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内科护理学第7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三、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甲状腺肿大 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伴杂音和震颤
3.眼征 (1)单纯性突眼 (2)浸润性突眼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4.甲亢特殊类型 (1)甲状腺危象
高热,体温﹥39℃;心动过速>140次/分,伴房 颤、房扑;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 腹泻。 (2)淡漠性甲亢 (3)胫前黏液性水肿 (4)其他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护理评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BMR测定 2.甲状腺激素及TSH测定
TT4↑、TT3↑,TSH↓
3.自身抗体测定: TsAb(+)
4.131I摄取率测定:摄131I率↑+高峰前移 5.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病变性质诊断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护理评估
(四)心理和社会状况
轻或中度肿大,弥漫性、 平滑、质软、无压痛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护理评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血清T3、T4正常,TSH一般正常
2)甲状腺摄131I率: 增高,无高峰前移,可被T3所抑制
3)甲状腺扫描: 弥漫性甲状腺肿,常呈均匀分布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三)护理评估 4.心理和社会状况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2.免疫因素
血清中存在TSH受体抗体(TRAb) 3.环境因素
细菌感染、性激素及应激等可为诱因
负反馈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靶腺(甲状腺) T3、T4
TSH受体抗体(TRAb)与TSH受体结合,模 拟TSH作用,使T3、T4增多,不受人负民卫反生出馈版抑社有制限公。司
内科护理学《第七章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PPT-第三节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老龄化、肥胖、体力活动少、应激、化学物质
7
(二)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不足
各种因素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B细胞破坏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 岛素作用缺陷
临床糖尿病
各种因素
胰岛素抵抗、B细胞功能缺陷
8
二. 临床表现
9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1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
• 2)胰岛素治疗的指导:
• ①教会病人自己注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 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 ②教会病人观察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简易处理方法
• A. 低血糖反应: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与剂量过大或 (和)饮食失调有关。表现有头昏、心悸、多汗、饥 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 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注50%葡萄糖液20~30ml。
15
1型及2型糖尿病鉴别要点
临 床 表 现
起病年龄 起病情况 “三多一少”症状
酮症倾向 体型 糖尿病家族史 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C肽水平 ICA,IAA,GAD65
1型糖尿病 多在35岁前 急 典型明显
有 多消瘦 常无 敏感、必须 无效 低 阳性
2型糖尿病 多在40岁以后 缓慢 轻 无 肥胖 常有 不敏感 有效 正常或增高 阴性
47
(2)休息与运动指导
• l)运动锻炼的方式: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 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可作为首 选的锻炼方式。
• 2)运动的注意事项
• ①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 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
• ②运动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天气炎热应保证水的摄入,寒冷天 气要注意保暖。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 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 时应暂停运动。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第四节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遗传为基础、病毒感染为诱因 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减少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肥胖或超重或其他原因所致胰岛素作用不敏感 遗传性β细胞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代偿能力受限
表现为:
甲状腺毒症(高代谢症候群) 伴有或不伴甲状腺肿大 伴有或不伴突眼 该病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女性发病率是男
性1~6倍
在老年和小孩甲状腺毒症可不明显或不典型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诱因:应激状态、严重躯体性疾病、口服过量 甲状腺激素、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血 糖升高性疾病
急性血糖紊乱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高血糖 高渗昏迷
皮脂腺腺癌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致慢性并 发症,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和寿命
促激素
外周靶腺体激素 把组织信号
肾上腺
性腺
甲状腺
机体内环境 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调节 垂体-甲状腺轴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初步筛 查和确诊。对于疑似病例,还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 确诊断。
治疗方法与药物
治疗方法
根据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常用药物
针对不同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激素类药物、降 糖药、降压药等。
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等。
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 疗、血糖监测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症状
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等。
并发症
甲状腺危象、心脏病等。
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
肥胖症
定义
症状
并发症
治疗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 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乏力、气喘、关节痛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介绍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定义、 分类和特点,以及与遗传、环境
