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概述(ppt 75页)

载波通信基本原理
双向通信的实现 载波通信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一变二分三还原”。
“变”是用调制器把话音频带变换到高频频带,“分” 就是频率分割,在收信端用滤波器把各路信号从群信 号中分割出来,“还原”就是利用解调器把高频频带 还原成话音频带。 按照频率搬移、频率分割原理实现传输线路频分多路 复用的设备叫做载波机载波机。
30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31
电力线载波机
差分/汇接系统 压缩扩展器 调制器 载供系统 呼叫系统 自动电平调节系统
32
电力线载波机
差分/汇接系统
定义:把一个传输通路分成两个及以上的传输通路称 为差分,而把两个及以上的传输通路合并为一个传输 通路称为汇接。在各种类型的载波机中,凡是多个通 道(或多个信号)需要分开或汇接的地方,均广泛使 用差分网络或汇接网络。有的电路网络能同时实现差 分和汇接作用,故称为差分汇接网络,简称差接网络。
14
载波通信基本原理
双带二线制
15
载波通信基本原理
单带四线制 所谓单带四线制指的是在线路上收、发两个传输方向
上采用相同的传输频带,而用两对导线(四根导线) 来各自传输一个方向的信号,防止“自发自收”,实 现双向通信。 应用: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载波通 信系统。
16
载波通信基本原理
过高效、安全的耦合设备才能与电力线路相联。这些 耦合设备既要使载波信号有效传送,又要不影响工频 电流的传输,还要能方便地分离载波信号与工频电流。 此外,耦合设备还必须防止工频高压、大电流对载波 通信设备的损坏,确保安全。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
线路频谱安排的特殊性 电力线载波通信能使用的频谱,是由3个因素决定的: 1)电力线路本身的高频特性; 2)避免50Hz工频谐波的干扰; 3)考虑载波信号的辐射对无线电广播及无线通信的
第3章__电力线载波通信..

第二节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构成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主要由电力线载波机、电力线路和耦合设 备构成,如图3-1 。其中耦合装置包括线路阻波器GZ、耦合电容 器C、结合滤波器JL(又称结合设备)和高频电缆HFC,与电力线 路一起组成电力线高频通道。
耦合装置 电力线路 耦合装置
G
发电机 变压器 GZ C JL HFC 载 波 机 A JL HFC GZ 变压器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续)
2. 线路频谱安排的特殊性 电力线载波通信能使用的频谱由三个因素决定: (1)电力线路本身的高频特性。 (2)避免50Hz工频的干扰。 (3)考虑载波信号的辐射对无线电广播及无线 通信的影响。 我国统一规定电力线载波通信使用的频率范围为 40—500KHz。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续)
图3-9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转接方式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为了组成以调度所为中心 的通信网,经常需要进行电路转接。常用的转 接方式有两种:话音、远动通路同时转接和话 音通路单独转接方式。当话音、远动同时转接 时,可采用中频转接或低频转接;当话音通路 单独转接时,应采用音频转接。各种转接的原 理及特点如下。
1.定频通信方式
定频通信方式如图3-7 所示,这种方式应用最普遍。一 对一的定频通信方式又是定点通信,传输稳定,电路 工作比较可靠。
图3-7
2.中央通信方式
为实现图3-7中A站与B、C两站通话需要,也可采用中 央通信方式(见图3-8)。采用这种方式,在A、B、C三 站或更多站间通信可只使用一对频率,节约了载波频 谱也节约了设备数量。但这种方式只限A站与B、C两 站或更多外围站分别通话。各外围站之间不能通话。 因此,这种方式只宜在通话量少的简单通信网中使用, 如集中控制站对无人值守变电所的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详解..

