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一、引言
抗核抗体(ANA)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检测系统
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
检测方法,但国内目前仍缺乏有关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性文献。

为此,中国免疫学会自身免疫学组特别成立了“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
应用共识”的专家组,继续探讨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最终形成了这
份“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目的
本专家共识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抗核抗体检测的诊断参考,并
规范化抗核抗体检测的方法。

三、抗核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
1、抗核抗体检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多种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重要检测方法,如抗核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和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可以作为SLE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2、抗核抗体检测也可用于诊断中性粒细胞综合症(ANCA)相关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但仅作为
补充检查。

3、抗核抗体检测也可用于诊断器官特异性免疫病症,如原发性肝炎
和类风湿性心脏病等,但仅作为补充检查。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谱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

它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核抗体来评估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这种抗体可以识别和攻击自身组织中的核成分,如染色质、DNA和RNA,从而引发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首先,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与抗核抗体的产生有关。

根据不同的抗核抗体的阳性与阴性结果,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

例如,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被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结果往往与SLE相关。

另外,抗Sm抗体(anti-Sm)是SLE的特异性抗体,而抗核糖体P抗体(anti-nRNP)则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相关。

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抗体结果对疾病进行区分和诊断。

其次,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一些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与疾病的活动性和程度相关。

例如,抗Sm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抗dsDNA抗体的水平升高也与SLE的肾脏损害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检测这些特定的抗核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活动情况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另外,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一些研究发现,特定的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以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例如,抗Sm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预后不良相关,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肾脏损害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提供关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此外,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分子分型。

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用于确定不同的分子分型。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抗核抗体(ANA)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自身抗原的抗体的试验。

该检测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但也常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ANA检测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的。

在该试验中,人体血清与细胞核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

正常情况下,储存在细胞核内的抗原是隐蔽的,抗体不会结合。

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细胞核结构和组成发生了改变,使得抗原暴露在胞质中,即可触发产生ANA抗体。

ANA检测的结果以荧光染色的形式呈阳性或阴性。

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进行亚型检测,包括抗dsDNA(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Sm(Smith)抗体、抗Ro/La抗体等。

这些亚型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其中一种具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SLE患者,ANA检测的阳性率可以高达95%以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ANA检测并不能单独用于SLE的诊断,因为这种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部分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

因此,ANA检测通常作为其他临床病征和实验室检查的辅助诊断指标。

除SLE外,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检测到ANA抗体。

例如,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在临床上也存在ANA阳性的情况。

通过进一步检测抗体亚型,可有助于明确患者患病的特定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ANA检测的结果常常与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进行诊断。

这些综合信息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抗核抗体(A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NA检测的结果仅仅是一个辅助指标,最终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张瑾



有助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分类和诊断 抗Sm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 抗Scl-70抗体是SSc的标记抗体; 抗Jo-1抗体是PM/DM的标记抗体; 观察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反应 抗dsDNA抗体 研究发病机理 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
基本概念
ANA荧光核型 ANAs中的常见抗体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ANAs)
dsDNA 抗核不溶成分
抗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ssDNA
抗组蛋白 H1,H2A, H2B, H3,H4
ANAs
抗Sm,U1RNP,SSA,SSB
抗核可溶成分 (抗ENA)
抗染色体DNA蛋白 抗核仁抗体
抗Scl-70,Jo-1,PM-1
抗rRNP,PCNA…….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5sRNA


与预后相关的抗体:抗Scl-70(差)、ACA(好)
案例1
女性,34岁 游走性多关节痛,雷诺现象半年 RF 56U/L;抗CCP抗体阴性; ANA 1:320 (核仁型) 胸部CT:轻度肺间质病变 诊断?治疗?

