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的正确评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力评定 ppt课件

肌力评定  ppt课件

4
• 在以上基本分级基础上,通常还附加一个 “加号”或“减号”来表示其被测肌力比 某级稍强或稍弱,以补充分级不足。
PPT课件
5
(3)注意事项
• 1.检查前应向患者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检查的 目的和方法,如果患者仍不够明白,给与必要的 示范,已取得患者的配合。
• 2.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全 身的功能状况、关节活动的质量、关节有无异常 的病理形态以及患者的配合意识,按照检查的基 本原则,确定肌力检查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查 体位和姿势。
• 6.充分固定肌肉附着的近端关节。
PPT课件
7
三、检查方法
(一)下肢的肌力 评价
1.髋关节屈曲
• 主要动作肌:腰大肌、 髂肌。
• 辅助肌:股直肌、缝匠 肌、阔筋膜张肌、耻骨 肌、短收肌、长收肌。
PPT课件
8
• 运动范围:0°~ 125°
•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5-3)侧卧位(2)仰卧位(1-0)。
• 评级:
PPT课件
22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 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动者为五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 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的运动者为三级。
PPT课件
23
• 2级 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 范围的外展运动者为二级。
• 1级与0级 仰卧位,令其完成以上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上方及髂 骨外侧臀中肌有无收缩。有收缩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 级。
肌力评定
PPT课件
1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肌 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效, 判断预后。

肌力评定 ppt课件

肌力评定  ppt课件
远端
ppt课件
8
主要肌肉的检查
(1)上肢 (2)下肢 (3)躯干
ppt课件
9
上肢主要肌力徒手肌力检查
肩后伸肌群
10
上肢主要肌力徒手肌力检查
11
上肢主要肌力徒手肌力检查
12
上肢主要肌力徒手肌力检查
13
上肢主要肌力徒手肌力检查
14
上肢主要肌力徒手肌力检查
腕背伸肌群
屈掌指关节 肌群
屈近端指间 关节肌
p试前应做适当动员,取得受试者的充分合作 ♦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 ♦ 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 ♦ 测试时应左右比较,肌力﹥3级时,应与健侧对比来确定4
或5级 ♦ 肌力﹥4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同一强度 ♦ 抗阻不能应用于2个关节以上,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
20
下肢主要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踝关节跖屈 肌群
踝关节背屈 肌群
21
下肢主要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踝关节内翻 肌群
踝关节外翻 肌群
22
下肢主要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趾关节屈曲肌群 踇指背伸肌群
23
躯干主要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颈屈曲肌群
颈后伸肌群
24
躯干主要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躯干前屈肌群
躯干后伸肌群
躯干旋转肌群
4
定义
● 手法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 根据受损肌肉或肌群功能,使病人处在不同受 检位置,让其做一定动作,对动作分别给予助 力和阻力,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根据接受助 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按分级标准进行判定。
● 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 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简 便易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功能评估(肌力检查)PPT精选课件

功能评估(肌力检查)PPT精选课件
手法检查。 8、4级以上肌力,在检查时所加阻力应为持
续性,力的方向应与肌力相反。
6
3、主要肌肉的检查(见表2-2 - 2)* 重点掌握以下肌肉的检查与评定:* 1、三角肌前部 2、喙肱肌 3、三角肌后部 4、大圆肌 5、岗上肌
7
5、肱二头肌 6、肱三头肌 7、股四头肌 8、比目鱼肌 9、骶棘肌
8
鹰嘴
与腋中 与前臂纵 各0 90
线平行 轴平行
*肘
屈、伸
仰卧或坐或 站,臂取解 剖位
肱骨外 上髁
与肱骨纵 与桡骨纵 0 轴平行 轴平行
150
33
关节 运动 屈、伸
*腕
受检查体位 轴心
正常活动 固定臂、 范围 移动臂
前臂平贴桌 面,掌心向 下
尺骨茎突 与前臂纵 轴平行 与第二掌 骨纵轴平 行
屈0 90° 伸 0 70°
62
(三)测量的准确性与影响测量的因素 1、ROM测量仅允许有3°~5°
的误差。 2、影响测量的因素较多,在测量时
尽可能排除或减少影响测量的因素
63
(四)评定分析及测量的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
围要小于被动活动范围。 2、当关节被动活动受限时,其主
动活动受限的程度一定会更大。
64
69
(2)异常肌电图
安静状态异常肌电图 1、插入电位异常------可表现为插入电位的减
20
下肢肌力测定示意
A.踝屈伸肌力(踝中立位)
B. 伸膝肌力(膝屈45°)
C. 屈膝肌力(膝屈9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课件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课件

