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三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

高三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变动的总和。
而河流地貌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三地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以及形成的原因。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一些有关高三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
1.概述河流地貌是由河流长期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特征的总和。
它们是地表的剖面或平面形态,主要包括河谷、河岸、洲滩、峡谷、瀑布等。
河流地貌的形成受到地理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
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形成河流地貌的重要过程之一。
首先,河流通过剧烈的流速、水流的磨蚀和抛掷作用,使河床和河岸发生侵蚀。
其次,河流还能通过纵向侵蚀、横向侵蚀和侵蚀基理的变化,形成崖岸、冲沟和河谷等特征。
3.河流的沉积作用除了侵蚀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也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河流流速减慢和携带物质的沉降,河流将沉积物质堆积在底部和两侧,形成洲滩、漫滩和冲淤等特征。
此外,河流还会形成沉积扇、三角洲和泥石流等地貌。
4.分水岭与水系分水岭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
它是通过分别流入不同的河流或湖泊,将地表水在其上分割为两个或多个流域的地理界限。
分水岭的段落通常由山脉、丘陵或其他地貌特征形成。
而水系则是由河流及其支流、湖泊等组成的,它是地表水流的系统。
5.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地质构造的变化会导致河道的形成和改变。
其次,气候条件对河流的形成和侵蚀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季风气候的河流会在雨季时增加水量和侵蚀力。
此外,河流地貌的形成还受沉积物质的特性、坡度、流速以及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6.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河流地貌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水源资源,支撑着农业和居民生活。
其次,河流地貌还为人类提供了交通运输的便利。
例如,航运和水利工程等就是依托于河流的地理地貌特征实施的。
此外,河流地貌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旅游活动。
河流地貌知识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貌知识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1. 水文循环及水文循环与河流地貌的关系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在不同形态之间相互转化和分布的一个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河流是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河流地貌是由地表径流形成的地表地貌,它受水文循环的影响,同时也对水文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地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受地质活动、气候变化和生物作用的影响。
在地质活动的作用下,地表地形发生变化,形成河流的起源。
气候变化影响了河流水量和侵蚀作用的强弱,从而影响了河流地貌的形成。
生物作用通过根系固土、植被覆盖等途径也对河流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 河流地貌的发展阶段河流地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阶段,包括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在青年期,河流地貌为幼年地貌,它主要以河床侵蚀为主,河谷深切。
壮年期的河流地貌以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相平衡,河道开始稳定,发育出分叉河道、悬谷等特征。
老年期的河流地貌以河床沉积为主,形成宽谷、冲积平原等特征。
二、河流地貌的特点1.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河流侵蚀和侵蚀沉积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河谷地貌有不同的特点,如幼年期的V型谷地貌、壮年期的U型谷地貌和老年期的宽谷地貌等。
河谷地貌还包括峡谷、悬谷、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
2. 河床地貌河床地貌是河流侵蚀和沉积的结果。
在青年期,河床地貌以陡崖、瀑布、凹陷等地貌为主;在壮年期,河床地貌发育出冲击石、巨砾、河床阶地等地貌;在老年期,河床地貌以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为主。
3. 河流与地貌相互作用河流与地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河流在地表地貌上产生侵蚀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地貌的变化又影响着河流的形态和走向。
同时,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和土壤等地貌因素也影响着河流的发育。
三、河流地貌的作用1. 地表侵蚀和沉积河流地貌对地表起着侵蚀和沉积作用。
在青年期,河流地貌主要起侵蚀作用,改变地表地貌;在壮年期,侵蚀和沉积作用平衡发展;在老年期,沉积作用占主导地位,形成冲积平原、冲积扇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由粗到细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 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形成河漫滩平原
河 连接 地势平坦、宽广
多呈三角形,地势 人 海 处 水 下 坡 度 平 缓 , 河 水 流 速 减 慢 平坦,河网稠密, 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河道由分汊顶点向
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__
(4) 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 ? _冲__积__平__原__、_河__口__三__角__洲_____ 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
