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第三章写作的客体
基础写作3客体因素共37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基础写作3客体因素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第一节:写作的定义: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
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
”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第三节:写作的特性;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第四节:写作的功能: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写作教程》主编第三版(上)笔记整理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上编写作基础第一章写作原理第一节一、什么是写作1、写作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结构性、载体性2、写作的定义:写作是以一个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记载传播、表情达意、交流共享的表意系统。
(写作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后,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表意系统)3、语义三角系统指出语义、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是一个三足鼎立、相互依存的关系:语义与客观事物具有直接联系,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语义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最为媒介,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没有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语义标记客观事物,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4、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语音符号(口头语)和文字符号(书面语)5、一般将写作文体分为:文学写作、实用写作,杂交文体6、写作太极图的理解:(1)“写作太极图”的外圈表示写作的圆润通畅、循环往复、无所不包;(2)写作圈内黑白双鱼扭结在一起的图形表示“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相互依存、阴阳互补的关系;(3)中间的S形分隔线表示“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并非”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并由此产生了“杂交文体”;(4)黑白鱼形图中的两个颜色相反的圆点,表示事物的构成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文体”中包含着实用文章,“实用文体”中包含着文学作品。
二、写作的特性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1)写作的目的受社会性制约;(2)写作成品在社会传播中实现价值个体性: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趋同,而在于求异,作品必须具有作者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见解,独到的风格综合性:文章是作者思想、性格、经历、文化教养、语言功底、智力(记忆力)、形象思考能力的综合体力实践性:写作是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写作理论指导下,进行刻苦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三、写作的功能写作的功能:(1)记录与传播;(2)认知与审美;(3)宣泄与共鸣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主体:(1)从“谁”来写的角度看,写作主体就是作者;(2)从不同层面来解析,作者是实践主体和精神主题的有机统一体。
第三章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新

第一节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
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 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 客观世界
第一节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
• • • •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是一回事吗? 两个概念属性不同 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阶段和范围不同 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第二节 客观世界是如何 转化为写作材料的
材料的生成 • 心灵化 • 价值判断 • 感觉具体 • 有所发现
第二节 客观世界是如何 转化为写作材料的
材料的生成 • 心灵化
心灵化的过程,是客观外物逐步走进我们心灵 的过程,也是客观事物让我们的情感与理智彻 底浸透的过程。文章不是作者感官对客观刺激 物的简单反应,他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与 气质都在起着作用。
所谓“与众不同”的特征
它具有两种属性: 第一、其外在形象是极其具体的、生动 的、 独特的。 第二、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 又是极其深刻的丰富的。
案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 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 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 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 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 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写作(一)》第三章考点手册

《写作(一)》第三章文学写作训练考点10 文学创作综论(★三级考点)1.文学创作,即写作主体运用写作载体、实现写作客体、沟通写作受体的一个不断物化的过程。
在这一创作行为过程中,文学创作的意义才得以完成。
割裂任何一种因素都将导致文学创作上的偏颇。
如过于强调客体的意义,容易导致文学创作上的主题决定论、题材决定论,也容易导致受政治或社会宣传意识对文学创作自由度的干涉,而过于强调文学载体则容易陷入文学史上经常批评的形式主义文风,导致文学作品的内容空疏、形式华丽。
