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典型例题

平面向量典型例题
平面向量典型例题

平面向量经典例题:

1.已知向量a=(1,2),b=(2,0),若向量λa+b与向量c=(1,-2)共线,则实数λ等于( )

A.-2 B.-1 3

C.-1 D.-2 3

[答案] C

[解析] λa+b=(λ,2λ)+(2,0)=(2+λ,2λ),∵λa+b与c共线,∴-2(2+λ)-2λ=0,∴λ=-1.

2.(文)已知向量a=(3,1),b=(0,1),c=(k,3),若a+2b与c垂直,则k=( )

A.-1 B.-3

C.-3 D.1

[答案] C

[解析] a+2b=(3,1)+(0,2)=(3,3),

∵a+2b与c垂直,∴(a+2b)·c=3k+33=0,∴k=-3.

(理)已知a=(1,2),b=(3,-1),且a+b与a-λb互相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A.-6

11

B.-

11

6

[答案] C

[解析] a+b=(4,1),a-λb=(1-3λ,2+λ),∵a+b与a-λb垂直,

∴(a+b)·(a-λb)=4(1-3λ)+1×(2+λ)=6-11λ=0,∴λ=6 11 .

3.设非零向量a、b、c满足|a|=|b|=|c|,a+b=c,则向量a、b间的夹角为( )

A.150° B.120°

C.60° D.30°

[答案] B

[解析] 如图,在?ABCD中,

∵|a|=|b|=|c|,c=a+b,∴△ABD为正三角形,∴∠BAD=

60°,∴〈a,b〉=120°,故选B.

(理)向量a,b满足|a|=1,|a-b|=

3

2

,a与b的夹角为60°,则|b|=( )

[答案] A

[解析] ∵|a -b |=

32,∴|a |2+|b |2

-2a ·b =34

,∵|a |=1,〈a ,b 〉=60°, 设|b |=x ,则1+x 2

-x =34,∵x >0,∴x =12.

4.

若AB →·BC →+AB →2

=0,则△ABC 必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AB →·BC →+AB →2=AB →·(BC →+AB →)=AB →·AC →=0,∴AB →⊥AC →

, ∴AB ⊥AC ,∴△ABC 为直角三角形. 5.

若向量a =(1,1),b =(1,-1),c =(-2,4),则用a ,b 表示c 为( ) A .-a +3b B .a -3b C .3a -b D .-3a +b [答案] B

[解析] 设c =λa +μb ,则(-2,4)=(λ+μ,λ-μ), ∴??

?

λ+μ=-2λ-μ=4

,∴??

?

λ=1μ=-3

,∴c =a -3b ,故选B.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C →

=a ,BD →

=b ,则AF →

等于( )

a +12

b a +13

b a +14b

a +23

b

[答案] B

[解析] ∵E 为OD 的中点,∴BE →=3ED →

, ∵DF ∥AB ,∴

|AB ||DF |=|EB |

|DE |

∴|DF |=13|AB |,∴|CF |=23|AB |=2

3

|CD |,

∴AF →=AC →+CF →=AC →+23CD →

=a +23(OD →-OC →)=a +23(12b -12a )=23a +13b .

6.

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 =7,BC =5,CA =6,则AB →·BC →

的值为( ) A .19 B .14 C .-18 D .-19

[答案] D

[解析] 据已知得cos B =72+52-62

2×7×5=1935,故AB →·BC →=|AB →|×|BC →

|×(-cos B )=7×5×???

?-1935=-19.

7. 若向量a =(x -1,2),b =(4,y )相互垂直,则9x +3y

的最小值为( ) A .12 B .23 C .3 2 D .6

[答案] D

[解析] a ·b =4(x -1)+2y =0,∴2x +y =2,∴9x +3y =32x +3y ≥23

2x +y

=6,等号在x =1

2

,y =1时成立.

8.

若A ,B ,C 是直线l 上不同的三个点,若O 不在l 上,存在实数x 使得x 2OA →

+xOB →+BC →=0,实数x 为( ) A .-1 B .0

[答案] A

[解析] x 2OA →+xOB →+OC →-OB →=0,∴x 2OA →

+(x -1)OB →+OC →=0,由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A 、B 、C 共线

知,1-x -x 2

=1,∴x =0或-1,当x =0时,BC →=0,与条件矛盾,∴x =-1. 9.

(文)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ABC 边BC 上的动点,则AP →·(AB →+AC →

)( ) A .最大值为8 B .最小值为2 C .是定值6 D .与P 的位置有关

[答案] C

[解析] 以BC 的中点O 为原点,直线BC 为x 轴建立如图坐标系,则B (-1,0),C (1,0),A (0,3),AB →

+AC →

=(-1,-3)+(1,-3)=(0,-23),

设P (x,0),-1≤x ≤1,则AP →

=(x ,-3),

∴AP →·(AB →+AC →

)=(x ,-3)·(0,-23)=6,故选C.

(理)在△ABC 中,D 为BC 边中点,若∠A =120°,AB →·AC →

=-1,则|AD →

|的最小值是( )

[答案] D

[解析] ∵∠A =120°,AB →·AC →=-1,∴|AB →|·|AC →

|·cos120°=-1, ∴|AB →|·|AC →|=2,∴|AB →|2+|AC →|2≥2|AB →|·|AC →

|=4,∵D 为BC 边的中点,

∴AD →=12(AB →+AC →),∴|AD →|2=14(|AB →|2+|AC →|2+2AB →·AC →)=14(|AB →|2+|AC →|2

-2)≥14(4-2)=12

∴|AD →

|≥22

.

