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评价方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

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

技能考试20%

个人作业10%

课堂参与10%

2、评价等级

90分及以上优

80分及以上良

70分及以上中

60分及以上及格

60分以下不及格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 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1.简述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范围。 2.陈述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 3.展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4.从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围方面分析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能给生长、发育下定义。

2.复述胎儿期、新生儿期、围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青春期的概念。 3.陈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4.列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5.列出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

标。

6.说出出生时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概念、平均值、增长规律、体重及身长 的计算公式、上部量和

下部量的概念。 7.列出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估的方法。

8.说出前囟的概念、正常值、闭合时间以及后囟的闭合时间。 9.描述脊柱三个自然弯曲的形成过

程。 10.说出乳牙的数目、出牙时间、出牙顺序、换牙时间和顺序。 11.复述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的

3 个阶段。

12.说出出生时脑重及发育情况。 13.复述小儿动作发育遵循的规律,粗、细动作的发育过程。

14.解释测量前囟的意义。

15.举例说明小儿认知的发展过程、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16.讨论游戏的功能。

17.熟练完成小儿各项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 18.比较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时间和特点。 19.根

据各年龄阶段游戏的发展特点,指导家长选择合适的玩具和游戏。 20.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小儿发展特点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技能实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一、生长发育: 5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 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描述了小儿体格生长与发育、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的有关知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应用目标: 理解目标:

自修: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

第三章儿童保健

一、儿童保健:1h

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童保健的定义、我国儿童保健组织、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以及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说明了儿童保健对于减少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

2、

3、

4、

5、

理解目标:6、7、

应用目标:8、

9、

简述儿童保健的概念、我国儿童保健组织机构。

说出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安排及访视内容。

复述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保健重点。说出预防接种的概念。

描述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概念。

列出几种常用免疫制剂。

解释计划免疫的意义及程序。

陈述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新生儿家庭访视时,对父母进行健康宣教。

10、应用各年龄期不同的保健重点对儿童实施健康保健。

11、结合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按步骤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接种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自修: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

点。

第四章健康小儿的营养

一、健康小儿的营养:5h

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热能、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及其需要量、婴儿喂养方法、儿童和少年的膳食安排及其注意要点。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1、说出小儿对能量需要的五个方面。

2、说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

3、叙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4、列出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5、复述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

6、列出儿童、少年膳食安排及进餐的注意要点。理解目

标:7、解释各营养素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8、确认供能营养素间的适宜比例。

9、区别补授法和代授法。

10、讨论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及少年的膳食安排要点。 应用目标: 11、能正确指导母亲

进行母乳喂养。

12、为人工喂养儿配制牛奶及计算奶量。 13、熟练完成小儿的人工喂养。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电教: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技巧。 技能实验:牛奶配制。

第五章 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一、 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6h 二、 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描述了小儿用药 的特点和护理,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 则,液体疗法的护理,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儿科护理病历的书写。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0、

解释低钾血症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1、解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2、明确液体疗法中补液量、补液种类、补液速度。

13、运用所学知识能采取有效减轻住院儿童压力的护理措施。

14、按步骤完成口服、注射、外用等给药法。 15、判断患儿的脱水程度。

16、能简易配制几种常用的混合溶液。 17、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液体疗法的护理。 18、按步骤完成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19、按护理程序书写1?2份护理病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临床见习:口服、外用、注射给药法;与患儿沟通。 技能实验:常用混合溶液的配制、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列出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 复述小儿常用药物的种类。

列出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说出常用液体的种类,口服补液盐的成分。 说出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举例说明各期儿童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陈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陈述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及用药注意事

项。 区别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机制、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1、 理解目标:

2、

3、

4、

5、

6、

7、

8、

9、 应用目标:

个人作业:书写见习报告;书写一份儿科护理病历。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一、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5h

二、 本章描述: 本章描述了新生儿分类、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其护理措施,介绍了新生儿窒

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 钙症等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3、 4、 5. 6、

8、 9、

10、

选择最佳护理方案为足月儿和早产儿实施护理。

11、 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 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钙症。

第七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介绍了维生素 D 、A 、B i 、C 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 A 缺乏症、维生素B i 缺乏症、维生素 C 缺乏症、锌缺乏症的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说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概念、病因。

