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输尿管的口服药

合集下载

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标准

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标准

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由于输尿管梗阻引起。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如果输尿管出现轻度或重度扩张,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流动,引起疾病的发生。

对于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判断标准至关重要。

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

在影像学上,输尿管轻度扩张的表现通常为输尿管的直径增大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明显的输尿管扩张。

而重度扩张则是输尿管直径显著增大,伴有输尿管壁增厚、肾盂积水等表现。

在临床上,轻度扩张的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腰部不适或腹痛,重度扩张的患者则会出现明显的肾绞痛、血尿等症状。

对于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诊断,除了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扩张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服用利尿剂、多喝水等方法;对于重度扩张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干预,如输尿管置管、输尿管激光碎石等治疗措施。

在进行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评估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因为不同的患者可能对扩张程度的耐受性不同。

还需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如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癌等,在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时应及时排除。

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其评估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

对于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些标准和方法可供参考。

本文将从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定义、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的定义输尿管轻度重度扩张是指输尿管管腔明显扩大,形态不规则,输尿管壁增厚或增硬,输尿管结石、输尿管梗阻等引起的输尿管明显扩张。

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

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

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引言输尿管积液是指在输尿管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液体,并且由于输尿管的狭窄,无法顺利排出体外。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背景输尿管积液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通常表现为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但药物治疗存在副作用和疗效不稳定的问题,而手术治疗则有一定的风险和恢复期长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1.穴位选择–足三里穴(ST36):位于下肢前部,距胫骨前缘3寸。

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大椎穴(GV14):位于颈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

能够调节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

–腧穴(EX-B2):位于脐周,用于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2.针灸操作–清洁穴位和周围皮肤,采用无菌针具进行针刺操作。

–针刺足三里穴(ST36)和大椎穴(GV14)时采用一次插入法,插入深度约为2-3寸。

–针刺腧穴(EX-B2)时采用浅刺法,插入深度约为0.2-0.5寸。

–经络感应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配合选择其他相关穴位进行针灸操作。

3.针灸疗程–一般建议进行10次疗程,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针灸后,患者应保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健康。

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的作用机制1.改善输尿管狭窄: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促进输尿管的扩张,改善输尿管的狭窄情况,增加尿液的排出。

2.促进水液代谢: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穴位,促进身体的水液代谢,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减少积液的发生。

3.调节免疫功能: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输尿管积液的发生。

临床效果评估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症状缓解:输尿管积液针灸方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如腰痛、尿频、尿急等。

输尿管扩张轻中重标准

输尿管扩张轻中重标准

输尿管扩张轻中重标准输尿管扩张是指输尿管的管径增大,一般分为轻、中、重三个不同的标准。

输尿管扩张的程度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因此对于医生和病人来说,了解输尿管扩张轻中重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轻度输尿管扩张轻度输尿管扩张是指输尿管的管径略有增大,但并不明显,一般小于7mm。

这种情况下,病人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需要通过B超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

对于轻度输尿管扩张的病人,医生一般会建议定期进行检查,观察其病情是否有变化。

如果病情稳定,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如果病情加重,或者病人出现了疼痛、尿路感染等症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中度输尿管扩张中度输尿管扩张是指输尿管的管径增大明显,一般在7mm至10mm之间。

这种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腰痛、腹痛、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害。

对于中度输尿管扩张的病人,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经皮肾镜手术等。

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辛辣食物。

三、重度输尿管扩张重度输尿管扩张是指输尿管的管径非常明显增大,一般大于10mm。

这种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腰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

对于重度输尿管扩张的病人,医生一般会首先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给予止痛药、静脉注射抗生素等措施。

然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经皮肾镜手术等。

手术后需要严格按医生要求进行休息和饮食。

总之,对于输尿管扩张的轻中重不同程度,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定期进行检查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不同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观察作者:史洁白建林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0.4 mg和0.2 mg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口服坦索罗辛0.4 mg/d,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d,研究时间为8周。

分别于基线第2、4、6、8周采集患者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数据。

比较不同剂量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68例患者,最终试验组29例、对照组25例患者完成研究。

两组患者结石排出率均随时间不断提高,从第4周起试验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比36%,P < 0.05)。

对不同直径结石的分层分析显示,[关键词] 坦索罗辛;输尿管结石;效果[中图分类号] R6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b)-0063-03坦索罗辛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主要药物,在中国常规剂量是0.2 mg/d,欧美国家是0.4 mg/d。

近年来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坦索罗辛对于输尿管结石的疗效[1-2],但不同研究使用剂量各不相同,无法直接比较不同剂量间疗效的差异。

因此笔者开展此项研究,以比较不同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的入组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2年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入选标准包括:①18~60岁,男性或女性;②临床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超声检查显示结石直径小于或等于10 mm;③同意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①输尿管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②合并其他部位泌尿系结石;③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④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明显异常;⑤既往输尿管、膀胱或前列腺手术史;⑥具有禁忌使用研究药物的疾病;⑦已知或疑似对研究药物过敏;⑧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⑨研究开始前30 d内使用过研究药物;⑩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与该研究的其他情况。

输尿管扩张的标准

输尿管扩张的标准

输尿管扩张的标准
输尿管扩张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其直径大小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正常的输尿管直径在0.5-1厘米之间。

如果输尿管的直径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被认为是扩张的。

输尿管扩张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尿路梗阻、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

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尿液流通不畅,从而引起输尿管的扩张。

在诊断输尿管扩张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做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以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扩张。