10. 如图,一直线EF 与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边AB ,AD 分别

交于E 、F 两点,且交其对角线于K ,其中AE →=13AB →,AF →

12

AD →,AK →=λAC →

,则λ的值为( )

[答案] A

[解析] 如图,取CD 的三等分点M 、N ,BC 的中点Q ,则EF ∥

DG ∥BM ∥NQ ,易知AK →

=15AC →,∴λ=15

.

11. 已知向量a =(2,3),b =(-1,2),若m a +4b 与a -2b 共

线,则m 的值为( ) B .2 C .-2 D .-12

[答案] C

[解析] m a +4b =(2m -4,3m +8),a -2b =(4,-1), 由条件知(2m -4)·(-1)-(3m +8)×4=0,∴m =-2,故选C.

12. 在△ABC 中,C =90°,且CA =CB =3,点M 满足BM →=2MA →,则CM →·CB →

等于( )

A .2

B .3

C .4

D .6 [答案] B

[解析] CM →·CB →=(CA →+AM →)·CB →

=(CA →+13AB →)·CB →=CA →·CB →+13

AB →·CB →

=13|AB →|·|CB →

|·cos45°=13×32×3×22

=3. 13. 在正三角形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B =3,BD =1,则AB →·AD →

________. [答案]

152

[解析] 由条件知,|AB →|=|AC →|=|BC →|=3,〈AB →,AC →

〉=60°, 〈AB →,CB →〉=60°,CD →=23

CB →,

∴AB →·AD →=AB →·(AC →+CD →)=AB →·AC →+AB →·23CB →

=3×3×cos60°+23×3×3×cos60°=152.

14. 已知向量a =(3,4),b =(-2,1),则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等于________.

[答案] -

255。[解析] 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b |=-25

=-25

5. 15. 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2π

3

,且|a |=1,|b |=4,若(2a +λb )⊥a ,则实数λ=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a ,b 〉=2π3,|a |=1,|b |=4,∴a ·b =|a |·|b |·cos〈a ,b 〉=1×4×cos 2π

3=-2,

∵(2a +λb )⊥a ,∴a ·(2a +λb )=2|a |2

+λa ·b =2-2λ=0,∴λ=1.

16. 已知:|OA →|=1,|OB →|=3,OA →·OB →=0,点C 在∠AOB 内,且∠AOC =30°,设OC →=mOA →+nOB →

(m ,n

∈R +

),则m

n

=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设mOA →=OF →,nOB →=OE →,则OC →=OF →+OE →

∵∠AOC =30°,∴|OC →|·cos30°=|OF →|=m |OA →

|=m , |OC →|·sin30°=|OE →|=n |OB →

|=3n ,

两式相除得:m

3n =|OC →

|cos30°|OC →|sin30°

=1ta n30°=3,∴m

n =3.

17. (文)设i 、j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为O )内分别与x 轴、y 轴正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且OA

=-2i +j ,OB →

=4i +3j ,则△OAB 的面积等于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由条件知,i 2=1,j 2=1,i ·j =0,∴OA →·OB →=(-2i +j )·(4i +3j )=-8+3=-5,又OA →·OB →

=|OA →|·|OB →|·cos〈OA →,OB →〉=55cos 〈OA →,OB →〉,

∴cos 〈OA →,OB →〉=-55,∴sin 〈OA →,OB →

〉=255,

∴S △OAB =12|OA →|·|OB →|·sin〈OA →,OB →

〉=12×5×5×255

=5.

(理)三角形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能得出三角形ABC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的条件是________(只写序号)

①sin A+cos A=1

5②AB

·BC

<0 ③b=3,c=33,B=30°④tan A+tan B+tan C>0.

[答案] ④

[解析] 若A为锐角,则sin A+cos A>1,∵sin A+cos A=1

5

,∴A为钝角,∵AB

·BC

<0,∴BA

·BC

>0,

∴∠B为锐角,由∠B为锐角得不出△ABC为锐角三角形;由正弦定理

b

sin B

c

sin C

得,

3

sin30°

33

sin C

,∴

sin C=

3

2

,∴C=60°或120°,∵c·sin B=

33

2

,3<

33

2

<33,∴△ABC有两解,故①②③都不能得出

△ABC为锐角三角形.

④由tan A+tan B+tan C=tan(A+B)(1-tan A tan B)+tan C=-tan C(1-tan A tan B)+tan C=tan A tan B tan C>0,及A、B、C∈(0,π),A+B+C=π知A、B、C均为锐角,

∴△ABC为锐角三角形.

18.已知平面向量a=(1,x),b=(2x+3,-x).

(1)若a⊥b,求x的值.

(2)若a∥b,求|a-b|.

[解析] (1)若a⊥b,

则a·b=(1,x)·(2x+3,-x)=1×(2x+3)+x(-x)=0,

整理得x2-2x-3=0,解得x=-1或x=3.

(2)若a∥b,则有1×(-x)-x(2x+3)=0,则x(2x+4)=0,解得x=0或x=-2,

当x=0时,a=(1,0),b=(3,0),

∴|a-b|=|(1,0)-(3,0)|=|(-2,0)|=-22+02=2,

当x=-2时,a=(1,-2),b=(-1,2),

∴|a-b|=|(1,-2)-(-1,2)|=|(2,-4)|=22+-42=2 5.

19.已知向量a=(sin x,-1),b=(3cos x,-1

2

),函数f(x)=(a+b)·a-2.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

(2)将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π

6

上个单位后,再将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

得到函数g(x)的图象,求函数g(x)的解析式及其对称中心坐标.

