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雌激素

合集下载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的报告,600字本文将介绍有关环境雌激素的近期研究进展。

雌激素是一类由女性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包括雌二醇、雌三醇和雌性激素等,这些激素对人体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和污水排放,环境中的激素水平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开始聚焦环境雌激素,他们将颇具挑战性的课题作为研究重点,以深入了解其在生态学、毒理学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根据目前研究发现,环境雌激素可以通过影响生殖细胞等影响生物体发育、衰老和整体健康,同时也会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除了生物学影响外,环境中过量的雌激素也可能污染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生殖健康状况的改变。

因此,研究环境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开展环境雌激素研究。

例如,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了“扩散处理法”,用于测定环境中不同区域和时间的雌激素污染程度;而在中国,学者对太湖的雌激素污染水平和来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另外,欧洲学者也致力于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定量因子,以便将不同的雌激素污染程度准确量化。

从上述研究进展来看,研究人员正在逐步发现环境雌激素的潜在影响,其对生物发育和整体健康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然而,鉴于环境雌激素研究新兴而复杂,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显而易见,进一步探索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机制仍需努力,以便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雌激素污染,保护人类健康。

总之,环境雌激素研究正在发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未来学者将在实验室、室内模型和现场实践中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此领域的发展,试图在重要领域取得新的进展,以应对环境雌激素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

儿童性早熟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

儿童性早熟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

儿童性早熟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许多人认为,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和现今很多食品中含有激素有很大关系。

听说如果水果蔬菜中被添加雌激素,就会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真相究竟如何呢?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儿童性早熟”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医生在内,许多人都把“施用了植物激素”的蔬菜水果当作了罪犯。

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望文生义错误。

在农业生产上会用一些化学物质去处理植物,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加符合我们预期,比如加速成熟或者促进长大等等。

它们是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物质,或者与之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规范的名称是“植物生长调节素”,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称为“植物激素”。

因为这个名称,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会促进儿童提早发育,出现性早熟。

实际上,植物激素对人一点作用也没有。

它们的作用机理,是进入植物后与细胞中的特定分子结合,产生信号,开始或者延缓植物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

这些基因表达和植物的发育过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本来就会发生,植物激素只是改变了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强度而已。

这种改变并不会产生植物本来不产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传说中的“有害物质”。

人的性发育也是激素分泌的结果。

但是人体中没有与植物激素结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对人就无法产生任何信号。

这个道理就象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可以使植物受精长出种子,但不会使女士们怀孕——即使在遍地鲜花、植物的精子四处飘散的春天,女士们也不用担心会被花粉弄怀孕。

也就是说,植物激素对人体完全产生不了激素效应。

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跟其他任何化学物质一样,在量大的时候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任何一种植物激素要获得批准,其安全性都要进行充分评估,只有在正常使用量下不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才可能获得批准。

而植物激素的作用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合理用量下促进植物生长,过量的话不仅没用,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所以也就不大可能被“滥用”。

生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性质与危害

生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性质与危害

2生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性质与危害2.1 EDCs来源、性质与危害环境雌激素又名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类干扰人体自然荷尔蒙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代谢的化合物⑴。

随着当今化工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释放到环境中的环境雌激素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环境中雌激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广泛受到关注。

雌激素进入动物和人体内后,不直接对机体产生毒性,而是通过干扰机体内天然雌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代谢,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对机体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1933年,《NATURE》中首次出现关于二轻基联苯雌激素效应的报道(2)。

美国化学文摘中登记的化学物质超过2000万种,列入环境雌激素的化学物质己经大约有70余种(24)。

根据来源环境雌激素通常分为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两大类。

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都属于内源性雌激素,可通过动物或人体自身分泌产生,其中E2的生物活性较高(25)。

壬基酚、双酚A、己稀雌酚、乙炔基雌二醇等均为通过化学合成产生的,属于外源性雌激素。

随着农业、畜牧养殖业和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雌激素类化合物不同程度进入环境中。

