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动机_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动机

普通心理学-动机

动机与需要
➢ 需要的结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影响最大,
Physiological needs-also known as biological needs. Consists of oxygen, food, water, constant body temperature.
Physiological are the strongest needs
界体验,如宗教信仰者和传教士。
动机意志
➢ 动机与意志 --意志是由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 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 的、有目的行为。意志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 的,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意 志的力量。
二、动机的理论
❖ 本能理论 ❖ 驱力理论 ❖ 唤醒理论 ❖ 诱因理论 ❖ 动机的认知理论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行为的效果与动机往 往并不一致,还受到其他因素,如能力,机遇 等因素影响。
如小孩子想帮家长做家务,但是却不小心 把碗打碎了,这时候家长的表现一定要客观, 不可偏激。
(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 倒U形关系。即动机强度处在中等水平时,工作效 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斯普兰格价值观的种类: 斯普兰格(Spranger,1928)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 把价值观分为: 经济价值观:以获得财富为目标,如实业家。 理论价值观:努力发现事物的本质,如科学家。 审美价值观:感受事物的美是最高价值,如艺术家。 社会价值观:崇尚交往和帮助他人,如社会活动家。 政治价值观: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如政治家。 宗教价值观:兴趣在于创造最高的、绝对满意的境

普通心理学 动机

普通心理学 动机
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 个体的行为。
19
四、唤醒理论
• 观点(赫布和柏林,60)
–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 水平,不太高,也不太低。
– 唤醒理论三原理:
• 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 二是简化原理 • 三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
20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 动机的归因理论
29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30
下丘脑
31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32
• 什么样的 体形吸引 人?—— 来自男女 的不同想 法
33
•性
– 与性的需要为基础。 – 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 – 性激素不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 – 人的性驱力带有社会的性质。
• 睡眠
– 与机体的疲劳程度有关。
• ①工具性价值观 • ②终极性价值观
– 表现形式:
• ①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 的初级形式,可发展为内在动机。
• ②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 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
• ③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 往和追求。
13
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14
一、本能理论
10
四、动机与价值观
• 动机与价值观
– 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 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11
• 种类:
–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施普兰格尔, 1928
• ①经济价值观 • ②理论价值观 • ③审美价值观 • ④社会价值观 • ⑤政治价值观 • ⑥宗教价值观
12
– 根据工具—目标维度
43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

01动机的一般概念一、动机的含义及功能动机(名词解释):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动机的功能(2005、2017简答):①激发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和调节功能查找犯罪动机什么的,我最在行了二、需要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调节的必要性。

需要的结构:①莫瑞的需要理论(了解)主题统觉测验的理论基础——测量会讲到的内容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17简答)(了解,会做选择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动机和工作效率动机强度:动机是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的。

①动机的强度与目标的价值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动机的力量就越强②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由重要意义。

当个人将目标看得十分重要,而且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更大时,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力量就越强。

耶基斯-多得森法则(2007、2015、2019简答):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动机的强度与活动效率并不是完全正比关系。

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02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望,或是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

托尔曼将期望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即效价,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

动机=效价*期望(0~1)二、归因理论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罗特:提出“控制点”概念,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维纳: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

三、自我决定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

理论观点:1、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总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组成内在的动机。

普通心理学动机(二)2024

普通心理学动机(二)2024

普通心理学动机(二)引言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普通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概念。

动机是指驱使人们行动的内在或外在因素,它对于个体的行为、目标设定和自我激励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普通心理学动机进行论述,包括心理需求,动机的类型,动机的源泉,动机与目标设置以及自我激励。

正文:一、心理需求:1.生理需求:饮食和睡眠需求对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2.安全需求:个体对安全和稳定环境的需求会影响其动机水平。

3.社交需求:人们对社交关系、友谊和归属感的需求也是动机的重要来源。

4.尊重需求:个体对自尊和尊重的需求驱使其追求成就和社会地位。

5.自我实现需求:个体追求自我发展、实现潜力和追求个人目标的需求。

二、动机的类型:1.内在动机:个体从内部获得满足感和乐趣。

2.外在动机:个体从外部因素获得奖励和认可。

3.固有动机:个体对某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非外部因素驱使。

4.激励动机:个体通过外部因素获得激励,促使其行动。

5.成就动机:个体通过达到目标和克服障碍获得成就感。

三、动机的源泉:1.生理因素:生理需求的满足会产生动机。

2.社会因素:个体的动机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3.认知因素:个体对目标的认知和评估会影响其动机的水平。

