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塑料船规范(2015)

合集下载

《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2015)-修订版

《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2015)-修订版

第3节


1.3.1 一般规定 1.3.1.1 建造纤维增强塑料船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塑料制品的试样制作应符合中 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第 2 篇第 2 章的规定。 1.3.1.2 纤维增强塑料的制作、试验和检验应符合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 第 2 篇第 3 章的规定。
1
1.3.1.3 推荐使用以纤维短切毡和无捻粗纱正交布交替铺糊成型的层板。 1.3.1.4 生产船用树脂、纤维等非金属材料或其制品的工厂应按规定向中国船级社 申请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 1.3.2 防护 1.3.2.1 船体外板、甲板的外表面应涂敷胶衣树脂进行防护。胶衣应具有良好的耐 候性、耐水性及韧性,涂层要致密均匀。 1.3.2.2 潮湿舱室层板的内表面应采用敷设富树脂层或涂敷油漆进行防护。 1.3.2.3 高海拔地区的纤维增强塑料船,建议在基体材料中适当添加紫外线吸收 剂。
第2节
定 义
1.2.1 定 义 1.2.1.1 船长 L(m) :沿夏季载重水线(或满载水线)自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 长度;对无舵柱船舶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但均应不小于夏季载重水线(或满载 水线)长度的 96%,且不大于 97%。 对于无舵杆船舶的船长取夏季载重水线(或满载水线)长度的 97%。 1.2.1.2 船宽 B(m) :在船舶的最宽处,由一舷的外板外缘量至另一舷外板外缘之 间的水平距离。 1.2.1.3 型深 D(m) :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船底板外表面或船底板外表面的延 长线与船中心线相交点(以下简称基点)量至干舷甲板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1.4 吃水 d(m) :在船长中点处,由基点到夏季载重线(或满载水线)的垂直 距离。 1.2.1.5 干舷甲板: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或《内河船舶法定检验 技术规则》有关规定量计干舷高度的甲板。 1.2.1.6 强力甲板:在中部纵通的,构成等值梁上翼板的最上层连续甲板。 1.2.1.7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上层连续甲板上,由一舷延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 离船壳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4%的围蔽建筑为上层建筑,即首楼、桥楼和尾楼。其他 的围蔽建筑为甲板室。

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

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

CB/T ××××—××××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船舶修理(包括常规修理、事故修理和改装修理)的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各级各类从事钢质、铝质、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和钢质、纤维增强塑料、木质渔业船舶修理企业具备的生产条件的评价。

从事其它材质船舶修理的企业具备的生产条件的评价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船舶重大改建、船舶单项修理、航修和特修企业的评价。

从事船舶建造或重大改建的企业,按照CB/T 3000-2007的规定对企业进行评价,经评价合格的企业可从事与其级别类别相应范围的船舶修理活动;若从事超过其生产船舶范围的船舶修理活动,应按照本标准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T 3000-2007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3 术语和定义CB/T 3000-20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船舶修理 ship repair为使保持船舶设计的功能和安全指标继续符合相关法规或规范要求而对船体结构和船上机械、设备、系统等所进行的修理工作。

根据修理工程范围可分为常规修理、事故修理和改装修理;根据修理工作量的大小常规修理又可分为航修、小修、检修、坞修和船员保养自修等。

3.2船舶重大改建 ship significant rebuilding对现有船舶的船体、系统等进行改造,能导致船舶的用途或类型、尺度或容量、功能或性能、水密分舱、使用寿命等发生实质性变化所进行的工作。

