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健康与疾病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疾病与健康

第二章 疾病与健康

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



人生目标茫然,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 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随, 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 懒散与退缩, 恐惧失败等。
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平心
顺钟
增免 减压 改良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五、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
(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1.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
2.家庭成员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
3.家庭成员情绪的变化。
五、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
(二)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1.降低社会生产力;
2.浪费或消耗社会医疗资源;
3.造成传染,威胁他人健康。
六、预防疾病的措施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脱离或减轻其他角色和义务;
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有 权利接受帮助; 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病人有知情同意权、获得信息权、要 求保密权
(二)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及心理原因 1.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知道有病,但不能接受病人角色)
2.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3.病人角色行为缺如;(不承认自己有病)

三、健康的测量指标(自学)
(一)与健康有关的指标体系 1.与某地区特定人群和全体人群健康有 关的健康指标; 2.与健康直接有关的环境因子指标; 3.与健康服务有关的指标。
三、健康的测量指标
(二)与疾病与卫生政策有关的指标 1.社会经济指标; 2.预防性卫生服务体系; 3.健康状况指标; 4.卫生政策指标; 5.心理健康指标。 6.个人身心功能健全的指标。

(完整版)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健康2。

健康(WH01989年的定义)3.亚健康状态4。

病人角色5.生存质量的概念(WHO的定义)6.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7.疾病概念8。

促进健康行为9.一级预防10.二级预防11。

三级预防二、填空题1。

生存质量亦称或 .2.三级预防又分别称为病因预防、、 .3。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包括公平、、充能、、自我决策。

4.所有的角色都不是决定的,而是所赋子的。

5.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6.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和 .7。

护士可通过常规指导、指导、指导帮助病人适应角色。

8.二级预防中的“三早”是指早期发现、、健康问题。

9。

个人脑海中对自己身体所具有的一种影像是。

三、判断题1。

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2.初级卫生保健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卫生体制是否健全及全民健康素质的优劣的重要指标。

四、选择题【A型题】1。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A。

心理因素B.生物因素C。

环境因素D。

社会因素E.文化因素2。

当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病人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是( )A角色冲突B.角色缺如C。

角色强化D.角色消退E。

角色异常3。

在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中,最难贯彻的是( )A。

公平B。

充能C.可近性D.自我决策E。

文化感受性4。

一个患过敏性哮喘的病人痊愈后不想出院,病人出现的角色适应问题是( )A。

角色冲突B。

角色强化C。

角色消退D.角色缺如E。

角色异常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工作任务不包括()A.临床治疗工作B。

预防性服务C.保护健康的服务D.促进健康的服务E.康复指导6。

下列哪一项与健康模式无关()A。

健康一疾病连续相模式B.最佳健康模式C。

健康影响模式D。

健康的测量模式E.以上都不对7.在战争中受伤属于哪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致( )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物理环境因素D。

社会环境因素E.文化因素8。

因过度悲哀引起的失眠、血压升高属于哪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致()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
– – – – – – – 每日正常规律的三餐,不吃零食 每天吃早餐 每周作2-3次的适量运动 适当的睡眠(7-8小时) 不吸烟 保持适当的体重 不饮酒或少饮酒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 • 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 群体是否容易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保健和 医护等方面的服务?
(一)健康的概念 ---宏观概念
–健康除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外,还应具有高 尚的道德观念(WHO,1989)
–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 康
道德健康
• 内容: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 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 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 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 想行为。 • 原则:一是维护个人健康;二是不损害他 人健康;三是积极增进他人的健康。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health and disease
护理学院 李莉(副主任护师)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 • • • • 人:护理的对象 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 健康:护理所关注的重点。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因素。 护理: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手段。
教学目标
• 了解: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医疗卫 生保健体系 • 熟悉: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 质量,疾病发生的原因,患病行为及心理, 角色与病人角色,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中国 的医疗卫生方针。 • 掌握:健康及有关概念,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 量的护理活动,疾病的概念,预防疾病的措 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 级卫生保健。
消极的情绪可损害健康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空气、水、阳光、食物、气候等 –社会环境因素 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 文化教育因素

