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0格局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政治上:推恩令•刺史制度,司隶校尉经济上:统一货币,盐铁专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汉高祖刘邦像1、西汉初年,汉高租刘邦为巩固刘家天下,实现长治久安采用了什么办法?大量分封功臣和同姓子弟为王侯政治上•分封的后果:•诸侯王成年以后,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无视皇帝的诏令,有的甚至还图谋夺取皇位。
•削弱诸侯•1、汉景帝:采用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七国之乱)•2、汉武帝:推恩令•经济上:•将原先各地,乃至私人都可经营的货币铸造、食盐与铁器生产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统一货币,盐铁专营•作用:增加了中央的收入。
•正行之间,忽见西首小路上一行二十余人挑了担子,急步而来。
俞岱岩一瞥之间,便留上了神,但见这二十余人一色的青布短衫裤,头戴斗笠,担子中装的显然都是海盐。
他知当政者暴虐,收取盐税极重,因之虽是滨海之区,寻常百姓也吃不起官盐,只有向私盐贩子购买私盐。
这批人行动剽悍,身形壮实,看来似是一帮盐枭,奇的是每人肩头挑的扁担非竹非木,黑黝黝的全无弹性,便似一条条铁扁担。
各人虽都挑着二百来斤的重物,但行路甚是迅速。
俞岱岩心想:“这帮盐枭个个都有武功。
听说江南海沙派贩卖私盐,声势极大,派中不乏武学名家,但二十余个好手聚在一起挑盐贩卖,决无是理。
”若在平时,便要去探视究竟,这时念着师父的九十岁大寿,不能因多管闲事而再有耽误,当下放开脚步赶路。
傍晚时分来到余姚县的庵东镇。
由此过钱塘江,便到临安,再折向西北行,经江西、湖南省才到湖北武当。
晚间无船渡江,只得在庵东镇上找家小客店宿了。
•——《倚天屠龙记》刺史制度监察制度司隶校尉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有何必要性?1、为了加强中央对各地官员的监督2、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刺史的主要职责?刺史监视所属郡国主要官员的行为,年底到都城向皇帝汇报。
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有监督地方政府和皇族、惩治官吏、镇压地方叛乱的作用。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1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 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监督和 皇帝 检举京师百 司隶校尉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中央)
⑵加强监察,建立刺史制度, 设立司隶校尉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地 方
君权神授 史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矣。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从史料分析中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 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
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
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 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
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 明在哪里?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推恩令的作用使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 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
思考以下问题: 1、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有何必要性?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对皇族的监督 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官员的名称叫什么?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官员的名称叫刺史。 3、他们的主要职责上什么? 监察地官吏和地方诸侯,向中央反映情况。 4、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建立了刺史制度,后来,武帝设立司隶校尉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② 经济方面 1、背景(汉初)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很不一致
2、具体措施 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五 铢 钱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③ 思想文化方面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加剧,外戚王莽乘机夺取了政权
三、东汉
1、建立 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 2、东汉统治概况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 黑暗
最后,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知识结构
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推恩令”;刺史制度,司隶校尉 •经济: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 销售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 育二、王莽政权
三、东汉 (建立;统治概况)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 典的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
与同学们讨论,说说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 中国文化会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 积: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 位;消: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 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二、王莽政权
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而衰,各种社会矛盾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名刘彻,公元
前141年即位 汉武帝时,经济繁荣,
国Hale Waihona Puke 雄厚,西汉进入鼎 盛时期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① 政治方面
1、背景(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 •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功臣和同姓子弟为王侯 •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减诸侯王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理)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 息(熄),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兴办太学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儒家经典《诗》、《书》、 《易》、《礼》、《春秋》
比较辩别
汉 武 帝 大 一 统 的 措 施 形 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了 2、政治上: 大 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一 强化监察制度 统 3、经济上: 格 局 统一货币铸造,盐铁官营。 1、思想文化上:
历史意义: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 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汉武帝所 采取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 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发动宫廷 王莽篡权 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 亡。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后开 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 但失败。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合 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破长 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建立 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汉武帝刘彻在
位期间,汉朝
进入鼎盛时期。
西安茂陵
我用哪种思想 来治理国家, 才利术
董仲舒
对儒家思想进行 了改造,提出 “天人感应,君 权神授”的观点, 主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 阴阳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 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 则民有逆命。 ——《春秋繁露· 为人者天》
•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 所未有的尊严, • 他给一个族群挺立千 秋的自信, • 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 族永远的名字, • „„ • 他是谁?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2014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 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影响:
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经济上
(1)措施: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 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2)作用: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1.这是什么?
