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卷(图片版)

合集下载

2024届江苏省泗阳县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泗阳县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泗阳县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博物馆游学,倘若不注重引导、不讲究方式,导致学生蜂拥而至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活动难免流于形式、丧失实效。

B.作画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

C.无论是植树造林、生态修复,还是污染防治、结构转型,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D.承诺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特别是政府官员的承诺,代表了政府的诚信,代表了政府的形象。

因此,政府官员说话一定要言而有信,做到一言九鼎....。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词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

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

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

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无所适从鄙夷不屑毫厘不爽B.削足适履鄙夷不屑屡试不爽C.削足适履匪夷所思毫厘不爽D.无所适从匪夷所思屡试不爽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B.《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

C.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江苏省宿迁泗阳县实验初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江苏省宿迁泗阳县实验初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初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2019--2020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初三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和运用(30 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6分)如今的沂河淌也成观赏油菜花的胜地了。

远望去,像幅wèi() 然壮观、大气磅礴的动态油画,毫不含糊地在大地上一点一点màn() 延开来。

当温柔的春风轻轻拂过,一株株油菜花推挤着,摇yè() 着,笑嚷着,如黄金的海浪,像流动的黄霞,壮观的场面让人如痴如醉。

走进花田,踩满脚黄泥,沾一头花瓣,数朵朵落花,,是一件多么qiè () 意的事情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2)仿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补充一个短语。

(2分)2.默写(10 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7)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9)李白的《行路难》中,“,。

”满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坚定的信念,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②③①④B.⑤④③②①C.①⑤④③②D.①⑤②④③4.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A. (《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

江苏省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原句。

(11分)(1)浮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东坡《定风波》)(4)北风吹断马嘶声,▲。

(________《浣溪沙》)(5)▲,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7)范仲淹曾探究“古仁人”“▲,▲”的心境(填《岳阳楼记》中的文句),韩愈的“▲,▲”也表达过这样忠于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情怀(填《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诗句)。

12月底,学校拟举行庆祝元旦活动,请结合情境回答问题。

校学生会就活动主题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参会学生代表讨论的会议记录。

2.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4分)jí▲取天之jiāo ▲子窜.(▲)出矫.(▲)揉造作3.关于这场主题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甲、乙、丙、丁四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都能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B.主持人能有效地组织讨论,并充分尊重发言人的意见,且能够保持中立。

C.甲同学虽然能说会道,但在讨论中表达语带讥讽,不够文明,不够谦和。

D.丙同学分析得合情合理,且重点突出,但他的发言却没有围绕议题展开。

4.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写一两句话补充丁同学的发言。

(3分)▲。

5.任选一种字体临写此次活动主题。

(3分)▲学校围绕既定主题,举办了诗歌朗诵会。

以下是其中一位选手所选诗歌:伞艾青早上,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1978年6.比赛间隙,一位观众与评委进行了短暂交流,请补全对话。

(2分)观众:我觉得《伞》与“立身尚志述红心”的主题不相符,会不会扣分?评委:▲,所以《伞》是符合主题的,不应该扣分。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毎小题3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ēng)得紧紧的.一个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一个擎(qĭng)着红旗,观察着敌情。

B.老王抱着冰伛(qŭ)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C.我母亲蔚我们拮据(jū)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哪怕是我们衣冠(guān)整齐地在海边栈桥上散步的时候都不曾减弱半分。

D.八千名观众悄(qiāo)首而望,只见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翘(qiăo)然不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B.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末..。

C.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

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不得安宁。

D.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此刻倒霉迹象摩肩接踵....,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跨过岸的汉子们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D.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荣幸地非常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B.虽然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但是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C.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D.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江苏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分数: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1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这既是一本向你介绍知识的书,也是一本启迪思维的书。

它为我们展示了天文学家如何兢兢.(kè)业业利用各种巧妙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历程。

B.你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那股韧劲儿,那种孜孜.(zī)不倦,那种求实精神,那种不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就诀不罢休的博物学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C.本书中共产党人面对刑讯宁死不屈、锲.(qiè)而不舍的精神,让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叛徒和特务穷凶极恶却一筹莫展的丑态让人愤然鄙夷。

D.此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红军的真实情况,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shuò)他们的家庭环境,探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命题考向:考查具体语境中拼音和汉字的辨析能力。

解题思路:“兢兢业业”,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兢”读作jīng;“历程”,经历的过程,“历”是经历的意思,不要误记为“厉”。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读作zī;“决不罢休”意思是无论如何都要达到目的,“决”是坚决的意思,不是“诀”或“抉”。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注意“锲(qiè)”和“契(qì)”的区别;“一筹莫展”,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筹”意思是筹划、计谋,不要误记作“畴”。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溯”读作sù,意思是逆流而上,注意不要误记作“朔(shuò)”,“探寻”意为探求、寻找,如“探寻真理”“探寻宝藏”,注意和“探询”的区别,“探询”和探问同义,“探询病情”“探询消息”是常见搭配。

