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高考复习之减数分裂

返回1
基因连锁和交换的原因
灰身长翅果蝇的灰身基因和长翅基因位于 同一染色体上,以
B V
表示。
黑身残翅果蝇的黑身基因和残翅基因位于
同一染色体上,以 b v 表示。
经过杂交,F1是灰身长翅,其基因型是
B V b v
BbVv(
)。
这样的雄果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 (B和V、b和v)不分离,而是连在一起随着生 殖细胞传递下去。 那么交换是怎样的呢……
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的适当配比,诱导愈 伤组织生芽生根而形成再生新的植株。
2、悬浮细胞培养
通过液体悬浮培养使愈伤组织分散成单细胞,经适宜培养基中成 分的诱导,可发育成胚状体,从而形成新株。
3、原生质体培养
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后的植物细胞。
用适当方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也可以获得新植株。
4、单倍体培养
的结果。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生物体不同
部位的细胞表达的基因是不同的,合成的蛋白
质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二、植物组织培养程序
1、配置半固体培养基
2、无菌操作切取一些 小块组织
脱分化
3、获得愈伤组织
4、诱导愈伤组织
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和生 长调节剂的适当配比
再生新植株出现
三、植物细胞培养主要几种技术: 1、组织培养
赤霉素 合成: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 成,最常见的症状是稻苗徒长. 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 植株增高,引起植株快速生长; 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
应用: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加长度。 处理马铃薯块茎,则能解除它的休眠,提早用
来播种
其他植物激素
赤霉素 合成: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 成,最常见的症状是稻苗徒长. 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 植株增高,引起植株快速生长; 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学问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穿插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其次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3、精子与卵细胞异同点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养分物质,为受精卵发育预备的。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要点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展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削减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穿插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减数其次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高中生物减数分裂重点1减数分裂概念进展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进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展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
高中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

高中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孙国防高中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是对高中生物知识的高度概括,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归纳高中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1. 细胞的增殖【经典模型】间期表示有丝分裂中各时期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减数分裂中各时期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考查考点】细胞增殖考点主要考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并以此为载体解释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生物膜系统【经典模型】【考查考点】3物质跨膜运输【经典模型】【考查考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4.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经典模型】【考查考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
酶促反应是对酶催化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5. 影响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的因素【经典模型1】【考查考点】真正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实际产O2量=实测O2释放量+呼吸作用耗O2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测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光合作用葡萄糖生产量=光合作用葡萄糖积累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经典模型2】【考查考点】氧气浓度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影响,以及在种子和蔬菜储存中的原因。
6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典型例题】男性并指、女性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儿子,这对夫妇以后所生子女,(并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种病均与性别无关)正常的概率: _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_________患病的概率: _________只患聋哑的概率:_________只患并指的概率:_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_________7. 中心法则【经典模型】DNA分子的多样性:4NDNA的结构:A=T,G=C,A+G=T+C,(A1%+A2%)/2=A%,A1%+T1%=A2%+T2%=A%+T%DNA的复制:某DNA分子复制N次所需要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N-1)G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原料中复制n次,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比例:2/2n DNA中的碱基数和其控制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的比例关系:6:1【考查考点】DNA的结构,碱基组成,半保留复制和基因的表达。
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中期II N 2N 2N
后期II 2N 2N 0
精子、第二极体、 卵细胞
末期II
N
N
0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染色体数量 减半的原因 是同源染色 体分离,均 分到两个子 细胞
加倍的原因是 染色体的着丝 点分裂,一条 染色体变成两 条
减半的原因是 细胞中的染色 体均分到两个 子细胞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间期 减
精原细胞
2N
卵原细胞 间 期 2N
2N 0 4N 4N
数 分 裂
分裂期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I 2N 中期 I 2N 后期 I 2N
4N 4N 4N 4N 4N 4N
末期 I 前期II
N
2N 2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数量
加倍的原
因是DNA
4N
的复制 (染色体
的复制)
2N
DNA 变 化 曲 线
数量减半的原 因是细胞中的 DNA均分到两 个子细胞
数量减半的原 因是细胞中的 DNA均分到 两个子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染色单体 数量从0变
⑶猕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2 ) 条,ab段的细胞有染 色体( 42 )条,四分体( 21 )个,染色单体( 84 )个;
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 DNA
间期 减
精原细胞
2N 2N
卵原细胞 间 期 2N 4N
数 分 裂
分裂期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I 2N 4N 中期 I 2N 4N 后期 I 2N 4N
末期 I 前期II
N
2N
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中期II N
2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感谢下 载
4
DNA
2N
4nN
(二)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四分体
联会
2N
4 4nN
同源染
色体分
2N 离
2N
4 n4N
4 n4N
次级精 母细胞
N
2 n2N
着丝
点分
裂
次级精母细胞
N
N
2N
2
2
0
n2N
n2N
2N
变形
精细胞
精子
N
0
N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 配子形成过程化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后期II 2N 2N
精子、第二极体、 末期II N
N
卵细胞
染色单体
0 4N 4N 4N 4N 2N
2N 0 0
染色体变化曲 线
4N
2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高中生物必修二优质课件:2.1.2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变化分析及受精作用

