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C_N_P生态化学计量的关系_陈军强.
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st.B sd o h aa f m ed s re p ce c n s , dv ri n ie i fte s b lie me d w i i y a e n ted t r f l u v ys e isr h e s iest a d B dv r t o h u apn a o n o i i y s y
宋 爱云 刘世荣¨ , ,史作 民 ,董林 水 ,刘京涛
(. 1 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北京 109 ; . 001 2 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北京 109 ) 001
摘要: 采用沿海拔样方和样带结合的调查方法 , 对卧龙自 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 运用物种丰富度、 O多样性、 多样性等指标, L 3 1 分析研究了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共
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生态关系分析

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生态关系分析
张金屯
【期刊名称】《草地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本文用现代数量分析技术研究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的生态关系,该植被可分为八个植物群落型。
群落型及优势种的分布与地形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型分化中有重要作用,并建议对五台山亚高草甸进行特殊保护。
【总页数】1页(P181)
【作者】张金屯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相关文献】
1.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J], 白晓航;张金屯;曹科;王云泉;Sehrish Sadia;曹格
2.基于数量分类与排序的雾灵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生态关系分析 [J], 平凡;郭逍宇;徐建英;王蕾
3.山西五台山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和群落的格局研究 [J], 张金屯;米湘成
4.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类草地历年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 [J], 武锋平;刘晓妮;郭刚
5.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类草地历年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 [J], 武锋平;刘晓妮;郭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南高寒草甸海拔梯度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关系

甘南高寒草甸海拔梯度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关系甘南高寒草甸海拔梯度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关系概述:甘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中国西部高寒草甸的典型代表。
由于海拔的不断上升,在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甘南高寒草甸的海拔梯度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提供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功能,如土壤保护、水资源维护、碳存储等。
多功能性使得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
二、甘南高寒草甸的生物多样性1. 植物多样性:甘南高寒草甸分布范围内存在着丰富的高山植被类型,包括草甸、湿地、山地森林等。
在海拔梯度上,植被类型和数量变化明显,造成了不同海拔上植物多样性的差异。
2. 动物多样性:甘南高寒草甸是藏北大山区的代表,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的动物物种,如野生高原牦牛、藏羚羊等。
不同海拔上的动物物种组成有所不同,这也更丰富了甘南高寒草甸的生物多样性。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1.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
更多的物种代表了更多的功能群,这能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富集土壤养分、增加土壤稳定性、提高景观的抵抗力等。
2.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提供了更多的资讯和关怀,更好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人们倾向于保护对生态系统有益的区域,从而保护了许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
四、甘南高寒草甸海拔梯度上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1. 水资源维护:甘南高寒草甸在海拔上升的同时,水资源的蓄积与流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高山上的湖泊和河流对于下游地区的水源保护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 碳存储:甘南高寒草甸具有丰富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对减缓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
3. 生物资源保护:甘南高寒草甸是大量珍稀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地,保护这些生物资源是维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重要方面。
山西省亚高山草甸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

山西省亚高山草甸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
史雅楠;张喜斌;高龙;顾思思
【期刊名称】《草原与草坪》
【年(卷),期】2024(44)1
【摘要】【目的】以山西省从南到北分布的6个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探讨亚高山草甸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
【方法】采用有限样方内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从南到北分布的6个亚高山草甸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并比较了各草甸之间的群落相似性。
【结果】6个亚高山草甸上共有172种植物,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分布较为广泛。
各草甸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
(P<0.05),其中大同市灵丘县亚高山草甸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太原市娄烦县亚高山草甸的均匀度最高。
从物种组成的群落相似性结果来看,吕梁市离石区亚高山草甸与大同市灵丘县亚高山草甸的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忻州市宁武县亚高山草甸和大同市广灵县亚高山草甸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低。
【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亚高山草甸的多样性指数呈现随之降低的趋势。
【总页数】8页(P175-182)
【作者】史雅楠;张喜斌;高龙;顾思思
【作者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相关文献】
1.甘南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物候谱研究——兼论群落种多样性维持的机制
2.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3.不同大狼毒覆盖度退化亚高山草甸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4.火烧后亚高山草甸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变化规律的研究
5.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功山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

