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文化之镬耳屋

合集下载

岭南建筑文化之镬耳屋

岭南建筑文化之镬耳屋
简介
+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 居的代表,多都用青 砖、石柱、石板砌成, 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 因其山墙状似镬耳, 故称”镬耳屋”。粤 北客家等地称为“云 墙”或者是“茶壶 环”。鑊,是古时的 一种大锅,鑊耳屋, 因此亦称"锅耳屋"。
简介
+ 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 两耳,具“独占鳌头” 之意,唯有功名的乡 村方能采用,也是当 时家境殷实的象征。 别看镬耳屋灰头土脸, 其貌不扬,在所用材 料讲究,而且造工精 细。如镬耳屋所用的 青砖,以打磨的水磨 青砖为上乘,若非大 富之家,是用不起也
生息息的普通村民通过 简单笔墨寄托着血脉深
色彩
+ 值得注意的是,镬耳 屋山墙基本为黑色。 并非顺德人喜欢这种 黑沉压抑的色彩,而 是在中国五行学说中, 黑色代表水。在故宫 的诸多建筑中,基本 都用代表大地的黄色, 意味“万物源头,生 生不息”,只有文渊 阁的琉璃瓦采用黑色, 因它象征水,可镇火。
装饰
+ 因为南方多雨,屋脊 须加粗加高才能避免 渗漏,但修建后看到 光秃秃一条屋脊,既 难看,又浪费地方, 于是人们便在其上尽 情施展自己的艺术才 华和想象天赋,在点 画之间也就不自觉地 流露出神龙、水牛、
+ 水草这些绵承千年的 古老文化艺术传统和
装饰
+ 在屋脊上,我们偶尔 能看到一些几何图形 装饰,其实有些是变 形夔纹。至于一些镬 耳屋脊中间还有二龙 戏珠的装饰也可理解, 因为这珠就是龙珠,
建筑用材
+ 当时顺德还有一种以 蠔壳砌墙的居屋,很 有特色,据说冬暖夏 凉,间或也有以蠔壳 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 屋。广州市海珠区的 黄埔古港和小洲村就 有这样的建筑。
布局
+ 可从正面看两边高耸 的墙体呈镬耳形,从 侧面看就像一个“凸” 字,可以看出当时珠 三角古居民建筑风格。

传承岭南文化的作文

传承岭南文化的作文

传承岭南文化的作文
咱来说说岭南文化,这可是一块瑰宝啊!
岭南文化,那是有着独特魅力的存在。

就拿那岭南建筑来说吧,镬耳屋、骑楼,多有特色!镬耳屋的山墙像个大耳朵,据说那是象征着官帽,寓意着富贵吉祥。

走在骑楼底下,既能遮阳又能挡雨,逛街的时候可方便了,这都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呐!
还有岭南的美食,光想想都能让人流口水。

什么肠粉、双皮奶、白切鸡……肠粉那滑溜溜的口感,配上鲜美的酱汁和配菜,一口下去,满足得不得了。

双皮奶呢,又香又甜又滑嫩,就像在嘴里开了一场甜蜜的派对。

白切鸡就更不用说了,原汁原味,皮黄肉白,鲜嫩多汁,简直是鸡肉的完美演绎。

岭南的戏曲也很精彩,粤剧那婉转的唱腔,精美的服饰和妆容,演员们在舞台上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听上一段粤剧,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

可如今啊,随着时代的发展,岭南文化好像有点被冷落了。

很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觉得老土。

这可不行啊!岭南文化是咱们的根,是咱们的魂。

咱们得把岭南文化传承下去。

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关于岭南文化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它、喜欢它。

家长们也可以多带着孩子去看看粤剧,尝尝传统美食,讲讲老祖宗的故事。

咱们自己呢,更要有意识地去保护和传承。

别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咱们自家的宝贝也得好好珍惜。

把岭南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这是咱们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岭南文化发扬光大,让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

浅析岭南元素在园林主题民宿中的运用——以广州从化“田缘花舍”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为例

浅析岭南元素在园林主题民宿中的运用——以广州从化“田缘花舍”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为例

浅析岭南元素在园林主题民宿中的运用———以广州从化“田缘花舍”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为例林玉琳(广东四季景山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2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乡村民宿产业能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各项产业的发展。

