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故事

合集下载

民间闽南谚语小故事

民间闽南谚语小故事

民间闽南谚语小故事且流传久远、覆盖面广。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历史悠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闽南谚语小故事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闽南谚语小故事1世事:一、半暝报赢缴,天光报吊投二、一更报喜,二更报死三、好心好行,没衫通穿四、做恶做毒,野马辘叩[辘叩:马蹄声]五、好心的倒伫饿,歹心的戴王帽六、输人毋输阵,输阵就歹看面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八、人没害虎心,虎有伤人意47.做事:一、空气在人结,家规在人设二、暗路行济,总会遇到鬼三、杀鱼杀到鳃,做事做透枝四、一凡一,二凡二,鱼凡鱼,虾凡虾五、凡事起头难六、头过身就过七、顶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八、偷掠鸡,也著了一把米[也著:也得要]九、杀鸡教猴十、押鸡不成孵十一、三锄头,二畚箕十二、一心想要死,一心想要吃米十三、叫猪叫狗,不如家己跑十四、家己种一丛,恰赢看别人十五、未想赢,先想输十六、一皮天下没难事48.见机行事:一、时到时担当,没米煮蕃薯汤二、这溪没鱼,别溪捞三、东港没鱼,西港撒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五、看事办事六、紧事缓办七、紧事三分输八、西瓜倚大平九、有样学样,没样家己想十、识时务为英雄,知进退为俊杰十一、打铁趁烧49.不可能:一、日头从西平出来[西平:西边]二、天落红雨,马发角三、海水会乾,石头会烂四、龟山转头[宜兰俗语]五、尼姑生子六、铁树开花七、牛会哺棕蓑八、鸭寮内没隔暝蚯蚓九、海龙王辞水50.没采工:一、狗吠火车二、尻川后骂皇帝三、押鸡孵蛋四、捉鸡寄山猫五、送肉饲虎六、牛屎龟叮石板七、担柴入内山八、憨猴背石头九、掠龟走鳖十、好心去乎雷亲闽南谚语小故事232.情理:一、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二、树头站乎在,不惊树尾作风台三、是不是,骂自己[反求诸己]四、人吃一口气五、道理不平,气死闲人六、人若没照天理,天就没照甲子七、恶马恶人骑,胭脂马遇到关老爷八、吃人一口,还人一斗九、折人得篱笆,要造墙围还人33.礼数:一、杀猪没相请,嫁查某子挺大饼二、隔壁亲家,礼数原在三、无三不成礼四、熟识人行生份礼五、有礼无体六、没米毋通留人客34.过分:一、有毛吃到棕蓑,没毛吃到秤锤,两脚吃到楼梯,四脚吃到桌柜,有肉吃到肉躁,没肉吃到垃圾二、黑卒仔吃过河三、软土深掘四、乞食赶庙公五、人掠厝拆,鸡仔鸟杀到没半只六、吊投又跄后脚[跄:拉]七、近庙欺神八、牛稠内牴牛母九、打人又喊救人十、吃米不知影米价35.