的整体性,防止产生严重震害。
112加强纵横墙拉结除了圈梁对所有墙体起拉结作用外,纵横墙交会处的拉结构造措施也非常重要。
横墙应设马牙槎,即沿端部砌成凹凸形,伸入纵墙内。
还要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宜每六皮砖一道,至少两根6mm钢筋,伸入砖缝长度不少于400mm。
113尽量避免纵墙承重在住宅楼中预制板搭在外纵墙上,是常见的做法,但这不是好的支承方式。
纵墙是砖混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如上所述,它非常容易倒塌。
唐山地震已有深刻的教训,这次汶川地震中又再次出现。
为了设置教室、会议室等大空间,往往以混凝土大梁代替横墙,梁端搁在纵墙上。
这种单摆浮搁的支承方式加上纵墙常常震裂震散,很容易导致楼面坠落。
震区一些学校教学楼一垮到底,恐怕与采用纵墙抬梁的结构体系有关。
早在唐山地震后就总结过这个教训,提出了大梁应设混凝土柱支承的措施。
与此相似,采用单柱内框架也要特别慎重从事,因为一条腿独立,解决不了两头垮塌的问题。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引言]汶川大地震后,福建省设协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组织结构专家到成都、彭州(彭州市区、通济镇、白麓镇、小鱼洞)、都江堰、绵竹市、汉旺镇等地进行震害调查,涉及的结构型式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砌体、排架、钢结构等,为了认真总结震害经验教训,分析结构的破坏机理,提出设计的改进建议,对新建筑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汶川地震基本参数:根据地震部门提供的数据,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如下:震级M8.0,断层为龙门山断裂,震源深度14KM,断裂长度185KM(主震),烈度分布6~11度。
这次地震震害给人的总体感觉,随地形分布,西北高震害严重,东南底震害较轻。
二、典型震害及实景照片:图1都江堰都江之春楼盘有一幢纯框架结构的七层建筑,底层空旷,上部有隔墙,图2楼梯梯板拉裂的震害图3 水泥厂结构的震害图4 白鹿镇中学在地震断裂带两侧教学楼的震害图5 都江堰都江之春楼盘底层柱破坏图6 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隔墙震害图7 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单层厂房震害图7 小鱼洞大桥的震害三、结构概念设计问题:1、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必须有多道抗震防线,这是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也充分表现出来,有些建筑倒塌,而有些建筑不倒,下面从空旷建筑倒塌来看结构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这次震害学校教学楼较为严重,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砌体结构,但这次震害表明空旷的学校(框架结构)教学楼倒塌(如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学楼,建于2007年3月),而附近的4层砌体结构办公楼,尽管破坏非常严重,但并没倒塌。
为什么在强震作用下,性能比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而不如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的砖混结构?其主要原因就是纯框架结构只有一道防线,在大震时,一旦这道防线突破,结构就丧失了全部的承载力而倒塌;而砌体结构住宅和办公楼,由于小开间布置,纵、横墙体较多,按照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其整体性和延性较好。
汶川地震村镇建筑震害浅析及抗震建议

汶川地震村镇建筑震害浅析及抗震建议0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东部龙门山构造带汶川附近发生的8.0级强烈地震惊动了整个世界.不仅给震中区附近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而且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大范围造成破坏.在此次地震中,沿地震带大部分地区建筑结构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村镇建筑遭受到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