|过程评价| 1.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数( ) 2.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 ) 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膜的融合( ) 4.受精作用后,受精卵迅速增殖、分化( ) 5.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得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相对的稳定
() 答案 1.√ 2.√ 3.× 4.√ 5.√
提示
(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细胞一样,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核DNA数目的变化 在下列坐标中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 提示
第2课时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变化 分析及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导引
核心素养对接
关键术语
1.科学思维——分析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
1.据图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
律的关系,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
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
能力;
染色体
变化;
2.科学探究——探究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方 DNA
2.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
(1)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2)核DNA数目减半发生了两次,原因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 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子细胞核DNA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开后 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核DNA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量变化1.动物精巢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DNA数和染色体数分别为()A.P、Q B.2P、2Q C.P/2、Q/2 D.2P、Q2.某动物的一个极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m个,DNA分子n个,当m≠n时,它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个数分别为()A.4m与2n B.2m和2n C.2m与4n D.4m与4n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A.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4.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组中数量比例是1﹕1的是()①染色体和染色单体②染色体和DNA分子③DNA分子和着丝点④DNA分子和染色单体A.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细胞核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不同的是()A.精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精子D.卵细胞6.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数和染色单体数依次是()A.23和46 B.46和92 C.23和92 D.46和467.人的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A.23对、46条、92条B.46个、46个、92个C.23对、23个、92条D.46个、23个、46个8.某生物的体细胞有4个染色体,那么它的次级卵母细胞处于中期是所含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为()A.2、4、4 B.4、4、8 C.4、8、16 D.8、16、329.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10.某植物体植株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是2N=24,DNA是2a=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间期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间期
2N
2N
2N 4N
0 4N 4N 4N 4N 2N 2N 0
减 数 分 裂
前期 I 中期 I
2N
2N 2N N N
4N
4N 4N 2N
分裂期
后期 I
末期 I 前期II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练习:
下图为猕猴的细胞分裂曲线图,据图回答:
84 42
0 a b c d
⑴该曲线代表的是( DNA ) 减数分裂 ⑵此细胞进行的是何种分裂?______ ⑶猕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2 ) 条,ab段的细胞有染 色体( 42 )条,四分体( 21 )个,染色单体( 84 )个; ⑷该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b )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第一次分裂
精原细胞 复制 联会
初级精母细胞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次级精 母细胞
染色体
2N
2N
4n
2N
4n
2N
4n
染色单体 0 DNA 2N
2N
4n
N
2n
4N
4N
4N
4N
2N
(二)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N
2n
次级精母细胞 N
2n
精细胞
精子
2N
0
N
0
2N
2N
2N
N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07上海)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 点数、染色单体数和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D )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07上海)10.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 5.6× 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 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 B ) A.5.6×10—6、5.6×10—6和2.8×10—6 ug B.5.6×10—6、0和2.8×10—6 ug C.2.8×10—6、5.6×10—6和5.6×10—6 ug D.11.2×10—6、0和5.6×10—6 ug
第二次分裂 中期II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后期II 第一极体 精子、第二极体、 末期II 卵细胞
2N
2N
2N
N
N
0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Hale Waihona Puke 2NN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