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核抗体测定课件

抗核抗体测定课件
6
.
抗组蛋白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ic antibody,AHA): 由H1、H2A、H2B、H3和H4五个亚单位,各自都 有特异性抗体;
检 出 百 分 率
100
90
药物诱导 性狼疮只 能检出此
SLE
70 AHA
AHA
抗 dsDNA
50
AHA
7
.
抗ENA抗体
可提取性核抗原 (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 是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可提取性核抗原的总称,是非 组蛋白的核蛋白,属酸性核蛋白抗原,由许多小分子量 的RNA和多肽组成。
1.荧光免疫法
形成胞核基质—ANA—抗人Ig ·FITC 将患者血清先进行稀释,可以做定量试验,在1:80
稀释仍呈阳性时,对SLE的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3
.
间接法: 第一步:荧光素标记抗抗体
第二步:已知Ag固定+待测Ab——洗涤
再加入抗Ab* ——洗涤——镜检。
Ag Ab(?)
抗-
Ab*
特点: 1.制备一种荧光抗体,可检测多种Ag或Ab。 2.既可检测Ag,又可检测Ab。 3.灵敏度高,但易产生非特异性荧光
27
.
Thank you!
28
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改变细胞核某些成分性质, 激发机体产生许多抗不同核成分的抗体;
2
.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 度的阳性率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 干燥综合症(SS,10%~40%)、 全身性硬皮病(85%~90%)、 狼疮性肝炎(95%~10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



有助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分类和诊断 抗Sm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 抗Scl-70抗体是SSc的标记抗体; 抗Jo-1抗体是PM/DM的标记抗体; 观察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反应 抗dsDNA抗体 研究发病机理 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
基本概念
ANA荧光核型 ANAs中的常见抗体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ANAs)
dsDNA 抗核不溶成分
抗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ssDNA
抗组蛋白 H1,H2A, H2B, H3,H4
ANAs
抗Sm,U1RNP,SSA,SSB
抗核可溶成分 (抗ENA)
抗染色体DNA蛋白 抗核仁抗体
抗Scl-70,Jo-1,PM-1
抗rRNP,PCNA…….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5sRNA


与预后相关的抗体:抗Scl-70(差)、ACA(好)
案例1
女性,34岁 游走性多关节痛,雷诺现象半年 RF 56U/L;抗CCP抗体阴性; ANA 1:320 (核仁型) 胸部CT:轻度肺间质病变 诊断?治疗?

UCTD ILD 发展为 SSc可能性大 Pred+CTX
抗均质型或核膜型抗体常与SLE有关。

Take Home Massage

抗dsDNA:SLE特异性抗体,与LN及疾病活动度 有关,至少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如:
IIF法+ ELISA法)。

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dsDNA三抗体阳性者强烈 提示增殖性LN。 与疾病活动性相关的抗体:抗dsDNA、抗核小体、 抗组蛋白、抗Jo-1、抗rRNP
核 膜
型 (M)
斑 点 型 (S)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共52张PPT)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共52张PPT)
减少等有关
抗组蛋白抗体〔AHA〕 〔酶联免疫吸附法 X 2SD)
❖ 可出现于多种结缔组织病,不具有诊断特异性
❖ SLE :50% 活动期SLE 可达90.2%
❖ 与LN相关,与SLE疾病活动性存在一定意义的相关性
❖ 药物性狼疮〔DIL〕:>90%
❖ 如:异烟肼、苯妥因钠、青霉胺、雌激素等 ❖ 仅有AHA而无其他ANA,强烈支持DIL
❖ ANA:指抗细胞核成分〔DNA,RNA,蛋白质和酶〕 的抗体。ANA存在一个谱。
❖ ANA新概念: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 (Nucleoprotein)抗体总称
❖ 某些核抗原成分在核仁和 ❖ 胞浆内比核质内更丰富 ❖ (如SSA/RO,Jo-1,rRNP等)
ANA检测方法-IIF法

缺点:过于敏感,同时可能检测到ssDNA抗体和低亲和力dsDNA抗体,而

这两种致病力均不强
❖ 放射免疫法(Farr): ≥20%

优点:对高亲和度DNA抗体的检测优于CL-IIF

缺点:具有放射性,对技术人员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 蛋白印迹法〔WB〕
❖ 缺点: dsDNA抗原在纯化包备过程中可变性解链,变成ssDNA,导致假阳性结果
❖ 高滴度抗U1RNP+抗Sm-
MCTD
❖ 抗U1RNP+ 抗Sm+
SLE
❖ 抗U1RNP- 抗Sm+
实验室误差? U1RNP丧失 ?
抗rRNP抗体
❖ 靶抗原:胞浆中60S核糖体大亚基上的磷酸化蛋白
抗rRNP抗体
❖ SLE的高度特异性抗体,与SLE脑病相关 ❖ 常在SLE活动期存在,但不会随病情的缓解立