村镇建筑的抗震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抗震能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非常重视民房的地震安全问题,其村镇建筑普遍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地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各国政府也已开始重视村镇建筑地震安全问题,如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印度、伊朗、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在村镇建筑抗震技术研究和村镇建筑抗震加固方面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探索.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尚未将村镇建筑建设纳入国家规范管理范围,对村镇建筑抗震技术推广应用进展较慢,其抗震能力仍普遍低下.在国内,自唐山地震以来,大陆共发生了几十次破坏性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广大农村和乡镇地区.由于广大农村和乡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建筑设施防震能力薄弱,在遭受同等地震烈度的条件下,农村人口伤亡和建筑的倒塌破坏程度远高于城市,越贫穷的地区,受灾越严重.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我国村镇正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2005年统计结果来看,全国有595.8×104户村镇农(居)民新建住宅,占总户数的2.27%,全国村镇房屋竣工建筑面积9.78×108m2,其中住宅6.88×108m2.可以看出,我国村镇住宅面积不断增长,村镇建筑抗震能力成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汶川地震中四川地区村镇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加以介绍,对作者在灾区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破坏现象加以分析,给出村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建议,为以后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工作提供参考.1汶川地震概况(1)地震的影响范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汉川县映秀镇(东经103.40、北纬31.0“),震级Ms=8.O,震源深度14km。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分析与思考

设计 建造 的建 筑表 现 出 良好 的抗 震 性 能 , 即使 在 地 震 区实 际烈度 高 出抗 震 设 防 烈 度 3~4度 ( 地震 动 强 度超 出预计 的 1 0倍 ) 的情 况 下 , 了极 个 别 建 筑 除 物 外 , 大多数 建 筑受 到 中等至严 重破 坏 , 却没 有 绝 但 倒 塌 , 正 意 义 上达 到 了 “ 震 不 坏 , 真 小 中震 可 修 , 大 震 不倒 ” 三 水 准 抗 震 设 防 目标 ; 的 而按 之 前 设 计
能对 主体结 构造 成 破 坏 , 自身 破 坏也 严 重 。如 果’
量混 凝土 块在裂 缝 处 脱落 , 坏 严 重 的 是 上下 贯 穿 破 的整 体裂 缝 , 部钢 筋 弯 曲 , 类 破 坏 出现 量 最 大 , 下 这
说 明梯板 在地 震 作 用 中起 到 了 K型 支 撑 构 件 的作 用, 梯板在 反 复拉 、 压过程 中破 坏 。
框 架结 构 ( 括设 置 在 框 剪 结 构 ) 的 楼 梯 构 包 中 件在 地震 中破坏 数量 相 当多 , 具体 破 坏形式 包括 : () 1 板式 楼 梯 的梯 板 在 板 底 中部 出现 裂缝 , 大
图 6 刚度较 大 的填充 墙会 加大 地 震作 用 , 充墙 : 。 填
地 震短 临预报 目前 不 能 实 现 相 同 , 为长 期 地 震 预 作
报 的地 震 区划 也 不能 给出确 定 的准确结 果 。 目前 世
1 关 于地 震 区 划
汶川 、 成都 、 阳、 阳等 地 区 的地 震 基 本设 防 绵 德 烈 度为 6度或 7度 , 在 汶 J 地 震 中重 灾 区实 际 发 但 l I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摘要:本文通过对遭受汶川地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砌体结构的震害,针对概念设计、构造、未成年人保护、楼梯间等问题,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版条文及08年修订版变更条款(以下简称《规范》),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原因,浅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关键词:汶川地震概念设计构造未成年人保护楼梯间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5级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89规范”之前的建筑物多数遭受严重破坏,直至倒塌;90年以后建造的建筑大部分作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在极震区,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了,可相邻的砌体结构却“裂而不倒”。
