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互通立交施工组织设计

互通立交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工程概况1.1.1概述本项目位于哈同高速公路K46+170处,为双喇叭互通式立体,共设A至I匝道9条,匝道全长4009米,其中:单向车道匝道(B至I匝道)长4395.4米,双向车道匝道(A匝道)长1709米。

设匝道分离式立交桥334.04米/2座;设涵洞21道(含通道涵8道);设收费站1处;设辅助车道长2157.8米。

1.1.2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A匝道为双向车道;B至I匝道单向车道;设计速度:40km/h;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安全等级:一级;设计宽度:A匝道路基宽度19m;C、D、G、H匝道路基宽12m;B、E、F、I匝道路基宽8.5m;环境类别:II类;标准冻深:1.9m;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3地形、地貌本项目为哈同高速二龙山风景区互通式立体交叉,属于点性工程,位于东京127°23′05″,北纬45°45′25″。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丘陵地貌,地表植被保持较好,以耕地为主。

1.1.4地震项目所在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设防烈度VI度。

桥梁构造物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仅采用抗震措施设计。

1.1.5气象、水文地质项目所在区域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上3.9℃,最大冻深1.93米,年平均降水量500.4毫米,全年最多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4.3米/秒,年平均日照2732.3小时,良好的气候条件。

项目所处位置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春季升温缓慢,水分不易下渗,致使公路易发生冻胀、翻浆。

对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应保证路基的填土高度,防止冬季地下水的聚冰冻胀,保证路基抗冻要求,防止路面出现冻胀、开裂、渗水等病害。

项目沿线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水资源与降雨量多少成正比。

沿线降水有地区性差异,历年降雨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对路基危害不大。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工程说明 (1)一、工程位置及环境情况 (1)1、工程位置 (1)2、环境情况 (1)3、地下管线现状 (1)二、工程规模 (1)第二节施工条件 (2)一、本工程业主要求 (2)二、周边条件 (3)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5)第一节施工管理目标 (5)第二节工期要求及工期安排 (5)第三节现场管理机构 (5)第四节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 (5)一、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 (6)二、公司以及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7)三、项目部主要成员职责 (9)四、项目部管理要点 (12)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资源配备计划 (15)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 (15)第二节劳动力组织与投入计划 (15)一、劳动力组织 (15)二、班组配备 (15)第三节施工机械配置 (16)一、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6)第四章测量控制方法 (17)第一节水准的控制方法 (18)第二节平面控制方法 (18)第五章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19)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20)一、施工准备工作 (20)二、基本施工顺序 (20)三、主要施工方法 (20)四、施工过程须重点注意的问题 (24)第二节软基处理方法 (25)一、换填碾压施工方法 (25)二、软基施工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26)第三节现状路面处理方法 (27)一、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27)二、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28)第四节道路基层施工方法 (28)一、基本施工顺序 (28)二、主要施工方法 (28)三、施工过程须重点注意的问题 (32)第五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33)一、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的选择 (33)二、主要施工方法 (34)第六节电力工程施工方法 (43)一、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43)二、电力管线施工 (44)2、沟槽开挖 (44)第七节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法 (45)一、路面基层验收及透封层油粘层施工 (45)二、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 (45)第八节道路附属构筑物工程施工方法 (49)一、人行步道工程 (49)二、雨水口 (49)三、树池 (50)第六章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50)第一节桥梁工程施工顺序 (50)一、桥梁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51)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51)第二节桥梁基础工程施工 (52)一、基础施工总体规划 (52)二、冲抓成孔施工工艺 (53)五、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69)六、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 (71)七、桩身质量检测 (76)八、承台施工 (76)第三节桥梁下部构造工程施工 (79)一、施工方案选择 (79)二、下部构造施工规划 (79)三、下部构造施工工艺 (79)四、墩柱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86)五、墩柱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7)第四节桥梁上部构造工程施工 (88)一、施工方案选择 (88)二、上部构造施工规划 (89)三、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90)第五节桥梁桥面系工程施工 (102)一、施工方案选择 (102)二、桥面系施工工期安排 (102)三、桥面系施工 (102)第七章冬、雨季、夜间施工方案 (105)第一节冬季施工措施 (105)第二节雨季施工措施 (105)第三节夜间施工措施 (106)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08)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 (108)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111)一、文明施工目标 (112)第九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15)第一节质量管理方针 (115)一、保质履约 (115)二、诚信服务 (115)三、持续改进 (115)四、创建精品 (116)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116)第三节质量管理制度 (116)一、技术质量交底制 (116)第十章环境保护措施 (118)第一节工程的环保目标 (118)第二节工程的环保责任体系 (118)第三节工程的具体环保措施 (118)一、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 (118)二、施工期间粉尘(扬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119)三、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 (119)四、施工期间水污染(废水)的防治措施 (120)五、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120)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22)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说明一、工程位置及环境情况1、工程位置本立交桥位于**市二环路与羊市街西沿线(蜀汉东路,父抚琴西路)交叉口,设计为全互通立交桥。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G4221沪武高速公路博望互通立交工程,位于博望区丹阳镇基趾塘村,连接G4221沪武高速和省道S442。