2.根据第一题的四句话内容进行推断,它们依次对应的作品是(A)(2分) A.《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昆虫记》《红岩》《红星照耀中国》B.《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红岩》《红星照耀中国》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红岩》D.《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红星照耀中国》《红岩》命题考向: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辨析能力。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答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使用0.5mm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

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一、班级开展“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2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能停zhì不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对于文化的深深的认同感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xūn 陶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指定词语在文段中的意思。

(4分)停zhì ▲ 萦.▲ 绕xūn▲ 陶, 释义: ▲2.在文段画线处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1分)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中华诗词文化小卡片”。

(9分)4.班级开展“数字·中国传统文化”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8分)材料一:数字人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发设计的,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的可交互虚拟形象。

数字人作为人类形象的模仿和延伸,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通过文化赋能实现数字人的“内外兼修”,既是满足观众深度文化体验的需要,也是推动文化数字化的内在要求.激发数字人潜力,要善于从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精心设计形象。

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数字人在形象、动作、语言、思维等方面愈发逼真,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科技属性。

另一方面,数字人又是文化的产物,要想避免千篇一律,让观众眼前一亮,其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辨识度.材料二:用雄健有力的舞姿,复现《昭陵六骏图》卷中骏马的神韵;借音乐剧形式,演绎《快雪时晴书画合璧》卷蕴含的浓浓师生情谊;将《竹石图》轴中的画面化为“实景”,营造富于象征的东方美学意境……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共同推出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引发观众热议.材料三:方格纹铜鼎(见右图),1987年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鼎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为敛口、折沿、环耳,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一周带状方格纹,是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

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箭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生机勃勃。

(1)上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2)上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管挺拔巍然B . 尽管挺拔巍然C . 尽管苍劲傲然D . 不管苍劲傲然(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管挺拔巍然B . 尽管挺拔巍然C . 尽管苍劲傲然D . 不管苍劲傲然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2. (4分)诗文默写。

(1)山舞银蛇,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3)________,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4)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目的是或以古比今,或以古证今,或借古抒怀。

《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李白渴望回到君王身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运用此典故表达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借用典故含蓄抒发思乡之情。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语文一、积累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亲爱的同学,当你打开中学语文课本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甲]的景物,滋润.心灵的亲情,古代儿童的聪慧,现代文豪的哲思,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乙]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táo醉。

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

让我们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丙]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品尝鉴赏的快乐,贮xù丰富的营养,感受成长的喜悦吧!(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滋润._____táo_____醉贮xù_____(2)在文中甲、乙、丙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花团锦簇呼朋引伴小心翼翼B.截然不同恍然大悟翻来覆去C.花枝招展人迹罕至学而不厌D.美不胜收多姿多彩展翅翱翔2.请你按学习策略整理本学期已学习的古诗文。

(10分)...A.《论语》是语录文集,由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

B.《两小儿辩日》其记述了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距人远近问题而孔子不能决之事,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C.《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呈现。

4.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6分)(1)同学们出一期黑板报,除了“同学风采”“友谊名言”“交友之道”等栏目之外,还粘贴了一组图片准备再建一个栏目,请你给这一栏目拟写一个小标题。

标题:______________(1分)(2)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友情的古诗词中,有一项不妥,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2分)A.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及人?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4分)殉竣nüè jué
2.(10分)(1)一蓑烟雨任平生(2)赢得生前身后名(3)故患有所不辟也(4)遥怜故乡菊岑参(5)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绝知此事要躬行
3.(3分)A
4.(4分)第②句,修改方法:把“了”改为“的”;
第④句,修改方法:把“生产”和“消费”两个词语互调一下位置。

5.(6分)(1)(2分)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1分),诚信都很重要(都十分重视诚信)(1分)。

(2)(4分)示例:对于一个严重失信的人,可以从社会、行业、市场、行政等方面进行惩诫(2分)。

警示:做人做事要安分守己,讲诚信,否则寸步难行,无法立足(2分)。

6.(5分)(1)(2分)主要是通过以声衬静(侧面描写、烘托)的手法(1分),用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衬托深山古寺的僻静(1分)。

(2)(3分)“咽”把泉水拟人化,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1分)。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1分)。

“咽”、“冷”两字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1分)。

7.(4分)(1)被……所苦(苦于、感到痛苦);(2)战胜、攻克;(3)长;(4)像蚕吃桑叶一样
8.(4分)(1)(2分)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
(2)(2分)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

