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使用中电气干扰问题的探讨幻灯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使用中电气干扰问题的探讨幻灯30页PPT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Hale Waihona Puke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PPT课件

7
狭义肌电图:用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后, 记录的肌肉安静状态下和不同程度收缩状 态下的电活动
广义肌电图:记录肌肉在安静状态、随意 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 的技术,包括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 刺激等
.
8
开展的项目: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体感诱发电位(SSEP) 视觉诱发电位(V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肌电图(EMG) 此指狭义肌电图
.
9
检查范围:
1.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疾病,出现手足无力、 麻木、疼痛及其他感觉异常。如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GBS、腕管/肘管综合征
2.各种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
3.面神经麻痹的诊断以及判断可能恢复的快慢
4.颈椎病、胸腰椎病导致的神经损伤
5.重复电刺激: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诊断
原理:神经元或肌纤维受损能够动员的 MUP降低
.
59
.
60
病理干扰相
主要见于肌营养不良、严重肌炎。
肌纤维变性坏死导致肌膜RP↓或AP内有效 兴奋肌纤维数目↓
.
61
.
62
肌电松弛状态出现的病理性电位和MCV、 SCV不受人的意识支配,可做重点参考。肌 电的轻收缩状态和重收缩状态,受人的意 识支配,可做辅助参考。
6.各种肌肉疾病的诊断: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 周期性麻痹
.
10
神经电图
周围神经 MCV 反射电位 H反射 各种诱发电位
SCV F波
.
11
正常值
运动传导MCV 上臂>50m/s 前臂>45m/s 下肢>
40m/s 感觉传导SCV 上肢末梢>45m/s 下肢末梢>40m/s 潜伏时 正中神经<4ms 下肢<6ms
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的抗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的抗干扰与抗干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肌电信号成为了研究生物信号和动作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表面肌电信号检测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来自环境和设备自身的干扰影响,影响了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抗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成为了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抗干扰和抗干扰技术两个方面对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进行探讨。
一、抗干扰技术在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中的应用在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中,抗干扰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常见的干扰源包括电源噪声、电磁辐射、运动噪声等。
针对这些干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干扰技术。
1. 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抗干扰电路。
通过将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可以消除共模噪声对于差模信号的影响。
同时,差分放大器还具备高增益和低噪声的特点,能增强信号的强度,提高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2. 滤波器:滤波器是常见的抗干扰技术之一。
低通滤波器可以去除高频噪声,高通滤波器可以去除低频噪声,带通滤波器则可以选择性地保留感兴趣的频段。
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可以有效减少干扰对于信号的影响。
3. 地线设计:地线设计是抗干扰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降低信号回路和地线之间的电磁干扰。
例如,采用星形接地或者进行多层地线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的稳定性,降低电磁噪声的干扰。
二、抗干扰技术在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上的挑战在实际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中,抗干扰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
1. 电极接触噪声:在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中,电极与皮肤接触会产生不稳定的接触电阻,导致电极接触噪声。
这种噪声常常与信号混合在一起,降低了信号的质量。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电极材料和设计方式来降低接触噪声的影响。
2. 运动伪迹:表面肌电信号检测过程中,运动伪迹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当被测肌肉进行运动时,会产生伪迹信号,干扰真实信号的检测。
因此,需要采用运动伪迹抵消技术,将运动伪迹信号从原始信号中减去,保留真实的肌电信号。
肌电图和诱发电位赵文为PPT课件

12 4.1
12 4.2
12 5.1
12 5.2
12 5.3
12 5.4
12 5.5
12 5.6
12 6.1
12 6.2
12 6.3
12 6.4
12 6.5
2mV
50ms
28
神经原性损害的MUP
12 1.1
R QUADRICEPS
12 1.2
12 2.1
12 2.2
2
12 2.3
12 2 2.4
1 5.1
小时。 • 乙肝、其它传染病者最好丢掉电极。
12
EMG检查原则
• 熟悉神经病学知识及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 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 • 禁忌症:
– 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20000 – 乙肝 – HIV(+)
• EMG检查24小时内CK可升高,6小时为1.5 倍,48小时后恢复正常。
13
– 1955年首先创立了定量EMG,全部人工测量, 只在部分实验室常规使用(特别是欧洲)。
2
历史(2)
– 60年代初Lambert推广普及了神经传导速度 的临床应用并与EMG相结合。
– 60年代中Stalberg和Ekstedt发明了单纤维 肌电图技术,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 已是补充常规EMG的重要检测手段。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PPT课件

.
