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常州站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京沪高速铁路线

京沪高速铁路线

京沪高速铁路线京沪高速铁路线京沪高速铁路线,简称京沪高铁、又名京沪客运专线,作为京沪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其中一纵,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一项工程。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高速铁路。

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工,2011年6月30日通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通车典礼。

线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总投资约2209亿元,设23个车站。

基础设施设计速度为380公里/小时,目前运营速度降低为300公里/小时。

北京到上海的G1最快只需4时48分。

2014年京沪高铁的日均发送超过了29万人次,高铁客票收入约300亿元,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7%,实现利润约12亿元,系首次实现盈利。

京沪高铁运营4年间运送旅客达3.3亿人。

2015年实现净利润65.81亿元。

建设背景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域。

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货运输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客运专线。

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

北京-济南属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曲阜-滕州段主要为平原,徐州-上海线路主要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滁州-丹阳)通过长江下游平原区,河道纵横伴有部分丘陵。

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

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当前运营速度250-300公里/小时,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按3.5分钟设计。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0•【字号】苏政办发〔2021〕76号•【施行日期】2021.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7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0日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的关键阶段。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江苏率先建成交通强省、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重点攻坚领域。

江苏必须加快探索铁路先行发展新路径,打造铁路高质量发展新亮点,激活铁路创新发展新动能,全力建设“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和“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安全高效、走在前列”的现代化铁路强省。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相关规划,制定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铁路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中长期铁路网布局,是江苏“十四五”铁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工作,作出了“以我为主、系统谋划”“苏北突破、苏中提升、苏南优化”等重大部署,把铁路作为综合交通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江苏”,全省铁路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23年常州交通目标出炉!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蓝图大展!

2023年常州交通目标出炉!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蓝图大展!

2023年常州交通目标出炉!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蓝图大展!2 月 9 日上午,常州市政府召开交通中轴建设推进暨 2023 年度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会议明确,2023 年常州将从铁路增程联网、高速公路加密提升、快速公路畅通提升、干线公路快速畅通、地铁干网建设、航道通江达海、枢纽场站一体化建设等 7 大工程着手,计划推进 36 项重点工程,快马加鞭打造长三角交通中轴,为常州迈入 GDP 万亿之城做强支撑。

会议重点:2023年,常州将积极推动常泰铁路、盐宜铁路开工建设开工建设丹金高速公路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二期工程德胜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建成南沿江城际铁路以及金坛站、武进站综合交通枢纽开通6条校园公交线路具体目标:1、完善铁路网络积极推动常泰铁路、盐宜铁路、常州南站综合枢纽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南沿江城际铁路以及金坛站、武进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镇宣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以及轨道交通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2、加速构建高速中环开工建设丹金高速公路、沪武高速公路改扩建、锡宜高速公路改扩建,加快常泰长江大桥、常泰高速等在建工程进度,加快推进宁常高速先导段、滨江高速公路、泰常高速沪武高速以南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3、提升公路效能开工建设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二期工程、中吴大道西延智慧快速路、312国道快速化改造、232省道快速化改造、龙江北路快速化改造、花海大道等工程。

4、放大水运优势开工建设德胜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建成内河港溧阳港区溧城西作业区码头工程,加快推进魏村枢纽扩容改建、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化航运综合整治工程等在建工程进度,加快推进京杭运河三改二前期工作,年内完成土地组卷上报。

5、提升机场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常州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改扩建项目,开展航站楼、综合停车楼等主体结构施工。

6、深化公交优先发展开通6条校园公交线路,新辟、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12条,更新纯电动公交车200辆,新建公交候车亭82个。

常州区域优势

常州区域优势

区域经济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地理科学题目常州的区域优势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2010年6月摘要: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平原,东濒太湖,与上海、苏州、无锡相邻,距上海163公里,西与南京、镇江接壤,距南京103公里,除西部部分丘陵外,其余均为平原。

在分析了常州区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1 区位优势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三角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相望,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

1.1自然优势1.1.1自然条件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属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濒临东海,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常州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

1.1.2 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优势常州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全国前列。

[1]常州宽广的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植物、动物生长。

1995年全境有可耕地面积366。

9万亩,人均耕地1。

1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

山区丘陵资源丰富,物产繁茂.常州还是全国重要的产茶区,金坛的茅山青峰、茅麓旗枪、方麓雀舌和雨花、银芽、红碎一号,溧阳的水西翠柏、南山寿眉、竹箦碧螺春等茶名闻全国,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