9.(3分)不矛盾。

前文说的“其得天下不殊”,指的是周武王平纣、秦始皇吞六国都是通过战争(武力)的手段达到目的(1分);后文所说“取之有异”,指的是两次战争的性质(动机和目的)不同(1分),周武王推行仁义,是被迫推翻纣王暴政,而“秦皇”施行欺诈和暴力,主动强行吞并六国(1分)。

10.(2分)《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他尽忠职守,体察民情,可以说做到了“仁义”(1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更是“仁义”的典范(1分)。

11.(3分) A
12.(4分)(1)“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即将彻底完成全球组网星座建设;(2)“北斗”三号卫星共有地球静止、同步、中圆三种运行轨道;(3)“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中大显身手);(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它的功能;(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众多行业的运用。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3.(3分)是说明了同一内容,它们都是为了说明“北斗导航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作用(1分),但是不能去掉。

这三个国家是“一带一路”国家中不同地理区域的代表,具有广泛的典型性(2分)。

(仅有判断没有说明不得分)
7
14.(3分)“其实”表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作者先写出有些人对感恩的理解,用“其实”委婉地表达了对这种理解的否定(1分),接下来引出自己对“感恩”理解:感恩是一种内心的“觉悟”(1分)。

15.(3分)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精神生活跟不上物质生活的发展,甚至是滞后(1分)。

其根源在于人们追求个人利益,重视物质生活,忽略了精神生活的追求(2分)。

(原因仅答出“‘人心’出了问题”得1分)
16.(3分)不能直接证明。

第④段中引用钱德苍的打油诗主要是为了说明现代人计较太多,欲望太多,不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2分);这只是形象地阐明了人们失去了感恩之心的原因,起不到直接证明“感恩是一种‘觉悟’”这一观点的作用(1分)。

17.(3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启示我们要常常走进灵魂的深处(1分),沉静下来,关注一下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1分)。

18.(2分)庆幸幸福
19.(6分)(1)(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母亲的鼾声比喻成“柔风细雨”和“松涛阵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鼾声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变化(1分);直接写出了母亲的鼾声对“我”睡眠的影响(1分)。

(2)(3分)运用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担心自己的鼾声影响“我”睡眠而强忍不睡的状态(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母爱的伟大(1分)。

20.(3分)观点:若仅仅从上下句衔接的角度去看,把画波浪线语句去掉确实不影响前后衔接,但是不能去掉。

理由:①画波浪句子照应了前文,对前文起到释疑作用;②从结构上看,也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③从刻画人物角度来看,有了画波浪句子,更能突出母亲的形象,显示母爱的伟大;④画波浪线内容写出了“我”对母亲的鼾声思想认识的变化过程,如果去掉,下文的情节就显得生硬和突兀。

(理由每个1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21.(3分)能够倾听到母亲的鼾声,至少说明母亲是健在(1分)。

亲人健在,并有机会可以陪伴,是世上无比幸运和幸福的事(2分)。

22.(3分)D
23.(6分)(1)(2分)林冲祥子。

(2)(2分)鲁智深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祥子有怜悯之心,心地善良。

(3)(2分)老马祖孙两人悲惨的生活境遇,使他对自己的理想和未来产生了动摇,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信心。

24.(60分)略
附:评分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不低于600字,满分60分
8
二、分类、分档标准(满分60分,含书写5分)
三、总体要求
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记叙文中,记叙、描写文字不少于3/4,其它文体类推)。

切入点在45分。

四、优秀作文评分标准
1.特优作文(一类甲档58-60分):全县目标30人左右
2.高分作文(一类乙档55-57分):全县目标80人左右
3.优秀作文(二类甲档至一类丙档51-54分):全县目标200人左右
五、其它特殊作文评分标准
(一)抄袭、套题、走题
1.抄袭量达全文的三分之一的,即可认定抄袭,按四类丁档(0-9分)上限标准评分;
2.字迹绝大部分难以辨认的,按四类乙档(10-19分)评分;
3.大部分背诵范文的,按四类乙档(20-29分)评分;
4.明显套作的,或走题的(内容与题目明显联系不紧的)按三类甲档(30-35分)评分(二)字数与是否完篇
以600字为标准(不低于580字的,按正常打分),作文满分为60分,以百字为档差,字数低于580字按以下评分标准:
①字数在500~580之间的,得分在33-36分;
②字数在400~500之间的,得分在28-32分;
③字数在300-399之间的,得分在24-31分;
④字数在200-299之间的,得分在16-23分;
⑤字数在100-199之间的,得分在9-15分;
⑥字数在99字以下的,得分在8分以下。

如果根据不同标准得出不同分数的,可以折中评分!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