2、 复述各种维生素的来源、生理功能及缺乏的原因。

3、 描述各种维生素缺乏病、锌缺乏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1、 2、 列出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复述各种新生儿的概念。 描述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 说出足月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描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讨论足月儿、早产儿的常见护理诊断。 陈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陈述新生儿胆红素

代谢特点 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7、

理解目标: 4、陈述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陈述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 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相 应的护理措施。

7、运用护理程序对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 症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其他维生素缺乏、锌缺乏症。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描述了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介绍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并按照护理 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h

二、本章描述: 本章描述了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口炎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 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复述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各种口炎的病原体、临床表现。

3、说出小儿腹泻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4、复述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的概念。

1、复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解释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本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4、陈述小儿肺炎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5、陈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6、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儿,提出常见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整 体护理。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5、说出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 6、陈述各种口炎的治疗原则。

7、解释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 8、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口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 施。

9、能运用护理程序分析小儿腹泻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急性坏死性肠炎 临床见习:小儿腹泻 个人作业:见习报告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类,临 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指征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还描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 原则及其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0、

陈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运用护理程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12、运用有关知识对病毒性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提出护理诊断,制 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

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复述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型。 说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要点。 给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定义。 复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解释心脏胚胎发育的过程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陈述正常胎儿的血循环及出生后

的改变,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 压的特点。

指出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病因。 陈述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

现、辅助检查特征。 说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1、 理解目标: 2、 3、 4、 5、 6、 7、 8、 9、 应用目标:

1、复述小儿的造血特点、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种类、白细胞数及分类。

2、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下定义。

3、列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4、说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 则。

5、陈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6、解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7、运用护理程序分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8、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血病的常见 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

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急性白血病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描述了急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泌尿道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并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计划。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2、

3、 4、 5、

6、

7、 8、

9.

10、

陈述急性肾功

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运用护理程序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12、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

一、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叙述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 表现、治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护理。还介绍了原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1、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复述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与本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说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复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及临床特点。 说出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给急性肾功能衰竭下定义。 说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解释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特点。 解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 陈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

治疗原则。

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一、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下丘脑 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应用目标: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儿童糖尿病。

1、说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复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表述脑性瘫痪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解释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

5、陈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的可能病因。

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 施护理措施。

7、讨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的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一、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1h

第十三章

1h

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

-垂体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和发

1、说出生长激素缺乏症、尿崩症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复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3、陈述生长激素缺乏症、尿崩症的病因。

4、陈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5、表述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理解目标: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性瘫痪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描述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风湿热、 儿童类风湿、 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 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儿童类风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 、、>:

第十六章

一、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遗传性疾病的一般概念及其预防措施, 描述了 21—三体综合征、 糖原累积 病、苯丙酮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第十七章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一、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3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说出本章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

2、复述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3、复述原发型肺结核、结合性脑膜炎的临床表

现。

理解目标: 4、陈述各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1、阐述小儿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特点。

2、给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下定义。

3、复述风湿热、儿童类风湿、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定义、 临床特征、

治疗原则。

4、陈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几种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5、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本章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1、说出遗传的概念,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性疾病的分类及各类遗传性疾病 的含义。

2、复述 21—三体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

3、复述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4、列出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5、陈述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本章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理解目标:

应用目标:

应用目标: 5、能应用正规方法加强小儿传染病的护理与管理。

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本章疾病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7、能指导家长及儿童采取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自修: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

第十八章 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一、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蛔虫病、 蛲虫病的病原与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及护理, 并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1、说出蛔虫病、蛲虫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常用驱虫药物。 应用目标: 2、能按护理程序对寄生虫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

自修:蛔虫病、蛲虫病

10 、陈述感染性休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11、陈述心跳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12、识别急性中毒患儿的主要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13、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急症患儿的相关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14、按步骤完成催吐、洗胃、导泻、洗肠、吸痰、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四、教学方法:

第十九章 一、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二、本章描述:

本章介绍了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 咳描述了小儿各种常见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 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三、学习目标: 识记目标: 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5h 常见中毒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及护理。 理解目标: 1、 2、 3、 4、 5、 6、 7、 8、 9、

列出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常见中毒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 复述小儿惊厥、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说出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

说出感染性休克的概念、治疗原则。 给心跳呼吸骤停下定义。

列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病因。 陈述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陈述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发病机制。 解释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

