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我国水生态足迹研究进展_张义

迹、 淡 水 生 态 足 迹、 水 污染生 态足 迹 三 部分, 后两 中 水 资 源 生 态 足 迹。 可 部分大致相当于 文 献 [ 5] 看出水资源账户并非新增加的账户而是对原来水 域 - 渔业账户的 扩 充 。 文 献 [ 就是按这 2, 1 2, 1 3] 种账户分类进行计算和分析 。 水生态足迹定 义 是 不 断 完 善 的 , 由维持人类 消耗的水产品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到维持水 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面积 。 其账户的 内 容 也 是 不 断 扩 大 , 由最初的水
我国水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2 , 张 义1, 张合平1, 郭 琳2
( )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2.河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广西 宜州 5 4 6 3 0 0 摘要 :生 态 足 迹 是评 价 可 持续 性发 展 与 利 用的有 效 方 法 , 为对生态足 迹 的 水 域 账 户 予 以 完 善, 介绍了水生态 足 迹 内 涵 及 其 账户 的 不同 理 解 , 从理论研究 、 应用 、 影响 因 子 及 水资 源可 持续 利 用 评 价 指 标 综 述 了水生 态 足 迹 研究 成 果 , 指 出 了 基 础 理论 、 计算 模型 、 扩 展 应用 等方 面 还 存 在 不 足 , 并对 其 研究 未来 进行 了 展 望 。 关键词 :水生 态 足 迹 ;内 涵 ;账户 ;水生 态 足 迹 模型 ;基 础 理论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TV 2 1 3. 4 文献标志码 :A
1 2] 应用 AR 模型预测了广州市 等[ I MA ( 2, 2, 2) 年 的 人 均 水 生 态 足 迹, 并提出了导 1 9 9 9~2 0 0 3 2] 谭 秀 娟 等[ 采用 致此 预 测 结 果 的 主 要 因 素 ;
虚拟水与水足迹国际动态与前沿研究

虚拟水与水足迹国际动态与前沿研究水资源所龙爱华,邓晓雅,赵旭,马忠前言人类活动会消耗和污染大量的水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消耗了大部分的水资源,还有相当一部分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常伴随着特定的人类活动,如灌溉、洗浴、洗涤、清洁、冷却及加工等。
一般认为,总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染是各种独立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活动之和。
然而,只有很少的人会关注这样一种事实:水资源的总体消耗和污染最终是与商品消费类型和数量以及提供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经济的结构密不可分的。
之前,在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和实践中,人们很少想到在整个生产和供应链中研究水的消耗和污染,只有少数人意识到水的消耗和污染量以及其时空分布会受到生产和供应链的组织方式及特征的深刻影响,并与最终消费的产品相关联。
研究表明,揭示产品背后的虚拟水有助于理解淡水资源的全球属性及消费和贸易对水资源使用的影响。
这种深入的理解将为更好地管理全球水资源打下基础。
在全球高耗水产品贸易不断增长的推动下,淡水资源快速转变为一种全球资源。
除了地区市场外,高耗水产品如农产品、畜产品、天然纤维和生物能源等还存在一个全球市场,全球贸易使得水资源的使用和消费者在空间上分割开来。
以棉花为案例,从产地到最终产品,棉产品的生产要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
这些阶段对水资源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种生产阶段通常发生在不同地区,而最终消费往往又发生在其他地区。
例如,马来西亚不生产棉花,但从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进口原棉,然后在其纺织工厂内加工棉质服装,并出口到欧洲市场。
因此,棉花最终产品的消费对全球水资源的影响只有通过考察其供应链并追溯到初始产品才能得以实现。
可见,揭示消费和水资源使用背后的联系,有助于确认促进变革的新动因并为新的水资源治理战略奠定基础。
最终消费者、零售商以及食品工业和贸易者这些与高耗水产品相关联的群体,以往处于水资源治理的视线之外,如今将成为潜在的“改革参与者”,其角色不仅是直接用水者,也是间接用水者。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李菊
【期刊名称】《云南水力发电》
【年(卷),期】2024(40)2
【摘要】基于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云南省2005-2020年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云南各用水指标中,生产用水占比最高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占比较小并呈逐年增大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2011年前波动较大且变化规律不明显,2011年后呈缓慢增长状态;水资源生态盈状况良好,水资源压力指数较低,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2005-2011年下降较快,之后几年下降趋势平缓。
【总页数】5页(P38-41)
【作者】李菊
【作者单位】云南开放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大理州水资源利用评价
2.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云南省
2000~2013年水资源评价3.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云南省农业水资源承载力DEA模
型评价4.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楚雄州水资源利用评价5.基于水足迹理论和LMDI 模型的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9, 8(3), 234-241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jwrrhttps:///10.12677/jwrr.2019.83028Research Progress on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Zeliang Dong, Xianhui Pan*, Jing You, Zongyu Li, Jianmei WuThe Institut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MNR (Tianjin), TianjinReceived: May 7th, 2019; accepted: May 22nd, 2019; published: May 31st, 2019Abstract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is a new technology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it will help people to use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n the paper, the utilization status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alyzed briefly. The method of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is summarized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theory.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ater footprin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s reviewed. The important field of water footprint research in the future is sug-gested.KeywordsWater Resources, Water Footprint, Life Cycle, Assessment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董泽亮,潘献辉*,尤菁,李宗雨,吴建梅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收稿日期:2019年5月7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31日摘要水足迹评价是一种衡量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新技术,有助于人类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关于中国水足迹研究综述

