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东北大学通信、信号处理考研经验(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

东北大学通信信号考研经验 东北大学2012 通信与信息系统复试线332,统招27人,32人达复试线,31 人参加复试,1 人调剂;2011 复试线375,统招17 人,每年排名后13 名的第二年需要去秦皇岛。我考研只花了5-6 个月的时间,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就能成功,东大还是相当公平的,对普通的学校没有歧视,面试拉不开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初试都考信号与系统,考的很简单,参考书目是郑君里的第二版信号与系统,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复习,大纲上没有的肯定不考,课后习题一定多做,有的比较难的就别做了,信号考的还是比较简单,反复做真题、课后习题,有时间还可以做做吴大正的课后习题,2012就考到一道原题,15分,S域变化中的电路模型必须记住,一般考的是串联型的,含受控源的电路也要掌握,2012就考到一题。总之,做熟真题、课后习题,就OK!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复试都考通信原理(国防工业第六版樊昌信)和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第三版),电路与系统可选考通原和高频。通信原理有个大纲,是按照第五版教材编写的,通原的课后习题和真题一定得做透,2012考了四道大题,每题15分,全是计算题;高频考的几乎都是简答题,2012考了7道题,有2道计算,主要是背笔记和06-07的题,我这试卷题前的页码是对应答案的页码。2012和2011考的很多都一样,所以,2012和2011的题大家一定得把背下来。 2012东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复试面试回忆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听说只有双控有英语听力,据说是用笔记本放的,其余专业貌似对英语要求不严,自我介绍都直接用中文,不过具体情况大家需要自己去了解。通信2011、2012面试自我介绍都用的是中文,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准备份英文介绍背熟,可能明年就变了呢。面试时是五个老师,分2组,分别是雷为民和沙毅老师主持,一般按排名先后进去,上午全部可以结束。进去了首先是中文自我介绍,然后问了以下几个问题:1、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区别;2、电视线为什么比电话线粗?(PS:电视线用的是同轴电缆,电话线是普通的平行导线,大家可以想到香农公式,答案就是:同轴电缆噪声小,带宽大);3、二进制文件与文本文件的区别?(PS:我说自己编过一千多行的程序,老师就问我这个问题了);4、信号与系统的区别?(PS:老师问我除了初试复试考的课外,什么课学的比较好,因为我是电子专业的,说的课程都与通信没什么关系,老师就说问我信号与系统吧);5、英文测试就问了我三个通信相关的简称,我只答对了一个,CDMA,其余的没听过,也就不知道了;6、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区别?7、TCP/IP协议有哪四层?8、结构体与共用体的区别?8、除了初试和复试考的专业课,你认为哪些你学的比较好?差不多就这些问题,还有几个记不得了,最后还问我大学阶段有没当过学生干部,是不是党员,主考官还问下了后面的老师我的成绩怎么样,他好打分。面试拉不开分,关键在于笔试。很多问题答不出来正常。大家要带着所有的证书,然后复印一份装订成册留给老师。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抽样定理实验报告

新疆师范大学 实验报告 2020年4月20日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项目实验三:抽样定理实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17-5 姓名赵广宇 同组实验者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了解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掌握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的实现方法。 理解低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理解实际的抽样系统。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理解带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 主控&信号源 3号信源编译模块 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2、实验框图说明

抽样信号由抽样电路产生。将输入的被抽样信号与抽样脉冲相乘就可以得到自然抽样信号,自然抽样的信号经过保持电路得到平顶抽样信号。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信号是通过开关S1切换输出的。 抽样信号的恢复是将抽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得到恢复的信号。这里滤波器可以选用抗混叠滤波器(8阶3.4kHz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或FPGA数字滤波器(有FIR、IIR两种)。反sinc滤波器不是用来恢复抽样信号的,而是用来应对孔径失真现象。 要注意,这里的数字滤波器是借用的信源编译码部分的端口。在做本实验时与信源编译码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抽样信号观测及抽样定理验证

基带信号+抽样脉冲输出 模拟滤波器恢复出的信号 数字滤波器恢复出的基带信号

五.心得与体会 1.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了解了抽样定理的内容 2.通过本次实验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了一起,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更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 3.通过实验现象可以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数字滤波器比模拟滤波器的恢复波形能力要强. 教师签字