疗原则。

应用目标:

理论讲授

技能试验:催吐、洗胃、导泻、洗肠、吸痰、心肺复苏自修:急性中毒、感染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44)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菌痢流行期间易感患儿可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该疫苗得免疫期可维持 A、1~3个月 B、3~6个月 C、1~6个月 D、6~12个月 E、6个月 2、接触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易感患儿应检疫 A、1周 B、2周 C、3周 D、5天 E、3天 3、流行性腮腺炎应隔离至 A、体温恢复正常 B、腮肿完全消退后3日为止 C、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 D、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10天 E、发病后21天 4、下列关于百日咳患儿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夜间痉咳影响睡眠可遵医嘱服用镇静剂 B、应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较稀的食物 C、痉咳后进食,食后应少动 D、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 E、痰稠频咳者用雾化吸入 5、易感婴幼儿在接触百日咳患者后,能有效预防发病的首选措施是 A、立即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 B、口服红霉素 C、使用百日咳高价免疫球蛋白 D、立即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E、肌内注射青霉素5~7天 6、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 A、麻疹 B、川崎病 C、咽结合膜热 D、风疹 E、幼儿急诊

7、易感儿接触麻疹后进行被动免疫应在 A、接触后5天内 B、接触后10天内 C、接触后2周内 D、接触后3周内 E、接触后1个月内 8、关于小儿时期传染病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传染病发生率较成人高 B、起病急 C、症状轻,容易忽视 D、病情复杂多变 E、容易发生并发症 9、下列关于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传染病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 B、患儿预诊后按不同病种分别在指定的诊室进行诊治 C、将传染病患儿隔离置特定场所 D、卫生宣教是搞好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E、以上说法均正确 10、猩红热患儿隔离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 B、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解除隔离 C、有无并发症必须隔离至痊愈 D、咽拭子培养阴性后解除隔离 E、症状消失后2周才可解除隔离 11、下列关于猩红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高热时忌酒精擦浴,可以采用冷水降温 B、急性期应注意补充大量维生素 C、用温水清洁皮肤禁用肥皂水 D、预防并发症,每周送尿常规检查2次 E、应及早使用青霉素治疗 12、无并发症的水痘患儿应隔离至 A、出疹后5天 B、出疹后10天 C、部分皮疹结痂 D、全部疱疹结痂 E、全部结痂脱落 13、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以下正确的是 A、可以多进食饼干、薯片等调节食欲 B、严禁温盐水漱口,防止疼痛加重 C、可进食水果和补充维生素C片

护理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专科培 养方案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格式与要求 护理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现代护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医学知识,有较强实践技能与健康教育能力的,能适应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服务于临床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保健护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基本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基本医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并具备探索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的素质;具备现代护理理念,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2、专业要求 (1)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和身心整体护理能力;