1、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构成
高压电力线、阻波器、耦合电容器、结合滤波器、载波机 和高频电缆组成
变电站 A
阻波器
变电站 B 高压线
阻波器
CC/CVT
结合滤波器 电力线载波机 结合滤波器
CC/CVT
电力线载波机
传输数据、电话和护信号
耦合设备
2、电力载波机 载波机发送功率较大(1-100W) 为集中利用发送功率,一般使用单路载波机 具备有较好的自动电平调节系统,接收信号电平 变化在30dB变化范围内时,音频信号输出电平 变化<1dB 主要传输调度电话、自动化信息、电力线路保护 信号
结合滤波器与耦合电容器一起组成结合设备,在电力线和 高频电缆之间传输载波信号,实现线路侧和载波侧的阻抗匹配
结合滤波器样例: MCD80
结合滤波器原理图
设计耦合系统采用的线路阻抗值一般是: 单根导线:相地耦合为400Ω。相相耦合为600Ω; 分裂导线:相地耦合为300Ω,相相耦合为500Ω。 电缆侧(载波侧)一般为75Ω。
允许传送和判别的时间很短,发送信号的次数极少(每年 仅数次),没有预定的发送时间,而且要求保护装置正确 动作的概率很高(安全性很高)和丢失命令的概很低(可依 靠性很高) 与话音交替复用 (AMP)
二、电力线载波机的体系结构
(一)电力线载波机的特点与技术要求
(1)电力线高频通道杂音大,线路直通距离长,衰减大,为保证收 信端有足够的信噪比,要求电力线载波机的发信功率较大。 (2)电力线载波机确保在电力线路故障或系统操作,造成高频通道 衰减突然增大很多时,仍能维持通畅。因此,要求电力线载波机 要有较快调节速度和较大调节范围的自动电平调节系统 (3)为便于灵活组织通信和频率分配,并避免因发信功率太大引起 制造困难,电力线载波机大多是单路机。 (4)现代电力线载波机大多为多功能、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 载波通信设备,能适应在110-500kV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 上传送电话与非电话业务的需要。 (5)为了提高电力线高频通道和载波设备的利用率,国产电力线载 波机本身常带有自动交换系统,并可为重要用户提供优先权。
电力线载波通信-第2篇

▪ 解调技术
1.解调技术是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数据信号的过程 。解调方式需要与调制方式相对应,以确保数据的准确还原。 2.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解调技术需要考虑到电力线上的噪声 和干扰情况,采用合适的算法和技术来提高解调精度和稳定性 。 3.解调技术的性能评估需要根据实际测试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误码率、解调成功率等指标。
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趋势
1.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未来,电力线载波通信将会向更高速率、更远距离、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3.同时,电力线载波通信也需要加强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线载波通信面临的挑战
1.电力线载波通信面临着电力线信道质量不稳定、噪声干扰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和处理。 2.同时,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 3.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电力线载波通信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1.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互联互通, 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远程控制 和监控,提高家居生活的智能化水平。 3.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应用,可以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保护家庭隐私。
电力线载波通信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调制与解调技术
▪ 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1.随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调制与解调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向 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误码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方向发展。 2.新兴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如多载波调制、非正交多址技术等,也在不断被研究和应用于电力 线载波通信中,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未来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考虑到与其他通信技术的融合和协同,以满足更为复杂和 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电力线路载波通讯

电力线路载波通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力供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线路的通讯系统也逐渐发展起来。
其中,电力线路载波通讯技术因其高效、可靠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电力线路载波通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原理电力线路载波通讯是一种将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利用电力线路本身的特性进行数据传输。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频率高于电力系统运行频率的载波信号,通过调制、解调等技术手段,在电力线路中传输通信信号。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布设载波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在电力线路上双向传输数据。
在电力线路载波通讯中,主要采用的载波信号频段有低频载波和高频载波两种。
低频载波一般选择在2kHz到150kHz的频段,适用于远程距离传输;高频载波则选择在5MHz到150MHz的频段,适用于局域网和近距离传输。
通过合理的选择载波信号频段,可以满足不同距离、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通讯需求。
二、应用领域电力线路载波通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远程监控和控制电力线路载波通讯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部署载波通信终端设备,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实现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2.电力信息采集电力线路载波通讯广泛应用于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安装载波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对电量、功率因数等关键数据的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实时监测电力负荷,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并进行合理的电网调度。
