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测量程序GPS

合集下载

施工测量gps定位器使用方法

施工测量gps定位器使用方法

施工测量GPS定位器使用方法1. 简介施工测量GPS定位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施工现场位置的装置,它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来精确确定测量点的坐标信息。

本文将介绍施工测量GPS定位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准备工作在使用施工测量GPS定位器之前,您需要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确保GPS定位器电池充满电或连接到电源;•确保GPS定位器的接收天线正确连接;•根据需要,安装合适的GPS定位器支架或固定设备。

3. 开始测量3.1 打开GPS定位器按下GPS定位器的电源按钮,启动设备。

如果设备需要连接到电源,请确保连接正常。

3.2 确认信号强度GPS定位器在使用之前需要获得足够的卫星信号来定位。

通常,GPS定位器会显示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和信号质量。

如果卫星数量不足或信号质量较差,您可能需要移动到稍微开阔的位置,以获得更好的信号。

3.3 设置坐标系统在开始测量之前,您需要确保选择了正确的坐标系统。

施工测量通常使用的是以经纬度表示的坐标系统,如WGS84。

在GPS定位器的设置菜单中选择适当的坐标系统。

3.4 收集测量数据将GPS定位器放置在您要测量的点上,并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获取到了准确的位置信息。

一般来说,您可以等待几秒钟或几分钟,以确保GPS定位器获得稳定的坐标。

一旦GPS定位器显示出准确的坐标信息,您可以按下记录按钮来保存这个测量点。

3.5 移动到下一个点在完成当前点的测量之后,将GPS定位器移动到下一个要测量的点上,重复步骤3.4,以收集该点的坐标信息。

3.6 结束测量完成所有点的测量之后,您可以按下GPS定位器上的结束按钮以结束测量过程。

在结束之前,请确保已保存了所有需要的测量点信息。

4. 数据导出与处理一旦测量结束,您可以将GPS定位器连接到计算机,并使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数据导出和处理。

这些软件通常提供数据导出为常见的文件格式,如CSV或KML,以便在其他应用程序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5. 注意事项在使用施工测量GPS定位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与定位器的天线接触,以免影响信号接收;•在选择测量点时,尽可能选择开阔的位置,以获得更好的信号;•在导出和处理数据时,确保使用兼容的软件和文件格式。

GPS操作规程

GPS操作规程

GPS操作规程一、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和测量地球上任意位置的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GPS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准确、可靠地进行定位和导航。

二、设备准备1. 确保GPS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池电量充足。

2. 检查GPS设备是否与导航地图更新,并确保地图数据是最新的。

3. 确保GPS设备与卫星建立良好的信号连接。

三、GPS操作流程1. 打开GPS设备电源,等待设备启动并获取卫星信号。

2. 在设备菜单中选择导航模式,并输入目的地的地址或坐标。

3. 设备将计算最佳路线并显示在屏幕上。

在导航过程中,设备会提供语音指引和图形指示,以帮助用户到达目的地。

4. 在行驶过程中,遵循设备的导航指示,包括转弯方向、距离和道路名称。

5. 如遇到道路封闭、交通堵塞或其他导航偏差情况,设备会自动重新计算最佳路线。

6. 在接近目的地时,设备会提醒用户减速并指示停车位置。

7. 到达目的地后,关闭GPS设备或将其保持在待机状态。

四、GPS设备的常见功能1. 导航功能:提供最佳路线规划和导航指引。

2. 语音提示:通过语音指引告知用户转弯方向、距离和道路名称。

3. 实时交通信息:提供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更新,以帮助用户避开拥堵。

4. 兴趣点(POI)搜索:允许用户查找附近的餐厅、加油站、酒店等特定地点。

5. 路线记录:记录用户的行驶轨迹和行驶信息。

6. 高度测量:提供海拔高度和爬升/下降速度的测量。

7. 天气预报:显示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和预报。

五、GPS操作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GPS设备之前,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说明和功能。