水和土壤环境在自然中担当污染物枢纽和归宿的角色,因而成为雌激素的主要源和汇之一。

进入环境中的雌激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存在潜在威胁(32-38)。

2000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项目中就确立了环境激素效应的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01年的资助项目中,重点资助“低剂量典型环境污染物(包括内分泌干扰物)长时期暴露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危险性在研究方法学上的创新研究”(3)。

2.2表层沉积物中EDCs的研究进展甾体雌激素(E1,E2,E3)是畜禽养殖业的主要产物,人工合成雌激素(EE2和BPA)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和产物。

研究表明,在国外的城市污水处理前后及活性污泥中,均有甾体雌激素和人工合成雌激素检出(44,45)。

在我国的水处理过程中,在废水和活性污泥中均有痕量环境雌激素的检出(46-49)。

环境雌激素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雌激素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雌激素对生物的影 响及其降解和生物标志 物的研究
• • • • • • •
1 环境激素概述 2 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3 环境雌激素对生物的影响 4 环境雌激素在生物体内的富积 5 环境雌激素的降解 6 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对环境激素的评价 7 环境雌激素的研究趋势
• 1 环境激素概述 • 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是 指外源性干扰生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 的化学物质 。目前环境激素问题已发展到 威胁人类生存的程度。环境激素一旦产生, 就会直接并且持久的危害动植物和人类。
3 环境雌激素对生物的影响 • 水蚤在胚胎期暴露于0.5-10 µg/L的除草剂阿特拉 津、或DDT、甲氧氯和壬基酚等而导致性别向雄 性化分化。 • 暴露于0.5 mg/L已烯雌酚可导致第一代水蚤的蜕 皮率下降。 • 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外源物质硫丹、酞酸二乙酯和 多氯联苯会显著延长水蚤完成4次蜕皮时间。外源 雌激素与蜕皮激素受体的结合抑制了壳二糖酶的 活性,扰乱了蜕皮激素的生物合成,导致水蚤蜕 皮时间的延长。
环境激素对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 环境激素类化合物严重影响人类及野生动 物的健康和安全,其主要表现为:生育力 下降、性别变化及卵的孵化率降低,甚至 导致灭绝。环境激素是造成动物生殖功能 障碍以至于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 同时环境激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进 入人体内,改变了人体的激素平衡状态, 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
环境激素的分类
• 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天然雌激素是从动物和人尿中 排出的一些性激素。合成激素包括与雌二醇结构相似的类 固醇衍生物,也包括结构简单的同型物。环境雌激素 (environmental estrogens)通常包括类似于雌激素的外 源化学物质如壬基酚、双酚A、已烯雌酚、17α-乙炔基雌 二醇等和环境中的内源性雌激素如17α-雌二醇、17β-雌二 醇、雌三醇、雌酮。 • 植物雌激素 。这类物质是某些植物产生,并具弱激素活 性的化合物,以非甾体结构为主。这些化合物主要有异酮 类、木质素和拟雌内醇。 • 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 。这类物质主要包括: 杀虫剂;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烷基 苯酚化合物;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双酚A 。

雌激素的环境来源及可能的危害

雌激素的环境来源及可能的危害

雌激素的环境来源及可能的危害雌激素是一种女性体内产生的激素,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乳腺、脑部等各个部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我们暴露于雌激素环境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雌激素的环境来源及可能的危害。

一、雌激素的环境来源1.化妆品化妆品是人们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物品。

然而,很多化妆品中含有雌激素类物质,如苯甲酸酯、环烷基酮等。

这些物质会被皮肤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人体内部,对女性内分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引发子宫肌瘤、卵巢癌、乳腺癌等疾病。

2.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几乎每天都会在和塑料制品接触。

然而,塑料制品中的某些成分,如邻苯二甲酸酯和叔丁基酚,会模拟雌激素的作用,从而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

此外,塑料制品还可能释放出苯酚、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肉类现代畜牧业中经常被使用激素类药物以促进动物生长。

这些激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被人类食用后进入我们的体内。

通过进食含有激素类药物的肉类,人类的体内雌激素水平会不断升高,从而提高罹患女性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概率。

4.生活用品生活用品中也有可能会含有雌激素类物质。

比如,一些洗洁剂、洗澡用品、卫生巾等,含有雌激素类物质,进入人体后也会对女性内分泌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二、雌激素环境的危害1.乳腺癌雌激素可以刺激乳房细胞的生长,提高发生乳腺癌的概率。

