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围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和整理分析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胸腔镜辅助的纵隔肿物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平稳,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恢复快。

结论:对纵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胸外科;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是胸外科临床中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式,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可操作性较强。

在临床中,就现有治疗情况来看,该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比较美观,预后良好,可以治愈病症。

但每种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不论是患者自身身体因素或者是手术操作的外部影响因素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预后,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必须要在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但由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护理效果,如何选择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便是关键。

本研究为研究实施胸腔镜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护理的效果,特对本院48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相关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35.9±21.5)岁。

术前常规行胸壁X线、CT检查、痰细菌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MRI、PET-CT检查。

1.2 方法(1) 术前护理干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禁食6 h, 禁水2 h, 无糖尿病患者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中饥饿感。

(2) 术中护理干预:麻醉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树立信心,保持放松;注意术中保温措施,以免低体温;加强胸管固定以免晃动脱落;提醒外科医生手术关胸前用0.2%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预处理。

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爬楼 梯等 以增加肺 活量 。 深呼吸 , 术 后常规给 予氧气 雾化吸入 ,采用 沐舒坦 3 0 a r g加 入 0 . 9 % m l 中 ,2 ~3 次/ d ,每次 1 5 m i n ,雾气 不宜过 大 , 2 . 1 . 2 心 理护理 患 者情绪会直 接影 响机体 的免疫功能 ,降 氯化钠 注射液 5 低机 体 的抵抗 力 ,对 手 术产 生不利 影响 ,因此 术前 向患 者说 明手 以免 发生烟 雾 窒息 ,雾化 后行 电动 排痰 两次 ,每 次 3 ~5 分钟 , 术的 目的及 重要性 , 了解 并针对 患者的心理 状态进行 交流和沟 通 , 指 导患者有 效 咳嗽 咳痰 ,使肺 泡 内或支气 管 内痰液 进入 气管 ,促 给 予热 情耐 心细 致的 关怀和 帮助 ,消 除病人 害怕手 术 的紧张 恐惧 使痰 液 的及 时排 出,使 血氧饱 和度 维持 在 9 5 %以上 。根据 病情 指
食管 主动脉 弓上机械 吻合术 1 1 例 ,食 管癌切 除 +胃食 管主动 脉 弓 增加感 染。
下机 械吻合 术 6 例 ,食管癌切 除 + 颈 部吻合 术 1 O 例 ,右肺上 叶切
2 . 2 . 2 体 位 指 导 开 胸术 后 ,患 者麻 醉 未清 醒 时将 患者 置
除9 例 ,左肺 上 叶切 除 8 例 ,全肺 切 除 3 例 ,其他 3 例 ;经 实施 于 平 卧位 , 并将 头 偏 向一 侧 ,预 防血 压 降低 及 呕 吐物 吸 入 造 成 围手术 期呼吸道 管理 的 5 0例患者 ,术后均 恢复 良好 ,未 发生肺部 窒 息 ,待 患 者完 全 清 醒 ,测 血 压 达到 平 稳 后 ,将 病床 头 部 抬 高 感染 、肺 不张等 并发症 。
手术 患者 ,均实 施有 效 的呼吸道 干预 ,取得 满意 的 临床疗 效 。现 2 . 2 术后护 理 2 . 2 . 1 病 房环 境 患 者 由术后 复 苏 室转 入 病房 后 ,统 一先 入 住 病 房 重 症 观 察 室 ,室 内温 度 应 保 持 在 2 0 ℃~ 2 4 ℃ ,湿 度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技巧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技巧