工业资源优势山地构成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页岩、砾岩,其次为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等,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境内有小煤矿分布,如武进的卜弋、厚余煤矿,金坛的儒林、茅山煤矿,溧阳的上黄、竹箦煤矿.溧阳境内有少量的铁、铜、锰等矿产。

旅游资源优势常州旅游资源丰富,孟城的斧劈石,棱角分明,有白色、黄色纹路,以其制作盆景,具有雄、秀、险之天然美,被誉为“孟河独秀”.丘陵山区的峰峦、怪石、奇洞,也为常州带来了秀丽的风光。

常州市政府关于颁发《常州市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

常州市政府关于颁发《常州市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

常州市政府关于颁发《常州市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15•【字号】常政规[2013]6号•【施行日期】201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常州市政府关于颁发《常州市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常政规〔2013〕6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现将《常州市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规定》颁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人民政府2013年7月15日常州市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的规划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重大基础设施,是指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架快速路、三至五级航道、架空220kv(含)以上电力线等相关设施。

本规定所称的重大基础设施廊道,是指为保障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而划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含规划及现状重大基础设施廊道。

第三条市规划部门是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发改、经信、公安、国土、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广新、环保、园林、城管、安监、民防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廊道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重大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区包含基础设施本体保护范围和两侧控制范围(具体控制范围详见附件1)。

第五条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出现交叉时,应保证各项基础设施所需的净空高度要求,原则上先建的基础设施应为后建的做好规划预留,有条件的应做到施工预留深度。

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净空高度必须符合其建筑限界的相应规定,具体最小净空高度控制标准如下:(一)客货运混行铁路为7.96m;(二)客运专线铁路为7.25m;(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5.0m;(四)城市高架快速路为5.0m;(五)三级、四级航道为7.0m,五级航道为5.0m。

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

常州北站高铁新城之规划篇导语常州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东至江阴界,南至汉江路,西至玉龙路,北至S122省道,规划人口约42万人。

总体定位根据2020年4月最新确立的“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的总体定位,高铁新城将打造成为常州北部“区域之核、未来之城”。

六大发展重点:■一是打造创新智造的前沿产业高地,■二是建设产城融合的生态创智新城,■三是构筑蓝绿相融的生态活力空间,■四是构建便捷安全的立体交通网络,■五是布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六是塑造风貌独特的标志性建筑群总体规划2014年至今,常州高铁新城其实进行了多次规划调整,规划面积由24平方公里扩大到56平方公里,定位的关键词也从单一的商务上升到复合中心。

2014年•规划范围:沪蓉高速以北、S122省道以南、藻江河以西、龙江路以东,面积24平方公里•总体定位:新龙国际商务城•功能分区:一轴、两带、八区2018年•规划范围:道路范围未变化,面积26平方公里•总体定位:北部之核——新龙国际商务中心•功能分区:一心、两轴、两带、五区2020年5月•规划范围:东至江阴界、南至黄河路、西至玉龙路,北至S122省道,总用地面积约56平方公里•总体定位: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功能分区:研究与优化中,重点发展“一核一心”2020年9月,常州高铁新城规划设计方案正式发布。

计划总投资约1126亿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和“一年打好基础、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现风貌”的工作部署,目前已经完成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分为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与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两个层次。

5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形成“两轴三心、南厅北苑”的特色空间结构布局。

“两轴三心、南厅北苑”:■两轴:即长江路与乐山路之间南北向的城市中轴,京沪高铁、沪蓉高速之间东西向的生态绿轴。

常州火车站北广场二期规划

常州火车站北广场二期规划

常州火车站北广场二期规划从2011年常州北站通车开始,常州发展之快有目共睹,特别是高铁新城,直接受利好辐射,板块房价也水涨船高。

因为城市交通的快捷便利,人们得以跨市共享资源,而常州在长三角的地位也越来越重!就在近期,有小道消息称:常州北站站城一体项目涉西气东输一线高后果区风险评估项目成交,可见常州北站扩建计划在稳步推进中。

图源常州高铁新城迷另外,随着高铁新城928工程加速推进,高铁新城的规划利好正在一一兑现:常州高铁新城国际足球比赛中心启动设计招标、小奥体有了新进展,总投资45亿的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地下环路一期)规划选址曝光,黑牡丹大厦、创智大厦效果图相继出炉......小道消息:常州北站扩建有了新进展高铁新城迎来城市红利兑现期近期,招标网显示,常州高铁新城北站站城一体项目涉西气东输一线高后果区风险评估项目成交公告,可见常州北站扩建一直在稳步推进中。