选举:一、选举免师父,用钱买就有二、好央叫,拼输新台币三、会使没钱定米,勿会使没钱选举四、未开唬唬叫,见开没半票五、第一憨,替人选举跑运动六、无党介高尚36.忘恩背义:一、吃碗内,洗碗外二、饲老鼠咬布袋三、内神通外鬼四、吃家己的米,烦恼别人的代志五、劈柴连砧也劈37.生狂[鲁莽]:一、魈狗挣墓圹二、大目新娘看没灶三、进香勿会记哩请神四、青盲毋惊枪五、七月半鸭,毋知死活六、未生子,先号名七、未学行,先学走八、未烧香,先放炮九、大鼎未滚,小鼎冲冲滚十、未烧香,打断佛手十一、目睭看伫粿,脚踩伫火十二、没名没姓,问锄头柄38.慢钝:一、做鬼也抢无银纸钱二、慢钝吃没份三、慢牛吃浊水四、慢牛厚屎尿五、暗头仔吃西瓜,半暝反症六、六月吃菜头,十二月反嗽39.澎风:一、一粒田螺九碗汤二、乞食下大愿三、死猪肉吊高价四、人说一个影,伊生一个子五、未肥假喘,未有钱假好额人款六、澎风水鸡杀无肉七、喝水会坚动[坚动:结冻]八、会飞天,会钻地九、咸丰三,讲到今十、放尿做水灾,放屁做风台闽南谚语小故事3差不多:一、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二、龟笑鳖没尾,鳖笑龟粗皮三、也勿会好,也勿会倒四、三脚猫笑一目狗五、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雾雾六、一个渗屎的换一个泄尿的52.自找麻烦:一、石头扛家己的脚二、闲人不做,牵猪哥旋日月[日月:玩耍;应该要有ㄔㄨㄛˋ部]三、有路不行,行山坪四、没枷夯交椅五、做好没赏,打破就赔六、拿头毛试火七、拿林投菜拭尻川八、保字人呆呆九、看人吃肉,毋通看人劈柴53.请裁[随便、请您裁决]一、没鱼虾嘛好二、没牛驶马三、有钱踏金狮,没钱狗嘛来四、巷仔口嫂,逐项都好54.顺煞[也通「顺续」,顺便]一、顺续打彰化二、一摸二顾摸蜊仔兼洗裤三、顺风推倒墙四、校长兼扛钟五、鱼鳅巡便孔55.不对:一、一丈差九尺二、猪母牵对牛墟去三、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没四、猪不肥,肥伫狗五、猪头不顾,顾鸭母卵六、请鬼拿药单七、天公生在迎妈祖八、人来扫地,人去泡茶九、卖后生招子婿[后生:儿子]十、牛鼻不拎,拎牛耳十一、痒的毋扒,没痒的扒到破皮十二、横柴夯入灶十三、三岁教五岁56.自不量力:一、关老爷面前弄大刀二、不识路搁赶夯头旗三、食无三把蕹菜,就想要上西天四、没那种尻川,勿会使食那种泻药五、胡蝇舞屎篦[胡蝇:苍蝇]六、古井水鸡七、三界娘仔舞浊水[三界娘仔:小鱼]八、阉鸡也敢趁凤飞九、脱裤围海十、家己褒恰勿会臭腥57.缴徒[赌徒]一、韩信要死哭三声,缴就予憨的赢二、缴会博,屎会吃三、查甫输缴会起疯,查某输缴会做婊四、牌仔目乾乾,三脚欠一脚五、缴精,生理虎[生理:生意]六、缴输博大七、娶某前,生子后八、侥幸钱,失德了,冤枉钱,博输缴九、赢缴去吃面,输缴去看戏梨园—演员:一、父母无声势,送子去做戏二、做戏查某若有情,公妈就没灵三、猪吃狗困,毛蟹行四、做戏头,乞食尾五、棚顶水,棚脚鬼六、嫩戏,老乞食[演戏的要年轻,做乞食的要老]七、一声荫九才,没声甭免来八、司公、和尚、戏,没声甭免去梨园—观众:一、做戏悾,看戏憨二、戏棚脚,站久人的三、做戏要煞,看戏的毋煞[煞:结束]四、曲馆边的猪母,勿会吹箫也会打拍。