9
检查范围:
1.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疾病,出现手足无力、 麻木、疼痛及其他感觉异常。如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GBS、腕管/肘管综合征
2.各种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
3.面神经麻痹的诊断以及判断可能恢复的快慢
4.颈椎病、胸腰椎病导致的神经损伤
5.重复电刺激: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诊断
MM波波
F波
.
29
F波 ①是神经干在超强刺激下,于肌肉动作电 位M波后出现的一个小的动作电位。 ②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反射。 ③他可以在任何一条运动神经上诱发出来。 ④如果神经根病变是以感觉根损害为主,则F 波不会改变。 ⑤反映的是近端神经根的功能状态。
.
30
特殊检查
H反射(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单突触反射)
.
26
特殊检查
F波是前角细胞逆向兴奋的回返放电,即兴 奋运动神经的逆向冲动,传入相应的脊髓 前角细胞,经过中间神经元或树突网,而 直接或间接地兴奋其它前角细胞,然后再 经该运动神经传出,到达所支配的肌肉。
它是一个晚反应,出现于直接的运动单位 (即M波)之后。波幅较低
.
27
准备放F波图形
.
28
肌电图诱发电位
.
1
定义
利用骨骼肌的生物电变化,来判定神经肌 肉功能的一种电生理检查技术。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 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 位变化称为肌电。
.
2
工作原理
骨骼肌收缩时的肌电活动通过电极引导、生 物放大器放大、显示器显示、计算机数据 采集等过程,转变成为可通过计算机进行 计算、处理的数据,然后用适当的计算机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为医学诊断和科学研 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使用要求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使用要求(NDI-092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1.使用环境的选择: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是检测人体微弱生物电信号的仪器设备,由于信号非常的微弱(小到零点几微伏),如果受到干扰,就会在检测结果如波形上叠加一种类似于某些病变的畸变(谐波)而容易造成误诊,同时还可能引起微电击,严重时还有生命危险。
所以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和被检人员的安全,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请使用者在安装和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之前,确保符合以下要求。
(1)周围电磁环境要求:远离大功率电气装置和射频设备的房间,远离变电站、放射科设备、理疗科设备、超高频病房呼叫、高频透热机和其他外科电仪器系统等。
易造成干扰的装置如:电力变压器、高压线、电梯、电动机、移动/联通/电信基站、超高频病房呼叫、电视发射塔/接收天线、磁共振成像(MRI)、全身螺旋CT扫描仪、单(双)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机、除颤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电磁波技术的碎石机、高频透热机、胃肠断层扫描机、高频电刀、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
(2)电源要求:a)电压要求:AC220V/50Hz (在AC198V—AC242V之间)如果医院存在经常断电、电压不稳(过欠压)等情况,会容易导致机器的死机、数据的丢失甚至机器的损坏等问题。
为了避免由于电源原因而造成的机器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请加装UPS电源给设备供电。
(UPS电源要求:带有CQC认证,额定容量在1KW以上在线稳压正弦波输出的UPS 电源,不间断时间5分钟以上)b)肌电图仪的系统输入功率:320VA+10%(不含显示器);电源线材质要求为铜线,铜线截面积在1平方以上,建议使用2.5平方的铜线。