(完整word版)《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课内学时:54学时 学分:3 课程性质:学科平台课程 开课学期:3 课程代码:181205 考核方式:闭卷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开课单位: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 一、课程概述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学习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信号的属性、描述、频谱、带宽等概念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系统的属性、分类、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概念以及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的方法;包括频域分析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等方面的应用等。使学生掌握从事信号及信息处理与系统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对信号的属性、描述、分类、变换、取样、调制等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冲击信号、阶跃信号的定义、性质及和其它信号的运算规则;重点掌握信号的频谱、带宽等概念。 2、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重点掌握卷积运算、正交分解、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傅里叶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等。 3、对系统的属性、分类、描述等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电路、微分方程、框图、流图等描述方法;重点掌握系统的冲击响应、系统函数、幅频特性以及相频特性等概念。 4、对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频域分析方法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电路分析、滤波器设计、系统稳定性判定等实际方面的应用。 5、了解信号与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尤其是时频分析、窗口傅里叶变换以及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适应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要点: (1)信号的定义及属性; (2)信号的描述方法; (3)信号的基本分类方法; (4)几种重要的典型信号的特性; (5)信号的基本运算、分解和变换方法; (6)系统的描述、性质、及分类 (7)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及性质。 2)考核目标: 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描述及分类方法,掌握冲击信号及线性

通信原理张会生课后习题答案精选版

通信原理张会生课后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思考题 1-1 什么是通信常见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1-2 通信系统是如何分类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的优缺点是什么 1-4 试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1-5 试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1-6 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对于数字通信具体用什么来表述 1-7 何谓码元速率何谓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习题 1-1 设英文字母E出现的概率=,X出现的概率为=,试求E和X的信息量各为多少 1-2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B、C、D、E、F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 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1-3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信号,码元速率RB2=2400B,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Rb2=若该系统改为传送16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不变,则此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 1-4 已知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八进制信号,信息速率为3600b/s,试问码元速率应为多少 1-5 已知二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800b/s,试问变换成四进制和八进制数字信号时的传输速率各为多少(码元速率不变) 1-6 已知某系统的码元速率为3600kB,接收端在l小时内共收到1296个错误码元,试求系统的误码率= 1-7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s,接收端在小时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统= l-8 在强干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s。(l)试问系统误信率= (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值是否改变为什么 (3)若假定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传输速率为1200kB,则=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 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 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 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1-5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分类? 根据传输中的信道是否经过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按信号特征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应的系统分别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1-8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是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向传输的工作方式,通信双方只有一个进行发送,另一个只能接受,如广播,遥测,无线寻呼等。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进行收发信息,但是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如使用统一载频的普通对讲机。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能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如电话等。 1-9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并行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以组成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其优势是传输速度快,无需附加设备就能实现收发双方字符同步,缺点是成本高,常用于短距离传输。串行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码元以串行方式一

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系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指由多个元件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学习过“电路分析原理”的课程,电路是典型的系统,由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等元件组成。我们还熟悉汽车在路面运动的过程,汽车、路面、空气组成一个力学系统。更为复杂一些的系统如电力系统,它包括若干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和电力用户等,大的电网可以跨越数千公里。 我们在观察、分析和描述一个系统时,总要借助于对系统中一些元件状态的观测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一个电路时,会计算或测量电路中一些位置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在分析一个汽车的运动时,会计算或观测驱动力、阻力、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状态变量随时间的变化。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信号,包含了系统变化的信息。 很多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非电的,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把非电的状态变量转换为电的变量,得到便于测量的电信号。 隐去不同信号所代表的具体物理意义,信号就可以抽象为函数,即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信号用函数表示,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或是波形,或是数据列表。在本课程中,信号和函数的表述经常不加区分。 信号和系统分析的最基本的任务是获得信号的特点和系统的特性。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借助于建立系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关系,因此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系统的特性千变万化,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这些区别导致分析方法的重要差别。本课程的内容限于线性时不变系统。 我们最熟悉的信号和系统分析方法是时域分析,即分析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例如,对于一个电压测量系统,要判断测量的准确度,可以直接分析比较被测的电压波形)(in t v (测量系统输入信号)和测量得到的波形)(out t v (测量系统输出信号),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为了充分地和规范地描述测量系统的特性,经常给系统输入一个阶跃电压信号,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图1-1是典型的波形,通过阶跃响应的电压上升时间(电压从10%上升至90%的时间)和过冲(百分比)等特征量,表述测量系统的特性,上升时间和过冲越小,系统特性越好。其中电压上升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小的上升时间对应快的响应速度。如果被测电压快速变化,而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相对较慢,则必然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是频域分析。信号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三角信号的叠加,观察信号所包含的各频率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图1-2是从时域和频域观察一个周期矩形波信号的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到信号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系统的频域分析是观察系统对不同频率激励信号的响应,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频域分析的重要优点包括:(1)对信号变化的快慢和系统的响应速度给出定量的描述。例如,当我们要用一个示波器观察一个信号时,需要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和示波器的模拟带宽,当示波器的模拟带宽能够覆盖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时,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2)