2. 在驾驶过程中,不要盯着GPS屏幕,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

3. 如果出现导航指示与实际道路情况不符的情况,应遵循实际道路标志和交通规则。

4. 定期更新GPS设备的地图数据,以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在使用GPS设备时,应注意电池电量,避免电量耗尽影响正常导航。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方案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方案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方案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确定交通道路位置、距离和速度的技术。

在道路规划、交通管制、车辆定位和导航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测量规范。

以下是一份针对公路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规范方案。

一、设备要求:1.使用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GPS接收器。

2.GPS接收器要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能够同时接收多颗卫星信号。

3.GPS接收器要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并能够快速并准确地定位。

二、测量原理:1.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计算卫星信号的传输时间和接收时间差来确定位置。

2.可使用三角测量原理来计算位置和距离。

三、标志点设置:1.在测量区域内设置足够数量的标志点,以便于进行测量和校正。

2.标志点应遵循标准的地理位置坐标系统,并要求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的准确性。

四、测量过程:1.进行测量前应进行系统校准,并确保GPS接收器的正常工作。

2.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GPS接收器的稳定和可靠信号。

在隧道、高楼、树木等对信号接收产生干扰的区域,应使用增强型GPS接收器或通过其他方法来增强信号接收。

3.测量时间应选择在天气良好、信号强度稳定的时段进行。

五、数据处理:1.根据测量数据对道路位置、距离和速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2.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异常值和误差,并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精度要求:1.道路位置的测量精度要求在厘米级别,距离的测量精度要求在米级别,速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在公里/小时级别。

2.针对特定的测量任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精度要求进行调整。

七、成果要求:1.提供定位位置、距离和速度的测量数据结果,以及数据处理报告。

2.测量成果要具备可追溯性,包括测量过程的记录、校正和验证过程的文件。

八、质量保证:1.进行GPS测量的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资格证书。

中纬Zenith系列GPS接收机道路测量放样操作指南

中纬Zenith系列GPS接收机道路测量放样操作指南

海 上 3 量 2 7 测 0 康 3 1 斯 0 2 克 海 中心 术 技
道路平曲线定义——交点法
海 上 3 量 二个交点信息 2 7 测 0 康 3 ●点击新建按钮继续 1 斯 0 2 克 输入第三个交点 海 中心 术 技
● 元素列表中多了第
道路平曲线定义——交点法
● 输入第三个交点
程序提供键入坐标和选择点两种方 法,在该界面下可以输入交点坐 标,程序提供了 4种曲线类型供选 择,无、圆曲线、缓曲缓、缓缓。 在该界面中可输入缓入和缓出长 度,可可输入圆曲线半径。本例中 输入交点坐标 217296.205,221965.201,曲线类 型选择无。点击存储
道路平曲线定义——交点法
案例数据(与前面元素法案例数据描述同一条道路)
海 上 3 量 2 7 测 0 康 3 1 斯 0 2 克 海 中心 术 技
ZDK33+901.874=ZDK33+900(长链)
道路平曲线定义——交点法
海 上 3 ● 点击新建按钮添加 量 2 7 测 0 道路第一个交点康 3 1 斯 0 2 克 海 中心 术 技
道路平曲线定义——元素法
●输入直线要素
依据案例数据输入:程序提供 输入直线元素选项,提供输入 方位角加距离和点库选择坐标 两种。如:本例中输入距离: 55.755;程序自动计算出直线 另一点(终点)坐标: 217296.205,221965.201,坐标 同测试已知数据 ZD点坐标一致。 点击存储,方位角一栏不需输 入,软件自动计算作检核用如: 本例中123.145256826同测试数 据123.14526一致。
海 上 3 量 2 7 测 0 康 3 1 斯 0 2 克 海 中心 术 技
道路平曲线定义——元素法

