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共34页文档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标准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标准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血液中存在抗心磷脂抗体,可导致血栓形成和胎儿死亡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胎儿死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病变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对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诊断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关键是检测血液中的抗心磷脂抗体。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功能检查、抗心磷脂抗体检测、抗β2糖蛋白I抗体检测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认患者是否存在抗心磷脂抗体,进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标准,诊断APS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患者存在血液中抗心磷脂抗体或抗β2糖蛋白I抗体,且至少在两次检查间隔12周以上;2. 患者存在持续性中度或高度凝血活酶原时间延长;3. 患者存在抗心磷脂抗体或抗β2糖蛋白I抗体,且出现反复发作的血栓形成或胎儿死亡。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也对AP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心脏瓣膜异常,脑部MRI可以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皮肤活检可以确定皮肤病变的性质等。
这些辅助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五、治疗。
一旦确诊为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还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包括抗炎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预后。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预后与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密切相关。
对于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及IgA抗β2-GPⅠ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在梅毒患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在梅毒患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周建伟;孔翠;蔡淑静;张昭才;杨永军;申爱华【摘要】目的探讨梅毒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呈阳性的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ANA,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ACA.患者血清同时做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 200例梅毒患者样本中,有45例ANA呈阳性,阳性率为22.5%;有54例ACA-IgM阳性(27.0%)和25例ACA-IgG阳性(12.5%).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A阳性率与TRUST滴度的相关系数仅为0.393;ACA-IgM阳性率与TRUST滴度的相关系数为0.762;ACA-IgG阳性率与TRUST滴度的相关系数为0.417.结论梅毒患者ANA阳性率较高,ACA-IgM的阳性率与TRUST滴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建议临床将ANA和ACA作为梅毒患者的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17)004【总页数】3页(P317-319)【关键词】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作者】周建伟;孔翠;蔡淑静;张昭才;杨永军;申爱华【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1;R446.6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通过血液、胎盘及性传播,并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近年来,梅毒感染人数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TP对人体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肾脏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脏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钟清;杜晓刚;陈恩静;谯林;刘渝梅【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2(023)012【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3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C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功能正常的不同类型肾脏病患者血中ACA水平增高且阳性率增加(P<0.01),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血中ACA水平及阳性率增加差异无显著性(P>0.05);除肾病综合征外,狼疮性肾炎组ACA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各肾脏病组(P<0.05).结论在所研究的肾脏病中血清ACA水平及其阳性率明显增加,可能与肾脏疾病高凝状态的发生有关.【总页数】2页(P1250-1251)【作者】钟清;杜晓刚;陈恩静;谯林;刘渝梅【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糖尿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沈山梅;朱大龙;田成功2.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J], 韩仲国3.肾脏疾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曹建成4.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刘虹;金娟;周志凤;张白银;郑元杰;陈正徐;曹娟5.Klotho及TGF-β1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Li Qiang;Wang Zhen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摘要】为了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血清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将血清标本分为女性不孕患者组和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微孔板抗原成免疫复合物,再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酶底物颜色反应检测阳性率。
最后发现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与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72/300)和1%(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 ,P<0.05);不孕组抗精子抗体和健康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77/300)和1.8%(1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5.71,P<0.05)。