闽南民间故事

闽南民间故事

闽南民间故事
闽南地区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丰富民间故事的地方。

这些故事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也传承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闽南民间故事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闽南地区有一只美丽的孔雀,它的羽毛闪闪发光,引来了无数人的羡慕和追捧。

有一天,孔雀突然飞向了东南方,不见踪影。

于是,人们便用“孔雀东南飞”来形容美好的事物突然消失不见的情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贪图虚荣和外表。

接下来,我们聊聊《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

传说在闽南地区有一座神秘的山,山里住着一只厉害的白骨精。

她善变化形态,常常捣乱人间。

有一位英雄闻讯前来,经过三番激战,终于打败了白骨精,使得人间再次恢复了平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勇敢的人总会得到胜利。

最后,我们说说《七仙女下凡》这个故事。

相传在闽南地区有
七位美丽善良的仙女,她们看到人间百姓遭受灾难,便决定下凡帮助他们。

她们化身为七位姑娘,分别到不同的地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她们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帮助了许多人,最终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感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助人为乐是无私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爱戴。

闽南民间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它们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精神慰藉,也传承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晓闽南的美丽传统文化。

闽南 有意思的故事

闽南 有意思的故事

闽南有意思的故事闽南,一个充满了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有意思的故事。

让我们来聆听一些令人难忘的闽南故事吧!故事一:月牙湾的传说闽南地区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福建的月牙湾。

据说,很久以前,一个年轻人和他的妹妹被迫分离。

他们用尽了所有办法试图重聚,但无济于事。

最终,他们以月亮为约定,相约于月牙湾相见。

但当他们最终在海滩上相遇时,他们发现自己已变成了石头。

至今,人们相信,当夜晚的月亮在月牙湾上升时,这对石头兄妹会恢复人类形态,并在潮退之前享受短暂的相聚时光。

故事二:明朝官府的“演员村”闽南地区的一个叫做安溪的小村庄在明朝时期因其村民的才艺而闻名。

当时,当局发现村民们都具备了出色的歌舞才能,于是决定将这个小村庄改造成一个演员培训的基地。

村民们接受官方培训,后来,他们成为明朝宫廷的官方演员。

在他们的努力和才艺的推动下,这个小村庄迅速发展为一个壮观的艺术中心,吸引了许多来自各地的观众。

故事三:南音传承的守护者闽南地区也以其独特的音乐和戏剧形式而闻名,其中南音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之一。

有一位名叫庄世南的年轻人,他在年幼时就对南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花了大部分时间学习和保护这种传统艺术。

庄世南追随着南音大师学习,并在成为南音演员后,不仅在闽南地区表演,还在国内外推广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

他的努力为南音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种珍贵的艺术形式。

这些故事只是闽南地区丰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无论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是传统文化,闽南都以其独特而有趣的故事吸引着游客和研究者。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故事,让它们继续传承下去,永远让人们感受到闽南的魅力。

闽南语小故事

闽南语小故事

闽南语小故事【篇一:闽南语小故事】1、阿花为学校晚会准备节目,早晨起来练习诗朗诵阿花爸走过来:猴死囡仔,7早8早,靠背靠木。

你是在弄三小?阿花烦,回答说:朗诵(人爽)啦!阿花爸大怒:妖秀啊,林北今天好好教训教训你。

2、护士:「阿伯你好,我是互你死(护理系)的学生,阿伯:「…我咧…!」护士:「我互你死毕业之后,就是互你ㄙㄞ(护理师)了。

」有一天护士见到阿伯气喘不过来,急忙拿来氧气罩。

护士:「阿伯,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互你勇气(氧气),死死ㄝ(吸一吸)卡快活。

」后来,阿伯的老伴急忙赶到医院。

阿婆:「护士小姐,我老伴呢?」护士:「你不用伤心啦,待会你可以到隔壁棺材室(观察室)去看他了。

」3、有个阿婆到杂货店去,问小姐说:阿你家甘五火炉?小姐说:你要烤身体的还是烤肉用的?阿婆说:烤你去死啦!我要洗头毛的『飞柔』啦!一个阿嬷和她孙子出去,孙子吵著要是pizza```然后就说:阿嬷阿嬷,偶要吃pizza啦``。

然后阿嬷说,哎哟,那个不能吃啦`~`可是孙子一直叫,所以阿嬷很无奈地挖了一驼鼻屎喂到孙子嘴巴裏。

4、话说在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代,有一个太监来到福建旅游,听到人民都是讲,忽然他灵光一闪:「如果我学会闽南话,回去宫中就可以向其他人炫耀炫耀。

」於是就请当地人教他一些简单又好记的闽南语,自他回京以后,便时时不忘想找机会表现一下,有一天御膳房通知皇帝用膳的时候,他就大喊:「恭请皇上驾崩(吃饭).........皇上驾崩罗!」皇上听到非常生气,於是下令把他推出去斩了!【篇二:闽南语小故事】闽南即指福建地区的南部,这一带是靠海地区,靠海的地方总令人充满无限遐想,海本身就非常具有传奇色彩,那么这个靠海的地区又有什么样的发生呢?!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些发生在闽南地区的民间故事传说,一个传奇的地方配上一些传奇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一)《年兜跳火囤》400字除夕是我国农历的最后一天,闽南地区称作年兜,白天年兜日,夜间叫年兜暝。