船舶建造规范与检验规则讲义

船舶建造规范与检验规则讲义
办法; ②现有船舶重大的修理、改装、改建以及 与之有关的舾装,应按现行规定执行;③ 修改通报涉及到船舶结构者,仅适用于生 效之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 段的船舶。) 1.4修改通报:2007年修改通报从2007年 3月1日起实施;2008年修改通报从2008年 3月1日起实施。
2.船舶检验机构: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 家的船舶技术监督机构;另一种是民间性质的船 级社。 2.1中国船检机构: 我国开展船舶检验工作的船舶检验机构有三 部分,分别是:中国船级社、地方船检机构、渔 船检验机构。 2.1.1中国船级社(CC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的有关法令,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社会 公众利益服务的团体。它是交通部直属事业单位, 是国家队,它有比较完整的体系。
3.4规范生效:除另有说明外,规范(含修改通 报)发布后,一般在3个月后生效。生效日期注明 在相应篇的第1页或出版物的扉页上。本规范自 2009年1月1日起生效。 如经建造厂、船东、和本社同意,对建造中 的船舶可以采用新规范的要求;同样,如新规范 的要求比较合理而可行时,可同意建造中的船舶 采用新规范的要求。不管何种情况,均应在相应 技术文件中注明。
2.1.2地方船检机构: 地方船检是我国船舶检验的主要力量,是船 检行业中人员最多、分布最广的一支船检队伍, 主要负责法定检验、公正检验等业务。 2.1.3渔船检验机构: 是国家农业部的直属机构;是专门对渔船和 渔船用相关产品进行检验和发证的渔业船舶检验 机构。
2.2国外船检机构:目前世界上船级社或船舶检验 机构约有40多个,发达国家的船级社成立的时间 较早,历史较长,政府验船机构与船级社各自独 立。通常,政府验船机构执行法定检验,船级社 执行入级检验和公证检验,但对其它行业的检验 也具有权威性,如英国、美国、挪威等国的船级 社。发展中国家的船级社成立较晚,历史较短, 船级社隶属于政府领导,受政府保护,政府的法 定检验基本授权船级社进行,所以船级社与政府 验船机构关系密切,如韩国、印度。目前,政府 验船机构与船级社为一体的组织机构正在逐渐消 失。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

2007-03-23 发布
2007-10-01 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 布
CB/T 3000—2007
目次
前言 .................................................................................. V 引言 ................................................................................. V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一般要求 ............................................................................ 1 3.1 船舶分类 .......................................................................... 1 3.2 钢质一般船舶分类 .................................................................. 2 4 船舶生产企业划分原则 ................................................................ 2 4.1 分级分类 .......................................................................... 2 4.2 包容制原则 ........................................................................ 2 4.3 生产能力的确定 .................................................................... 2 5 船舶生产企业分级分类 ................................................................ 2 5.1 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分类 .................................................... 2 5.2 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 2 5.3 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分类 ............................................ 2 5.4 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 2 5.5 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 2 5.6 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 4 6 船舶生产企业评价 .................................................................... 4 6.1 评价方式 .......................................................................... 4 6.2 形式评价 .......................................................................... 4 6.3 现场评价要素 ...................................................................... 4 6.4 现场评价依据 ...................................................................... 4 6.5 现场评价评分和合格判定 ............................................................ 5 7 通用要求及评价方法 .................................................................. 5 7.1 细目与分值 ........................................................................ 5 7.2 政策要求 .......................................................................... 5 7.3 营业执照 .......................................................................... 5 7.4 注册资(本)金 .................................................................... 5 7.5 生产用地 .......................................................................... 6 8 管理要求及评价方法 .................................................................. 6 8.1 细目与分值 ........................................................................ 6 8.2 质量保证机构 ...................................................................... 6 8.3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 7 8.4 质量管理文件 ...................................................................... 7 8.5 采购质量控制 ...................................................................... 8 8.6 过程质量控制 ...................................................................... 8 8.7 库房及原材料管理 .................................................................. 9 8.8 质量信息管理 .........................................................T 3000—2007

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建造规范(1995)》的意见

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建造规范(1995)》的意见

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建造规范(1995)》的意见
赵元锋;刘锦龙;张福华
【期刊名称】《中国船检》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我国最早的<玻璃纤维渔船建造规范>出自于1989年,为试行本,后经过一系列修改而成1995年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船建造规范>(以下简称<95玻璃钢渔规>)使用至今.随着建造玻璃钢渔船数量的增加,不断地探索与经验积累,在<95玻璃钢渔规>的应用中发现仍有许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地方.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赵元锋;刘锦龙;张福华
【作者单位】山东渔船检验局;日照渔船检验局;荣城渔船检验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钢质渔船建造的有关问题和意见 [J], 陈连源
2.2015版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7月1日生效 [J], ;
3.《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2018)》 [J], 中国船级社
4.编制《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2021)》综合文本 [J],
5.《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2020年第2次变更通告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14205——9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养殖船

T14205——9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养殖船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养殖船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以下称玻璃钢)养殖船的产品型号、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玻璃纤维制品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手糊成型,主要用于近海,也可用于江、河、湖等水域的养殖船。

2 引用标准GB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 144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 257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 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3067 玻璃钢划桨工作艇3 术语符号计算船长L船体纵中剖面上,满载水线与船壳板外表面的交点,在基线平面上投影之距离。

型宽B船体舯剖面上,两舷侧壳板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包括护舷材)。

型深D船体舯剖面上龙骨与船壳板外表面的交点到舷顶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自重G除去摇橹、系索以外养殖船的质量。