微机原理第7章习题与答案讲课稿

微机原理第7章习题 与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程序控制传送方式中,_______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A. 无条件传送 B. 查询传送 C. 中断传送 D.以上均可 答案:C 2.在8086的中断中,只有______需要硬件提供中断类型码。 A.外部中断 B.可屏蔽中断 C.不可屏蔽中断 D.内部中断 答案:B 3.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从数据总线上获取______。 A.中断向量的偏移地址 B.中断向量 C.中断向量的段地址 D.中断类型码 答案:D 4.执行INT n指令或响应中断时,CPU保护现场的次序是______。 A.FLAGS寄存器(FR)先入栈,其次是CS,最后是IP B.CS在先,其次是IP,最后FR入栈 C.FR在先,其后一次是IP,CS D.IP在先,其次是CS,最后FR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答案:A 5.在PC/XT中,NMI中断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的位置_______。 A.是由程序指定的 B.是由DOS自动分配的 C.固定在0008H开始的4个字节中 D.固定在中断向量表的表首 答案:C 6.中断调用时,功能调用号码应该_______。 A.写在中断指令中 B.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AH C. 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AX D. 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DL 答案:B 7.若8259A的ICW2设置为28H,从IR3引入的中断请求的中断类型码是 _____。 A. 28H B.2BH C.2CH D.2DH 答案:B 8.8259A有3中EOI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_____。 A.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SR=1 B. 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SR=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一、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世界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人与自然五行归类 ——————————————————————三、五行生克制化关系 相生就是相互资生、促进; 相克就是相互制约、抑制。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应用 中医学说将五脏按五行归属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行生克制化来分析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1、以五行相生关系说明五脏相互资生、助长 木生火:肝血可养心神,肝喜疏泄展放,有利于心气上升。在病理上一个肝血不足的人,时间长了就可导致心血虚。 火生土:心火下降,像太阳普照万物;地气上升,与天气相合,心阳温煦脾运。 土生金:脾土上升津液以滋润肺金。

金生水:肺金通调水道,肺气肃降水液归于肾。水生木:肾水充满,元气积足,肝气舒畅,以肾精补养肝血。这是五行相生关系阐述五脏相互资生的整体关系。五行圆转自然百病不生。———————————————————————2、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的相互制约 肝木克脾土:肝疏泄条达可抑制脾气的壅滞。 肾水克心火:肾水滋润上行,可制约心火过亢。 心火克肺金:心火的温煦可助肺气宣发,以制约肺气肃降太过。 肺金克肝木:肺气肃降下行,可抑制肝气的升发太过。———————————————————————五行中一行必有一行生,一行必有一行克。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没有克,事物的发展就会过分亢盛而有害。五行之间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只有相反相成才能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发展。如果五行生克制化异常,某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另一方……母病及子或子累其母……在治疗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肝瘀气滞型黄褐斑,治疗时除疏肝解郁外,因“肾水养肝木”,所以应同时补肾;在肝气郁结致肝阳上亢时,会出现肝旺乘脾土,在疏肝解郁时还要健脾。

