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6分)

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菡.萏()敧.斜()莲pénɡ()

(2)按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仿写一个句子。(3分)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

一(1)hàn(2)qī(3)蓬

2、古诗文默写(8分)

3、名著阅读(5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就是她描写母爱、童真、自然的诗歌代表。下面这节小诗就选自她的诗集

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节小诗引来无数文人志士的评价。其运用了(修辞手法)畅谈人生体验。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赏析。

答:

4、综合性学习(6分)

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

(2)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任选一句谈谈你的感悟。(4分)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

答:

《大学》《中庸》

①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②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③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莫怀戚散文《散步》阅读(15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啊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3分)

6、“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

换?为什么?(3分)

7、“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8、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2分)

9、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4分)

5.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6.不能,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与儿子幼小的身体比,“我”是高大的;母亲基于对儿子的信任,早就开始听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未长大,长大后也许会有自己的主张,就目前来看,用“还”字比较恰当。

7.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仅仅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8.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9.略

二、阅读短文《父亲》,回答问题。(15分)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好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门,他的手在门头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0、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2分)

11、第②段中为什么“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2分)

答:

12、第③段“妻”的“交代”运用了句式简单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3分)

13、第③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14、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2分)

15、本文通过“妻”的思想性格特征。反衬父亲的思想性格(2分)

10、衣着的破旧,生活的困苦

11、因为自己对城里陌生而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和在不在儿子这里住下去的担负思考

12、对父亲的鄙弃和厌恶

13、肖像(外貌)描写,表达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更为父亲要离开儿子的家这一情节做了铺垫。

14、贴身表示和身体接触的地方,如果删去,父亲从衣兜里拿出钱,就不能表现父亲对钱的爱护以及钱对父亲的意义,而原句恰恰表现出父亲的钱来之不易,而通过他的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

15、对儿女深沉的爱和勤劳、朴实、节俭。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习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王凝之妻也。

16、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

(3

17、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18、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3分)

19、兄妹二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理由(3分)

16、(1)家庭聚会(2)差不多(3)不久,一会儿(4)指子侄辈

17、(1)大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漫天飞舞

18、从“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轻松、欢乐的气氛。

19、“撒盐空中”颜色相似“柳絮因风”形态,雪花飘飞之态

三、写作与表达(30分)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年轻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练。