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第三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 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2. 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3. 理解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4. 掌握疾病的经过及转归。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二、疾病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健康的人不仅是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同时对社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所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活动和工作。

二、疾病的概念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

如头痛、恶心、呕吐、畏寒等。

体征是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特异结合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患者,女29岁,十年前因失恋造成精神创伤,曾住院治疗半年后痊愈出院。

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愿和人说话和体罚学生现象,班内30名男生全都遭受过她的打骂。

讨论题:1. 本例患者是否健康?为什么?2. 何种原因引起?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二、物理性因素三、化学性因素四、营养性因素五、遗传性因素六、先天性因素七、免疫性因素八、精神、心理、社会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见图2-1)。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认识和清除病因,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2-1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类病因(见图2-2、2-3)。

图2-2 生物性因素图2-3 生物性因素致病特点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见图2-4)。

致病特点是:首先必需达到一定的强度;同时与作用的部位和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图2-4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见图2-5、图2-6)。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系融洽,经济状况和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测一测
9. 影响孙先生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物遗传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自然环境因素 E. 行为与生活方式
测一测
10. 针对孙先生的健康状况,社区护士从疾病预防的 角度应做好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临床前期预防 E. 临床后期预防
亚健康状态指个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
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
三、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群
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影响因素
1. 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2. 心理失衡。
3.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4. 人的自然衰老。
5. 疾病前期。
三、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
即“三早”预防。
三、疾病的预防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或病残预防,即积极
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
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 能地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
低限度。包括推迟残障和促进康复两个层面。
四、健康与疾病关系
健康与疾病是连续统一体。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材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骨骼健康,皮肤、肌肉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第二章----健康和疾病

第二章----健康和疾病

第三节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
一、健康促进
㈠健康促进的定义 健康促进(WHO,1986年),是促使人们维护和
改善其自身健康的过程。 以健康为导向,帮助人们增强健康水平,发挥健
康潜能,尽可能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㈡健康促进的原则
关注全社会的人 针对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及有利健康的各种民间活动 强调公众有效的参与,培养公众自身健康责任 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在健康促进中扮演重要角色
疾病过程(Suchman EA,1972年)
症状体验阶段 承担患者角色阶段 寻求医疗照护阶段 患者角色依赖阶段 痊愈或康复阶段
六、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㈠对患者的影响 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体象改变 自我概念的改变 自治能力的丧失 生活方式的改变 ㈡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角色改变 家庭运作过程改变
把健康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把健康放到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道德健康(1989年 WHO)
㈡健康的整体表现
整体人生理、情感、智能、精神、 社会健康等的和谐统一。
每个人都应达到个体最佳的健康状 态。
二、健康的模式
第二章 健康和疾病
学习目标
掌握 1.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 2.现代健康观、疾病观的基本特征。 3.疾病的三级预防。
熟悉 1.疾病的概念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2.护理与健康保健的关系。
了解 1.疾病谱的变化。 2.健康教育。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健康 疾病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 健康教育
体对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控制、自我效能、健 康状态、健康促进行为的效果和障碍的感知)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选择题㈠ A1型题1、健康是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这是( )A、古代的健康观B、生物个体健康观C、生态平衡健康观D、社会学健康观E、WHO对健康的定义2、现代健康观的崭新特点下列那项错误( )A、改变了健康的导向B、从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来解释健康C、健康是动态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D、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E、把健康放入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3、有关影响健康的因素哪项错误( )A、生物遗传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与疾病的转归无关C、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导致机体内部失调而致病D、医疗保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E、人类健康问题与环境有关4、医疗保健服务对健康的影响,哪项不对( )A、与医疗资源的分配有关B、与医疗制度的完善有关C、与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便利与否无关D、与医疗保健人员的质和量有关E、与医疗服务的优劣有关5、疾病是劳动能力的改变,这是( )A、辞海上的定义B、社会学的定义B、生物学上的定义D、哲学上的定义E、现代疾病观的看法6、下列不属于现代疾病观的特点是( )A、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的局部反应过程B、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C、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协调发生障碍D、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E、疾病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7、有关健康概念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不适B、健康与疾病具有清晰的界限C、健康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D、人的健康观念受单独某一因素影响E、健康指机体内部各系统的协调和稳定8、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目标是 2000年( )A、人人享有健康B、人人享有公费医疗C、人人享有卫生保健D、人人享有更好的营养E、人人享有医疗服务㈡ A2型题9、护士小赵在某一生活小区从事护理工作。