GPS简易操作求坐标测量及坐标放样

GPS简易操作求坐标测量及坐标放样

GPS简易操作求坐标测量及坐标放样,值得收藏测绘联盟2017-11-21 08:55:14本文将分三种情况介绍野外实际操作过程一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未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二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已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三用户没有已知点,测自定义坐标1.第一次开始作业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四坐标文件的转换输出一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未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1.1 基准站在测区中央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位置架好基站不用对中整平、不用量取仪器高,只用架稳就行了,连接好基站、电台、电瓶连线,开机;Ok开机时主机STA 和PWR指示灯常亮,达到条件会自动发射,发射时,STA灯1秒闪一次,DL灯5秒快闪2次,电台的TX灯1秒闪一次主机和电台都由电瓶供电1.2 移动站1.2.1进入工程之星软件,新建工程比如nanning开主机,主机和手簿正常连接后,新建工程,选择北京54椭球,输入当地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的算法:假如测量的经度是110度23分30秒, 则用110.2330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得到36.7 ->37,再用所得的整数乘以373,就得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了111;改移动站天线高点击“设置-其他设置-移动站天线高”进入输入2米,选择杆高,选中直接显示实际高程,点击ok;注意:每次新建工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天线高1.2.2在没有任何转换参数的情况下测出两个已知点的RTK固定解坐标,并保存;在固定解状态下,测出已知点A的坐标对中后,按手簿上的字母A或者向左的方向键,弹出储存的界面,点名输入A,杆高是固定的2米,回车或者确定;同样,到B点扶平对中杆,测量并保存B点坐标;1.2.3 计算转换参数至少两个已知点,一个已知点只能求出平移Δx、Δy、Δz点击设置-> 控制点坐标库, 点击增加,把用于求转换参数的点增加到库里面计算参数;输入刚才所测的已知点A的已知坐标,输入后点击OK进入原始坐标的输入界面:点击“从坐标管理库选点”, 如果坐标管理库里面没有坐标,点击“导入”,把刚才所测的原始值导入到临时库里以供选择;默认打开的是当前工程所在原始文件.RTK,选中并打开该文件就可以了;导入原始文件后,选中A点所对应的原始坐标注意,前面有脚架符号代表原始坐标,点击确定,就调出刚才所测的没有任何参数的原始坐标,再点击确定,可以看见我们所增加的点对A就增加到控制点坐标库里了;同样的操作,点击增加,把B点增加到控制点坐标库;完成上面的操作后,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A、B都添加到库里面了;1.2.4保存文件,计算出转换参数此时点击保存,文件名任意取比如nanning,那么程序就会在nanning文件夹内保存一个名为nanning.cot的转换文件,存完后点击应用,程序会自动计算转换参数,并把转换开关打开;1.2.5 检查到第三个已知点,在固定解状态下,测出其坐标或者利用点放样的功能,看所测量的值和已知值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若符合,测量并存储该点坐标,就可以开始其他点的测量了;若不符,需要查看我们求参数时所输入的已知坐标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有误;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只要操作正确,输入无误,用户的坐标系没有粗差,检查已知点的结果都会符合得相当好;1.2.6 测量检查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我们的测量工作了;到需要采集坐标的地形或地物点上放杆,待气泡居中后按手簿上的“A” 或者按向左的方向键,就弹出存储界面,回车或者确定,就保存了;注意:快速两次按“B”键可以浏览所测的坐标;上面是我们第一次到一个测区有已知点时,基站架未知点,开始用RTK作业的开始;在作业过程中,基站不能移动,不能关机;要是做工过程中基站意外关机或者收工了,第二次来测,就是属于下面这个过程了;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当基站关机或收工后,再次测量,2.1 基站架未知点,正确连接仪器,开机;2.2 移动站2.2.1在手簿中调出上次所求的转换参数一般情况下,小的测区可以利用一个转换参数文件,若是新建了工程要正确输入椭球和中央子午线做法如下:点击“设置”->“控制点坐标库”上次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点对就在列表中显示出来了,点击“应用”,程序就自动计算转换参数,并把转换开关打开2.2.3求校正参数移动站在固定解状态下,到一个已知点,点击“工具”à“校正向导”输入当前点的已知坐标,天线高输入2米,选择杆高;对中整平后,点击“校正”,,ok后,就计算出了校正参数;为了严密起见,移动站需要到另外的已知点检查,当误差允许,测量并存储该点坐标,就可以开始测量了;这里用于检查的已知点,可以是用户已知的已知点,也可以是我们上次用RTK所测出来的有明显标志的地面点;为了方便起见,在第一次收工之前,我们最好能在测区做两个点,做好标志,记下坐标,以便下次测量的时候,校正和检查不用跑太多的路去已知点;2.2.4 