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导学案有答案

九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课题:第1课古代埃及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古埃及国家的建立及发展历程,知道古埃及的科学文化发展状况。
②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了解金字塔与古埃及法老之间的关系。
③明确古埃及法老的社会地位及权力。
二、【学习重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与法老三、【学习难点】:正确评价金字塔四、【学习内容、步骤与方法】:(一)、自主学习(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单独或合作完成):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文明起源:古埃及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贯穿埃及南北,适合农业生产。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建立(1)出现:约公元前________年,尼罗河下游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统一:公元前_______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3)发展: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法老__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文明断续:公元前525年,____________吞并古埃及;后来,______________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科学文化成就: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修建用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________,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2.时代内涵: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________的无限权力,随着王权的逐渐衰落,金字塔越修越小。
3.历史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________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2.统治:法老作为全国______________,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________”,具有无上的权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历史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历史完整版【导学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重要工具;3. 理解历史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关系;4. 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导学内容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主要内容;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工具;3. 历史发展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4. 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三、导学过程【导学活动一】引入问题你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什么了解?历史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解决问题】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记录了人类的经验和成就。
它不仅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事件,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能够获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导学活动二】组织学习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它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元素。
历史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历史研究主要包括史料搜集、批判性阅读、历史考证、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
另外,历史学家常常使用各种历史工具,比如时间轴、地理地图、文献资料等辅助研究。
3. 历史发展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个体的生活和选择会受到历史的影响,而历史则是由个体共同构成的社会形成的。
时代的演进也会推动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4. 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则有助于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人类智慧。
【导学活动三】拓展思考1. 列举一下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阐述为什么?2. 以你们班级为研究对象,试着分析一下你们班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
3. 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四、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重要工具,了解了历史与个体、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导学案:第1课

A.原始社会 B.氏族社会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3.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共享人间亲情是每个家庭的追求。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的情况出现在 ( )
A.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B.晚期猿人阶段
C.早期猿人阶段 D.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4.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的产生的标志是 ( )
A.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出现 B.私有制的产生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编号:9L001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掌握“完全形成的人”的四个进化阶段及世界三大人种的形成原因。
2.了解氏族、氏族社会,掌握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3.正确对待人种差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4.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异同点:
项目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婚姻状况
社会地位
生产力水平
共同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要点:氏族社会
有人说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标检测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能否直立行走 B.能否使用火
C.能否制造工具 D.能否使用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原始社会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此时妇女地位如何?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原始社会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此时妇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盘点提升
C.私有制度和奴隶制度的发展 D.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的出现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定居下来,人类形成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了部落。因为当时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同时妇女在食物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篇一: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课堂导入: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
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人类的出现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
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人类是:A、印尼爪哇人B、南方古猿C、尼安德特人D、克罗马农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使用天然工具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工具D、能采集果实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棕色人种D、黑色人种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课题: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培养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3.了解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重点:伊斯兰教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自主学习】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 背景:(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2)阿拉伯半岛的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2. 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3. 伊斯兰教的传播: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
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4.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1. 地位: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 影响: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三、阿拉伯文化1. 阿拉伯文化: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 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2. 阿拉伯数学(1)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掌握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重点)3.理解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难点)【预习导学】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从非洲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
2.人类在距今年前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3.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和四个阶段。
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
人种的差异是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5.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6.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7.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8、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课堂研讨】“完全形成的人”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延伸拓展】历史资料分为哪几种,其中哪种资料最可靠?【达标检测】1.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A.山顶洞人 B.印尼爪哇人C.法国克罗马农人D.德国尼安德特人2.下面几项表现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3.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这两段话表明()A.男女分工现象出现,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B.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C.男子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D.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4、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母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在母系氏族中,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在父系氏族中,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D.在原始社会末,出现阶级压迫是人类的倒退【总结与反思】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2、3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西方文明之源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上全册导学案目录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2-23课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思考探究人类怎样形成?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原始社会怎样解体?明确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自学过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一、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科学发展。
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发表了《》一书,探索了的规律,阐明的发展过程,向发起勇敢的挑战。
2、英国教授首次提出的观点。
二、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的祖先:洲南方。
2、产生时间:距今约年前。
3、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1)南方古猿属于(2)“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和使用4、世界上的主要人种:(1)三大人种:、、(2)现代人种差异出现的时间:(3)划分人种差异的依据:(4)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三、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1、兴起①时间: _______ ②发源地:__________ ③思潮:____________2、性质:______________3、代表人物:①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作品内容为,被誉为。
②达·芬奇:人,最大的成就是。
代表作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精神。
③莎士比亚:人,代表作有、等,其作品特点是。
4、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2、代表人物:①哥伦布:人,年受王室的资助开始航行,其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等地,把当地居民称作人,意思是。
②其他航海家还有、、、。
其中完成环球航行的是。
3、影响:【达标检测】一、选一选:1.文艺复兴兴起于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2.文艺复兴是由()掀起的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3.文艺复兴兴起时中国正处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拉斐尔5.右图是一幅世界著名的油画,这幅名画是A.《神曲》 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6.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A.绘画B.雕塑 C.数学D.力学7.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是()A.《威尼斯商人》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8.最早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A.意大利英国 B.英国西班牙 C.西班牙葡萄牙D.英国法国9.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10.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用一句话概括)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回答:(1)当地居民指什么人?哥布称他们为什么人?A.意大利英国B.英国西班牙C.西班牙葡萄牙D.英国法国
7.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8.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9.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A.人性主义B.人文主义C.启蒙思想D.自由主义
C.哥伦布到了印度D.哥伦布错认为自己到了印度
13.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是
A.航海与造船技术的进步B.哥伦布等航海家的不懈努力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D.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崖边……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
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拉斐尔
4.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
A.绘画B.雕塑C.数学D.力学
5.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是()
A.《威尼斯商人》B.《罗密欧与朱丽叶》
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6.最早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
出恰当评价。
学习
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根据提示,提炼要点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是?
2、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哪一国?为何首先兴起于此国?
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5、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意大利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路线。
2、葡萄牙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路线。
课题
第十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学习
目标
1、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哥伦布等的远航等基础知识。
2、思考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哥伦布远航原因等以提高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重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对开辟新航路作
(2)从材料中找一句话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
(3)从史料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什么态度?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任务二:小组合作,探究重点,深化认识
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是?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学习
任务
任务三:课堂训练,巩固提升,总结反馈
1.文艺复兴兴起于()
A.意大利B.英国C.西班牙D.法国
2.文艺复兴是由()掀起的。
A.地主阶级B.奴隶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10.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但丁B.达·芬奇C.蒙娜丽莎D.莎士比亚
11.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人文主义精神
C.封建神学思想D.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
12.今天美洲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是因为
A.他们本来是印度居民B.他们是印度尼西亚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