4 产品型号4.1 型式和主要参数4.1.1 玻璃钢养殖船的型式见图1。

4.1.2 玻璃钢养殖船的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玻璃钢养殖船的主要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号计算船长型宽型深船自重载重量或乘员数L B D G 载重量乘员数BYC4 4000 1400 550 250 1000 6BYC5 5000 1600 600 300 1500 8BYC6 6000 1800 650 350 2000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型线和型值4.2.1 玻璃钢养殖船的型线见图2。

4.2.2 玻璃钢养殖船的型值见表2。

表2 玻璃钢养殖船型值表mm注:型线图按型值放样时,可作必要的修改。

4.2.3 供需双方协商一致时也可以保证主要参数的前提下选择其他型线和型值。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

第三篇玻璃钢渔业船舶第1章一般规定第1节通则1.1.1 本篇适用于船长小于35 m并具有连续甲板结构的渔业船舶。

1.1.2 本篇适用于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以手工成型(含喷射成型)的渔业船舶,但油船除外。

1.1.3 如若能有充足的理论或实践依据说明其等效性,船舶的结构形式及构件尺寸即使不符合本篇规定,验船部门也应给予考虑。

1.1.4 船长小于12 m的无甲板的渔业船舶,本篇规定可适当放宽,但应经验船部门同意。

1.1.5 本篇未涉及的其它方面的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0)》及《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1998)》的规定。

第2节定义1.2.1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本篇中所引用的下述名词术语,均应按本节规定的定义。

1.2.2 树脂:一种具有不同的、高的相对分子量的固态、半固态或假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物质。

通常有一个软化或熔融范围,当受力作用时有流动倾向,断裂时呈贝壳状。

广义地说,此术语惯指作为玻璃钢基本材料的任何聚合物。

1.2.3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系指由玻璃纤维或其制品制造的增强材料,包括玻璃毡、玻璃布和粗纱。

1.2.4 胶衣:用以改善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的表面树脂层(有时含有着色剂)。

1.2.5 积层:系指由浸透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尚未固化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之间相继叠合的铺敷作业。

1.2.6 胶接:系指在已固化的玻璃钢表面用浸透树脂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或其他胶粘剂)将其他部件胶结其上的工艺。

1.2.7 无碱玻璃纤维(E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很少,具有良好电绝缘性的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一般小于1%)。

1.2.8 中碱玻璃纤维:系指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为11.6%~12.4%的玻璃纤维。

1.2.9 浸润剂:在纤维制造过程中,主要为改善工艺性而施加于纤维上的物质。

1.2.10 引发剂:促使树脂单体分子活化成游离基从而固化的物质。

1.2.11 促进剂:在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用量很少即能加快反应速度的物质。

一级ⅰ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一级ⅰ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文件;
b) 应制定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办法,其设计或编制、审批、发放、更改等均应受到控
制,产品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应齐备;
25
c) 应有工艺文件的管理办法,其设计或编制、审批、发放、更改等均应受到控制,产品工艺
文件和有关资料应完整、正确、统一;
d) 应制定合理的文件管理制度, 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文件的管
格。所建造船舶的质量记录应归档保存。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质量
a) 质量手册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10~ 15 分;
管理
30
文件
b) 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的种类和内容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3~ 8 分;
c) 关键工序未制定作业指导书者扣 3~8 分;
d) 质量记录表格的种类和格式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等要求进行评价。
1、应建立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制定工艺管理文件及考核办法;
b) 应制定过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
c ) 应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d) 应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程序,并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e) 应对特殊过程 (产品质量无法通过事后检验或试验完全验证或需实施破坏性检测才能验证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有隔离和防护措施;
f ) 企业领导中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g) 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h) 应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保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 3~8分。
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30
a) 糊制工 20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螺旋桨图; (4) 轴系布置图; (5) 轴系各轴零件图; (6) 螺旋桨强度计算书; (7) 轴系强度计算书; (8) 尾管轴承及其与船体的连接图; (9) 液压操舵装置系统图(如适用) ; (10) 舱室通风系统图及计算书(如适用) ; (11) 救生设备布置图; (12) 灭火设备布置图; (13) 电力负荷计算书; (14) 蓄电池容量计算书; (15) 电力系统图 (16) 电力设备布置图(包括发电机、蓄电池、配电板等设备的安装位置) ; (17) 照明系统图和布置图; (18) 主干电缆走向图; (19) 主配电板(或蓄电池充放电板)单线图; (20) 应急配电板(或蓄电池充放电板)单线图; (21) 遥控、报警系统图; (22) 电气接地布置结构图。 1.4.3.2 下列轮机、电气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备查: (1) 轮机说明书; (2) 全船电气说明书; (3) 机械设备明细表; (4) 电气设备明细表。
第3节


