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尘管理制度(新编版)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3篇)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一、每一个矿井必须制定综合防尘和煤尘管理责任制。
二、每一个矿井都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
三、公司、矿必须对尘毒等进行监测、测定时间间隔为:(1)粉尘作业地点,井下每月测定两次,井上每月测定一次;(2)生产性粉尘中游离的Si0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应测定一次。
四、掘进面必须采用湿式凿岩,刷洗井帮巷壁采用水泡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严禁干打眼。
五、煤层干燥的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水泡泥、喷雾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
其他采煤面应采取水泡泥、喷雾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
六、喷射混泥土工作面:喷射应采用潮喷或湿喷,不得干喷。
喷射前必须冲洗岩帮,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劳保用品。
七、井下煤仓、翻罐笼装车和其他转载地点以及地面煤厂,翻罐笼等都应进行喷舞洒水或设置捕尘器。
井下所有的矿车都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煤、漏岩粉。
•八、井上、井下所有人员工作地点和人行道的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含____%以上游离SiO2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2)含____%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和煤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九、煤层倾角大于____度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上行风。
十、保证通风构筑物的质量和正确选择构筑物的位置,并加强支护管理,防止大量漏风。
十一、加强局扇的管理和风筒的维修,防止风筒大量漏风,保证推进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十二、正确合理的计算和分配风量,使各采掘工作面、硐室都有足够的风量,即不使瓦斯超限,又能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十三、定期清扫沉积在巷道壁上和支架上的落尘,是防止煤尘再次飞扬形成煤尘爆炸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矿井工作环境的洁净和员工的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为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管理:矿井应设立防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矿井防尘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并配备专职的防尘安全管理人员。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煤矿是典型的粉尘污染行业,煤矿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污染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制定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矿综合防尘工作,减少粉尘污染,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二、煤矿粉尘防控措施1.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维护矿井的通风系统是防尘工作的关键。
应根据井下工作面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通风风量应能满足矿井内的粉尘排放需求,并保持压力差以确保粉尘不外溢。
矿井通风系统的维护包括定期的通风设备检修、通风空气质量监测和通风管道的清洗。
2.矿井湿抑尘技术的应用湿抑尘技术是煤矿防尘工作的重要手段。
湿抑尘可以通过喷水、喷雾、喷雾雾化等方法来实现。
在煤矿工作面和传输场所,应使用湿抑尘装置进行粉尘控制。
湿抑尘装置的运行应定期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3.矿井硬化路面的铺设矿井硬化路面的铺设是减少粉尘污染的有效措施。
通过铺设硬化路面,可以减少地面的扬尘和积尘,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效果。
矿井硬化路面的维护包括路面的清洁保养和修补。
4.矿井设备的密封与喷淋矿井设备的密封与喷淋是防尘的重要手段。
矿井设备应优先选择密封效果好的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喷淋作业,以减少粉尘的扬尘量。
5.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个人防护是保障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工人在进行煤矿作业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防尘工服等。
防护装备的购置和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个人防护用品的消耗和更换应定期检查。
三、煤矿综合防尘管理要求1.制定工作操作规程煤矿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操作规程,明确工人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应按照规程的要求,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并参与防尘措施。
2.定期开展防尘培训煤矿应定期开展防尘培训,提高工人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煤矿粉尘的危害、防尘措施的要求和正确使用防尘设备的方法等。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矿井的防尘管理工作,保护矿工安全健康,防止尘肺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煤矿矿井相关部门、员工以及与煤矿矿井有关的单位。
第三条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
第四条煤矿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制度,确保其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第五条煤矿矿井应加强技术研究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防尘技术水平,减少矿井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预防为主第六条煤矿矿井应制定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矿井内部环境的清洁和尘埃的控制。
第七条煤矿矿井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减少尘埃的积聚。
第八条煤矿矿井应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规划,减少地质条件对尘肺病的影响。
第九条煤矿矿井应加强对矿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矿工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
第十条煤矿矿井应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矿工的职业病问题。