UCTD ILD 发展为 SSc可能性大 Pred+CTX
抗均质型或核膜型抗体常与SLE有关。

Take Home Massage

抗dsDNA:SLE特异性抗体,与LN及疾病活动度 有关,至少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如:
IIF法+ ELISA法)。

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dsDNA三抗体阳性者强烈 提示增殖性LN。 与疾病活动性相关的抗体:抗dsDNA、抗核小体、 抗组蛋白、抗Jo-1、抗rRNP
核 膜
型 (M)
斑 点 型 (S)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谱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免疫反应。

该检测可检测多种抗核抗体,包括ANA(抗核抗体)、dsDNA(双链DNA抗体)、Sm(Sm抗体)、SSA/Ro(Sjögren综合征A/Ro抗体)和SSB/La(Sjögren综合征B/La抗体)等,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发展较缓慢,常常导致延误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上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体异常,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疾病评估和监测: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例如,在红斑狼疮患者中,高滴度的ANA和dsDNA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定期检测抗核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进展。

3.辅助诊断其他疾病: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用于辅助诊断和鉴别其他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肝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疾病患者中存在的抗核抗体异常,有助于快速确定疾病类型和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

4. 产前筛查: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孕妇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阳性的孕妇生下的胎儿可能会出现心脏传导阻滞,而抗dsDNA抗体阳性的孕妇可能会生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婴儿。

早期发现并跟踪这些孕妇的抗核抗体谱异常,有助于预防并管理这些婴儿的疾病。

总之,抗核抗体谱检测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监测,辅助诊断其他疾病,以及进行产前筛查等。

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抗核抗体谱检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抗核抗体谱实际是抗核抗体广义的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为细胞内全部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和,靶抗原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及细胞分裂周期,按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将其区分,每大类又由不同抗原特性再分为许多种类,形成抗核抗体谱。

ANA抗体谱检测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检验指标,对病人的潜在疾病做出更好的提示。

例如,ENA检测的Sm抗体虽然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是其阳性率较低,仅为5%~10%,如果使用ANA抗体谱作为检测试剂,则有核小体,dsDNA,核糖体P蛋白三个特异性指标可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检测指标,使检出率大大增加。

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得出更为清晰的病情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包括的抗体及其临床意义如下:1、抗M2抗体:高效价的抗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酶E2和蛋白X为主要的靶抗原。

另外,在其它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SCL)(7%~25%)中也可检出抗M2抗体,但主要为低效价。

抗M2抗体阳性的SCL患者,很可能临床重叠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SCL(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

3、抗dsDNA抗体:对SL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 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指标,阳性率为40%~90%。

4 、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特异性几乎为100%,与健康献血员或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和多肌炎(PM)患者血清不反应。

5、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

6、抗Ku抗体:可见于1%~7%的肌炎患者。

许多自身免疫疾病发现有Ku抗体,包括多发性肌炎、狼疮及硬皮病。

抗Ku抗体检测阳性可以提示有肌炎的高度危险。

07 抗Mi2抗体:在10%-15%的急性皮肌炎患者中检测到,诊断特异性>96%。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实验室的检查对自身免疫诊断是极其重要的,其中抗核抗体常常被用来肯定诊断疾病的条件之一,并且证明抗核抗体与某些疾病的致病机制有关。

抗核抗体(ANA)是泛指一类具有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它是一种自身抗体。

关键词抗核抗体分类意义检测方法ANA主要是LgM、LgA、LgD和LgE,它们因致病的不同而分布不同,ANA 可以和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而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它们除存在血清中,也可以存在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且可通過胎盘。

ANA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由于核抗原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ANA。

抗核蛋白抗体:抗核蛋白抗体也称DNA抗体,核抗原是有DNA和组蛋白组成,该核抗原又有不溶性和可溶性两个部分,可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不溶性DNA抗体通常不完全被DNA或组蛋白所吸收,它是形成LE细胞的因子,可溶性可以存在于各种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其相应抗体出现与RA患者的滑膜液中。

抗DNA抗体:抗DNA抗体包括两大类,即抗天然DNA(nDNA)抗体,或称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抗变性(dDNA)抗体,或称抗单链(ssDNA)抗体。

前者对SLE患者有较高的特异性,70%~90%活动期待SLE患者该抗体阳性,且效价较高并与疾病病情有关,后者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无特异性。

抗ENA抗体:抗ENA抗体也称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可以分为提取的核抗原(ENA),此抗原经盐水和磷酸缓冲液处理,易从胞核中提取出来,且不含DNA。

近年研究表明,ENA可分为十几种,这里仅介绍6种主要的ENA及相应的抗体:①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RNP抗原对核糖核酸酶敏感,抗RNP抗体多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且高效价的抗RNA抗体对混合性结缔组织有诊断意义,而低效价的抗RNP抗体可在SLE患者中发现。