2.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文学创作的个人性二、文学创作的非功利性辨析【1510·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文学创作是一种无目的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它不解决任何社会问题,也不承担任何社会职责。
即使文学在社会时代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功能,也不像公文、法律文书等那样直接产生作用。
尽管作者内心有受某种社会责任感的触动而进行文学创作,但创作本身是一种高度审美化的活动。
三、文学创作的情感性四、文学创作的个体无意识性五、文学语言的独特性考点11 小说(★★二级考点)1.小说文体的类型(一)古典小说类型从形式上分:笔记体小说文人创作,如《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章回体小说民间集体创作,文人整理如冯梦龙、凌蒙初的“三言二拍”,明清古典长篇小说等。
从语言上分:文言文小说和白话文小说;从题材上分:世情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谴责小说等。
(二)现代小说类型现代小说最有影响的分类是根据篇幅长短不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长篇小说篇幅长,容量大,结构复杂,适合反映开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时代内容,揭示深刻的生活意藴和社会发展规律。
中篇小说的篇幅介于长篇与短篇之间,具有中等叙事规模,一般在2至10万字的容量。
短篇小说则篇幅较短,结构独特,多截取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片断和侧面加以反映,小说内涵富有凝聚力,一般在两千至两万字的容量之间。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3000、0933001课程名称:写作(1)、写作(2)总学时数:40+40=80学时实验学时:15+15=30学时(另见“实验大纲”)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和任务《写作》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传授写作理论(含传统与现代),指导写作实践,培养专业素质和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熟练运用写作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分析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从而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讲授写作学的基本理论“写作四体”、“写作过程”和“写作技法”;讲授并训练写作的基本文体“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理论写作”和“应用写作”四大类型。
学生应了解写作的特性,熟悉文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能写出文风端正、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
4.教学重点、难点上学期,即《写作》(1)着重讲解写作“四体理论”,即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写作过程”理论,涉及到思维学、心理学和哲学等相关知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
下学期,即《写作》(2)着重介绍各大类型文体的特征以及写法,着重训练各大类文体中的基础文体。
社会评论和文学评论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应用文的实用性操作也是教学的难点。
5.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当堂实验操作法、课后自我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训练为主,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以课后阅读和写作实践为辅。
讲评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课程教材: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8年6月版主要参考书:①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版②张佐邦主编.《现代写作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版③刘孟宇,诸孝正主编.《写作大要》(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④姚承嵘著.《写作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写作客体、载体、受体2016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龙应台:寂寞 曹雪芹,另外一个贾宝玉
看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才翻了几页,入目的满是悲伤啊、寂寞啊、苍 凉啊……好似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看透人情冷暖,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下笔之作, 透进这悲凉的文字之中的灵魂找不到生动和精彩,而只流于寂寥和哀伤。如斯文 章,让我难以承受。
阅者难免会为这样伤痛着的灵魂叹息,我亦如此。但我无法同情他,我本人 也是一个难以忍受寂寞却偏偏与寂寞为伍的人,但寂寞只是生存的一种形态,它 也许有许多的不好,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单独的空间,去享受、 思考……寂寞不是一种病态的生活。
少年是什么?是故事里的“贱人”米微
微、插班生武锦程、无辜少年陈默、聪明孩
子张劲松……是闺蜜也是情敌,是知己也是
对手,是一个个或孤傲、或自卑、或叛逆、
或逞强,本来幼稚却极力彰显成熟的敏感存
在,是你我心底那段永远的绵柔时光。在这
样一群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和这样
一场漫长念旧的故事里,我们在心底重遇一
各类语体具有不同的特性,但运用时并不是互 相排斥的,它们都以准确、简洁为前提,以表 情达意为目的,因此,语体间的相互渗透是必 然的。
语言的要求
1.准确 语言的准确在形式上首先体现为正确选择词语。古人说:“一字贴切,
