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2、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 魏晋南北朝时期B. 唐朝时期C. 明朝中期D. 清朝中期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B、生产资料私有制被消灭,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C、阶级对立消失,国家逐渐消亡D、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B、新文化运动主要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C、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主义D、新文化运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守护者”?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松赞干布D. 贞观之治6、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1953年土地改革完成C.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1978年改革开放7、题干:在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C. 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D.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8、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主要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展开C.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D.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9、【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论持久战”战略思想的提出者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朱德 10、【题干】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主义和儒家文化C. 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D.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1、题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哪个因素?A.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力量对比B. 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和分裂C. 抗日战争的性质和民族利益D. 国际形势的变化12、题干: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什么?A. 以人民战争为基础,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B. 以阵地战为主,兼顾运动战C. 以消耗战为主,兼顾游击战D. 以运动战为主,兼顾阵地战13、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世界工厂之父”?A. 马克·吐温B. 詹姆斯·瓦特C. 约翰·洛克D. 亚当·斯密14、下列关于《拿破仑法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B. 对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 确立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契约自由原则D. 是法国大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件15、【题干】《左传》中记载:“宣公十五年春,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军。
广东省深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最强C、秦朝统一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文化发展停滞D、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关于世界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3、下列哪一项是秦朝统一六国的重要意义?A、确立了分封制度B、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开创了郡县制D、实现了文字的统一4、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哪方面能力?A、创新思维与实际治理能力B、文学创作与艺术修养C、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运用D、军事战略与外交策略5、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6、题干:以下哪个朝代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7、下列哪一项是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重要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三省六部制8、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抵御外敌入侵B. 维护小农经济C. 防止沿海倭患D. 加强内陆贸易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C、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D、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11、下列哪一项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12、宋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哪一项不是宋代的发明或重大发展?A. 活字印刷术B. 火药用于军事C. 指南针用于航海D. 地动仪用于地震预警13、题干: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 实行“焚书坑儒”D. 设立监察御史14、题干:唐朝时期,玄奘西游天竺的主要目的是?A. 学习佛教经典B. 传播唐朝文化C. 考察外国风情D. 借鉴外国政治制度15、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抗日战争胜利16、题干:在以下哪个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A. 北伐战争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夏朝建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C. 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登封D. 夏朝的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B.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C. 周武王建立西周,商朝迁都洛阳D. 商汤建立西周,周武王灭商3、题干: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 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香料来源C.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与亚洲的贸易往来更加困难D.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非洲的殖民扩张4、题干:以下关于《权利法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B.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D.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5、题干:在春秋时期,以下哪个国家最先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社会改革,这一改革被称为“初税亩”?A. 齐国B. 晋国C. 宋国D. 吴国6、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西汉建立C. 东汉建立D. 魏晋南北朝时期7、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实行三公九卿制B、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强化中央集权D、设立御史台,加强对官员的监督8、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B、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推行法治,重视法律建设D、提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9、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 10、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起点?A. 明末清初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1、题干: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和市场C.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D. 洋务运动的推动12、题干: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北洋军阀统治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国共第一次合作D. 抗日战争胜利14、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 大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权D.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C.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D.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继续使用诸侯制D. 保留六国旧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C. 导致文化停滞不前D. 使贵族阶层更加固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B. 宣扬国威,展示明朝的强盛C. 进行文化交流D. 寻找失散的皇室成员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引进西方科技B. 改革教育制度C. 建立新式军队D. 所有以上选项5.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孙中山的领导D. 武昌起义的爆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_________政策,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7. 唐朝的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开端,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8. 明朝时期,_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海外的联系。
9.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中,_________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_________成为临时大总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及其意义。
12. 描述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13. 论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4. 结合历史事实,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D5. D二、填空题6. 推恩令7. 进士科8. 郑和9. 张之洞10. 孙中山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等。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 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是()A. 古埃及人B. 古印度人C. 古希腊人D. 中国人2. 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要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禅让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中,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设立郡县5.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者的重视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9. 唐朝时期,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
其中,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是()A. 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D. 青花瓷10. 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表现为()①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③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元朝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高一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一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西周C. 汉朝D. 唐朝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答案:D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实行科举制D. 开创三省六部制答案:B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项不是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八股文答案:D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实行海禁政策C. 推行一条鞭法D. 创立东厂答案:A6. 下列哪项不是清朝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的内容?A. 将人丁税摊入田亩B. 减轻农民负担C.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 废除科举制度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 故宫B. 长城C. 布达拉宫D. 巴黎圣母院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荷马史诗答案:D1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希波克拉底誓言答案:D1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数学著作?A. 九章算术B. 周髀算经C. 孙子算经D. 几何原本答案:D1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天文学著作?A. 甘石星经B. 大衍历C. 授时历D. 天体运行论答案:D14.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地理学著作?A. 山海经B. 水经注C. 徐霞客游记D. 