经过多项研究,发现暴露于雌激素环境中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一倍以上。

2.不育症雌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非常重要。

在雌激素环境中,女性的生殖系统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不育症的发生。

同时,雌激素也影响男性的睾丸功能,可能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非癌性肿瘤,但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在雌激素环境中,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会明显提高。

4.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雌激素的过量可能导致卵巢癌的发生,而雌激素环境中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风险也会增大。

环境雌激素的识别

环境雌激素的识别

环境雌激素的识别环境雌激素环境雌激素的识别的识别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内EEs 并评价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有必要对其进行检测和鉴别,探讨EEs 与出生缺陷的因果联系,识别环境污染物中的EEs 。

(一)物理检测技术物理检测一般是用色谱仪器(如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色谱分析技术对含EEs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要求较高,需要从复杂的基质样品中将低浓度的目标化合物高效提取、纯化和浓缩。

随着色谱检测技术与质谱检测技术的结合,检测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之,做为色谱分析前处理的萃取只能提取一类或几类物理性质相似的EEs ,而要完全分析样品,必须采用不同的萃取、纯化方法分别提取与分析,因此耗时较长,费用也较大。

(二)生物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是建立在EEs 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及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基础之上的。

生物检测包括体内实验(In vivo test )与体外实验(In vitro test )。

1. 体内实验体内实验主要包括哺乳动物实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实验(包括鸟类实验、两柄类实验和鱼类实验等)、无脊椎动物实验(包括蚤类实验、糖虾繁殖实验等)(宋福永等,2004)。

在动物实验中,目前所用的受试动物主要为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等。

方法有子宫增重大实验、阴道细胞涂片实验、雌性动物青春期实验、雄性动物青春期实验、睾丸摘除实验、两代繁殖实验等。

子宫增重大实验是检测雌激素活性的经典方法,选用未成年或成年后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或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受试物或较长时间饲以含有受试物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处死动物,迅速剥离子宫,称取子宫的湿重和(或)干重,计算子宫脏器系数,测定子宫过氧化酶的活力,检测子宫血管渗透性等,用这些指标的变化大小综合评定受试物的雌激素样活性与强度(宋福永等,2004;王涛等,2004)。

啮齿类动物青春期实验分别以未成熟的雄性或雌性动物暴露于EEs ,通过检测雌性动物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来评价化合物的雌激素活性。

潜藏的毒物——环境雌激素

潜藏的毒物——环境雌激素

潜藏的毒物——环境雌激素作者:谭敦民来源:《百科知识》2012年第21期前不久,某大学一位退休的营养学教授患了乳腺癌,60多岁的人不得不忍痛做乳腺切除手术。

据了解,一般都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才患乳腺癌。

作为营养学教授,她和家人平素比较注意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对雌激素的摄入有所控制,怎么会患乳腺癌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一位医生提醒,环境中的雌激素可能是与乳腺癌有关。

什么是环境雌激素?由于环境污染,一些有害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它们在人体内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就是环境污染下的环境雌激素。

准确地说,环境中会对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或使其后代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

在EED中,有一类化学物质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以模拟内源性雌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或具有拮抗雄激素的效应,因而破坏雄激素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的作用,故称为环境雌激素(EE)。

环境雌激素在体内积聚多了,会导致多种疾病,也会导致女性易患的癌症发生。

环境雌激素听来似乎还有点陌生,其实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环境之中,并能通过食物或生物链进入动物与人体体内,对健康与繁衍造成威胁。

构成环境雌激素的有上百种化学物质,如农药杀虫剂、除草剂、食品防腐剂、杀菌剂、家用洗涤剂以及塑料制品中都含有环境雌激素。

除了生活中看得见的以外,汽车尾气、垃圾焚烧烟雾等气体中也同样存在环境雌激素。

环境雌激素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环境雌激素有:人工合成的药用雌激素,药店有售,可偶尔用于更年期女性。