3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3-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2+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
2 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2- 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50-100%
1
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肌肉收缩
1
第一节 肌力概述
2
肌肉的能力一般分为三类
肌力 肌肉爆发力 肌肉耐力
3
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肌 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主 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 力。
4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 缩的力量。
7、年龄与性别:20岁以前肌力是渐增的,此后逐渐下 降。男性大于女性。
12
肌肉的收缩类型
等长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长度不变, 张力增加,又称静力性收缩。常用来维持特定体位和 姿势。
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 保持相对恒定,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向心性收缩:主要指主动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肌 肉的两端相互靠近,肌纤维的长度变短,又称向心性 缩短。
19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Lovett分级法 MRC分级法
20
级别
0 1 2 3 4 5
★★★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肌力评定PPT课件

肌力评定PPT课件
5.阻力逐渐递增,使完成全范围ROM,阻力 给在关节的远端而不是肢体的远端。
6.作适当的动员,使受试者积极合作,并处于 适当的兴奋状态。 7.规定适当的测试时机,在锻炼后、疲劳时或 饱餐后不可作肌力测试
8.注意禁忌证 高血压或心脏疾患者慎用,明 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忌用 局部严重的疼痛 急性扭伤 关节不稳
(二)肌肉的分类 1.原动肌 2.拮抗肌 3.协同肌肉
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 为了使检查结果准确、稳定、具有较好的 可重复性与可比性,应使操作过程严格规 范化。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是否需要检查. 2.采用正确的测试姿位 体位舒适,稳定 防止替代动作
3.抗重力体位 加阻??去重力体位?? 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换 4.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先健侧后患侧, 先抗重力再加阻。
踝关节外翻
【主动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辅助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肌力篇:颈和躯干
颈前屈 躯干前屈 躯干旋转 颈后伸 躯干后伸 骨盆上提
颈外侧直肌 头长肌 颈前直肌
斜角肌肌
颈长肌
颈前屈
主动肌:胸锁乳突肌 辅助肌:头长肌、颈长肌、前斜角肌、舌骨下肌、 斜角肌、后斜角肌、头前直肌肉
头半棘肌
多裂肌
膝关节屈曲
【主动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辅助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
膝关节伸展
【主动肌】股四头肌
踝关节跖屈
【主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辅助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 骨短肌、长屈肌、趾长屈肌、跖肌
踝关节背伸
【主动肌】胫前肌
踝关节内翻
【主动肌】胫骨后肌
【辅助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腓肠肌(内侧 头)
腕关节掌屈
【主动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 【辅助肌】掌长肌

肌力评定课件

肌力评定课件

视频讲解:录制视频,讲 解肌力评定的原理、方法、 注意事项等
互动练习:设计互动练习, 让学员在练习中掌握肌力 评定的技巧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 的分析,让学员更好地理 解肌力评定的应用
肌力不足可能 2 导致运动损伤 和慢性疼痛
肌力训练有助 3 于预防和治疗 慢性疾病
肌力与健康息 4 息相关,需要 重视肌力评定
肌力与康复
01 肌力是康复治疗的基础:肌力是康复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02 肌力与运动功能:肌力是运动功能的基础, 肌力不足会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03 肌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肌力不足会影响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03
则,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调整计划:根据训练效果和反馈,适
04
时调整训练计划,以保持持续进步
肌力训练效果评估
肌力训练前后的 肌力训练前后的 肌力训练前后的
肌力测试对比
运动表现对比
肌肉围度对比
肌力训练前后的 肌力训练前后的 肌力训练前后的 肌肉耐力对比 关节活动度对比 疼痛程度对比
4
课件结构设计
肌力评定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
正常值范围、异常值判断等
包括训练方法、训练计划等
05
肌力评定实践案例:通过实 06
肌力评定发展趋势:介绍肌
际案例介绍肌力评定在实际
力评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应用中的方法和效果
和发展趋势
课件呈现方式
幻灯片展示:使用PPT或 其他演示软件制作幻灯片, 展示肌力评定的相关知识
肌力评定注意事项
1
测试前确保受 试者充分热身, 避免肌肉拉伤
3
测试过程中注 意受试者的呼 吸节奏,避免
憋气