下列关于生活习惯向居民提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吸烟B、不酗酒C、节制饮食,不需控制糖的摄入D、遵守交通规则,使用安全带E、定期体检㈢ X型题10、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健康的认识包括( )A、健康与疾病有明显的分界B、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力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个状态在一个阶段里是静止不动的C、健康是指机体各系统内、各系统间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D、没有疾病就是健康E、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填空题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获得医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讲稿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讲稿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第一节健康一、健康的概述(一)健康观的演变1.古代健康观(1)西方:毕达哥拉斯及恩培多克勒----水、火、气、土四元素平衡即为健康。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

(2)中国:阴阳学说。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2.近代健康观(1)生物个体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侧重于生理病理机制,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社会特征,尤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2)生态平衡健康观:注重生物病原体、宿主、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忽视了平衡的相对性。

3.现代健康观WHO,1989年提出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现代健康观的特点1)将个体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整人的思想,重视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过程对生理功能和社会环境适应状态的影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中的体现,拓宽了护理实践的理论。

2)将健康置于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健康状态受环境中一切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影响。

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健康可以有不同水平。

4)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联系起来,揭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家庭运作过程改变
二、疾病的影响
(三)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1.降低社会生产力
2.加重社会经济
3.危害社会健康状况
三、疾病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发生,
是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2.它涵盖了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
三、疾病的预防
(二)二级预防
1.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 2.二级预防关注已有健康问题人群的健康,或预防并发症和残疾 发生,因此又称为发病学预防
2.年龄
3.种族 4.性别 5.生物学致病因素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
• 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最具根本性的
• WHO指出,气候因素占7%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心理因素
1.身心交互作用 忧伤可增加疾病易感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
能,导致疾病发生,如感染、癌症 2.自我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或认识,包括个体对自己躯体、
2.分析上述情景中有哪些是影响孙大爷健康的因素
3.对于孙大爷身体状况,你认为应如何预防疾病? 4.为提高孙大爷生存质量,请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
第一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述
(一)健康观的演变
1.古代健康观 四元素学派认为,水、火、气、土四元素平衡即
为健康;希波克拉底认为,一个人身体各部分与体液协调就是
及儿子护送入院。护士小张热情接待并询问孙大爷:“大爷,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好些了吗”?大爷说:“其实没什么事, 就是老伴和儿子非要来,我高血压都10多年了,头晕时吃点药 就好了,再说高血压也不是什么大病”。儿子说:“做儿女的, 我们希望老爸身体健康,可又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情境导入
请问:
1.根据上述情景,你如何理解健康、疾病和健康促进?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健康和疾病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小结 课堂练习 阅读建议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及健康促进的概念 2.掌握疾病的三级预防 3.掌握健康促进的策略
4.熟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5.熟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6.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7.了解疾病的概念及疾病对个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健康
C.60%
B.70%
D.50%
E.40%
4.疾病的一级预防又可称为 A.病因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E.病残预防 B.发病学预防 D.临床期预防
课堂练习
5.健康促进的基础是
A.疾病预防 B.健康教育
C.减轻痛苦
E.维护健康
D.恢复健康
6.孕妇小张,孕龄28周,生活正常,无不适症状。社区护士家 访时交代其做产前检查,此项内容属于 A.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E.病残预防 B.病因预防 D.临床期预防
如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测量量表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1.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2.促进生理舒适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5.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
疾病
一、疾病的概述
(一)古代疾病观
1.疾病是鬼神附体,是神灵对罪恶的惩罚
2.疾病是因体内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元素失衡 3.疾病是阴阳失衡
(一)健康观的演变
3.现代健康观 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
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一、健康的概述
(二)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个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临 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
降低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结构 WHO指出,遗传因素占15%
一、疾病的概述
(二)近代疾病观
1.疾病是不适、痛苦与疼痛
2.疾病是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丧失或改变状态