植物性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月见草油等。

真菌性雌激素。

化学农药:主要为有机氯化合物,如DDT 、六六六、除虫菊脂、二恶英、烷基酚等。

工业化学物质:多氯联苯(PCB)、二恶英、烷基酚类(去污剂/洗涤剂)。

某些金属:某些重金属污染水面或土地,如铅、汞、有机锡、镉等。

这其中只有植物雌激素是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雌激素,对相关疾病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增加骨密度和改善更年期症候群,但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环境雌激素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3包国章 董德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3)李向林 白静仁(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沈万斌(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3)P rogress o f Studies on E cological E ffects o f E coestrogen.Bao G u ozhang ,D ong Deming ,Shen Wanb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Li X ianglin ,Bai Jingren (Institute of A nimal Science ,Chine se A 2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 s ,Beijing 100094).Chine se Journal of E cology ,2001,20(5):44-50.There are currently 80types of ecoestrogen proved ,which can cause reproductive malfunction ,cancer ,malformation and abnormal behavior of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while s ome ecoestrogen can interfere with m ore than one end ocrine system or change the sex ratio and life cycle of certain animals.S ome trace ecoestrogen can be accumulated to a concentration level hundreds of million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nvironment.The injury of ecoestrogen could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f genetics ,time and geolo 2gy.C om pared with synthetic ecoestrogen ,phytoestrogen reduce the risk of reproductive cancers.K ey w ords :ecoestrogen ,reproduction ,feminization ,bioconcentration.中图分类号:X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890(2001)0520044207 3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16-02)资助. 作者简介:包国章,男,32岁,讲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国家对污染的举措
• 松花江污染事件 • 三鹿奶粉事件 •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展望未来何去何从
• • • • 国家(制定法律,实施政策) 社会(提倡、宣传保护环境) 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落实到行动
无污染的环境
学习感悟
• 经过学习我们的启发
1、环境雌激素的危害在加剧,我们必须缓解、 甚至解决这种危害。 2、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危害。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环境雌激素
—09级生物科学系第六小组 组长:许晓泉 组员:魏敏 彭小梅 张梦梦 陈扬伟 储明磊 蔡迁 李治 指导老师:卓煜娅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Fra bibliotek学习起因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在 人类发展的同时,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 问题!! 环境雌激素成为人类几大杀手之一,时刻 危害人类的健康!! ?→让我们一起探讨环境雌激素这一神秘的 话题
对人体功能的影响
• • • • • • 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细胞核及DNA的影响 对细胞周期的干扰 对行为的影响
对环境雌激素的检测
• 受体竞争结合实验 • 雌激素辅激活蛋白受体相互作用实验 细胞水平检测方法
环境雌激素污染及危害
• • • • 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免疫学效应 致癌效应 生态效应
生活中的环境雌激素
如何预防环境雌激素的危害
• 预防 我们自身生活习惯 国家方面 细胞内 细胞外
• 治疗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 的矛盾??
• 发展循环性工业 • 坚持可持续发展 • 和谐社会 • 大力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
国家的措施
• 国家坚持和持续发展战略 • 严厉打击环境污染企业 • 颁布了多项法律
环境雌激素的分类
○天然雌激素 ○植物性雌激素和真菌性 雌激素 ○药物性雌激素 ○环境化学污染物
环境雌激素来源
○农药中 ○洗涤剂中 ○塑料制品中 ○副产品中 ○工厂废物中 ○生活用品中 ◎◎◎还有很多未发现---
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 自身激素合成分泌转运活进性反应代谢 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作用, 对生物体维持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 及行为有不利影响。
关于对环境雌激素污染的报道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的毒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神东川的骨痛病事件
• ※美国洛杉矶毒烟雾事件 • ※日本四日市事件 •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 ※印度博帕尔事件 • ※日本米糠油事件
环境雌激素的定义
• 环境雌激素是指一类进入机体后, 具有干扰抗体内正常分泌 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输结合代谢 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 的功能从而破坏维持机体稳定 性和调控作用的化合物。
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
• 1、帮我们解答一些不懂的问题。 • 2、引领我们自主提问、学习。 • 3、找出我们的不足,加以完善。
谢鸣
• 感谢各位收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