811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考试科目复习提纲 考试章节 第1章绪论 * 第2章随机过程 * 第3章信道与噪声 ** 第4章模拟调制系统 ** 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第6章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 第7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 第8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 第9章差错控制 ** 第10章同步原理 * (注:“*”越多,表示该章内容占比例越大) 各章大纲 第1章绪论 术语解释;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数字通信的特点; 通信方式; 信息量的概念与计算; 信息速率、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与计算。第2章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均值、方差、相关函数); 平稳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高斯过程的定义和性质、一维概率密度和分布函数; 窄带随机过程的表达式和统计特性(两个结论);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 高斯白噪声及其通过理想滤波器。 第3章信道 信道的定义、分类和模型; 恒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随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的统计特性; 信道容量和香农公式。 第4章模拟调制系统 调制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线性调制(AM、DSB-SC、SSB和VSB)原理 (表示式、频谱结构、带宽、产生与解调);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门限效应; 调频(FM)、调相(PM)的基本概念; 调频信号频带宽度的计算——卡森公式;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 预加重和去加重的概念; FM、DSB、SSB、VSB、AM的性能比较; 频分复用、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的概念。 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结构及各部件作用; 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 常用传输码型的编/译、特点及应用场合; 码间串扰和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第Ⅰ类和第Ⅳ类部分响应系统; 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眼图和均衡的概念。 第6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和调制解调器; 2ASK、2FSK、2PSK和2DPSK信号的表示式和时域波形; 2ASK、2FSK、2PSK和2DPSK信号的频谱特性和传输带宽; 2ASK、2FSK、2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概念; 4PSK、4DPSK信号的相位关系和时间波形; 4PSK、4DPSK信号的调制解调器。 QAM的星座图调制与解调原理、频带利用率; MSK的主要特点、附加相位轨迹、调制与解调原理; 第7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抽样定理; 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 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特点; PCM原理,A律13折线编码/译码和量化误差; ΔM原理,不过载条件和编码范围; 编码信号的比特率和传输带宽; PCM、Δ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PCM与ΔM的比较; 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原理。 第8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最佳接收准则; 二进制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相关系数 与误码率及最佳信号形式的关系; 匹配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单位冲激响应和输出信号; 最佳抽判时刻和最大输出信噪比; 匹配滤波器和相关器的等效关系; 实际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基带传输系统的最佳化。 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 差错控制方式及其特点; 最小码距与纠检错能力;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 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6dB),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式9.4.10) 信号量噪比:(S/N)dB=20lgM=20lg2N (N为编码位数)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S/N)dB=20lgM=20lg2(N+1)-20lg2N=20lg2=6dB 6、改善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有效措施是(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 7、若信息速率为Wbit/s,则2PSK、4PSK信号的谱零点带宽分别为()和()Hz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B=1/Ts=fs=Rb/log2M, B=fs= R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b/log2M=2W/ log2M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概述 二、计算机中的码制(重点)P5 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它们的差别在于对负数的表示。 (1)原码 定义: 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注意:数0的原码不唯一 (2)反码 定义:若X<0,则[X]反=对应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 (3)补码 定义:若X<0,则[X]补=[X]反+1 2、8位二进制的表示范围: 原码:-127~+127 反码:-127~+127 补码:-128~+127 3、特殊数10000000 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0 在反码中定义为:-127 在补码中定义为:-128 对无符号数:(10000000)2=128 三、信息的编码 1、字符的编码P8 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 (1)数字0~9的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的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的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 (2)英文字母A~Z的ASCII码从1000001(41H)开始顺序递增,字母a~z的ASCII码从1100001(61H)开始顺序递增,这样的排列对信息检索十分有利。 微机组成原理 第一节、微机的结构 1、计算机的经典结构——冯.诺依曼结构P11 (1)微机由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和I/O接口组成 2、系统总线的分类