武功山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曹裕松;胡文杰;周兵;周升团;宋勇生【摘要】研究了武功山高山草甸3个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南坡和北坡土壤,南坡土壤高于北坡;土壤速效钾(K)浓度以东坡土壤最高,南坡土壤次之,北坡土壤最低,但3个坡面土壤速效钾 K 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东坡土壤有效磷(P)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南坡土壤和北坡土壤有效P浓度;不同坡面土壤铵态氮含量依次为北坡>南坡>东坡。
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速效钾K浓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随着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期刊名称】《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武功山;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土壤有机质【作者】曹裕松;胡文杰;周兵;周升团;宋勇生【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 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 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 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 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 34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基础科学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文章编号:1674-8085(2013)05-0026-05武功山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曹裕松 1, 2,胡文杰 1, 2,周兵 1, 2,周升团 1, 2,*宋勇生 1, 2(1.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2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 343009)摘要:研究了武功山高山草甸 3 个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南坡和北坡土壤,南坡土壤高于北坡;土壤速效钾 (K)浓度以东坡土壤最高,南坡土壤次之,北坡土壤最低,但 3 个坡面土壤速效钾 K 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东坡土壤有效磷(P)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南坡土壤和北坡土壤有效 P 浓度;不同坡面土壤铵态氮含量依次为北坡>南坡>东坡。
秦岭山地5种亚高山草甸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秦岭山地5种亚高山草甸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窦全虎【摘要】[目的]研究秦岭山地5种典型亚高山草甸物种的多样性,为该区域亚高山草甸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佛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穗苔草(Carex dolichostach ya)、早熟禾(Poa annua)、细叶苔草(Carex rigescens)等5种亚高山草甸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记录5种典型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物种名称、高度、盖度、株数、海拔高度等相关数据,对5种草甸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草甸群落植物物种组成的相似性分析;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1 700,2 000,2 300,2 600和2 900m)高度设置样方,调查分析5种草甸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结果]野青茅、赖草、长穗苔草、早熟禾、细叶苔草5种草甸群落的建群种分别为野青茅、赖草、长穗苔草、早熟禾、细叶苔草.5种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早熟禾草甸(18种)>细叶苔草草甸(15种)>赖草草甸(10种)>长穗苔草草甸(8种)>野青茅草甸(6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大小依次均为细叶苔草草甸(3.567,0.724)>早熟禾草甸(3.321,0.653)>长穗苔草草甸(2.365,0.584)>赖草草甸(2.247,0.513)>野青茅草甸(1.487,0.45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细叶苔草草甸(0.798)>长穗苔草草甸(0.617)>早熟禾草甸(0.513)>赖草草甸(0.487)>野青茅草甸(0.454).5种草甸群落中长穗苔草草甸与早熟禾草甸的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为0.222;早熟禾草甸与赖草草甸的相似度最低,相似系数为0.07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呈现出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之类似.[结论]5种秦岭山地亚高山草甸中,灌木和乔木物种相对较少,其对草甸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可以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增加物种丰富度,以维持并提高草甸资源的生产力和稳定性.【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3)005【总页数】8页(P71-78)【关键词】秦岭;亚高山草甸;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作者】窦全虎【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林业局,青海湟中81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草甸是重要的可更新自然资源,在中国主要散布于内蒙古、新疆、东北以及青藏高原和海拔较高的山地。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分析的开题报告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寒草甸是地球高寒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然而,受到气候变暖、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干扰。
因此,在深入研究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了解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对其演替过程的影响,对于保护和管理高寒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的变化规律,探究其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高寒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针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样方方法进行现场调查,获取有关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标数据。
2. 采集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样品,并测定其pH值、有机质含量、总氮量、总磷含量等化学组成信息。
3. 运用多元统计学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的变化规律,探究其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1.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该研究可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增强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认识。
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标数据,进一步了解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规律。
3. 探索生态系统功能机制。
研究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探讨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功能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机制。
五、研究方法1. 样线调查法和样方方法。
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高寒草甸进行大面积调查,记录有关生物和环境信息;采用样方方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
2. 化学分析方法。
采集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样品,并测定其pH值、有机质含量、总氮量、总磷含量等化学组成信息。
3. 多元统计学和化学计量学方法。
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