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7.7%(23/300);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0%。
因此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
【关键词】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不孕;酶联免疫吸附法【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093-01近年来,女性不孕人数履增不减,随之免疫和不孕症间的密切关系逐渐被人们注意起来。
不孕患者中有10%~15%是免疫因素造成的[1]。
经研究发现,多次流产、胎儿宫内发育缓慢、胎盘早剥、子痫与先兆子娴、死胎、内异症等引起的不孕,原发性的不孕症,体外受精失败等均与抗心磷脂抗体(ACL)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在女性血清和生殖道的抗精子抗体(AsAb)也可影响受精的一系列过程,从而导致免疫性不孕。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不明原因不孕女性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0%~6.2%[3],在宫颈黏液样本中,其检出率高达31.5%。
从男性本身来讲,精子在机体一般状态下不与免疫系统相接触,是一种隐蔽抗原,而对于女性精子是一种异己抗原,可触发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是不会产生抗精子抗体的,然而当精子抗原进入女性体内即可触发强烈的免疫应答,产生抗精子抗体(AsAb),使精子无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Cl i n i c a l s i g ni ic f a n c e o f de t e c t i ng s y s t e mi c l u pu s e r y t he ma t o s us D -d i me r a n d Ant i c a r di o l i p i n a n t i bo dy
t i e n t s , a c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s t a b l e p a t i e n t s a n d t h e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O . O 1 ) , a n d t h e S L E D A 1 w a s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 =0 . 5 3 0 , P<0 . 0 1 )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p a t i e n t s i n r e mi s s i o n a n d t h e c o n —
2 0 1 3年 5月 第 2 0卷第 l 5期
・
I 临床 研 究 ・
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

·继续教育园地·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谢飞 朱忠勇 磷脂是指分子中含有醇,脂肪酸和磷酸基团的一类化合物。
人体内的磷脂主要是含有甘油醇的甘油磷脂,包括心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固醇,磷脂酰乙醇胺等。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 L)是一族针对带负电荷磷脂或带负电荷磷脂与蛋白复合物的异质性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动脉血栓,静脉血栓以及妊娠丢失。
APS患者血中检出aP L是确立APS诊断的必要条件。
根据一些aP L可以识别磷脂或磷脂与蛋白复合物的特性,采用心磷脂包被微孔板,建立E LIS A检测方法,所检测的aP L称为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 L)。
此外,一些aP L在体外可以使磷脂依赖的凝血试验时间延长,故亦可采用凝固法检测,所检测的aP L称为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
近年来,国外对aP L和APS的研究甚多,其检测方法也逐步规范化。
现主要就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历史回顾1952年,C onley和Hartmann发现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 LE)患者血中存在一种能使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的物质,当时命名为狼疮抗凝物(LA)。
此后不久,人们认识到LA 实际上是一种可以与磷脂结合的自身抗体。
LA阳性患者中约有20%~25%可出现梅毒试验假阳性(BFP2STS),已知梅毒试验检测的抗体是可以与心磷脂结合的。
检测LA的磷脂依赖性试验,干扰因素甚多,不易标准化,重复性和敏感性较差。
1983年Harris等以心磷脂为抗原,首先采用固相免疫分析方法(放射免疫测定)检测血中的LA活性,并将所检测的抗体称为aC L,其敏感性高于以往的LA试验。
抗磷脂抗体谱六项

抗磷脂抗体谱六项抗磷脂抗体谱六项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本文将介绍抗磷脂抗体谱六项的概念、检测方法、临床意义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概念抗磷脂抗体谱六项是指一种血清学检测项目,用来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磷脂抗体。
磷脂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类抗体,它们与磷脂类物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炎症反应和血液凝固功能障碍。
检测方法抗磷脂抗体谱六项的检测一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荧光抗体法(FIA)等技术进行。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磷脂抗体,如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1)、抗磷脂类抗体(aPL)等。
临床意义抗磷脂抗体谱六项的检测结果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临床上常见的与抗磷脂抗体相关的疾病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通过检测抗磷脂抗体,可以评估患者发生这些疾病的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抗磷脂抗体谱六项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例如,在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过程中,除了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指标外,阳性的抗磷脂抗体结果是确诊该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已经确诊为抗磷脂抗体相关疾病的患者,及早的干预治疗十分重要。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减轻症状,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抗炎药物、抗凝血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并定期随访和评估疗效。
总结抗磷脂抗体谱六项是一种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的重要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磷脂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相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患者在接受检测和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磷脂抗体谱六项检测结果只是诊断疾病的一个指标,综合临床症状、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综合判断是确诊疾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