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海滨小城》第一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9《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案

《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滨、胳、臂、侨、滴、矮、暇、砖、载、橙、暇、碌、鱿、鲈”等生字词;理解“海滨、住宅、庭院、公园、街道、风景”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结合图片理解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3.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各自家乡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海滨小城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课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 理解课文: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6.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海滨小城的美丽特点。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板书设计1. 《海滨小城》2. 主要内容: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3.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4.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六、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海滨小城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有了初步的认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海滨小城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海滨小城》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1、了解小说《海滨小城》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
4、思考小说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5、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文学素养。
【导学内容】1、作者简介小说《海滨小城》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他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耀眼的星星,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海滨小城》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的风情和人物命运。
2、主要人物介绍小说《海滨小城》中的主要人物有:珍妮·沃思、菲利普·忒罗尔、莉兹、古利亚、史图里、莉斯贝斯等。
其中,珍妮·沃思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孩,她深爱着菲利普·忒罗尔,却因为社会阶级的不同而无法在一起;菲利普·忒罗尔是一个帅气英俊却骄傲自负的小伙子,最终因为爱情无法成全。
3、情节梗概《海滨小城》讲述了珍妮和菲利普之间的爱情故事。
菲利普是一个地主的儿子,而珍妮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女仆,两人的社会地位差距很大。
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如此真挚和深刻,面对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束缚,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爱情信念,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4、主题和思想小说《海滨小城》主要探讨了爱情、社会阶级和命运等主题。
作者通过珍妮和菲利普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社会阶级对于爱情的束缚和限制,以及个人命运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现实主义思想。
同时,作品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思考,呼吁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不被外界干扰和束缚。
5、启示和影响《海滨小城》通过珍妮和菲利普的爱情悲剧,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阶级歧视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呼吁人们超越社会限制,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人生理想。
【导学问题】1、你对于小说《海滨小城》的作者托马斯·哈代有何了解?2、你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珍妮·沃思和菲利普·忒罗尔的爱情故事有何寓意?3、你如何理解小说中揭示出的社会阶级和爱情的关系?4、你觉得小说《海滨小城》对于现代社会还有何启示和意义?【拓展阅读】1、了解更多有关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比如《德伯家的苔丝》、《城堡》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讲给别人听。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4、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设计理念致力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品质;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内化语言,在读中感悟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以趣激情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板书课题)“滨”是什么意思?(水边)那么,海滨就是海边。
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的就是海边的一座小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课文描写了哪几处景物?三、质疑问难,独立思考1、生自由质疑并引导学生从读懂写景文体应掌握的方法上质疑:景物有何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2、生独立读书思考.四、作学习,交流讨论(分成五组)五、报成果,升华提高生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六、总结全文,内化运用1、交流课文叙述的顺序。
2、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讲给同学(家长)听。
(板书设计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第【2】篇〗第二课时1.学习文中写小城的部分。
2.能从文中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积累句子,并和同学交流。
重点能从文中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难点积累句子,并和同学交流。
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写“海滨”的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两个地方?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二、学习“小城”部分1.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的特点的句子来。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导学案第【1】篇〗《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识字、图片巩固等方法学习本课“滨”、“胳”、“臂”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臂”。
观察“载”、“栽”两个生字,写好“戈字部”的汉字。
2.能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通过欣赏图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浩瀚”、“镀”、“喧闹”。
3.了解作者观察、描写海滨的方法(抓住颜色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4.初步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分类识字、图片巩固等方法学习本课“滨”、“胳”、“臂”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臂”。
观察“载”、“栽”两个生字,写好“戈字部”的汉字。
2.能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通过欣赏图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浩瀚”、“镀”、“喧闹”。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观察、描写海滨的方法(抓住颜色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2.初步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出示一些中国小城图片。
导入: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我国许多有特色的小城,它们有的风景优美,有的历史悠久,还有的非常具有当地特色。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一座有意思的海滨小城。
你想去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文——海滨小城。
(板贴——海滨小城)2.指名读课题,正音:滨,前鼻音。
3.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1)师:小朋友们,通过课题,你发现了这座小城有什么特点?(跟海有关系)(2)学习生字“滨”师总结:“海”和“滨”都带有“氵”,这座海滨小城跟水有关。
“滨”的本义就是指水边,靠近水的地方。
师:靠近海的地方叫——海滨。
靠近湖的地方叫——湖滨。
靠近河的地方叫——河滨。
部编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导学案

