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法1

合集下载

《模糊综合评价法》课件

《模糊综合评价法》课件

与熵权法的比较
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属性权重确定方法,通过计算各个属性的信息熵,确定 各个属性的权重,从而对各个属性进行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熵权法的区别在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更加注重各个因素之间的模 糊性和不确定性,而熵权法更加注重各个属性的信息熵。
在某些情况下,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与熵权法结合使用,以更好地处理复杂问题。
《模糊综合评价法》 ppt课件
目录
•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实例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缺点 • 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的比较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未来发展
0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 数学和模糊逻辑的综合性评价方 法,用于处理具有模糊性的评价 对象。
合理的评价结果。
权重可调
该方法允许为不同的因素设置不 同的权重,从而更好地反映实际
情况和决策者的偏好。
结果清晰
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通常 比较清晰,易于理解,能够为决
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缺点
01
主观பைடு நூலகம்强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过程涉及较多的人为因素,如确定因素权重、划
分等级等,这使得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
理复杂问题。
06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未来 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处理大数据时具有 优势,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应对数据复杂性和规模性的挑战。
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模糊 综合评价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精准的 评价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 性。
在大数据时代,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进 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例如在金融风险 评估、医疗诊断、智能交通等领域发 挥重要作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一种常用的多指标决策方法,它可以在不确定、模糊的条件下对不同选项进行评估和排序。

该方法通过将不同指标的评价结果用模糊集合表示,结合权重和评价等级,最终得出各选项的综合评估结果。

本文将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基本步骤和具体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模糊集合理论与评价方法相结合,从而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只考虑确定性条件下的不足。

在现实问题中,往往存在不确定和模糊的因素,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通过模糊集合的运算和推理,对这些模糊因素进行量化和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对象的特征和目标,确定几个关键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出评价对象的综合性能。

2. 构建评价集合:对于每个评价指标,需要构建其对应的模糊集合。

模糊集合由隶属函数表示,它可以描述事物的不同特征和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

3. 确定权重:为不同评价指标确定权重,反映出它们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

常用的方法有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等。

4. 进行评价计算:根据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和权重,对每个指标进行评估计算。

通常采用隶属度最大值法、隶属度平均值法等方法。

5. 综合评价:将各个指标的评估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法、熵权法等进行综合。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企业绩效评估、项目可行性分析、人才选拔、产品质量评价等领域。

通过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对象的优劣,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往往具有主观性,不同人对同一指标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较高的数学基础和专业知识。

最后,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忽略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1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为了便于描述,依据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有关术语定义如下:1.评价因素(F):系指对招标项目评议的具体内容(例如,价格、各种指标、参数、规范、性能、状况,等等)。

为便于权重分配和评议,可以按评价因素的属性将评价因素分成若干类(例如,商务、技术、价格、伴随服务,等),把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因素,并称之为第一级评价因素(F1)。

第一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例如,第一级评价因素“商务”可以有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交货期、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等)。

第二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因素(F3)。

依此类推。

2.评价因素值(Fv):系指评价因素的具体值。

例如,某投标人的某技术参数为120,那么,该投标人的该评价因素值为120。

3.评价值(E):系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

评价因素最优的评价值为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其评价值大于或等于零、小于或等于1(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即0≤E≤1(采用百分制时0≤E≤100)。

4.平均评价值(Ep):系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因素评价的平均值。

平均评价值(Ep)=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价值之和÷评委数5.权重(W):系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每个评价因子的下一个评价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

6.加权平均评价值(Epw):系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

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平均评价值(Ep)×权重(W)。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常见的决策支持方法,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下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方法,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决策方法,通过对评价指标的模糊化处理,将不确定性因素引入决策过程中。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建模、模糊化处理、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和综合评价。

1. 优点- 能够处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适用于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情况;- 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的问题,适用性广泛;- 算法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 能够考虑到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了多个评价指标,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2. 缺点- 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比较主观,容易受到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影响;- 对评价指标的模糊化处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结果的可解释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分析和决策结果的有效传达。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决策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决策问题进行分解和层次化处理,然后进行判断矩阵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最后综合得出最优方案。