开始测量二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已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1.1 基准站在一个已知点上架好基站严格对中整平、准确量取仪器高,连接好基站、电台、电瓶连线,开机;Ok开机时主机STA和PWR指示灯常亮,达到条件会自动发射,发射时,STA灯1秒闪一次,DL灯5秒快闪2次,电台的TX灯1秒闪一次主机和电台都由电瓶供电1.2 移动站1.2.1进入工程之星软件,新建工程比如nanning开主机,主机和手簿正常连接后,新建工程,选择北京54椭球,输入当地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的算法:假如测量的经度是110度23分30秒, 则用110.2330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得到36.7 ->37,再用所得的整数乘以373,就得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了111;改移动站天线高点击“设置-其他设置-移动站天线高”进入输入2米,选择杆高,选中直接显示实际高程,点击ok;注意:每次新建工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天线高1.2.2在没有任何转换参数的情况下测出一个已知点A的固定解坐标,并保存;在固定解状态下,到已知点A,对中后,按手簿上的字母A或者向左的方向键,弹出储存的界面,点名输入A,杆高是固定的2米,回车或者确定,存盘;由于基站架在已知点,移动站可以直接读取基站的原始坐标,所以这种情况下,移动站只用测一个已知点A就可以了;1.2.3 计算转换参数至少两个已知点,一个已知点只能求出平移Δx、Δy、Δz点击设置控制点坐标库, 点击增加,把用于求转换参数的点增加到库里面计算参数;输入刚才所测的已知点A的已知坐标,输入后点击OK进入原始坐标的输入界面:点击“从坐标管理库选点”, 如果坐标管理库里面没有坐标,点击“导入”,把刚才所测的原始值导入到临时库里以供选择;默认的是对应当前工程的原始文件.RTK,选中并打开该文件就可以了;导入原始文件后,选中A所对应的原始坐标注意,前面有脚架符号代表原始坐标,点击确定,就调出刚才所测的没有任何参数的原始坐标,再点击确定,可以看见我们所增加的点对A就增加到控制点坐标库里了;输入基站所在点的已知坐标,比如B,输入后点击OK进入界面点击“读取基站坐标”,软件就会把基站的原始坐标提取出来;此时需要注意,基站的天线高,一定要正确量取;再点击ok,可以看见我们所增加的点对B也增加到控制点坐标库里了;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A、B都添加到了库里面了;1.2.4保存文件,计算出转换参数此时需要保存该文件,文件名任意取,比如nanning,那么程序就会在nanning文件夹内保存一个名为nanning.cot的转换参数文件,存完后点击OK,程序会自动计算转换参数,并把转换开关打开;一般情况下,用户坐标系若是标准国家坐标系,计算所得的旋转参数应该在秒以内,缩放参数应该在1±0.00009的范围;1.2.5 检查到第三个已知点,在固定解状态下,测出其坐标或者利用点放样的功能,看所测量的值和已知值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若符合,测量并存储该点坐标,就可以开始其他点的测量了;若不符,需要查看我们求参数时所输入的已知坐标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有误;根据我们的实际操作经验,只要操作正确,输入无误,用户的坐标系没有粗差,检查已知点的结果都会符合得相当好;1.2.6 测量检查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我们的测量工作了;到需要采集坐标的地形或地物点上放杆,待气泡居中后按手簿上的“A”, 或者按向左的方向键,就弹出存储界面,回车或者确定,就保存了;注意:快速按两次“B”键可以浏览所测的坐标;上面是我们第一次到一个测区有已知点时,基站架未知点,开始用RTK作业的开始;在作业过程中,基站不能移动,不能关机;要是做工过程中基站关机或者收工了,再次测量就必须按照下面这个过程了;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当基站关机或收工后,再次测量,2.1 基站架已知知点,量取仪器高,正确连接仪器,开机;2.2 移动站2.2.1在手簿中调出上次所求的转换参数一般情况下,小的测区可以利用一个转换参数文件,若是新建了工程就要正确输入椭球和投影中央子午线做法如下:点击“设置”->“控制点坐标库”2.2.3求校正参数移动站在收到电台信号情况下,点击“工具”à“校正向导”输入基站点的已知坐标,和基站的仪器高,点击“校正”,,ok后,就计算出了校正参数;为了严密起见,移动站需要到另外的已知点检查,当误差允许,测量并存储该点坐标,就可以开始测量了;这里用于检查的已知点,可以是用户已知的已知点,也可以是我们上次用RTK所测出来的有明显标志的地面点;为了方便起见,在第一次收工之前,我们最好能在测区做两个点,做好标志,记下坐标,以便下次测量的时候,校正和检查不用跑太多的路去已知点;2.2.4 开始测量三用户没有已知点,测自由坐标1.