全篇生色”,“一字乖僻,全篇震惊”。这就要求仔细辨析词义,认真 区别词的感情色彩。徐迟在《地质之光》中写道:“李四光用乐观的、 十分肯定的语气答复毛主席的垂询”。“垂询”一词就用得很准确,它 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交谈双方的关系。 2.简洁 语言简洁就是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它是一个信息密 度大小的问题。如古人的短文《殒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 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殒。”全文25个字,做到了言简意 丰。语言的简洁可以使文章显得干净,无拖泥带水之弊。此外,语言简 洁可以减少枝蔓,避免笔力分散,使意思表达更确切。 3.生动 生动,就是要讲究形象和文采,使语言新鲜、优美、富有感染力。古人 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文章必须有文采,语言生动活泼, 才能起到广泛的传播效应。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讲解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写作2.写作的完整过程3. 广义写作4. 狭义写作5. 写作的客体二、简答题1. 写作的特性是什么?2. 写作的功能是什么?3. 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 提高写作修养的途径主要有哪些?5. 写作所必需的修养有哪些?6. 简答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7. 简答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8. 写前准备阶段要形成构想,试问构想应注意什么?三、写作题1.每位同学在中学都写过不少作文,有时写得顺利,有时也许就不那么顺利,甚至有时还可能感觉写得艰难。
请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对它作些梳理和总结,结合本章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写一篇《我学写作的经历》,1000字左右。
2. 写一篇回首自己写作经历,畅谈自己写作的甘苦的文章,参考题目:《美丽的写作》、《痛苦的写作》《我写作,是因为》《获奖以后》3. 离开父母来到大学校园,有很多事情也许是你第一次做。
比如,第一次与那么多陌生的同学住在一间宿舍,第一次自己去银行取钱,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第一次见到教授……在此之前,你一定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第一次;第一次学习游泳、跳舞、骑自行车、打字、发E-mail、制作电子贺卡,第一次唱卡拉OK、登台演讲、辩论、发表作品,第一次离家远行、坐卧铺车、乘飞机,第一次与女(男)同学拉手、约会、一起看电影……这些都是人生经历中很甜蜜的记忆。
请在你生活中的“第一次”里选择最有意味的内容,可以是最近的,也可以是以往的,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1000字。
4. 谈“眼力”与“笔力”5. 书趣第二章材料和主题一、名词解释1.主题2.题材3.材料4.问卷5.构思6.调查7.素材8.专题积累二、简答题1.文章应如何起草才会有好的效果?2.什么样的材料是发展材料?3.采集写作材料的方式有哪些?4.观察的方法有哪些?5.调查的作用是什么?6.阅读的类型有哪些?7.选材的原则是什么?8.确定主旨的方法是什么?三、写作题1.设计一份关于写作的调查问卷,发给全班同学,并将统计结果向大家公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阶段不同。
其一,写作客体在前,写作材料在后。
其二,写作客体是对写作的认识而言,写作
材料则是对写作的表现而言。
3、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写作客体存在的方式是原始状态尚未加
工改造纯客观性的。而写作材料则是经
过加工改造已经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写作客体含义
一、是有了写作欲望的写作主体的关照
戴新安
教学目的:能发现美,传播美
“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宋.陆游
教学目的:能发现美,传播美
“村村[写作客体(写作对象)]皆 画本,处处有诗材。” [写作客体(写作对象)]无处不 美,都可以入诗入画。在现在生活 中,到处都有写作的好题材。关键 是发现美,挖掘美,展示美,传播 美。
训,作者亲身目睹);激发主体写作欲望 (感人场景);经过主体选择整合(选择 整合雨中,烈阳下军训);(新生军训) 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 。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
1、写作客体是写作者所面对的对象,而材料 则是从认识的对象里筛选、提炼出来的。 2、客体是基础,材料是结果。 3、写作客体在前,写作材料在后。 4。写作客体内容广博,写作材料精粹欲望的人,即使面对广阔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能称之为写作客体。目的不同, 对客体的认识价值不同。不同的身份,怀着 不同的目的,其客体的属性也不同。(如旅 游,有人为了写作,有人为了锻炼身体。如 石头,有人为了盖房,有人为了修道,做磨 石,有人为了写文章《丑石》)。 教材71页
二、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
多方位认识写作客体 多层面把握写作客体 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1、写作客体的含义及属性 2、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 3、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2、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3、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1、“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2、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第二节
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那么
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拥有充分、 生动、典型、新鲜的材料去表现主 题,文章才显得内容丰富,有较强 的说服力。
2、题材
题材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
的领域,即现实生活的某一面,如工业题材、 农村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等。 狭义的题材,指在素材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思想的一组完 整的具体的生活材料,即写进作品里的社会 生活。在叙事性作品中,题材包括人物情节、 环境。 题材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是产生和 表现主题的基础。题材是由客观社会生活的 事物和作者对它的主观评价这两个不可分割 的方面构成的,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4、检验写作成品 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其判断的主要对
象是读者。 其检验的方法与标准是多样的。但主 要是看它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反映了 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第二节
多层面把握写作客体
教材76页
一、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写作客体到写作内容要经过两次转型: 一是、从写作客体中获取写作材料(由 自然状态转变为准备状态); 一是、从写作客体中提取题材(由物质 状态转变为观念形态)。
