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合集下载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单质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授课年级初三课标要求内容要求: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知道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

2.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

学业要求:1.能举例说明碳单质的广泛应用,以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能基于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

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碳的单质、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介绍了碳单质与氧气的反应、碳单质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其中,碳单质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

在介绍碳的单质时,教科书注意图文结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化学观念方面,教科书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体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碳的单质”知识的认识功能和价值。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单质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加深学生对“物质具有多样性”的认识。

又如,教科书图6-1金刚石的用途反映了金刚石的“硬”;教科书图6-2石墨的用途是它的物理性质的具体应用;教科书图6-3活性炭的用途与活性炭的吸附性密切相关。

之后,教科书还安排了“思考与讨论”。

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观念: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在介绍碳的单质时,教科书素材的选择注意反映科学进展,体现中国元素。

例如,教科书中介绍的C60、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充分反映了碳单质的研究进展。

石墨炔、T-碳、教科书图6-7等内容则是体现我国科学家在碳单质研究方面的贡献和我国科技发展成就。

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碳单质的一些新形态有可能会被发现,碳单质的用途将不断扩大,从而建立“科学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 单质—木炭、活性炭、焦 炭、炭黑等。
一般在未 指明具体 单质时, 习惯上用 碳,如 “炽热的 碳”
“当碳燃 烧时”。
1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 它具有吸附能力。
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 可以收集到炭黑 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 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 附有异味的物质。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 电 过程是物理变化, 子显微 镜下看 还是化学变化呢? 到的木 你的根据是什么? 炭结构
如果将1 cm3的 木炭的表面积平铺开 来,约有一个标准足 球场那样大。
18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的用途
活性炭的用途
冰 箱 去 味 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 剂
木炭做成的 小盆饰
活性炭
防毒面具
辅助 材料
活性炭的吸附 作用比木炭还
活性炭 要强,防毒面
具里的滤毒罐 就是利用活性 炭来吸附毒气
滤毒罐 的。
16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17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2、石墨
是一种深灰色的
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
的细鳞片状固体。
石墨很软,熔点 高、有滑腻感。在纸 上画过能留下深灰色 的痕迹。
此外,石墨还具 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9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石墨中碳原子呈平面层 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作 用力小,所以石墨能导 电、且质软、有滑腻感。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演示实验】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
【得出结论】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阅读并汇报: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
观看。
动手实验:观察铅笔芯并在白纸上书写,用小刀刮下来一点石墨,并用手搓一搓粉末,感受石墨的性质。
学生代表拿铅笔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亮起。
在学习任务单上整理记录。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感受物质的多样性。
2.通过实验探究、模型推理,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差异、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
3.通过了解新型碳单质的研究进展,感受科来自发展是无止境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金刚石、石墨和C60,初步认识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倡议】为卖“碳”翁写直播带货解说词。
【提问】“碳盲盒”里为什么有机会开出金刚石?
聆听。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布置写解说词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碳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物质具有多样性。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性质体现结构,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具有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金刚石 02 石墨 03 C60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 以组成不同的物质,感受物质的多样性。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了解它们的物理 性质和主要用途,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3.了解碳单质的研究进展,感受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
C60
新课导入
金刚石
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01 金刚石
01 金刚石 diamond
金刚石
琢磨
钻石
01 金刚石 diamond 任务一:阅读教材P128“金刚石”部分,总结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和用途,填写下表。
物理性质
用途
无色透明、折光性好 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装饰品——钻石 钻头、裁玻璃等
却有很大差异呢? 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性质 决定
微 观 结 构
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
石墨:层状结构
02 石墨 graphite 思考: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金刚石,这属于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
金刚石
化学变化
人造金刚石 通过改变物质结构实现物质的转化
02 石墨
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结构与石墨类似
木炭
活性炭
吸 附 性
焦炭
炭黑
02 石墨
活动三: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
活性 炭具 有的 吸附 性
02 石墨
活性炭、木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很大,具有 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

第六单元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几种单质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几种单质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C. “超级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D. “超级黑”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8. 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
等,由此作出如下推测:① 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 单质可能
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 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其中正确的是(

D )
A. 无色固体
B. 易溶于水
C. 不能燃烧
D. 有吸附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3. 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都是无色固体
C. 硬度都很大
D. 都能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4.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
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它们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返回目录
5. 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B )

物理
性质


无色透明

度 很硬(是天然存在

《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1课时)

《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1课时)