②抗Sm抗体:该抗体可与可溶性糖蛋白起反应,抗原系非核酸糖蛋白。

它对Dnase及Rnase不敏感,但经过碘酸盐及胰蛋白酶处理后可被水解。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

临床发病特点
发病率: 40/100,000(北欧);200/100,000(黑人);250,000 (美国)
患者寿命:4年/50%(1950); 15/80%(当前); 20岁诊断/35岁死亡几率1:6
SLE—各器官的表现
神经系统受累(30%) 皮肤(蝴蝶状皮疹, 盘状狼疮; 74%))
浆膜炎(胸膜炎, 心包炎; 77%)) 狼疮肾炎 (51%)
HEp-2细胞/猴肝
HEp-2细胞
猴肝
SS-A抗原
RNA + SS-A (60 kDa) + Ro-52
RNA + SS-A (60 kDa)
hY-RNA
hY-RNA
Boire et al., 1995: - Ro-52抗体不与SS-A 抗原结合 - 纯化的 SS-A 抗原不包含 Ro-52
SS-A(Ro-60), Ro-52, SS-B
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 ANA可见于多种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常作为结缔组织病的诊 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 高滴度ANA则高度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 • 在非结缔组织病中也可出现阳性;正常人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出 现阳性,但滴度低
目前,ANA检测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极重要的自身免疫病的筛查实验。
抗Ro-52抗体
风湿性疾病中的阳性率
疾病 干燥综合症 系统性硬化症 肌炎 SLE MCTD RA n 88 81 26 210 21 165 抗Ro-52抗体阳性 81 % 28 % 31 % 38 % 19 % 5%
抗Ro-52抗体 在干燥综合症中阳性率较高,但没有疾病特异性
Meyer, Schlumberger et al., 4th Asian Congress on Autoimmunity, Singapore, Sept. 20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片:肝细胞核呈颗 粒样荧光。核仁阴性; 荧光强度与HEp-2基 本一致
• 靶抗原:nRNP、 Sm
核细颗粒型
肝片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呈细颗粒样荧光, 部分核仁阴性;分 裂期细胞浓缩染色 体阴性,染色体周 围呈颗粒样荧光
• 肝片:肝细胞核呈颗 粒样荧光。部分核仁 阴性;荧光强度明显 弱于HEp-2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分类
根据产生的荧光模型、靶抗原的分布部位分类如下:
细胞核
核均质型: ds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 核膜型: 板层素、gp210等
核糖核蛋白:Sm、nRNP、SS-A、SS-B 核颗粒型 细胞周期蛋白:I型(PCNA)和II型
ANA
细胞浆
Ku 核仁型: Scl-70、RNA多聚酶、PM-Scl和原纤维蛋白等 核浆点型: 着丝点、核点等 胞浆颗粒型:线粒体、Jo-1、核糖体等 胞浆纤维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 分裂期细胞:纺垂体、中间体、中心粒等
• HEp-2:间期细胞 核仁阳性;分裂期 细胞浓缩染色体阴 性。
• 肝片:肝细胞核仁 阳性;荧光强度与 HEp-2基本一致
• 靶抗原:Scl-70、 PM-Scl、RNA多聚 酶、原纤维蛋白