4.情绪因素:情绪状态对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5.个体因素:每个人的性格、价值观和个人经验会影响其动机。

四、动机与目标设置:1.目标设定理论:明确、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动机。

2.动机与自我调节:动机是个体启动和维持自我调节过程的关键。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于达到目标的信心和能力会影响其动机水平。

4.驱动力和坚持力:高度激励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个体更容易达到目标。

5.反馈与奖励:个体获得目标反馈和奖励会增强其动机和继续努力的意愿。

五、自我激励:1.内在动机与自律:个体对工作和任务的内在兴趣和自我约束能力对自我激励至关重要。

2.自我激励和意志力:个体通过自我激励和控制意志力来实现长期目标和设定。

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

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

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引言概述:本文是对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的详细阐述。

动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和目标导向性。

本章主要介绍了动机的定义、分类以及与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正文:一、动机的定义1.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指驱使个体行动的心理力量,它激发和维持人们追求目标的行为。

2. 本能与驱力:动机包括本能和驱力两个方面,本能是先天性的生物性需要,而驱力则是后天性的学习性需要。

3. 动机的特点:动机具有目标导向性、影响行为选择和行为强度,同时动机还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动机的分类1. 生理需求动机:生理需求动机是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如饮食、睡眠和性行为等。

2. 心理需求动机:心理需求动机主要包括社会认同、安全感、成就感和个体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3. 社会需求动机:社会需求动机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动机的影响,如亲社会性、竞争性和归属感等。

4. 内外动机:内动机是指个体根据内在的兴趣和满足感产生的动机,而外动机则是受到外部奖励或惩罚条件的驱动。

5. 高层次动机:高层次动机是指个体更高级的心理需求,涉及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动机。

三、动机与生理需求的关系1. 生理需求与动机的联系:生理需求是动机的基础,当个体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相应的动机驱使行为。

2. 生理需求的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位于需求层次的基础层次。

3. 生理需求的满足:个体通过满足生理需求来获取生理满足感,进而推动下一级的需求动机的产生。

四、动机与心理需求的关系1. 心理需求的定义:心理需求是个体对自我心理发展的需求,包括成就、认同、安全和个体发展等方面。

2. 动机与心理需求的共同性:动机和心理需求都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二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动机对心理需求的影响:动机可以促使个体主动追求自我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动机的强度也与心理满意度之间有关。

普通心理学动机(一)

普通心理学动机(一)

普通心理学动机(一)引言概述:普通心理学动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驱动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普通心理学动机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应用。

正文内容:一、动机的概念1. 动机的定义和重要性2.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3. 动机的分类: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4. 动机与心理需求的联系二、驱动力的理论1. 激励理论:驱动力来自于内外部的奖赏和惩罚2. 自我决定理论:驱动力源于满足自我需求和实现个人目标3. 成就动机理论:驱动力来自于个体对于成就的渴望和追求4. 社会认知理论:驱动力建立在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评估的基础上三、普通心理学动机的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天性、性格特点和基因遗传2. 环境因素:文化、社会环境和教育水平3. 心理因素:自我观念、情绪和认知风格4. 外部因素:奖励系统、竞争环境和社会期望四、普通心理学动机的应用1. 教育领域中的动机激发和激励机制2. 工作场所中的激励和绩效管理3. 运动和健身领域中的动机研究和激励策略4. 心理治疗和康复中的动机增强和改变技术五、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未来发展1. 多元理论整合:将不同理论进行综合,促进全面理解2. 应用领域的拓展:在不同领域中推动普通心理学动机的应用3. 研究方法的创新: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探索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机制4. 小组和团队动机的研究:研究多人共同的动机和群体动机的影响总结:普通心理学动机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驱动力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对动机的概念、驱动力的理论、影响因素、应用和未来发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普通心理学动机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这对于提升个体的学习动力、工作动力、运动激励和心理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心理学总结·动机