第一次开始作业1.1 基准站在测区中央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位置架好基站不用对中整平、不用量取仪器高,只用架稳就行了,连接好基站、电台、电瓶连线,开机;Ok开机时主机STA 和PWR指示灯常亮,达到条件会自动发射,发射时,STA灯1秒闪一次,DL灯5秒快闪2次,电台的TX灯1秒闪一次主机和电台都由电瓶供电1.2 移动站1.2.1进入工程之星软件,新建工程比如nanning开主机,主机和手簿正常连接后,新建工程,选择北京54椭球,输入当地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的算法:假如测量的经度是110度23分30秒, 则用110.2330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得到36.7 ->37,再用所得的整数乘以373,就得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了111;改移动站天线高点击“设置-其他设置-移动站天线高”进入输入2米,选择杆高,选中直接显示实际高程,点击ok;注意:每次新建工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天线高1.2.2测量到需要采集坐标的地形或地物点上放杆,待气泡居中后按手簿上的“A” 或者按向左的方向键,就弹出存储界面,回车或者确定,就保存;注意:快速两次按“B”键可以浏览所测的坐标;基站关机前,一定要在所测地方,做好两个标志点,并测出该点的坐标,以便下次测量的时候可以校正;上面是我们第一次到一个测区时,基站架未知点,开始用RTK作业的开始;在作业过程中,基站不能移动,不能关机;要是做工过程中意外关机或者收工了,再来测,就是得按照下面这个过程了;结束测量工作时,一定要在测区附近,做两个标志点测出其坐标并记录,一边第二天做已知点使用;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当基站关机或收工后,再次测量,2.1 基站架未知点,正确连接仪器,开机;2.2 移动站2.2.1求校正参数移动站在固定解状态下,到一个标志点,点击“工具”à“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模式,点击下一步进入:四坐标文件的转换输出用RTK测量,所有的文件都保存在以工程文件名命名的文件夹中,比如新建工程时,建了一个20050928的工程,那么在Flashdisk中,就创建了一个20050928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中,20050928.ini是工程文件;当进入工程之星时,会默认打开上次打开过的工程,若是要打开其它工程,就找到要打开的工程的文件夹中的.ini文件就可以了;20050928.rtk是数据的原始观测值文件,做rtk时,没有任何转换参数的rtk值都保存在该文件中;它记录的是原始经纬度值;20050928.dat是坐标文件;它记录的是经过转换的平面坐标值;除了平面坐标外,还有记录该点时的精度因子以及其它信息;如下:2,990.9388,981.8199,99.976,00000000,10,0.009,0.011,8,2.10,11:41:28.00我们在使用坐标值时,所需要的坐标格式并不是像20050928.dat文件中那样的格式,往往是需要如下的格式:2, 00000000,990.9388,981.8199,99.976 即:点号,编码,Y,X,Z这就需要在工程之星软件中进行转换,点击工程--à文件输出, 在弹出的界面在数据格式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据格式;Pn点号,Pc编码, y ,x ,h是三维坐标源文件:点击它就可以选择坐标源文件,如20050928.dat文件;目标文件:点击它就可以输入转换后的文件的名字;最后点击转换,ok;计算机传入手簿坐标格式要是放样,用户可以把大批量的放样坐标点从计算机输入手簿,这样在放样的时候就不需要现场输入坐标,只要选择点就可以了;我们在计算机编辑放样点,数据输入格式是:点号,X坐标,Y坐标,Z坐标,编码,即使没有值,也要留出位置,用英文状态的逗号隔开最后文件存盘为 .dat 样式;把所存的数据文件复制到手簿的FLASHDIAK中,放样的时候直接打开文件就可以选择放样点了;•GPS技术•软件•斯蒂芬·库里收藏举报19 条评论测量的黑小伙儿17小时前很详细,测量老油条给你点个赞赞大笑大笑回复0学什么不好学抽烟16小时前爽,关注了回复⋅ 1条回复0Jenny4862989118小时前把全站仪坐标放样的详细视频分享出来、期待...回复⋅ 2条回复0星瑞1719小时前再讲讲走走停停模式回复⋅ 1条回复0剿喷子总司令18小时前我用的都是安卓系统的RTK基本上一样的。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
式中: — — —标准差,99; ! — —固定误差,99; 2— — —比例误差系数; 5— — —相邻点间距离,99。 6— 表!
级 别
精度分级
固定误差 2,99 ": "% "# "!$ "!$ "!$ 比例误差系数 "$;$! "$;! "! "% "!$ "3$
’’ ’ . / 0
— ##"! —
第九篇
表!
级 别
,-. 在测绘中的应用
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
" !’ # !( $ !( % !) & !*+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
!"#"$"% 各级 ,-. 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表 / 要求。相领点最小距离可为平 均距离的 * 0 ! 1 * 0 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2 1 ! 倍。 表/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测绘之家,测绘行业专业信息网站,有空儿来看看 :)
page 1
第九篇