闽南民间故事传说

闽南民间故事传说

闽南民间故事传说闽南民间故事传说蜈蚣搁传说在吴本死后百余年,宋高宗特派钦差大臣到青礁,仿照皇宫式样,大兴土木,赐建一座“五殿皇宫式的大宫殿”,号名慈济宫,称为保生大帝,让闽南、台湾来供奉,为了纪念吴本的医德,海沧地区的民众充分利用吴本的八味药方在内的蜈蚣,制造成由蜈蚣头长5米,蜈蚣节每节长度1.7米,宽42厘米,从二十节起点到四十五节,蜈蚣尾3米的蜈蚣搁,每节由八个扛工,扛工必须都穿红内衣裤,每节的装饰以鲜花和人像为主,象征花朵一样,每节坐上戏台上的帝王将相,由两个儿童打扮,是说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思,因为蜈蚣的脚是红的,远远看去,就亲象一尾蜈蚣在地上爬的一样,好不气派,到了解放后,蜈蚣头逐渐改为龙头,蜈蚣尾改为龙尾,因为海沧地处九龙江,这蜈蚣搁就象九龙江一样,象征着风调雨顺,中华民族又是龙的象征,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改用龙头龙尾,更好地保佑黎民,每节又用绸巾装饰便于自由旋转,一节紧扣一节,很象一条龙在爬行。

取名也叫蜈蚣搁,在正月保生大帝进香时出现。

豆仔鸟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户人家,男的前妻生下一男孩后去世,男的又续后妻,后妻又生一男孩,事后,这位男人又出外做生意去了,这后母非常怨恨前人子。

总是寻找机会加害于他,到了春播时候,后母想出一条诡计,去街上买来豆种,将一半豆种煮熟,安排给前人子去播种,将一半豆种安排给亲生儿子播种,并说“要等到豆苗出来才得回家”。

兄弟俩一齐到山上种豆,弟弟看到兄长的豆种比较大,认为长出来的苗肯定壮,就执意要和哥哥换豆种子,哥哥争执不下就把豆种换给弟弟,豆种种下三天,结果哥哥的豆苗长出来,可以回家,但弟弟的豆苗长不出来,还得守候,却被老虎咬去了,后母看到亲生儿子几天不回家,便责令前生子前去寻找,但却永远也找不到,又不敢回家,最后磕头而死,化成豆仔鸟,遍地叫小弟礁去,小弟礁去,弟弟弟……地下来流了口涎,口涎是红的也说明杜鹃啼血之意。

吴冠的由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吴冠只有五户人家,分别姓李、马、黄、孙、涂,五户人家号名吾贯,也属五口开支。

闽南俗语故事 拣呀拣 拣着一个卖龙眼

闽南俗语故事   拣呀拣 拣着一个卖龙眼

闽南俗语故事拣呀拣拣着一个卖龙眼泉州城有一个所在叫蔡公洲,简称蔡洲,一边是晋江,这段也叫笋江,一边是破腹沟,也叫浯江,四箍围都是水,洲上都是龙眼宅。

古早的时节,有一个姓林的员外,蔡洲有伊一宅龙眼。

这宅龙眼有偌大?别人是没法算出来。

若是掠着偷挽龙眼的,林员外也不缚伊,也不打伊,也不送官究办,而是罚伊吃龙眼,一丛龙眼吃一粒,让偷挽龙眼的贼仔吃呀饱兼涨,腹肚恰要迫破,跪咧叫不敢,林员外才让伊饮酱油,饮了腹肚就会消,才去涨死。

林员外有三个查嫫仔,序大的嫁给一个城内的秀才,人叫伊做相公。

秀才中举人,就让人称做老爷,身份地位就大大没相同了,举人就是品牌,无形资产,名声身份值钱。

人有好歹事,请着举人老爷,就多很坎气,按现时的话来说就是规格多较高。

若死人,打轿请举人老爷来点主,就是"公婆"顶面写的字,留一点让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点,叫做点主,主是木主,咱这搭叫"公婆"。