第三章综合治理第十一条煤矿矿井应采取措施对矿井内空气进行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煤矿矿井应采取措施对尘埃进行控制,减少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第十三条煤矿矿井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改造和升级,减少尘埃的排放。
第十四条煤矿矿井应建立完善的尘肺病诊断和治疗体系,及时对矿工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第十五条煤矿矿井应加强对矿工劳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四章全员参与第十六条煤矿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七条煤矿矿井应加强对员工的防尘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
第十八条煤矿矿井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防尘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十九条煤矿矿井应组织开展有关防尘活动和宣传,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防尘技能。
第二十条煤矿矿井应建立员工投诉举报制度,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处理投诉举报问题。
第五章科学管理第二十一条煤矿矿井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矿井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矿各个矿井的防尘工作管理,包括矿井设计、运营、维护等所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矿工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将职业病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矿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第二章矿井设计第四条矿井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矿井的通风情况,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和防尘设施。
第五条矿井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合理设计矿井的防尘措施。
第六条矿井设计必须根据矿井内部的粉尘产生情况和工作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防尘计划。
第三章运营管理第七条矿井每天必须进行通风检查,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转,防尘设备完好无损。
第八条矿井每天必须进行粉尘监测,确保粉尘浓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第九条矿井必须定期清理粉尘,保持工作面、巷道和出口的清洁。
第十条矿井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保证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和防护用品。
第四章人员培训第十一条矿井必须定期开展矿工防尘知识培训,提高矿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矿井必须开展矿工健康检查,确保矿工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
第十三条矿井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防护人员,负责矿工的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控工作。
第五章管理评估第十四条矿井必须定期进行防尘管理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矿井必须设置专门的防尘管理小组,负责矿井的防尘工作管理和综合协调。
第十六条矿井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确保防尘设备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矿井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矿井必须建立健全的防尘管理档案,记录相关防尘措施和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矿井所属单位所有,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废止之前的所有相关规定。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矿井的防尘工作,保障职工健康,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煤矿所有井下和地面生产作业区域。
第三条煤矿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确保防尘工作有效实施。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煤矿企业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岗位要认真执行,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防尘技术措施、防尘设备管理、防尘监测等,具体内容由煤矿企业进行详细规定。
第二章防尘技术措施第六条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全面的防尘技术措施,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职工掌握正确的防尘方法。
第七条井下作业区域必须加强湿法作业,减少粉尘浓度。
并定期开展各类清洁作业,保持井下环境清洁。
第八条煤矿企业要完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区域空气流通良好,减少粉尘沉积。
第九条对于易爆区域,煤矿企业要加强粉尘防爆管理,确保防爆设备齐全有效。
第十条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买矿法、打湿法、刮油法、装筛目法等措施,确保降尘效果。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特殊作业区域的防尘管理,提高特殊区域的人员防尘意识。
第三章防尘设备管理第十二条煤矿企业要定期检查维护防尘设备设施,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要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设备,保证设备有效防尘效果。
第十四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并加强对防尘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对防尘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防尘监测第十六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尘监测机制,定期对井下和地面的粉尘进行监测核查。
第十七条对于监测结果不达标的区域,煤矿企业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矿井的粉尘浓度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尘监测记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防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十九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四篇)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防尘管理,确保矿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矿井防尘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条矿井防尘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矿井产尘源头,减少粉尘扩散。