作为民宿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田缘花舍”的设计及施工为例,从总体思路、布局规划、元素运用、植物配置等对该民宿进行了分析,探索岭南元素在主题民宿中的运用。

关键词:岭南元素;花文化;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TU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6-0076-031民宿概况“田缘花舍”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童话小镇,是一家以“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宿。

民宿的前身是西塘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通过专业团队的精心改造,成为独具西关风情的岭南特色民宿。

民宿在保持校舍原貌的条件下进行改建,配备了茶艺室、书吧、主题餐厅等设施。

整个改造包括:民宿楼(占地面积约398m2,建筑面积约1592m2)、餐厅(占地面积约186m2)、利用小学废弃的前后操场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前后花园(共3400m2)。

该民宿于2018年被评为“广州市十佳民宿”,于2019年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于2021年被评为“广州红棉二星级”民宿[1]。

2总体改造思路“田缘花舍”前身为废弃的乡村小学,建筑比较规整,缺乏灵动性,倘若对旧建筑进行拆除重建,将会导致历史文化流失以及人文记忆断层。

因此,如何将旧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改造过程中,除了保留原有校园骨架外,还应对自然、人文、美感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建设团队采用岭南中式风格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该民宿总体改造思路如下。

2.1因地制宜原则在对场地建筑进行改造和加建的过程中,建设团队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镬耳屋(3组)

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镬耳屋(3组)

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镬耳屋(3组)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镬耳屋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唯有功名的乡村方能采用,也是当时家境殷实的象征。

别看镬耳屋灰头土脸,其貌不扬,在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精细。

如镬耳屋所用的青砖,以打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若非大富之家,是用不起也住不起的。

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

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

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可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可以看出当时珠三角古居民建筑风格。

当时顺德还有一种以蠔壳砌墙的居屋,很有特色,据说冬暖夏凉,间或也有以蠔壳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屋。

广州市海珠区的黄埔古港和小洲村就有这样的建筑。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在丹灶西城村六条古老巷子里,藏着连片清朝镬耳屋古建筑群。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是丹灶新农村规划中重点突出的一部分。

当岁月洗尽铅华,曾经的镬耳屋还在诉说着哪些故事?说到镬耳屋,你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看完下面的图片,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它!”关于“镬耳屋”的二三事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有花鸟图案。

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因此镬耳屋亦称'锅耳屋'。

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

据说,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

除此之外,镬耳屋是家境殷实的象征,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精细。

相传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享受这种住房优惠,所谓“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但后来山高皇帝远,这种堂皇沉雄的建筑也就慢慢平民化起来。

岭南文化︱中国岭南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岭南文化︱中国岭南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岭南⽂化︱中国岭南的特⾊建筑有哪些?岭南,是我国南⽅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

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岭、⼤庾岭五座⼭组成,⼤体分布在⼴西东部⾄⼴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

历史上⼤致包括⼴东(含海南、⾹港、澳门)、⼴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岭南是⼀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变化。

现在提及到岭南⼀词,特指⼴东、⼴西、海南、⾹港、澳门三省⼆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岭南⽂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化中最具特⾊和活⼒的地域⽂化之⼀,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浩如烟海,源远流长。

岭南建筑作为岭南⽂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岭南⽂化的精髓。

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勤劳动,充分利⽤了岭南的⾃然资源,结合⼈民的⽣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岭南建筑主要主要分为⼴府建筑、潮汕建筑、客家建筑和园林建筑。

⼴府民居主要分布于⼤珠江三⾓洲地区,⼴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

其代表是镬⽿屋,多⽤青砖、⽯柱、⽯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

因其⼭墙状似镬⽿,故称”镬⽿屋”。

在明清时期,⼀般是出过⾼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乡绅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封⽕⼭墙。

镬⽿屋象征着官帽两⽿,具“独占鳌头”之意,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后来,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所镬⽿屋以显⽰其富有与⽓派。

开间越多意味着等级越⾼,这⾃然与先民的等级观念相关。

潮汕民居建筑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虎”和“四点⾦”。

规模较⼩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竿厝”。

⼤型民居以四点⾦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规模,称“三厅串”、“⼋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分规整的正⽅形或长⽅形。