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阐述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常见症 状和体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强调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的重
要性。
02
内分泌系统基础知识
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
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体是产生激素的器官, 如甲状腺、垂体腺、肾上腺等。
06
总结与展望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诊断技术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断技术 不断进步,如激素检测、影像 学检查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及代谢 疾病,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优 化,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等。
《内科护理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2.饮食调整 改变饮食结构,避免高热量饮食。以低糖、低 脂、低盐、高纤维素、适量蛋白质为宜。定量 进食,细嚼慢咽;定时进食,不吃零食;使用 小容量餐具,餐前饮水等。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是由下丘脑直接调控的,在中枢神经 系统的调控下,下丘脑分泌各种垂体激素作用于腺垂体, 腺垂体分泌各种促激素调节各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靶 腺激素又对垂体、下丘脑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形成了一个 保持动态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环路。
新陈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 解代谢2个过程。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可引 起营养病,体内营养物质中间代谢某一环节障碍,则引起 代谢病。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自我形象紊乱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关心、理解患者,与患者交谈时应语气 温和,耐心倾听,给予真挚的心理支持。
2.指导修饰技巧 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方法改善自身 形象,合适的衣着、恰当的修饰以增加心理舒适 度和美感,提升自信心。
3.促进社交活动 鼓励患者参加社团活动,争取良好 的社会支持。
ppt课件
9
(二)护理评估
1.病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临床表现
(1)脂肪分布特点:①体质性肥胖:脂肪分布均匀。②继 发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以面部、肩背部、 腰部最显著;下丘脑病变所致的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 大量脂肪积聚在面部、腹部、臀部及大腿,性器官及第2 性征发育不全。③中心型肥胖,主要分布于腹腔和腰部, 多见于男性,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周围型肥胖,主要分布 于下腹部、大腿和臀部,多见于女性。
3.皮肤护理 注意皮肤护理,避免骨骼突出部位碰伤 或引起压疮。
第15篇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常见症状体征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包括A通风B垂体瘤C肢端肥大症D类风湿关节炎E腺垂体功能减退症2计算严重肥胖者发热摄入量,应在按理想体重计算的摄入量的基础上减少A5%B15%C30%D40%E50%3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造成A粘液性水肿B呆小症C单纯型甲状腺肿D垂体性侏儒症E席汉综合征4内分泌腺中与婴幼儿智力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A下丘脑B甲状腺C肾上腺D腺垂体E甲状旁腺5促进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的激素有A肾上腺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素E抗利尿激素1.D2.C3.B4.B5.D二、单纯型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1单纯型甲状腺肿的最主要原因是A摄碘过多B妊娠C硫脲类药物D碘缺乏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鉴别指标是A促甲状腺素测定BT3抑制实验C血清甲状腺测定D甲状腺摄131I率E垂体TSH测定3患者,女性,15岁,诊断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较明显,为其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是A放射性131I率B多食含碘食物C抗甲状腺药物治疗D甲状腺大部分切除E给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1.D2.B3.E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1关于甲状腺危象的诱因,应除外A严重精神刺激B口服过量HT制剂C131I治疗反应D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E多食2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脉压增大的原因A应激B收缩压升高C舒张压降低D心率增快E周围血管阻力降低3对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结膜充血水肿B表情亢奋C上眼睑挛缩,睑裂增宽D口唇发绀E眼球突出4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非浸润性突眼的特点是A怕光流泪B易并发眼角膜炎C是物模糊D眼部刺痛E睑裂增宽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最具特征的心血管体征为A水冲脉B房性期前收缩第3页共21页C脉压减小D短绌脉E收缩压增高6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病人最常出现的心律失常是A期前收缩B室性期前收缩C室上心动过速D心房纤颤E心室纤颤7基础代谢率(BMR)公式正确的是ABMR=脉率+收缩压一105BBMR=脉率+舒张压一111CBMR=脉率+脉压DBMR=脉率+脉压一111EBMR=脉率+收缩压一1108某成人基础代谢率为+55%,其甲状腺功能为A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正常范围C功能低下D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E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9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了手足抽搐,考虑最可能损伤了A甲状旁腺B双侧喉返神经C交感神经D迷走神经E喉上神经内侧支10病人在行甲状腺摄碘实验前,应禁食含碘食物的时间是A3-6天B6-9天C1周D2-3周E4-6周11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不宜进食的食物是A高碘食物B高维生素食物C高钾食物D高脂食物E高蛋白质食物12下列选项中说明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才取得术前准备有效的是第4页共21页A情绪稳定,体重减轻,脉率<85次/分B情绪稳定,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C情绪稳定,体重增加,BMR V+25%D情绪稳定,体重增加,BMR