请以“磨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诅咒.(zhóu)裸露.(loù)害人听闻 B.悖谬.(miù)浸.湿(qìn)抽噎.(yē)伥然凝望 C.描摹.(mó)轻蔑.(miè)惘.然(wǎng)锲而不舍 D.倔.强(jué)惩.戒(ch?ng)执拗.(niù)归然不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云宵鉴赏人声鼎沸 B.感概绽开争执疲倦不堪 C.悔恨激荡奥秘花团锦簇 D.拼凑企盼寻觅小心冀冀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 ....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 ....,签署了合作协议。 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径河北,到达京津。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5、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②。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考试题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8分) (1)哺.育()(2)污秽.()(3)(ào)悔()(4)随声附(hè)()(5)屏障.()(6)哽.咽()(7)gèn古()(8)亦复如shì() 3.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1)力挽狂阑________(2)山颠________(3)讫祷_________(4)契而不舍__________ 4.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国学素养,我校将开展古诗文背诵活动。 修改意见: 5.仿写题:以某一具体事物(如:大树、小草、灯塔……)开头,仿照例子造句(字数可以不同).(3分) 例: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隔阻,不畏脚下道路的崎岖,勇往直前. 6、综合性学习。(4分)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请你举一个有关爱国的历史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填空。(12分) (1),;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2)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表现了战斗的持久与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成语“扑朔迷离”来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郭茂倩《木兰诗》)8.名著阅读。(4分) (1)《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一部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其他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个)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8分) ①惟.闻女叹息_________②问女何所忆._________③愿为市.鞍马_________④昨夜见军帖 .._________ ⑤策勋 ..十二转_________⑥赏赐百千强._________⑦关山度.若飞_________⑧木兰不用 ..尚书郎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说一说木兰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藩(陈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2.解释加点字词。(3分) 尝.闲处一室:__________ 甚.奇之:__________ 何不洒扫以.待宾客: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2)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4.你同意陈藩所说的吗?说说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高贵的施舍 ⑴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⑵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 “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 ·第1页(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书写、口语交际(6分) 1. 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3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七年级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 二、语言积累运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诱.惑( ) 迸.溅( ) 酝酿.( ) lín峋( ) 贪lán ( ) zhù蓄( ) 2.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 (1),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 。(李白《闻王昌临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待到重阳日,。《过故人庄》 (7)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 (8),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 (10)“”,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11)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12)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4. 对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 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 的蘑菇长在了空中。(这么大,或那么大) B落叶冲起一个偌大 ..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 的。(指声音响亮) .. 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指婴儿生下来) D春天像刚落地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经过反复推敲,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和发现问题的办法。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名著阅读《伊索寓言》6分 1.《伊索寓言》是、时代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2分 2. 《伊索寓言》主要内容内容有:影射当时社会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如《狼和小羊》;表现,如《农夫和蛇》;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蚯蚓和狐狸》。1分 3.《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一则故事?请说说理由。3分 四、综合性学习12分 1.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我的网名:2分 命名缘由:2分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4)题。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感觉不到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ɡ) 忏.悔(chàn) 涉.足(shè) 赤裸.(luǒ) B.矜.持(jīn) 绽.开(zhàn) 决眦.(zì) 褪.尽(tuì) C.怆.然(cànɡ) 伫.立(chù) 沉淀.(diàn) 酒酿.(liànɡ) D.服侍.(sì) 瞬.息(shùn) 伶.仃(línɡ) 花苞.(b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 B.告罄吟唱辜负不期而至 C.迟钝点缀蒙眬天崖海角 D.猥锁概率赢弱惊心动魄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昨天,郊区支部党员寻访慰问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3位老战士,聆听了他们可歌可泣 ....的英雄事迹。 B.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D.侯宝林是当之无愧 ....的相声界泰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自从盐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盐城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③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④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⑤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A.④②①⑤③B.⑤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④②① 7、古诗文默写。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3)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满分:120分) 班级____姓名___座号____ 一、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宛转嘹亮抖擞喜出忘外 B 茏罩澄清化妆花枝招展 C烘托粗犷莅临翻来覆去 D 决别憔悴分歧各得其所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 ....,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开始向我求情。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 兰州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D 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田里的水也咕咕地起着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3分 (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6、按要求默写句子。9分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设宏伟意境,表现了诗人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明对朋友未来担忧的诗句是: 。 (3)《次北固山下》中借时序的交替来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7、综合性学习: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 成下列各题。(4分)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 (2)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任选一句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 莅.临(wèi) 蝉蜕.(tuì) 着.落(zhuó) B.憔悴.(suì) 分歧.(qí) 徘徊.(huái) 微薄.(bó) C.热忱.(chén) 怂.恿(sǒng) 狭隘.(ài) 称.职(chèng) D.怅.然(chàng) 丰腴.(yú) 缥缈.(miǎo) 应和.(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杞人忧天人迹罕至浑为一谈 B.沾轻怕重刨根问底哄堂大笑 C.骇人听闻威风凛凛不可救药 D.各得其所喜出忘外众目睽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B.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C.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填空题。(5分)

