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试题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试题案例分析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试题案例分析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试题案例分析及答案案例一:小明是一名10岁的男孩,最近他的父母发现他在学校的成绩开始下滑,而且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小明的父母担心他的行为问题,于是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通过观察和评估,发现小明的行为问题可能与他的自我中心性有关。

问题:1.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行为问题可能与哪个阶段的危机有关?2. 请描述自我中心性,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小明的行为和社交能力。

案例二:李华是一位35岁的职场女性,最近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而且经常感到焦虑和压力。

她意识到这可能与她即将进入的中年期有关。

问题:1. 根据发展心理学,中年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2. 李华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中年期的挑战?答案案例一答案:1.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行为问题可能与“勤奋vs.自卑”的阶段有关。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6岁到12岁之间,孩子开始在学校学习并发展社交技能。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感到自卑或不被认可,可能会导致行为问题。

2. 自我中心性是指个体在思考和行动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而忽视他人。

在小明的情况下,自我中心性可能导致他在学校中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他可能不理解或不关心他人的感受。

案例二答案:1. 中年期的心理特点包括对自我和生活目标的重新评估,以及对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期望进行反思。

中年人可能会经历所谓的“中年危机”,这涉及到对个人身份、职业满意度和生活方向的深刻思考。

2. 李华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中年期的挑战:首先,她可以通过设定新的目标和追求新的兴趣爱好来增加生活的满足感;其次,她可以通过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管理焦虑和压力;最后,寻求社会支持和专业咨询也是应对中年期挑战的有效方式。

结束语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心理学在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中的重要性。

掌握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还能帮助我们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经典试题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经典试题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经典试题在复习司法考试时,我们一要脚踏实地,二要持之以恒,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我们才有可能成功拿下司法考试。

【案情一】兴海公司与某外贸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由兴海公司以总价款600万元的价格向外贸公司提供大蒜800吨,并约定于2001年8月1日交货,迟交一天罚总价款的3%作为违约金,兴海公司向外贸公司交付20万元作为定金。

后因兴海公司未能按期交货,双方发生争议。

请问:【问题】:1.如果兴海公司未能交货是由于当地山洪暴发,导致道路不通,能否以此为由向外贸公司主张免责?为什么?【答案】:可以免责。

因为山洪暴发属于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2.如果兴海公司未能交货是因为大蒜被其他公司以高价买走,兴海公司能否以此为理由主张免除违约责任?为什么?【答案】:不能免责。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只要当事人有违约事实,又无法定免责事由,即应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当事人有违约事由,却无法定免责事由,即应承担违约责任。

3.如果兴海公司未能交货,外贸公司能否主张在不退还定金的同时,要求兴海公司再交32万元违约金?为什么?【答案】:不能。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并用,所以外贸公司只能从违约金与定金中选择其一适用。

《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依此,当事人在违约金和定金并存的情形下只能择一使用。

4.如果兴海公司推迟交货5天,兴海公司能否以违约金畸高为由主张适当减少违约金?为什么?【答案】:可以。

因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兴海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车间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车间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车间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车间事故的主要原因?A. 操作不当B. 设备老化C. 环境清洁D. 安全意识薄弱2. 发生车间事故后,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立即报警B. 立即疏散C. 立即抢救D. 立即停止作业二、判断题3. 车间内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才能上岗。

()4. 在车间内使用手机是允许的,只要不影响工作。

()三、简答题5. 简述车间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6. 阅读以下车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描述:某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一名操作工因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不慎被上方掉落的零件击中头部,造成重伤。

五、论述题7. 论述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D二、判断题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5. 答案:车间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包括:确保所有员工接受安全培训,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持车间环境清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

四、案例分析题6. 答案: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操作工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缺乏个人防护意识。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安全规程得到遵守;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

五、论述题7. 答案: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死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死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死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死刑案例分析中,以下哪项是死刑适用的基本原则?A. 罪行极其严重B. 社会危害性极大C. 影响极其恶劣D. 以上都是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由哪个机关行使?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公安部D. 国家安全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贩卖毒品答案:A、B、D2. 以下哪些情况下,死刑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D. 犯罪后立功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死刑是针对所有犯罪行为的最高刑罚。