(3)具有对常见药物疗效和药物反应的观察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病人的初步应急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病房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刊,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技能要求 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基本医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并具备探索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的素质;具备现代护理理念,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分为(119)学分。其中:理论教学(85)学分,实践教学( 34)学分。 四、学制与学位 1、标准学制为( 3 )年,可在( 3 )年内完成。 2、授予(专)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生理学(含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生物化学(含实验)、病理学(含实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健康评估、护理管理学、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pdf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一、填空题 1.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 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3.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 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 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及摄食消 耗 6 个方面。 5. 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6.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 2—3 天内出现黄疸, 4—5 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 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 周。 7. 临床上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类型: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8. 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 9.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0.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 征、Brudzinski 征阳性。 二、选择题 1. 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 1 周。 2. 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免因溢乳而引起窒息。 3. 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保健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 天称新生儿期; 22—胎龄满28 周至出生后7 足天,称围生期。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 24℃,湿度55%); (3)婴儿期:出生后到 1 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吸收能力未 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 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 患感染性疾病, 故应按时免疫接种; (4)幼儿期:自满 1 周岁到 3 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 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 5 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窒息(初生1—3 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 1—5 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18 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鼓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罚幼儿。 (5)学龄前期:自满 3 周岁到6—7 岁为学龄前期; 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同时生 6)学龄期:自6—7 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易出现上学的不适应性; 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角色。 了解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课程内容 一、儿科护理学概述。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五、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一、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二、熟悉儿科护理的特点。 三、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格生长和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和测量方法;计划免疫程序。 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课程内容 一、生长发育概述 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生长发育评估 见习体格生长的测量及判断,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体格生长的评估;与体格三、生长有关的其他发育。 四、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神经系统发育,感知觉发育,运动功能发育,语言发育,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五、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六、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护理;计划免疫。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 三、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四、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五、计划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计划免疫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三、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儿科护理技术。 熟悉小儿门诊、急诊、病房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课程内容 一、参观儿科门诊、急诊和病房的设置及管理。 二、示范小儿病史的采集及护理体检。 三、示教小儿用药护理、小儿约束法、头皮静脉输液法。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病史采集内容及护理体检 二、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 (公共课限选课)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简答题:(黑色的是从试题里和PPT里抄过来的)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书上版本:1)母乳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2)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 3)母乳新鲜无污染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 5)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 6)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以使乳母孕期储备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体型恢复至孕前状态 试题答案版本:(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4 学时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 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 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 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 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 贫血 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 的护理 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 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 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 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27)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 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下列关于小儿泌尿道感染易感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泌尿道感染发生率男孩大于女孩 B、男孩由于包皮过长,包茎积垢,易引起上行感染 C、小儿输尿管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于发生尿潴留 D、IgA抗体生成不足使细菌易于侵入 E、使用糖皮质激素增加感染的几率 2、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A、细菌 B、真菌 C、支原体 D、病毒 E、衣原体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B、大量血浆蛋白经尿中丢失 C、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 4、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机制是 A、肾小球滤过膜内皮窗孔径异常过大 B、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C、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裂隙增大 D、肾血流量增加 E、肾静脉回流障碍 5、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中意义最大的是 A、氮质血症 B、高脂血症 C、水钠潴留 D、低蛋白血症 E、大量蛋白尿 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根据中哪一项是关键 A、全身水肿 B、高血压 C、尿少 D、血尿及红细胞管型尿 E、蛋白尿及透明管型尿

7、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单纯性肾病 C、泌尿道感染 D、肾炎性肾病 E、慢性肾小球肾炎 8、下列关于正常小儿尿液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 B、正常婴幼儿尿液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 C、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 D、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一般有管型尿 E、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9、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肾脏的年龄是 A、2岁以内 B、2.5岁以内 C、3岁以内 D、3.5岁以内 E、4岁以内 10、下列不属于小儿肾脏生理功能的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产生抗利尿激素 C、调节酸碱平衡功能 D、浓缩和稀释功能 E、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 11、单纯性肾病患儿的辅助检查通常不出现的是 A、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 B、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C、血胆固醇升高 D、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 E、尿蛋白++++ 12、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最典型的尿液特征是出现 A、蛋白 B、颗粒管型 C、透明管型 D、红细胞管型 E、脓细胞 13、年长儿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诱发 A、肠炎 B、肺脓肿 C、脑膜炎

儿科护理学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教案2

徐州医学院 教案 讲授章节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二) 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教学时数3学时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儿科护理学》第五版崔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儿科学》褚福棠主编 《现代护理诊断手册》邹恂主编 教学目的 1.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熟悉临床表现、护理 2、新生儿颅内出血:了解病因、治疗要点;熟悉其临床表现,掌握护理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其定义、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 4、新生儿黄疸 1)概述: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熟悉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了解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2)新生儿溶血症: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熟悉临床特点,掌握其护理 5、新生儿败血症:了解病因、治疗要点;熟悉其临床表现,掌握护理 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了解病因、治疗要点;熟悉其临床表现,掌握护理 教学重点 各种疾病的护理 教学难点 1、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2、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3、新生儿溶血症发病机制 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生理

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 见讲稿 教具或课件、或实验器材、或见习病例的准备 移动U盘、电脑、黑板、粉笔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见讲稿 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 复习10分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分 2、新生儿颅内出血15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0分钟 4、新生儿黄疸 1)概述10分钟 2)新生儿溶血症15分钟 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10分钟 5、新生儿败血症10分 6、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12分 小结3分 集体备课纪要 教后小结 任课教师