五铢钱
2.谁在位的时候发行? 汉武帝
3.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高祖
封 王
汉文帝
汉景帝
削 藩
汉武帝
推 恩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政治上 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
1、颁布“推恩令”,削弱了侯王的势力
(1)背景:①汉初,汉高祖大量分封同姓子弟和功
臣为王侯。 ②诸侯王的势力迅速膨胀,逐渐成为中 央政权的隐患。在汉景帝时还发生了 “七国之乱”。
2. 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 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作业本P28 结合材料说说汉武帝的 做法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 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 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的一种表现。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凡 是与儒家思想不符的各家思想都 被禁绝。
2、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 优秀的学生经考核后可以直接做官。
课堂——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3)作用: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于: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政治上的措施
1、颁布“推恩令”
(1)背景:①汉初,汉高祖大量分封同胀,逐渐成为中 央政权的隐患。在汉景帝时还发生了 “七国之乱”。
长安 地方
太学 官学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中, 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匈 奴
秦朝 西汉
商 夏 战国 战国 春秋 西周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经济上的措施
(1)措施: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 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2)作用: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很不 一致。民间私铸行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武帝时开始 铸造一种标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值重量一致, 都是五铢,故称之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行 了七百多年。
颁布“推恩令”目的:削弱( 势力,巩固( )集权。 )
(2)内容: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大一统
政治 削弱诸侯权利,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推恩令 经济 思想文化 刺史制度、司隶校尉
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五铢钱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官学
推行儒学教育
太学
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
汉朝由盛而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
王莽夺权
刘秀称帝,东汉建立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中期: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 最后: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天人合一”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董仲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 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推进大一统的思想文化措施
直接原因:
秦朝法家思想的失败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统一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太学、官学 私学兴盛
具体措施:
影响: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 确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汉武帝时代的 大一统格局
课外补充பைடு நூலகம்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 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 面,这就是“大一统”。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 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 史发展的主流。
什 么 叫 大 一 统
汉武帝,名刘彻,公 元前141年即位,是 我国古代一位具有 雄才大略的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监视所属郡国主要官员的行为,年底到都城向皇帝汇报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PPT设计

结果: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 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疆域空 前辽阔。
匈 奴
西春战战商周秋夏国国
秦西朝汉
王莽 篡权
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实际 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发动宫廷政变,命 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亡。王莽篡权, 改国号为新,后开始一系列的政治、经
济、社会变革,但失败。
汉初分封 的诸侯王的势 力逐渐膨胀, 对皇权构成了 严重威胁。
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被平 定,但问题尚未彻底 解决,汉王室仍面临 着王国的威胁。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政治上
1.颁布“推恩令”
皇帝
中 央 统
辖 诸侯王
的 郡
诸侯王
中
央
统
诸侯王
辖
的
郡
侯侯侯 侯 侯 侯
侯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
汉代讲学图
汉武帝时建的太学礼堂
大力推行儒学教
育,儒家思想成为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鼓励和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会产 生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方面,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 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 发展非常不利。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定 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 年就是“建元元年”。此后中 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 纪年的方法。
汉武帝(前157年—前87)年, 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景帝刘启 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 汉高祖刘邦的曾孙。7岁时被册立为 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 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 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因 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9
•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 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学经典的太学,
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做官 • 在地方上设立官学
• 思考: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会 产生什么影响?
整理ppt
10
•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推恩令、刺史制度、司隶校尉 盐铁官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 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
整理ppt
11
汉朝由盛而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
王莽夺权
刘秀称帝,东汉建立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 暗
最后: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整理ppt
12
理一理
1、汉武帝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继续削弱诸侯,强化中央集权
①推恩令②刺史制度③司隶校尉 (2)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产销 (3)“罢黜百家”和推行儒学 3、王莽夺权 4、东汉: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整理ppt
5
刺史制度
皇帝
全国分为13个州部(监察区)
加强中 央对地 方官员 的监督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监视所属郡国主要官员的行为,年底到都城向皇帝汇报
整理ppt
6
东汉冀州刺史印
司隶校尉
• 后来,武帝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 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汉司隶校尉印文
(1)政治:继续削弱诸整侯理,ppt 强化对地方的监督
7
(2)经济:控制货币铸造和盐铁产销
货币铸造
食盐生产 收归中央
铁器生产
极大地增加了 中央收入
整理ppt
8
(3)思想:推行儒家思想
罢黜百家
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 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辟 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 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矣。(《汉书》卷六十五 《董仲舒传》)
整理ppt
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央集权
整理ppt
3
“推恩令”
• 核心内容:规定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 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 建立候国。
• 作用:王国被分成许多小诸侯国,再也没有力 量和中央对抗了。
整理ppt
4
中
央
统
辖
诸侯王
的
郡
推恩令图示
皇帝
诸侯王
中
央
诸侯王
统 辖
的
郡
侯
侯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整理ppt
1
汉武帝名刘彻,公 元前141年即位,是
我国古代一位具有 雄才大略的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首 创了年号纪年法。
整理ppt
2
“推恩令”
西汉初年实行分封制
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汉景帝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出现七国之乱
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大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