点主了还得请老爷坐大位吃"桌",要去还得送红包,就和现时有的企业请头家来剪彩同款。

好事情,请举人老爷来写寿联、喜联;宫观寺院写牌匾,打官司写状词,都有倘吃有倘提,又受人尊敬。

举人老爷致荫林员外的序大查嫫仔很好命,举人让人称老爷,伊让人叫夫人、叫太太、叫奶奶。

林员外的第二查嫫仔嫁给一个大财主,真实是门当户对,也致荫伊很好命,一日没洗面是没沾水,三人扛四人扶,人也是开嘴合嘴叫伊太太、奶奶。

林员外的两个囝婿,一个有势,一个有钱,做连襟大细仙,自己联合起来,就是有钱有势,林员外很满意。

尾仔查嫫仔,林员外一定也要共伊找一个最好最合意的、上等上的好囝婿。

林员外讲究门第,要求男的家庭条件要配得过,门当户对;男的个人条件得才貌双全,最好是才如子建,貌似潘安。

子建是曹植,曹操的细囝,会七步成诗,很有才情;潘安、宋玉是古代出名的美男子。

像这种条件,太过理想化,要求十全十美,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都找没一个。

林员外的要求过高,三千金的亲事一年拖过一年,两辚半变做大龄青年,林员外做伊慢慢拣,三小姐自己暗暗急。

闽南晋江文化小故事1000字

闽南晋江文化小故事1000字

闽南晋江文化小故事1000字闽南方言在平常时的应用中,在生活中,有时无意中会应用得非常奇妙和十分趣味。

显示出误打误撞出其不意的结局,却也显得相当神妙和富有深刻意义。

这些,也许正是闽南方言所发挥的艺术效果。

流行于闽南的一则《虎怕漏》的民间故事,就说明了这种事例,故事结局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故事是这样说道的,有一天傍晚,有一个贪图走路错过宿店的牛贩仔,拉了两条小牛犊(音牛桃仔),望着南山而来,被出来觅食的小虎看见了。

小虎偷偷地跟在他们后边,准备等个机会食掉小牛犊。

刚好在这个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来了,牛贩仔只能拉着小牛犊,进入一间土地庙中避雨。

谁想雨越下越大下个不停。

牛贩仔只得把破庙门关上。

他把小牛犊拴在靠边的柱子上,自己找个地方休息。

谁知这庙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到处漏雨。

只有找到靠门边的那柱子底下比较干燥的地方坐下来休息。

守在门外的小虎,等得不耐烦了,正想进去咬小牛犊时忽听到那牛贩仔唉声叹气地说:今晚啊,我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小虎一听,心想,这个人真怪,我老虎,他不怕,却怕一个什么漏?到底这漏是什么东西?厉害不厉害?还是回去问妈妈再说。

于是就跑回洞中,把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到底“漏”是什么东西?厉害不厉害呢?母虎也开不清楚这个从来没听过的“漏”是什么东西,就叫小虎在洞中等待,自己出去看看。

母虎来到破庙前,里面静悄悄的只听见打呼噜的声音,它就蹲了下来,把虎尾巴从破门洞里伸了进去,左搔右打,想把牛犊搔打出来,好吃掉它。

这时候,牛贩仔靠在柱子上刚要入睡,忽然脸上被虎尾巴搔打了一下,惊醒过来,“哎哟,不好了,老虎来了!”当他镇静下来后,取出腰间那把锋利的小刀,猛力地切了下去。

那老虎没想到这一招,突然尾巴被咬去一段,痛得大吼大叫,拼命向远方逃去。

母虎气喘吁吁地跑回洞中,对小虎道:那“漏”果真是非同小可,幸亏我跑得快,尾巴只被它咬去一段,要是跑不快,恐怕连生命都没了。

故事的内容从开头、发展、结尾、经过,确实让人惊奇不已。

龟笑鳖无尾闽南语故事短文

龟笑鳖无尾闽南语故事短文

龟笑鳖无尾闽南语故事短文在闽南民间故事中,有一个寓言故事叫做“龟笑鳖无尾”。

故事讲述了一个龟和一只鳖在路上相遇,鳖向龟询问道“你为什么背负着如此的重担,还要一步步地向前走呢?”龟回答说:“这就是我的天性,我一定要做到最好。

”而鳖则说:“可我并不会做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我只想好好地过我的小日子。

”这时,龟取笑道:“你连尾巴都没有,能过着怎样的日子呢?”鳖却回答道:“虽然我没有尾巴,但我能够用嘴巴抓住食物,过得也很滋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能因为对方缺少某些品质就嘲笑对方。