故 手术前 要让 患者掌 握 腹式呼 吸技巧 。 教患 者做 腹式呼 吸 , 即一 只手 轻捂胸 部 , 另一只手轻捂腹部 , 后吸气 , 然 感到放在 腹部的手起伏较 大 ,
反 复练习直 至掌握 。 2 2 3 有效 咳 嗽训 练 .. 有效 咳 嗽可 预防 术后 肺 炎 、肺不 张 等 呼吸 系统并发症 , 术前 3 , d 教患者深 吸气 , 屏住 呼吸 , 用力咳嗽 , 嗽时 咳 应 引起胸腔 震动 , 气管 内的痰液排 出, 将 避免 只用喉 头震 动 引起 的咳 嗽, 那样 仅仅能将 咽喉部的 痰液咳 出, 清理 气管 内的 痰液是 无效的 , 对
现 代 护 理
CI 0E N EI L H A RI D A NF G M C
暖固
胸 外 科 患者 围手 术期 的护理 技 巧
江璐
( 浙江 大 学 医学 院 附属 邵逸 夫 医 院胸外 科 浙 江 杭 州 3 0 ) 1 1 0 6
【 摘要 l患者 开 胸术 后的呼吸 道 护理是 防 止肺 部并 发症 发生 的关 键 ,06 1 20 年 月至 20 年 6月, 科对 18 08 我 0 例胸科 手 术患 者 , 着重 在 日阃护理 的基础上 , 强 了对患者 的呼吸道 管理 与护理 , 加 获得 良好效果
做 好 术前 教 育 , 极 控 制呼 吸道 感 染 , 善 肺 功能 , 吸 烟者 积 改 有 术 前 劝说 禁 烟 , 向患 者 说 明戒 烟 的 重 要 性 。 戒烟 可 以 减 少 呼 吸道
分泌 物 , 止 呼 吸 系统 感 染 的发 生 , 患 者认 识 到 吸 烟 的危 害 , 防 让 自 觉戒烟。 2 2 呼 吸训 练 、排痰 . 22 1 缩唇呼 吸 .. 用鼻 深吸 气 , 然后 用 口呼 气 , 气 时 口唇收 呼 拢 , 吹 口哨样 , 作 缓慢 将 气体呼 出 。 吸按规 律进 行 , 呼 吸气 与呼气 时 间

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管理

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管理

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管理引言胸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过程,可能涉及到涉及肺、心脏及其他相关器官的手术,手术风险高、难度大。

护理在围手术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胸外科手术后存在着风险和并发症,以下是常见的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呼吸功能异常风险胸外科手术切口较大,术后疼痛较为明显,患者常常不能充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呼吸道阻塞或腐烂性支气管炎等问题。

术后有较高的呼吸功能异常风险。

气胸术后可能因为切口位置和术前的状态等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气胸等症状,严重影响呼吸功能,需要及时治疗和控制。

感染风险胸外科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感染风险较高。

特别是在住院期间,患者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容易引起感染,如穿刺部位感染、压疮等。

心血管功能风险胸外科手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大,术后容易发生心脏功能障碍、低血压等并发症。

管路堵塞风险围术期全身麻醉,特别是长时间手术治疗过程中,管路堵塞是常见的一个风险,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针对以上的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如下是一些常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善意的沟通和心理支持。

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和沟通,以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诉求和恐惧,正确的分析和评估风险。

另外,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日常生活。

2.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患者的病情评估、化验结果、手术方式和方案等。

同时对患者的基本生活状况,如大小便、饮食等进行评估。

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检查患者穿戴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正确“呼吸操”等术前操作措施。

术中护理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呼吸、心率、体温、血氧等等。

2.管路和支架的管理。

使用良好管路,对难易插管过程中掌握技巧,当然要贯彻无菌操作规范。

特别对于支气管插管者,要加强口腔护理。

288例普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88例普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规置入十二指肠营养 管 , 方便术后营养管理 。
1 临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25 营养 支 持 .
由于各种原 因导致的营养缺乏 , 根据病情 , 术前补充蛋 白质 、 维生 素和热量 , 纠正水 、 电解 质失衡 , 控制 血糖 , 纠正肝 、 肾功能
异 常 , 高机 体 对 手 术 的 耐 受性 , 证 术 中安 全 , 于术 后 恢 复 。 提 保 利
刺 激 患 者 , 其 主 动增 加 呼 吸 幅度 , 使 提高 动 脉 血 氧 饱 和度 。
32 呼 吸 道 的护 理 .
由于患者对待手术的心理各不相 同,护士要 针对不 同的患 者,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 支持与健康教育。用现有 的成功病例现身
说法 , 励患者 的勇气 和信 心 , 鼓 对术前 、 术后需要 患者配合 的事
其腹 壁 , 仅 可 增 加 患 者 咳 嗽 的 力 度 , 能 减 轻 因咳 嗽 导 致 的 疼 不 还
灶, 保持 E腔卫生尤其是食 管手术前 , E腔 的细菌 可随食物或 l 因 l
唾液进入食管 , 在梗阻或狭窄 的部位停 留 、 繁殖 , 成局部感染 , 造
影响术后吻合 口愈合 。
12 护 理 结 果 .
对于肺功能不满意 的,有 的需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肺功能锻 炼, 直至肺功能满意。
无 肺 炎 、 不 张 、 性 肺 水 肿 发 生 。胸 腔 引 流 管 无 松 脱 或 堵 肺 急
塞, 术后 4 7 h拔管率约 9 %。 8~ 2 4 食管切除术后无一 例并发 吻合 口瘘 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对术后活动性 出血 和心律失常 的观察
23 呼 吸 道 准备 .
除 了戒烟控制呼吸道感染外 ,术前指导患者练 习深 呼吸和

