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
3种活血化瘀药对实验性血瘀证模型大鼠作用的比较研究

3种活血化瘀药对实验性血瘀证模型大鼠作用的比较研究李伦;刘琳;李传钰;赵瑛【摘要】目的:通过对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作用的分类对比研究,探讨活血化瘀药功效级差的现代科学本质.方法:冰水浸泡加药物法建立大鼠血瘀证模型,以肠系膜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为指标,研究3种不同功效的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三棱活血化瘀作用的差异.结果:川芎、丹参、三棱均可以增加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交叉点的个数、微静脉的血管直径、血流速度(P<0.05);减少血栓湿重、干重、血栓长度、血栓指数及聚集的血小板数(P<0.05).其中三棱在改善血流速度,血栓干重方面作用最强(P<0.05),三棱与丹参在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川芎(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的功效级差在大鼠血瘀证模型的改善方面得以印证,在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方面,破血逐瘀药作用最强;活血散瘀药作用次之,在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和血行血药.【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1(039)006【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功效级差;血瘀证;川芎;丹参;三棱【作者】李伦;刘琳;李传钰;赵瑛【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根据功效对中药进行分类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同类药在功效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如活血化瘀药就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可以分为活血行气、活血散瘀、破血逐瘀药。
现代医学对按传统方法分类的中药,如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研究很多,基本药理作用较清楚,但对每一类药中的药物对比研究明显不够。
因此本实验分别选取3种不同活血化瘀药的代表药,即活血行气药川芎、活血散瘀药丹参及破血逐瘀药三棱,通过观察它们对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比较这些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差异,为传统中医对级差的认识提供现代实验依据。
妇科活血止痛颗粒对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妇科活血止痛颗粒对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妇科活血止痛颗粒对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淤模型组,妇科活血止痛颗粒低剂量组(0.23g/kg)、中剂量组(0.46g/kg)和高剂量组(0.92g/kg),每组10只,全部动物以标准饲料喂养,3次/d,对照组和血淤模型组大鼠每日末次喂食后1h以10mL/kg 生理盐水灌胃,低、中高剂量组每日末次喂食1h后按0.23、0.46、0.92g/kg剂量给予妇科活血止痛颗粒混悬液灌胃,灌胃容量10mL/kg,共10 d。
第10天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的其他组动物均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浸泡建造急性血淤模型,造模结束18h后,股动脉取血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
结果血淤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和中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低中剂量组明显低于血淤模型组(P<0.05或P<0.01);血淤模型组大鼠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红细胞压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低于血淤模型组(P<0.05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积低、中剂量组大鼠均低于血淤模型组(P<0.05或P<0.01)。
结论妇科活血止痛颗粒对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状态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妇科活血止痛颗粒;血液流变;慢性盆腔炎妇科活血止痛颗粒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由当归、白芍、红花、郁金、桃仁等27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现处于临床前应用研究阶段。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妇科活血止痛颗粒对血液流变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雌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0)g,甘肃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证号:SCXK(甘)2004-0006。
健脾化瘀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健脾化瘀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刘建平;胡冬菊;宗全和;陈志强;牛兵占【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4(24)7【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化瘀中药对大鼠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进而阐明其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 ,随机分为4组 ,即空白组 (灌服生理盐水 )、模型组 (灌服生理盐水 )、雷尼替丁组 (灌服雷尼替丁 )、中药组 (灌服健脾化瘀中药 )。