3.智能电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线路载波通讯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在电力线路上布设载波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等智能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未来发展趋势电力线路载波通讯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电力线载波通信xin

通信速率限制
由于电力线信道的特性,电力线载波 通信速率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实现高 速数据传输。
安全问题
电力线网络开放性强,数据传输安全 性存在一定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 全措施。
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标准不统一, 不同厂商设备互通性差,制约了行业 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与研发
统一技术标准
时间跳变扩频(Tiபைடு நூலகம்e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THSS):通过在时间上跳变信 号的发送时间,扩展信号的频谱,提高抗干扰能力。
抗干扰技术
频域滤波
通过在频域上对信号进行 滤波,滤除噪声和干扰信 号,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时域滤波
通过在时域上对信号进行 滤波,滤除噪声和干扰信 号,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网络监控
实时监测网络状态,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故障诊断与处理
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及时恢复网络的 正常运行。
性能优化
根据网络运行状况,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04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优势 与挑战
优势
覆盖范围广
电力线网络遍布城乡, 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媒 介,可以轻松实现大范
将信息编码为脉冲信号,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占 用带宽小的优点。
扩频技术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通过将信号扩展到 更宽的频带,降低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提高抗干扰能力。
跳频扩频(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FHSS):通过在多个频率上 跳变,扩展信号的频谱,提高抗干扰能力。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引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路的通信方式,通过利用电力线路传输数据和信息,为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通信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探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或注入高频(20kHz-500kHz)的载波信号来实现通信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为模拟载波信号,通过电力线路传输到目标位置,再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和信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在不干扰电力供电的同时,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为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电能表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故障检测与定位: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载等,并通过传输的载波信号进行定位。
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快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负荷控制与管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传输载波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电力控制,对负荷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
此外,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三、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1. 电力系统间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电力系统之间的通信。
例如,通过在输电线路上注入载波信号,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
电力载波原理

电力载波原理电力载波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载波信号来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电力载波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布线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高频载波信号来进行通信。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线本身就是一根导线,可以传输电能,而且已经普遍铺设在城乡各个角落。
因此,利用电力线进行载波通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资源,不需要单独铺设通信线路,降低了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载波信号的叠加、信号的调制解调和信号的传输。
首先,通过载波发射设备将高频载波信号叠加到电力线上,这些载波信号可以携带各种信息,如语音、数据、图像等。
然后,接收端的载波接收设备对叠加在电力线上的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最后,经过解调后的信号再经过滤波、放大等处理后,送达用户终端设备,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在电力载波通信中,载波信号的叠加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载波发射设备对要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制,将其叠加到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上。
这样,就可以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远处的接收端。
在接收端,载波接收设备对叠加在电力线上的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原始的信号。
这样就实现了信号的传输,完成了通信的过程。
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电力线本身就是一根导线,会受到各种干扰,如电力负载的变化、电磁干扰等,这些都会影响载波信号的传输质量。