肌力评定 PPT课件

肌力评定 PPT课件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全 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 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 为0级。
➢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对抗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由台面边缘自然下垂,置于外旋位。 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 围的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肩关节内旋运动时,触诊腋窝
2023/11/20
20
2023/11/20
21
5.肩关节水平内收
【主要肌】胸大肌。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内侧施加阻 力。嘱被测上肢尽力水平内收,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 节水平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 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人员触诊胸大肌起止点附着部,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
2023/11为/200级。
22
2023/11/20
23
6.肩关节外旋
【主要肌】冈下肌、小圆肌。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面, 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 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前、上方 抬起以完成肩关节外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旋的 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4级。

肌力评定医学PPT课件

肌力评定医学PPT课件

评定目的
(一)物理疗法评定目的: 1. 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 2. 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 3. 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 例如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 4. 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和畸形 5. 评价肌力增强训练的效果
评定目的
(二)作业疗法评定目的 1. 判断肌力减弱是否限制了日常生活活动及其他 作业活动。 2. 从远期目标判定肌力减弱是否需要采用代偿措 施或使用辅助与设备 3. 判定主动肌和拮抗肌是否失衡,制定肌力增强 训练计划或使用矫形器以预防畸形 4. 工伤、运动损伤、事故所致的残疾鉴定和丧失 劳动力程度鉴定标准
动。 • 中和肌:一组肌群收缩以消除原动肌收缩 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必要的运动。 • 固定肌:肌收缩时固定近端关节,为远端 关节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使原动肌工作 得更有效。
肌的分类
• 举例 • 一般来说,当负荷非常小的关节运动时,
仅原动肌产生收缩。如果负荷稍增加,固 定肌收缩,固定近端关节,随着负荷增加 协同肌参与援助,当负荷过大时,拮抗肌 也被调动起来固定关节。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 • • • •
眼肌 眼轮匝肌:紧闭眼 上睑提肌:上眼睑上抬 右上直肌、右下斜肌:眼球向右上方转动 右上斜肌、右下直肌:眼球向左下方转动 内外直肌:眼球在水平内外转动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 • • • • • •
口肌 口轮匝肌:吹口哨时缩唇 提口角肌:冷笑 笑肌:得意洋洋地笑 颧大肌:微笑 颊肌:吹口哨时表情 降下唇肌:嘲弄 亥肌:怀疑、蔑视
4、 5级
3级
2级
1级
腕关节伸展:桡侧及尺侧腕伸肌
4、5级
3级
2级
1级
手指关节伸展:指总伸肌、食指及 小指伸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力的正确评估课件
肌力的概念
❖肌力是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 收缩的力量。
❖何为瘫痪:随意运动发生障 碍时称为瘫痪,按其轻重程 度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 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 经损害引起的瘫痪呈肌群分 布,应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 群的伸屈、内收、外展、旋 前、旋后等。周围神经损害 及脊髓前角病变,瘫痪呈节 段性分布,应检查单块肌肉 肌力。
Ⅲ: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 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Ⅲ-: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 50%-100%之间。