或动物 产品 , 而较 少涉 及 工业 用 水 或第 三 产 业 用水 , 尤 其
是生态 环境用 水 。对 工 业产 品水 足 迹 的计 算 多 为估 计 或
忽略不 计 , 原 因可 以归 纳 为 以下 三点 : 工 业 产 品 的种
2 . 2 研 究时 空尺度
水足 迹具 有空 间性 , 空 间位置 的差 异 和空 间分 布 的大
生态 环境用 水 。 已有关 于工 业 和第 三产业 水 足迹 的
小 都会影 响人 类 的活动方式 , 从 而影 响区域 的水足 迹 。国
际上水 足迹研 究的 空 问尺 度 有全 球 、 国 家或 区域等 多种 。 且随着 国家 尺度研 究 的 日趋 成 熟 , 研 究 技术 的 日益 发展 , 以及 流域水 资源管 理 的地 位 日显重要 , 已有越 来越 多 的水 足迹研 究在较 小空 间尺度 内进行 或采用 流域 尺度 , 如 对 L a k e N a i v a s h a流域 、 G u a d i a n a i f v e r 流域 等 的研 究 。当前
中 国人 口 ・ 资 源 与环 境
2 0 1 3年
第l 1期
水足迹 研究开 拓 了虚拟水 研究 的新领域 , 是虚 拟水 研究 的
一
同时 , 关于 我 国水 足迹 的研 究对 时 间维 度 的划 分仍 不 够科 学 。时 间上 , 目前 对我 国水足迹 的研究 多基 于 年平 均 水平 , 而 实际上 我 国水 资源 在 时 间上 分 布不 均 , 且不同月
结构 变化 、 水 足迹 的影 响 因素 、 基 于水 足 迹 的流 域 生态 补 偿 等。 目前 国 内外 水足 迹 的研 究取得 了一 定 的进展 , 这里 将从研 究 区域 、 空 间尺 度 、 对象 、 定量 研 究方 法 、 内容等 多 个 角度对 其进行 归 纳 比较 , 总结 我 国该 方 面 研究 的缺 陷 , 并结 合我 国实情 , 对 我 国水 足迹研 究 的发展提 出建议 。
水足迹研究进展

水足迹研究进展马晶;彭建【摘要】水为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科学管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水足迹作为一种全面核算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真实占用的综合指标,将人类消费终端与水资源利用密切关联,为维护流域水资源安全、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当前国际水资源管理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明确水足迹及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水足迹与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异同,明晰了过程、产品及区域等不同研究对象的水足迹核算方法,系统梳理了产品和区域水足迹评价、基于水足迹的区域水资源安全研究、区域水足迹可持续性分析等水足迹主要研究内容的近今进展,并展望了进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即水足迹综合研究、水足迹评价不确定性分析、水足迹与物质流核算的关联研究,以及基于足迹整合的可持续发展多维测度等.【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8【总页数】9页(P5458-5466)【关键词】水足迹;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进展;展望【作者】马晶;彭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水是人类生产生活最为重要的物质与能量源泉,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持续充足供给。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而水资源的使用和消费一方面体现在实体水的使用,这一点被大众广泛认知;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与人类消费终端密切联系,这一点却极少有人认识到[1]:由于水资源是许多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水以“看不见”的形式蕴藏在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对这些产品消费的同时,便以虚拟水的形式消费了水资源。
早在1992年1月,都柏林水与环境国际会议(ICWE)发表的《都柏林宣言》中就指出,水(尤其是淡水)是一种有限和脆弱的资源,对其开发和管理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而由于水的各种用途都具有竞争力,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应被视为经济商品[2]。
产品水足迹研究及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产品水足迹研究及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产品水足迹研究是当前水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文章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从纺织品“生态工业链”的角度,讨论了纺织品“水足迹”及其核算方法。
The research on water footprint of industry products is one of the focuses in current water resource field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from textile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water footpri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lculating procedure.水资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 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4 亿km3。
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比较匮乏。
目前,全世界26 个国家约2.32 亿人口已经面临缺水,约1/5 的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水资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
在当前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水资源合理、高效、充分的利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解决严重威胁和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刻不容缓。
一、水足迹的概念解决世界性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不仅需要使用开源节流等传统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要在水资源应用的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
“虚拟水”、“水足迹”等相关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的关注。
水足迹(water print)的概念是荷兰水资源专家Hoekstra 在虚拟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以描述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其核心思想来源于1992年加拿大经济学家William 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的理论。
水足迹发展现状及应用