1. 优点- 相对客观可靠,能够减少主观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结果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和可比性;- 能够很好地反映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算法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2. 缺点- 只能处理定性指标的权重确定问题,对定量指标的处理能力有限;- 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时,模型可能变得庞大和复杂,计算量增加;- 在处理有环结构的问题时,可能会导致矛盾结果。

三、比较与适用范围1. 比较- 评价指标处理: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评价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化处理;- 确定权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判断和数学方法确定权重。

2. 适用范围-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个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内在关系的问题。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综合评价是一种常用的决策方法,可用于对多种方案或对象进行评估、排序和选择。

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常见的评价方法,本文将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评价方法。

在该方法中,通过对各指标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并确定各指标之间的权重,构建评价指标集合和隶属函数。

通过模糊综合算子对评价指标进行运算,得到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和选择。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避免了对指标的精确度要求:模糊综合评价法允许指标的描述和评价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中的模糊情况。

2. 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通过建立指标间的联系,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 灵活性较高: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评价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方法,适应不同问题的评价需求。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专家经验和判断的评价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权重向量,根据专家判断和主观偏好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评价和决策。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考虑了指标的重要性: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的判断和主观偏好,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考虑了各指标对决策结果的重要性,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2. 适用于多层次评价:层次分析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能够对不同层次的指标进行评价和决策,使评价过程更为严谨和全面。

3. 定量化程度较高: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权重向量,将主观的判断和偏好转化为数值,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量化程度。

三、比较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差异:1. 理论基础不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模糊集合理论,注重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描述和处理;而层次分析法基于专家经验和主观偏好,注重对指标重要性和相对关系的判断和决策。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都是常用于决策问题的方法,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给出适用的建议。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决策方法,适用于处理评价指标模糊不确定的决策问题。

它将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用模糊数表示,然后通过模糊综合运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在于:1. 能够充分利用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知识。

在评价指标模糊、难以量化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引入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2. 能够处理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

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同时考虑多个评价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避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

3. 灵活性高,适应性强。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方法相对简便,而且对评价指标的变动和权重的改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便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分析。

但是,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较为主观。

由于评价指标和权重的确定一般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到个人偏好、经验和认知差异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2. 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进行模糊数运算和模糊综合的过程,计算相对繁琐,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不一致的情况。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多属性决策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和评价矩阵,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并对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和排序,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1. 通过定量化、结构化的分析,减少主观性。

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和评价矩阵,从而减少了主观性对决策的影响,提高了决策的客观性。

2. 可以较好地处理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层次分析法可以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量化为权重,通过比较和排序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大小,从而更好地反映各个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在实际决策中,为了对不同方案或者对象进行评价和比较,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评价方法来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

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常用的两种评价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

它通过对事物属性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模糊化处理,进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其基本步骤包括:1. 确定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准确地描述待评价对象的特征。

2. 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将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模糊化处理,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 确定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层次分析等方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反映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4. 模糊计算:运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将模糊的评价指标与权重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是能够对模糊的信息进行处理,既能考虑到各个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又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和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然而,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各个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确定依赖于专家主观判断,因此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它通过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层次化,将决策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和因素,并建立层次结构,来进行评价和决策。

其基本步骤包括: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次和因素,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2. 定义判断矩阵:由于评价指标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因此通过专家打分或者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判断矩阵,以便量化这些关系。

3. 计算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进行特征值计算,得出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4. 计算评价结果:将判断矩阵中的权向量与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相乘,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全面地考虑到各个评价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常用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一种评价方法,它主要用于处理评价对象模糊、不确定的情况。

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于评价对象的要素和指标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这使得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许多领域,如投资决策、环境评价等。

2. 可处理模糊性: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引入隶属函数和模糊隶属度的概念,能够处理评价对象模糊、不确定的情况。

这使得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二值化问题。

3. 应用广泛: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环境评价中,可以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

然而,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依赖专家经验: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专家对评价对象进行模糊隶属度的设置,这要求评价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如果专家判断不准确或主观偏差大,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

2. 计算复杂度高:在模糊综合评价中,需要进行模糊数的运算和聚合,涉及到模糊矩阵的乘法、加法等操作,计算复杂度较高。

这使得该方法在大规模评估任务中可能效率不高。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判断矩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它可以将复杂的评价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层次结构,根据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逐层判断和计算,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具有如下特点:1. 结构化思维:层次分析法将评价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有序地进行判断和权重计算,可以帮助评价者进行结构化思考,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2. 明确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判断矩阵的计算,可以明确各个指标的权重,确保在评价过程中不会忽略主观性因素和重要性的偏差。