[解析] (1)f(x)=(a+b)·a-2=a2+a·b-2=sin2x+1+3sin x cos x+1

2

-2

=1-cos2x

2

3

2

sin2x-

1

2

3

2

sin2x-

1

2

cos2x=sin(2x-

π

6

),

∴周期T=2π

2

=π.

(2)向左平移π

6

个单位得,y=sin[2(x+

π

6

)-

π

6

]=sin(2x+

π

6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得,

g (x )=sin(23x +π6),令23x +π6=k π得对称中心为(

3k π2-π

4

,0),k ∈Z . 20. (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m =(c -a ,b -a ),n =(a +b ,

c ),若m ∥n .

(1)求角B 的大小;

(2)若sin A +sin C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m ∥n 知

c -a a +b =b -a

c

, 即得b 2=a 2+c 2

-ac ,据余弦定理知cos B =12,得B =π3.

(2)sin A +sin C =sin A +sin(A +B )=sin A +sin(A +

π

3

) =sin A +12sin A +32cos A =32sin A +32cos A =3sin(A +π

6),

∵B =

π3,∴A +C =2π3,∴A ∈(0,2π3), ∴A +

π6∈(π6,5π6),∴sin(A +π6)∈(12

,1], ∴sin A +sin C 的取值范围为(

3

2

,3]. (理)在钝角三角形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m =(2b -c ,cos C ),n =(a ,cos A ),且m ∥n .

(1)求角A 的大小;

(2)求函数y =2sin 2

B +cos(π3-2B )的值域.

[解析] (1)由m ∥n 得(2b -c )cos A -a cos C =0, 由正弦定理得2sin B cos A -sin C cos A -sin A cos C =0, ∵sin(A +C )=sin B ,∴2sin B cos A -sin B =0, ∵B 、A ∈(0,π),∴sin B ≠0,∴A =

π3

. (2)y =1-cos2B +12cos2B +32sin2B =1-12cos2B +32sin2B =sin(2B -π

6)+1,

当角B 为钝角时,角C 为锐角,则

???

π

2

?

π2

, ∴

5π6<2B -π6<7π6,∴sin(2B -π6)∈(-12,12),∴y ∈(12,3

2

).

当角B 为锐角时,角C 为钝角,则

???

0

2π2<2π

3-B <π

?0

∴-

π6<2B -π6<π6,∴sin(2B -π6)∈(-12,12),∴y ∈(12,32

), 综上,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2,32

).

21. 设函数f (x )=a ·b ,其中向量a =(2cos x,1),b =(cos x ,3sin2x ),x ∈R .

(1)若f (x )=1-3且x ∈[-

π3,π

3

],求x ; (2)若函数y =2sin2x 的图象按向量c =(m ,n )(|m |<π

2)平移后得到函数y =f (x )的图象,求实数m 、n

的值.

[解析] (1)依题设,f (x )=2cos 2

x +3sin2x =1+2sin(2x +

π6

). 由1+2sin(2x +

π6)=1-3,得sin(2x +π6)=-32

, ∵-

π3≤x ≤π3,∴-π2≤2x +π6≤5π6,∴2x +π6=-π3,即x =-π

4

. (2)函数y =2sin2x 的图象按向量c =(m ,n )平移后得到函数y =2sin2(x -m )+n 的图象,即函数y =

f (x )的图象.由(1)得f (x )=2sin2(x +π12)+1.∵|m |<π2,∴m =-π12

,n =1.

22. 已知向量OP →=(2cos x +1,cos2x -sin x +1),OQ →=(cos x ,-1),f (x )=OP →·OQ →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2)当x ∈[0,

π

2

]时,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x 值. [解析] (1)∵OP →=(2cos x +1,cos2x -sin x +1),OQ →

=(cos x ,-1), ∴f (x )=OP →·OQ →

=(2cos x +1)cos x -(cos2x -sin x +1) =2cos 2

x +cos x -cos2x +sin x -1=cos x +sin x =2sin(x +π

4

), ∴函数f (x )最小正周期T =2π. (2)∵x ∈[0,

π2],∴x +π4∈[π4,3π4

], ∴当x +

π4=π2,即x =π4时,f (x )=2sin(x +π

4

)取到最大值 2. 23. △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m =(-1,1),n =(cos B cos C ,sin B sin C -

3

2

),

且m ⊥n . (1)求A 的大小;

(2)现在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a =1;②2c -(3+1)b =0;③B =45°,试从中选择两个条件以确定△ABC ,求出所确定的△ABC 的面积.

(注:只需要选择一种方案答题,如果用多种方案答题,则按第一方案给分). [解析] (1)因为m ⊥n ,所以-cos B cos C +sin B sin C -

3

2

=0, 即cos B cos C -sin B sin C =-

32,所以cos(B +C )=-32

, 因为A +B +C =π,所以cos(B +C )=-cos A ,所以cos A =3

2

,A =30°. (2)方案一:选择①②,可确定△ABC , 因为A =30°,a =1,2c -(3+1)b =0, 由余弦定理得,12

=b 2

+(

3+12b )2-2b ·3+12b ·32解得b =2,所以c =6+2

2

, 所以S △ABC =12bc sin A =12·2·6+22·12=3+1

4,

方案二:选择①③,可确定△ABC , 因为A =30°,a =1,B =45°,C =105°,

又sin105°=sin(45°+60°)=sin45°cos60°+cos45°sin60°=

6+2

4

, 由正弦定理c =

a sin C sin A =1·sin105°sin30°=6+2

2

, 所以S △ABC =12ac sin B =12·1·6+22·22=3+1

4.

