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疑难病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案中医PPT课件

病案中医PPT课件

-
8
5.李某,男,28岁,干部
3天前因劳动出汗,脱衣吹风后,发热微 恶寒,体温高达39.5℃,汗出不畅,头胀 痛,咳嗽,痰黄而粘,流黄涕,口渴欲 饮,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表证、热证
-
9
6.张某,70岁
咳嗽气喘反复发作24年,怔忡,唇舌紫 暗,尿少,下肢微肿,畏冷肢凉,舌淡 胖,苔白滑,脉弱而迟。要求用表里寒 热虚实阴阳进行辨证。
-
2
2.杨某,男,19岁,学生
自诉昨晚以冷水淋浴,今晨起感头晕头 痛,身发热,稍恶寒,体温38.7℃,舌淡 红,苔白欠润,脉浮数。给服APC一片, 药后已有汗出,头痛已除,恶寒已减轻, 但仍觉身热,且有口渴,小便短黄,体 温38.1℃,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数有力。
-
3
分析:病起于冷水淋浴,本为感寒,但因 患者年轻体壮,阳气本盛,现寒邪外束, 肤表郁闭,阳不得散,故虽因于寒,病 却迅速化热,而成为热重寒轻,脉浮而 数的表热证。给服APC后,虽汗出表解, 但体内之阳热未除,热盛必伤津,故仍 有身热、口渴、尿黄、脉数、舌红、苔 黄而干等症。
血虚头晕
-
24
分析:患者病程已半年有余,病源于难产 失血过多,血液亏虚,不能上荣头目, 脑失血养故见头晕,不能上荣面部故见 面色淡白,唇色浅淡;血虚胞宫失养故 月经量少色淡;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 则神魂不宁,故心悸;血虚筋脉失其濡 养故手足发麻;血虚则不能生气所以出 现食少、神疲等气虚的症状;脉细弱则 是血虚的征象。
-
29
22.林某,女,60岁 患者皮肤多处出现紫斑点,时见齿衄,烦
躁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名:紫斑(肌衄) 证型:血热妄行
-
30
证候分析:热壅脉络,迫血妄行,血出于 肌腠之间,故见青紫斑点;热毒损伤齿 处脉络故见齿衄;内热伤津则口渴,便 秘,烦躁,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为 实热征象。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课堂PPT)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课堂PPT)
3
答:
• 主诉:神志昏糊,半身不遂1天。 • 证名:肝风内动证(肝阳化风证)。 • 病机分析:患者年事已高,高血压病十余载,肝
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血随气逆,亢扰 于上,故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夜不成寐;腰 为肾之府,肝肾阴亏,故见腰膝酸软。 • 饮酒及恼怒,使阳亢化风,气血随风上逆,故见 剧烈头痛;肝风夹痰蒙蔽清窍,则见神志昏糊, 喉中痰鸣,呼吸气粗;风痰窜扰经络,经气不利, 则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绛,苔黄厚腻, 脉弦滑数,为风阳痰浊内盛之象。
10
病案分析六
• 肖某,女,31岁,已婚。就诊时间:2002 年2月1日。3年前因“人工流产”后未能及 时休息,经常感觉心悸,气短,自汗,活 动后加重,腹胀纳呆。虽经中西药治疗, 症情未能明显改善。近半年来,心悸怔忡, 失眠多梦,眩晕,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大便溏泄,月经先期,淋漓不 尽,舌质淡白而嫩,脉细弱。
4
病案分析三
• 杨某,女,31岁,1月前因母亲病故而悲伤 过度,近半月来时感胸胁脘腹胀闷疼痛,喜 太息,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 之不出,每于思母之时诸症加重。此次月 经未能按期而至,乳房作胀。舌苔薄白, 脉弦细。
5
答:
• 主诉:胸胁脘腹胀闷疼痛伴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半 月。
• 证名:肝郁气滞证。 • 证候分析:由于情志因素,肝失疏泄,经气不利,
不化,以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脾气 亏损,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不足,心失所 养,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头目失养, 则眩晕;脾虚不能统血,则可见月经量少 色淡,淋漓不尽.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脉 细弱等,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2
病案分析二
• 李某,男,65岁。2005年4月7日初诊。患 者高血压病十余载,平素经常头晕胀痛, 面红目赤,心悸肢麻,腰膝酸软,夜不成 寐。昨晚饮酒后,因事恼怒,突然剧烈头 痛,随即神志昏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舌红绛,苔黄厚腻, 脉弦滑数。