本文依据《规范》,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原因,浅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1 抗震设计应重概念、轻精度地震作用计算是依据当地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对应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的设计取值来计算的,原本就是一种数学上的精似计算,想得到精确准确的计算结果是非常困难的。
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设计时只靠提高地震作用来提高抗震能力,结构的各构件将需全面增加材料,增加投资,不符和我国国情;而提高抗震措施,着眼于把财力、物力用在增加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上,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1.1 结构体系合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5.2条3.5.3条规定,不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砌体结构,均要求结构体系完整,传力路径明确,但在设计中,为满足建筑师的创新突破,结构设计以拆柱子、开大洞、砌体结构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构件承重、转角开门窗、楼梯间凹凸于建筑转角等作为代价,结果破坏了结构整体性及传力路径,在地震中率先破坏导至结构失稳坍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包括轻质隔墙)不合理布置,可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上下楼层的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墙不到柱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目前的学校建筑因建筑构造要求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多采用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结构抗震计算时,此体系结构对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高烈度区的横向层间位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而倒塌,1.2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此次地震发现,在高烈度区理论上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倒塌的,而抗震相对较差的的砌体却也有裂而不倒的;甚至个别私人建造的砖木结构的住宅都完好无损;同一地点,同是砌体教学楼,有的损坏严重,甚至倒塌,有的却表现良好。
第10节 512汶川地震绵竹房屋震害分析与思考

2.3 不同结构形式震害 2.3.5框架-剪力墙结构 15层,建于1992年
剑南春大酒店
填充墙出现开裂,主体基本完好
3 村镇建筑震害
● 村镇房屋结构形式主要为2~4层的砖混结构或砌块 墙混合结构;
● 布局混乱,圈梁、构造柱设置较少或没有设置; ● 施工质量较差; ● 绝大部分采用空心预制楼板; ● 农村民居多为单层120厚砖墙或砌块墙承重混合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今后工程抗震的建议”
512汶川地震绵竹房屋震害分析与思考
2022年9月3日
目录: ■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绵竹简介 ■城区建筑震害 ■村镇建筑震害 ■工业建筑震害 ■构筑物及其他震害 ■总结与思考
分析判斷建築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共振現象 柱強樑弱 結構設計 地層特性 建物倒塌的原因 防震建築技術
2 绵竹城区建筑震害
2.1 城区建筑结构形式
●多层砌体结构;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 ●底层局部框架-砌体结构;
大量使用预制板
●多层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剑南春大酒店
●城中村棚户区:多为120厚砖墙或砌块墙结构;
2.2 总体震害
硬山搁檩、木椽、瓦片屋顶
● 基本完好: 6% ; ● 轻微破坏:14% ; ● 中度破坏:40% ; ● 严重破坏:30% ; ● 倒塌:个别