()答案:错误。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影响极其恶劣的犯罪分子。

2.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为无期徒刑。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1. 简述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

答案: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死刑复核三个阶段。

一审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由高级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

2. 死刑缓期执行与死刑立即执行有何区别?答案: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判处死刑但暂缓执行,给予罪犯一定期限的缓刑期,如果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死刑立即执行则是指判处死刑后立即执行。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被告人李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李某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犯罪时存在自首情节,决定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问题:二审法院的改判是否合理?请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二审法院考虑到李某的自首情节,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合理的。

法律案例分析模拟试题(3篇)

法律案例分析模拟试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甲,男,25岁,无业。

乙,女,23岁,无业。

两人相识于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决定同居。

同居期间,甲乙两人感情融洽,共同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出现了矛盾。

甲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无法与乙共同生活。

乙在甲外出期间,独自生活,感到孤独。

在一次争吵中,乙提出分手,甲不同意。

乙遂以甲不履行同居关系中的义务为由,将甲告上法庭,要求甲支付分手费。

一、案例分析1. 问题一:同居关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同居关系不具有法律效力。

同居关系是指男女双方自愿同居,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关系。

同居关系中的男女双方,不享有婚姻法规定的夫妻权利和义务。

在本案中,甲乙两人同居,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因此,他们的同居关系不具有法律效力。

2. 问题二:乙要求甲支付分手费是否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同居关系中的男女双方,虽然不享有婚姻法规定的夫妻权利和义务,但他们在同居期间,也可以约定同居关系中的权利义务。

在本案中,甲乙两人同居期间,虽然没有明确约定分手费,但根据同居关系的特点,他们可以在分手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分手费问题。

因此,乙要求甲支付分手费,在法律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3. 问题三:法院应如何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同居关系中的男女双方,虽然不享有婚姻法规定的夫妻权利和义务,但他们在同居期间,也可以约定同居关系中的权利义务。

在本案中,甲乙两人同居期间,虽然没有明确约定分手费,但根据同居关系的特点,他们可以在分手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分手费问题。

因此,法院在判决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甲乙两人同居期间的共同生活状况;(2)甲乙两人分手的原因;(3)甲乙两人分手后的经济状况;(4)甲乙两人同居期间的财产状况。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背景材料:某市统计局为了全面了解该市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对该市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等。

在调查过程中,某市统计局发现部分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企业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甚至有些企业拒绝提供任何统计资料;2. 部分企业提供的数据存在虚假、伪造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3. 部分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置统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问题:1. 根据我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上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 针对上述问题,某市统计局应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统计调查的顺利进行?3. 如何提高企业统计法律法规意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二、案例分析一、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法律责任1. 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根据《统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统计制度的规定,按时、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的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提供虚假、伪造数据:根据《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提供虚假、伪造的统计资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未按规定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根据《统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未按规定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某市统计局应采取的措施1. 加强宣传和培训:某市统计局应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定期对企业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企业统计法律法规意识。

2. 严格执法:某市统计局应加强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提供虚假、伪造数据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3. 强化统计服务:某市统计局应积极为企业提供统计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案例分析题12例

案例分析题12例

案例分析题第1题背景资料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S00中压燃气、DN1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

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

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了分包合同。

1.B公司发现土层松散,有不稳定迹象,但认为根据已有经验和这个土层的段落较短,出于省事省钱的动机,不仅没有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等加固措施,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试图“速战速决,冲过去”,丝毫未理睬承包方A公司派驻B方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

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

2.事故调查组在核查B公司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时发现,B公司根本不具备安全施工的条件。

问题: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以及燃气管顶与路面的距离有何要求?2.试述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压力、稳定时间及合格标准。

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A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责任?4.B公司对事故应该怎么负责?【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5m,燃气管顶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9m。

2.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输气压力的1.5倍,但钢管不得低于0.3MPa,本工程的管道强度试验压力0.6MPa,稳压1h,全部接口均无漏气现象为合格。

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为0.46MPa,持续时间不小于24h,实际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值为合格。

3.A公司没有认真审核B公司施工资质,便与之签了分包合同,这是A公司对这起事故首先应负的安全控制失责的责任;其次,A公司虽然采取了派人进驻B公司施工现场,并对B公司的违规操作提出了劝阻意见和正确做法,但未采取坚决制止的手段,导致事故未能避免。

