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教案-司马光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汉语拼音。

(3)了解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司马光,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与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司马光》是一篇古代儿童故事,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勇敢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2)简介司马光,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4.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4.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4.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4.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1)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抄写生字词,巩固汉字书写能力。

(3)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司马光聪明勇敢?你从哪里看出来?5.2 作业要求(1)按时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2024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2024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目录CONTENCT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活动与互动安排•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01课程背景与目标《司马光》课文背景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还体现在政治军事上哦。

《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010203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司马光的机智与沉着冷静。

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遇到问题时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和多媒体资源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黑板等。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2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入主题播放动画或展示图片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或展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导入向学生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你们知道司马光是谁吗?”“他做了什么著名的事情?”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

01020304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情节人物形象分析讲解课文:分析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发展,理解司马光砸缸的经过和结果。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分析司马光的言行举止,让学生理解他的聪明、勇敢和果断,以及他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介绍司马光讨论砸缸行为的意义分享类似的故事情境模拟演练拓展延伸:相关知识介绍,加深理解向学生介绍司马光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了解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司马光砸缸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明白在紧急情况下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7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1教学目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生字。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导学习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

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放课文录音。

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学生质疑。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

,再评不足。

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案2一、教学目标(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

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

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如“司、光”等,并且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能够在阅读中运用此方法解决生字词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并能够从中体会出司马光勇敢、聪明、善良等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2.教学难点:运用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司马光是谁吗?”引导学生简单介绍司马光的历史背景。

(2)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能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习生字(10分钟)(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司、光”,并带领学生认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讲解生字的含义。

(3)教师组织学生组词、造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

3.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自读课文,并划出不懂的地方。

(3)教师挑选几个小组进行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和停顿。

(4)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4.讨论交流(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

5.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

(2)教师布置课外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通过插图、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互动交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经典教案(精选12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经典教案(精选12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经典教案(精选12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经典篇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司马光》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司马光》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课前透视】: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

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9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 1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介绍司马光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词义。

3.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4. 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课文的理解。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正确书写生字词,并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展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交流生字词的意思。

3. 第三步: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感受语言的美感。

4. 第四步: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司马光|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识记6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3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课前背颂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19课《乌鸦喝水》,我们知道那是一只遇到困难想办法。

喝到水的乌鸦,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遇事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司马光。

(板书:“20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解释“司马”是复姓,(出示)简介“司马光”,学生自主识记“司”。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一)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认二类字。

(二)读带拼音的词语(出示词语)
(三)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出示生字)
(四)分段检查读课文
1.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想想课文讲了关于司马光的什么事?
2.(出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小朋友在()一个小朋友()司马光()最后( )。

三.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精讲点拨
(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发生了什
么事?司马光的表现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的?
用“~~~~”画出有关句子,想想从词句中知道了什么?
(二)同桌交流
(三)汇报结果
1.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发生了什么事?(出示第三自然段)板书:小朋友掉进
2.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会怎样?
3.当时的情景别的小朋友都看到了,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出示第四自然段)板书:慌了
4.从哪里知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看图、想像,说图意,(小朋友喊什么)当时的场面很慌乱,小朋友很紧张,我们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当时的慌乱、紧张?
①学生自己读
②指名读
③教师评价
④再指名读
⑤齐读
⑥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说话
5.在同样的情况下,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板书:没慌(出示第五自然段)他是怎么想的?
6.从哪里知道他没有谎?板书:砸缸
7.哪些词能体现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使劲、几下子)学生表演动作。

在相同的情况下,别人慌了,他不但没有慌,还想出了好办法,通过他的做法,你感受到他怎么样?(感受到他冷静、机智、勇敢)
边说边板书:冷静、机智、勇敢
8.我们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出他的冷静、机智、勇敢?
9.学生自己读
9.指读
10.评价(学生评价)读得怎样?
读得好,评价到位,能带动作读更好。

11.指名表演读
12.一齐表演读
13.教师: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 ______
学生:得救了
板书:得救
14.看板书总结:当一个小朋友掉进缸里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司马光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砸破缸,救出那个小朋友,我们感受到他的机智、勇敢。

四.(出示)反思拓展:
(一)假设当时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推倒缸、扔进木棍……)
(二)总结:同学们都是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我们一定不能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五.巩固提高
(一)看动画片《司马光》(链接网页)
(二)课文都理解了吗?我们用诗一样的语言总结课文
(出示)
诗文化总结
伙伴掉进(大水缸),
司马光他(没有慌),
遇到困难(想一想),
举起石头(砸破缸),
(机智勇敢)数他强。

学生填后齐读诗
六.(出示)作业:
课后读有关司马光的故事,和同学交流,说说感受。

七.板书设计:
司马光机智勇敢没有慌
砸缸
小朋友




别人
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