其次,电力线的传输特性也会对载波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如衰减、延迟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信号进行衰减补偿、抗干扰处理等,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电力载波通信作为一种利用电力线进行通信的技术,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布线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电力载波通信的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和推广这项技术,为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上网高速 MODEM 的应用。在这些方面 10kV 上的应用已达到了实用化,作为自动集抄系统通道的载波 应用,目前已能够形成组网通信完成数据抄收功能,但是由于用户电网的某些时变特性和突发噪声对数据 传输的影响,在技术上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还存在着抄表盲区的问题,这一问题目前一直阻碍电力载 波通信技术在自动集抄系统应用的主要症结所在,从事这类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全国不少于百家,并且大 多数都存在技术开发和工程并行的状况,真正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只是少数企业,在市场还未全面认同这 种方式的可靠性的状况下,其市场竞争前几年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关于电力线上网的电力载波技术应 用,北京地区已有 300 个左右住宅小区,约上万户家庭通过电力线上网。 对于未来,电力线上网技术 将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考虑,由于电压变化所带来的干扰影响上网质量,用电高峰时期速率波动大, PLC 芯片主要来自欧美,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不明确等因素,都将严重制约着电力线上网技术的良性发展, 其未来之路绝非一帆风顺。技术还需重大改进。由于电力网使用的是非屏蔽线,用它来传输数据不可避免 地会形成电磁辐射,影响数据的保密性,因此信息安全性能差。用电高峰期传输速率严重下降等方面还亟 待改进。商业模式不成熟。此外,中国厂商在产品芯片技术方面的缺乏,最终用户的认可、接受,市场的 培育以及与该技术相关的产业链等问题也必须重点考虑。
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从上世纪 40 年代在东北电网应用以来,到现在已经经过了 60 年的 发展历史,主要历经了模拟电力线载波机、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全数字电力线载波机三个阶段。在我国 四十年代时已有日本生产的载波机在东北运行,做为长距离电力调度的通信手段,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始研 制出了自己的电力线载波机,电讯仪器厂也在 1964 年成立的时候生产了自己的载波机,经过不断改进形 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ZJ-3,ZJ-6 型电力线载波机该设备为四用户两级调幅具有 AGC 自动增益控制控制电 路和音频转接接口呼叫方式采用脉冲制式,也能够复用远动信号,在我国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时期,该机 所代表的模拟制式电力线载波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七十年代时期我国模拟电力线载波机技术已趋成熟,当 时以 ZJ-5,ZJ-6, ZDD-12,ZBD-3 机型为代表在技术指标上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并成为我国应用时间最 长的主流机型。调制方式选用单边带调制技术,我们可将在此之前的载波机称为第一代载波机 。八九十年 代中期电力线载波技术开始了单片机和集成化的革命,产生了小型化多功能的单片机自动盘(我们称之为 微机自动盘)代替了三极管或布线逻辑的自动盘。集成电路的调制器,压扩器,滤波器和 AGC 放大器代 替了笨重多故障的模拟电路,MOSVMOS 高频大功率管在功放电路中的应用等,这一阶段的载波机可称 之为第二代载波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国内首次采用了 DSP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完成中频及音频部分中各种滤波器、信号调制解调、数字 AGC 自动增益控制、呼叫及导频信号的处理,采 用 DSP 数字处理技术设计完成的话音带通滤波器、远动信号滤波器、导频收发滤波器以及中频滤波器,可 以说是数字电力线载波机技术上一次重大突破,替代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的 LC 滤波器,不但简化了
长期以来电力线载波通信网一直是电力通信网的基础网络,目前在国内长达 670000km 的 35kV 以上 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多数已开通电力线载波通道,形成了庞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该网络主要用于地 市级或以下供电部门构成面向终端变电站及大用户的调度通信远动及综合自动化通道使用,近年来随着光 纤通信的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已从主导的电力通信方式改变为辅助通信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电力通信发展 水平的不平衡及电力通信规程要求主要变电站必须具有两条以上不同通信方式的互为备用的通信信道,及 电力线载波技术革新带来的新的载波功能,以及由于昔日数量庞大的电力线载波机的更新换代,都导致了 电力线载波机虽然作为电力通信的辅助通信方式但是在国内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国外发展中国家的 电力建设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全国共有约十多家企业从事高压电力线载波机的开发和生产。 比较有实力的除了我们(黑马高科)外,还有业通达,南京宏图高科,许继昌南通信等。
电力通信网 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 。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 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 电力通信网对通信的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及严格的要求,并且电力部门拥 有发展通信的特殊资源优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力公司都以自建为主的方式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 通信网。
电力线载波在 380/220V 用户配电网上的应用在九十年代后期之前只限于采用调幅或调频制式的载波 电话机,实现近距离的拨号通话,也有采用专用的芯片实现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我国大规模地开展用户配 电网载波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在 2000 年左右,目前在自动集抄系统中采用的载波通信方式有扩频、窄带调 频或调相。在使用的设备中,以窄带调制类型的设备为多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其成本低廉。而电线上网 的应用由于要求的速率至少需要达到 512kbit/s~10Mbit/s,所以无一例外地采用扩频通信方式。在各种 扩频调制方式中,由于采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调制具有突发模式的多信道传输、较高的传输速率、更有效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突发干扰噪声的能力, 再加上前向纠错、交叉纠错、自动重发和信道编码等技术来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可靠,因而成为电力线上 网应用的主导通信方式。