PM-Scl







Scl-70
RNA多聚酶 原纤维蛋白
肝片
胞浆颗粒型: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HEP-2
• 肝片:荧光模式不 典型
肝片
抗纺锤体纤维抗体
HEP-2
• HEp-2:仅见于分 裂期细胞,纺锤体 部位出现特征性荧 光。
• 肝片:荧光模式不 典型
肝片
抗中间体抗体
HEP-2
• HEp-2:分裂中期 细胞中间水平方向 产生带状细颗粒荧 光,半数间期细胞 含有大量粗荧光点, 其余细胞为阴性。
• 肝片:荧光模式不 典型
核均质型
肝片
HEP-2
• HEp-2:间期细胞核呈 均匀荧光,分裂期细 胞浓缩染色体荧光增 强
• 肝片:肝细胞核阳性, 呈均匀荧光。荧光强 度与HEp-2基本一致
• 靶抗原:dsDNA、 核小体、组蛋白
核粗颗粒型
肝片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呈颗粒样荧光, 核仁阴性;分裂期 细胞浓缩染色体阴 性,染色体周围呈 颗粒样荧光
现阶段检测方法
• 抗核抗体定量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每个样本按1:100和1:1000两个浓度制片
• 抗核抗体谱检测
免疫印迹法
• 抗中性粒抗体定量检测(MPO和PR3)
酶联免疫法
• 抗线粒体抗体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法
• IFT(间接免疫荧光法)
BLOT(免疫印迹法)
ELISA(酶免法)
EUROLINE ANA 谱
• HEp-2:间期细胞 浆中出现致密的细 颗粒样荧光,并有 空泡现象,部分核 仁阳性;分裂期细 胞浓缩染色体阴性
• 肝片: 灵长类肝组 织中可呈现特异的 由几个肝细胞浆融 合形成的岛状荧光
• 靶抗原:核糖体P 蛋白
胞浆颗粒型:抗线粒体抗体
肝片
HEP-2
• HEp-2:细胞浆内 粗颗粒样荧光
• 肝片: 肝细胞呈颗 粒样荧光,整个视 野呈细沙状荧光
• 肝片: 荧光模式不 典型
• 靶抗原:溶酶体
胞浆颗粒型:抗高尔基体抗体
肝片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一侧的高尔基体 所在部位呈现网状 的颗粒样荧光;分 裂期细胞无荧光。
• 肝片: 荧光模式不 典型
• 靶抗原:高尔基体
肝片
抗中心粒抗体
HEP-2
• HEp-2:在细胞核 内可见一或两个荧 光点,分裂期细胞 中荧光点位于细胞 纵向对称的两极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的定义
传统定义: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广义定义: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 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ANA的靶抗原分布:
细胞核
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
ENA:抗可提取核抗原,包括RNP/Sm, Sm, SSA, SSB, Scl-70和Jo-1等 六种靶抗 原
• 靶抗原:线粒体
肝片
胞浆颗粒型:抗Jo-1抗体
HEP-2
• HEp-2:间期细胞浆 中出现颗粒到细块状 荧光,细胞核有时也 出现细颗粒荧光;分 裂期细胞浓缩染色体 阴性,染色体周围区 域呈致密的细颗粒荧 光
• 肝片: 荧光模式不 典型
• 靶抗原:Jo-1
胞浆颗粒型:抗溶酶体抗体
肝片
HEP-2
• HEp-2:细胞浆中 出现细小的、中等 大小的、以及粗的 滴状荧光颗粒
最多18种抗原, 增加了RNP亚单位
自动化 操作 全自动化 结果判读
实验结果的解释(ANA谱): 抗nRNP/Sm和Sm抗体
抗nRNP/Sm 抗体
+ + -
抗Sm抗体
结果
解释
-
nRNP: Sm: -
阴性
+
nRNP: ?
SLE
Sm: +
-
nRNP: + Sm: -
SLE或MCTD
+
结果不可靠 无
抗核抗体(ANA)荧光片判读与讲解
ANA筛查: 间接免疫荧光法(IFT)
抗原谱完整 (细胞核、细胞浆) 检测ANA的金标准,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基质组合: 取多个视野判断 HEp-2细胞: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细胞综合看 HEp-2与肝片综合看
• 肝片:肝细胞核内 出现大小、数目不 均一的点状荧光; 荧光强度与HEp-2基 本一致
• 靶抗原:Sp100
肝片
核膜型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呈现均匀荧光, 核周增强;分裂期 细胞浓缩染色体阴 性
• 肝片:肝细胞核呈 现特征性环状荧光
• 靶抗原:板层素、 gp210
肝片
核仁型
HEP-2
• 靶抗原:SS-A、SSB
肝片
着丝点型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内出现大小数目 相同、均匀分布的 点状荧光;分裂期 细胞浓缩染色体处 出现浓缩点状荧光
• 肝片:肝细胞核内 可观察到10-20个荧 光点;荧光强度明 显弱于与HEp-2细胞
• 靶抗原:着丝点蛋 白
肝片
核点型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内出现大小、数 目、强度不均的点 状荧光;分裂期细 胞浓缩染色体阴性。 周围可见点状荧光
常规片特点
经常出现混合核型 经常出现不典型核型 中低滴度常见、经常出现临界滴度 实验操作、实验体系等因素,会给荧光结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