该项目是博望区首个高速公路出入口,预计2024年7月建成通车。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难度较高,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 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

三、施工工艺与措施1. 桥梁工程(1)上部结构:采用预制梁板安装,主桥采用RC连续箱梁、PC连续箱梁和PC简支组合箱梁3种结构。

(2)下部结构:采用独柱、双柱、三柱桥墩(或独柱Y形实体墩)及双柱式桥台;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 互通立交工程(1)匝道:采用预制梁板安装,设置A、B、D、E、N五个匝道。

(2)收费站:采用钢结构顶棚网架,4进4出共8车道。

(3)排水工程:设置排水沟、检查井等,确保排水畅通。

3. 施工措施(1)施工准备:提前做好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等准备工作。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4)安全控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四、进度控制1.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施工顺序等。

2. 施工进度跟踪: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五、成本控制1. 施工成本预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因素,制定施工成本预算。

2. 施工成本控制:加强施工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确保施工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六、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满足使用要求。

互通立交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互通立交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济南经十路燕山立交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论一、工程概况1、燕山互通立交位于济南市东部经十路与二环东路交叉处,为都市快速路与主干道之间的枢纽立交工程。

本工程为半苜蓿叶半定向型5层互通立交,东西方向长1850米,南北方向长1580米,匝道桥总长6241米,地面辅道长3338米。

共设经十路跨线桥、二环东路跨线桥、A、B、C、D、E、F、G、H匝道桥,地面辅道桥二座,共12座桥梁,总长6166米。

本合同段为济南东二环至邢村立交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二B合同段(燕山互通立交),含经十路、二环东路跨线桥共长831.73米,六座匝道桥(C、D、E、F、G、H匝道)全部或部分长2212.68米,2座20米辅道桥;桥头引道1582米,地面辅道4853米(双侧长度)。

上部结构除经十路跨线桥JSL4、JSR5联,二环东路跨线桥DHL4、DHR1、DHR4联,F4联为一般砼箱梁外,其余为预应力砼箱梁;辅道桥采纳预应力空心板。

2、水文及地质概况本工程位于济南市区东部,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严寒干燥,雨雪稀少,属大陆性气候特性。

该区年平均温度为13.52℃,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6.78℃,最低月平均气温-1.9℃,冻结深度0.5m。