就像鳖虽然没有尾巴,但它有自己的技巧,也一样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龟虽然背负重担,但他也在追求自己的理想。

所以,我们应该要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不要奚落他人。

这个故事还可以延申出另一个寓意——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但只要经过不停地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就像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一样,我们也要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而且,也应该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优点,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与别人共同进步。

除了以上的寓意,这个故事还可以引出一段有趣的闽南语:“乌鸦不吃翅膀,龟爬坡头有地轻。

鳖没尾巴吃亲亲,也有幸福好生活。

”用闽南语讲述这个寓言故事,更显出故事的土生土长和娓娓道来。

这个故事中的“乌鸦不吃翅膀”形容的是许多人只看到了别人的外表,而不注重对方的内在特点,是对人们的警醒;“龟爬坡头有地轻”说明面对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不懈,后面的“鳖没尾巴吃亲亲,也有幸福好生活”则是告诉我们,就算自己没有某些特定的品质,也要保持乐观、努力生活,这样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探究人生哲理,也可以了解闽南民间文化中的许多特点。

在闽南语说的“子白鸟侬四唥”,意味着“小白鸟不爱说话”,这就是因为在闽南民间文化中,踏实不言是一种美德,大家不喜欢太多废话。

总之,这个闽南寓言故事不仅有着深刻的寓意,也体现了闽南人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民间故事
故事一草索拖阮公 草索拖阮爸
老阿公老了,久病于床。

儿子觉得拖累,就搓了一条很结实的草索,将老阿公捆在一
片木板上,然后叫来自己的宝贝儿子春仔,说:“把阿公拖上后山去扔掉吧!” 春仔照做了,当他要下山时,解下草素带回家。

阿爸问春仔为何带回草索,春仔笑眯眯地说:“留
着等你老了,我省得再搓草索。

” “草索拖阿公,草索拖阿爸,留着你老了拖你上山!”
阿爸听了面红耳赤,为自己的不孝感到惭愧。

便与儿子上山抬回阿公,从此痛改前非,尽心地服侍病危的阿公。

故事二谢能舍一筊卓立
谢能舍的父亲姓谢名琏,是一个穷书生,设塾第于漳州杨老巷,和一座伽蓝庙做厝边.由
于工资微薄,他就削了一支木鸡腿,用来醮豆油配稀饭,免得被人看寒酸。

有一天, 他在路边晒书,正好厝边有几只鸡看见书那的白蚁,都来争着啄食,碰翻了书匣,被盖到书匣之中.谢琏,没有发现书匣里的那只鸡.
傍晚,厝边找不到丢的鸡,大家就怀疑谢琏偷鸡。

因为它收入微薄,却天天吃鸡腿配饭,
结果在他的书匣里搜出那只丢失的死鸡.谢琏他一再申辩,有人提议那到伽蓝爷庙去掷杯,如
掷出圣杯就说明不是故意偷鸡,若掷出阴杯或笑杯,那就是有意偷鸡.谢琏答应了。

凑巧,这天伽蓝爷上天不在庙中,他的手下不敢决断,竟使掷出的杯不阴不阳,"一筊卓立".大家都说:伽蓝爷不肯给你做证明,先生一定是故意偷鸡了.谢琏只好忍气吞声,到别处谋生.后来,他刻苦读书,连捷高中探花.回乡祭祖,骑马游街,显示荣耀.他为了报复伽蓝爷,把他的神
像绑在马后沿街拖着走,游完街后又狠心地把神像抛入南门溪.说也奇怪,那木雕的神像一落
水竟沉入水中,任人打捞都捞不上来.
后来,他生了儿子,单字名能,家人都叫他能舍.能舍从小聪明过人,但行为浪荡,爱作弄人.最后他将家败光,才跳入南门溪自杀,所以人们都在传说,是伽蓝爷忍受不了被拖着游街
示众的冤气,投胎转世,变成谢能舍,来败谢琏的家伙.
"一筊卓立"的大匾,还高悬在杨老巷伽蓝爷庙里.直到庙的拆除而毁.
故事三打虎亲兄弟
从前,闽南某山区半山腰,有一小村庄,常有野兽出没。