19.海滨小城洁净。
5.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用时:5分钟)1.齐读最后一段,回顾前文,概括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2.总结写法,学习写法。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2.课文前三自然段分别写海面、海滩的景色,后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庭院、公园、街道,都是描写小城,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就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10.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的家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这节课,我做到了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
如在学习第1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景物特点来体会海面、海滩的景物,后来让学生自读、研读、自学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得轻松,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滨小城》教学片段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
生:老师,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贝壳怎么会寂寞呢?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理解,请帮帮忙吧。
生1:寂寞就是孤单、孤独、冷清的意思。
生2:课文中说贝壳寂寞,并不指它孤单,沙滩上有很多贝壳。
生3:贝壳很多,但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理睬它,贝壳就显得寂寞了。
师:贝壳仅仅是多吗?还有谁有不同的见解,说一说。
生1:贝壳不仅多,而且美,课文中说“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都有”写出了贝壳的色彩美。
生2:这个与下文中写“船队一靠岸,海滩就喧闹起来”形成对比,作者写贝壳寂寞,实际上写出了沙滩的静态美。
师:对,同学们,从对这个词的理解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1:我知道了理解词语不能只看它的字面意思。
生2:我体会到了理解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内容。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们理解词语,不仅要理解它的本义,还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在课文中的意思和起到的作用。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优课导学案_6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滨、鸥”等6个生字,会写“滨、灰、渔、遍、躺、载、靠”7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参观,大家想不想去呀?(播放海景图片),这是在哪呢?(海边、沙滩、海边的城市)美不美呀?想去吗?好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具有南国风光特点的广州,欣赏美丽的海滨小城!2、书写课题:海滨小城,学习生字“滨”,滨是水边,靠近水的地方,海滨小城,即是靠近海边的城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样的,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注意读通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标记好课文段落。
2、同学们刚刚大家都读的特别投入,想必很多同学早已是流连忘返了,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朗读(带拼音读两遍课件展示)3、你能用说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海滨小城?(板书:美丽、整洁)2、课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景物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3、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三、品读课文,欣赏“海滨”之景1、提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读出声或者默读,要求边思考课文中描写了大海、沙滩的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并用划出相关词语和句子。
2、交流讨论。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收获)3、交流汇报,大海美在哪些地方呢?大海:机帆船军舰海鸥朝阳4、欣赏语句(出示课件,展示图片)(1)天是蓝的——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19《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海滨小城的印象,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19《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海滨小城》。课文通过描绘一个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二年级下册的课文中,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关于自然风光的课文,如《春天的雨》、《夏天的荷花》等。本节课的《海滨小城》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然风光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海滨城市的特色。此外,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海滨”、“小城”、“美丽”等,都是学生之前学过的词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海滨、小城、美丽
2.碧波、沙滩、渔船
3.椰子树、贝壳、海螺
板书设计目的:通过清晰、简洁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深入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特点: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概括性强。同时,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9课《海滨小城》导学案

3. 全文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全文的(开头 末尾)。而上一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它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全文的(开头 末尾)。以此可知,很多文章的中心句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末尾。
______,海滩就变得_________了。
2.出海捕鱼的船队带回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 海滨小城的庭院之美,美在每一个庭院都________________。
2.【……聪明题……】下面的图片分别是什么树,你能猜出来吗?
( ) ( ) ( ) ( )
3.【……聪明题……】“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这句话里面“热闹”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第5自然段
小城的公园里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棵棵茂密的_________,有一个成语就是形容它的,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齐读第1、2自然段。
2. 在第1自然段,作者介绍了好多事物给读者们看呢!请你找一找,写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里。它们的颜色,作者也介绍到了,请你写在▽形里。
镀上了一层( )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 刚开始的海边沙滩是_________的,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的绿绒大伞 ( )的树叶 ( )的大路 ( )的街道 ( )地响 ( )地躺在那里
课堂
小结
师生共同整理这节课上的内容,然后学生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老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拓展
延伸
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抄写呵呵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1)给词语注音:胳臂 满载 亚热带
(2)给生字组词:凰 亚 凳 灰 载 靠 夏
2.从课题来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方面?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3.读课文第1、2部分,它们分别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这篇课文中其总结作用的是哪一个自然段?写出了海滨小城什么特点?
5.把课文连接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观察和写作顺序。
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清新、洒脱。同学们,不想去瞧瞧吗?好!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海滨小城(板书,海滨小城)
自
主
学
习
1.读写课题,注意读准前鼻音“滨”。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注意多音字“臂”在这里读“bei”,组词为“胳臂”,还有一个读音是“bì”,组词是“臂膀”。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或灰色的海鸥;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出海归来的船队。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呵!想去看看吗?
临海的小城里那些桉树叶子散发出的清香,凤凰树开出的美丽花朵;小城公园里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榕树,树下那些笑语欢颜的儿童、青年、老人;小城街道那踩上去就咯吱咯吱作响的细沙路面。
达标检测
1、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滨(bīn bīng) 胳臂(bì bei) 理睬(cǎi chǎi)
栽(zāi zhāi)树 喧(xiān xuān)闹 除(cú chú )了
2、比一比,再组词。
宾( ) 睬( ) 密( ) 笼( )
滨( ) 踩( ) 蜜( ) 拢( )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海 ( )的海鸥 ( )的贝壳 ( )的鱼 ( )的虾和蟹 ( )的海螺
( )的绿绒大伞 ( )的树叶 ( )的大路 ( )的街道 ( )地响 ( )地躺在那里
学习
收获
拓展
延伸
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抄写呵呵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
自 主 学 习
1.读写课题,注意读准前鼻音“滨”。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3)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学习课文后面的生字,读准字音,给生字组词。
合
作
探
究
1.字词探究:
2019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19 海滨小城
课时
1
课型
阅读课
主备人
编号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
3.练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从课题来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方面?小组交流讨论,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写海滨,另一个部分写小城。
3.读课文第1部分,这一部分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读课文第2部分这一部分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5.这篇课文中其总结作用的是哪一个自然段?写出了海滨小城什么特点?
6.把课文连接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观察和写作顺序。
达
标
检
测
1、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滨(bīn bīng) 胳臂(bì bei) 理睬(cǎi chǎi)
栽(zāi zhāi)树 喧(xiān xuān)闹 除(cú chú )了
2、比一比,再组词。
宾( ) 睬( ) 密( ) 笼( )
滨( ) 踩( ) 蜜( ) 拢( )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课后作业
完成拓展延伸。
写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18 海滨小城
海滨 滨 灰 渔 遍 躺 载 靠
小城 栽 亚 夏 除 踩 洁
美丽整洁
2019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单
课题
19 海滨小城
课时
设计者
使用者
编号
学习
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
(3)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学习课文后面的生字,读准字音,给生字组词。
滨 灰 渔 遍 躺 载 靠 栽 亚 夏 除 踩 洁
4.记录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
合
作
探
究
1.字词探究:
(1)读准字音:胳臂 满载 亚热带
(2)分辨字形:凰 亚 凳 灰 载 靠 夏
(3)给每个生字组词,一个字组多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