(1)数据总线(DataBus),它决定了处理器的字长。 (2)地址总线(AddressBus),它决定系统所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空间的容量。 (3)控制总线(ControlBus) 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 1、8086,其内部数据总线的宽度是16位,16位CPU。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8086地址线位20根,有1MB(220)寻址空间。P27 2、8086CPU从功能上分成两部分:总线接口单元(BIU)、执行单元(EU) BIU:负责8086CPU与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EU:负责指令的执行。P28 4、寄存器结构(重点 ) 1)数据寄存器特有的习惯用法P30 ●AX:(Accumulator)累加器。多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所有I/O指令必须都通过AX与接口传送信息; ●BX:(Base)基址寄存器。在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地址; ●CX:(Counter)计数寄存器。用于在循环或串操作指令中存放循环次数或重复次数; ●DX:(Data)数据寄存器。在32位乘除法运算时,存放高16位数;在间接寻址的I/O指令中存放I/O端口地址。 2)、指针和变址寄存器P31 ●SP:(StackPointer)堆栈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栈顶的偏移地址; ●BP:(BasePointer)基址指针寄存器,常用于在访问内存时存放内存单元的偏移地址。 ●SI:(SourceIndex)源变址寄存器Index:指针 ●DI:(DestinationIndex)目标变址寄存器 变址寄存器常用于指令的间接寻址或变址寻址。 3)、段寄存器P28 CS:(Code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用于存放指令代码 DS:(Data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 ES:(ExtraSegment)附加段寄存器,数据段和附加段用来存放操作数 SS:(Stack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堆栈段用于存放返回地址,保存寄存器内容,传递参数 4)、指令指针(IP)P29 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偏移地址。 5)、标志寄存器 (1)状态标志:P30 ●进位标志位(CF):(CarryFlag)运算结果的最高位有进位或有借位,则CF=1。Carry:进位Auxiliary:辅助 ●辅助进位标志位(AF):(AuxiliaryCarryFlag)运算结果的低四位有进位或借位,则AF=1 ●溢出标志位(OF):(OverflowFlag)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 ●零标志位(ZF):(ZeroFlag)反映指令的执行是否产生一个为零的结果 ●符号标志位(SF):(SignFlag)指出该指令的执行是否产生一个负的结果 ●奇偶标志位(PF):(ParityFlag)表示指令运算结果的低8位“1”个数是否为偶数 (2)控制标志位 ●中断允许标志位(IF):(InterruptFlag)表示CPU是否能够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五行学说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运动。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它反映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从,由也。革,变革。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 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润,滋润、濡润。下,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3. 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 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金生水, 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我”者为“母”, 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将它比作“母子”关系,故 火为木之“子”。 “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木,则“我克”者为木,火克金,则“克我”者为火。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金为例,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 常现象。 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是事物发展的正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 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这说明自然种关系称为生克制化关系。 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事物才能变化发展,这相乘和相侮