(3)接地要求:如医院电源为三相五线制,请确保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且做可靠连接,并保证整个系统的电位均衡。
对于大楼没有良好的保护地线或达不到要求的,需要埋设单独地线(埋设方法可参考附图),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单独地线连接时,在墙壁电源插座中,先拆掉原有保护地线,接入单独地线使用。
诱发电位肌电图临床知识简介.ppt66页PPT

3.周围神经炎、脊神经根、脊髓疾病 的诊断
通过SEP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有助于 发现周围神经、神经根和脊髓的病变。
4.神经再生的判定
在神经切断性损伤缝合后,如果神经有 所恢复,可记录到相应的SEP和相应EMG 的再生电位,这是神经纤维再生的唯一客 观证据。
5.脑卒中病人的评价
当脑卒中发生神经功能障碍时,可用 BAEP、SEP和VEP评价脑的功能。
(1)视神经炎和脱髓鞘疾病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对发现视神经炎
和脱髓鞘病变是敏感的。视神经炎病史的 病人有VEP异常,并在临床发作停止后长期 存在。视神经炎的VEP变化是P100波的潜伏 期延长及波幅降低。 (2)多发性硬化
在多发性硬化的病人中,大部份病例的 VEP异常。VEP异常的特征是P100波潜伏期 明显延长。一般情况下超过正常值10ms时 可疑为多发性硬化,超过正常值30ms时可确 诊为多发性硬化。
由于脑干结构(组织)的损害,使昏迷 成为不可逆时,可通过BAEP、SEP、VEP的 测试确定脑死亡。
2.肿瘤定位
进行BAEP、VEP或SEP的测试,然后在确 定诱发电位异常的基础上进行X线或CT检 查,可准确判断脑干、视觉通路或脊髓是 否存在肿瘤。这不仅可以早期提供有用 的资料,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 查。在这一方面,当肿瘤较小时,诱发电 位就显得更有作用。
诱发电位/肌电图 临床知识简介
临床诱发电位知识简介
诱发电位是指在神经系统某特定部位给予 适宜的刺激在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 检出与刺激的有锁时关系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检查是一种客观、定量检测神经 传导功能的方法
诱发电位分类:
•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 二、视觉诱发电位(VEP) • 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 •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导耦合(机器内部)
肌电图机开机、运行、关机时,都对电网传送电磁信号,在仪器内
部、各部件电源内阻进入仪器
3、通过公共地线阻抗进入仪器 从图2中看出,50Hz干扰耦合路径,这个干扰属于传导耦合,是 在肌电图内部进行的。因为隔离变压器初次级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 就有漏电流从隔离变压器输入端窜入前置放大器。如果主机的接地电
AC220V
几pF
辐 射 耦 合
放大
肌电图机
传导耦合 隔离 主机
感应耦合
几百pF
接地电阻
大地
大地 AC220V
图2
对干扰敏感的设备:肌电图是对干扰敏感的设备,如前所述,灵敏度特 别高,产生干扰的三要素肌电图都具备。
感应耦合(近距离) 做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时,患者处在一个电磁场中,患者与大地之间存 在分布电容,患者与机房电源线之间也有分布电容,由于这些分布电容 的存在,就构成了电流回路,形成了位移电流。这电流属于感应耦合, 是通过分压加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作为差模信号与生物电信号一同 放大而形成的干扰。
⑵按电源供给的路径检查:从后往前
电源插座
电源插头
隔离变压器
检查皮肤的处理和电极安放
导联线的检查方法
肌电针电缆的检查方法
3.广播声干扰排除方法 ⑴更换仪器在肌电图室的方位 由于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是有方向性的,所以肌电图机的方位应找一 个广播声最低的一个方向。
⑵使用电磁屏蔽技术
可以在检查床下的地面上铺设白铁皮,然后将白铁皮接地,从而会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使用中电气干扰问题的探讨
引
言