图源常州高铁新城迷而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解落实方案中,重点提到了加快高铁新城建设工作的安排,其中包括常州北站站城一体综合枢纽建设,推进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

作为常州举全市之力发展的新城,高铁新城多种领域规划先行,发展势头良好,板块配套有条不紊落地,一个高规格、国际化的界面正在徐徐形成。

板块在学校、医院、国际网球中心、国际医院、国际中小学、游乐综合体等多方面发展,每一项都是令人羡慕的强劲配套。

布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截止到目前,高铁新城多个项目都取得进展,其中有不少省、市重点项目,开始投入开工建设当中。

图源常州市人民政府网江南环球港月亮船、国际人才广场、常外附小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新龙生态林核心区正式开园。

加紧推进建设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二期)、智汇社区公园等30个基础设施类项目。

今年还落户广亚建设、伟瑞柯、宏济信息等16个项目。

高架北延方案正在深化,龙江路北延快速化改造项目等......还有不少项目已经开启招标,距离开工指日可待。

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加固与特殊地区路基)

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加固与特殊地区路基)
②沧州沉降漏斗:沧州沉降漏斗年沉降速率在40~100mm/a,主要分布在 DK200+000~DK240+000段。
③德州沉降漏斗:德州地区的沉降漏斗中心在德州市德城区,沉降中心的最 大年沉降速率在32.5mm/a,分布在线路里程DK307+000~DK334+000附近。
④预测几十年内沉降量过大地区:西青区、沧州、德州三个沉降漏斗范围内 的部分段落处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的地区,如果长 期得不到补偿或难以减缓,势必造成黏性土的压缩变形和不断发生地面不均 匀沉降。
该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 处理。实践证明,换填垫层可以有效地处理上 部结构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如一般的多层 房屋、路堤、油罐和水闸等的地基。
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垫层、碎石 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矿渣垫层及其他 性能稳定材料的垫层等。
(2) 砂(石)垫层的主要作用
a)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b) 减少沉降量 c)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防止冻胀 e)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f)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京沪高速铁路由北向南穿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经过华北 平原、黄淮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沿线广泛分布的软土、松 软土、膨胀土、岩溶等不良地质,使得京沪高速铁路在勘察设计和建设等方面 具有其特殊要求,也决定了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京沪高速铁路
1. 北京~徐州段:
路基总长117.265km(双线),占线路长度671.959km的17.45%。 (1)松软土、液化砂土路基:该段主要分布软土、松软土地层,软土地区大多 采用了以桥代路方案,其主要矛盾为松软土路基和液化砂土路基。 (2)区域性沉降漏斗:主要分布在天津市杨村、沧州市、德州市,且周围地层 以松软土为主,采用工程措施不能解决因抽水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3)岩溶路基:主要分布在济南、泰安、滕州等地。 (4)盐渍土路基:主要分布在沧州近海相沉积的地层中。 (5)黄土路基:埋深较浅,主要分布在济南南部,采用挖除换填既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交通-高铁
经过高铁核心区的轨道交通线有两条:1号线和3号线,两条线在高速铁路南北两侧平行布置,轨道交通站厅地面设置在-10.00标高。
通过轨道交通到达的乘客,进入高铁站房有两条途径,一是出站厅进入旁侧的下沉广场,然后通过自动楼梯先上到-5.00米标高休闲广场,之后继续通过自动楼梯到达站房主入口;另一种途径是通过1/3号线绿色换乘通道,在站房门厅两侧主自动扶梯处出站,通过主自动扶梯直接上到高铁站房主入口,然后购票候车。