通信原理试题集及答案全

一、是非题 1、在单边带信号中插入强载波,可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出基带信号。(对) 2、对于调频信号,也可以用其上边带或下边带传输信息。(错) 3、不管m(t)是什么信号,在m(t)cosωct的频谱中都没有离散谱fc.(错) 4、在数字通信中,若无码间串扰,则误码率为0。(错) 5、若宽带调频信号的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增大一倍,则调频信号带宽也增大一倍。(错) 6、单极性数字信号的连0码时间越长,要求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也越长。(对) 7、只要无误码,则PCM接收机输出模拟信号中就无噪声(错)‘ 8、数字基带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不可能大于2bit/(s.Hz)(错) 9、在频带利用率方面QPSK通信系统优于2PSK通信系统(对)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 6dB),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式9.4.10) 信号量噪比:(S/N)dB=20lg M=20lg2N (N为编码位数)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S/N)dB=20lg M=20lg2(N+1)-20lg2N=20lg2=6dB 6、改善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有效措施是(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 7、若信息速率为Wbit/s,则2PSK、4PSK信号的谱零点带宽分别为()和()Hz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8、设基带系统使用了五抽头的预置式自动均衡器,则此系统冲激响应的抽样值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4),不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1) 8、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大小 9、调频信号20cos(2*108π+8cos400πt)的最大频偏为(1600)Hz,带宽为(3600)Hz P1 05:m f为最大相位偏移,由调频信号可知其最大相位偏移为8,m f=8, 调制信号的频率:f m=400π/2π=200 所以最在频偏Δf=m f×f m=8200=1600. B=2(m f+1)f m=3600Hz 10、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存在),乘性噪声是否还存在?(不存在) 11、设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的语音信号,则AM信号带宽为(6.8kHz),SSB信号带宽为(3.4kHz),DSB信号带宽为(6.8kHz)。 12、设信息速率为1.2kbit/s,则2ASK信号和4DPSK信号的频谱过零点带宽分别为()和()。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微机原理复习题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微机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用得最多的一种A/D转换方法是。 A.双积分式A/D转换 B.逐次逼近式A/D转换 C.计数式A/D转换 D.用软件和D/A转换器实现 2.段地址和偏移地址为126DH:3000H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A. 156D0H B. 426DH C. 3126DH D. 426D0H 3.USB总线的连接器为芯连接器。 A.4 B.5 C.9 D.15 4.8253的工作方式有。 A.六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5.8251中使用的内部时钟频率是波特率的。 A.1倍、8倍、16倍 B. 1倍、16倍、32倍 C. 1倍、8倍、32倍 D. 1倍、16倍、64倍 6.INTR信号的含义是。 A.CPU允许外设提出中断请求信号 B.接口向CPU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 C.中断禁止信号 D.中断允许信号 7.8086处理器有20条地址线.可寻址访问的内存空间为。 A.1K B.64K C.640K D.1M 8.由8086处理器组成的PC机的数据线是。 A.8条单向线 B.16条双向线 C.8条双向线 D.16条单向线9.8086处理器的一个典型总线周期需要个T状态。 A.1 B.2 C.3 D.4 10.8288的作用是提供的信号。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对存储器和I/O的读写命令 D.INTR 11.在8086/8088系统中,内存中采用分段结构,段与段之间是。 A.分开的 B.连续的 C.重叠的 D.都可以 12.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存储容量、价格和存取速度间的矛盾 B.减小机箱体积 C.便于系统升级 D.便于读写信息 13.系统总线又称为,这是指模块式微处理机机箱内的底版总线。 A、主板总线 B、内总线 C、片内总线 D、局部总线 14.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台式PC机中Pentium 4微处理器的主频一般为__________ A、0.5GHz左右 B、1GHz左右 C、3GHz左右 D、5GHz以上 15. 按诺依曼结构理论,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组成部分:__________ A、运算器 B、控制器 C、打印机 D、复印机 16.程序设计人员不能直接使用的寄存器是__________ A、通用寄存器 B、指令指针寄存器 C、标志寄存器 D、段寄存器17. Pentium微处理器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超标量结构,是因为下面哪一种原因? __________ A、Pentium微处理器不仅能进行32位运算,也能进行64位运算 B、Pentium微处理器内部含有多条指令流水线和多个执行部件 C、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每个总线周期最高能传送4个64位数据

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信号与系统》与《通信原理》(801)》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类别初试 满分150 考试性质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试卷结构 信号与系统:1、选择题;2、简答题;3、判断题;4. 填空题;5. 分析计算题;6.作图题;7. 综合题;通信原理: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综合分析(计算)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信号与系统(60%)+通信原理(40%)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考试范围限于确定性信号(非随机性信号)经线性非时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测试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测试考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深度与熟练程度;二是应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熟练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和信号与系统的付氏变换、拉氏变换、Z变换以及动态方程的建立。 二、考试内容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号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信号的表示方法,典型连续信号及其性质,典型离散信号及性质,信号的基本运算,信号的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非时变系统,因果系统、非因果系统的系统性质判定以及对应的性质,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连续系统的时域模拟。 (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卷积分析法 LTI连续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法。 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及其与冲激响应的关系;任意波形信号的时域分解与卷积积分的定义,卷积积分的图解法和阶跃函数法、求解卷积的运算性质,LTI连续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分析法,运用杜阿密尔积分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LTI离散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法。 单位序列响应、阶跃响应及其与单位序列响应的关系;任意波形离散信号的时域分解与积卷和的定义,卷积和的图解法、时限序列卷积和的不进位乘法和算式法求解、卷积和的运算性质,LTI离散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和分析法。 (三)信号的频谱分析与傅里叶变换分析法 周期信号表为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级数的性质,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周期信号的功率谱。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及其特点,典型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