1.3.1 一般规定 1.3.1.1 建造纤维增强塑料船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塑料制品的试样制作应符合中 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第 2 篇第 2 章的规定。 1.3.1.2 纤维增强塑料的制作、试验和检验应符合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 第 2 篇第 3 章的规定。
1
1.3.1.3 推荐使用以纤维短切毡和无捻粗纱正交布交替铺糊成型的层板。 1.3.1.4 生产船用树脂、纤维等非金属材料或其制品的工厂应按规定向中国船级社 申请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 1.3.2 防护 1.3.2.1 船体外板、甲板的外表面应涂敷胶衣树脂进行防护。胶衣应具有良好的耐 候性、耐水性及韧性,涂层要致密均匀。 1.3.2.2 潮湿舱室层板的内表面应采用敷设富树脂层或涂敷油漆进行防护。 1.3.2.3 高海拔地区的纤维增强塑料船,建议在基体材料中适当添加紫外线吸收 剂。
第4节图纸和技术文件 Nhomakorabea1.4.1 一般要求 1.4.1.1 新建船舶应按本节规定向中国船级社提交图纸资料审查。 1.4.1.2 对特殊型式的船舶,中国船级社可要求增加送审图纸或技术文件的范围。 1.4.2 船体部分图纸或技术文件 1.4.2.1 下列船体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审批: (1)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包括总纵强度和局部强度) ; (2) 结构强度直接计算书(如有时) ; (3) 总布置图; (4) 基本结构图; (5) 主要横剖面结构图; (6) 主舱壁结构图; (7) 上层建筑和舱室结构图; (8) 纤维增强塑料层板铺层设计图; (9) 主机座和推力轴承座结构图; (10) 与船体构成整体的油水舱柜图; (11) 舵叶、舵杆和舵承结构图及其强度计算书; (12) 舷墙、栏杆结构图; (13) 舾装数计算书; (14) 锚泊、系泊设备布置图; (15) 原材料详细清单及技术说明书; (16) 结构节点图; (17) 船体建造工艺。 1.4.2.2 下列船体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备查: (1) 船体说明书; (2) 型线图; (3) 静水力曲线图; (4) 重量重心计算书。 1.4.3 轮机和电气设备部分图纸 1.4.3.1 下列轮机和电气图纸资料应提交中国船级社审批: (1) 机舱布置图; (2) 管系布置图(包括主辅机排气、燃油管系、消防水管系及舱底水管系) ;
中 国 船 级 社
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
2015
生效日期:2016 年 1 月 1 日 北京
目 录
第 1 章 总 则................................................................. 1 第 1 节 通 则............................................................. 1 第 2 节 定 义............................................................. 1 第 3 节 材 料............................................................ 1 第 4 节 图纸和技术文件 .................................................... 2 第 2 章 船体结构.............................................................. 4 第 1 节 通 则............................................................. 4 第 2 节 总纵强度 ......................................................... 11 第 3 节 外 板............................................................ 14 第 4 节 甲 板............................................................ 17 第 5 节 船底骨架 ......................................................... 19 第 6 节 甲板骨架 ......................................................... 22 第 7 节 舷侧骨架 ......................................................... 26 第 8 节 舱 壁............................................................ 27 第 9 节 支 柱............................................................ 29 第 10 节 主机基座与机舱骨架 .............................................. 31 第 11 节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 ................................................ 31 第 12 节 货舱口、机舱口及其他甲板开口 .................................... 33 第 13 节 舷墙和栏杆 ...................................................... 35 第 14 节 双体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 35 第 15 节 直接计算 ........................................................ 41 第 16 节 其 他........................................................... 48 第 3 章 锚泊及系泊设备 ....................................................... 50 第 1 节 通则............................................................. 50 第 2 节 锚泊及系泊设备 ................................................... 50 第 4 章 建 造................................................................ 53 第 1 节 生产条件 ......................................................... 53 第 2 节 工艺认可 ......................................................... 53 第 3 节 施 工............................................................ 54 第 4 节 连 接............................................................ 56 第 5 节 检验和试验 ....................................................... 59 第 5 章 修 补................................................................ 61 第 1 节 通 则............................................................ 61 第 2 节 材 料............................................................ 61 第 3 节 层板的修补 ....................................................... 61 第 4 节 夹层板的修补 ..................................................... 69 第 5 节 检 验............................................................ 70 附 录 ...................................................................... 71 A 结构构造细则 ......................................................... 71 B 纤维增强塑料主要缺陷及其成因 ......................................... 83 C 本规范引用的国家标准 ................................................. 84 D 单位换算表........................................................... 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