这是A公司安全控制不力的又一方面应负的责任。

A公司还应统计分包方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和按分包合同处理分包方的伤亡事故。

4.B公司不具备安全资质,又不听A公司人员的劝阻,坚持违规操作,造成事故,完全应该负起“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以及“分包方未服从承包人的管理”的责任。

行政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行政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背景材料:某市A县某开发商B公司在A县某地开发房地产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在开发过程中,B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原本规划为住宅区的地块改为商业用途。

此举引起了周边居民的不满,认为此举破坏了原有规划,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随后,A县居民C向A县政府提出投诉,要求查处B公司的违法行为。

问题:1.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B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 A县政府在接到居民C的投诉后,应当如何处理此案?3. 如果B公司拒不改正违法行为,A县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行政措施?4. 在此案例中,居民C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5. 结合此案例,分析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1. B公司的行为构成违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B公司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2. A县政府在接到居民C的投诉后,应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若经调查确认B公司存在违法行为,A县政府应依法责令B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3. 如果B公司拒不改正违法行为,A县政府可以采取以下行政措施:(1)责令B公司停止违法行为;(2)依法对B公司进行罚款;(3)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对B公司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

4. 在此案例中,居民C的权益通过以下途径得到保障:(1)居民C向A县政府提出投诉,促使政府介入调查;(2)A县政府依法查处B公司的违法行为,保障了居民C的合法权益;(3)通过舆论监督,提高政府执法透明度,让居民C对案件进展有所了解。