用HE染色法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黏膜进行定量观察 ,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血清及胃黏膜的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含量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蛋白表达。
结果中药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模型组及雷尼替丁组 (P <0 0 5或P <0 0 1) ,中药组及雷尼替丁组胃黏膜组织的EGF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1) ,中药组胃黏膜EGF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 (P <0 0 5 )。
结论健脾化瘀中药可能是通过EGFR介导来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 ,抑制胃酸 ,改善胃黏膜微循环 ,从而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
【总页数】3页(P635-637)【关键词】健脾化瘀;中药;大鼠;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受体;放射免疫【作者】刘建平;胡冬菊;宗全和;陈志强;牛兵占【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31;R243【相关文献】1.健脾清热化瘀药对胃溃疡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J], 包永欣;吕冠华;赵金婷;李海泉2.健脾化瘀清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J], 张永锋;吴正治;贾秀琴;谭永港;赵燕萍3.健脾化瘀中药联合西药对患者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J], 杨小明;杨雯;孟红果4.疏肝健脾法对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J], 谢斌;郑林华;楚瑞阁5.复方中药安胃汤提高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机制 [J], 林寿宁;韦维;黄贵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脾活血中药对胃溃疡大鼠H+,K+-ATP酶及壁细胞胃泌素

健脾活血中药对胃溃疡大鼠H+,K+-ATP酶及壁细胞胃泌素的影响研究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症状为胃部疼痛、饱胀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为抗酸药物及抗生素,然而这些药物常常存在副作用或者耐药性,因此为了治疗胃溃疡,人们开始寻求中药的帮助。
为了研究健脾活血中药对胃溃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常用的红枣、当归、白芍、川芎、川断、三七等材料,制成健脾活血中药,用于治疗胃溃疡大鼠,并测定了其对H+,K+-ATP酶及壁细胞胃泌素的影响,以下是研究成果。
一、实验设计本研究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胃溃疡组和健脾活血组。
对照组为20只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胃溃疡组为40只大鼠,采用40%醋酸刺激法制作胃溃疡模型。
胃溃疡组的大鼠随机分成H+,K+-ATP酶实验组、壁细胞胃泌素实验组和无处理组。
健脾活血组为40只大鼠,采用胃溃疡模型后灌胃健脾活血中药。
实验持续14天,每天给药1次,每次0.5毫升,最后解剖大鼠并取样。
二、结果(一)对H+,K+-ATP酶的影响红枣、当归、白芍、川芎、川断、三七中药均有降低H+,K+-ATP酶的活性的作用。
而在治疗胃溃疡大鼠的健脾活血组中,H+,K+-ATP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二)对壁细胞胃泌素的影响红枣、当归、白芍、川芎、川断、三七中药均有增加壁细胞胃泌素的分泌的作用。
而在治疗胃溃疡大鼠的健脾活血组中,壁细胞胃泌素的分泌显著增加。
三、讨论H+,K+-ATP酶是存在于胃黏膜细胞上的一种重要的酶,其主要作用是分泌H+,K+,参与胃酸的产生。
因此,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通过抑制H+,K+-ATP 酶的活性来调节胃酸分泌。
本研究发现,健脾活血组的大鼠H+,K+-ATP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健脾活血中药可降低胃酸的分泌。
壁细胞胃泌素则是一种在胃黏膜细胞中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胃酸分泌。
因此,当壁细胞胃泌素分泌不足时,可通过调节其分泌来控制胃酸分泌。
本研究发现,健脾活血中药能够显著增加壁细胞胃泌素的分泌,表明健脾活血中药可以有效地调节胃酸分泌。
活血化瘀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活血化瘀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杜群;王汝俊;徐勤;巫燕莉【期刊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020)002【摘要】[目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上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CA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对综合法制作的CAG大鼠模型给予活血化瘀中药预防及治疗.CAG的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采用AgNO3染色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采用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免疫组化标记(LSAB)法,细胞凋亡检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结果]CAG大鼠的胃粘膜细胞AgNOR计数、PCNA指数及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活血化瘀中药预防和治疗组对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通过对CAG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改变进而恢复CAG的细胞及腺体数目是其防治CAG的作用机理之一.【总页数】4页(P136-139)【作者】杜群;王汝俊;徐勤;巫燕莉【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2【相关文献】1.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J], 余晓辉;何珍;张雯娟2.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组织中巨噬细胞和凋亡细胞数的变化及活血化瘀中药的影响 [J], 徐邦生;蔡云平;朱建华;李奕3.环巴胺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凋亡机制 [J], 丁婧;李荣;胡向阳;蔡莉;张晓亮;汪巧4.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J], 余晓辉;黄光英;陆付耳5.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因子的影响[J], 朱景茹;洪银洁;黄婉仪;张斐;涂文玲;杨宗保;甘慧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活血化瘀胶囊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中药活血化瘀胶囊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郭蓉晓;王枢;易明娟;李娟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年(卷),期】1999(14)1