中医病例讨论ppt课件

中医病例讨论ppt课件

病例特点
辅助检查: 血小板相关抗体三项检测(今年 7 月广州市儿童医院):




PA-IgG:6.57%,PA-IgM:3.23%,PA-IgA:1.08%。 血 常 规 : WBC:8.79×10e9/L , NE:42.3% , LY:48.3% , RBC:5.12×10e12/L,HGB:134g/L,PLT:64×10e9/L。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80。 凝血3项:凝血酶原时间:10.2s,凝血酶原活动度:133%, 凝血酶原国际化单位 :0.86 ,纤维蛋白原 :2.44g/L ,部 分凝血活酶时间:23.60s。 找红斑狼疮细胞(LEC):未发现。血沉、CRP、ASO、RF 无异常。 输血4项、肝肾功能无异常。
现代医家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ITP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较为统一,多认为是肝、脾、
肾三脏虚损为本,以热和瘀为标。其中,虚有气虚、阳虚之分, 热有实热、虚热之别;热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成瘀血,瘀血 阻络,又可诱发或加重出血。 结合现代分期认识:(1)ITP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多因外 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至火盛动血,灼伤脉络,临床以实证为主。 (2)部分实证病例随病情发展火热之邪耗气伤阴可转为慢性。 (3)部分病例开始即为慢性,脾肾亏损为其发病基础。慢性ITP 则多因气血亏虚,不能统血而发病,以脾肾亏虚最常见。 慢性ITP的两个病机关键是“气虚”和“血瘀”:气虚是导致生 血不足的根本原因,血瘀是气虚亏损的病理变化,单用补气则瘀 血不去新血不生,仅用活血则易伤正气或加重出血,故宜益气活 血同用。
西医诊断
慢性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讨论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中医病案分析-PPT课件

中医病案分析-PPT课件
法半夏、肉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 ❖ (五人二仁二伏骑龟穿半肉,踏远草) ❖ 柴胡、灸甘草、枳实、白芍
病案分析-07
❖ 叶×× ,女, 50岁, 咳血咯血,经检查无 肺结核病,常因感冒诱发,时发时止,反复5 年,近因感冒又咳血咯血,面部浮肿,午后 低热,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心烦盗汗,咽 喉干燥,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病案分析-12
❖ 周×× ,男,38岁,2011年10月30日诊。 患病毒性肝炎6年余,久治未愈,证见胁痛隐 隐,且于恼感之后胁痛明显增剧,纳减腹胀 时有嗳气,大便欠爽,小便淡黄,脉弦细, 舌质微紫,苔卜白。
病案分析-12
❖ 周×× ,男,38岁,2011年10月30日诊。 患病毒性肝炎6年余,久治未愈,证见胁痛隐 隐,且于恼感之后胁痛明显增剧,纳减腹胀 时有嗳气,大便欠爽,小便淡黄,脉弦细, 舌质微紫,苔卜白。
❖ 辩证:风热犯表
❖ 治则:疏风清热解表。
❖ 方剂:银翘散
❖ 药物: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 薄荷、淡豆豉、甘草、 桔梗、 芦根。 (10味)
病案分析-04
❖ 患者张某某,经常感心悸、头昏,头晕10余 年,近几天因家事繁忙劳累,心悸,头昏, 头晕加重,伴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失眠多 梦,舌质淡红,脉细弱。
病案分析-16
❖ 桑×× ,男,34岁,剧团编导,排尿刺痛,连及两 腰及少腹已有3年,曾经县医院确诊为输尿管结石, 先后进行了3次手术摘除结石,但术后诸症依旧存 在,近几个月来腰部两侧刺痛阵作,向下放射及于 少腹,排尿淋涩作痛,尿液混赤,舌质淡红,苔卜 黄略腻,脉弦滑数。
❖ 辩证:膀胱湿热证
❖ 治则:清利膀胱湿热。
❖ 孔某 ,男, 30岁,职员,初诊,2012年2月6日初 诊,二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短,大 便干结,舌淡,苔薄,脉细弦结代,心电图示频发 早博。

