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 师怎么会败给一个备陆军22万人,海军 实力位居世界的第11位的小日本。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简称海军衙门
北洋水师1888年12 月17日于山东威海 卫的刘公岛正式成 立。这一年,北洋 水师拥有大型铁甲 舰2艘、巡洋舰8艘、 炮舰6艘、鱼雷艇16 艘、练习舰5艘…… 合计56艘,官兵 4000多人,一时成 为亚洲最强的海军。 加上南洋、福建等 地区的舰艇,清国 一下跃居世界海军 大国的第六。
“ “


















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开支, 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 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 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从外交上看,客观地讲, 李鸿章是清朝统治集团 中对于中国当时所处地 位认识得较为深刻并且 不断地做出改革回应的 先行者。他知道弱国无 外交,就想以夷制夷, 利用外国的势力来玩弄 平衡。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军 军费2.69亿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朝鲜李氏王朝(1392-1910年)
明朝的时候,李 氏王朝每年三次 派正式贡使前往 明朝,清朝时则 每年四次,另外 还有许多小规模 的遣使。
二、中日战争起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
中、日派兵进驻朝鲜
日本海上袭击中国运兵船,陆上进攻中国驻朝官兵。
日本进攻中国本土
高升号事件
1894年夏,北洋海 军广乙号、济远号 两艘舰艇准备接应 运送清军的高升号 (英国船只)时,在 丰岛海面遇到日本 军舰的拦截。日军 不宣而战,高升号 原是商船,船上没 有大炮,清军就用 步枪还击,直至船只 被鱼雷击中沉没, 全船官兵1000多人 大部分壮烈牺牲。
内 资 源 十 分 贫 乏 。
面 积 只 有 两 千 万 平 方
公 里 。 国
1
、 日 本 是 一 个 狭 小 的 岛 国 ,
2、由于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义革 命,广大农村存在着极大的封建残余,农 民极其贫困,没有力量购买工业品,国内 市场非常狭小。
3、日本资本主义起步晚,当其起步时,世 界资本主义已向垄断过渡,若按资正常发 展轨道走路,则无法与西方资竞争 。
日本对 外扩张
为了寻求国外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明治政府将资本主义的发展重点转到 军事工业,依靠军事力量对外积极推 行扩张政策 。



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征 韩 论

明明治治天天皇皇睦仁
西乡隆盛
(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世 界
亚支 洲那
满 蒙
朝 鲜
台湾
大 陆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李鸿章认为,日本的出兵必然会扰乱东方的正常商 务贸易往来,这与英国大有关系,因为英国是远东 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故颇想保持现状,所以就寄希 望于英国,英国曾通过它的驻华公使向日本提出了 “改革朝鲜内政”和“两国共保朝鲜,不许他国占 其土地”的中庸之道,来作为中日双方谈判的基础, 其实质就是要牺牲朝鲜,满足日本要求,使李鸿章 妥协,促成中日双方的谈判。但是,决意要发动侵 略战争的日本政府是并不满意的,仍旧继续增兵。 至于其他国家,美、德、法等国,也都不愿出面干 涉。
从1637-1894年这 两个半世纪中, 有507个朝鲜使团 到过北京,也有 169个中国使团前 往朝鲜。
在1874年的时候,李鸿章就曾经指出: “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 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为了防御日本侵略,他几度要重视海防建 设,组建北洋海军,十分明确地提出: “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 制御日本起见”。

“东亚第一舰队”
“定远”、“镇远”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二舰长94.5 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 至今,中国海军仍没有吨位超过“定远”、“镇远”的水面主战 舰艇。
甲午海战中方参战军舰
致经远远舰舰 旗舰“定远” 号
1891年 6月26 日丁汝 昌率领 “定 远”、 “镇 远”、 “致 远”、 “靖 远”、 出曾给港的从天“定皇到远平”民舰的,全访体问日日本本国的民“予定以远巨”大铁震甲“ 远撼舰来 ”。,5 舰到日
北洋水师访问日本 剧照:“定远”巨舰驶入日本港口,水兵列队站坡
日方主力舰
日号方旗“号吉舰野“”松岛”
甲午战争中国之败, 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上
到1893年,日本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 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 (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 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 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 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 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 还略占优势。
日本不宣而战
丰岛海战发生七 天之后,1894年8 月1日,中日双方 皇室同时下诏宣战。

1894 —1895

பைடு நூலகம்(9个月)

丰岛之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半岛战 役
威海卫战役
黄海海战
1894.9.17
1894.9.15
1895.2
1894.7.25
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三、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美国海军将军佩里
中日近代之路对比 鸦片战争
西









黑船来航
中国 日本
半殖民 地半封 建社会
资本主 义社会
一、明治维新——日本的崛起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实行 资产阶级改革,日本走上资 本主义道路。此后,日本通 过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 施,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这期间工业资本增加了 13倍,商业资本增加3.5倍。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 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日本在战前派出大批间谍 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 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 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 沿线每一座小丘,每一条 道路的详图。为战争做好 了充分的准备。
1893年4月,对华谍报头目、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 自到朝鲜和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为发动战争作最后的准备。
寄希望于俄国
李鸿章先是把和局的赌注压在了俄国人身上, 轻信了俄使喀西尼(俄国外交官 )的“俄韩近邻, 亦断不容倭妄行干预”之语,频繁与其往来磋 商退日之策。俄国虽然与日本有矛盾,但不愿 实意相助,致使李鸿章忙了多时而落个“俄只 能以友谊劝日撤兵”、“未便用兵力强勒日人” 的大失所望的后果。
转而乞求于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