木炭
活性炭
碳单质+杂质
炭黑
焦炭
探究新知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木炭的用途
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
木炭做成 的小盆饰 木炭燃烧取暖
活性炭的用途


净水器滤芯



防毒面具
食 品


探究新知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木炭结构
如果将1 cm3的木炭的表面积平铺开来,约有 一个标准足球场那样大。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常见的碳单质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懂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导入新课
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O2 、 P 、C 、 Fe、 Cu 、H2 、 N2 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
决定
决定
性质
用途
课堂总结
碳的单质
⒈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 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和C60分子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的单质。
课堂总结
石墨
C60分子
金刚石
课后作业
完成 练习与应用 1~4题。
探究新知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呢?
你的根据是什么?
探究新知
结合金刚石、石墨、木炭及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性质
决定
用途
探究新知
问题思考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基础 主干落实】 一、常见的碳单质 1.金刚石、石墨和C 60名称金刚石石墨C 60结构物 理 性 质外观 无 色透明固体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每个C 60分子都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导电性 无导电性 优良的导电性硬度硬度 大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很软用途 作饰品、 玻璃刀 、钻头等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用于超导、催化、材料、能源及医学等领域构成微粒碳原子C 60分子2.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1)原因:两者都具有 疏松多孔 的结构。

(2)应用:活性炭常用于 水的净化 、防毒面具、红糖脱色等。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条件化学方程式用途 原子性质结构稳定性常温—炭黑制墨可燃性点燃C+O 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作燃料还原性高温C+2CuO2Cu+CO2↑(黑变红)2Fe2O3+3C4Fe+3CO2↑(红变黑)冶炼金属【特别提醒】碳还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如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交流讨论】【答疑解惑】“碳”和“炭”傻傻分不清楚。

“碳”指碳元素,在强调物质组成中含有碳元素时用,例如碳单质、二氧化碳等。

“炭”是具体物质的名称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等。

一般未指明具体单质时,习惯上用“碳”。

如“灼热的碳”“当碳燃烧时”等。

【情境思考】为什么重要文件签字要使用黑色签字笔呢?黑色签字笔中的墨水主要含碳元素,碳单质在常温下很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所以保存时间比较长。

【重点探究突破】探究主题木炭还原氧化铜某学习小组同学完成了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带着问题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探究问题(任务驱动)(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2)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

(3)实验结束后,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原因是防止高温的铜被氧化。

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2课时)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2课时)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能力目标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素养目标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一定见过普通的铅笔,又或许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们知道铅笔芯和钻石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1.金刚石[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过渡]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

2.石墨[过渡]和金刚石相比,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的外表要暗淡许多。

阅读教材第129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

[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滑腻感,熔点高,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演示]用导线将一根6B铅笔的铅笔芯、电池和灯泡连接,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归纳总结]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讨论交流]列举出生活中利用石墨导电性的一些实例。

[投影展示]石墨的用途。

[提出问题]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6-1,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关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教案
2019至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知识

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初步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过程

方法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 、石墨和C60
2.金刚石 、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
名称
金刚石
石墨
C60
外观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有璀璨夺目的光泽
深灰色不透明的细鳞片状的固体,有金属光泽
C60分子形似足球
导电性
几乎不导电
良好
硬度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质软(最软的矿物之一)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探究点一 无定形碳
提出问题无定形碳是碳的单质吗?它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类物质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补充内容
归纳总结
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叫无定形碳,
情景导入
“碳氏三兄弟”
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而且,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在当前社会上具有广泛应用,是高科技材料。”
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碳的单质
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物质的性质、结构、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归纳、练习
教学用具
木炭、焦炭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补充内容
教学过程
导热性
很差
良好
用途
钻头、刻刀、装饰品等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课堂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
知识拓展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白磷、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因此,我们不能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盛有品红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几块烧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
红色褪去,溶液变成无色
木炭(或活性炭)有吸附能力,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1)木炭具有吸附能性,可以吸附气体、色素,可用来作冰箱的去味剂。
(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可以用在防毒面具中吸收毒气、制糖工业中脱色制白糖、处理水等。
课堂练习:多媒体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课本P112页1、2题。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补充内容
(3)焦炭用于冶金工业,作还原剂。
(4)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是物理性质,木炭、活性炭的脱色吸附是物理变化。
2.“碳”和“炭”的区别:“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而“炭”指的是具体物质,它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一般在未指明具体单质时,习惯上用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