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历史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历史完整版【导学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重要工具;3. 理解历史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关系;4. 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导学内容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主要内容;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工具;3. 历史发展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4. 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三、导学过程【导学活动一】引入问题你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什么了解?历史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解决问题】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记录了人类的经验和成就。
它不仅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事件,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能够获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导学活动二】组织学习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它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元素。
历史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历史研究主要包括史料搜集、批判性阅读、历史考证、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
另外,历史学家常常使用各种历史工具,比如时间轴、地理地图、文献资料等辅助研究。
3. 历史发展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个体的生活和选择会受到历史的影响,而历史则是由个体共同构成的社会形成的。
时代的演进也会推动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4. 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则有助于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人类智慧。
【导学活动三】拓展思考1. 列举一下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阐述为什么?2. 以你们班级为研究对象,试着分析一下你们班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
3. 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四、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重要工具,了解了历史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九上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复习学案@@@【能及要求】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卡尔.本次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萨拉热窝事件√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理清时序,知识整合】第二次工业三国同盟、萨拉热一战开始一战结束革命开始三国协约建立窝事件卡尔.本次莱特兄弟凡尔登战役美国对德国投降发明汽车发明飞机德宣战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新能源:石油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时间:1914—1918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同盟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考点梳理,随点巩固】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标志是的广泛应用。
九年级上册中考历史复习导学案及答案

3.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问题一:有人说14—16世纪的欧洲是发现了“人”和发现了“世界”,这两大发现分别指什么?它们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什么作用?问题二: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异同点?问题三:英法美革命后颁布的文件,各建立了什么政体?针对以上图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加强哪一方面的工作?问题四:17~19世纪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两次革命各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材料: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
请回答:1.文中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 指什么历史事件?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法三国在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各遇到了什么障碍?3.英、法、美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众多,你比较喜欢哪位?说出理由?4.纵观各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它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五、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上英国、比利时等国家都采用君主立宪制这种政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A.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B.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C.1668年宫廷政变D.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2.1649年1月30日,伦敦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一位特殊的犯人被送上断头台,这位“特殊的犯人”是( )A.詹姆士一世B.查理一世C.查理二世D. 路易十六3.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因为它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B.处死了封建主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度4.领导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又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的美国首任总统是)A.罗斯福B.杰斐逊C.华盛顿D.林肯5.每年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哪一文件与美国国庆有关()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6.17~18世纪,冲破封建社会的的束缚或宗主国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是()A.英国、法国、美国、B.英国、美国、法国C.美国、俄国、日本D.俄国、美国、日本7.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C.公有制经济取代私有制经济 C.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8.法国国庆日是()A .7月4日 B. 7月14日 C.9月20日 D.9月22日9 .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熟记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日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启蒙运动的基础知识。
2、能根据材料,分析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日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并分析解决问题。
3、联系中国历史,探究俄日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或与中国的联系。
学习重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日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启蒙运动教学过程:1、独学背诵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日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一战、启蒙运动的基础知识。
2、分组合作探究: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所显示的相关知识点并设问。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垄断文化和教育,封建神学严重扼杀了人们的职能。
人文主义者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发展人的个性,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材料二:“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材料三: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
材料四: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欧洲革命”。
材料五:“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六:1770年到1840年间,英国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国内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交通运输和机器制造五大工业部门。
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
材料七:1、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
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
农业走向现代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机械化大农场迅速发展。
九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导学案第一学习主题 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1)课型: 主备: 审核:一、复习导学(一)学习目标:1、 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 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在5-8分钟时间内,自主阅读全课,独立完成问题并在疑问处作标记)----------我学习,我快乐!一、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 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萌生; 主要思潮:性质: 时 间:地域:始于 ,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冲击了教会的传统观念,揭露代表画作有 历史意义: 。
原因:①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渴望从东方获取财富;②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492年,意大利人 :横渡大西洋,到达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新航路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影响:。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①时 间: 导火线: 开始的标志: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②根本原因:③ 领导人:克伦威尔。
革命主力:新模范军。
主要战役:纳西比战役④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废除君主制,英国成立共和国(革命高潮)。
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复辟封建制度。
⑤1688年6月,“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威廉当上英国国王)A 、时间: ;B 、目的: 。
C 、作用: 。
D 、内容:为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运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九年级上册 第五、六、七单元

中考历史复习导学案(编号:) 审批:
九年级上册第五、六、七单元课型复习课
黑奴抵港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的“科学
.《人权宣言》
、某中学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主持人给了以下提示:提示一世界上第一个无
首创精神,提示四结果失败。
但丁伏尔泰陈独秀马克思
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D.思想解放运动()26、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
③法国大革命④日本明治维新
.①②③④
、与右图著作相关的科学家是:
、有一位英国的物理学家,其研究成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是
、某班同学在复习“亚历山大东征”和“马可·波罗来华”的内容后,认识到它们代表着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相互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老师别出心裁,让同学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对应的相关因素。
(将字母填写到对应空白横线处)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0.11课文化与雕塑建筑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2.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学习重点:《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学习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课堂导入:运用课件温故知新:按照诞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回答下表有关内容——宗教名称诞生地点创始人佛教古代印度(尼泊尔)乔达摩·悉达多基督教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耶稣(传说)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麦加穆罕默德教师过渡讲解:上述三大宗教都建筑了聚集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些风格独特的著名建筑以及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发现、色彩斑斓的文学与戏剧中,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有趣的知识呢?自主学习:1.《荷马史诗》是(古国名)著名的英雄史诗。