护理助产-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助产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12年8月修订) 专业名称:护理学 专业代码:1007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基层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公民修养和职业素质,掌握助产及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单位、计生服务站、妇幼保健机构等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 二、主要就业方向 在各级各类医院、学校、产科门诊、产房、产科病房、社区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机构、家庭病房等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工作。 三、专业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健康而奋斗的志向及责任; (3)敬业爱岗、热爱护理事业,尊重生命,关爱患者,体现慎独修养和人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4)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理解并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相关权利;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6)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7)具有一定的就业、创业知识和创业精神。 2.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及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 (4)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 (5)掌握人生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疾病防治、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熟悉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知识。 3.专业应用能力要求 (1)通用部分 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文字输入和处理能力; ②具有熟练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及科技文献检索的能力; ③掌握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2017年4月自考儿科护理学(一)03003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儿科护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3003)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特点的是 A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B.认知、心理社会和行为发展 C.内分泌不稳定,面对更多社会压力 D.体格生长缓慢进行 2.某小儿l周岁,生长发育正常,其身长约为 A.70cm B.75cm C.80cm D.85cm 3.某小儿,女,l2个月,其乳牙数目约是 A.2~4个 B.4—6个 C.6~8个 D.8—10个 4.小儿前囟凹陷见于 A.脱水 B.脑肿瘤 C.脑积水 D.脑膜炎 5.初乳中含有较多的 A.铁元素 B.矿物质 C.饱和脂肪酸 D.免疫因子 6.关于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严格消毒制度,预防感染 B.严格掌握禁忌症 C.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不必处理 D.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7.光照疗法时,最有效的蓝色荧光灯的波长为 A.320~370nm B.370~420nm C.420~470nm D.470~520nm 8.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个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称为 A.小于胎龄儿 B.大于胎龄儿 C.巨大儿 D.适于胎龄儿 9.新生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物质是 A.IgG B.IgM C.SIgA D.IgE 10.关于早产儿消化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吮能力差 B.吞咽反射弱 C.贲门括约肌松弛 D.胃酸及消化酶多

继续教育学院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护理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护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身心方面的健康促进、儿童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等。其任务是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充分利用先进的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以增强儿童体质,维护和改善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人类整体素质。 本课程教学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为考试课,学时3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营养及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了解和认识,儿童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儿科护理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技能 掌握儿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如温箱、光疗箱使用,婴儿喂养技术、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等,了解现代儿科护理技术的发展,并增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 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

三、学时分配 单元名称理论学时 1 绪论 1 2 儿童生长发育 1 3 儿童保健 1 5 儿童营养 1 8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4 9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0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1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2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3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5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20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1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2 合计30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标 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2.熟悉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了解 (1)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2)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 1.重点阐述 (1)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G133106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授课单位:生化工程学院 学时:6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程红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院校的护理专科生,在教学中,要考虑儿科学的学科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实践技能教学,通过教师示教和学生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技能操作能力。注意与其他临床专业学科的区别与联系,适当介绍学科新进展,以使学生提高儿科学理论知识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尤其要把增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基本理念 《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护理学课程。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儿科护理学概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和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并结合多媒体教学(CAI、VCD),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解决儿科临床护理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的儿科临床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1.3 课程设计思路 《儿科护理学》课程内容按护理程序编排教学内容,融合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裂痕,逐步摆脱“医疗+护理”的传统模式,并充实和增设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儿科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基础,培养能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运用护理程序,从疾病概要(包括疾病概念、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包括健康史的采集、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实验室检查内容)、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这几部

护理学知识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护理学知识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护理学知识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资料来源汕尾中公教育 2014年医疗卫生招聘考试护理学知识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1.为低体重儿进行蓝光治疗时,应调节床内温度为( ) A.22-24? B.25-28? C.29-31? D.32-36? E.37? 2.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 ( ) A.出生时体重的2% B.出生时体重的4% C.出生时体重的5% D.出生时体重的8% E.出生时体重的10% 3.中性温度是指: ( ) A.肛温 B.腋温 C.皮温 D.环境温度

E.口温 4.小儿前囟应在什么时候关闭:( ) A.2-3岁 B.1.5-2周岁 C.1-1.5周岁 D.3周岁 E.半岁 5.下列关于头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出生时平均32cm B.3个月时34cm C l岁时46cm D.2岁时50cm [键入文字] E. 5岁时58cm 参考答案: 1.标准答案: D 解析:治疗时,光疗床内温度为30-32?(早产儿和低体重儿32-36?),湿度保持55%-65%,灯管距离 患儿为30-50cm。 2.标准答案: E 解析: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十天左右,恢 复到出生时体重。 3.标准答案: D