认知的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不能成为
描述的对象,同样不能成为写作的客体。 能够写和可以写是有区别的。
归纳:
有写作欲望
有价值、有需要可以写
(二)写作客体的属性
客观性 决定了写作材料是写作活动的物质基 础,决定了选材要真实、确凿; 对象性,决定了写作材料的选择要与写作目的 相一致; 动态性,决定了选材要新颖、典型,要有时代 气息; 历史性,决定了选材要注意完整性,不能断章 取义,以偏概全。 教材72页
写作动机产生的条件
写作需要 需要是人写作的内在动力。 写作能力 写作环境 写作对象
2、规定取材的质量 狭隘的、单一的的、低级趣味的写作客体必
然导致文本的浮浅。 3、激活写作运思(构思) 运思是介于材料采集和文字表述之间的重要 环节。 对材料内孕,对表述“预构”。 写作运思三阶段:萌发期、模糊期、明朗 期。 (再体验、再调查、再核实)都是对写作 格体的再认知。
3、文章体式与选材的关系
题材的选择要与文章的体式相对接,否则就
会不伦不类。 如工作总结就不可以叙事描写,证论不可以 抒情。通知不可以用诗的语言。写情书不可 用论文的腔调。 有的体式可用这类材料,有的则不可以。一 个女人穿裙无可厚非,咱们班上的男孩这样, 人们就会说“有病”。因为你的“材料”不 一样,女人是水做的,你男生想当女生,你 只能是“水货”。
三、写作客体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写作客体是写作系统的基础要素 写作客体是写作系统中的基础要素。写作 系统要素: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 写作受体(简称写作四体)。 存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 有反映。
教材74页
2、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 认识、表达、传播是写作活动的三个基本阶 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没有认识,就 不可能表达,不表达(写出来)就不可能传 播。 没有家哪有你,就是这个道理。
分类的同时也就进行了归类。材料的类别要
五花八门。 仅仅分类还是不够的,还要进行细划:感性 材料与理性材料,正面材料与负面材料,历 史材料与现实材料,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 个案与孤证。等。 积累的内容 主观:独特的情感体验,奇怪的 认识、闪念。必须及时地“记”下来,尽量 具体些。客观现实生活材料:“心记”+”笔 记 书面材料:有一定的广度,力求准确。
4、读者需求与选材的关系 写作目的要流通和扩散,不能不考虑受 体(欣赏对象)。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山唱什么歌。 比喻谈恋爱,第一次见到就大谈论,大 发议论,尽力抒情表意。人家现在最关 心的是什么?你为人怎么样,你娶她的 目的是什么,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的 家庭怎样?人家的疑问都没搞清,你就 爱啊爱?爱什么爱哦——有病。
教材75页
(1)、动机的萌发是写作活动的基本环节。
写作动机的萌发常常是偶然的、微妙的、复 杂的。这种复杂包括几种性质不同的动机在 内。其复杂性启示:摆脱世俗的物欲,个人 利害、低级趣味和实用主义的束缚,突破 “小我”。
(2)、写作动机具有潜隐性,存在于无意识
的潜在动机。还表现通过人的大脑,长期储 存在记忆之中。
(二)
认识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的理论意
义 1、明确写作材料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写作客体内容的多样化,决定了表达内容的 多样化。 2、应该尊重客体自身的特质和规律。不同的 写作客体都有自身的特质,都要尊重其特质 与规律,不要把作者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客体。 3、认识客体的单一、狭窄,必然造成写作中 的无话可说,或内容单薄、思想贫乏。
二、写作客体的类型的多样化
(一)、写作客体的类型可从不同角度划分: 1、从表现和认知的角度,可分为形象化客体 和抽象化客体。形象化可感知,抽象化可判 断,推论。 2、从存在的角度,实体客体和虚拟客体。 (网络虚拟) 3、从写作本体状态的角度,自然客体(人工 自然)、社会客体(社会存在)、精神客体 (精神活动:思维、意识、心理) 教材73页
题材一般是表现和实现目的的材料。如果选
取的材料不能为主旨服务,材料就不能转化 为题材。材料和题材必须“合目的性”。
教材81页至84页
(2)、写作目的与体式的关系 “草创鸿笔,设情以位体”
(刘勰) 要明确这种文体到底需要哪类材料,到 底能够接纳哪类材料。如那铁笼(体 式),最好装老虎,猴子(材料),装 一个美女在里面恐怕不太好。 比喻《情书》与《请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记住写作客体(写作对象)的含
义。 2.理解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3.掌握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4.本章所要解决的是学生没有东西可写 的困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写作源泉:深入生活,博览群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2)、无意识储备
无意识储备是指在没有明确写作意图 之前进行获取材料的过程。
聚材的方式——观察、调查、阅读
(检索)
2、途径
材料来自生活。材料来自阅读。 材料 来自书本。
(二)、积累中的分类与归类
在聚材意义上认识积累,其基本方式观察、
调查、阅读(检索)。 积累有“内储”和“外储”之分。外储:笔 记、卡片、扫描、复印,就是外储。 内储就是潜藏于心。 积累不是有货就存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梳 理归类或分类。 积累的方法:心记笔记 贵在有恒 方式:摘 录、索引、提纲、摘要、批注、札记、感言 教材79页
2、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的支撑点,深入
挖掘,体现价值。
题材的支撑点,就是题材的价值,这价 值潜藏在写作客体或写作材料之中,需要作
者去挖掘,如果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就事论
事,就意义不大。
3、遵从文体规定,明确题材的聚焦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规定,对构成文章的内
容的材料有相对稳定的要求。再好的题材, 必须能被文章的体式所接纳。 这是筛选题材必须牢牢记住的。
三、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一)选材的依据 写作题材的选择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 写作主体要明确: ——写什么(题材) ——为什么写(目的) ——写给谁(对象) ——表达什么观念(主旨) ——用什么载体(体裁) 教材80页
2、写作目的与选材的关系
(1)、写作目的与题材的对应关系
1、材料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写作材料,就是为了写作的需要而搜集的一 系列的事实和事理,根据特点可分为两类, 一是事实性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书本文章提供的具体事实,包括人物、事件、 数据等; 二是观念性材料,即来源于实践,并从中得 到应证的观点,包括科学原理、定义,民间 流传、谚语、格言、警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