!"# 在测绘中的应用
附: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规范
!$ % & ’()’*—+,,’
’ 范围
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 网(简称(!"#)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 !"# 控制网的设计、布测与数据处理。
$"’"% 在设计图上应标出新设计的 !"# 点的点位、点名、点号和级别,还应标出 相关的各类测量站点、水准路线及主要的交通路线、水系和居民地等。 !"# 网布设原则 $"’"&"% !"# 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要求的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 $"’"& 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 行。 $"’"&"& ’’、’、 8 级 !"# 网应布设成连续网,除边缘点外,每点的连接点数应 不少于 3 点。 5、9、 : 级 !"# 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附合路线。 $"’"&"’ ’ 级及 ’ 级以下各级 !"# 网中,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符 合表 3 的规定。

华星GPS采集程序使用说明书

华星GPS采集程序使用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软件简介及简易操作流程 (1)1.1 道路版软件简介 (1)1.2 电力版软件简介 (2)1.3 软件简易操作流程 (3)第二章项目 (17)2.1项目信息 (17)2.2坐标系统 (18)2.3记录点库 (18)2.4放样点库 (20)2.5控制点库 (21)2.6横断面点库 (22)2.7更新点库 (23)第三章 GPS (24)3.1连接GPS (24)3.2演示模式 (25)3.3位置信息 (26)3.4卫星信息 (27)3.5差分站信息 (29)3.6天线设置 (29)3.7基准站设置 (30)3.8移动站设置 (34)3.9远端设置基准站 (37)3.10接收机信息 (37)3.11数据调试 (38)第四章参数 (40)4.1坐标系统 (40)4.2参数计算 (43)4.3 点校验 (45)第五章工具 (47)5.1角度换算 (47)5.2坐标换算 (47)5.3面积计算 (48)5.4距离方位 (49)5.5间接测量 (50)第六章测量 (53)6.1碎部测量 (53)6.2点放样 (59)6.3线放样 (60)第七章道路 (66)7.1平面设计与文件编辑 (66)7.2纵断面设计与文件编辑 (71)7.3横断面设计与文件编辑 (72)7.4道路放样 (74)7.5横断面采集 (76)第八章配置 (78)8.1软件配置 (78)8.2配色方案 (78)第九章符号释义 (81)9.1一般符号 (81)9.2按钮图形 (81)9.3当前位置信息栏 (82)9.4电量状态栏 (82)9.5卫星状态栏 (83)9.6解状态/质量栏 (83)第十章 GIS+数据采集器及其与电脑通讯 (84)10.1 GIS+数据采集器 (84)10.2安装GIS+数据采集器 (87)10.3 GIS+数据采集器与电脑通讯 (91)第十一章附录 (93)11.1键盘输入 (93)11.2点信息录入 (93)11.3快捷键 (94)11.4 文件格式(道路文件) (94)11.5文件格式(点库) (96)11.6 程序结构与路径 (97)11.7 A6 简易硬件操作 (98)11.8 仪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00)第十二章电力 (101)12.1电力作业流程简介 (101)12.2 电力勘测 (102)12.3 塔杆放样 (110)12.4华星电力后处理软件 (115)第一章软件简介及简易操作流程1.1 道路版软件简介华星RTK GPS系列采集程序道路版是华星公司开发出的一款基于道路施工测量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器软件,华星GPS采集程序基于道路工程测量行业的应用需求,广泛征集行业客户的建议,集实际工程经验和GPS作业优势于一体,软件不只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全球化1、中英文界面实时切换功能、内置各国常用椭球参数、转换基准。