年平均降雨量1144.7mm,雨量不均,多集中在7~9月。

本合同段位于鲁中山地边缘之丘陵地貌中,地形稍有起伏,南高北低,地形受人工阻碍较大。

地表要紧为第四纪松散覆盖层,下伏基岩要紧为全风化至微风化的闪长岩、辉长岩、泥灰岩、石灰岩。

地震差不多烈度为Ⅵ度。

3、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设计车速:经十路、二环东路60公里/小时;匝道4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城-A级抗震设防标准:Ⅶ度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车主线宽度:经十路、二环东路高架桥为双向六车道,总宽26m立交匝道宽度:单车道宽7.5m,单向双车道宽10m该合同段由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建设,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山东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施工,淄博东泰交通工程监理公司监理。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5. 提高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本施工方案将围绕以上工程概况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二、施工组织与人员安排
为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施工组织与人员安排:
(1)施工组织:
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1)工程概况:
1. 主线改建:对现状高速公路主线进行拓宽改造,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全长约2.5公里。
2. 匝道建设:设置A、B、C、D四条匝道,实现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的互联互通,全长约4.8公里。
3. 桥梁工程:包含一座主线跨线桥和四座匝道桥,全长约1.2公里。
4. 路基工程:新建匝道路基及拓宽主线路基,全长约3.8公里。
五、文明环保施工与风险应急管理
为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文明环保与风险防控,以下为文明环保施工与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1)文明环保施工:
1. 绿色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采用环保型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 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设置防尘、降噪措施,确保施工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6. 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安全保障: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2.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整改。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施工队伍:
1. 土建施工队伍:负责主线改建、匝道建设、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等土建施工。

互通立交专项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位于XX高速公路KXX段,由XX省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互通立交工程包括主线桥梁、匝道桥梁、路基、路面、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为确保互通立交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2. 施工单位负责人:XXX3.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XXX4.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XXX5. 施工单位施工员:XXX三、施工进度1. 工程总工期:XX个月2. 施工阶段划分:(1)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2)路基、桥梁施工阶段:XX个月(3)路面、排水、照明、绿化施工阶段:XX个月(4)交工验收阶段:1个月四、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 施工工艺:(1)路基施工:采用分层填筑、压实、平整、排水等工艺。

(2)桥梁施工:采用预制构件安装、现浇混凝土浇筑、支架施工等工艺。

(3)路面施工:采用摊铺、碾压、平整、排水等工艺。

(4)排水施工:采用排水沟、检查井、排水管等工艺。

(5)照明施工:采用路灯、电缆、配电箱等工艺。

(6)绿化施工:采用苗木种植、修剪、浇水等工艺。

2. 质量控制:(1)路基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筑、压实、平整、排水等工序,确保路基质量。

(2)桥梁施工: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稳定。

(3)路面施工:严格控制路面平整度、厚度、强度等指标,确保路面质量。

(4)排水施工: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现象。

(5)照明施工:确保路灯、电缆、配电箱等设备安装牢固、安全。

(6)绿化施工:确保苗木生长良好,绿化效果美观。

五、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

3.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文明。

4. 加强施工现场消防、用电安全管理,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六、交通疏解及施工期间交通管制1. 施工期间,对互通立交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施工安全。

高速互通立交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部分总体概述1、工程概况及主要施工内容2、技术标准3、施工总体设想4、施工工段及流水阶段划分5、管理目标第二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及承诺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2、关键线路的选择3、关键节点控制措施及各进度节点保证措施第三部分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1、投入计划2、保证措施第四部分机械设备和检验实验仪器设备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1、投入计划2、保证措施第五部分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1、施工场地布置及临建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3、临时用水4、临时排水及污水排放5、拌合站建设6、工地试验室7、预制梁场建设8、平面布置图第六部分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1、路基施工方案2、砌筑防护工程施工方案3、排水工程施工方案4、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5、桥梁施工方案6、路面工程施工方案7、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8、水泥搅拌桩9、管桩10、老桥拆除第七部分安全文明措施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交通导行第八部分质量承诺与保证1、质量承诺: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九部分工地标准化及环保要求1、工地标准化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一部分总体概述1、工程概况及主要施工内容高速互通立交改建工程位于xx通江大道与高速交叉处,距离芜湖长江公路大桥引桥起点1.73公里,距离高速裕溪河特大桥东岸桥头500米。

高速互通立交改建工程包括主线桥两座,匝道桥七座,圆管涵15道,共长408.8米;箱涵6道,共长306.4米;拆除原有箱涵5道,共长152.5米,箱形通道3道,共长23.5米。

高速主线范围为HWK17+150- HWK18+880,总长1.73公里;通江大通建设范围为TJK0+000- TJK2+000,总长2.0公里;互通立交各匝道共长5409.686米。