(注意:选择②③不能确定三角形)

(理)如图,⊙O 方程为x 2

+y 2

=4,点P 在圆上,点D 在x 轴上,点M 在DP 延长线上,⊙O 交y 轴于点

N ,DP →∥ON →,且DM →

=32

DP →.

(1)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F 1(0,5)、F 2(0,-5),若过F 1的直线交(1)中曲线C 于A 、B 两点,求F 2A →·F 2B →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设P (x 0,y 0),M (x ,y ), ∵DM →

=32

DP →

,∴?????

y =32y 0x =x 0,∴?

????

y 0=23y

x 0

=x ,

代入x 2

+y 20

=4得,x 24+y 2

9

=1.

(2)①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显然F 2A →·F 2B →

=-4, 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不妨设AB 的方程为:y =kx +5,

由?????

y =kx +5x 2

4+y

2

9

=1得,(9+4k 2)x 2

+85kx -16=0,

不妨设A 1(x 1,y 1),B (x 2,y 2),则 ???

x 1

+x 2

=-85k 9+4k 2

x 1

x 2

=-169+4k

2

F 2A →·F 2B →

=(x 1,y 1+5)·(x 2,y 2+5)=(x 1,kx 1+25)·(x 2,kx 2+25)=(1+k 2)x 1x 2+25k (x 1+x 2)+20

=-161+k 2

9+4k 2

+-80k 29+4k 2+20=-96k 2

-169+4k

2

+20 =-4+

2009+4k

2, ∵k 2≥0,∴9+4k 2

≥9,∴0<2009+4k 2≤

2009, ∴-4

9

综上所述,F 2A →·F 2B →

的取值范围是(-4,1649

].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两点A (-1,0)、B (1,0),若将动点P (x ,y )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扩

大到原来的2倍后得到点Q (x ,2y ),且满足AQ →·BQ →

=1. (1)求动点P 所在曲线C 的方程; (2)过点B 作斜率为-

22

的直线l 交曲线C 于M 、N 两点,且OM →+ON →+OH →

=0,又点H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为点G ,试问M 、G 、N 、H 四点是否共圆若共圆,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若不共圆,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点Q 的坐标为(x ,2y ), 依据题意得,AQ →=(x +1,2y ),BQ →

=(x -1,2y ).

∵AQ →

·BQ →

=1,∴x 2

-1+2y 2

=1.∴动点P 所在曲线C 的方程是x 2

2+y 2

=1.

(2)因直线l 过点B ,且斜率为k =-

22,∴l :y =-2

2

(x -1), 联立方程组???

x 2

2+y 2

=1

y =-2

2

x -1

,消去y 得,2x 2

-2x -1=0.

设M (x 1

,y 1

)、N (x 2

,y 2

),∴?

???

?

x 1

+x 2

=1,x 1x 2

=-1

2,∴y 1+y 2=-

22(x 1-1)-2

2

(x 2-1) =-

22(x 1+x 2)+2=2

2

. 由OM →+ON →+OH →=0得,OH →

=(-x 1-x 2,-y 1-y 2),即H (-1,-22),

而点G 与点H 关于原点对称,∴G (1,

22

), 设线段MN 、GH 的中垂线分别为l 1和l 2,k GH =

2

2

,则有 l 1:y -24=2(x -1

2

),l 2:y =-2x .联立方程组?????

y -24=2x -

1

2

,y =-2x

解得l 1和l 2的交点为O 1(18,-2

8).

因此,可算得|O 1H |=

982

328

2

311

8

, |O 1M |=x 1-

1

8

2

y 1+

282

=3118

.

所以M 、G 、N 、H 四点共圆,且圆心坐标为O 1(18,-28),半径为311

8.

平面向量题型全归纳,平面向量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第五章 平面向量 题型57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 知识点摘要: 1. 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一般用c b a ,,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其中A 为起点,B 为终点)。 2. 向量的大小:又叫向量的模,也就是向量的长度,记作||a 或||AB 。 3.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0,其方向是不确定的。我们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a 共线(平行),即a ∥0。 4. 单位向量:模长为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当≠||a 0时,很明显| |a a ± 是与向量a 共线(平行)的单位向量。 5. 相等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记为b a =。 6. 相反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向量a 的相反向量记为a -。 7.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因为任何平行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移到同一条直线上。 一、向量的线性运算 1. 向量的加法: 1.1.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已知向量b a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b BC a AB ==,,则向量AC 叫做向量a 和b 的和(或和向量),即AC BC AB b a =+=+。 1.2.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向量的加法符合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 1.3. 若向量b a ,不共线,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都适用;当向量b a ,共线时,只能用三角形法则。 1.4. 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若干个向量的和,如图:

2. 向量的减法: 2.1. 向量a 与b 的相反向量之和叫做向量a 与b 的差或差向量,即)(b a b a -+=-。 2.2.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向量的减法符合三角形法则,同起点,指向被减数,如图: 3. 向量的数乘运算: 3.1. 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为a λ,其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①||||||a a λλ= ②当0>λ时,a λ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与a 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a λ,方向不确定。 3.2. 向量数乘运算的运算律:设μλ,为实数,则 ①a a a μλμλ+=+)(; ②a a )()(λμμλ=; ③b a b a λλλ+=+)(。 二、重要定理和性质 1.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如果)(R b a ∈=λλ,则b a ∥;反之,如果b a ∥且0≠b 时,一定存在唯一实数λ,使b a λ=。 2. 三点共线定理:平面内三点A,B,C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μλ,,使μλ+=,其中 1=+μλ,O 为平面内任一点。即A,B,C 三点共线?OC OB OA μλ+=(1=+μλ) ? 典型例题精讲精练: 57.1平面向量相关概念 1.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 是四 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③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 ;④若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①② 2. 给出下列命题:①两个具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②λa =0(λ为实数),则λ必为零;③λ, μ为实数,若λa =μb ,则a 与b 共线.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为( )D A .0 B .1 C .2 D .3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平面向量经典例题讲解