V+30%E脉率降低1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I治疗前,护士应告知其A7~60天进食含碘的食物B正常饮食C禁食一切动物类食物D7天禁食带鱼虾米E15天禁食海鱼1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的禁忌症是A高功能腺瘤B早期妊娠C胸骨后甲状腺D内科治疗无效或复发者E青少年患者15硫脲类、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粒细胞减少B全血细胞减少C血红蛋白降低D肾功能受损E药疹16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考虑停用他巴唑,最可能的原因是A全身酸痛、出汗B突眼加重C胃肠道症状D白细胞计数<3.0X109/LE中性粒细胞低于2.0X109/L17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用药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其主要作用是A阻滞T4转变为T3B抑制碘的吸收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E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18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服用饱和碘化钾溶液,护士为其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是A减慢突眼症的进展B减少甲状腺血管血流量C抑制甲状腺激素(TH)的合成D增加甲状腺释放功能E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系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眼征时,才取得眼保护措施不包括A无菌盐水纱布覆盖眼睛B风沙天气尽量不外出C限制钠盐摄入D外出佩戴有色眼镜E给予高热量、高盐饮食20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关于甲状腺的服用方法,不包括A每天按时服药B出现畏寒、烦躁、乏力时及时报告医务人员C出现心慌时增加剂量D随年龄调整剂量E密切观察服药后病情变化21对新入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指导患者放松心情B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C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D请患者家属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不要对患者使用过激行为和语言E限制患者参与团体活动22患者,男性,62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年。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78页)

辅助检查
• 1.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T4、TT3正常,TT4/TT3 常增高。血清TSH水平一般正常。 • 2.甲状腺摄131I 率增高但无高峰前移,可被T3所抑 制。 • 3.甲状腺扫描:可见弥漫性甲状腺肿。
治疗原则
• 1.药物治疗:可使用碘剂、甲状腺制剂,但应避免 大剂量碘治疗,以免诱发碘甲亢。 • 2.手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宜手术治疗。 当出现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无好转者,或疑有甲状
肾上腺
• 肾上腺有左右两个,分别位于肾脏上方,分为皮质 和髓质两个部分,生理作用各异。
• ①肾上腺皮质:分泌以醛固酮为主的盐类皮质激素、以 皮质醇等为主的糖皮质激素及脱氢睾酮等性激素。
• ②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 素作用于ɑ和β受体,使皮肤黏膜收缩,以及参与人体内 物质代谢。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ɑ受体,收缩血管, 使血压升高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 人的护理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解刨生理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 脏器、组织及细胞组成。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 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等。 这些特殊的腺体所分泌的活性物质,称为激素,直 接进入血液或淋巴。
下丘脑
• 下丘脑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 • ①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TRH),包括黄体生成激素和卵泡刺激素释放 激素。 • ②下丘脑释放的抑制激素有: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 素,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黑色素细胞刺 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健康教育
• 1.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指导病人补充碘盐, 指出这是预防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最有效的措施。 • 2.指导碘缺乏病人和妊娠期病人多进食含碘丰富的 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类食品,并避免摄入大 量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食物和药物,如卷心菜、 花生、保泰松等。 • 3.嘱病人按医嘱准确服药和坚持长期服药,以免停 药后复发。教会病人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演示版1内分泌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ppt

) -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及少量的生长抑素
、胰多肽。---调节糖代课谢件 。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肾上腺:分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主要功能是参 与物质代谢、水钠代谢,并有抑制免疫、抗感染、 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
课件
课件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抑制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 -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功能:促进垂体相应促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间接调节
各有关靶腺的功能活动。
课件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黄体生成激素(LH) -卵泡刺激素(FSH) -生长激素(GH) -泌乳素(prolactin,PRL)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
课件
(二)身体状况
1.体形异常: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侏儒症和呆小症;肥 胖和消瘦。
2.毛发异常:毛发增多或减少 3.面容异常:肢端肥大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甲亢面容、 满月面容等 4.色素沉着:皮肤色泽加深 5.性功能改变:阳痿
课件
体形异常
巨人症与矮小症
库欣综合征-向心肥胖
课件
侏儒症:美国拇指姑娘 课件
劳动能力丧失、反应迟钝、淡漠、对周 围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嗜睡,也可有直立性晕 厥,皮肤黏膜有色素沉着。
课件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 2.活动无耐力: 3.潜在并发症:
【护理目标】
病人能自觉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体重 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营养病和代谢病
代谢病
• 概念: 一般指主要有与中间代谢某个环节障碍 所导致的疾病 。
• 致病因素:先天性代谢缺陷和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2020/10/9
护理评估
(一)病史
• 患病及治疗经过 • 生活史及家庭史 • 心理-社会状况
2020/10/9
护理评估
• 患病及治疗经过 1.患病经过 详细了解病人患病的起始时间,有无诱因