抗核抗体课稿课件

抗核抗体课稿课件

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结缔组织病是一类以结缔组织病 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抗核抗体 在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中也具有重
要价值。
抗核抗体在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 率较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
风湿性关节炎等。
通过检测抗核抗体,可以协助诊 断结缔组织病,并对其活动性和
预后做出判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具有 重要地位。
害密切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抗核抗体检测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活动性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
预测疾病风险
抗核抗体检测可以预测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如预测SLE的 风险。
评估治疗效果
抗核抗体检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例如在RA的治疗中,抗核抗体 滴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 义与评估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抗核抗体检测对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 的价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 节炎(RA)等。
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抗核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如干燥综合 征(SS)、硬皮病(SSc)等。
3
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抗核抗体的产生原因
01
02
03
04
ANA的产生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
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ANA的产生中起 着重要作用,如SLE患者的遗
传易感性较高。
环境因素如长期吸烟、接触化 学物质等也可能导致ANA的
产生。
感染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也 可能诱发ANA的产生。

抗核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PPT【42页】

抗核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PPT【42页】

52KD, 60KD。
健康人
17%
抗SSA抗体阳性SLE和SS一级亲属 25%
• 抗SSB抗体: 常与抗 SSA抗体伴随出现
• Ro-52 为线性结构 ,可以非特异的与血 清中蛋白结合
(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原: 核糖体60S 亚基中的3种蛋白质
SLE
10%~40%
SLE的高特异性血清标志抗体,特异性为100%
抗nRNP/Sm和Sm抗体的结果解释
抗nRNP/Sm抗 体
73KD RNP
阴性
60KD
55KD
52KD
阳性 5 2 K D
D
32KD RNP
RNP
sm 2 9 K D
28KD
阳性
RNP 1 7 .5 K D
13.5KD
阴性 CO
阳性
Sm、 U1R N P、 RA、
SSA抗 体 阳 性
SSA抗 体 阳 性
Stinton et al., Lupus 15: 394-400, 2007
(3)抗组蛋白抗体
抗原: 组蛋白H1, H2A, H2B, H3, H4 (主要的靶抗原为H1和H2B)
功能: 核小体的组成结构
临床意义: 药物诱导性LE: 100%
(抗组蛋白抗体是该病唯一的标志性抗体)
SLE:
40% - 80%
抗原:动粒中的4种蛋白:A (17 kDa), B(80 kDa), C(140 kDa), D蛋白(50 kDa)。 着丝点蛋白B为主要的靶抗原
功能: 分裂期纺锤体的附着点
相关疾病: 硬化症: 局限型: (CREST综合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8% 80% - 95%
10%~20%

抗核抗体基本概念及对应临床疾病概述ppt课件

抗核抗体基本概念及对应临床疾病概述ppt课件

抗体滴度
临床意义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相关疾病 明确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相关疾病 中等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相关疾病 强阳性,高度提示存在相关疾病 极强的阳性,高度提示存在相关疾病。
H
14
HHOEBp公-2司细间胞接产免品疫系荧列光法(产举品例系)列
考虑到荧光法筛查试验存在主观性强的特点,因此应 以一种客观和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筛查试验结果
H
10
几个相对常见且重要的荧光核型
均质型
粗颗粒型
着丝点型
核仁型
核膜型.
核点型
核糖体P蛋白
线粒体型
肌动蛋白
H
常见且重要核型的标准 核型表现相对典型 阳性率相对较高 靶抗原相对明确
11
应重视ANA滴度的检测
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 1、明确界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2、作为疾病进程、临床疗效和病情预后及转归等的判断指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干燥综合征 慢性活动性肝炎
溃疡性结肠炎 其它风湿病 正常人
95-100 80-100 100 100 20-40 20-50 85-95 30-50 70-80 30-40 26 5-10
H
4
ANA实验室检测策略推荐
H
5
ANA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实验
40 S 亚基
P1 P1
P0
60 S
亚基
P2 P2
▪相关疾病: SLE: 为SLE的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为5-15%,常见于神经狼疮。
H
31
AMA与AMA-M2