主要节点
站前主广场及中周南北大平台;南部绿化景观区;
主要建筑形态
1,常州特产:梳子的造型抽象—建筑造型特征与结构
在造型设计中,首先立足于现代,同时力争体现常州地方特征。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从常州的特产“梳子”的造型出发,经过抽象变形,构成高铁常州站房的建筑造型。
2,常州市花月季花:造型抽象—建筑表皮
在玻璃的表面处理上,吸取了常州市花月季花的图案造型,经过抽象形成玻璃表面的表皮效果。
●自行车-高铁
自行车停车分布在高铁站房东西两侧,西侧停车场置于地下一层,东侧停车场采用覆土建筑形式,结合绿化景观置于起伏的草坡之下。
通过自行车到达的人流,停放车辆后直接通过步行通道到达高铁站房主入口。
●步行乘客
步行到达的乘客,进入高铁站房有两种途径:其一为直接通过主广场南北中轴线到达高铁站房主门厅;第二条路经是首先进入下沉休闲广场,然后通过自动楼梯到达站房主入口。
西区场地面积:7628平方米(6条线路)
地面
出租车停车泊位数及面积
停车库面积7500平方米
停车泊位:250辆
置于地下
社会车停车泊位数及面积
15000平方米
停车泊位:500
置于地下
长途客车停车泊位数及面积
2000米x5米=10000平方米
实现无缝换乘
其他建筑面积
配套商业、商务等设施
交易博览中心:40266平方米
商务酒店及配套:76000平方米
高架下商业设施:11500平方米
地下商业设施:34000平方米
地下商业设施主要结合下沉广场、地铁线站厅设置。
主要交通性场地面积
公交车停车泊位数及面积
东区场地面积:12312平方米(7条线路)
出租车自长江路左传进入地下空间,到达站房地下层环线后左转,在下客区停靠后继续前行到达上客区待客,也可直接前行再右转进入车库,或者继续前行右转并左转后驶出地面到达常新路出口。
私家车辆自站前广场西路进入地下空间,左传行至下客区,放下客后可以前行继续左转通过站前广场东路驶出地面离开,也可前行右转进入社会车辆停车库,停放车辆后通过自动楼梯直达地面高铁站房主入口。
定位与功能
区域定位
1,设施先进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2,沟通京沪经济带的重要平台,
3,展示现代化城市形象的窗口。
功能需求
交通集散、商务商贸、会展博览、高尚住宅、生态。
功能构成
五大功能区:交通集散、交易博览、配套服务、商业休闲区和生态休闲区。
功能规模
遵循“TOD”发展理念,开发强度梯度变化,并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空间与结构
结构形态
1,核心区将形成“一心、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高铁常州站是整个核心区的核心建筑,形象突出,具有统领作用;
两轴: 沿京沪高速铁路形成东西向生态绿化景观轴;垂直于京沪高速铁路形成城市空间景观轴;
五区:包括交通集散区、交易博览区、配套服务区、商业休闲区(位于地下)和生态休闲区。
空间组织
1,交通集散
核心区最主要的功能,包括高铁常州站、长途汽车站、轨道交通1 、 3号线车站、出租车站、私家车停车站、公交车站、大巴集散站场、自行车停车站等;
2,交易博览
位于核心区东北角,设交易展览中心;
3,商务商业配套服务:
位于核心区西南角,包括住宿、办公、商业等多种配套服务功能;
4,商业休闲
主要位于地下,包括餐饮、小型娱乐等功能;
第四期:南部绿化景观优化与交易博览中心。
城市景观
道路景观
首先注重沿长江路展开的视觉景观,以及地标特征;
注重辽河路的起伏天际线
注重常新路的绿化景观设计
天际轮廓线
1,采用“地景建筑学”设计理论,建筑和大地景观融为一体;
2,突出高铁交通枢纽的“动感”“运动”特征,轮廓线强调动态感和速度感;
3,地形起伏与建筑屋顶起伏形成优美韵律
3,轨道交通
考虑到高铁常州站两侧分别有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和3号线,同时考虑到尽量减少地面交通的交叉,所以通过地下空间解决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
轨道交通车站分上下两层,上为站厅层,下为站台层。车辆考虑四节编组,车站大小参照上海轨道交通车站设置。车站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装饰材料以磨光花岗岩地面、搪瓷钢板侧面、铝合金吊顶为主。
简要成果内容
简要内容
设计层面
内 容
备 注
区域分析
1,宏观区位
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常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江苏省的南部,地处上海和南京的中心位置,东离上海160公里,西距南京110公里,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以经济发达著称的苏锡常都市圈。
京沪高速铁路常州站距常州市中心约8公里,距市民广场约5公里,距规划新北区行政中心约3公里,距高速公路薛家道口约1.8公里,距高速公路常州道口约2.7公里,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