普胸外科老年患者伴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普胸外科老年患者伴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普胸外科老年患者伴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手术需求增加,围手术期护理也变得更加重要。

普胸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类型,糖尿病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疾病。

因此,对普胸外科老年患者伴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术前准备1.评估病情在手术前,护士应结合病人的疾病史、病情、年龄等资料,对病人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其血糖控制情况、合并疾病、药物治疗等情况,以便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护理计划要针对性强,包括术前评估、术后恢复、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药物调整、血糖监测等。

3.与患者沟通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手术前的心理情况。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要引导其积极面对手术,增强信心,并告知手术相关信息,如手术过程、风险、术后恢复等,以便患者理解和配合。

二、术中护理1.注意麻醉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麻醉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护士需密切观察麻醉反应和循环呼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2.监测生命体征术中护理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麻醉反应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危险的发生。

3.保持通畅手术室内应保持通畅,保持好氧气、吸引器等设备的畅通,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1.恢复室护理老年患者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确定其恢复情况。

护士需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皮肤颜色、温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疼痛管理老年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护士可以采用吸氧、按摩、热敷等方式,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3.血糖控制针对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管理尤为重要。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血糖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保证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总之,普胸外科老年患者伴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方位护理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

护士的护理责任重大,必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快处理。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胸外科手术概述胸外科是关于心、肺、纵隔和食管等位于胸部的疾病的治疗和手术。

围手术期是指从手术室的开始到病人手术后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的整个过程期间。

在围手术期,主要任务是防范并发症和提高护理质量。

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与治疗,能够使患者恢复快、痛苦小、副作用少。

由于胸部手术的特殊性,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难点之一。

护理要点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安排相应的护理。

护士要根据病情状况,准确衡量体内失血量、补充血浆、调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在尽可能缩小常规手术风险的基础上,使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护士要正确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例如人工气道、胸水抽吸器、生命支持系统等,确保在手术中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救治。

术中护理在手术期间,护士应当连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护士还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辅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术后护理在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都要得到护理人员的严格监测。

如果病人的生理状况稳定,固定及时撤离人工气道。

在患者的床位边,应设置适当的溶液,以供患者口渴时饮用。

在意识模糊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身边,应妥善安排抽象思维及意识清明较早的护士驻守,以及游离感染性风险与清醒风险的分隔。

护理常见问题肺炎肺部感染是由于手术中肺表面受到感染而产生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咳嗽、黏液或痰的症状。

预防:术前多次就位能极大降低手术中肺感染的发生,保护呼吸器官不半斤埃然;针对手术后的肺部感染问题改善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加强呼吸机使用技巧。

出血由于手术后肺部尚未完全愈合,可能出现胸部内出血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窒息、咯血等症状。

预防:术中要合理补充血浆,人工气道和血管要得到严格监测,术后遗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疝气由于手术前后的肺压对肺组织有一定的压迫,如果不恰当地诊断和治疗,极有可能造成胃内压力升高、产生疝气。