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杜京旗;张巧仙;田晓东;王悦;许馨云;宋丽;袁自强【期刊名称】《植物研究》【年(卷),期】2016(36)3【摘要】根据36个样地27个种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为蒲公英+钝裂银莲花+车前群丛、委陵菜+鳞叶龙胆+蒲公英+车前群丛、蒲公英+委陵菜+百里香群丛、车前+委陵菜+百里香+白莲蒿群丛、车前+白莲蒿+委陵菜群丛和蒲公英+羊茅+车前群丛。
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了p H、全氮(TN)、全磷(TP)、K^+、Cl^-、Ca^(^(2+))、Mg^(2+)、Zn^(2+)、Fe、有机质(OM)10个土壤化学因子和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
CCA结果表明,TN、Ca^(2+)、Mg^(2+)、Fe是影响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6个群丛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生境。
土壤化学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TN、Ca^(2+)与Shannon-Weiner指数H呈正相关;TN、Mg^(2+)与丰富度指数R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K^+与R、H、均匀度指数E均呈正相关。
因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结合当地的土壤特点。
【总页数】8页(P444-451)【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分布;TWINSPAN;CCA;土壤化学因子【作者】杜京旗;张巧仙;田晓东;王悦;许馨云;宋丽;袁自强【作者单位】吕梁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黄河河口盐沼植被分布、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关系 [J], 贺强;崔保山;赵欣胜;付华龄;廖晓琳2.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研究 [J], 王世昌3.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J], 晁倩;温静;杨晓艳;徐满厚4.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J], 晁倩;温静;杨晓艳;徐满厚5.干扰对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卢爱英;张先平;王世裕;王孟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 (11): 979–987 doi: 10.3724/SP.J.1258.2013.00101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关系陈军强1张蕊1侯尧宸1马丽娜1丁路明2龙瑞军1尚占环1*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 730020; 2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 730000摘要通过测定祁连山东部亚高山草甸256个群落样方的群落物种数和地上植物的C、N、P元素含量, 探究了该地区高产草地和低产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结果表明: 高产样地植物群落C、N、P 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3.05%、1.99%、0.22%; 而低产样地植物群落C、N、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2.51%、2.28%、0.19%。
高产和低产样地植物群落C、N、P元素含量均呈现显著差异。
高产样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数与N含量和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但与C、P含量和C:P无明显相关关系; 低产样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数与N、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C:N和C: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与C含量和N:P无明显相关关系。
说明高产草地和低产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养分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显示出一定的分异性, 高产样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数主要受N含量的限制, 与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低产样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则受N、P含量共同限制, 与N、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高产草地, 低产草地, 物种多样性, 亚高山草甸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C, N and P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plant communities of sub-alpine meadowCHEN Jun-Qiang1, ZHANG Rui1, HOU Yao-Chen1, MA Li-Na1, DING Lu-Ming2, LONG Rui-Jun1, and SHANG Zhan-Huan1*1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and 2School of Life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AbstractAims Our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of pasture and C, N and P stoichiometry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t the community level.Methods This field survey focused on plant nutrient stoichiometry of two-level yields in alpine meadow in Eastern Qilian Mountain, China was conducted in early August 2012. Two survey sites were identified as high-yield grassland and low-yield grassland. At each survey site, two 8 m × 8 m plo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64 1 m × 1 m subplots. For each subplot, the number of species was counted, and newly matured leav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fter collecting the aboveground parts by clipping the plant at the soil surface. The collected leaves were sun-dried in the field and oven-dried at 80 °C to constant weight. All samples were finely ground and passed through a 40-mesh screen. Plant C concentration was analyzed by ash determination, plant N concentration was tested by Kjeldahl acid-digestion method and plant P concentration was analyzed by phosphorus vanadium molybdate yellow colorimetric method. Pearson’s bivariate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C, N, and P stoichiometric traits and number of species. Two-tailed Student’s t-te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plant stoichiometric variables.Important findings Mean values of plant C,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high-yield grassland were 53.05%, 1.99%, and 0.22%,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low-yield grassland were 52.51%, 2.28% and 0.19%, respectively. In high-yield grassland, the number of specie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nt N concentration and N:P ratio, whil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nt C:N ratio. In low-yield grassland, the number of specie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and P concentrations, but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N and C:P.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es of high-yield grassland were primarily limited by N concen-tration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concentration. However, the species of low-yield grassland was co-limited ——————————————————收稿日期Received: 2013-07-01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3-08-27*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shangzhh@)980 植物生态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3, 37 (11): 979–987by N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and P concentrations, thus indicating heterogeneity in C, N and P stoichiometry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high- and low-yield grasslands.Key word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high-yield grassland, low-yield grassland, species diversity, sub -alpine meadow植物营养元素及其化学计量学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和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C 、N 、P)平衡, 以及元素平衡对生态耦合作用影响的科学(王振兴等, 2011; 林新坚等, 2012)。
生态化学计量学利用生态过程中的这种多种化学元素的平衡关系, 为研究C 、N 、P 等元素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提供了一种综合方法(刘万德等, 2010)。
C:N:P 计量关系与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种群增长、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与动态和生态系统过程的联系, 对生态学研究有重要意义(Elser et al ., 1996; Zhang et al ., 2003; 高三平等, 2007; 甘露等, 2008; 阎恩荣等, 2008; 程滨等, 2010)。
随着地球生境的变化, 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 以及植被的分布格局和演替进程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任书杰等, 2007)。
国内外学者对草地植物营养元素化学计量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Reich 和Oleksyn (2004)以及Han 等(2005)、任书杰等(2007, 2012)分别在全球水平和区域尺度对陆生植物叶片N 、P 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研究。
银晓瑞等(2010)、张文彦等(2010)研究了不同放牧草地恢复演替阶段和气候因子对中国北方草地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宋彦涛等(2012)、牛得草等(2013)分别在小尺度上对松嫩平原草本植物叶片和阿拉善荒漠区灌木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
上述研究大多是针对不同尺度和温带草原植物群落的, 而对小尺度高山草地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还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