_它_们__是__河__流_带__来__的__泥__沙__, _在_流__速__减__缓__的__情__况_下__以__及__海__潮_的__顶__托__下_泥__沙__沉__积__形_成__的__,______ _其_地__形__特__征_是__地__势__低__平__, _河_汉__纵横交错
侵蚀类型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垂直地面的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谷 向纵的方向发展
使河谷不断向 源头方向伸长
河谷展宽,谷坡后退, 河流向河谷向发展。
(2)对河流的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河谷的演变
①初期: 降水、冰 沟谷 雪融水汇聚
下蚀
沟谷流水 溯源侵蚀
沟谷加深和延长 地下水补给
(3)小岛 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 , 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与__北__岸_相__连______
为什么 ?____因_为__该__河__位__于_北__半__球__,_河__水__在_流__动__过__程_ 中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___
向右偏转 ; 因而南岸侵蚀 , 北岸则泥沙堆积
课件17: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2)

下图: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上图:勒拿河三角洲
读右图,指出 1、冲积扇的分布。 2、三角洲的分布。
分析:从地貌构成上看,黄淮海平原在发展 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利与弊。
1、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平原 的西部是由洪积和冲积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在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 原因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 方面的差异很大。
槽形谷 三角洲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 排水性能好,不易盐碱化,是高产农业区。
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 水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土 壤有不同 程度的盐碱化问题。土地生产力一 般低于山前倾斜平原。
滨海平原地势较为低平,夏季容易积水发生洪 涝灾害,土壤多为黏土由于受海水倒灌的影响, 地下水的矿化程度高,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 量较高,只能生长耐盐碱的植物。
洪积——冲积平 原发育于山前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的口
外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山前:冲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中下游: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知识总结]
作用力 侵蚀 搬运 堆积
上游中游Leabharlann 下蚀 溯源侵蚀V形谷
侧蚀
河谷 展宽
洪积—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下游 侧蚀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 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比较典型的是冲积 平原。
2、类型: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①洪积扇/冲积扇 —发育在山前
冲积扇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一、河流的起源和侵蚀作用河流是由降雨和地下水形成的,随着水流逐渐汇聚,形成了河流系统。
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两个方面。
物理侵蚀主要是通过水流的冲击和摩擦作用,使岩石表面产生磨损、切削和挖掘等作用。
化学侵蚀则是通过水中的溶解物质作用于岩石表面,使其发生溶解、软化和腐蚀等作用。
二、河流的垂直侵蚀和侧向侵蚀河流的垂直侵蚀主要指的是河床的下降过程,这是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使得河道不断下降、垂向深入地面。
侧向侵蚀则是指河流在沿途腰陡坡区域发生的,主要以冲刷和侵蚀岸壁为主。
这两种侵蚀作用的共同结果是地形的改变和河谷的形成。
三、河流的剖切和沉积作用河流的剖切作用是河流侵蚀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作用,它是通过快速流动的水流和流经河道的碎石、砾石和泥沙等颗粒物质的冲击来完成的。
随着河谷的不断剖切,河谷的深度逐渐加深,形成了高耸的峡谷和陡壁。
与此同时,河流还会将携带的颗粒物质在低平地区进行沉积,形成河流沉积平原和三角洲。
四、河流的地貌特征河流地貌的特征包括河谷地貌、河流沉积地貌和溪谷地貌。
河谷地貌是指河流侵蚀与剖切作用形成的地形,其特点是河谷较为深刻、陡壁和V字谷等。
河流沉积地貌则是指河流沉积和演变形成的地形,如河流沉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等。
溪谷地貌是指小型河流侵蚀和剖切作用形成的地形,通常具有急流河段、瀑布和暗峡等特征。
五、河流的水文循环和水资源利用河流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并将水分输送到其他地区。
水资源的利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河流是人类获取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面临的严峻问题。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六、河流地貌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河流地貌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严格控制河流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总结一、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河流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重要的地表水体,在地质历史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地貌形态,如峡谷、漫滩、冲击平原等。
河流地貌是由河流长期的侵蚀和冲击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是地球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流地貌的形成机制1. 侵蚀作用:河流通过流水的冲击和侵蚀作用,可以改变地表地貌,形成各种河谷、峡谷等地貌形态。