水足迹发展现状及应用1.引言- 水足迹的定义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水足迹的发展现状- 水足迹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目前水足迹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水足迹研究的差异与不足3.水足迹的应用- 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水足迹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 水足迹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4.水足迹的挑战和展望- 水足迹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可靠性- 水足迹的定量化和区域差异- 未来水足迹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5.结论- 总结水足迹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展望未来水足迹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提出未来水足迹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第一章:引言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也是所有生物体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矛盾。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水足迹是衡量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了人类在生产、消费和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影响。
而水足迹的研究和应用就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本论文旨在探讨水足迹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分析目前研究成果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挖掘其在实践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水足迹问题的可行方案。
第二章:水足迹的发展现状A. 水足迹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水足迹的概念源于2002年,由荷兰大学的阿拉瑞克·赫凯曼(Arjen Hoekstra)首次提出。
起初,水足迹的定义只是代表水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综合指标。
当前,根据UNCTAD和FAO的解释,水足迹是指“一个产品全生命周期消耗的淡水量,包括在制造该产品的过程中使用的水、生产该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水处理量,以及消费者使用和回收该产品所需的淡水量”。
值得注意的是,水足迹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改进。
B. 目前水足迹的研究现状水足迹的研究领域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国家、地域和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水足迹分析;二是以产品为研究对象的微观水足迹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9, 8(3), 234-241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jwrrhttps:///10.12677/jwrr.2019.83028Research Progress on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Zeliang Dong, Xianhui Pan*, Jing You, Zongyu Li, Jianmei WuThe Institut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MNR (Tianjin), TianjinReceived: May 7th, 2019; accepted: May 22nd, 2019; published: May 31st, 2019Abstract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is a new technology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it will help people to use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n the paper, the utilization status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alyzed briefly. The method of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is summarized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theory.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ater footprin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s reviewed. The important field of water footprint research in the future is sug-gested.KeywordsWater Resources, Water Footprint, Life Cycle, Assessment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董泽亮,潘献辉*,尤菁,李宗雨,吴建梅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收稿日期:2019年5月7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31日摘要水足迹评价是一种衡量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新技术,有助于人类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本文简要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现状,阐述了水足迹理论的内涵,总结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水足迹评价方法,综述了水足迹量化评价及其应用领域内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董泽亮(1984-),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分离膜检测及评价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
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关键词水资源,水足迹,生命周期,评价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Wuhan University.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和污染大量的水资源,水资源危机是人类发展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水资源稀缺和水质恶化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争论的焦点。
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基础。
传统的工农业生产过程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生产者或水资源利用者往往会忽略对水资源自身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量化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及与水相关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开发一种科学、通用的水资源利用评价技术,以规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为行业、区域、国家和全球层面制定水资源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水足迹评价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