3. 计算简单:相对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矩阵运算和加权计算,计算复杂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3 =“不太受欢迎”; v1 =“很受欢迎”; v2 =“较受欢迎”;
v4 =“不受欢迎”;
任选几台电脑,请同学和购买者对各因素进行评价。 若对于运算功能 u1 , 有20%的人认为是“很受欢迎”,50%的人 认为“较受欢迎”,30%的人认为“不太受欢迎” ,没有人 认为“不受欢迎”,则 u 的单因素评价向量为 1
0.3 0.3 0.3 0.2
算子
(2) M (,)算子
s k ( j r jk )= max j r jk , k 1 , 2 , , n
m j 1 1 j m
(0.3 0.3 0.4)
0 .5 0 .3 0 .2 0 0.3 0.4 0.2 0.1 0.15 0.12 0.12 0.08 0 .2 0 .2 0 .3 0 .2
算子
(1) M (,)算子
s k ( j r jk )= maxmin j , r jk
m j 1 1 j m
,
k 1, 2 ,, n
(0.3 0.3 0.4)
0 .5 0 .3 0 .2 0 0 .3 0 .4 0 .2 0 .1 0 .2 0 .2 0 .3 0 .2
模糊综合评价
假设评价科研成果,评价指标集合U={学术水 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各因素权重设为
W {0.3,0.3,0.4}
模糊综合评价
请该领域专家若干位,分别对此项成果每一因素进行单因素 评价(one-way evaluation),例如对学术水平,有50%的 专家认为“很好”,30%的专家认为“好”,20%的专家认为 “一般”,由此得出学术水平的单因素评价结果为
0.32 0.29 0.24 0.11
模糊综合评价
以上四个算子在综合评价中的特点是
模糊综合评价
最后通过对模糊评判向量S的分析作出综合结 论.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最大隶属原则 M max(S1 , S 2 ,, S n ) (2) 加权平均原则 ( ) s
R1 0.5 , 0.3 , 0.2 , 0
R2 0.3 , 0.4 ,2 0 R R2 0.3 0.4 0.2 0.1 R 0 .2 0 .2 0 . 3 0 .2 3
算子
(3)
M ( , )
m s k min1 , min j , r jk , k 1 , 2 , , n j 1
(0.3 0.3 0.4)
0 .5 0 .3 0 .2 0 0 .3 0 .4 0 .2 0 .1 0 .2 0 .2 0 .3 0 .2
共同特点:模糊概念的外延不清楚。 模糊概念导致模糊现象 模糊数学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模糊现象。
• 术语来源
Fuzzy: 毛绒绒的,边界不清楚的
模糊,不分明,弗齐,弗晰,勿晰
模糊数学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产生 1965年,L.A. Zadeh(扎德) 发表了文章《模糊集 》
(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338-353 )
引言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可把我们身边的现象划分为: 1.确定性现象:如水加温到100oC就沸腾,这种现象的规律
性靠经典数学去刻画;
2.随机现象:如掷筛子,观看那一面向上,这种现象的规律 性靠概率统计去刻画;
3.模糊现象:如 “今天天气很热”,“小伙子很帅”,…等 等。
此话准确吗?有多大的水分?靠模糊数学去刻画。
模糊综合评价
r11 r21 S W R 1 , 2 , , m r m1 r12 r22 rm 2 r1n r2 n s1 , s2 , , sn rmn