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面 比较 ( P< 0 . 0 5 ) 。③ 患者 满意 度评 分 分别 为 9 6 . 7 %, 8 8 . 2 %, 两 组 比较差 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应用 。
在 围手术期实施 风险管理 措施 , 提高 护理质量 、 患者 生活质 量和满 意度 , 可 以临床推 广
进行评估 。
1 . 4 护 理 效 果 评 价 1 . 4 . 1 护 理 质 量 标 准 护 理 质 量 评 分 采 用 自 行 设 计 的 问
1 . 2 围手术期护理 中存在 的问题 1 . 2 . 1 疾病 相关 因素 1 . 2 . 1 . 1 意外拨管 患者 术 中麻醉 , 在 意识 未完 全恢 复 的
【 关键词 】 心胸外科 ; 风险管理 ; 护理质量 风 险管理是护理人员对工作 中不 安全 因素 的识 别 、 评 价 与适 当处 理 , 以提高 临床护理 工作 的安 全防范措 施 , 减少 护 理风 险事件 的发生 , 有效防止风险事件对患者 及医院 的危 害 及经济损 失 。本研究探讨 近年来对 患者进 行风 险管理 护 理 的临床 疗效 ,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
新风险 , 加强 防范风 险的意识及技能 。
1 . 3 . 3 技能培训 定 期 进行 知识 培 训及 操作 技 能 培训 学 习, 提高业 务技 能 , 加强 对护 士基 础护 理知 识、 基本 技 能培
肿瘤 2 9 例 。将 4 1 7 例 患者 分 为治疗 组与 对照 组 , 两组 患者 在性别、 年龄 、 原发 病等 一般 资料方 面 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 意
高表示 护理质量越高 。 1 . 4 . 2 生 活质量评定 表用 s F 一 3 6生存质量表 , 观察指标包 括 患者 身体 功能、 社 会功能 、 角色 功能 、 情绪功 能 4个 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围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5-08-11T15:55:24.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作者:彭桂芬
[导读] 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应用教育、制度与技术等有效的对护理安全事故进行防范。

彭桂芬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金坛 213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胸外科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治疗的9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而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47%,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胸外科围术期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外科;围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99-02
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应用教育、制度与技术等有效的对护理安全事故进行防范,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与健康的护理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与护理质量等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护理安全也逐渐的变成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衡量的关键指标,还是患者就医治疗的最关键与最直接的指标[1]。

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水平与减少质量缺陷的重要环节,还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更是防止出现医疗护理纠纷以及消灭或者控制安全隐患的客观需求[2]。

本研究中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治疗的9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胸外科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治疗的9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7例患者,其中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4例,其年龄为21~70岁,平均为(46.9±2.9)岁;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5例,其年龄为22~71岁,平均为(47.8±3.1)岁,病程为4~23小时,平均为(16.7±3.2)小时。

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而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严格管理,加强责任心,杜绝差错。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严谨的服务与工作作风,且严格的根据相关护理操作规程实施护理,以此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熟练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制度进行掌握,强化三基技能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使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得到提升,从而有效的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以及杜绝差错[3]。

第二,指导用药。

护理人员应耐心的为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给药时间等,并对患者术后的局部用药情况进行指导。

为了避免发生眼压升高或者是前房出血的情况,则应该确保患者避免发生用力咳嗽、大声说话、移动身体、用力排便以及打喷嚏等行为。

第三,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仔细的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选择微笑服务的理念,使患者的焦虑与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缓解,积极主动的鼓励患者,使患者增强治疗的自信心,以此确保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从而使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的得到缓解,并尽早得到康复[4]。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SPSS17.0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与处理,采取卡方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统计,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47%,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下表1: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n=47) 25(53.19) 19(40.43) 3(6.38) 44(93.62)
对照组(n=47) 19(40.43) 16(34.04) 12(25.53)35(74.47)
3.讨论
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管理的关键,医院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提升,逐渐的对工作流程进行改进与更新,确保工作环境更加的人性化,从而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控制。

依照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工作能力为其安排相应的工作[5]。

此外,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水平与减少质量缺陷的重要环节,还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更是防止出现医疗护理纠纷以及消灭或者控制安全隐患的客观需求。

本研究中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治疗的9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统计,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47%,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胸外科围术期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建芳,刘惠萍,黄樱,张世范.老年胸部手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监护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25):44-45.
[2]陈燕萍,梁翠琼.电视纵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4(6):103-105.
[3]林世红,韦成信,戴艳萍,蒙巧,刘永春,罗辑,蔡洁,黄琦,徐向新,黄蔼莲.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
[J].护士进修杂志,2014,34(05):7-10.
[4]安荣彩.健康教育在老年性开胸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2,
16(12):134-136.
[5]刘美凤.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安全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25(04):6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