初一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绽.开()眩.目()凹.凸()嶙峋.() 伫.立()酒niàng ( ) tiǎo ( ) 逗鹤lì( )云端 忍俊不禁.()盘虬.卧龙()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 (1)神仙饮用的汁液。() (2)形容蜜蜂蝴蝶很多。() (3)头脑晕旋,眼睛昏花。() (4)比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5)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3、诗句默写(4分) (1),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四种修辞手法。()(2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自己。 B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 D 认真朗读课文,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6、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来表达人生信念。它告诉我们“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想的天地。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到达目的地,要爬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B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句话告诉我们,走过了最初的一小步,后面的路走起来就非常顺利。 C 《生命生命》一文中作者举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意在告诉我们,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D 《童趣》向我们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生活情趣。 二、阅读与探究(41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9题。(共8分)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测试题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水平测试 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词.(每空一分) 1.this(反义词)________ 2.these(反义词)________ 3.those(单数形式)________ 4.that(复数形式)________ 5.photo(复数形式)________ 6.picture(复数形式)________ 7.watch(复数形式)________ 8.friend(复数形式)________ 9.boy(复数形式)________ 10.family(复数形式)________ 二、根据句意、首字母提示或者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每空一分) 1. Is _____ (these) your eraser? 2. _______ (that) are my brothers. 3. ______ (Her) isn’t Susan. Her name is Mary. 4. Lin Hai and Guo Peng are my ______ (friend). 5. My mo ther’s brother is my ______. 6. Helen _______ my aunt. My aunt is Lucy. 7. Nina’s father and mother are her ______. 8. These are pens and ______ are pencils. 9. Call Mike a________ 365-4639. 10. Please __________ (open) your book. 11. Look at those _________ (woman). 12. Do you like _______ (sing)? 13.Here are two (photo)of my family. Those (child)boats are on the river. 14. This is my a_____ and she my mother’s sister. 15. Lucy and Lily are twins (双胞胎).They are twin s______. 三、单项选择(每空一分) ( ) 1.________ is my aunt, Mary. A. These B. This C. look D. I ( ) 2. ________ my cousins. A. These are B. This are C. These is D. This is ( ) 3. His mother's ________is his grandmother. A. grandfather B. grandmother C. grandparents D. mother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A.滑稽(jì)称职(chèng)擎天撼地(qíng) B.澄澈(dèng)丫杈(chà) 波光粼粼(lín) C.嬉戏(xī)踉跄(niàng)随声附和(hé) A.风韵仙露琼浆浓荫瘦骨磷峋 B.寥阔贻然自得竭石花枝招展 C.纳罕险象迭生宛转各得其所 ①EP-3型飞机不但可以克服特高频通信系统的抗__________性,而且能够使用测向设备对有关的通信所在地实施定位。 ②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强烈_________那些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 ③“西博会”的举行为杭州经济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_________提供了契机。 A.干扰斥责腾飞 B.干扰谴责腾飞 C.骚扰谴责腾越 A.他做了个鬼脸,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B.伏尔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C.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各得其所。 的前进,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①云雾渐渐稀散 ②云雾渐渐浓厚 ③清风把月桂的芳香吹送 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 ⑤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 ⑥阳光从浓云后面透射出来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如今已经没法弄清楚了。B.“我会成功的。”她在心里默念道:“我一定会成功的。” C.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D.吴山脚下的河坊街别具特色。有古色古香的美观建筑;也有热闹繁荣的老字号商铺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应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酝酿.()黄晕.()静谧.() 枯涸.()贮.蓄()吝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奇迹伦墩响晴唤醒熙熙攘攘 B.害羞慈善摇蓝暖和敝帚自珍 C.秀气镶嵌安适响午人才济济 D.肌肤绿萍贮蓄地毯蓝汪汪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 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D.《天净沙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 6 最适合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一项是()(2分) 季节不同,注定了雨的风格各不相同。夏雨热烈,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果然,不一会儿,()地面又恢复了生机。夏之雨来得猛烈,去得快捷,丝毫不拖泥带水。 Α雷声渐远,风速渐慢,雨声渐缓,乌云渐散 Β雷声渐近,风速渐快,雨声渐紧,乌云渐聚C.渐近的雷声,渐快的风速,渐紧的雨声,渐聚的乌云 D 渐远的雷声,渐慢风速,渐缓的雨声,渐散的乌云 《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 (4)《次北固山下>揭示自然界新旧交替现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 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 市民的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 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9、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 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 浓重的,;轻淡 的,,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 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10、下面是城市居民交通工具的一组变化和趋势图,请看图后回 答问题。(4分) (1)根据这组图,简要说明居民出行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推测两次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段话,修辞相 同,句式不限。(2分)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的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 事物; 仿写;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 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那么贴近, 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2分) (2)请你仿照例子为这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第二环节: _____ 第三环节:唱四季歌。第四环节: _____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 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分享。(4分) 春: 夏: 秋: 冬: (4)3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自 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请你提两条 合理化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8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 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 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 默着。 1、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 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分) 3、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 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8---21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 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