⼤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

从平⾯上可分为⽅案和楼寨,从外围⽅式上可分为围墙和围楼。

镬耳屋

镬耳屋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对先辈遗留下来的古迹也开始逐步修复还原。
地址
2017
现今在广东省还保存相对完好的锅耳屋群已经不多,目前发现有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 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佛山市顺德区碧江金楼、四会市威整镇奇石河景区、佛山禅城区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福贤路东华里、广州从化太平镇钱岗古村等地方。
谢谢观看
水塘。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下水道。
古人利器
2017
古人智慧防盗利器
镬耳屋中,除了趟栊门,人们还在屋子的
镬耳上,离地面约3米高的地方,开设了一
个小窗户,俗称猫儿窗,这种窗不仅能够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使房间采光、透气,还有防盗之用。
沙湾 韵味 古镇
2017
沙湾古镇毗邻番禺中心城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古镇。番禺发展越来越迅速,
2017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2018
镬耳屋
2018
镬耳屋

2017 锅耳屋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出现于岭南一带的民居建筑特色之一,它的工艺特

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建筑实物中,以讲究
地理风水和风俗观念为思想依据结合科学的规划布局都集中反映着岭南建筑的
主要特征与表现风格。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晒,还大大丰富了建筑的侧立面。对于直接起承重作用的大面积的墙 体,在墙上嵌以砖雕,墙头饰以彩画,既避免了单调的直觉,而透雕 的砖雕通风透气,有利于建筑的散热、排气。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墙头彩绘
住宅形式
2017
住宅形式为“三间两廊”式,天井两侧是行廊及厨房,正房三间,中间厅堂由一木屏风 分隔为厅堂和卧房,卧房上为阁楼,放置杂物,木屏风前有简易神龛,供祭祖先。厅堂以

广州古建讲解

广州古建讲解

广州的古建筑有许多种,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西关大屋是清末时期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现荔湾区)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现在被视作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

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通常占地面积大,富有西关特色,建筑样式多为中式,基本构造包括砖木结构,三进、三个坡顶,正立面三个开间,大门前有青砖石脚和趟栊、石门套大门。

镬耳屋,又称为锅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镬耳山墙是广府民居最显著的文化标识。

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这是南方客家典型的建筑风格。

骑楼是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的建筑,也被称为长了脚的房子。

禁钟楼又被称作岭南第一楼,楼至今仍存,而且较好地保留了明代的高台建筑风格,使我们能够直观地认识明代乃至更早时期广州城内的崇伟建筑。

此楼于明洪武七年(1374)由广东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建,创建的时间比镇海楼还有早7年。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建议阅读古建筑方面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说说对粤派建筑的见解

说说对粤派建筑的见解

说说对粤派建筑的见解粤派建筑就是广东特色建筑粤派建筑有:1、镬耳屋:对于游客而言,岭南建筑中的“祠堂”、“镬耳屋”、“天井”、“碉楼”、“骑楼”等自然是独具魅力。

当了解游览过陈家祠、西关大屋、骑楼街、岭南四大名园等代表性建筑后,不妨把眼光投放到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以及粤北山区的传统古村落之中。

2、开平碉楼:近代以来,广东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其建筑将外国文化、侨乡文化、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村落的整体,塑造出岭南特色的景观风貌,让传统村落具有了旅游价值。

3、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石拱门:传统民居建筑样式丰富:既有广府地区梳式布局的水乡村落,又有客家地区以围龙屋为中心的山区村落,也有潮汕地区以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为特色的独特建筑,还有连南排瑶、乳源过山瑶等少数民族村落,其建筑样式也颇具民族特色。

4、番禺沙湾古镇:“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存有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

还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建筑艺术精品,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5、郁南连滩镇兰寨村:兰寨村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街巷大小4条,清末古建筑30座,林氏宗祠、双桂堂古屋、安宁庙、瑞昌大屋、正己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众多文物建筑。

相邻的西坝还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光二大屋,占地面积10亩,共有房屋136间,富有岭南传统风格。