3.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 4.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
一、疾病的概述
(三)现代疾病观
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2.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
3.疾病一般是一定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一)危害健康的行为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2.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
3.不良疾病行为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的行为
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二)促进健康的行为
1.基本健康行为 2.保健行为 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5.预警行为 6.求医行为
准及模式、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内涵
课堂练习
1.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心理因素
E.社会因素
D.行为与生活方式
2.不属于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是
A.遗传结构
C.年龄
B.性别
D.身高
E.种族
课堂练习
3. WHO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所占比例是
A.80%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三)健康促进的特征
1.健康促进是在组织、政治、经济、法律上提供支持环境,对 行为改变的作用比较持久,且带有约束性
2.健康促进是客观的支持与主观的参与,两者缺一不可
3.群众和社会参与是巩固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人群健康知识和 观念是主动参与的关键 4.健康促进重点强调一级预防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需要、角色和能力的感知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
WHO指出,行为与生活方式占60%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五)社会因素
WHO指出,社会因素占10%
1.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2.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3.职业情况 4.意外伤害 5.文化教育背景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一)生存质量的概念 WHO明确指出:“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
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
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 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1.一般量表 用于测量人群共同方面,包括疾病影响量表、健康
量表
2.特殊量表 用以测量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所用的特异性量表,
7.遵医行为
8.病人角色行为
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三)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1.开展健康教育 2.满足生理需要
3.做好心理护理
4.提供社会支持
健康教育讲座
教学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是健康、疾病和健康促进
主要介绍了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过程,重点介 绍了影响健康的因素,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疾病的影响 及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原则,健康促进 的策略及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难点是生存质量的判断标
负的责任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二)健康促进的内涵
1.涉及整个人群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疾病的预防 2.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3.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群体的健康
4.工作主体不仅是卫生部门,而且是社会的各领域和各部门 5.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积极地参与 6.建立在大众健康的生态基础上,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阅读建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第二章健康和疾病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二
章健康与疾病
Thank you!
三、疾病的预防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或病残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 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 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能地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 压缩到最低限度
第三节 健康促进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 WHO提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 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
4.疾病不仅是躯体的疾病,也包括精神及心理方面的疾病,完 整的疾病过程
二、疾病的影响
(一)疾病对个体的影响
1.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2.体像改变
3.自我概念的改变 4.自治能力的丧失 5.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疾病的影响
(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1.家庭角色改变 2.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3.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健康;古代哲学家认为,健康是人体阴阳的协调
一、健康的概述
(一)健康观的演变
2.近代健康观
(1)生物个体健康观:认为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发育良好、体
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2)生态平衡健康观:认为健康是机体的各种平衡处于协调状态,
平衡失调或被破坏则引发疾病
一、健康的概述
一、健康的概述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教学内容
第二节 疾病
一、疾病的概述
二、疾病的影响 三、疾病的预防
教学内容
第三节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健康促进
二、促进健康的策略
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情境导入
孙大爷,69岁,体重96kg,退休工人,初中文化。近日因 生活琐事与老伴拌嘴而致血压突然升高,短暂晕倒后由其老伴
(四)健康促进的原则
1.关注全社会的人,涉及人们每日生活的全部内容 2.针对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3.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4.特别强调公众有效的参与 5.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在健康促进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健康促进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