(二)科学管理,技术先进,建立健全矿井防尘管理体系。
(三)依法管理,加强法制宣传,严格执法,依法追责。
(四)公开透明,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矿井防尘管理的责任部门第三条矿井防尘管理的责任部门包括:(一)矿井企业:负责矿井防尘管理的具体实施。
(二)矿井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矿井防尘管理的政策、标准、规划和监管,指导、检查和评估矿井防尘工作。
(三)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矿井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行为依法追责。
第四章矿井防尘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四条矿井防尘管理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制定并实施防尘计划,明确各防尘措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加强矿井通风、水喷雾、封闭装置等防尘设施的建设,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对矿工进行防尘培训,提高其防尘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加强防尘监测,掌握矿井各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情况,及时采取防尘措施。
(五)加强矿井环境治理,清理和处理矿井内外的粉尘和污染物。
(六)定期评估和修订防尘工作方案,改进矿井防尘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第五章矿井防尘管理的具体措施第五条矿井防尘管理应当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制定矿井防尘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二)加强对矿井防尘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三)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为他们配备合适的防尘设备,并指导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
(四)设立矿井防尘监测站,定期检测矿井的粉尘浓度,并制定相应的防尘措施。
(五)对于粉尘浓度超标的矿井,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六)加强对矿井的环境监测,定期清理和处理矿井内外的粉尘和污染物。
(七)矿井内外的施工和拆除作业,要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防止粉尘扩散。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范文(4篇)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范文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采煤作业产生的煤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采煤工人的健康,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管理责任、煤尘防治措施、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对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管理责任1. 煤矿企业的领导层应制定并严格执行防尘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煤矿企业应明确防尘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对其进行培训和评估,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3.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4. 煤矿企业应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防尘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煤尘防治措施1. 选用低尘煤:煤矿企业应优先选用低灰分、低挥发分、低硫分的煤炭,减少燃烧产生的煤尘。
2. 引风排烟:煤矿企业应采取引风排烟的措施,及时将工作面产生的煤尘排出,防止其在作业区域内的滞留。
3. 湿法喷水:煤矿企业应在工作面进行湿法喷水,可有效减少煤尘的扬散。
喷水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喷水量和喷水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4. 封闭作业:煤矿企业应尽量采用封闭作业方式,减少煤尘的产生和扬散。
对于无法封闭的部分,应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加装风帘、设置喷雾装置等。
5. 装备防尘设备:煤矿企业应为工人配备合适的防尘设备,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设备设施管理1. 设备清洁:煤矿企业应定期对采煤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其表面整洁,减少煤尘的黏附和堆积。
2. 设备检修:煤矿企业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防尘。
3. 设施完善:煤矿企业应对工作面的通风、照明和排水设施进行改善和完善,确保工作面的环境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四、防尘培训和教育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防尘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防尘意识和安全意识。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以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矿所有矿井的综合防尘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综合防尘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降低煤尘产生的数量,以确保矿井工作环境中煤尘浓度在控制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矿工接触煤尘的机会。
第二章煤尘监测第四条矿井应配备煤尘监测设备,定期对矿井空气中煤尘浓度进行监测。
第五条煤尘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并记录在煤尘监测台账中。
第六条煤尘监测结果应保持真实可靠,不得故意篡改、删除或伪造。
第三章煤尘控制第七条矿井应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确保煤尘能够及时被收集并处理。
第八条除尘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九条煤井通风系统应合理设计,确保矿井内的空气流通畅通,有效降低煤尘浓度。
第四章个体防护第十条矿工在进行作业时,应佩戴防尘口罩,以减少吸入煤尘的可能性。
第十一条矿工在接触煤尘的工作环境中,要穿戴防尘服,保护皮肤免受煤尘侵害。