抗核抗体与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与临床意义
原理:利用酶与底物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 步骤:样本处理、抗体孵育、酶标抗体孵育、底物孵育、显色反应、结果判读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稳定 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研实验等领域
免疫印迹法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通过电泳将蛋白质分离然 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步骤:样品制备、电泳分离、转 膜、封闭、抗体孵育、显色、结 果分析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检测多种蛋白质
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 学研究等领域
化学发光法
原理:利用抗 原抗体反应产 生的化学发光 物质进行检测
优点:灵敏度 高特异性强检
测速度快
步骤:样本处 理、抗体孵育、 化学发光反应、 检测结果分析
抗核抗体(N)是一类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 包括多种类型如抗核糖体抗体(RN)、抗核小体抗体(DN)等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中 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抗核抗体的分类
抗核抗体 (N): 针对细胞 核成分的 抗体
抗核糖体


(R):
针对核糖
体的抗体
应用:广泛应 用于临床诊断 如自身免疫性 疾病、感染性
疾病等
抗核抗体疫性疾病 的关系:抗核 抗体是自身免 疫性疾病的重 要标志物之一
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种类:包 括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 性关节炎、干
燥综合征等
抗核抗体在自 身免疫性疾病 中的作用:参 与免疫反应导 致组织损伤和
预后判断与复发预测
抗核抗体阳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风险较高
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

抗核抗体PPT课件

抗核抗体PPT课件
10
ANA阳性核型示意图
11
1、CTD:SLE、RA、SSc、PM/DM、SS、MCTD、 DIL等 2、SLE、SSc、SS的一级亲属中近一半者 3、肺疾病:原发性肺纤维化、原发性肺动脉高
压、石棉肺等 4、肝脏病: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原发性
胆汁性肝硬化(PBC)酒精性肝病、自身免 疫性肝炎(AIH)等
抗核抗体谱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侯平
1
常见的结缔组织病(CTD)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关节炎RA 系统性硬化症SSc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PM/DM 干燥综合征 Sjögren sydrome, SS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TD, MCTD 重叠综合征overlapping syndrome,OLS 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DIL
5
三 对流免疫电泳法(counter immunoelectrophorsesis, CIE)
ID的改良方法,是其它检测方法的补充试验 四、免疫印迹法(immuno blot test, IBT)
从分子水平测定各种抗体,但不能作滴度测 定 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是一种定量检测法,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
15