我们做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干扰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共同探讨怎样分析排除肌电图诱发电位的干扰 问题。
什么是干扰呢?干扰是影响有用信号的无用成分,这种无用的
信号有的有规律,有的没有规律。肌电图机极易受到干扰是因为肌电
信号有它的特殊性,与心电信号比较起来有很大的区别。
2、从用户使用的角度降低干扰 ⑴仪器安装要远离外源干扰,肌电图室应远离干扰源,产生干扰的设备
如前所述。
⑵仪器安装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要求埋设专用地线。要求使用通过3C认
证的墙壁电源插座。
⑶以白炽灯代替荧光灯,荧光灯启辉有高频干扰 。 ⑷肌电图室的病床要求选择用木床,如用铁床,要求铁床接地。 ⑸肌电图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受检者出汗(皮肤电阻不 稳)、寒冷(传导速度变慢)。
信号小:心电信号是1mV,听觉诱发电位的信号最小只有0.1uV,是心电
信号的1/10000(听觉),肌电图的纤颤电位最小20μ V,是心电信号的
1/50(肌电)。
频率范围宽:心电信号是0.1-70Hz,肌电的信号是1Hz-10KHz。肌电信
号的频带要比心电、宽百倍,所以,对于心电图机没有影响的干扰,但
三、使用中怎样排除干扰
1.正确使用仪器 用户不正确使用仪器表现出多种多样。
2.50Hz及谐波干扰的排除方法
T
50Hz是一种工频频率,它的周期(t)=1/f=20ms,周期所占的格数×扫描时程=20ms 。
作为操作者检查50Hz干扰的思路 ⑴按信号路径检查:从前往后 皮肤电阻 电极 导联线 前置放大器
阻良好,漏电流通过接地电阻流入大地,就减少了漏电流往前级窜入。
所以,接地电阻越小,窜入的50Hz干扰就越小。
辐射耦合(远距离)
我们还经常遇到广播声干扰,这种干扰属于辐射耦合。它是在空间经
电磁场耦合进入前置放大器,前置器的电路是半导体元件构成的调幅
调频信号上的调制信号(音频信号)被解调出来,经放大,并在扬声
大幅降低干扰。由于空间中电磁信号在通过导体后,产生的电流由导
体传导到大地,所以对人体上产生的干扰电流就大幅减低。
4.浪涌脉冲波形、脉冲群排除方法
浪涌脉冲波形、脉冲群干扰是通过电磁场耦合传入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的。排除浪涌脉冲波形、脉冲群干扰必须要找到干扰源,如何寻找干 扰源呢? ⑴避开其他仪器使用的时间,错开使用后,寻找干扰源。
器中发出广播声。
二、如何降低干扰的影响
1、从仪器本身提高抗干扰能力 反应仪器抗干扰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共模抑制比、输入阻抗等。共模 抑制比是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d)与对共模信号的电压 放大倍数(Ac)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简写为 CMRR=20lg Ad Ac 单位是分贝(dB)。100dB共模抑制比就等于将干扰衰减了10万倍。对 于肌电图机来说,一般要达到100dB以上,同时,共模输入阻≥100MΩ , 差模输入阻抗≥10MΩ ,输入阻抗的提高降低了对皮肤电阻的要求。
⑵屏蔽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干扰是神经电生理设备性能提高的瓶颈,是 肌电图机的难题,这个难题对临床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
不利影响,所以,排除干扰是我们开展肌电图诱发电位工作
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携
手并进,为广大患者做好服务。
再 见
对肌电图就可能会产生干扰。
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的故障报修中,干扰问题所占到60%—70%。由此 可见,探讨干扰问题是我们每一位同仁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 面来讨论一下干扰问题:
一、肌电图机的干扰是如何产生的?
肌电图机形成干扰有三个要素:
电磁干扰源 耦合途径 对干扰敏感的设备 三者关系 电磁干扰源 耦合途径
对干扰敏感的设备(肌电图机) 电磁干扰来自任何形式的人工电
子电气设备或自然现象所发射出
的电磁能量。举几例如图1 电力输电线、电力变压器、雷电、 手机、医疗设备(除颤器、X光 机、核磁)等大功率设备、发射 台、雷达、汽车等,其它的还有 电梯、日光灯等。
图1
我们常遇到的干扰表现在肌电图上的波形,按波形的性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