初一上语文试卷(人教版)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测试试卷 文 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11年的10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积累与运用 (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诱.惑(y òu ) 耸.立(sh ǒng ) 藐.小(m ǎo ) B 痴.想(ch ī ) 屡.次(l ǚ ) 凹.凸(āo ) C 凝.成(n ín ɡ) 嶙峋.(x ún ) 虾.蟆( xi ā ) D 瞬.间(sh ùn ) 迸.溅(b ìng ) 鹤唳. ( l ì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沟壑 暴燥 明查秋毫 专心志致 B .宣腾 搔扰 获益非浅 坚忍不拔 C .坠落 宽恕 头晕目眩 仙露琼浆 D .刹时 呵责 险象叠生 一丝不苛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 .这件工作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大家都为之怡然称快。 B .福尔摩斯办案非常细心,他真是明察秋毫!” C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用所给出的词填空,将词的代号填入文中即可。 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________地写,话要__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仔细细②规规矩矩③清清楚楚④踏踏实实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 ___,志在千里。_____ 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 _________________。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写出一个含有“日”的完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挚.zhì痛谰.làn语辔.pèi 头浊.zhuó流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亘.héng古田垄.lóng 污秽.huì啾啾.quī D、哽.gèng咽镐.gǎo头宛转.zhuàn 意蕴.yùn 2、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山巅.(山顶)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木兰当户.织(门) B、崎岖 ..(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控制) 亘.古(延续不断) 问女何所忆.(思念) C、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哺.育(喂) 宛转 ..(曲折) 关山度.若飞(过) D、懊悔 ..(侮恨) 惨.白(悲惨)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老山界》是光未然创作的文章,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本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4、指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 ) (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C、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库试题

拉萨市2011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 试题库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顺利地度过了升入初中以来的第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你的语文学得怎么样呢? 通过“旅行”,你是否发现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今天,让我们一起检查一下旅行的收获吧!希望你们能在完成下面题目的同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并预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绽.开(zhàn)伫.立(chù)沉浸.(qìn)迸.溅(bèng) B、朗润.(rùn)酝酿.(niàng)鸟巢.(cháo)黄晕.(yùn) C、澄.清(chéng)慈.善(cí)看.护(kān)薄.雪(bó) D、梦寐.(mèi)称.职(chèn)赏赐.(cì)嫩.芽(rùn) 2、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更胜一筹变化无常海枯石烂返老还童 B、德高望重闲情逸致豪不犹豫遥遥在望 C、轻飞曼舞恍然大悟各得其所千恣百态 D、苦心孤指随声附和骇人听闻神通广大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花枝招展 ..(迎风摆动) B、繁花 ..嫩叶(花开得非常美丽)水波粼粼 ..(水势浩大的样子) C、获益匪.浅(不)猝然 ..长逝(突然去世) D、黯然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宛转 ..(形容圆润柔媚)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 B、通过大家的努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C、墙壁非常雪白。 D、他穿上帽子出去了。 5、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戏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 C、《论语》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著的一部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代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子的题目。 6、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和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3 班级:姓名:考号: 说明: 1.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试号、姓名按要求填在密封线的空格内。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24 分) 1.请根据要求填写是诗文名句。(10 分) (1)子曰:“岁寒,。(《论语》) (2)“”,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3)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ft寺后禅院》) (5),却话巴ft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8)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9)《次北固ft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称职()呵责()点zhuì()宽shù ()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 分) A.21 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5.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3 分) ⑴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赏月饮酒,借月传情,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形成了“月亮情结”。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两句)。 。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和?i()xu…n耀()造ni?()无y?n()浩h…n()2.释词: 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 ⑵我依然看到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蹒跚: ⑶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绚丽: ⑷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汗马功劳: 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以“小巷深处”为题含义深刻,“小巷深处”究竟有什么呢? 5.海伦·凯勒是国、。 6.莎利文老师教了海伦·凯勒什么? 7.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邓稼先,那就是:他是一个的人。 8.《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9.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重音。 ⑴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是篮球) ⑵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别推托了) ⑶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有我一人知道) ⑷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一定会做台球)

⑸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 ⑹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瞒不了我) 第二部分: (一)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0.选文直接照应课文开头的句子是,照应了开头的哪一句? 11.讳言“母亲死了”,而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2.“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是指。 13.将选文分成三个层次,并归纳层意。 14.从作者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就我们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要作什么? 15.两个“尽忠”,其目的是什么? 16.“创造了”和“创造着”区别何在? 17.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别表现在哪里? 18.在母亲灵前写下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多项选择) A、对母亲深沉的爱 B、报答祖国和人民以报答母亲的坚强决心 C、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 D、同国民党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 (二) 母亲·儿子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