第十二条矿工应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第五章培训与教育第十三条矿井应定期组织矿工进行煤尘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矿工对煤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第十四条矿井应制定煤尘防护操作规程,并对矿工进行培训,确保矿工能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五条本煤矿应设立专门的煤尘防护管理部门,负责煤尘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十六条煤尘防护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煤尘防护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对违反煤尘防护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七章罚则第十七条对于违反煤尘防护规定的行为,矿井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及时纠正。
第十八条对于因违反煤尘防护规定而引发的事故,矿井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理。
第八章附则第十九条本管理制度由矿井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订,应经矿井相关部门讨论并报批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防尘管理制度(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煤矿防尘管理制度(新编版)为提高公司矿井粉尘治理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矿井作业环境,降低粉尘浓度,杜绝煤尘堆积,消灭煤尘事故,防止职业病的危害防治的各项工作。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情况,特制定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一、粉尘治理领导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组长:许三姓副组长:李丁夫赵云锋成员:陈朝欧阳建江高向东郑志明苗成栋何泽洪朱振东林伯坛向良文苟战荣何国顺冉景荣刘林2、机构成员工作职责:组长许三姓:是公司综合防尘的第一责任者,对防尘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李丁夫:负责协调管理现场的综合防尘、安全监督工作;副组长赵云锋:负责防尘技术管理工作;成员陈朝:协助副组长赵云峰做好粉尘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制定防尘等相关措施及制度;成员欧阳建江:协助副组长李丁夫负责矿井粉尘治理措施执行情况的安全监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员高向东:负责与粉尘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负责组织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尘肺病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情况;成员郑志明:协调好大黄山矿各连队做好粉尘治理工作;成员苗成栋:负责按国家行业标准购置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成员何泽洪:全面负责白杨河煤矿粉尘危害治理工作;成员朱振东:负责白杨河矿井粉尘治理措施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落实工作;成员林伯坛:负责职业健康监护及尘肺病诊断,负责公司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成员向良文:负责大黄山煤矿全矿井设施设置(包括防尘管路、防尘安全设施、隔爆水袋)、施工管理及维护管理工作;按照《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对大黄山煤矿矿井各巷道定期进行灭尘工作,使矿井各点粉尘浓度降至《煤矿安全规程》允许值以下;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成员苟战荣: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综采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范围内粉尘治理工作;负责配备综采一、二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成员何国顺: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本连队掘进工作面附近50米范围内的防尘治理工作;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负责掘面自动喷雾、捕尘网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工作;成员冉景荣: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本连队掘进工作面附近50米范围内的防尘治理工作;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负责掘面自动喷雾、捕尘网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工作;成员刘林: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所管区域运输线的灭尘工作;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二、防尘设施的设置一)掘进工作面1、要求掘进机内外喷雾完好,且掘进时喷雾常开,能保证正常使用。
2、综掘工作面在转载机尾以外5米设置一道移动式净化水幕,外距此道净化水幕20-30m处再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炮掘工作面回风流20-30m范围内设置一道净化水幕,距回风口以里30-50m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要求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掘进时随工作面推移而净化水幕向工作面移动且保持正常使用。
3、综掘面距掘面正头50-100m范围内由施工连队负责设置两道全断面牢固可靠的捕尘网,随工作面推进而推移。
4、炮掘面距掘面正头100-150m范围内由施工连队负责设置两道全断面牢固可靠的捕尘网,随工作面推进而推移。
5、施工连队每班对掘进工作面50m内的巷道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无积尘现象。
6、实行放炮作业的采掘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要对工作面30m范围内洒水和冲洗巷帮。
7、放炮自动喷雾安装位置:炮掘工作面必须安装放炮自动喷雾,自动喷雾装置安设在离工作面20~30m处,安设在巷道中间部位并固定牢固,要求使用正常雾化良好。
8、放炮前必须打开净化水幕,要求在放炮时净化水幕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锚喷支护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喷浆回风流侧20-30m 范围内必须至少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10、工作面掘进、实施防突预测(效检)时保证工作面20米范围内喷雾打开一道正常使用。
二)综采工作面1、要求采煤机内外喷雾完好,雾化效果良好,并坚持正常使用。
2、采面后溜净化水幕完好,后溜工作时正常使用。
3、综采工作面每付支架在放煤时必须打开支架放煤口喷雾,自下端头开始每15付支架要求安装一组净化水幕,在割煤时和放煤时正常打开,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4、综采工作面距上安全出口回风流50至150m处设置两道牢固可靠的捕尘网。
5、综采工作面上安全出口以外回风流20m范围内设置一道净化水幕,要求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6、采面工作面回风流30m内的巷道由采煤队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确保无积尘现象。