主线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T梁;匝道桥上部结构主要为现浇箱梁结构,桥梁下部结构为实体墩及柱式墩、肋形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

最新高速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 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年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4)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5、《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6、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技术文件;7、施工合同。

二、编制原则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取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3、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述施家梁高速互通立交位于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绕城公路北段N12 合同段。

该互通式立交桥梁部分包括左,右线两座主桥以及 A , B , C, D , E线5座匝道桥。

其中左,右线主桥桥起与水土嘉陵江特大桥桥止连接,右线桥长946.06 米,左线桥长921.1 米。

另A 线桥桥长298.5 米,线桥桥长93.5 米, C 线桥桥长123.5 米,D 线桥桥长115 米, E 线桥桥长183.5 米。

施家梁互通各桥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连续箱梁基本跨径30 米,最大跨径34.45 米,最小跨径20.92 米。

各桥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跨径组合形式布置。

施家梁互通主线桥位于R-1000米的平曲线上,匝道桥分别位于R-62.75米,130米,60米,135米,200米平曲线上。

各桥平曲线通过连续箱梁调整形成。

施家梁互通各桥部分位于竖曲线内。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3)二、施工准备 (4)2.1 施工材料准备 (5)2.2 施工设备准备 (7)2.3 施工队伍组织 (7)三、施工方案 (8)3.1 工程测量与放样 (10)3.2 基础工程施工 (10)3.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11)3.4 模板工程施工 (13)3.5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4)3.6 铺设道路面层 (15)四、施工进度计划 (17)4.1 施工阶段划分 (18)4.2 施工时间安排 (20)4.3 进度控制措施 (21)五、施工现场管理 (22)5.1 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 (23)5.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24)5.3 环境保护措施 (26)六、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27)6.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28)6.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9)6.3 工程验收程序与标准 (30)七、施工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31)7.1 施工风险评估 (32)7.2 应急预案制定 (33)7.3 应急演练与实施 (35)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许多大中型城市的挑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旨在提高道路交通的流通性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此背景下,我们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旨在为本次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提供明确、科学的施工组织和设计方案。

本方案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这座互通式立交桥将成为连接城市各部分的重要纽带,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接下来的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设计原则、施工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内容。

我们将特别强调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本次工程的圆满完成。

1.1 编制依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及相关的公路工程设计规范,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高速公路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篇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工程目标 (8)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9)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15)第一节土方工程 (15)第二节灰土底基层施工 (19)第三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2)第四节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 (27)第五节人行道工程 (35)第六节排水工程 (36)第七节地下管线及周围设施 (51)第八节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 (52)第九节交通控制设施及交通预埋工程 (55)第十节路灯等管线施工 (62)第六章拟投入的主要物资 (65)第七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测量、检测设备计划 (70)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73)第一节劳动力的选择及管理 (73)第二节劳动力的配置计划 (74)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与措施 (78)第一节工程质量标准 (78)第二节质量技术管理班子和制度 (78)第三节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79)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与措施 (86)第一节安全管理人员和制度 (86)第二节安全生产保护措施 (87)第三节水泥沥青道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3)第四节现场防火、社会治安安全措施 (94)第十一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96)第一节工期的施工进度计划 (96)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与措施 (101)第十三章其他内容 (109)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109)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合淮阜高速公路某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设计图纸。