平面向量经典例题讲解 讲课时间: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课时:___________讲课教师: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 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a =u u u r r ,OB b =u u u r r , OC c =u u u r r ,点M 在OA 上,且MA OM 2=,N 为BC 的 中点,则MN u u u u r =( ) A C 【答案】B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因 为 N 为 BC 的中点,则 , ,选 B 考点:向量加法、减法、数乘的几何意义; 2.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1= a ,||2= b ,且()+⊥a b a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2()()00a b a a b a a a b +⊥∴+?=∴+?=r r r r r r r r r Q ,||1=a ,||2=b ,设夹角为θ,则 考点: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点评: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是点乘积得0,用向量运算得到cos θ的值,求出角 3.若OA u u r 、 OB u u u r 、OC uuu r 三个单位向量两两之间夹角为60u u r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ΘOA u u r 、OB u u u r 、OC uuu r 三个单位向量两两之间夹角为 60° 6= r 考点:向量的数量积.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C a =u u u r r ,BD b =u u u r r ,则AF =u u u r ( ) A.1142a b +r r B.1233a b +r r C.1124a b +r r D.2133 a b +r r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EB ?与FED ?相似,且相似比为3:1,所以由向量加减法 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AB AD a AD AB b +=-=u u u r u u u r r u u u r u u u r r ,解得,故D 正确。 考点:平面向量的加减法 5.在边长为1的等边ABC ?中,,D E 分别在边BC 与AC 上,且BD DC =u u u r u u u r ,2 AE EC =u u u r u u u r 则AD BE ?=u u u r u u u r ( ) A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D E 分别在边BC 与AC 上,且BD DC =u u u r u u u r , 2AE EC =u u u r u u u r 则D 是BC 的中轴点,E 为AC 的三等分点,以D 为坐标原点,DA 所在直线为y 轴,BC 边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y x E ,由EC AE =2可得:

高三高考平面向量题型总结

平面向量 一、平面向量得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得量叫做________、我们这里得向量就是自由向量,即不改变大小与方向可以平行移动. 向量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向量得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得长度:向量得大小也就是向量得长度(或_____),记作_________、 3、零向量:长度为0得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________、 4、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如果向量得基线平行或重合,则向量平行或共线;两个非零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记作________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理解好共线(平行)向量。 6.相等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_____ ①有向线段就就是向量,向量就就是有向线段; ②则;③ ④若,则A ,B,C ,D 四点就是平行四边形得四个顶点; ⑤所有得单位向量都相等; 二、向量得线性运算: (一)向量得加法: 1、向量得加法得运算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1)向量求与得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向量得加法,不共线向量或共线向量;模长之间得不等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就是首,尾就是尾,首尾相连” 例1、已知AB=8,AC =5,则BC 得取值范围__________ 例2、化简下列向量 (1) (2) (2)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不共线得两个向量,当两个向量就是同一始点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就是以,为邻边得平行四边形得一条对角线,如图: 例1、(09 山东)设P 就是三角形A 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 A. B 、 C 、 D、 例2、(13四川)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 D交于点O, ,则、 (3)多边形法则 2、向量得加法运算律:交换律与结合律 (二)向量得减法: 减法就是加法得逆运算,A、 (终点向量减始点向量) 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以、为邻边得平行四边形中,分别为平行四边形得两条对角线,当时,此时平行四边形就是矩形。 例1、已知,且,则=______ 例2、设点M 就是B C得中点,点A 在线段BC 外,B C=16,,则 向量得加减运算: 例1、(08辽宁)已知、就是平面内得三个点,直线上有一点,满足CB → +2AC → =0,则OC → =______ A 、2OA → —OB → B 、-OA → +2OB → C 、 OA →-OB → D 、 —OA → +OB → 例2、(15课标全国I )设D 就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______

高中物理电磁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电磁学部分) 25、如图22-1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 的中央各有小孔M、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 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B.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C.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 N孔继续下落。 图22-1 D.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一直闭合时,A、B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到N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 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 应选A。 若把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 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应选D。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和D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 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从与两板 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 入两板间的电场中。设离子通过平行 板所需的时间恰为T(与电压变化周图23-1 图23-1(b)

平面向量经典习题_提高篇

平面向量: 1. 已知向量a =(1,2),b =(2,0),若向量λa +b 与向量c =(1,- 2)共线,则实数λ等于( ) A .-2 B .-13 C .-1 D .-23 [答案] C [解析] λa +b =(λ,2λ)+(2,0)=(2+λ,2λ), ∵λa +b 与c 共线, ∴-2(2+λ)-2λ=0,∴λ=-1. 2. (文)已知向量a =(3,1),b =(0,1),c =(k ,3),若a +2b 与 c 垂直,则k =( ) A .-1 B .- 3 C .-3 D .1 [答案] C [解析] a +2b =(3,1)+(0,2)=(3,3), ∵a +2b 与c 垂直,∴(a +2b )·c =3k +33=0, ∴k =-3. (理)已知a =(1,2),b =(3,-1),且a +b 与a -λb 互相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A .-611 B .-116

C.6 11D. 11 6 [答案] C [解析] a+b=(4,1),a-λb=(1-3λ,2+λ), ∵a+b与a-λb垂直, ∴(a+b)·(a-λb)=4(1-3λ)+1×(2+λ)=6-11λ=0,∴λ =6 11 . 3.设非零向量a、b、c满足|a|=|b|=|c|,a+b=c,则向量a、 b间的夹角为( ) A.150° B.120° C.60° D.30° [答案] B [解析] 如图,在?ABCD中, ∵|a|=|b|=|c|,c=a+b,∴△ABD为正三角形, ∴∠BAD=60°,∴〈a,b〉=120°,故选B.