对于输尿管扩张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和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输尿管扩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发现有输尿管扩张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中的作用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中的作用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中的作用王文明;宋有军;王书才【摘要】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结石直径0.4~1.0 cm.对照组口服肾石通颗粒1袋(4 g),2次/d,并适量饮水和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4 mg,每晚1次.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 2周内,对照组排石率为42.5%(17/40),治疗组为82.5%(33/40),两组比较排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排石时间对照组为8.5 d,治疗组为5.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药治疗,对照组有8例,治疗组有1例,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率,减少排出时间,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治疗药物.【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1(006)033【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药物治疗【作者】王文明;宋有军;王书才【作者单位】459000,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459000,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459000,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Tamsulosin)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辅助排石作用,并与单纯应用肾石通颗粒、饮水和运动辅助排石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80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3岁,平均26岁,结石直径(5.3±3.8)mm;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27岁,结石直径(5.2±3.5)mm。

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硬镜联合封堵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影响

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硬镜联合封堵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影响

10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3·疗效评价·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门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患者首位。

我国泌尿系结石病的发病率约1%~10%,其中1/4需要手术治疗[1]。

目前我们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URL)、经皮肾经碎石取石术(PCNL),对于腰4椎体以下的、<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及中段结石,临床常用输尿管硬镜联合封堵器治疗,其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2]。

但是术中输尿管扩张程度、输尿管扭曲等情况亦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3]。

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能够阻断α1A、α1D两种受体,从而达到松弛输尿管远端平滑肌的目的,临床常用于药物排石治疗。

本研究分析术前应用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影响,以期确立更优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项研究采取简单随机对照方式,观察2016年1月~2018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硬镜联合封堵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影响余琪伟,曾学明*,姚林亚,胡兵,张曦,王骏,朱润宇,沈斌进,徐振宇(昆山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江苏昆山 215300)【摘要】目的 研究术前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作用,以期确立更优的治疗方案。

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对照方式,收集符合条件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96例,其中药物组46例,对照组50例。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手术方式,即输尿管硬镜联合封堵器。

药物组患者术前3 d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每次0.4 mg。

记录两组患者粗细镜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疼痛评分(VAS)、残石率、术后并发症。

结果 药物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残石率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药物组粗输尿管镜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观察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观察

例患者 因尿路感染或 反复发作 肾绞痛而退出研究 , 排 石率 为 3 5 . 9 %( 2 8 / 7 8 ) , 排石时间 5一 一 1 4 d , 平均排石 时间( 1 0 . 2 5 + 2 . 4 2 d ) ;
治疗 组有 6 例患 者 因尿路感 染或 反复发 作 肾绞痛而 退 出研 究 , 排 石率 为 8 0 . 2 %( 6 5 / 8 1 ) , 排石 时 间 2 ~1 2 d , 平 均排石 时 间
诊 断为单侧 输尿 管下段结 石 , 结 石 直 径 4~8 m m。 1 7 2 例 患 者平 素 身体 健 康 , 无严 重 基础 疾 病 ; 结石 直 径大于 8 mm、 双 侧 输 尿管 结 石 、 多发 结 石 、 输 尿管 上 段结石 、 合并 有 较 大 的 肾结石 、 输 尿 管 梗 阻致 中、 重 度 肾积水 、 输 尿 管梗 阻不显 影 、 肾功 能不全 者 以及 女
处 理 。结 石 直 径 、 患 者 年 龄 用 Me a n _ + S D来 表 示 。
计数 资料采用X 检验 , 计量资料 采用 t 检验, 以
P <0 . 0 5 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2 结果
1 . 1 一般资料 : 1 7 2 例 患者 经 B 超、 K U B + I V U或 C T
( 8 . 1 4  ̄ 2 . 6 2 d ) 。治疗组的排石率显著高 于对 照组( P <0 . 0 5 ) 。结论
显提高结石排 出率 , 有效缩短排石 时间。
坦索罗辛联合 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 明
【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栓 【 中图分类号 】 R 6 3 9 " . 4 【 文献标识码 】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输尿管的口服药
我们人体内每天产生许许多多的废物,它们通过不同方式扒出体外,有的通过汗液排出,有的通过分泌物排除,不过大部分都是通过尿液排出。

而输尿管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尿液和废物排出的通道,而有的人输尿管比较紧缩,功能受到限制,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就推荐几种扩张输尿管
的口服药。

1、在出现输尿管结石之后,可以根据结石体积的情况进行治疗,一般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喝水,多排尿,促进结石排出。

★指导意见:
若结石体积较大的话,则需要进行碎石或手术取石治疗,在出现疼痛时,可以适当使用颠茄片、654-2等类型的药物进行解痉止痛治疗。

2、治疗原则查找引起输尿管扩张的原发疾病,针
对病因治疗。

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输尿管扩张处置最重要的是识别哪些患者会需要且通过手术治疗而获益。

出生前诊断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患者大多数可以在超声监测下保守治疗,72%可
以自行缓解,19%需要手术治疗,9%会持续扩张,但无症状且肾
功能无损害。

如果超声监测输尿管内径增加则需要行DTPA利尿
肾图检查。

对成人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推荐手术治疗。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可告知父母有可能自行缓解,如果需要手术治疗,通常可以解除梗阻。

3、检查妊娠18周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生理性狭窄即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

同时输尿管扩张也在
18周后可以得到诊断。

★1.超声检查:超声对输尿管扩张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是对病因诊断缺乏特异性。

★2.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可以观察有无膀胱输尿
管反流。

★3.DTPA利尿肾图:可以很好地评估肾功能及输尿管梗阻程度。

★4.静脉尿路造影(IVU):可以粗略了解肾功能及梗阻情况。

★5.CT尿路呈像(CTU)及磁共振尿路呈像(MRU):两者均可很好地显示梗阻部位以上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程度。

★6.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内镜下逆行置入输尿管导管后注入造影剂,可以了解整个上尿路梗阻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