马可波罗游记答案:D1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农学著作?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农书D. 农学原理答案:D16.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工艺技术?A. 陶瓷B. 丝绸C. 造纸D. 钢铁答案:D1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绘画作品?A. 清明上河图B. 富春山居图C. 千里江山图D. 蒙娜丽莎答案:D1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音乐作品?A. 广陵散B. 高山流水C. 十面埋伏D. 命运交响曲答案:D1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戏剧作品?A. 西厢记B. 牡丹亭C. 长生殿D. 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2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哲学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斯多葛派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____”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安徽省合肥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C、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林立D、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2、关于世界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列强实力削弱,美国崛起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投降标志着战争的结束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3、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北伐战争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著名口号“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体现了什么原则?A、独立自主B、武装斗争C、统一战线D、党的建设5、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 孔子B. 墨子C. 司马迁D. 沈括6、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7、下列哪一项标志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A、实行郡县制B、推行分封制C、建立三公九卿制D、实施科举制8、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由哪个机构负责组织的?A、礼部B、吏部C、户部D、兵部9、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10、题干: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B.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C. 唐太宗李世民提倡“以民为本”,注重民生D.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疆域不断扩大11、题干: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以下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是:A. 颁布“推恩令”B. 实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实行焚书坑儒12、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B.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C. 独尊儒术,实行九品中正制D. 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和留学生13、以下哪项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流派之一?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美学1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魏晋南北朝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唐时期15、题干: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颁布《秦律》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长城D. 推行焚书坑儒16、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国力强盛,政治清明B. 实行科举制度C. 开疆拓土,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D. 鼓励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B、汉朝时期丝绸之路开始开通C、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D、元朝时期实行了行省制度2、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人物和事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物种起源》C、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D、拿破仑——法国大革命3、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唐朝建立C. 辽金元明清的更替D. 辛亥革命4、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誉为“东方的拿破仑”?A. 孙中山B. 毛泽东C. 诸葛亮D. 康有为5、题干: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6、题干: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A、孔子B、秦始皇C、司马迁D、唐太宗7、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C.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D. 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9、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罗贯中创作。
B. 《三国演义》以历史为背景,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成为一部历史小说。
C. 《三国演义》通过描绘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智勇双全。
D. 《三国演义》以蜀汉的兴衰为线索,揭示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
10、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D.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铭选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2008。
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2、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到推恩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4、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5、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6、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C、防御侵略D、加强民族团结8、分封制的主体是:A、殷商旧族B、殷商降族C、古老方国D、同姓亲族9、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朝的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A、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秦朝能够“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的统一C、秦推行法治D、秦推行郡县制11、《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
”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12、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13、北宋设立分割宰相财权的是A、参知政事B、三司使C、转运使D、枢密使14、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5、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是因为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军政大权16、古希腊城邦政体类型最先出现的是A、贵族制B、民主制C、君主制D、寡头制17、希腊城邦公民是指A、全体成年国民C、妇女、奴隶B、有公民身份的成年男性D、外邦移民18、雅典民主制最终确立时的执政官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柏拉图19、雅典民主政体建立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元老院20、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官职和决策机构分别是A、元首、元老院B、元首、公民大会C、执政官、元老院D、保民官、元老院21、历史上的“罗马和平”开始于A、屋大维B、恺撒C、戴克里先D、查士丁尼22、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产生于:A、君主制时期B、贵族共和制时期C、元首制时期D、帝制时期2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及时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者一规定属于A、人人平等B、同态复仇C、刑事责任D、严刑峻法24.雅典公民大会重要的程序是A、抽签B、辩论C、记录D、表决2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以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A、罗马帝国B、雅典C、拜占庭帝国D、斯巴达26.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有变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D.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有变化27.关于右上图所示两个人物的表达正确的是:A.布莱尔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B.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布莱尔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C.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定D.伊丽莎白二世有权选择内阁成员28.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29.根据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是A.总统是国家的权力的重心B.联邦议会掌管全国的财政C.总统统帅海陆空三军D.华盛顿所在特区的法律与联邦法律可以并行30.右图说明的问题是A.民主党因选举中失利,要求重新计票B.共和党人在选举中获胜,要求停止计票C.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政治选举中相互妥协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31.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fitm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这是因为A、工人都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32、近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D、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33、内阁制、政党制等现代政治制度首先出现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34、现代英国的政体属于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C、议会制共和制D、总统制共和制35、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为: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C、议会制共和制D、总统制共和制36、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A、打开了西南门户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取得在华建立租界的权力D、取得了领事裁判权37、18世纪中期至鸦片战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A、处于出超地位B、处于入超地位C、出口与入口基本持平D、从出超逐渐转为入超38、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39、“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40、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 B C D第二卷二、材料解析题(本题有3小题,共40分)41.(14分)阅读材料: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赵翼《薝曝杂记》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3)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2.(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请回答:(1)材料中的“妖”是指什么?(2)“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事?(3)洪仁玕分析的天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认为正确吗?说出理由。
(4)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43.(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1995年商务版,第213——215页回答:(1)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2)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存在着那些弊端?(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铭选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2008。
11)1~5 DDABB 6~10 DADCB 11~15 CBBDD 16~20 CBBAC21~25 ABABB 26~30 CCDDD 31~35 CDAAD 36~40 BADAB二,材料题:41.(14分)(1)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2)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的旨意传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42.(13分)(1)“妖”指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