(理)向量a ,b 满足|a |=1,|a -b |=3 2,a 与b 的夹角为60°, 则|b |=( ) A.12 B.1 3 C.1 4 D.15 [答案] A [解析] ∵|a -b |=32,∴|a |2+|b |2 -2a ·b =34, ∵|a |=1,〈a ,b 〉=60°, 设|b |=x ,则1+x 2 -x =34,∵x >0,∴x =1 2 . 4. 若AB →·BC →+AB →2=0,则△ABC 必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AB →·BC →+AB →2=AB →·(BC →+AB →)=AB →·AC →=0,∴AB →⊥AC →, ∴AB ⊥AC ,∴△ABC 为直角三角形. 5. (文)若向量a =(1,1),b =(1,-1),c =(-2,4),则用a ,b 表示 c 为( ) A .-a +3b B .a -3b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

高一数学 第八章 平面向量 第一讲 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一.【要点精讲】 1.向量的概念 ①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几何表示法AB u u u r ,a ;坐标表示法),(y x j y i x a 。 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 u u u r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规定0r 平行于任何向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 a |=1。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记作a ∥b ⑤相等向量记为b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211y x y x 2121y y x x 2.向量的运算(1)向量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如图,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 取一点A ,作AB u u u r a ,BC u u u r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b ,即 a+b AB BC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特殊情况: a b a b a+b b a a+b (1) 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C B D C B A A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 AB BC CD PQ QR A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L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②向量减法: 同一个图中画出 a b a b r r r r 、 要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2)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差向量是从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3)实数与向量的积 3.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b =a 。 二.【典例解 析】 题型一: 向量及与向量相关的基本概念概念 例1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1)零向量没有方向 (2)b a 则, (3)单位向量都相等 (4) 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高三高考平面向量题型总结,经典

平面向量 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________.我们这里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即不改变大小和方向可以平行移动。 向量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向量的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的长度:向量的大小也是向量的长度(或_____),记作_________. 3.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________. 4.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如果向量的基线平行或重合,则向量平行或共线;两个非零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记作________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理解好共线(平行)向量。 6.相等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②,,a == 则c a = ;③,//,//a a // ④若CD AB =,则A ,B ,C ,D 四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⑤所有的单位向量都相等;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一)向量的加法: 1.向量的加法的运算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向量求和的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向量的加法,不共线向量或共线向量;模长之间的不等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是首,尾是尾,首尾相连” 例1.已知AB=8,AC=5,则BC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例2.化简下列向量 (1)+++ (2))()()(+++++ (2)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当两个向量是同一始点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a + 是以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如图: 例1.(09 )设P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P BA BC 2=+,则 A.0=+PB PA B.0=+PC PA C.0=+PB PC D.0=++PC PB PA 例2.(13四川)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O AD AB λ=+ ,则.______=λ (3)多边形法则 2.向量的加法运算律:交换律与结合律 (二)向量的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A.PB PA OB OA BA -=-= (终点向量减始点向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 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 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 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 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v2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 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A.0.3m/s2B.0.36m/s2 C.0.5m/s2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 30 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 10 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Δv v1-v36-18

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x AD=84.6mm,x AE=121.3mm __________m/s,v D=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平面向量典型题型大全

平面向量 题型1.基本概念判断正误: 例2 (1)化简:①AB BC C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___;②AB AD D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____;③()()AB CD AC B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_____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B a BC b AC c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则||a b c ++r r r =_____ (3)若O 是ABC V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OB OC OB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ABC V 的形状为_ 9.与向量a =(12,5)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 ) A .125,1313??- ??? B .12 5,1313??-- ??? C .125125,,13131313????-- ? ?????或 D .125125,,13131313???? -- ? ????? 或 10.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边AB 、BC 、CA 上的 中点,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有_________: ①+-=u u u r u u u r u u u r FD DA AF 0 ②+-=u u u r u u u r u u u r FD DE EF 0 ③+-=u u u r u u u r u u u r DE DA BE 0 ④+-=u u u r u u u r u u u r AD BE AF 0 11.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2BC BA B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 ) A.0PA PB +=u u u r u u u r r B.0PC PA +=u u u r u u u r r C.0PB PC +=u u u r u u u r r D.0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12.已知点(3,1)A ,(0,0)B ,(3,0)C .设BAC ∠的平分线AE 与BC 相交于E ,那么有BC CE λ=u u u r u u u r ,其中λ等于 ( ) A.2 B. 1 2 C.-3 D.-13 13.设向量a=(1, -3),b=(-2,4),c =(-1,-2),若表示向量4a ,4b -2c ,2(a -c ),d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四边形, 则向量d 为 ( ) A.(2,6) B.(-2,6) C.(2,-6) D.(-2,-6) 14.如图2,两块斜边长相等的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若AD xAB y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 x = ,y = . 图2 15、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那么( ) A.AO OD =u u u r u u u r B.2AO OD =u u u r u u u r C.3AO OD =u u u r u u u r D.2AO OD =u u u r u u u r 题型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F E C B A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分析 第八章 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 §8.1平面向量及其运算 一、知识导学1.模(长度):向量的大小,记作||。长度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2.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 3.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4.相反向量:我们把与向量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 5.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 已知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作AB =a ,BC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 记作a +b 。 6. 向量的减法: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 已知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向量BA 叫做a 与b 的差。 记作a -b 。 7.实数与向量的积: (1)定义: 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并规定: ①λa 的长度|λa |=|λ|·|a |; ②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 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 当λ=0时,λa =0 (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则 ①λ(μa )=(λμ) a ②(λ+μ) a =λa +μa ③λ(a +)=λa +λ 8.向量共线的充分条件: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另外,设a =(x 1 ,y 1), b = (x 2,y 2),则a //b x 1y 2-x 2y 1=0 9.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 2 使 a =λ11e +λ22e ,其中不共线向量1e 、2e 叫做表示这一