建築物的施工品質應把握「柱強樑弱」的原則,因 為遇到強震時,柱子若不夠強韌,房子一下子就坍塌, 橫樑則是慢慢被拉斷,居民還可以爭取時間逃生。
建築材料以鋼骨結構(SRC)的耐震性較好、韌性較 佳,鋼筋混泥土(RC)次之,磚造的建築物較差。木結 構的房子柔軟性佳,但在地震中易發生火災事故。
結構設計
绵竹轻钢厂房基本完好,仅个别柱间支撑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市 区 ,有很多砌体结构房屋震后基本完好 ,表现 出
很好 的抗震性能 。即使离地震断裂带很近的一些砌
体结构房屋 ,在坟川地震 中也基本没受任何损伤 。图
是 位 于都 江 堰市 虹 口镇 高 原 村 的一栋 民房 ,调查
表 明 ,虽 然离该 民房水平距离不到
处有一竖 向
错 动超过 的断层 ,但是其几乎没受 到任何 影响 。
学楼 ,不 仅实现 了大震不倒 ,其 中一栋还实现 了大震 不坏川 。调查表 明 ,这些表现好 的建筑物一般 由正规 单位设计和施工 。
鉴 于我 国 目前 的整体经 济水 平 ,砌 体 结构 仍 是 我 国应用最 为广泛 的结构 型式之一 。笔者认 为 ,简单 地认 定砌 体结构抗 震性 能差 、不 能采 用预制 空 心板 的观点 均具有一定 的武断性 。相 比于 内部空 旷 的框 架结构 ,砌体结构 的刚度大 ,在 同样 地震作用下 产生 的侧移小 ,此外 ,砌 体结构 中的构造柱和圈梁增 强 了 砌 体结构 的整体性 ,提高 了墙 体 的承载 能力 和 整个
介绍 了地震灾 区常见 的几种结构 的主要破坏特征和
由此 引发 的抗震设计 思考 ,试 图 为结 构抗震 设计 规
范 的修订提 出一些建议 。
砌 体 结 构 在 我 国广 泛 应 用 于 住 宅 、办 公 楼 、学 校 、医院等建筑工程 中 。由于砌体结构材料具有 明显 的脆性性质 ,其抗拉 、抗弯 、抗剪强度均很低 ,以往 的 震 害表 明 ,相 比钢筋混凝 土结构 或钢结构房屋 ,砌体 结构房屋 的抗震能力较差 。此 次地震 区有数量众 多 的单层 和 多层砌 体结构 房屋 ,因建 造年代 和建设 条 件不 同 ,建筑物震 害情况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
耗散地震能量 ,从而保护了主体框架 。从填充墙 的破 完全底框砌体结构相 比 ,局部底框砌体结构表现 出
坏形 态 可 以分析其 在地震过 程 中所起 的作用 ,有助 更差 的抗震性能 。因此 ,在地震 区尤其是设防烈度较
于人 们认识 填充墙 和框架结构相互作用 的机理 。
高 的地 区 ,应 慎用该类 结构 。
采用预制空心板 ,板之间的连接构造不能满 足有关 规 范 的要求
现 ,分 析结 构破 坏 的原 因 ,汲 取 成 功 的经 验 ,对 于提 高砌 体结构抗震设计和施工水 平具有重 要的意义 。
没有根据 现行《砌体结构设计 规范 户 〕要求 设 置构 造柱 和圈梁
砌筑砂浆强度过低 ,砌筑质量存在一定 的问 题
钢筋 混凝土框 架结构震 害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 架也是此次地震灾 区采用较多的
未经正规单位设计 、施工 ,系业主 自行 建造 。 在极震 区映秀镇 ,建筑倒塌情况非常严重 ,其 中
包括许 多多层钢筋 混凝 土框架结构 ,但是一部分 多 层砌体结构却实现 了大震不倒 。图 为映秀镇漩 口
中学 的教师住 宅楼震后情形 ,调查发 现 ,该 中学 的几
充墙 的竖 向布置无量化 的规定 ,导致结构设计人员 框架 中合理地布置填充墙 ,结构设计 时合理地考虑
无章可循 。即使在汉力地震后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填充墙 的影 响 ,是确保框架结构 获得 良好 的抗震性
局部修订版 中 ,也仅提出了如下要求 “框架结构 的 能 的基本途径 。
围护墙 和隔墙 ,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 的不利影
值 得 注 意 的是 ,汉川地震 中严 重 破坏 甚 至倒 塌
收稿 日期
一 一 修 回 日期
一一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重点项 目
。 、特别项 目
。。、和面上项 目
展规划 作者简介 李碧雄
项目
,
资助
仆 ,女 副教授 ,博 士研究生 。主要从 事结 构工 程抗震 研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发
位于断裂带两侧 的彭州市 白鹿镇 中心学校 的两栋教
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 ,以往普遍认为相 比于砌体结构 ,该种结构能获得较好 的抗震 性能 ,但 这次地震 。李碧雄等在文献 「 中对钢筋混 凝 土框架结 构 的震 害情况进行 了详 细 的介 绍 和分 析 ,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底层形成薄弱层 出于对建筑物使用功能
的考 虑 ,如 上部 为住 宅 、下部 为商业 用 房或 车库 ,相
对 上 部 其 他 层 ,底 层 填 充 墙 较 少 ,甚 至 于没 有 填 充
墙 ,导致 层 间侧移刚度相差较大 ,地震作用下建筑物
的侧移集 中在底层 ,使之成为薄弱层 。这种 由于竖 向
刚度 不连续造成侧 移 集 中在底 层 的情 况 ,在汉川 地