中医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1 PPT课件

中医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1 PPT课件
1、按时协助翻身并观察 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2、受压及易摩擦部进 行按摩和悬空减压处理
3、气垫床的应用
4、穿刺点部位皮肤 进行观察和防护
现阶段护理诊断
体温升高
与泌尿系感染 有关
电解质紊乱
与腹泻、禁食、 膀胱结肠瘘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
潜在并发症肌无力、心率 失常
与换气功能障 碍有关
与患者抵抗力 下降有关
营养失调
压疮与皮肤破损的预防
生活护理
1、环境及床单位 2、口腔护理 3、腹泻护理
专科护理
1、胃肠减压护理 2、吸氧护理 3、病情观察 4、尿管护理 5、用药护理
管道护理
1、氧管 2、留置导尿 23、胃管 4、静脉通道
安全防护
1、防止坠床 2、防止跌倒 3、预防压疮 4、管道堵塞
压疮与皮肤破损的预防
中医科病房
讨论目的
通过一例晚期结肠癌,转移发生结肠膀胱瘘的患者,
1 了解结肠膀胱瘘的护理
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及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
2 保证护理安全及质量
主要内容
病情简介 住院治疗及护理重点 五项重点评估 重点护理措施 目前患者的护理诊断 护理难点
病例简介
• 患者 翟光辉 • 性别 男 • 年龄 45岁 • 诊断 晚期结肠癌伴膀胱结肠瘘 • 职业 大学教师 • 入院时间 2014年3月17日
病例简介
• 病史: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7-8次/日,偶有粘液,未见明显脓液血,在武汉 中医院就诊考虑为结肠炎,予中草药口服治疗, 患者病情反复发作,2014年2月于我院中医科门 诊治疗,予以溃疡结肠炎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不 明显,近一个出现颜面浮肿及双下肢水肿,大便 平均4-5次/日,最多7-8次/日伴里急后重感。为求 进一步治疗,门诊以“溃疡性结肠炎收入院”入 院来,饮食睡眠可,小便浊,体重减轻,体力差。