2019年高三数学《向量》题型归纳(含解析)

江苏省2019年高三数学《向量》题型归纳(含解析) 题型一: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 (1)平面内有一个ABC ?和一点O ,线段OA OB OC 、、的中点分别为E F G BC CA AB 、、,、、的中点分别为L M N 、、,设,,OA a OB b OC c ===.试用,,a b c 表示向量,EL FM GN 、 (2)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 120,2=∠==BAC AC AB .F E ,分别为边AC AB ,上的动点,且满足n m ==,,其中1),1,0(,=+∈n m n m ,N M ,分别是BC EF , 的最小值为______. (3)已知向量12,e 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122a e e =-与12b e e λ=+共线,则λ=______.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1,0A ,()0,1B ,点C 在第一象限内,3AOC π∠=, 且2OC =,若OC OA OB λμ=+,则λμ+=______. (5)在ABC △中,点M ,N 满足2AM MC =,BN NC =.若M N x A B y A C =+,则x =______; y = . (6)设向量,不平行,向量a b λ+与2a b +平行,则实数λ=_________. (7)已知向量a =)1,2(,b=)2,1(-, 若m a +n b =)8,9(-(R n m ∈,), 则n m -的值为______. (8)在中,为边上的任意一点,点在线段上,且满足,若,则的值为_________. (9)如图,ABC ?是直角边等于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 是斜边BC 的中点, 1 4AM AB m AC =+?,向量AM 的终点M 在ACD ?的内部(不含边界),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 ()()111,,222OE a OL b c EL OL OE b c a ==+=-=+-,()12FM a c b =+-,()12GN a b c = +- ABC ?M BC N AM 31=),(R ∈+=μλμλμλ+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解析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思路点拨]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 [解题过程]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8-1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 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 [解题过程] 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8-2).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m与木板长度L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

平面向量经典习题-提高篇61861

平面向量: 1. 已知向量a =(1,2),b =(2,0),若向量λa +b 与向量c =(1,-2)共线,则实数λ等于( ) A .-2 B .-1 3 C .-1 D .-23 [答案] C [解析] λa +b =(λ,2λ)+(2,0)=(2+λ,2λ), ∵λa +b 与c 共线, ∴-2(2+λ)-2λ=0,∴λ=-1. 2. (文)已知向量a =(3,1),b =(0,1),c =(k ,3),若a +2b 与c 垂直,则k =( ) A .-1 B .-3 C .-3 D .1 [答案] C [解析] a +2b =(3,1)+(0,2)=(3,3), ∵a +2b 与c 垂直,∴(a +2b )·c =3k +33=0, ∴k =-3. (理)已知a =(1,2),b =(3,-1),且a +b 与a -λb 互相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A .-611 B .-116 C.611 D.116 [答案] C [解析] a +b =(4,1),a -λb =(1-3λ,2+λ),

∵a+b与a-λb垂直, ∴(a+b)·(a-λb)=4(1-3λ)+1×(2+λ)=6-11λ=0,∴λ=6 11 . 3.设非零向量a、b、c满足|a|=|b|=|c|,a+b=c,则向量a、b间的夹角为( ) A.150° B.120° C.60° D.30° [答案] B [解析] 如图,在?ABCD中, ∵|a|=|b|=|c|,c=a+b,∴△ABD为正三角形, ∴∠BAD=60°,∴〈a,b〉=120°,故选B. (理)向量a,b满足|a|=1,|a-b|= 3 2 ,a与b的夹角为60°,则|b|=( ) A.1 2 B. 1 3 C.1 4 D. 1 5 [答案] A [解析] ∵|a-b|= 3 2 ,∴|a|2+|b|2-2a·b= 3 4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经典例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一.教学目标: 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概念,会用坐标形式进行向量的加法、数乘的运算,掌握向量坐标形式的平行的条件; 教学重点: 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和平行. 二.课前预习 1.已知=(x,2),=(1,x),若//,则x 的值为 ( ) A 、2 B 、 2- C 、 2± D 、 2 2.下列各组向量,共线的是 ( ) ()A (2,3),(4,6)a b =-=r r ()B (2,3),(3,2)a b ==r r ()C (1,2),(7,14)a b =-=r r ()D (3,2),(6,4)a b =-=-r r 3.已知点)4,3(),1,3(),4,2(----C B A ,且?=?=2,3,则=MN ____ 4.已知点(1,5)A -和向量=(2,3),若=3,则点B 的坐标为 三.知识归纳 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2,e e u r u u r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___________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r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λλ,使1122a e e λλ=+r u r u u r 成立。其中12,e e u r u u r 叫做这一平面的一组____________,即对基底的要求是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 2.坐标表示法:在直角坐标系内,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 作基底, 则对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j y i x a ???+=、就把_________叫做向量a ? 的坐标,记作____________。 3.向量的坐标计算:O (0,0)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x ,y ),则向量的坐标为=___________,点1P 、2P 的坐标分别为(1x ,1y ),2P (2x ,2y ),则向量21P P 的坐标为