怎样使用gps测坐标定位测量土地面积

怎样使用gps测坐标定位测量土地面积

怎样使用 GPS 测坐标定位测量土地面积引言在许多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中,测量土地面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地理坐标,并通过坐标之间的计算来测量土地面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GPS 进行坐标定位和测量土地面积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一:设定基准点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点,用于以后测量其他点的相对位置。

这个基准点可以是一个已知的地理位置,比如建筑物的一个角落、一个地标或者一个测量标志物。

为了提高精度,建议选择尽可能接近需要测量的土地区域的基准点。

步骤二:开启 GPS 并获取坐标打开 GPS 设备,并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

一些智能手机已经内置了GPS 功能,也可以使用外部 GPS 设备。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建议在开放空旷的地方进行测量。

通过 GPS 设备的界面或应用程序,获取当前位置的地理坐标。

通常,地理坐标以经度和纬度的形式表示。

这些坐标将作为测量的基础。

步骤三:测量其他坐标点将 GPS 设备带到需要测量的区域,并将其定位到每个需要测量的点。

在每个点上等待 GPS 设备稳定,并记录下对应的地理坐标。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建议在每个点上等待数秒钟,以确保 GPS 设备稳定并获取准确的坐标。

每个点的坐标应与基准点的坐标相关联。

步骤四:计算土地面积一旦收集到所有需要测量的点的坐标,就可以开始计算土地的面积。

有许多算法可以用来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但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 Shoelace Formula(鞋带公式)。

根据 Shoelace Formula,需要先将所有的坐标点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利用如下公式来计算面积:面积= 0.5 * |(x₁y₂ + x₂y₃ + ... + xn-1yn + xny₁) - (y₁x₂ + y₂x₃ + ... + yn-1xn + ynx₁)|其中(x₁, y₁), (x₂, y₂), … 为按照顺序排列的坐标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开关GPS主机
1、按电源键1秒,开机
2、按电源键3秒,关机
二、控制面板按键图解
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
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按键和指示灯的功能和含义分别是:
V8系统面板控制和指示说明图2 主
机控制面板按键图
工作方式: ●亮○灭
数据链:
1)、功能键操作说明:
1、双击 F (间隔>0.2S, 小于1S), 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
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 F键, 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
电量。

2)、指示灯操作说明:
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 1~4 下指示电量
2、卫星灯(绿色):“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
“常亮”:卫星锁定
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
绿灯:(信号灯)
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
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
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
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
其他状态常灭
红灯:(数据灯)
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
静态采集指示
三、架设基准站
对中、整平基座,连接好GPS各连接线。

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高度角在10-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
(2)、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3)、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四、手簿程序操作流程
1、新建项目。

打开手部电源,打开【Hi-RTK道路版】软件,在主界面上点击【项目】
→【新建】→【输入项目名】→右下角【√】,点击左上角【项目信息】→【坐标系统】
→【椭球】(源椭球为WGS-84,当地椭球根据测区要求选择北京54或国家80)→【投
影】→【投影方法】(根据测区要求情况选择)→【中央子午线】(输入正确的中央子午线),【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程拟合】都改为无,→【保存】→【OK】→【OK】→【╳】。