中医病案分析ppt课件

中医病案分析ppt课件
2
中医诊断:眩晕 中医证型:肝阳上亢 辩证分析: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阴受损,
肝阳上亢,火随气升,上扰清窍,故眩晕耳鸣, 头痛且胀,面色潮红。肝阳妄动,内扰心神, 则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肝失疏泄,胆气上逆, 则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为肝阳上亢之征。
3
张某,女性,48岁,教师。 主诉:失眠1年。 患者1年前开始失眠,每夜入睡困难,多梦易
8
中医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风寒咳嗽 辩证分析:风寒束肺,肺失宣降,则咳嗽,
喉痒声重。鼻窍不利,故鼻塞流清涕。风寒 束表,腠理闭阻,卫外之阳被遏,故见恶寒 发热,无汗头痛,全身酸痛。风寒犯肺,肺 气不宣,故痰白而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为风寒在表之象。
9
许某,男性,47岁,建筑工人。 主诉:发热5天。 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38~
病案讨论分析
1
李某,男性,56岁,公务员。 主诉:反复眩晕1月余。
近一月患者时感头晕,眼花,但闭目则 止。伴耳鸣,口苦,失眠多梦,头痛头胀, 急躁易怒,面色潮红。无乏力、无咳嗽咳 痰、无发热畏寒等。 查体:BP:160/100mmHg,HR:85次/分, 律齐。神志清,精神可。余无阳性体征。 舌红苔黄,脉弦滑。 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等均 无殊。
苓、砂仁、陈皮、桔梗、扁 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甘草)
14
病案二
赵某某,女,51岁,干部。 主诉:胃脘胀痛反复二年,加剧一周。
患者自绝经二年来,自觉胃脘部反复 胀痛不适。情绪不稳,容易抑郁及发火, 遇烦恼则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胃纳 尚可,大便偏干。舌红苔薄白、脉弦。 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HP(-) 。
40℃),口渴,大汗淋漓,面赤心烦,伴头痛、 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关节痛。 查体:T:39.1℃,BP:128/88mmHg,HR:80次 /分,律齐。神志清,精神萎。眼结膜充血, 面、颈、上胸部潮红,口腔粘膜、胸背、腋下 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肾区叩痛阳性。 余无阳性体征。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辅助检查:尿常规 :尿蛋白++,有红细胞、 管型。血常规:白细胞偏高,血小板计数下降。 血尿素氮、肌酐值增高。血清EHF病毒抗体IgM 抗体阳性。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课件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课件
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中医诊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 诊断和治疗,如何与患者沟通等。
中医诊治心得体会分享
望闻问切:通 过观察、听闻、
询问和切脉等 手段,全面了 解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
辨证施治: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注重整 体调理和个体差
异。
针灸推拿:运 用针灸、推拿 等非药物治疗 手段,缓解患 者的不适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治案 例
感冒的中医诊治案例
案例描述:患者症 状、病史及诊断过 程
中医治疗方法:中 药、针灸等
治疗效果评估:患 者症状改善情况及 复发情况
案例总结:中医诊 治的优势与不足
咳嗽的中医诊治案例
添加 标题
案例描述:咳嗽的中医诊治案例,包括患者症 状、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中医诊治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医诊治的准确性和效率 挖掘和传承中医经典理论,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加强中医与国际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治疗方案:采用中药汤剂口服, 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 法
案例描述:患者胃痛反复发作, 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采用中医治疗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 疗,患者胃痛症状明显缓解,
生活质量提高
失眠的中医诊治案例
案例描述:患者症状、病史等详细信息
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失眠的证型
* 中医诊断:脾胃虚弱,湿邪内生
* 治疗方法:健脾和胃,祛湿化痰
案例二:糖尿病 *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 中医诊 断:阴虚燥热,气血不足 * 治疗方法:养阴润燥,益气活血

“中医疑难病诊治课件”

“中医疑难病诊治课件”

常见的中医疑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以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 碍为主要表现,对西药治疗 不佳。
乙肝合并胆汁淤积症
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胆汁淤积, 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痛风
关节炎症性疼痛,常伴尿酸 代谢紊乱,需要综合治疗。
中医疑难病的诊断方法
望诊
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搏等 判断病情和病因。
闻诊
通过闻气味、听声音等判断病 情和病因。
促进疾病康复。
3
中药治疗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用中药进行治 疗,调理气血、平衡阴阳。
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调理经络、舒缓 病痛,促进身体健康。
中医疑难病的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 眠和适当的运动。
减压放松
采取适当的放松方式,如瑜伽、 冥想等,减轻压力。
均衡饮食
饮食要均衡,摄入适量的营养物 质,多食用新鲜蔬果。
中医疑难病诊治课件
中医疑难病是指难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复杂疾病。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绍中 医疑难病的定义以及诊治方法。
概述
中医疑难病是一类复杂多变、难以解决的疾病,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临 床经验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疑难病的定义
中医疑难病指那些病因不明、病情疑难、疗效欠佳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疾病 发展缓慢、症状复杂、治疗困难。
问诊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来获 取诊断信息。
中医疑难病的治疗原则
1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 症状,个体化制定治疗方 案。
2 防治结合
注重治疗的同时,加强预 防,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3 中西医结合
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发 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 果。
中医疑病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肝功、生化肾功、血糖、降钙素原:未见明显异常。 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 185 U/L↑、肌酸酶同功酶 54 U/L↑、肌酸激 酶 1709 U/L↑↑、a-羟丁酸 968 U/L↑↑、乳酸脱氢酶 796 U/L↑。脑 钠肽BNP:N-端脑利钠肽 1919.00 p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 Aws2速。胸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肝实质回声增粗。