村里有户人家,兄弟三人,白天
结伴上山砍柴谋生,晚上则遵照祖训,一起练武防身,也练就一身好拳脚。

由于家境贫寒
谋生艰难,老大外出谋生。

有一段时间,村里常发现有老虎出没,兄弟俩便商议上山打虎为民除害。

于是兄弟俩就拿着钢叉和铁棍上山埋伏,一见老虎配合默契,老三把钢叉对准老虎的脖子叉上去,老二用铁棍打折老虎的两条前腿。

不一刻,老虎就死了。

一晚,老三向妻子讲起了打虎时兄弟两人如何配合默契。

妻子听后很不以为然,觉得丈夫每次都是出大力气叉老虎的脖子,而二哥省力得多,竟然也平分得利,实在不合理。

丈夫经不起她的怂恿,也认为自己吃亏,决定以后上山打虎两人同去,不邀二哥了。

隔天,老二有事出门。

老三夫妻俩拿了钢叉和铁棍独个儿上山,一见老虎来了,丈夫拿起钢叉熟练地与老虎周旋几下,就把老虎叉起来。

这时,妻子见到老虎,胆战心惊,差点昏厥过去。

丈夫看到妻子没法帮他,心里也发慌了,就大声呼喊救命。

他心里明白:如果没能把老虎前腿打断,就难得虎口余生。

正当危急之际,只见他的大哥拿着大斧,二哥拿着铁棍双双赶来了。

原来,老大多年在南洋谋生,但思乡心切,便返回故里。

老大老二回到家找不到老三夫妇,询问过后才知道他们上山打虎去了。

兄弟俩预感大事不妙,急忙前去寻找帮忙。

经此教训,老三的妻子再也不敢搬弄是非了。

兄弟间、妯娌间关系更加密切。

“打虎亲兄弟”这句话就在闽南一带流传开了。

台湾民间故事
故事四槟榔的传说
 关于“槟榔”的神话传说,相传古时候炎帝有个女儿叫宾,她的丈夫在一场同妖魔相斗中不幸被杀死,葬于昆仑石下,化成为一片树林,结出果实。