2、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建城(1994)469号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等现行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6、国家现行市政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文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九年一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1.1设计文件及相关文献 (1)1.1.2现行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1)1.2编制原则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述 (4)2.2主要技术标准 (4)2.3桥梁结构计算参数 (5)2.4自然条件 (6)2.4.1 地形、地貌 (6)2.4.2 水文气候 (6)2.4.3 工程地质地层 (6)2.4.4 水文地质条件与腐蚀性评价 (9)2.4.5 地震 (10)2.4.6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0)2.5桥梁总体布置 (10)2.5.1润扬路高架 (10)2.5.2润扬路-江阳路互通 (11)2.6桥梁设计要点 (15)2.6.1上部结构 (15)2.6.2钢箱梁 (17)2.6.3下部结构 (18)2.6.4横断面设计 (19)2.4项目建设环境 (22)2.4.1 润扬路现状 (22)2.4.2 江阳路现状 (22)2.5工程重难点分析 (23)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27)3.1总体施工安排 (27)3.1.1施工管理目标 (27)3.1.2项目部组建方案 (27)3.1.3施工部署 (28)3.1.4施工工艺流程 (29)3.2施工总平面布置 (30)3.2.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30)3.2.2临时设施布置 (31)3.3资源配置计划 (33)3.3.1劳动力计划及保障措施 (33)3.3.2机械配置计划及保障措施 (35)3.3.3材料投入计划及保障措施 (39)3.4成本控制措施 (40)3.4.1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40)3.4.2施工管理节约措施 (40)3.4.3施工技术节约措施 (40)3.4.4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41)3.4.5加强现场管理 (41)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1)4.1工艺选择 (41)4.2测量施工方案 (43)4.2.1测量依据 (43)4.2.2控制点测量 (43)4.2.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5)4.2.4交接桩工作 (46)4.2.5 施工测量原则 (46)4.2.6竣工测量 (48)4.2.7测量管理 (48)4.2.8测量制度 (49)4.2.8桩基施工放样 (51)4.2.5承台施工放样 (51)4.2.9墩柱施工放样 (52)4.2.10箱梁施工放样 (52)4.2.11测量资料管理 (52)4.3桩基施工方案 (53)4.3.1施工工艺流程图 (53)4.3.2反循环回旋钻施工工艺 (54)4.3.3桩位测放 (54)4.3.4护筒埋设 (54)4.3.5泥浆制作 (54)4.3.6钻孔 (55)4.3.7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55)4.3.8终孔及清孔 (58)4.3.9下放导管 (58)4.3.10灌注水下砼 (58)4.3.12截除桩头及桩基检测 (59)4.4承台施工方案 (59)4.4.1施工工艺流程 (60)4.4.2施工方法 (60)4.5墩柱施工方案 (63)4.5.1概述 (63)4.5.2施工流程 (63)4.5.3施工方法 (64)4.6支座安装 (70)4.7支架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 (71)4.7.1概述 (71)4.7.2现浇箱梁施工流程 (72)4.7.3支架体系基础 (72)4.7.4支撑系统选择 (73)4.7.5支架搭设工艺流程 (74)4.7.7施工方法 (75)4.7.8架体拆除 (76)4.7.9检查验收 (76)4.7.10门式支架 (77)4.7.11支架预压 (79)4.7.12模板制作及安装 (80)4.7.13钢筋制作及安装 (83)4.7.14箱梁浇筑 (86)4.7.15波纹管预埋 (88)4.7.16预应力施工 (89)4.8钢箱梁施工 (91)4.8.1概述 (91)4.8.2施工流程 (91)4.8.3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92)4.8.4钢箱梁的板件加工与梁段制作 (92)4.8.5钢箱梁的存放与运输 (93)4.8.6钢箱梁的安装 (94)4.8.7钢箱梁的工地连接 (97)4.8.8 钢箱梁涂装 (99)4.9桥面铺装及附属设施施工 (99)4.9.1防撞护栏 (99)4.9.2伸缩缝安装 (101)4.9.3桥面铺装 (102)4.10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102)4.10.1 一般路基施工要求 (102)4.10.3挡土墙施工 (109)4.10.4碎石摊铺施工 (110)4.10.5沥青面层施工 (114)4.11雨污水施工 (124)4.11.1一般要求 (124)4.11.2雨污水施工顺序如下: (126)4.11.3施工准备 (126)4.11.4沟槽开挖 (126)4.11.5基底处理及管道垫层施工 (127)4.11.6管道的安装 (127)4.11.7检查井 (128)4.11.8闭水试验 (128)4.11.9管道回填施工 (129)4.11.10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 (129)4.12照明工程 (130)4.12.1一般要求 (130)4.12.2电力电线敷设 (131)4.12.3路灯安装 (133)4.12交通工程 (135)4.12.1 一般要求 (135)4.12.2交通标志施工 (136)4.12.3交通标线施工方案 (138)第五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39)5.1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139)5.2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140)5.2.1组织保证措施 (140)5.2.2制度保证措施 (141)5.2.3资源保障措施 (142)5.2.4技术保证措施 (143)5.2.5桥梁施工保证措施 (143)5.2.6道路施工保证措施 (144)5.2.7节假日保证工期的措施 (144)5.2.8赶工工期保证措施 (145)5.2.9冬期施工保证措施 (145)5.2.10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51)5.2.11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151)第六章交通组织方案 (153)6.1交通疏解目标 (153)6.2交通疏解原则 (153)6.3区域外围疏导方案 (153)6.4第一交通组织阶段 (155)6.5第二交通组织阶段: (156)6.6第三交通组织阶段: (157)6.7临时交安设施 (159)6.7.1区域路网分流引导标志 (159)6.7.2 施工区域内保通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方案 (162)6.8施工围挡方案 (166)6.8.1固定式围挡 (167)6.8.2活动式围挡 (167)6.8.3围挡出入口 (168)6.8.4围挡设置要求 (168)6.9其他基本要求 (169)第七章管线保护措施 (170)7.1管线保护方案 (170)7.2现场管线探测 (170)7.2.1人工探挖 (170)7.2.2管线探挖注意事项 (171)7.2.3地下管线一般保护技术措施 (172)7.2.4管线特殊保护方法 (172)7.2.5管线保护注意事项 (174)7.3高压电塔的保护及施工安全 (175)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77)8.