地下空间
功能分布
充分考虑车站及地下空间的开发价值,构成以商业休闲为主的功能,既利用了空间,又活跃了气氛,同时也解决了旅客的购物、餐饮、休闲需要。
地下空间商业空间一直延伸穿越辽河路,与辽河路北侧的现代商务商贸区及中央绿地贯通。
地下空间主要类型:交通换乘空间;商业服务、休闲下沉广场,设备用房和辅助用房。
(2)高铁出站
●高铁-公交
高铁出站换乘公交有三种途径可以选择:地面途径、地下途径和空中途径。
地面途径:出站后沿着地面步行通道直接到达站房东西两侧的公交车站、大巴车站以及长途客运站;
地下途径:出站后借助自动楼梯经过站前下沉广场进入地下通道,通过地下通道可以直达公交站场和长途客运站;
空中途径:高铁下站乘客通过出站自动扶梯下行到3.5米标高出站,穿过高铁结构空间后上到6.00米标高的空中连廊,通过空中连廊到达公交车站。
5,流线组织清晰,方位感强,并简洁有效,交通流线组织与换乘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细致的换乘方式,并予以空间配合,达成无缝换乘的最终目标。
6,景观形象突出速度感和运动感。与高铁车站的性质相协调。
附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高铁常州站核心区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 目
内 容
备 注
主要交通建筑面积
高铁常州站用房
高铁常州站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和新龙生活区的边缘,是连接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北翼的枢纽,同时接受它们的辐射和影响。
2,中观区位
北侧为新桥和新龙两片大型居住区,目前绝大部分为空地,建设条件较好;南侧为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区东部生活区及常州市的公建集中区,建设基本成熟,随着高铁站的建设该区域将面临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外观材料以铝塑板、石材、钢材、透明玻璃为主。
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
1,立足现代设计理念,建筑造型突出常州特色;
2,空间立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复合化,把自然光线和绿化引入地下空间,交通换乘、商业开发、休闲设施以及设备用房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3,下沉广场创造动中取静”的环境品质。
4,建筑与地景融为一体,并突出站房的主体地位;
站房结构基本以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站台屋架建议采用钢结构。
2,新北长途客运站
根据核心区的规划,长途汽车站位于核心区西北角,含售票厅、候车厅、各类辅助用房等。站房进口面向广场,旅客到站出口沿辽河路设置。
整个站房设计功能清晰,流线简洁,符合交通建筑的特点。站房结构基本以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5,生态休闲
主要指核心区内的大片绿地。
轴线关系
1,沿京沪高速铁路形成东西向生态绿化景观轴;
2,垂直于京沪高速铁路形成城市空间景观轴;
广场形态
1,南北大平台串联礼仪广场以及下沉休闲广场。
2,空间立体化。
3,下沉广场结合商业。
交通组织
核心区外部交通
1,根据任务书,轨道交通1号、3号线分列高铁线两侧布置。轨道交通进站可通过下沉广场直达站厅。
2,设置东西两处公交站场,东侧站场负责城市南部区域的公交车到发交通,西侧站场负责城市北部区域的公交到发;
3,设置大巴集散场,满足单位大巴、旅游大巴等的需求。车辆流线同西侧公交站场。
4,经过多方案比较,本规划认为长途客运北站与高铁站房相对独立设置更为合理。为了方便进出交通并减少对高铁站前主广场的干扰,位置确定在核心区的西北侧。同时,这一布局模式可充分利用了轨道交通1号线的地面空间,土地利用更趋合理。
●高铁-出租车/私家车辆
出租车停车及上下客区布置在地下层,高铁出站乘客乘坐出租汽车可以通过出站口的自动楼梯直接下到地下出租车待客区上车后离开。
自高铁出站的乘客,通过出站口的自动楼梯下到-5米标高,跨越1/3 号线绿色换乘通道上方,前行继续通过自动楼梯下到-10米的社会车辆停车库,然后取车离开。
主要建筑交通
21500平方米
站房面积:6500平方米
地上:6500平方米
地下:15000平方米
商业配套面积:15000平方米
新北长途客站用房
33185平方米
站房面积11259平方米
地面
商业配套面积21926
站台层2500平方米
地下
轨道3号线站房
站厅层:2500平方米
站台层2500平方米
●出租车/私家车辆-高铁
出租车和私家车辆停车及上下客区布置在地下层,上下客区均有自动楼梯直达地面层,乘客下车后可以直接通过下客区附近的自动楼梯上到地面高铁站房主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