Ⅱ+:能对抗重力,但运动范围小于 50%。
Ⅱ:不能对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 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
Ⅱ-:消除重力影响能活动,但活动 范围在50%---100%之间。
Ⅰ: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 引起任何关节运动。
Ⅴ-:能对抗与Ⅴ级相同的阻力,但 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Ⅳ+: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 力与Ⅳ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Ⅴ 级阻力。
Ⅳ: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 活动,但阻力达不到Ⅴ级水平。
Ⅳ-:对抗的阻力与Ⅳ级相同,但活 动范围在50%---100%之间。
Ⅲ+: 情况与Ⅲ级相仿,但在运动末 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Ⅳ: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 常差
Ⅴ:正常肌力
目前在我们的神经科体检中大部分 是用分级模式来描述肌力。但这种 分级有缺陷吗?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MRC分级有其
局限性,既没有考虑到运动的范围,
也没对对抗阻力的力量进行具体的 限定,特别是在肌力Ⅲ级和Ⅳ级时 尤其明显。于是 MRC指南提出应 用“+”和“-”来对Ⅳ级进行再分级。 将Ⅳ级再细分为3个亚级别:轻、 中、重度抵抗
1976年英国的医学研究委员会(MRC) 提出了用数字等级0---Ⅴ来表示肌 力。此后MRC分级被广泛接受,频 繁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
0:肌肉无任何的收缩
Ⅰ: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活动 关节,仅在触摸肌肉时感觉到
Ⅱ: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 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不能抬离床 面
Ⅲ:பைடு நூலகம்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 阻力
以上为清醒病人的肌力评估,那么 昏迷或特殊意识状态患者的肌力能 评估吗?
二:特殊意识状态病人的肌力评估
浅昏迷的病人虽然不能与医生合作
检查,但可通过观察其肢体运动或 肢体对强刺激的反应来判定肌力, 如患者肢体在躁动或刺痛时可出现 挣扎、蹬床板等,则肌力达4-5级, 如患者举手、拉被、摸胸、下肢抬 离床面伸屈等,则肌力至少达3级 以上。
这时候我们要把单侧肢体的肌力分 4段来描述:上肢分为肩、肘、腕、 指4段肌力;下肢分为髋、膝、踝、 趾4段肌力。比如一个右上肢偏瘫 患者肩部肌群肌力4级、肘部3级、 腕部2级、指端0级,就可以描述为 患者右上肢肌力4级、3级、2级、0
级。
如不能用上述方法查出,可作轻瘫 试验。
①上肢平伸试验,平伸上肢,手心 向下,数分钟后可见上肢逐渐下垂 而低于健侧;同时轻瘫侧自然旋前, 掌心向外,又称为手旋前试验。
0:无任何肌肉收缩。
ROM在评估肌力 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争 议,其缺点在于肌力评价比较主观, 受检查者本身的力量和经验以及患者 的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肌力定量测 定计是比较客观的方法,但是当肌力 降到不能对抗阻力的时候也无法应用。
另外的问题也出现了,以上的肌力 描述有时还是不能客观反映患者的 瘫痪特点,比如患者单侧肢体近端 与远端的肌力有差别时怎么描述? 这在临床中非常多见。
❖如患者肢体只有关节运动(不能承 受起自身重量)则肌力为2级,如 痛刺激后仅见肌肉收缩而不引起肢 体关节运动则肌力为1级,如痛刺 激后无任何肌肉收缩(有时需通过 感受刺痛前后某肌肉的张力来判断) 则肌力为0级 。
❖一、清醒病人的肌力描述
清醒病人的肌力一般用徒手 肌力测试法:徒手肌力测试 又可称为肌肉力量检查,最 早是在1912年由罗伯特‧拉卑 特(Robert W. Lovett)在美 国哈佛医学院开始使用。
肌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评估 肌肉收缩时的力量大小,分 別是正常(Normal)、良好 (Good)、尚可(Fair)、差 (Poor)、微弱(Trace)、无 收缩(Zero),以评定肌肉力 量是否正常或减弱。
------这种亚分级的问题在于对阻抗 的定量是描述性的,轻、中、重的 概念是模糊的,阻抗的水平就完全 依赖于检查者。因此对阻抗的亚分 级并不是个好的方法,而且没有对 Ⅲ级进行亚分级。针对这种情况, 包含运动范围(ROM)的改良的 MRC分级形成了。
Ⅴ: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 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②Barre分指试验,双手五指分开并 伸直,两手相对,数秒钟后轻瘫侧 手指逐渐并拢和屈曲。
③轻瘫侧小指征,上肢平举,手心 向下,轻瘫侧小指轻度外展。
④Jachson征,仰卧两腿伸直,轻 瘫侧下肢呈外展外旋位。
⑤下肢轻瘫试验,仰卧,双下肢、 膝、髋关节屈曲呈90°直角,持续 数秒钟后轻瘫侧下肢缓慢下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