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177)8.2质量保证体系 (177)8.2.1管理结构及体系 (177)8.2.2管理制度 (178)8.3质量控制程序 (182)8.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82)8.3.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82)8.3.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182)8.4质量保证措施 (183)8.4.1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183)8.4.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84)8.4.3关键工序及分项工程保证措施 (188)8.5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192)8.5.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质量通病 (192)8.5.2施工胀模通病防治措施 (196)8.5.3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96)8.5.4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 (198)8.5.5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 (202)8.5.5现浇箱梁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204)8.6冬期施工 (208)8.7夏季高温天气施工 (216)8.7雨期施工 (217)第九章安全施工管理与措施 (220)9.1安全目标 (220)9.2重大危险源识别及保证措施 (220)9.2.1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220)9.2.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常用的辨识方法 (220)9.2.3施工中重大危险源常见类型 (221)9.2.4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 (221)9.2.5重大危险源控制基本原则 (223)9.2.6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224)9.2.7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 (225)9.3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225)9.4安全管理制度 (226)9.4.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26)9.4.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226)9.4.3安全检查制度 (227)9.4.4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27)9.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28)9.6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34)9.6.1应急救援组织 (234)9.6.2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235)9.6.3汛期应急救援预案 (235)9.6.4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235)9.6.5支架模板倒塌应急救援措施 (235)9.6.6坠落应急救授处理 (236)9.6.7主要应急资源 (236)9.6.8事故处理注意事项 (237)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37)10.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37)10.1.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237)10.1.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237)10.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238)10.3文明施工具体保证措施 (239)10.3.1治安保卫措施 (240)10.3.2车辆、机械管理制度 (241)10.3.3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41)10.3.4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措施 (242)10.3.5泥浆处理措施 (243)10.4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243)10.4.1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243)10.4.2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244)10.4.3废水废碴处理措施 (244)10.4.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244)10.5扬尘防控方案 (245)10.5.1设置围档 (245)10.5.2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 (245)10.5.3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 (245)10.5.4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 (246)10.5.5木工机械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 (247)10.5.6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控制 (247)10.5.7切割、破碎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 (247)10.5.8物料存放和垃圾管理 (247)10.5.9生活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 (248)10.5.10灰土拌和扬尘污染的控制 (248)10.5.11现场制作、加工防尘措施 (249)10.5.12其他扬尘控制措施 (249)10.5.13监控系统和空气质量监测 (250)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设计文件及相关文献1、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本工程提供的设计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