2020/10/9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CT和MRI 对某些内分泌疾病有 定位价值。 2.放射性核素检查 甲状腺能浓集碘,甲状腺摄131I 率可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 3.选择性动脉造影 对于直径较小,不能用CT 和MRI等方法作出定位时可采用此方法。 4.B超检查 可用于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 腺和甲状 旁腺肿瘤的定位。
实验室检查
3.激素分泌动态试验 此类试验可进一步探讨内分泌功能 状态及病变的性质。在临床上,当某一内分泌功能减 退时,可选用兴奋试验,相反则选用抑制试验或阻滞 试验来明确诊断。
4.静脉插管分段采血测定激素水平 当临床症状提示有某 种激素分泌增多,而以上定位检查又不能精确定位时 可考虑用此方法鉴别。
,但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升高
2020/10/9
营养和代谢
(一)营养和代谢的生理 • 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
2020/10/9
(二)营养病和代谢病
营养病
• 病因 :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 比例不当引起。
• 分类:原发性营养失调 继发性营养失调
2020/10/9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应询问病 人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发生的病史。
2020/10/9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一 般 状 况 •营 养 状 况 • 皮肤、黏膜 • 头颈部检查
•胸 腹 部 检 查 •四 肢 检 查 • 骨、关节检查 • 外生殖器检查
2020/10/9
护理评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激素及激素的作用机制 • 激素(hormone)的概念:
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微量活性物质,由血液输送到 远处组织器官并通过受体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化学信使。 • 激素的分类:肽类激素、蛋白质激素、胺类激素、氨基 酸类激素、类固醇类激素。
2020/10/9
激素及激素的作用机制
(1)激素分泌方式 : • 内分泌(endocrine) • 旁分泌(paracrine) • 自分泌(autocrine) • 胞内分泌(intracrine) • 神经分泌(neurocrine)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病因检查
2020/10/9
实验室检查
1.血液和尿生化测定 某些激素与血清某些电 解质和其他物质之间有相互调节作用,测定 血清电解质可间接了解相关激素的分泌功能 。
2.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测定尿中的激素代 谢产物可推断激素在血中的水平;同时测定
202垂0/10/9体前叶促激素和其靶腺激素,对某些内分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内分泌腺和激素分泌细胞 (1)内分泌腺 (2)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 (3)组织的激素分泌细胞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 能
• 抑制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 -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 腺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黄体生成激素(LH)
-卵泡刺激素(FSH)
-生长激素(GH)
-泌乳素(prolactin,PRL)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
• 神经垂体: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
,发病的缓急,主要症状及其特点。评估病人有无 进食或营养异常,有无排泄功能异常和体力减退等 2.既往检查、治疗经过及效果 评估病人既往检查情况 ,是否遵从医嘱治疗,用药及治疗效果。目前使用 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程。有无与内分泌系 统疾病相关的疾病
2020/10/9
护理评估
• 生活史及家族史 1.生活史 了解病人的出生地及生活环境。评 估婚姻状况及生育情况,了解病人是否有性 功能异常等问题;日常生活是否规律,有无 烟酒嗜好、特殊的饮食喜好或禁忌。 2.家族史 许多内分泌疾病有家族倾向性,如
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2020/10/9
内分泌系统的定义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是指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的激素分泌 细胞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组成系统。其功能是辅助神 经系统将体液性信息物质传递到全身各细胞组织,包括 远处的和相近的靶细胞,发挥其对细胞的生物作用。
2020/10/9
和催产素(OXT)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甲状腺: -甲状腺素(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激素(PTH) • 内分泌胰腺(包括胰岛和胰岛外的胰腺激素分泌细胞) -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包括除神经组织以 外各组织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主要分布于胃 、肠、胰和肾上腺髓质,主要合成和分泌肽类与胺类 旁分泌激素。
(3)组织的激素分泌细胞:绝大多数组织均含有合成 和分泌激素的细胞。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肾上腺:分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 肾上腺皮质分泌 -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 -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性激素(小量雄激素及微量雌激素) • 肾上腺髓质分泌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2020/10/9
(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性腺: • 男性性腺为睾丸,主要分泌雄激素 • 女性性腺为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2020/10/9
病因检查
• 自身抗体检测,如血清TSH受体抗体、抗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微粒体抗体测定, 分别有助于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的病 因分析。也可做HLA鉴定、白细胞染色体 鉴定等检查。
2020/10/9
2020/10/9
激素及激素的作用机制
(2)激素降解与转换 (3)激素的作用机制
-主要作用于核转录因子的激素 -主要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激素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联系 (5)激素间的相互调节
2020/10/9
(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 按功能分: 功能亢进 功能减退 功能正常
• 按病变部位分:原发性 继发性
2020/10/9
(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 功能减低的原因: -内分泌腺的破坏 -内分泌腺激素合成缺陷 -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2020/10/9
(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 功能亢进的原因: -内分泌腺肿瘤 -多内分泌腺瘤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激素代谢异常 -医源性内分泌紊乱 • 激素敏感性缺陷 :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功能减退或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