7、采面防尘设施的设置由综采队负责实施。
三)运输线路及其他地点1、皮带机头、刮板机转载点处由使用单位设置喷雾。
2、皮带机头、刮板机转载点处20m范围内巷道由使用单位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确保无积尘。
3、皮带巷与其他巷道交叉点处,在皮带巷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4、采区进风流距巷口100m处设置净化水幕,在回风流距总回风巷口100m处设置净化水幕一道,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6、主要进、回风巷,巷口以里10-20m设置一道净化水幕,由通风队设置机运队使用管理。
7、捕尘网处设置的净化水幕由通风队负责设置,由使用单位管理维护。
四)隔爆设施1、主要入风大巷与回风大巷、相邻采区间的集中运输巷道与回风巷道,都要设置主要隔爆设施,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不小于400L/m2,隔爆水棚排距1.2-3.0m,隔爆区长度不小于30m,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2、采掘进回风巷,都要设置辅助隔爆设施,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不小于200L/m2,隔爆水棚排距1.2-3.0m,隔爆棚区长度不小于20m,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3、采煤工作面、煤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辅助隔爆水棚,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不小于200L/m2,水棚排距1.2-3.0m,棚区长度不小于20m,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4、水棚应在距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60-200m和距掘进工作面正头60-200m内安设。
5、水棚距巷道轨面向上不小于1.8m。
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水棚区的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m长度的巷道断面一致。
6、每处水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得混用。
三、管理规定一)喷雾管理规定1、井下各转载点由使用单位必须安设固定的喷雾装置,喷头喷出的水要成雾状,且喷射位置正确。
2、使用单位在皮带头备有不少于20m的胶管,做好本区域的灭尘工作,要求每班次实施灭尘。
3、主要进风大巷、入风(斜井)、采区入风及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入风及回风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风都要安设净化水幕,由通风队安设,使用单位管理维护。
4、采煤工作面净化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大于30m,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距工作面不大于50m,由使用单位及时开关,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
5、炮掘工作面安设放炮喷雾装置,距工作面不大于30m,由施工使用单位管理维护。
6、所有净化水幕和放炮喷雾必须形成雾状,应覆盖全断面,灵敏可靠,使用正常,通风队安设后有使用单位及时维护管理。
7、运输线由通风队设置净化水幕;转载点、卸载点处使用单位设置管理,且在设备运行时要求正常使用。
8、掘进期间,掘面净化水幕由掘进队负责打开;采面生产期间,采面净化水幕由综采队负责打开,采掘面责任区域以外运输线净化水幕由机运队负责打开。
二)自动喷雾管理规定1、使用单位负责安装、使用维护,根据采掘实际情况移设及回收管理工作。
2、使用单位保管好喷雾的辅助装置(充电器等)。
3、每班次做好保养工作(清洗传感器)。
4、使用单位安排专人对自动喷雾的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工作。
具体检修内容:1)检查个连接胶管有无损坏,如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
2)检查各种喷嘴状况,如损坏或堵塞及时更换。
3)检查主控制箱的电源是否安全可靠。
4)每班对控制箱实施擦拭。
5、每班次要使用好自动喷雾,在皮带机、刮板机运行时保证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喷雾雾化良好。
6、喷雾的水源控制开关保持敞开。
7、喷雾传感器有异常或损坏及时维修处理。
8、喷雾显示控制箱必须加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严禁任何人随意调设控制数据。
9、使用单位负责人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设置喷雾工作时间。
10、声控喷雾必须保持开关常开状态。
11、声控喷雾在升井充电时防止撞击。
12、声控喷雾升井充电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充电。
13、声控喷雾使用单位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防止丢失或损坏。
三)捕尘网管理规定1、工作面捕尘网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制作安装。
2、采煤工作面第一道捕尘网,安装在回风巷距工作面50-100m 的位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3、综掘工作面第一道捕尘网,安装在距正头50-100m的位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4、炮掘工作面第一道捕尘网,安装在距正头100-150m的位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5、捕尘网骨架制作“方格”不大于600*600mm,特殊地方除外(如门框),使用纱窗规格:8mm纱窗网眼塑料网或金属网,要求纱窗网绷紧铺在骨架并固定好。
6、捕尘网骨架可以固定打有锚杆的地方用卡子固定,也可以固定在煤体内。
工字钢支护的地方直接用卡子固定到工字钢上面,骨架必须牢固可靠,并刷漆。
7、行人及车辆过往处必须安装向上风侧开的且能通车活动门,平时活动门保持关闭。
行人过车运送物料过往后必须随手把门关闭。
8、纱窗网用废炮线丝或用螺丝固定在捕尘网骨架上,要求网面平整紧绷。
如发现一处网面不平整的,必须及时按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
9、捕尘网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必须请示相关单位(通风部、安检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10、每班施工单位必须设专人(兼职)对捕尘网进行日常维护。
11、对有破损、连接不牢、网面松弛的地方应未及时维修。
必须及时按整改通知单要求尽快整改。
12、捕尘网要及时的跟进工作面,必须按规定移设。
四)隔爆水袋管理规定1、水棚与巷道的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
2、隔爆设施的检查1)通风队必须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隔爆设施的质量。
2)发现隔爆水袋有掉钩、破损、缺水情况及时进行维护。
3)当隔爆水袋距采掘工作面距离超过规定时,必须按要求及时移设。
3、所有隔爆设施严禁破坏,在运输过程中造成隔爆设施损坏的由损坏的单位或个人照价赔偿后由通风队负责挂设。
四、巷道灭尘及要求1、按《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倾斜巷道,各水平大巷中的管路要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掘进巷道及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中的管路要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采区运输巷、回风巷道中的管路要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