6、开平塘口镇自力村: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中西合璧的碉楼,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一进、二进、三进的屋 脊,渐次升高。两端为镬 耳山墙,耳沿有一条低首 龙纹。大门为石质,门板 厚重,上有盘花形铜门扣, 后有横杠加固。屋内的 屏风、门页、檐挡板均 刻有花草、山水、动物、 人物故事等,十分精美。
8
所有梁柱,全为杉木,以雕 花柱础承之。漏光气窗, 花纹各异,或方形,或菱形 ,或镂花等。从外观上看 ,基本上是广府镬耳屋的 特征。
1
+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
居的代表,多都用青 砖、石柱、石板砌成, 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 因其山墙状似镬耳, 故称”镬耳屋”。粤 北客家等地称为“云 墙”或者是“茶壶 环”。鑊,是古时的 一种大锅,鑊耳屋, 因此亦称"锅耳屋"。
2
+ 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两耳,
具“独占鳌头”之意,唯有 功名的乡村方能采用,也是 当时家境殷实的象征。别看 镬耳屋灰头土脸,其貌不扬, 在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 精细。如镬耳屋所用的青砖, 以打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 若非大富之家,是用不起也 住不起的。又如屋两边的镬 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 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 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 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 的地方。
15
+ 现在住在老屋的村民越
来越少,曾经繁华一时 的六巷,由于时代的发 展,越来越多的村人选 择了迁居市区,如今村 里仍然有100多人坚守着 这片古屋。留守的村民, 眼看镬耳屋日渐凋零破 败,心里急切盼望着相 关部门能制定相关措施, 好好保存这些老屋。
16
9
镬耳屋的两侧镬耳高且 大,初建时人们深觉呆 板于是便在墙头嵌以砖 雕,饰以彩画,让充满 古朴生意的花虫鸟兽, 人物传说走上舞台,平 添一股蓬勃生机。镬耳 山墙下斜处一般装饰以 黑底白花的卷草,俗称 “屋尾花”、或“扫乌 烟、画草尾”。
10
河水灵动气息的意象与顺德 开门见水、举步登舟的水网 环境密切相关,而这些奔放 自如的草尾在黑色墙底衬托 下,如鱼游春江,活泼无羁, 为沉寂的墙壁添上一股蓬勃 的生命气息和不绝的艺术活 力,它更体现了千百年来生 生息息的普通村民通过简单 笔墨寄托着血脉深处跳跃着 的那种对生命长久#43; 值得注意的是,镬耳屋
山墙基本为黑色。并非 顺德人喜欢这种黑沉压 抑的色彩,而是在中国 五行学说中,黑色代表 水。在故宫的诸多建筑 中,基本都用代表大地 的黄色,意味“万物源 头,生生不息”,只有 文渊阁的琉璃瓦采用黑 色,因它象征水,可镇 火。
12
+ 因为南方多雨,屋脊须加
粗加高才能避免渗漏,但 修建后看到光秃秃一条屋 脊,既难看,又浪费地方, 于是人们便在其上尽情施 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想象 天赋,在点画之间也就不 自觉地流露出神龙、水牛、 + 水草这些绵承千年的古老 文化艺术传统和深深根植 民间的各种古老信仰。
+
13
+ 在屋脊上,我们偶尔
能看到一些几何图形 装饰,其实有些是变 形夔纹。至于一些镬 耳屋脊中间还有二龙 戏珠的装饰也可理解, 因为这珠就是龙珠, + 也称夜明珠,具规避 水火的功用,并非单 纯的装饰美观。
14
+ 眼前一片杂草丛生的
荒地无奈说道,这里 也曾是镬耳屋群,但 由于保护不周等原因, 不是被拆,就是遭到 自然灾害破坏,如今 已经荒废。
3
+ 镬耳屋[1]是岭南传统
民居的代表,多都用 青砖、石柱、石板砌 成,。别看镬耳屋灰 头土脸,其貌不扬, 在所用材料讲究,而 且造工精细。如镬耳 屋所用的青砖,以打 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 若非大富之家,是用 不起也住不起的。
4
+ 又如屋两边的镬耳,
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 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 灰塑封固,处理收口 的工艺,是整座建筑 工程难度最高,造价 最贵的地方。
5
+ 当时顺德还有一种以
蠔壳砌墙的居屋,很 有特色,据说冬暖夏 凉,间或也有以蠔壳 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 屋。广州市海珠区的 黄埔古港和小洲村就 有这样的建筑。
6
+ 可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
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 看就像一个“凸”字, 可以看出当时珠三角古 居民建筑风格。 + 瓦顶的龙船脊和“镬 耳”,上面不仅装饰了 花草虫鱼等寓意吉祥的 图案,而且两边用青砖 垒起的“镬耳风火墙”, 亦比一般瓦屋墙坚固许 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