解析:中性温度又称适中温度,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机体耗氧量少,代谢率最低,蒸 发散热量也少,又能保证正常体温。 4.标准答案: C 5.标准答案: C 解析:头围可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出生时平均33-34cm,l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护理学知识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测试题,共五题,均为单选题目。 1.3岁小儿的平均身长是: ( ) A.71cm B.75cm C.81Cm D.85cm E.91Cm 2.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血胆红素最高不超过 ( ) A.85.5μmol/L B.171μmol/L C.205.2μmol/L D.256.5μmol/L E.307.8μmol/L 3.按形态学分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 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在患儿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评估家庭的需要、满足家属对信息的需求,住院期间做好沟通工作及健康教育,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未发生护理纠纷,患儿得到良好的护理,家长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使患儿获得更优质的护理。 标签:以家庭为中心;新生儿;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儿童和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1]。新生儿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此期的小儿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的方式和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期疾病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新生儿疾病的特点,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为其一生发展和健康奠定基础。优良的设施、规范的操作、系统的评估、密切监护、周密的计划和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是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1]。近年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CC)的概念、护理理念已普及,我科自2013年1月起尝试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到新生儿有陪病房护理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12月因各种疾病收住新生儿科的3~28 d或由NICU转入的患儿。 1.2方法 1.2.1做好入院宣教患儿入科时,热情接待家长。介绍医院及科室的环境和规章制度、孩子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注意家属特别是患儿父母的心理调适、指导母乳喂养与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建立安全感。 1.2.2.全面评估家庭 1.2.2.1家庭资料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状况、身体情况、宗教信仰及参与照顾患儿的意愿及能力等。 1.2.2.2家庭需求的评估患儿护理:全力救治、生活照顾、缓解病痛、促进生长发育。患儿治疗:了解疾病的主要治疗、主要药物及特殊药物的名称及用法、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的目的和内容。知识需求:病因、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治疗方法和疗效、用药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各种检查操作目的、饮食指导等。 1.2.3落实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具体措施

护理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格式与要求 护理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现代护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医学知识,有较强实践技能与健康教育能力的,能适应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服务于临床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保健护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基本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基本医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并具备探索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的素质;具备现代护理理念,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2、专业要求 (1)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和身心整体护理能力; (3)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药物反应的观察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病人的初步应急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病房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刊,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技能要求 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基本医学知识,能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并具备探索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的素质;具备现代护理理念,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分为( 119)学分。其中:理论教学(85)学分,实践教学( 34)学分。 四、学制与学位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保健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healthy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0 总学分:1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儿科保健学是介绍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预防的一门科学。在整个儿科保健学教学中,要注意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保健的特别之处。同时要注意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与疾病的预防与成人的差别之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如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与喂养、小儿的一般护理.有助于提高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科保健学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环节。本教学大纲将各章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即“掌握”,“了解”。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融会贯通。对“了解”的内容,教师作一般讲授。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记忆其基本概念及特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三章小儿的一般护理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儿科护理学》,崔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参考书: 《儿科护理学考试指导》,林晓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六、有关说明

1.先修课程: 各门基础医学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2.适用专业: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 3.撰稿人:蒋玉宇 4.对学生培养能力的要求,该门课程为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实施整体护理. 5.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又供学生预、复习时使用,已明确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合理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本大纲。 6.大纲的制订说明:大纲分为二级要求:了解、掌握。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专业课限选课): 课程类型(公共课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 1 媒体整合、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实施《儿科护理学》课程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通过提问、作业、实验报告、案例讨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及儿童护理临床实践的特点,将《儿科护理学》分解成7 个侧重点不同的模块,各模块既保持相对独立性,又保持连续性,按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使《儿科护理学》教学具有阶段性的重点,保证《儿科护理学》课程之内涵覆盖全过程,贯穿教学始终。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 评价方法 理论考试 技能考试 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 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 技能考试20% 个人作业10% 课堂参与10% 2、评价等级 90分及以上优 80分及以上良 70分及以上中 60分及以上及格 60分以下不及格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1h 二、本章描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