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泉州绿道网总体规划构想

泉州绿道网总体规划构想
{, ’墨 ; ;
湾中环线 、洛阳江东线 、洛阳江西线 、晋江北线、晋江 约3 万人 。5 0 号绿道沿罗溪地区向北延伸 ,预留与莆 田 南线、九十九溪线、梧安溪线。九条主线网络串联泉州 绿道 的联 系廊道 。 都市区2 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 0 5 号绿道的绿化缓冲区面积约4 平方公里,其中: 0
1 号绿道 : 滨海线。主要沿泉州滨海布局 ,以滨海 川 海为特色,南起泉州湾畔的东海浔浦民俗村,经泉 旧
风光为特色 ,南起南安石井小盈岭旅游度假区,经同头 州古城 ,南安九日山风景区 ,沿东溪经洪濑 、梅山至凤 湾、深沪湾 、泉州湾、青山湾 、大港湾至湄洲湾南岸 山风景区。全长约6公里 ,途经l多个发展节点,直接 0 0
龙小镇等。 8 号绿道的绿化缓冲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其中: 0 5 号绿道 :洛阳江西线。纵贯晋江平原东部 ,沿洛 生态型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南安的凤巢森林公 0
阳江西岸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南起泉州湾畔的东 园、晋江的古磁灶遗址等;郊野型面积约1平方公里 , 0
海观音山,向北途经城东 、洛江 ,北至仙公山风景名胜 主要位于泉州高尔夫公同、南安的石桥水库等 ;都市型
办美术书法 、 摄影、作文竞赛 ,举办小型的体育竞赛和 以人为本 、各显其能”的原则 ,通过县市互动和城市
舞蹈比赛 。在文化长廊 ̄N务区文化沙龙中,充分体现 间联动的方式推进绿道规划建设。各县市可分别制订 l. l
泉港峰尾风景区等 ;都市型面积约4平方公里,主要位 0
观音山森林公园、惠安百崎湖公园和泉港锦锈公园等。
于晋江的金井水城风景区 、石狮黄金海岸风景区、泉州 起泉州湾畔的晋江陈埭 ,经泉州江南文化公园,沿西溪
4 号绿道 :洛阳江东线。沿洛阳江东岸布局 ,以田 节点 ,直接服务人口约5万人。7号绿道 自南安城区沿 0

泉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

泉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

泉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8•【字号】泉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泉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2024年6月28日泉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公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地下管线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市区统管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信息档案管理等活动。

其他县(市、区)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中心市区统管区,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

本办法所称地下管线,是指建设于城市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照明、通信、交通信号、视频监控、广播电视、工业等各种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用于敷设上述管线的管块、管沟或者综合管廊。

国防工业、军事、铁路和输气输油等专用地下管线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应当遵循规划引领、统筹建设、分工负责、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辖区内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合理保障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投入,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研究解决有关地下管线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涉及地下管线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等。

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照明、通信等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管线工程建设、日常维护和应急抢险等工作的行业监管。

科技、公安、财政、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数字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下管线相关管理工作。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规划范围]市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

市域要形成“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预计到2015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20万人,城镇人口约47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8%。

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50万人,城镇人口约5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3%。

预计到203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920万人,城镇人口约6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1%。

根据划分原则,将空间类型区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态保护区。

●晋江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

中心城区主要由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灵源六街道组成,城镇密集区包括晋北组团(池店、磁灶)、晋西组团(安海镇、内坑镇、东石镇)和晋南组团(金井镇、深沪镇、英林镇、龙湖镇)。

生态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晋江坫头海滨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石狮优先发展区:包括主城区和三个重点发展节点城镇。

主城区由城市中心区和滨海组团组成,三个重点发展节点镇是指北部的蚶江镇、东北部的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和东南部的永宁镇。

生态保护区:宝盖山森林公园、永宁黄金海岸度假区、灵秀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惠安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三大次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主要由螺城、螺阳两镇组成,三大次中心城区是指洛秀、斗尾、崇武三个次中心城区。

生态保护区:惠女水库、陈田水库、锦芳水库、菱溪水库、眉山水库和洛阳江、黄塘溪等水源保护区,崇武海滨森林公园、文笔山森林公园、科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洛阳江沿岸、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南安优先发展区:包括市区和三个次中心、六大片中心。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3•【字号】泉政文〔2012〕88号•【施行日期】2012.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前言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北接莆田,南邻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最近距离仅97海里;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1万人(不含金门县)。

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541千米,沿海大小岛屿208个,岛屿岸线72千米,大小港湾14个;适宜建港的岸线长达44.7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2.10千米,可建各种泊位197个(深水泊位81个)。

泉州海域水产资源丰富,全市海洋渔场面积达5000多平方千米,有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

“十一五”期间,泉州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307.4亿元,占全市GDP的8.6%,初步形成了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为打造海峡西岸蓝色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泉州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天然湿地资源日趋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沿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等。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老旧小区和老旧街(片、社)区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老旧小区和老旧街(片、社)区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老旧小区和老旧街(片、社)区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泉政办〔2020〕49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老旧小区和老旧街(片、社)区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20〕4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市政府研究,现将《泉州市老旧小区和老旧街(片、社)区改造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31日(此件主动公开)泉州市老旧小区和老旧街(片、社)区改造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做好老旧小区、老旧街(片、社)区改造工作,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4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建办城函〔2020〕649号)和《福建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简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手续的通知》(闽建审改〔2020〕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真抓实干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全面改造、重要街区精准改造、城市片区综合提升,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重要街区展示新魅力、城市更新释放新动力,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泉州规划95-2020

泉州规划95-2020

泉州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九五〞时期,泉州市区继续实施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该规划于1993-1995年编制,1996年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为1995-2020年,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和旅游城市、闽东南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0年定为50万人,中期2010年为65万人,远期2020年为80万人。