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有加工整理而成的。
它是研究早期的重要史料。
2.《》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他把古代_______艺术推向成熟。
3.《天方夜谭》是民间故事集。
生动地描绘了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有《___》、《》。
4.阿基米德是人,他发明了_____定律和定律。
他发明的可用来排水或灌溉。
5.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在今麦加城中心。
寺内中心的,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6.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是,屹立在巴黎市中心中的一个岛上。
合作探究:1. 本课在文学与戏剧方面介绍了哪几部名著?它们各属于哪个古代文明?你知道它们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呢?你知道哪几位古代希腊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呢?2.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里人?他具有哪些可贵的品德?做出了哪些贡献?3.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中国式、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有什么区别?达标检测:(1)本课在文学与戏剧方面介绍了哪几部名著?它们各属于哪个古代文明?(2)你能说出下列著作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吗?(3)你知道哪几位古代希腊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呢?(4)“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导学案上册(全册 人教)[上]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导学案上册(全册 人教)[上]](https://img.taocdn.com/s3/m/9f8c1ccd19e8b8f67c1cb934.png)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导学案上册(全册+人教)[上]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预习学案设问导读1、14世纪前后,_______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
当时______兴起了许多城市国家。
2、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要求以_______为中心,而不是以______为中心,这种思潮被称为__________。
3、文艺复兴开始于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品是_________。
被誉为旧是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4、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等。
5、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等,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6、1492年________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率领船队经过两个月的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_________等地,并称当地人叫___________,即印度的居民。
关键信息1、地中海意大利2、人神人文主义3、意大利但丁《神曲》4、绘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5、《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6、哥伦布海地印第安人研学设计学习要点一、文艺复兴1、背景1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手工工场发展起来,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2 那时候封建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它束缚了人们的头脑,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
2、3、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借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为武器,宣传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文化,向腐朽的教会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
4、过程1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
这一时期出现了但丁,达??芬奇等文学、艺术大师。
2 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
这一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以及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许多自然科学家。
5、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九上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复习学案@@@【能及要求】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卡尔.本次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理清时序,知识整合】第二次工业三国同盟、萨拉热一战开始一战结束革命开始三国协约建立窝事件(1914.7)(1918.11)(19世纪70年代)(1914.6)卡尔.本次莱特兄弟凡尔登战役美国对德国投降发明汽车发明飞机(1916)德宣战(1918.11)(1885)(1903)(1917)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成就:(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3)新能源:石油影响:(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时间:1914—1918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考点梳理,随点巩固】1.(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标志是的广泛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国尤为突出3.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______、英、法、日、_____等相继进入______________阶段。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器有发明的,发明的,另外还有。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和,其成员分别是和。
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役被称作“绞肉机”、“屠宰场”。
9.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一方的力量。
0.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__失败宣告结束,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____________。
【巩固】.下列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A.打电话问候朋友B.乘公共汽车上班c.坐飞机旅游D.坐轮船旅游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汽车的发明B.电力的广泛应用c.石油开采业的发展D.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好莱坞集团准备拍摄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下列哪种道具不应当在影片中出现?()A电话B汽车c飞机D电脑5.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②①6.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7.19世纪晚期,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8.学习历史应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②《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美国诞生③英国的殖民统治触发波士顿倾茶事件④凡尔登战役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9.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①法拉第②亨利•福特③卡尔•本茨④威尔伯•莱特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③④0、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A1870年、英国B.1885年、德国c.1903年、美国D.1901年、中国1.“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现这种生活场景最早只可能是在()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工业革命2.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B.电动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中国正是()A.康乾盛世时B.鸦片战争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洋务运动中4.下列各项发明中,在美国完成的是()①电话②无线电报③汽车④飞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下列每组的两个发明从用途划分属于同类的有()①珍妮机和留声机②火车和汽车③蒸汽机和洗衣机④电熨斗和电冰箱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6.在萨拉热窝事件中开枪刺死斐迪南大公夫妇的青年是哪族人?()A.波斯尼亚族B.塞尔维亚族c.阿尔巴尼亚族D.斯拉夫族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又具有民族解放的正义性质B.初期是帝国主义战争,后来演变成为反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D.民族解放战争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不包括()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英国9.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20.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
”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B.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2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世界大战火药桶的是()A.凡尔登B.突尼斯c.莫斯科D.巴尔干半岛2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珍珠港事件D诺曼底登陆23.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一把枪”比喻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24.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
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2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个国家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又加入协约国,它是()A.美国B.日本c.法国D.意大利26.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北战争B、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27.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归纳延伸】.读下列二幅图,回答有关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2)请分别说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和发明的时间。
(3)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4)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说出有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来解决?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发明,促进了能源的广泛利用。
(1)举出这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各一例,并说明它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
(2)想一想工业革命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3)请举一例说明某一能源能被广泛利用以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摘自岳麓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3)写出一战胶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主题的宣传语。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读材料一后,把图中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点燃一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
(2)材料二都是使用了新能源的武器,它们分别在哪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近代以来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新能源?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能源观?(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表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英法俄德工业产量位次234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3350万060万740万290万表二:欧洲列强扩军备战比较1872年912年英0080法0033俄00214德00335“战争会迅速结束……”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