目前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在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系统中较普遍地存在“盲 区”问题,有些用户的电表读书无法正确读出(如果存在的现象为时变的,则问题更严重),需要在技术 上克服。目前一些窄带调制的设备多采用自动切换频道和选择中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窄带噪声抗干扰技术,以获得足够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目前常用的调制方法分为窄带调制 和宽带调制两种。窄带调制成本低,不能有效地抵抗窄带噪声;宽带调制一般采用扩频技术(如 DSS 直接 序列扩频、FH 跳频、TH 跳时、CHIRP 宽带线性调频、交叉混合扩频及 OFDM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克服窄带噪声的干扰,但是有限的扩频增益对于较大功率的窄带干扰仍然无能为力。进一步研 究增强型的模拟前端技术,包括自适应滤波和自适应均衡,以适应时变的、大范围的线路衰减和线路阻抗 的变化,在电力载波的低压应用中,这一点极为重要,也是目前的技术难点所在。低压载波通信在变压器 跨相和穿越变压器方面的实用技术需要研究,在多路供电的现场也需解决电源切换时的通信中断问题。这 一点关系到通信制式、耦合方式等多方面的设计考虑。研究和考虑电磁兼容性能,制定对外干扰的标准。 解决目前存在的电线上网设备对安装地点的敏感性问题,保持合适的速率并解决“马赛克”图象问题。对 于这类载波设备的质量检验,一定要考虑在加入线路噪声的环境下(即在一定的信噪比下)进行传输误码 性能的测试。一些企业提出的关于传输距离能力的指标不能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低压载波通信最终实现 高性能、低价格的关键在于专用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而这正是我国微电子行业的弱点所在,加大这一方面 的研究和投资力度对于低压载波通信的实用公司工程二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电力线载波 Power Line Carrier - PLC 通信技术出现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它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 道具有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得天独厚的优点。利用高压电力线在电力载波领域通常指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中压电力线指 10kV 电压等级或低压配电线 380/220V 用户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 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近年来高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突破了仅限于单片机应用的限制,已 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并且随着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中/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的技术开发 及应用亦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局面,电力线载波通信这座被国外传媒喻为未被挖掘的金山正逐渐成为一门电 力通信领域乃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热门专业。
生产程序,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 DSP 数字滤波器选择性好、带内波动小、温度系数好, 使得数字载波机的整机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且现场调整维护非常方便。但是,由于当时受 DSP 器件运算速 度及处理能力的限制,以及 A/D、D/A 变换器速度及精度影响,还有一些数字通信的新技术不够成熟,那 一时期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的功能及主要技术数据仍没有取得突破,主要反映在:高频部分没有进行数字 信号处理,调制方式仍是调幅式单边载波带抑制(SSB);由于受调制方式的限制,传输速率低,抗干扰 能力不强;音频部分仍是频分复用方式,4kHz 频带内不能实现多路话音,多路数据的同时传送;设备监控 网管不便。从系统运行情况看,国外几种型号的产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且稳定性、可靠性较高,而且在复 用传输继电保护高频信号方面优势更加明显,但在 35kV、110kV 的农网系统,国内设备价格占优。这类载 波机可称之为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划为第三代 。由此开始电力线载波业界进入了载波机的数字化革命阶 段,许多企业纷纷投入力量着力于数字电力线载波机的技术研究工作,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采用新西兰生产 的 M340 数据复接器,多路复接的载波机问世,这一成果提高了载波机的通信容量,从根本上初步解决了 载波机通信容量小的技术瓶颈问题,从而为电力线载波市场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我们早期的 M680 就是, 现在的 M680AN 也是(用的国产复接器)。可称之为第四代。又叫外接复接器载波机。如果线路突发噪 声比较高,在进行远动数据传输时,有时会产生瞬时中断现象,这种现象对于语音传输无大影响,但是对 于数据传输,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控制信号的传输将带来不良的后果,且它的电气连接复杂,由载波收发信 与复接器两部分组成。目前我们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6800 全数字多路复接的载波机,首先在电气连接上 做了彻底的工艺改进,数字复接单元、用户程控交换单元、语音接口单元、远动调制解调单元全部由独立 单元改为插拔单元,相互连接由电缆连接改为 PCB 印制板连接,整机稳定性和传输误码率将大大改善。在 数字信号处理方面,DSP(数字信号处理) 和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配合使用,使整机硬件电路简 单,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基本处理完全通过软件实现,用户参数的变更,包括话音、远动电平的调整、设 置全部通过 PC 机完成。在硬件上采用了高度集成的 IC,包括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的新型高速数字 信号处理器(DSP)、模数/数模转换器(ADC/DAC)及 Xilinx 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列阵(FPGA)。在软件上,充 分利用了正交幅度调制、逐级升、降抽样、自适应均衡技术、数字锁相环、前向纠错编码及语音压缩,等 现代通信技术。因此,与早期出现的数字载波机不同,它不再由载波收发信与复接器两部分组成,其面积 仅为 7cm×11cm 的主模块上集成了载波机的大部份功能,包括高带通、频率均衡、移频、高精度时基电路、 中频带通、语音-数字复接、语音压缩、远动数传通道基带处理、语音数字交换系统、及 2 个 2Mbits/s 系统 I/O 连接口。IC 数量少、集成度高、功耗低等特性则有力的增强了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了可 靠性。另外,它的在线编程功能保证了产品的软件升级潜力。基本处理完全通过软件实现,用户参数的变 更,包括话音、远动电平的调整、设置全部通过 PC 机完成。并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改频。可称之为 第五代 。可根据通道情况自动变换传输总速率,不会造成电力自动化的中断。在国内外市场多年的运行情 况很好。我们即将实现数字载波机复用音频保护。将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