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0平方米,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控制,总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

划定城市规划区面积450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规划区范围均打破行政区划,南安市的丰州镇、晋江市的池店镇、紫帽镇、陈埭镇的一局部和惠安县的东园镇、洛阳镇、白崎乡均被划入泉州市区及其控制区范围。

该总体规划城市布局结构为单中心组团式结构,城市按天然地形分割划分为8个不同功能的组团:中心组团,由泉州古城区与平原区组成,其功能为市行政、金融、商贸中心;城东组团,全市交通枢纽,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区;东海组团,外商投资开发的新城镇和港口区;北峰、丰州组团,依托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娱乐游览区和住宅区;江南、浮桥组团和池店组团,为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工商业区;秀涂、洛阳组团,依托秀涂港开展的港口工业区。

200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组团已形成较完整的城市景观风貌。

【城市规划编制】“九五〞期间,泉州市在继续实施城市总体规划〔1995-2002年〕中,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翻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方针,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控制好“四山两江〞〔清源山、紫帽山、大坪山、桃花山,晋江、洛阳江流域〕的自然环境风貌,搞好近期建设规划,努力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开展,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坚持高起点规划,加大各层次规划编制的进度,先后完成一批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具体工程包括:〔1〕完成北峰、洛阳、秀涂三个组团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闽政文〔2024〕119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泉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泉政文〔2024〕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泉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厦漳泉都市圈、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大力建设智造强市、海上泉州、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努力打造21世纪“海丝名城”、世界遗产城市、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

二、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到2035年,泉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6.8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8.24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226.1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控制数;用水总量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指标;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省级下达的任务。

台湾海峡铁路滚装轮渡站与后方通道研究

台湾海峡铁路滚装轮渡站与后方通道研究

台湾海峡铁路滚装轮渡站与后方通道研究摘要台湾海峡固定通道建成之前,适时利用滚装轮渡实现两岸铁路运输系统的互联互通,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意义重大。

在已有的台湾海峡滚装轮渡码头选址相关论证基础上,进一步对大陆侧铁路滚装轮渡站与后方通道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轮渡站的主要技术标准,分析比选轮渡站的站型、场站平面布置、换装场设置等,提出各选址轮渡站的设计方案,梳理各港区轮渡站的接轨点和铁路后方通道选择。

关键词台湾海峡铁路轮渡轮渡站换装场待渡场后方通道1 前言台湾海峡是福建与台湾海岸之间的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km,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km,南口宽约410 km,最窄处为福建平潭岛与台湾新竹白沙岬之间,约125 km。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陆续对台湾海峡通道进行了研究论证,总体上认为台湾海峡固定通道以修建海底隧道为宜,在工程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但考虑政治、工程规模及投资等因素,短期内难以付诸实施。

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大陆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13.2万公里,高铁达到2.9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

在台海两岸已经实现“通邮、通航、通商”的背景下,适时利用铁路滚装轮渡实现两岸铁路运输系统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融合,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发展效益,都意义重大。

本文借鉴已有的对台湾海峡滚装轮渡码头选址相关论证成果,进一步对大陆侧铁路滚装轮渡站与铁路后方通道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轮渡站的主要技术标准,分析比选轮渡站的站型、场站平面布置、换装场设置等,提出各选址轮渡站的设计方案,梳理各港区轮渡站的接轨点和铁路后方通道选择,旨在对台湾海峡滚装轮渡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2 铁路滚装轮渡码头选址铁路滚装轮渡码头的选址涉及到地理位置、港口规划、岸线条件、城市发展、综合交通规划、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需综合研究确定。

在众多对台湾海峡通道相关研究论证中,一般均按福州—台北、泉州(莆田)—台中、厦门—高雄对应的北、中、南三条通道分布的总体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节 给水工程规划 .................................................................................... 27 第 2 节 中水工程规划 .................................................................................... 28
第 1 节 居住用地规划 .................................................................................... 10 第 2 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11 第 3 节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 13
第八章 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规划 ...............................................2. 0 第九章 绿地系统规划 ..................................................................2..1 第十章 岸线利用规划 ..................................................................2..3 第十一章 景观风貌规划 ...............................................................2..5 第十二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7
第十三章 生态建设规划 ...............................................................3..2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规划 ...............................................................3..3 第十五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3.6 第十六章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3. 8 第十七章 近期建设规划 ...............................................................3..9 第十八章 远景发展构想 ...............................................................4..0 第十九章 建设控制 .......................................................................4..1 第二十章 土地开发使用引导 ........................................................4.3 第二十一章 规划实施 ...................................................................4..4 第二十二章 附则 ..........................................................................4..5. 附表 1 、建设用地平衡表 ..............................................................4..6 附表 2 、远期用地汇总表 ..............................................................4..7 附表 3 、规划道路一览表 ..............................................................4..8 附表 4 、规划主要公园一览表 ......................................................5..1 附表 5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一览表 ...............................................5.2
.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 2010-2030) 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 .................................................................. 3 第三章 性质与规模 .......................................................................... 5 第四章 空间管制规划 ...................................................................... 6 第五章 空间总体布局 ...................................................................... 8 第六章 专项用地规划 ..................................................................1..0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1..5
第 1 节 对外交通规划 .................................................................................... 15 第 2 节 道路交通规划 .................................................................................... 16
;.
.
第 3 节 排水工程规划 .................................................................................... 28 第 4 节 电力工程规划 .................................................................................... 29 第 5 节 通信工程规划 ....................................................... 29 第 6 节 燃气工程规划 .................................................................................... 30 第 7 节 环境卫生规划 ....................................................................................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