高考理科数学:《平面向量》题型归纳与训练

高考理科数学:《平面向量》题型归纳与训练 【题型归纳】 题型一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记,=,=设为平面向量,则() A.-B.- C.-D.- 【答案】:D 【解析】 方法一:对于平面向量与-表示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而根据平面几何知识可得,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长度的较小者与相邻两边长度的较小者,没有确定的大小关系,故选项A,B均错;又-中的较大者与一定构成非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由余弦定理知,必有-,故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方法二:若同向,令==,这时 =,-=,,-=,,=;若令=,=,这时=-=-=,而=,显然对任意,,- 与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即选项A、B均错.同理,若同向,取==,则=-=,这时-,而=5,不可能有 -,故选C项错. 【易错点】平面向量加减法线性运算性质。 【思维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向量模的几何意义,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通过图形分析得到正确选项;也可从选择题的特点入手,通过对特殊化,从而得到-的值,通过比较大小关系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题型二共线向量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例1.中,边的高为,若=====则=() A.- B.- C.- D.- 【答案】 D

【解析】方法一:==== ======- 方法二: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又因为,所以可求得,于是=,而==,若设=,则有 即,故=- 【易错点】平面向量加减法线性运算性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思维点拨】根据题设条件确定出、、三点坐标,再利用三点共线的性质即可解决. 例2.若点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设=. (1)求与的面积之比. (2)若为中点,与交于点,设,求的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由=可知、、三点共线 如图令; .即面积之比为: (2)由; 由、、三点共线及、、三点共线. 【易错点】面积比值与线段比值的关系,三点共线的性质;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例1】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3-2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和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 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的对应关系,弹簧这种特 【解析】本题主要研究a与F 合 殊模型的变化特点,以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 运动性质。对物体运动过程及状态分析清楚,同时对物 =0,体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找出AB之间的C位置,此时F 合 由A→C的过程中,由mg>kx1,得a=g-kx1/m,物体做a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在C位置mg=kx c,a=0,物体速度达最大。由C→B的过程中,由于mgf m′,(新情况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见f m>f m′即是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由f m=μN知正压力N减小了,即发生了失重现象,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然竖直向下,所以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故A、B正确。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由于惯性原因,木块必然向中滑动,故D 正确。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应为A、B、D。 【例3】如图3-11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度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 【解析】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线 中拉力T,滑块A的支持力N,如 图3-12所示,小球在这三个力作用 下产生向左的加速度,当滑块向左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汇报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高中数学典型例题第八章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 §8.1平面向量及其运算 一、、疑难知识导析 1.向量的概念的理解,尤其是特殊向量“零向量” 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的模是正数或0,是可以进行大小比较的,由于方向不能比较大小,所以向量是不能比大小的.两个向量的模相等,方向相同,我们称这两个向量相等,两个零向量是相等的,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与任何向量都是共线向量; 2.在运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向量的加减法时要注意起点和终点; 3.对于坐标形式给出的两个向量,在运用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时,一定要区分好两个公式,切不可混淆。因此,建议在记忆时对比记忆; 4.定比分点公式中则要记清哪个点是分点;还有就是此公式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是分开计算的; 5.平移公式中首先要知道这个公式是点的平移公式,故在使用的过程中须将起始点的坐标给出,同时注意顺序。 二知识导学 1.模(长度):向量AB的大小,记作|AB|。长度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2.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 3.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4.相反向量:我们把与向量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 5.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 已知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作AB=a?,BC=b,则向量AC 叫做a与b?的和。记作a?+b?。 6. 向量的减法: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 已知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OA=a?,OB=b?,则向量BA 叫做a?与b?的差。记作a?-b?。 7.实数与向量的积: (1)定义: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并规定: ①λa?的长度|λa?|=|λ|·|a?|; ②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 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 当λ=0时,λa?=0? (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则 ①λ(μa?)=(λμ) a?

高三高考平面向量题型总结,经典

平面向量 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________.我们这里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即不改变大小和方向可以平行移动。 向量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向量的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的长度:向量的大小也是向量的长度(或_____),记作_________. 3.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________. 4.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如果向量的基线平行或重合,则向量平行或共线;两个非零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记作________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理解好共线(平行)向量。 6.相等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②,,a == 则a = ;③,//,//a a // ④若=,则A ,B ,C ,D 四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⑤所有的单位向量都相等;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 (一)向量的加法: 1.向量的加法的运算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向量求和的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向量的加法,不共线向量或共线向量;模长之间的不等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是首,尾是尾,首尾相连” 例1.已知AB=8,AC=5,则BC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例2.化简下列向量 (1)+++ (2))()()(+++++ (2)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当两个向量是同一始点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a + 是以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如图: 例1.(09 山东)设P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P BA BC 2=+,则 A.0=+ B.0=+ C.0=+ D.0=++ 例2.(13四川)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λ=+ ,则.______=λ (3)多边形法则 2.向量的加法运算律:交换律与结合律 (二)向量的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