【摘要】采用不同发病机理的消化性溃疡模型,观察中药活血化瘀胶囊的抗溃疡作用。
结果溃疡指数均能显著降低,对胃粘膜有明显保护作用,并可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蛋白酶排出量;增加胃粘膜血流量,缩短出血时间;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活血化瘀胶囊;消化性溃疡;实验研究;中医药疗法
【作者】郭蓉晓;王枢;易明娟;李娟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R259.731
【相关文献】
1.活血化瘀中药抗小鼠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J], 凌立君;曾莉;陆茵;朱海清;王爱云;林娜;易洪刚
2.单味活血化瘀中药抗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概况 [J], 钟丽娟;王婷;何紫阳;晏子友
3.白族药保元胃康胶囊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J], 张红宇;段兴;高菊珍
4.八味肉桂胶囊抗消化性溃疡作用实验研究 [J], 张小超;陈鹏;何波;沈志强;姚荣成
5.活血化瘀中药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进展 [J], 王帝;王光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血化瘀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活血化瘀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门诊患者17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
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果胶铋片+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腹痛、烧灼感、反胃、反酸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活血化瘀法;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在国内的消化系统疾病类型中,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据调查发现国内有大约10%的人口曾经或正在患有消化性溃疡[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闷胀、嗳气、食欲减退,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消化性溃疡与消化壁的屏障功能、幽门螺杆菌、黏膜微循环、遗传、年龄、饮食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为对症治疗,但是当前缺乏有效的对症治疗药物[2-3]。
祖国医学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治疗药物也较多,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比较广泛[4]。
本研究为此具体探讨了活血化瘀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5月本院社康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76例。
入选标准: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都有腹痛症状;受试者知情同意;无严重并发症。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
对照组:男50例,女38例,年龄18~70岁,平均(48.63±8.25)岁;病程1个月~18年,平均(7.13±1.33)年;发病部位:胃溃疡38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食管溃疡5例,复合性溃疡15例。
2味中药复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味中药复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徐仙赟;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潘明倩;范小娜【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目的]观察2味中药复方(LWZY)抗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预防性灌胃给药,以胃黏膜的损伤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评价2味中药复方药剂对各动物模型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西米替丁及LWZY各给药组对阿司匹林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无水乙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无水乙醇模型中的血液值;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 <0.05;P <0.01),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模型中的血液值,模型组PT、FIB、APTT、TT值较正常组比较略有升高,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TB值有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 <0.05;P <0.01),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模型中的血液指标中模型组PT、FIB、APTT、TT值较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APTT、TF值有明显降低(P<0.05;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WZY 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有一定的体内促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凝血因子以及调节激素水平有关.