其中“ ”为模糊合成 算子
0.8 0.8 0.7 0.3
算子
(4)
M ( , )
m , k 1, 2 ,, n s k min 1 , r j jk j 1
(0.3 0.3 0.4)
0 .5 0 .3 0 .2 0 0 .3 0 .4 0 .2 0 .1 0 .2 0 .2 0 .3 0 .2
BA R
0 .5 0 .3 0 .0 0 .3 0 .5 0 .1 0 .4 0 .5 0 .1 0 .1 0 .6 0 .3 0 .3 0 .2 0 .0
((0.1 0.2) (0.1 0.1) (0.3 0.0) (0.15 0.0) (0.35 0.5), (0.1 0.5) (0.1 0.3) (0.3 0.4) (0.15 0.1) (0.35 0.3), (0.1 0.3) (0.1 0.5) (0.3 0.5) (0.15 0.6) (0.35 0.2), (0.1 0.0) (0.1 0.1) (0.3 0.1) (0.15 0.3) (0.35 0.0))
R1 ,
R2 , R3 , R4 ,
R5 组合成评判矩阵 R
0 .2 0 .1 R 0 .0 0 .0 0 .5
0 .5 0 .3 0 .0 0 .3 0 .5 0 .1 0 .4 0 .5 0 .1 0 .1 0 .6 0 .3 0 .3 0 .2 0 .0
R1 (0.2,0.5,0.3,0)
同理,对存储容量 u2 ,运行速度 u3 ,外设配置
u4 和价格
u5 分别作出单因素评价,得
R2 (0.1,0.3,0.5,0.1)
R3 (0,0.4,0.5,0.1)
R4 (0,0.1,0.6,0.3)
R5 (0.5,0.3,0.2,0.0)
n
u*
i 1
i
k i
S 0.3 , 0.3 , 0.3 , 0.2
s
i 1
n
k i
评价等级集合为={很好,好,一般,差},各等级赋值分别为{4,3,2, 1}
4 0.3 3 0.3 2 0.3 1 0.2 2.64 0.3 0.3 0.3 0.2
(0.1 0.1 0.0 0.0 0.35, 0.1 0.1 0.3 0.15 0.2, 0.1 0.1 0.3 0.1 0.3, 0.0 0.1 0.1 0.15 0.0)
(0.35,0.3,0.3,0.15)
若进一步将结果归一化得:
((0.1 0.2) (0.1 0.1) (0.3 0.0) (0.15 0.0) (0.35 0.5), (0.1 0.5) (0.1 0.3) (0.3 0.4) (0.15 0.1) (0.35 0.3), (0.1 0.3) (0.1 0.5) (0.3 0.5) (0.15 0.6) (0.35 0.2), (0.1 0.0) (0.1 0.1) (0.3 0.1) (0.15 0.3) (0.35 0.0))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步骤
•常见模糊算子【重点、难点】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重点、难点】
什么是模糊数学
•模糊概念
秃子悖论: 天下所有的人都是秃子
设头发根数n n=1 显然
若n=k 为秃子 n=k+1 亦为秃子
模糊概念:从属于该概念到不属于该概念之间 无明显分界线 年轻、重、热、美、厚、薄、快、慢、大、小、 高、低、长、短、贵、贱、强、弱、软、硬、 阴天、多云、暴雨、清晨、礼品。
运算功能 存储容量 运行速度
外设配置
价格
据调查,近来用户对微机的要求是:工作速度快,外设配 置较齐全,价格便宜,而对运算和存储量则要求不高。于 是得各因素的权重分配向量:
A (0.1,0.1,0.3,0.15,0.35)
作模糊变换:
0 .2 0 .1 0 .0 (0.1 0.1 0.3 0.15 0.35) 0 .0 0 .5
A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常用表示方法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的运算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模糊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分解定理
模糊数学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2) 确定评语集; (3) 作出单因素评价; (4) 综合评价。 例:评价某种牌号的手表U={x1,x2,x3,x4},其中x1 表示外观式样,x2表示走时准确,x3表示价格,x4 表示质量。 评语集为V={y1,y2,y3},其中y1表示很满意,y2表 示满意,y3表示不满意。
综合评判
综合评判是综合决策的内容。
下面以电脑评判为例来说明如何评价。 某同学想购买一台电脑,他关心电脑的以下几个指标:“运 算功能(数值、图形等)”;“存储容量(内、外存)”; “运 行速度(CPU、主板等)”;“外设配置(网卡、调制调解 器、 多媒体部件等)”;价格”。于是请同宿舍同学一起去买电 脑。
指标
很好

一般

疗效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住院日
≤15
16~20
21~25
>25
费用(元)
≤1400
1400~1800
1800~2200
>2200
表2 两年病人按医疗质量等级的频数分配表
指标 很好 质量好 等级一般 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