传统砌体结构采用 墙甚至于 墙 承重 ,屋面 采用硬 山搁擦 、擦条上直接铺瓦的结构形式 ,无钢筋 混凝 土构造柱和圈梁 。近 十年来 的居 民 自建建筑 中 , 使用 广泛 的砌体结构形 式是 无构造柱 ,但设置 了圈 梁 ,一 般 设 在 屋 盖 下 方 和 基 础 上 方 ,采 用 预 制 空 心 板 ,板之 间无 连接 。上述结构形式均 不满 足现行《建 筑 抗 震 设计规 范 户 〕的相关 要 求 ,因此 ,地 震 中该 类 结构受损严重或完全倒塌 ,如 图 所示 。图 为什 郁莹华 的某小学教学楼 ,图 为位 于彭州 白鹿镇 的二 层 民居 ,均 采 用 传 统 砌 体 结 构 ,地 震 中完 全 倒 塌 。图 为位 于绵竹汉 旺镇 的多层住宅楼 ,虽设 有 圈梁 ,但无钢筋混凝 土构造柱 ,地震 中严 重破坏 。
第期
李碧雄等 汉川地震 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
的建筑物 中 ,最多的结构型式是砌体结构 。图 为都 江堰市一栋严重受损 的 层 砌体结构住 宅建 筑 ,调 查发现 ,该栋建筑物没有按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 这类严重受损或倒塌 的结构大都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或其 中之一
墙体厚度太薄 ,很多农村 民房采用 墙 ,或 者采用空斗墙
建筑物 的变形能力 ,而小震作用下抗震验算没有计 入其所做 的贡献 ,因此 ,在设计 合理 、施工质量得 到 保证 的情况下 ,砌体结构完全有可能获得 良好 的抗 震性能 ,实现大震不倒 的 目标 。从此次汉川地震 中砌 体结构 的表现和砌体结构本 身 的特点可看 出 ,单 纯 地 用延性 系数 的大小来衡 量结 构抗 震 能力具有 一定 的局限性 。认真总结坟川地震 中砌体结构的各种表
响 ,避免不合理设 置而导致 主体结构 的破坏 。”虽然 作 为新增 的强制性条 文列人规范 ,但设计 人员在执 行过程 中仍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因此 ,深人研究不 同
底框或部分底框砌体结构房屋震害 分析
填充墙 布置情况下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的影
底框或部分底框砌体结构房屋是我 国城镇建设
响 ,以期 提 出对填充墙 布置 的量化规定 ,具有重要 的 中应用较 多 的一种结构形式 。该 种类 型结构利用钢
等地震 多发 国家 的经验 表 明 ,虽然 目前 不 能准 确 预
报地震 ,但是通过对建筑物进 行合理 的设计和施工 ,
能最 大程度地减 轻地震带来 的损失 。我 国随着整体
经济实力 的增强 ,将越来越重视建筑 物 的抗震设 防 ,
而历次地震 中各类建筑物 的表现则是制定结构抗震
设计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基于大量现场勘查 ,
栋砌 体 结构 教师住 宅楼 和学 生宿 舍楼 均发生严 重 破
损 ,但屹立未倒 。这些砌体结构均按现行规范的要求 设置 了构造柱和圈梁 。与图 相邻 的另一栋新建 层
砌体结构住 宅震后基本完好 ,其客厅 等大空间采用
现浇楼 、屋盖 ,基本按现行规范要求设置 了构造柱和 圈梁 。
在受地震影 响严重 的都江堰市区 、什郁市 区 、绵
关键词 演川地震 房屋建筑 结构破坏 抗震设计
中 图分 类 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一一
弓言
砌体 结构 震 害分 析
年 月 日下 午 点 分 , 四川 坟 川
,
发 生里 氏 级 特 大 地震 ,此 次
地震 是新 中国成立 以来破坏力最强 、波及范 围最广 、
救援难 度最 大 的地 震 ,给震 中和 地震 波 及 区带 来 了
极 大 的损失 。汉川地震灾 区房屋结构 主要 为钢筋混
凝 土框架结构 、砌 体 结 构 和底 框 或局 部底 框砌 体 结
构 ,不 同的结构 型式 所 表现 的抗震性 能 具 有 丰 富 的
多样性 。此次地震 中各类建筑物的表现极大地丰富
了人类对建筑物抗震性 能 的认识 。
地震 预报 目前仍是 一个世界性难题 ,日本 、美 国
工程价值 。
筋混凝 土梁柱 和砌 体墙混合 承重 ,由于两种结构材
填 充墙 破 坏 框架 结构 中填 充墙 的破坏 非 料力学性质不 同 ,地震作用下 ,该种混合结构受力性
常普遍 ,即使在地震烈度较低 的成都市区 ,也有一部 能复杂 。此次地震 灾 区底框或局 部底框框架砌体结
分 建筑 物 的填 充墙 和梁 柱界 面上 出现 明显 的裂 缝 。 构房屋数量较多 ,结构 布置形式多样 ,破坏程度 和破
、出现 明显 的斜裂缝 图
和
部分压碎或坍塌 图
。调研发现 ,用空心砌块砌
所示 ②过 渡层严 重破 损 或完 全压 溃 ,如 图
和图 所示 ③建筑物部分或整体坍塌 ,如
图
所示 。
体作 为框架结构填充墙 时 ,填充墙 的 自身破坏相 比
汉川地震建筑震 害表 明 ,底层框架或局部底层
于实心砖砌体更 为严重 ,此 时填充墙 的破坏 有助 于 框架砌体结构相 比于其 他结构形式破坏更严重 ,与
第 卷第 期 年月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泣川地震 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
李碧雄‘ , 谢和平 , 邓建辉 , 何 昌荣 , 王 哲
四川大学建筑 与环境学 院 ,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