荷兰水资源专家Hoekstra于2002年在虚拟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水足迹”的概念[1]。
虚拟水最早在农业生产领域被提出用于表达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量,后被扩展为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2]。
虚拟水考虑到了生产过程中整个产品系统的用水情况,但对排放所产生的水劣化足迹关注较少。
水足迹的提出不仅核算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水资源的输入,还充分考虑了输出对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影响。
狭义的水足迹定义是指一种产品(商品或服务)整个生产供应链中的用水量之和[3];广义的水足迹是指用于量化与水相关潜在环境影响的指标,考虑对所有环境相关属性,即与水相关的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自然资源属性的影响[4]。
与前些年提出的碳足迹一样,水足迹亦属于生态足迹的范畴,其核心思想均源自加拿大经济学家William在1992年提出的“生态足迹理论”[5],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影响,都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水足迹概念的提出,量化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拓展了传统水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从消耗水与生产过程密切程度的角度来说,水足迹包括直接水足迹和间接水足迹。
直接水足迹是指产品系统生产运行中的直接取水;间接用水是指供应链原材料、能耗、同化吸收排放等产生的水足迹。
水足迹不仅体现消耗的水量数据,还体现水源类型、污染类型、污染量等多层面的指标。
从这个角度来说,可将其分为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灰水足迹三部分。
蓝水足迹是指产品系统运行过程中对蓝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绿水足迹是指对绿水资源(地表和土壤中不径流的水)的消耗;灰水足迹是指同化吸收产品系统排放对水资源影响所需淡水的消耗。
水足迹研究及应用领域广泛,不仅仅局限在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还体现在行业布局、区域发展以及国家水质资源战略规划等方面。
从研究领域的角度可将水足迹分为产品水足迹、行业水足迹、区域水足迹、国家水足迹等。
产品水足迹属于微观领域的水足迹,是我们最早研究,也是相对来说研究比较成熟的领域,其研究成果能为我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改革生产管理制度提供指导性建议。
行业、区域、国家等宏观领域的水足迹研究能够为与水相关的行业布局、区域发展、国家规划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依据研究目的和范围的不同,在水足迹分析和评价过程中,既可以综合评价人类活动对与水相关环境的潜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在影响,也可以研究影响类型中的某些方面。
前者称之为综合水足迹,后者称为非综合水足迹。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足迹即为综合水足迹,其研究评价内容更全面科学。
非综合水足迹的类型较多,有水可利用性足迹、水劣化足迹等[4]。
水可利用性足迹如果只考虑水量,也称为水稀缺足迹。
水劣化足迹包括水富营养化足迹、水酸化足迹、水生态毒性足迹等。
2. 水足迹评价方法作为水足迹评价的国际标准方法,水足迹网络组织(WFN)于2011年出版的《水足迹评价手册》一直以来都是科研人员和水相关资源管理者开展水足迹评价的指导性方法[6],是全球首部有关水足迹评价的国际标准手册。
它详细阐述了水足迹的概念和开展水足迹评价的过程,介绍了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灰水足迹、产品水足迹、企业水足迹、国家水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实用性较强。
规定了实施水足迹评价过程的四个阶段包括设定目标和范围、水足迹核算、水足迹可持续评价和制定水足迹响应方案。
对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另一种开展水足迹评价的方法,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4年发布的国际标准《ISO14046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ater footprint-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更全面的水足迹评价方法[7]。
ISO14046规定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开展产品、过程和组织水足迹评价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指南。
与WFN水足迹评价注重“水用量”相比,ISO水足迹评价充分考虑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评估,其评价内容更科学全面。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也陆续发布实施了GB/T 33859、GB/T 24040、GB/T 24040等多项有关生命周期和水足迹评价领域内的标准[4] [8] [9]。
下面以产品水足迹评价为例,上述标准为参考,总结归纳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开展水足迹评价的具体过程。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的水足迹评价以产品周期为视角,焦聚与水相关的环境影响,实施过程中包括研究目的和范围、水足迹清单分析、水足迹影响评价、结果解释四部分内容。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水足迹评价的完整过程。
如图1。
Figure 1. Four stages of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图1. 水足迹评价的四个阶段2.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为保证水足迹评价的透明准确,在水足迹核算前必须明确说明研究目的和范围。
研究目的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理由、应用意图等内容。
研究范围应与研究目的相一致,其内容包括产品系统及边界、功能单位、数据质量要求、数据分配原则、取舍准则,影响评价方法和影响类型等。
水足迹研究过程具有反复性,为了保证研究过程的一致性和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其它阶段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调整研究范围和目的。
作为一种耗水分析手段,水足迹评价可以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某个特定过程,如生产过程的水足迹,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也可以关注产品消费过程的水足迹,而边界条件的界定就是确定水足迹评价包含哪些单元过程以及输入输出的空间尺度。
确认产品系统、划定边界条件、确认采集数据范围是下一步开展水足迹核算分析的基础。
原则上凡是对产品系统水足迹有显著贡献的环节都需要进行核算。
2.2. 水足迹清单分析水足迹清单分析就是量化产品系统内各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包括直接用水和间接用水[10] [11]。
直接用水数据包括用水量、水源类型、水质参数、用水方式等;间接用水数据包括原材料、能耗、能量种类和来源、排放等。
数据要求原则上应采集生产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当原始数据无法收集或数据经审定不准确时,可使用来源于文献资料、计算数据、模型预测等二手数据。
在水足迹核算过程中,物料和能量的回收利用不应被核算在水足迹的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