【总页数】3页(P2636-2637,2719)【作者】徐仙赟;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潘明倩;范小娜【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1;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相关文献】1.葛根素对镉致大鼠生长性能和血液学指标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汪纪仓;林霖;张才;王宏伟;刘凤军;杨自军2.24味有毒中药长期给药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J], 张智;闪增郁;向丽华;陈燕萍;于智敏;吕爱平3.民间二味中药复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 [J], 廖一群;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范小娜4.中药复方五味冲剂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J], 路承彪;黄明明;张近芳5.二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诱导的血液指标的影响 [J], 丁冶春;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范小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n l h n s d cn o p as w r n e c o p Mo e r u i a i e e me iie g u ,8 rt e e i a h g u . d lgo p,r n t i e a d t d t n lC ie e me i i e o C r r a i dn n r i o a h n s d cn i a i
8只。模型组 、 雷尼 替丁组及 活血化瘀 中药组建立 乙酸致 胃溃疡 大鼠模 型, 空白对照组 常规饲 养。造 模后 第
3d 雷尼替丁组及活血化瘀 中药组分别予盐酸雷尼替丁胶 囊悬浮液、 , 活血化瘀 中药方 0 0 L k .5 m / g灌 胃, 空白
对照组及模 型组予等容 积 0 9 . %氯化钠注射液灌 胃, 续 1 。各组 大鼠末 次给 药后 , 连 4d 禁食 2 , 4h 测定 G B 、 M F
t g b o d a d d s e r g sa i o a t cmu o a lo o o t t c t cd—id c d g s cu c r M e h d i l o n ip a i t s n g s i c s l o d f w f a h a e i a i n n s r b l r wi c n u e a t le . i r to s 3 sa aswee rn o y d vd d i t o r go p ,n mey c n r lgo p,mo e o p,r nt ie a d t d — 2 wi rrt r a d ml i ie n o f u r u s a l o t ru t o d lg u r a i d n n r i i a
溃疡损 伤指数 、 血浆 内皮素 ( T 及血清和 胃黏膜组 织一氧化 氮( O) 量。结果 E) N 含 与空 白对照组 比较 , 型 模 组和 雷尼替 丁组 G F明显降低 ( < .5 , 浆 E MB P 00 )血 T明显升 高( < .5 , P 00 ) 而活血 化瘀 中药组 无明显 变化 (P > .5 。活血 化瘀 中药组 G B 、 T与模型组 比较 差异均有 统计 学意义 ( <0 0 ) 且改善优 于 雷尼 00 ) M FE P .5 , 替丁组(P < .5 。雷尼替丁组和活血化瘀 中药组溃疡损伤指数 均明显低 于模 型组(P < .5 。雷尼替 丁 00 ) 00 ) 组与活血化瘀 中药组溃疡损伤指数 比较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 .5 。活血化瘀 中药组血 清及 胃黏膜组 织 P 00 ) N O含量与空白对照组、 模型组及 雷尼替丁组 比较均 明显升 高(P < .5 。结论 00 ) 活血化瘀 中药通过减 少大 鼠血浆 E T含 量 , 增加血清及 胃黏膜组织 N O含量 , 改善 G F, 而达到促进 溃疡愈合 的 目的。 MB 从
( 河北 省石 家庄 市 中医 院内分 泌科 , 河北 石家庄
【 摘
制 。方 法
005 ) 50 1
要】 目的
观察 活血化瘀 中药对 乙酸致 胃溃疡 大鼠 胃黏膜 血流 量( M F 的 影响 , G B) 并探 讨其机
将3 2只 Wia 大 鼠 随机 分 为 4组 , sr t 即空 白对 照 组 、 型组 、 尼 替 丁 组 及 活 血 化 瘀 中药 组 , 组 各 模 雷 每
ci l y S iaha gH @i rdtn l hns Mein , ee Poi e S i zu n 50 l r oo , hizun o mlfTa ioa ie dc n g j o i C e i H bi r n , h i ha g00 1 e vc j a
【 bt c O j t e T b r e fc adm cai fr i nl h e ein f ea i — A s at r 】 b cv o s v t f t n ehn m o tdi a Ci s m d i rh cv ei o e eh ee s a t n e o c eo t ta
【 关键词】 胃溃疡; 黏膜; 胃 血流速度; 疾病模型, 动物; 活血; 中药疗法; 一氧化氮
【 类号】 R 3 ; 2. ;5 . ; 8.1 【 中图 , ・ 一Y R 2 4 71 R 3 6 文南 牙 2 3 4R312 1 5 识码】 A 【曩罄 号】 11 292 1 7 1 0 章赢 ( —6 ( 1 0 —0 3 1 1 0) ( 2 鼹一
S u y o r d to a i e e m e i i e f r t e a tv tn l o n i p a i g sa i n g s rc mu o a l o t d ft a i n lCh n s d cn o h c i a i g b o d a d d s e rn t sso a ti c s l o d i b
l f tv haei ai n u e a r l B I i l LUJ n i Z A GSui Dp r n n o f w o a 、 t ct cd—id cdg t cucr A J n , I i pn , H N hj . eat etfE d — o r i c si e ae a g n m o
15 08
河北 中医 2 1 年 7月第 3 01 3卷第 7期
H bi C Jl 2 1 , o 3 , o7 ee JT M, y 0 1 V l 3 N . u
活血 化 瘀 中药 对 乙酸致 胃溃 疡 大 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胃黏 膜 血 流量 的影 响 ※
白建 乐 刘建 平 张 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