2. 运移作用:河流通过水流的运移作用,可以将岩石颗粒、泥沙等物质搬运到远处,形成沉积层地貌。
3. 沉积作用:河流在流域下游和入海口等地方,会将搬运的各种物质进行沉积,形成各种河口三角洲、漫滩、冲击平原等地貌形态。
三、河流地貌的分类和特征1. 河流谷地地貌:由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河谷、断崖等地貌形态。
2. 河流平原地貌:由河流沉积形成的冲击平原、漫滩、河口三角洲等地貌形态。
3. 河流洪积地貌:由河流经常泛滥形成的洪积扇、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形态。
4. 河流湖沼地貌:由河流湖泊形成的内流湖泊、湿地、沼泽等地貌形态。
四、河流地貌的地质意义1. 河流地貌是地球地质演化过程的重要记录,可以反映地球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等信息。
2. 河流地貌是水文地质、沉积地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地下水、水文地质、土壤侵蚀和地貌演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河流地貌的保护意义1. 河流地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
2. 河流地貌是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3. 河流地貌是旅游资源和教育基地,可以进行地质科普、科研考察和旅游观光等多种活动。
总之,河流地貌是地球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和旅游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地球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河流地貌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为人类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分布规律 2.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⑴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⑵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⑶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⑷可能带来洪水的威胁。 3.聚落选址要求 ⑴在山区,聚落分布在平原向山坡的过渡地区,既要防洪 水,还防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⑵在平原地区,聚落往往选在地势稍高处;或加固河堤。
知识体系 一、河流地貌
2.堆积地貌 ⑴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一、河流地貌
2.堆积地貌 ⑵河漫滩平原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一、河流地貌
2.堆积地貌 ⑵河漫滩平原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一、河流地貌
2.堆积地貌 ⑶三角洲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分布规律
高原地区
自然条件
山区
冲积平原
高原地区地势 地势高,起伏 地形平坦, 大 土壤肥沃 高、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谷 洪积扇、冲积 扇和河漫滩平 原 冲积平原
河流地貌
聚落分布
多呈带状分布 洪积扇、冲积 沿河发展,形 在深切河谷两 扇和河漫滩平 成沿河聚落 岸狭窄的河漫 原上 带 滩平原上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体系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堂小结
一、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⑴早期 ⑵中期 ⑶成熟期 2.河流堆积地貌 ⑴洪积—冲积平原 ⑵河漫滩平原 ⑶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中地理知识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4.3.1)河流侵蚀地貌
(4.3.1.1)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4.3.1.2)河流发育初期(或上游)的主要侵蚀形式及地貌
(4.3.1.3)河流发育中期(或中游)的主要侵蚀形式及地貌
(4.3.1.4)河流发育成熟期(或下游)的主要侵蚀形式及地貌
(4.3.1.5)图解河流侵蚀地貌(图1)
(4.3.1.6)沟谷发育成河谷的过程示意图(图2)
(图1)
(图2)
二、(4.3.2)河流堆积地貌
(4.3.2.1)河流堆积作用的形成条件
(4.3.2.2)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4.3.2.3)河漫滩平原的形成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4.3.2.4)三角洲平原的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三、(4.3.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3.3.1)河流地貌为聚落提供的有利条件
(4.3.3.2)河流上游的聚落分布特点
(4.3.3.3)河流中、下游的聚落分布特点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
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知识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4.3.1)河流侵蚀地貌
(4.3.1.1)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4.3.1.2)河流发育初期(或上游)的主要侵蚀形式及地貌(4.3.1.3)河流发育中期(或中游)的主要侵蚀形式及地貌(4.3.1.4)河流发育成熟期(或下游)的主要侵蚀形式及地貌(4.3.1.5)图解河流侵蚀地貌(图1)
(4.3.1.6)沟谷发育成河谷的过程示意图(图2)
(图1)(图2)二、(4.3.2)河流堆积地貌
(4.3.2.1)河流堆积作用的形成条件
(4.3.2.2)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4.3.2.3)河漫滩平原的形成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4.3.2.4)三角洲平原的分布、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三、(4.3.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3.3.1)河流地貌为聚落提供的有利条件
(4.3.3.2)河流上游的聚落分布特点
(4.3.3.3)河流中、下游的聚落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