5. 结合此案例,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开发商和居民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了解不足;(2)执法力度不够,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违规审批、监管不力等问题;(3)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病案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案病位在足,与骨质有很大关系,当强筋骨,又因肾主骨,故治疗补 肾强筋骨。
病案二
本案患者主诉于舌,有睡眠不足等诸多症状,可知心气通于舌,心开窍 于舌,故当开心窍,清痰扰心神之症。
病案一
内有阳气衰竭,外有卑湿所犯,故诸疾俱作,景岳云:“多虚者,气在 正气,培之不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方中“破故纸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 困,骨髓充实,涩以治脱也。胡桃属木,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 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木大相生之妙, (《本草纲目》)更以好蜜补气、润燥、 培补后天,以增强补益之效。
病案分析习题
阴阳病案分析 病案一
李某,女,53岁,家庭妇女,1969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头痛、头晕、失眠9年。 病情:九年前因夫妻不和,情志不遂而发病。病起时头痛剧烈,面红目赤,烦燥 易怒, 时与人争吵,夜不安眠,口苦,大便干结,尿黄灼热。到医院测量血压 为170/120mmHg,•诊 断为“高血压病”,用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但未坚持服 药。近二年来,头晕头痛时作,痛势 绵绵,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 口干咽燥,心悸,夜寐多梦。血压160/116mmHg。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而干。 脉象:脉弦细而数。
病案二
韩某,女,53岁,1987年4月29日诊。主诉舌体麻木发胀2年,自觉活动欠 灵活。睡眠不实,多梦,食欲欠佳,大便干。望其舌色略暗,苔薄黄,听其 语言尚属流畅,切其脉象略弦而滑数。病在于舌,当属心经之病;语言尚流 畅,知其病位未深;苔黄,脉数而滑,睡眠不安,是痰热内扰之象。治法当 用清痰热,开心窍,佐以活血通络。青蒿8克 薄荷4克(后下) 丝瓜络8克 茯 神12克 竹茹8克 清半夏10克 桂枝8克 炒枳壳10克 净地龙10克 石菖蒲12克 生 甘草6克 5剂,每日1剂,水煎分温2次服之。 5月6日再诊;诸症悉减,舌体 麻木感已十去其八。原方3剂,病愈。
思考讨论题: 1、运用事物的阴阳属性理论,判断本例患者属阴证还属阳证,并列举症状或体 征加以 说明。 2、患者发病初期与目前的病证有何不同?试用阴阳消长理论进行分析阐明。 (摘自江西省中医药学校《中医教学病案》)
病案二
张某,男,29岁,工人,1983年5月11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5年,腹胀、腹泻二个月。 病情:患“浸润性肺结核”五年。平素咳嗽时作,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 午后低 热(37.8℃左右),颧红,手足心热,心烦,夜间时有盗汗,经抗痨治疗 效果不佳。近二个 月以来,脘腹胀痞,不思饮食,腹泻日4-5次,低热而又 怕冷,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 困倦乏力而卧床不起。 舌象:舌质红而少津,舌边有齿痕。 脉象:脉沉细数而无力。
病案二
久漏不愈,正气已虚。腰痛,佝偻,肾不主骨。 《内经》云:“形不足 者,温之以气”“衰则补之”,张景岳亦云:“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 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故用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炮附子朴火 助阳,以消阴翳,用盐花者,取其味成入肾,坚肌骨。
藏象病案分析
病案一
景某,男,4岁,1973年诊治,一年来发现患者左下肢行动不便,呈跛行状 ,易跌跤,经查该下肢肌肉段健侧瘦削,下肢伸直所见,左侧足跟较右侧短 1.5厘米,询问发病原因,家长亦谓不知。证属骨痿,当强筋骨,益肾气治之 。予加味金刚丸,每次服一丸,日服3次,一个月后检查,两下肢发育基本相 同,行路不跛,上学读书后一切体育活动均能正常参加,未见任何下肢不利 表现。
思考讨论题: 1、患者二月前是阴证还是阳证?是虚热还是实热?试用阴阳学说解释其发生机 理。 2、患者近二月来病情发生了什么转变?请试用阴阳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其变 化的机理。 (摘自《李元馨医集》)
答案:病案一
1.阳症。 面红目赤----有热,阳。 烦燥易怒,时与人争吵---肝火旺盛,是非曲直,肝为风,风为曲直,阳。 尿黄灼热----有热。阳。 不眠----夜眠为阴,不眠,身体一直处于阳的状态,不入阴。 头痛------头为阳位,阳位病,邪向上攻,往上为阳。 口苦,便干,阴阳都有可能导致。 2.不同之处: 头痛剧烈---------头晕头痛时作,痛势绵绵。 烦燥易怒,与人争吵----------耳鸣健忘,五心烦热。 夜不安眠------夜寐多梦,心悸。 口苦-----口干咽燥。 病发之初,为阳症,肝阳上亢,而发病。二年间,因治疗不及时,除肝阳上亢的阳性 表征仍在外,还导致五心烦热,心悸,夜寐多梦的症状,此属于心火过旺,再加上脉 弦细而数的体征,又导致阴虚火旺的症状。 病人的疾病由当初的肝阳上亢的阳症逐渐转化为肝阳亢、心火旺兼阴虚的症状。
答案:病案二
1.患者二月前是阴证,虚热。患者由于病邪侵肺,引发经常性的吐痰、午 后低热、盗汗而逐渐遗失阴液,从而导致并加重阴虚症状,并由于正邪相 交而导致虚热。
2.患者近二月来由于脘腹胀痞,不思饮食,腹泻日4-5次,不欲饮,脉 沉细数而无力等症状,而进一步导致阴液流失,水液生化失常,不化精而 化水饮,同时因腹泻而泻正气,进而导致气阴两虚,五脏气血不足、邪胜、 厥逆的体征。
病案二
时康祖大夫,病心胸一漏,数窍流汁,已二十年。又苦腰痛,行则 佝偻,形神憔悴,医不能治。通判韩子温为检惠方,得此方:鹿茸、 炮附子各二两,盐花三分,为未,枣肉和丸为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空心温酒下令服。旬余,腰痛减。久服遂瘥,心漏亦瘥。精力倍常, 步履轻捷 (《本草纲目•第十七卷•附子》
答案:
病案一
精气血津液神病案分析
予为南洋节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湿,伤于内外,众疾俱作,阳气 衰绝,服乳石补药,百端不应。 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舶主李摩诃,知 予病状,遂传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未服,摩诃稽首固请,遂服之。 经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效。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 方传之。用破故纸十两,净则去皮,洗过曝,捣筛令细,胡核瓤二十 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即入前末,更以好密和,令如饴糖,瓷器 盛之。旦日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便以饭压。如不饮酒人,以 暖熟水调之。(《本草纲目•草部十四卷•补骨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