2、连接基站GPS主机。

在主界面上点击【GPS】→【接收机信息】→【连接GPS】→(手
簿:Q series / GIS+;连接:Q系列/ GIS+蓝牙;端口:5;波特率:19200;GPS类型:V8)【连接】→选择基站主机的机身号后点【连接】(如果没有基站的机号,选择【搜索】搜到机号后点【停止】→【连接】)。

连接好后屏幕会显示【╳╳╳╳╳╳╳】(仪器机身号)。

3、设置基准站。

【GPS】→【接收机信息】→【基准站设置】→输入【点名】【天线高】
→【平滑】(自动采集10次取平均值作为单点定位的基准站坐标)→【√】→【数据链】
(为:内置电台;外挂电台的为:外部数据链)→【频道】(V8 Star基站的频道在这里
设置;外挂电台的基站频道以外挂电台的频道为准)→【其他】(差分模式为RTK,电文
格式为:RTCA,高度截止角:10-15)→【确定】→【设置成功】→【╳】(电台收发灯
和基站主机信号灯开始闪烁且手簿左上角解类型为“已知点”没有任何提示就说明基
准站设置好了)→在主界面上点击【GPS】→【接收机信息】→【断开GPS】。

注意:如果第二天基站还架在前一天工作的点上工作时,只需要打开以前的项目,在【基准站设置】里修改天线高,然后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在坐标采集时新建一个记录点库就可以。

4、连接移动站GPS主机,连接方法和连接基站方法一样。

5、设置移动站。

移动站和手簿连接好后,左上角的解类型如果是【固定】或【浮动】
说明一切正常,要是其他的解类型就要检查设置,在主界面上点击【GPS】→【接收机信息】→【移动站设置】检查数据链、频道、差分电文格式是否设置正确。

6、求解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

手簿连接好移动站后,移动站放在控制点上,整平
气泡,在手簿主界面上点击【参数】→【坐标系统】→【参数计算】→【添加】→点击【源点】右边的GPS图标,采集该店的当前坐标,再输入点名,在【目标】处输入该点的已知坐标→【保存】,再继续添加其他控制点(转换参数一般最少需要两个控制点,)→【解算】→【运用】(平面和高程残差一般要小于0.05米)→【保存】,再把解算完的【平面转换】、【高程拟合】输入其他手簿。

7、采集碎步点坐标。

在主界面上点击【测量】,解类型达到固定解后按【F2】采集坐
标,输入点名、天线高后再按【Ent】保存。

8、点放样。

先在计算机上把要放样的数据编辑好,再导入手簿。

在Hi-RTK道路版软件
主界面上点击【测量】→【碎步测量】(左上角下拉菜单)→【点放样】→(左下
角)→(选择放样的点)→【√】根据测量界面下的坐标显示区提示的方向放样。

9、直线放样。

在Hi-RTK道路版软件主界面上点击【测量】,→【碎步测量】(左上角下
拉菜单)→【线放样】→点击定义线段数据,分别为直线、圆弧、缓和曲线→【直线】→软件提供了两种方式,分别为“两点定线”和“一点+方位角”,如果选择“两点定线”,需点击【点库】,从点库中提取两个点坐标,输入起点里程;如果选择“一点+方位角”,则只需要从点库中提取出一点的坐标,输入直线的方位角以及起点里程,点击【√】确定。

五、碎步数据导出;在主界面上点击【测量】→【碎步测量】→【记录点库】→【数
据导出】(右下角最后一个按钮)→【】(输入文件名)→选择要导出的数据格式,如南方Cass 7.0(*.dat) →【确定】,再用线把手部和电脑连接上,点击【浏览】→【我的移动设备】→【NandFlash】→【 Project】→【Road】→【pionts】,复制导出的数据文
件到电脑。

六、注意事项:
1、新建项目时只需要【椭球】、【投影】两项按实际情况输入,其他的都要改为无,
才能算参数。

2、一个项目只能算一次参数,需要重新算参数时先要在【参数】里把【平面转换】
和【高程拟合】改为无,保存后在重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