普通心理学总结·动机
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对社会比较的担心);面对困难容易退缩,采用自我防御的方式维护 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不努力,贬低成就任务的价值)。
掌握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掌握目标定向?
1)、关注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在掌握知识本身上。
3)、设计具有合理挑战性的任务。即不是太难和太易。
4)、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
评价要基于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认识到教师看重的是他们努力和能力的发展,不是成绩本身。
5)、避免公开评价,淡化能力差异意识
6)、鼓励学生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一部分
小结
动机的理论
-本能理论:本能的驱动
-驱力理论:驱力的降低
-诱因理论:外在诱因的吸引
-唤醒理论:偏好唤醒的水平
-认知理论:观念、想法决定着行为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一、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以生理的需要为基础.
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交往的动机、成就动机等
个体对成败的归因影响以后的积极性
应用价值:
根据归因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动机:
训练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
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状态,人格的发展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引导学生的归因
努力归因
效价:个人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
期望值:一个人判断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在 0-1之间。
一般来讲,效价和期望值成反比的。目标的效价越高,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激发人的动机 ,期望值应在0.5左右。
期望理论的启示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2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4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前者为近景动机,后者为远景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近景与远景动机辩证关系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马克思的需要理 论 论述了需要的特性。 肯定了人的需要的 合理性。 对需要进行了分类。
生 物 性 的
LOGO
心理性的
发展需要 享受需要 生存需要
生理性的
社 会 性 的
马克思的需要分类
3、需要理论
LOGO
B、莫瑞的需要理论
需要是人的内驱力,在人格形成发展中处于核 心地位,渗透到活动的各个方面。
负诱因是逃离、躲避而得到满足时的外在条 件。
LOGO
需要和诱因的关系:
非常密切:需要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为 的内部因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 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动机强度与需要和诱因的性质有关。
三、动机与行为
1、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
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
需要的种类:
按起源:自然需要vs.社会文化需要
LOGO
自然需要又称生物学需要,指个体对那些为维 护自己的生命及延续后代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社会文化需要指人对劳动、娱乐、交往、求知、 成就和社会赞许的欲求,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我们害怕孤独
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的人群中的人们,常常 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方安静的、属于他个人的 独有空间,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搅。为此,人们 设计了可以随时开关的门窗、可以上锁的抽屉 或箱子。甚至有许多人还幻想着有一天能退隐 到深山幽谷中,过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问 题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一、动机的一般分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
LOGO
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
2、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分类
3、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原始的动机
LOGO
习得的动机
4、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 有意识的动机 无意识的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②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1)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
LOGO
2)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 要。 3)高级需要满足后,低级需要依然存在,但对 行为的影响降低了。 4)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较晚。
②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人的需要分为20种:支配、依从、自治、侵犯、 谦卑、成就、感知、表现、游玩、交往、拒绝、 援助、培养、避免羞愧、防守、对抗、避免伤 害、有秩序、理解和性。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LOGO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LOGO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LOGO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 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LOGO
需要的种类:
按对象:物质需要vs.精神需要
LOGO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对象的欲求。
精神需要指个体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即人 对真(科学)、善(道德)和美(艺术)的追 求。
2、需要的特性
对象性 动力性 多样性 社会性 个体性 发展性
LOGO
3、需要理论
耶 基 斯 多 德 森 定 律 ——
LOGO
3、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主要观点:
LOGO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 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 务的完成。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 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 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LOGO
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
在同一个体身上,行为动机也可能多种 多样。
三、动机与行为
2、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复杂性
行为效果主要指行为的社会效果。 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即好 的行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 的效果。
LOGO
但二者之间也有不一致的情况。
3、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2、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LOGO
指向功能——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
维持和调整功能——将活动结果与个体原定目标 进行对照是其重要条件。 评价功能——动机具有评价行为的功能。
二、动机与需要
LOGO
1、需要及其种类
内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 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 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LOGO
5)研究方法上,采用现象学描述法或搜集名 人资料进行经验性分析而放弃探索因果关系 的科学证明。
4、动机产生的条件
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 二是外在条件,即诱因。
LOGO
所谓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 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正诱因是趋向、接受而得到满足时外在条件;
5)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出现也较晚。
LOGO
6)低级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因而叫做缺失需要。
7)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这种似本能在某种 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 8)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 需要,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仅百分之一。
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评价
支持:
第八章
动机

LOGO
本章概要
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如何产生的? 动机和行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社会动机有哪些?
LOGO
意志行动的特征及过程如何?
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意志品质?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LOGO
一、什么是动机及 其功能 1、动机的涵义
• 动机是发动、指 引和维持个体活 动的内在心理过 程或内部动力。
LOGO
较系统的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发生、发 展以及需要在人生中的作用。
批评: 1)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 2)他只强调个人需要,没有考虑到社会实践对 人的需要的制约以及人的需要的社会性。
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评价
批评: 3)他过于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他的自我实 现论并没有突破西方个人本位的束缚。 4)没有充分认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 控制作用。
二、生理性动机
1、饥饿 与胃壁收缩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