抗DNA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简称抗DNA抗体。
分为两种。 (一)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抗体
即 抗ds-DNA抗体。用马疫锥虫间接免疫荧光 方法(TE-IIF),在SLE阳性率40%。 临床意义: 1、是SLE的标志抗体 2、抗体效价的高低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 3、用于观测SLE病情变化及药物治疗效果。 4、此抗体阳性易致狼疮性肾炎(L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LE标记性/高特异性自身抗体 敏感性:58%-66% (优于抗dsDNA及抗Sm) 特异性:98%-100% (与抗dsDNA相当)
2021
抗核抗体谱(ANAs)
抗核不溶成分 抗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dsDNA ssDNA
ANAs
抗核可溶成分 (抗ENA)
抗组蛋白 H1,H2A, H2B, H3,H4 抗Sm,U1RNP,SSA,SSB 抗Scl-70,Jo-1,PM-1 抗rRNP,PCNA…….
抗染色体DNA蛋白 抗核仁抗体
❖ 至少用两种方法做(报告结果时注明方法学),互为补充。 如:IIF法+ ELISA法 2021
2021
2021
抗dsDNA抗体临床意义
❖ SLE 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 多有致病性(IgG型),与亲和力(高)有关 ❖ 与LN与SLE疾病活动性相关,活动期达90%
可用于SLE 疾病活动期判断&药物疗效观察 ❖ 与SLE急性皮疹、血管炎、浆膜腔炎、白细胞
2021
ANA检测方法-IIF法
ANA滴度 ANA核型
2021
ANA滴度的意义
❖ 结缔组织病的粗筛(>1:160) ❖ 阳性标本还需进一步识别 ❖ 感染、肿瘤及5%正常人可出现低滴度阳性 ❖ ANA阴性基本可以除外SLE ❖ ANA滴度与疾病活动性无明确相关性
2021
荧光显微镜下ANA的染色型别
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方法
❖症状、体征 ❖自身抗体 ❖影像学检查 ❖病理
2021
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
❖ 抗核抗体谱(ANAs)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RF, 抗CCP等)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抗自身免疫性肌炎谱 ❖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谱 ❖ 抗磷脂抗体谱
2021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意义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5sRNA
抗dsDNA检测方法
❖ 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1:5
❖ 短膜虫或马疫锥虫的动基体 内含有天然纯dsDNA,未经 人工处理,不含组蛋白与 ssDNA,抗原性纯一特异。
❖ 优点:特异性好
2021
抗dsDNA检测方法
❖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00IU/ml 优点:敏感性最高 缺点:过于敏感,同时可能检测到ssDNA抗体和低亲和力dsDNA抗体,而 这两种致病力均不强
❖ 部分与抗核包膜蛋白有关 抗板层素 抗gp210 出现在PBC中
2021
核 膜 型 (M)
2021
斑 点 型 (S)
❖ 与抗ENA成分有关 抗Sm 抗RNP 抗SS-A 抗SS-B
❖ 出现在SLE、MCTD、pSS、SSc、PM/DM等
2021
斑 点 型 (S)
2021
核 仁 型 (N)
❖ 与抗核仁蛋白有关 抗Scl-70 抗RNA多聚酶I 抗PM-Scl
❖ 放射免疫法(Farr): ≥20% 优点:对高亲和度DNA抗体的检测优于CL-IIF 缺点:具有放射性,对技术人员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 蛋白印迹法(WB) 缺点: dsDNA抗原在纯化包备过程中可变性解链,变成ssDNA,导致假阳性结果
❖ 不同方法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结果: everything is possible
2021
抗核抗体
❖ 自身抗体:指抗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其成分 的抗体
❖ ANA:指抗细胞核成分(DNA,RNA,蛋白质和酶) 的抗体。ANA存在一个谱。
❖ ANA新概念: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 (Nucleoprotein)抗体总称
❖ 某些核抗原成分在核仁和 胞浆内比核质内更丰富 (如SSA/RO,Jo-1,rRNP等)
❖ 有助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分类和诊断 抗Sm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 抗Scl-70抗体是SSc的标记抗体; 抗Jo-1抗体是PM/DM的标记抗体;
❖ 观察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反应 抗dsDNA抗体
❖ 研究发病机理 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
2021
❖基本概念 ❖ANA荧光核型 ❖ANAs中的常见抗体
❖ 其他结缔组织病:23-30% 如:RA、PBC、SSc等2021
抗核小体抗体(ANuA)
核小体是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 本复制单位,由组蛋白与DNA 组成。
参与SLE发病机制: 多克隆B细胞活化剂 产生ANuA,先于其他ANA 促进抗dsDNA与AHA形成 参与LN的发生
2021
抗核小体抗体临床意义
减少等有关
2021
2021
抗组蛋白抗体(AHA) (酶联免疫吸附法X2SD)
❖ 可出现于多种结缔组织病,不具有诊断特异性
❖ SLE :50% 活动期SLE 可达90.2% 与LN相关,与SLE疾病活动性存在一定意义的相关性
❖ 药物性狼疮(DIL):>90% 如:异烟肼、苯妥因钠、青霉胺、雌激素等 仅有AHA而无其他ANA,强烈支持DIL
见于 PM/DM
2021
胞 浆 型 (C)
2021
ANA荧光核型小结
❖ 均质型(H):像大饼,SLE相关 ❖ 核膜型(M): 像圈圈,SLE相关 ❖ 斑点型(S):像藕片,抗ENA ❖ 核仁型(N):像纽扣,SD相关 ❖ 着丝点型(ACA):像满天星,抗ACA ❖ 胞浆型(C):像空心大饼,SLE PM/DM PBC相关 ❖ 混合型:稀释后检测有助于区分
❖ 均质型(H)
❖ 核膜型(M)
❖ 斑点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 核仁型(N)
❖ 着丝点型(ACA)
❖ 胞浆型(C)
混合型 ❖
2021
均 质 型 (H)
❖ 抗组蛋白 ❖ 抗ds/ssDNA ❖ 抗核小体 ❖ 主要出现在SLE中
2021
均 质 型 (H)
2021
核 膜 型 (M)
❖ 主要与抗dsDNA有关 与抗原底物片固定方法和备制过程有关 出现在SLE中
❖ 出现在SSc中
2021
核 仁 型 (N)
2021
着 丝 点 型(ACA)
❖ 与抗着丝点染色质有关 存在于有丝分裂期
❖ 出现在SSc、CREST综合征等中
2021
着 丝 点 型(ACA)
2021
胞 浆 型 (C)
❖ 与抗胞浆成分有关 ❖ 抗核糖体P蛋白(rRNP):出现在SLE中 ❖ 抗合成酶:Jo-1、PL-12、PL-7、OJ、EJ ❖ 抗信号识别颗粒(SRP) ❖ 抗线粒体:出现在PBC中 ❖ 抗高尔基体 ❖ 抗溶酶体 ❖ 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