宾将果实装在茶包里,带在身旁,以示纪念。

据说,人们吃了这种果实就不怕妖魔作恶了。

在古代将槟榔视为两种外形不同的槟和榔,其实指的是同一种。

故事五阿里山的传说
从前,阿里山叫秃山,山上住着一个靠打猎为生的小伙子,名叫阿里。

有一天,阿里看见有一只老虎正在追赶两个採花姑娘便急忙跳到虎背上,手起刀落,老虎脑袋被砍落在地上。

两个採花姑娘得救了。

突然又见从天上落下来个手拿龙头拐杖的白须老头,拽着两个姑娘的胳膊往南山坡上拉。

阿里见这两个姑娘刚脱离虎口,又遭到这坏老头子的耍戏,心裡一阵火起,就一个箭步夺下龙头拐仗,照着那老头的前额狠狠打了一下。

那老头他痛
得大喊一声,放开了那两个姑娘,一转眼,就不见了。

没过多久,晴天响起了雷声。

那两个採花姑娘吓得浑身乱颤,她们焦急地说:「坏事了!坏事了!」
原来两个姑娘是天宫的仙女,听说台湾岛风景优美就来观赏,一路游玩,误了时辰。

玉帝派老寿星下来捉拿我俩回天宫治罪。

我们害怕玉帝刑法,不想回天宫。

玉帝肯定要下令让雷神来烧死这一带的生灵。

阿里为了搭救这一带生灵,自愿去把雷火引开,使雷火不能漫延,就能保住这一带生灵了。

雷神把阿里的身体打了个粉碎,雷火在秃山顶上熊熊燃烧起来。

因为这座山上没有树木和花草,雷火还没燃烧到半山腰,就熄灭了。

阿里虽然被雷火打死了。

他死后这座秃山满山遍野却长出了一片片树木。

人们都说,这些树木,是阿里被雷火打碎了的皮肉和头发变成的。

那棵神木呢?就是老寿星的那根龙头拐杖变成的。

那两个仙女,见到这种情景,感动极了说:「阿里是为咱们俩和大伙死的,他死后。

皮肉头髮都变成了树木,为人民造福。

我们俩就变成花草,好给阿里作伴,也能为人们造福。

从此以后,这座秃山才有了树木和花草。

人们为了纪念阿里,就把这座山改成阿里山。

故事六义贼廖添丁
在台湾日据时代,有一个名字叫做廖添丁的少年。

由于父母早死,所以只好靠着帮人家打杂过日子。

空闲的时候,拜师学武艺。

年纪轻轻就学了一身好功夫。

有一天,当廖添丁看见一队日本警察押着三个犯人,因为抗日被处死。

廖添丁非常气愤,想要教训这些无恶不作的日本人。

于是他从口袋里拿出一粒小石子对着日本警察勐然的掷了过去。

日本警察痛得抱头大叫,下令全面追捕廖添丁。

廖添丁就跑到了台北,到了台北的他身无分文。

他看到不远处有一栋漂亮的日本房子,一个胖胖的日本人正在睡午觉,身旁有大钱包。

廖添丁拿了就走,突然他看到一个饥肠辘辘的小女孩缩在庙口边,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大把钞票塞给她们。

他心里想:「日本人一天到晚压榨百姓搜刮钱财,害得我们吃不饱穿不暖。

我不如去偷取日本人的钞票,来分给我们中国人用吧!
廖添丁说做就做,从此以后开始到处作案,还故意留下一颗小石子,好让人知道是廖添丁干的。

由于他身手敏捷,又善于化妆,而且形踪飘忽不定,日本警察怎麽也捉不到他。

在这段期间里,很多穷人家里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钱。

日子久了,人们知道都是廖添丁在接济他们,大家非常感激,就称地做「义贼廖添丁」。

廖添丁虽然是一个小偷,但是他抗日、劫富济贫的侠义行为,始终流传在人们心中。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侠义事蹟,甚至还在八里盖了一座「义贼廖添丁」庙,奉祀不已。

分析:
闽南民间故事与台湾民间故事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可以说很多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结合了一些当地的元素而变得有略微的差异。

本人收集的这六个故事,是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单是从这六个故事来说,可比性不是很大。

我只能从大方向上来把握闽南民间故事和台湾民间故事的一些异同点。

故事一草索拖阮公 草索拖阮爸反映的是闽南民间故事中的“孝”,强调为人子女要孝顺长辈,是闽南民众崇儒精神的体现。

这在台湾民间故事中也可见一斑,反映了儒文化在闽台两地的根深蒂固。

故事二谢能舍一筊卓立反映了闽南民众对于民间神祗的信仰,以及提倡尊敬神明,对神明不敬是会受到惩罚的。

当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的时候会祈求神明给予指示,祈求神明的公正保佑以及庇护。

闽台两地的民众都十分崇天敬地崇拜祖先,敬畏神明。

故事三打虎亲兄弟反映了闽南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兄弟之间不计前嫌的浓厚情谊。

另外还体现了闽南民众用于开拓的冒险精神和浓厚的乡土情怀。

台湾地区也存在大量这样的民间故事。

故事四槟榔的传说反映了台湾民众在神灵保护想象中的民间信仰,想象神灵的庇佑。

闽南民间故事中也有许多幻化为植物神的故事存在。

故事五阿里山的传说反映了台湾民众在行侠仗义想象中的英雄情结,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样类型的故事在闽南民间故事中比比皆是,反映了闽台两地同宗同源的关系。

故事六义贼廖添丁反映了台湾民众关于行侠仗义的想象,以及塑造了一种绿林好汉的英雄形象。

另外还蕴含了英雄不死,精神永存这样的一种意识。

像廖添丁这样的绿林英雄形象,在闽南民间故事中比比皆是,例如《林俊飞锏除暴》《霸王郑宽永》等等。

总之,闽台两地的民间故事关系密切,奈何学生才疏学浅无法深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