刘必成副主任医师: 四诊合参,本病属祖国医学"昏蒙"范畴,证 属痰浊闭窍。患者因病突发意识障碍,经抢救后仍意识不清,现在 患者呈嗜睡状,其本身体弱,脾气虚弱,脾虚运化不足,痰浊内 生,闭阻心窍、脑窍则见神志昏蒙,痰湿闭阻经络,则见四肢痉 挛,痰浊壅肺则见咳嗽、咳痰;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数,迟脉无 力为痰浊闭窍之征象。治疗予以化痰开窍,方选:温胆汤加减。 具体方药如下: 周清云副主任医师:中医诊断及证型同意上述意见,患者发病42 天,患者心率快,心主神明,痰浊蒙闭心窍后,心不主神,则见 昏蒙,舌苔白厚腻脉弦滑数,重按迟脉无力,左侧明显,病位在 心、脑、肾,主要在心,患者心阳外越,则见颜面潮红、出热汗。 治疗予以醒神豁痰开窍养心,方选:温胆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梅忠民副主任医师:四诊合参,本病属祖国医学"昏蒙"范畴,证属 痰浊闭窍。患者痛苦表情,情志抑郁,气郁生痰,痰蒙心窍则见 昏蒙,心虚胆怯则见畏声;心阳外越则见颜面潮红、热汗出;痰 浊壅肺则见咳嗽、咳痰;痰湿闭阻经络,则见四肢痉挛;病位在 肝胆心肺脑,治疗予以疏肝解郁、涤痰开窍,方选:温胆汤加三 参饮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中医疑难病例
体格检查 T:36.7℃P:120次/分R:20次/分 BP:150/103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 吸,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意识呈昏迷状, 双侧角膜反射均存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约0.5c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 气管切开处导管固定好。胸廓无畸形,呼吸动 度正常,左侧触觉语颤较对侧强,双肺叩诊呈 清音,左肺呼吸音较右侧为低,双肺可闻及痰 鸣音。心率120次/分,余未见异常。腹(-)。 双侧肘腕关节屈曲畸形,双侧踝关节内翻畸形, 四肢肌力查体不配合,肌张力稍高,双侧巴氏 征阳性。


1、中药处方如下:
红参 30g, 茯苓 30g, *姜半夏 18g, *陈皮 12g, *枳实 12g, 竹茹 30g, *甘草 9g, *石菖蒲 12g, *郁金 12g, *桔梗 10g, 胆南星 15g, *甘草炙远志 12g, *全蝎 6g, 天竺黄 15g 沉香粉6g(开水冲服) 中药2付,每天一剂,1天6次,水煎取600ml,口服,每次100ml。 2、肉体粉0.5g,加米饭贴双侧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每天一次, 连续3日后停2日。 患者口服中药2剂后,出现解黄色浠水样便,但神志由昏迷转为昏睡状, 自动睁眼,眼球各向活动,有情感表现(家属与之谈话时流泪、有痛 苦表情),可发出“啊”声,可进食流质饮食,痰量较前明显减少, 出汗较前减少。后又予以温胆汤及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口服,具体用药 如下: 红参 15g, 茯苓 30g, *姜半夏 18g, *陈皮 12g, 竹茹 15g, *灸甘草 9g , *石菖蒲 12g, *桔梗 10g, 胆南星 15g, *甘草炙远志 12g, *全蝎 3g, 炒枳壳 12g,* 炒白术 20g, 银柴胡 12g, 炒泽泻 12g 中药2付,每天一剂,1天3次,水煎取450ml,口服,每次150ml。




诊断:1、心肺复苏术后; 2、缺血缺氧性脑病; 3、气管切开术后; 4、双肺感染伴左侧肺不张; 5、慢性心功能不全; 6、窦性心动过速。

患者于2014年11月13日转至我科。患者呈醒状昏 迷状,自动睁眼,双眼活动,不言语,痛苦表情, 阵性咳嗽、气管导管内涌出白色泡沫痰,汗出明 显,热汗为主,大小便正常。查体:心率130次/ 分,呼吸22次/分,血压体温正常,舌淡苔白厚腻 脉弦滑数迟脉无力,形体消瘦。口唇粘膜轻度溃 烂,双肺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较右侧为低, 双肺底湿啰音。心率波动在130次/分,余(-)。 腹(-),双侧肘腕关节屈曲畸形,双侧踝关节内 翻畸形。四肢肌力不配合,左侧肌张力稍高,双 侧巴氏征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